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发生于乳腺的一种良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表现为乳房内有条索状,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一般质地较软或中度,伴有压痛,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活动度好,常随月经周期或情
1.鱼类及海产品 黄鱼、甲鱼、泥鳅、带鱼、章鱼、鱿鱼、海参、牡蛎以及海带、海蒿子等,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独特的保护乳腺的作用。 2.食用菌类 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茯苓等食物,是天然
如何预防乳腺增生(转载)1、保持心情的舒畅、情绪的乐观是乳腺增生的最好防御武器。2、年龄在16-50岁的女性,都应定期进行乳腺普查,月经后第3-7天为最佳检查时机,可通过自查、触诊、钼钯等方式检查。35岁以上的女性应该1-2年做一次;50岁以上的女性应一年一次;高危人群(