20. 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风险高吗,有哪些可能的并发症? 多项对比研究显示,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风险及创伤程度总体来说,明显低于开颅手术。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若术者技术上可以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对于可耐受麻醉的UIA患者,则可以首选介入治疗。介入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为脑出血及脑梗塞。随着神经介入技巧和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介入材料( 支架、弹簧圈等) 不断改进,介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我国较成熟的神经介入中心,对于中小型囊袋状动脉瘤,可将风险控制在3%以内;研究显示普通类型的的颅内动脉瘤行密网支架治疗,围手术期风险可降低至1.2%;但对于巨大型颅内动脉瘤、椎基底动脉难治性动脉瘤等特殊类型动脉瘤的介入手术风险相对较高,但上述类型的动脉瘤保守治疗及外科开颅手术的方法,其风险要远高于介入手术。 21. 颅内动脉瘤所使用的弹簧圈和支架等器材长期留在体内,远期有什么危害吗?可以做核磁、CT检查或乘坐飞机吗? 颅内动脉瘤所用的弹簧圈和支架材料一般为稀有金属材质(如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植入体内后一般排异反应较轻,而且支架植入术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药物,度过围手术期支架内血栓事件风险后,远期对人体无明显其他危害。但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远期支架内再狭窄,因此需要患者加强随访。一般术后可以做核磁、CT检查,术后满3个月就可以乘坐飞机。 22.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需要吃什么药物?如何进行饮食调理?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后,根据具体手术类型决定是否吃药。比如,单纯弹簧圈裸栓的患者,术后一般不用服用双抗药物;支架辅助栓塞或密网支架、覆膜支架术后患者需要口服双抗和他汀药物,双抗至少3-6个月,然后改为单抗治疗,单抗时间酌情而定。
12. 哪些类型的颅内动脉瘤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破裂性颅内动脉瘤一般均需要急诊手术治疗,防治再次出血而致命。对于未破裂性动脉瘤,我国专家共识及指南推荐:1、症状性未破裂动脉瘤应尽早手术治疗,避免症状继续加重破裂出血,未及生命;2、UIA患者合并控制不达标的高血压、吸烟无法戒断、既往颅内另一动脉瘤破裂出血、多发动脉瘤、合并多囊肾、动脉瘤位于后循环或分叉部位、动脉瘤不规则如有子囊或多分叶状等情况,以上条件出现一条或多条,则动脉瘤患者有接受积极治疗的指征。3、随访过程中动脉瘤发生增大,其破裂风险升高,应积极治疗; 随访过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加重,可考虑治疗。 13. 颅内动脉瘤的常用手术方式都有哪些?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式分为两大类,即微创类型的介入手术和开颅手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式以开颅夹闭术为主要方式,九十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介入手术材料及技术出现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再加上介入手术所特有的创伤小、恢复快等明显优势,目前对于大多数类型的颅内动脉瘤来说,已经取代开颅夹闭术,成为首选治疗方式。 14. 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有什么区别? 一般认为,宽颈动脉瘤、动脉瘤体发出分支血管、大脑中动脉瘤或需要清除血肿的破裂性动脉瘤等可考虑外科开颅治疗。主要包括直接手术夹闭、血管旁路移植( 临床上常称为“搭桥术”)+闭塞术以及包裹术。ISUIA试验通过大样本前瞻性随访对UIA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显示,未破裂性动脉瘤-UIA开颅夹闭手术的总死亡率为2.3% ( 44/1917),术后1年时的致残率12.1%( 231/1 917),其中致残的定义为1年随访的改良Rankin 量表(mRS) 评分>2 分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介入手术是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置管,血管腔内完成手术治疗的微创方法。在过去的30年里,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电解脱弹簧圈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再到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 的使用,通过介入方式治疗动脉瘤的数量和比例越来越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提高。 15. 哪些颅内动脉瘤患者适合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 一般认为,宽颈动脉瘤、动脉瘤体发出分支血管、大脑中动脉瘤或需要清除血肿的破裂性动脉瘤等可考虑外科开颅治疗。介入治疗 UIA 是通过有效阻挡进入颅内动脉瘤内的血流,达到预防动脉瘤出血目的。随着介入技巧和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介入材料( 支架、弹簧圈等) 不断改进,大部分颅内动脉瘤可以考虑进行介入治疗,尤其是对于开颅手术难度大、高危因素多或后循环动脉瘤、高龄、手术耐受程度低( 如肝肾功能不全等) 或存在开颅手术禁忌证的动脉瘤患者等。通常认为,患者可以耐受麻醉且术者技术上有保障时,患者均可以接受介入治疗。 16. 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作为微创手术,伤口一般在哪个部位?一般术后多长时间可以下地,几天可以出院?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手术一般选择腹股沟部位股动脉作为穿刺伤口,为2-3mm左右微侵袭伤口,无需缝合及拆线。未破裂性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一般术后20-24小时即可下地独立进行自由活动,大多数患者术后2天即可出院。相比于开颅手术,体现出了明显的微创优势。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
8. 颅内动脉瘤都有哪些常用检查手段? 颅内动脉瘤常用检查手段包括头部MRA、CTA、DSA、高分辨核磁等。指南推荐:(1)建议采用 1.5T 及以上的TOF-MRA,并采用容积重建结合断层数据进行判断,其诊断准确度与CTA、DSA相近,且减少了检查可能给患者带来的损伤; CTA可作为备选方式 。(2) MRA及 CTA不能明确是否为动脉瘤,或经评估有较高破裂风险并需治疗的 UIA 患者,有进一步接受 DSA 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动脉瘤、动脉瘤形态及准确测量的必要。( 3) HR-VWI 检查可以获得动脉瘤壁的信息,对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有一定作用。对于夹层动脉瘤IDA,HR-VWI可以明确有无内膜瓣、双腔征和壁间血肿等特殊结构,可用于指导诊疗。 9. 颅内动脉瘤分为哪些类型?什么类型的动脉瘤破裂风险高? 颅内动脉瘤按形态可分为囊状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三类,其中囊状动脉瘤最为多见,占所有动脉瘤的 90%。 囊状动脉瘤也可以按直径大小分类 (小型动脉瘤: <5 mm,中型动脉瘤: 5~10mm,大型动脉瘤:11~25 mm,巨大型动脉瘤:>25 mm)。 按照病变部位分为: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基底动脉动脉瘤、椎动脉动脉瘤、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等。从大小来看,瘤体直径>7mm以上患者动脉瘤比小型动脉瘤更易破裂。发病部位来看,后循环及后交通动脉瘤以及靠近中线的前交通、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更易破裂,眼动脉及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风险相对较低。另外,症状性动脉瘤(头痛、颅神经麻痹、脑组织受压等)、既往有SAH病史、不规则形态或伴有子瘤、颅内多发动脉瘤、有遗传背景的动脉瘤破裂风险更高。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表明:临床破裂动脉瘤中约50-64%的瘤体直径≤5mm。可见临床破裂性颅内动脉瘤以小型动脉瘤居多。 10.导致颅内动脉瘤增大甚至破裂的危险因素都有哪些? 1、高血压: 多项临床研究结果均表明,高血压是动脉瘤增大及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2、吸烟:作为对全身血管内皮产生破坏的危险因素,吸烟在 UIA 稳定性中的作用被许多研究者提及。对于吸烟的 UIA 患者,其动脉瘤破裂风险较高。3、既往 SAH 史:此处的 SAH 是指既往颅内另一动脉瘤破裂出血,相应增加同一患者颅内 其他部位UIA 破裂风险。4、家族性动脉瘤史:家族性动脉瘤病史仍是 UIA 破裂危险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基于家族性动脉瘤史的研究指出,如果UIA 患者的一级亲属患有动脉瘤,则该患者 UIA的年破裂率将增加17倍。另外,女性患者、年龄>70岁、饮酒等因素可能也导致破裂风险增加。 11. 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该如何治疗,远期预后如何?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首次出血病死率即高达35-40%。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第1天再破裂出血风险最高,约15%的患者会发生明显再出血,在随后的4周内累积出血风险达40%。如果破裂的动脉瘤未经手术治疗,首次出血尚存活的患者中,约1/3患者会死于再出血。因此,动脉瘤一旦破裂应急诊手术治疗。破裂性动脉瘤患者急诊就诊后,一般会给予卧床制动、积极控制血压稳定、解痉、止痛、脱水等措施的同时,积极完善手术准备,尽快急诊手术治疗。
1.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是脑子里面长肿瘤了吗? 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 aneurysm) 是颅内动脉血管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风险。是颅内动脉局部的瘤样扩张,故取名为动脉瘤,类似于车胎局部隆起、鼓包的情况,局部的血管壁变薄。因颅内动脉瘤和肿瘤两个名词里面的均有“瘤”这个字,很多患者和家属误以为是颅内实体性质的肿瘤,其实完全是误会,动脉瘤指的是动脉壁局部隆起呈“瘤”样扩张而得名,而不是实体性肿瘤。 2.颅内动脉瘤在人群中患病率高吗? 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还是比较高的,西方国家大规模的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颅内动脉瘤患病率在3%-5%左右。我国国民的颅内动脉瘤患病率调查较少,主要数据来源于李明华教授在2013年进行的一项上海社区人群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在35-75岁的中国人群中,头MRA检出的颅内动脉瘤患病率高达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5.5%,女性患病率为8.4%。其中直径<5mm者占90.2%。 3. 颅内动脉瘤是怎么形成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颅内动脉瘤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内弹力层的崩解破坏,这种内弹力层是将血管内膜与中膜分离的结缔组织,大多在颅内动脉分叉部(如WILLIS环)局部血管壁结构发育薄弱,加之在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影响下,局部血管壁内弹力层等组织降解、异常膨出,从而形成动脉瘤。很多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与患者的遗传背景(家族史)、性别(女性较男性更易罹患)、合并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病史(大于10年)、重度抽烟(>200支/年)、酗酒有关。 4.颅内动脉瘤会遗传吗??? 颅内动脉瘤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研究发现,大约20%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家族史(一个或以上直系家属患有aSAH)。颅内动脉瘤的发生除了与家族史密切相关外,还与多种遗传性疾病相关,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马凡综合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5.颅内动脉瘤主要危害都有哪些?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吗? 大多数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通常无明显异常感觉,主要危害在于急性破裂出血,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蛛网膜下腔为颅内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间隙,内有脑脊液填充)。根据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总体年破裂率约0.95%-1.9%(ISUIA研究等),颅内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病死率高达35-40%,最新研究报道显示,2019年全球死于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达40万人,且亚洲地区病死率最高。虽然约2/3的破裂性动脉瘤患者可存活,并且大多可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但有较大比例患者(40-70%)长期存在情绪恶化、消极等认知功能等障碍。
静脉血栓,尤其下肢静脉血栓,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因为各种“传言”,尤其是关于肺栓塞的可怕传言,一旦超声确认下肢静脉血栓,好多患者会无比焦虑,担心“中招”。 实际上,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分多种情况。多数患者可能过于担心了“血栓跑,肺栓塞”这个问题。 这一节,我们就讨论一下静脉血栓的一种常见类型。这个类型有点特殊,特殊在,一,发病率不低;二,治疗上,越来越简单,简单到,有可能都不用药物治疗了。 大体上,下肢深静脉血栓,按发生部位,分两种类型,如果静脉血栓发生在小腿静脉,高不过膝关节,称之为“远端”血栓;发生在大腿段静脉者,称之为“近端”血栓。 远端血栓(且简称DDVT),就是我们这节要讨论的内容。在门诊病例中,远端静脉血栓,即小腿段深静脉血栓,是非常常见的类型。既有无明显原因发生者,更有因各种原因,下肢无活动或活动减少造成的。如卧床,原因常见下肢外伤,手术等; 还有长途乘坐交通工具后发生者。 在这些患者中,有的,完全无症状,因超声检查而发现;有的,可能有小腿背侧疼痛,或同时合并足踝肿。一般来讲,即使有症状,也不严重,不影响活动。 DDVT,在门诊静脉血栓病例中,可能能占到30%-40%,在住院静脉血栓患者中,大概占比约20%。 关于DDVT的治疗,在专业上,是一个逐渐认知的过程;以“证据说话”,是严肃医学科学的基本逻辑。 早期,因为对远端深静脉血栓认识不足,过于担心肺栓塞风险,过度医疗的情况比较普遍。一般常规给予抗凝药物,甚至还要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塞);同时,严格卧床制动,长达2周左右。这些措施,以过多的代价(时间,生活上的不便,经济付出),换取了安全。 临床观察中,随着越来越多证据的出现,远端深静脉血栓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在不断修正中。这个修正过程,总体来看,是随着对其发生发展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药物研发的进展,在治疗上,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最新的临床证据表明,一部分病例,甚至连药物治疗也不需要了;更不用说“滤器”这种“夸张”的治疗措施。 那么,关于DDVT,最新的临床证据具体是怎样的? 2021年9月,ACCP指南关于DDVT治疗,根据最新临床证据作了更新。 “急性孤立性远端(小腿)深静脉血栓,对于无严重症状或血栓扩展危险因素者,推荐对静脉进行为期2周连续影像学观察,而不是抗凝治疗”; “对于有严重症状者或血栓扩展危险因素者,推荐进行抗凝治疗”; “在连续影像学观察期间,若血栓无扩展迹象,不推荐进行抗凝治疗; 若血栓有扩展迹象,不管局部扩展或扩展至近端深静脉,推荐进行抗凝治疗”。 指南中,对几个较新的表述,作了进一步解释。 1. 连续影像学观察:即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每周一次,连续两周,即2次超声随访。 2. 抗凝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周期等同一般下肢深静脉血栓。 3. 指南中,不推荐进行“制动”,维持下肢肌肉泵的功能,对防止血栓进展更有利。 4. 指南中,更不推荐“随意”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因此 ,按照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部分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从“药物+滤器”模式,已经转变为“药物治疗+超声监测”治疗模式;循证医学证据给了这种转变以信心; 新的治疗模式,大大方便了患者,减少了治疗成本。 在更新的指南中,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效果得到了肯定。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小腿深静脉血栓),新型口服抗凝药可以完全代替针剂(传统上,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或者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令)。而新型口服抗凝药,因其出色的吸收稳定性,免除了监测治疗的麻烦。 当然,对于个别病例,仍然需要在一般治疗原则的基础上,作出个性化调整。 不管怎样,“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真不一定非要打针或作手术,多数情况下,口服药物或超声监测治疗就可以了”。
下肢静脉曲张术前指导 1. 超声引导下,大/小隐静脉腔内射频闭合及硬化、点剥术为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新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以“日间手术”甚至“门诊手术”模式完成治疗。经我院多年医疗实践,该术式安全性很高,请您充分放松心情,术前或术日无需过度紧张。 2. 超声引导下大/小隐静脉腔内射频闭合及硬化、点剥术在局麻下即可完成,避免了全身或半身麻醉可能的风险;更重要的,手术完成,可即刻正常行走,避免了卧床等烦恼,更减少了术后血栓等并发症。如果非高龄,平日活动正常,您完全可独自来院完成手术,不需要陪护,避免麻烦亲人或朋友。 3. 下肢静脉曲张为择期手术,可以选择在身体等条件较适合时安排手术。请避免在重、特大疾病时,或其它严重影响健康的不利情况时(如重大创伤)预约手术。女性患者,也请避免在月经期进行手术。下肢活动能力受限者(如下肢创伤,严重骨关节炎等),请在下肢活动能力基本恢复时,再预约手术,以免影响术后康复。 4. 关于医保政策:本手术为“日间手术”,手术完毕,完善有关手续后,即可离院。按日间手术流程,有24小时住院手续。具体医保政策,各地执行细则有差异,有关报销事项,请咨询本人当地医保主管部门。 5. 术前1日皮肤准备:为确保手术伤口愈合,避免感染事件,请于术前1日沐浴,注意下肢皮肤清洁;并请刮净会阴部及患侧下肢体毛(小心刮伤)。 6. 弹力袜准备:术后即刻需要穿着II级压力(20-30mmHg),长腿型弹力袜,请于术前备齐。需要根据个人患肢周径选择合适型号(建议于正规医疗用品商店购买,方便准确测量及型号选择;若网购,难以保证型号的准确,万一有较大差异,可能无法使用,需另行购买;也可于手术当日,于医院购买。) 7. 弹力袜选择:除型号、压力级别等差别,各品牌弹力袜在治疗效果上差别不大;但因制造材质的差别,在外观及舒适性上有差异,可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但是,若是过敏体质者,特别是乳胶过敏者,建议选择不含乳胶的产品,避免过敏带来的不适。 8. 创可贴准备:静脉曲张治疗中遵循微创手术的理念,治疗完毕,一般仅在小腿皮肤遗留数个直径2毫米大小切口。为美观、自我护理、及术后止血,建议自备30枚左右邦迪普通创可贴,方便术后即刻伤口包扎及术后自行伤口护理。 9. 局麻是本术式的另一显著优势。术前不需要禁食水。但为减少术中憋尿情况,建议术日适当减少进水,并在术前主动排尿一次。糖尿病患者,建议您根据血糖控制水平按平日习惯正常进食,避免低血糖情况。 10. 手术当日,请您把术前各项化验检查结果及弹力袜、创可贴等必备物品带至医院并交与手术医生或护士。特殊时期,请一定备齐疫情防控有关文件,如流调表,核酸检查结果等。 11. 如您既往有特殊疾病或有明确的药物、食物过敏史,请您在术前务必主动告诉医生或护士。 12. 为防止伤口感染,手术中必须有足够的消毒范围。因此,术中,腰部以下身体需要完全裸露。 13. 因为在局麻下进行手术,手术后即刻,身体活动自如,不需要自备辅助行走工具(如轮椅,拐杖等)。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注意事项 1. 手术过程中及手术结束后如有任何不适症状,请及时向医生或护士反应。 2. 手术结束后请在医院内即刻以正常步速行走40分钟至1小时。若无不适症状,即可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离开医院。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建议每日适量(不劳累为前提)增加步行时间,以助康复。 3. 从手术结束后开始持续穿弹力袜48小时(包括任何活动或休息时)。随后改为日间穿着,夜间休息时,不需要穿着弹力袜。 4. 术后所有敷料下方,均为小切口(约2~3毫米), 术后会存在轻度疼痛感。请保持伤口局部干燥、清洁。切记术后24小时,自行第一次更换创可贴(创可帖下方敷料不动);48小时后,将切口处敷料(纱布等)去除并再次更换新创可贴。此后,伤口处每2-3天更换一次创可贴,至术后8—10天伤口愈合。自行检查伤口愈后后,即可去除所有敷料。 5. 若出现创可贴过敏情况(局部水泡,表皮撕脱),请将水泡打破,局部外敷红霉素眼膏,并更换防过敏创可贴或纱布外敷保护,受伤皮肤几日即可愈合;一般不需要用消毒剂(如酒精,碘酒等)进行消毒处理。 6. 大腿内侧为肿胀麻药注射部位,有渗液及肿胀为术后正常现象,一般术后24小时内吸收后,症状消失。 7. 48小时后可于卧床时脱掉弹力袜,但进行其他活动时务必穿好弹力袜 (包括蹲、坐)。 8. 在穿弹力袜过程中如自觉患肢不适难以忍受,可随时脱掉弹力袜,必要时尽早来医院就诊。 9. 视恢复情况,严格穿弹力袜2周至3个月。术后2周复查时,轻症者,若复查无异常,可结束弹力袜治疗。一般病情者,术后3月复查无异常后,结束弹力袜治疗; 特殊患者,如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或重症者,建议术后穿弹力袜3-6个月。 10. 术后不建议减少活动。如无特殊不适或合并其它疾病,手术后更不建议长期卧床或久坐。 11. 术后在保证伤口干燥的前提下(如利用塑料制品,保护伤口避水),可以淋浴。10天左右,自行检查伤口,若已闭合,即可淋浴。 12. 术后2周内避免增加腹压的运动,如提重物、腹肌或腰背肌肉的锻炼等; 避免便秘、咳嗽等, 减少腹腔压力增高风险。 13. 一般术后2周和术后3个月时,门诊挂号复查。了解大/小隐静脉闭合情况及静脉曲张恢复情况。若门诊复查困难,也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复查。 14. 术后任何时间,如出现自我感觉可能与手术有关的任何不适症状,均可随时来我院介入科急诊就诊。 15. 术后饮食无忌口。 16. 术前有静脉血栓者,术后按医嘱可服用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等。术前无特殊病情者,一般术后无特殊口服药物。 17. 附复查或随访二维码,不方便门诊复查患者,可扫此二维码联系。 18.
现代人的生活中,血脂,是无法回避的话题。无论是已经经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还是关注个人健康的“高体重”“高血脂者”。在血脂的管理上,经常会面临这些困惑:“我的血脂正常吗?”“我的血脂需要控制在什么水平?”“血脂如何控制?”“依我的血脂水平,需要开始药物治疗吗?”降脂药物如何选择?”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其实不仅困扰高血脂者,可能也困扰着医生。参考欧洲心脏学会及欧洲粥样硬化协会最新指南,我们以表格的方式,试图回答上述问题。希望每个人都能以“查表”的方式,方便的确定自己的血脂风险水平,并方便的制定出血脂自我管理策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王昌明自我管理策略制定,按如下思路。一,确定个人病史(尤其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吸烟吸,血压情况),明确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查表确定个人评分值(SCORE)-未来十年致命心血管疾病风险;二,依个人风险值(SCORE),结合LDL-C水平,查表确定治疗或自我管理策略(生活调整或药物);四,依个人风险值,查表确定治疗目标;五,个人生活管理或药物治疗,达到治疗目标;六,随访。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先就血脂管理流程作表格化总结,并就关键表格进行整理。实现血脂管理的总体框架制定。在随后的文章中,我们将就具体问题,作进一步阐述。首先会举例说明“健康人”或“动脉硬化疾病患者”如何查表确定个人的控脂策略。血脂控制策略总流程如下图。表1 十年内,致命性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SCORE)表2 血脂控制策略(基于SCORE及LDL-C)表3 血脂控制目标表4 血脂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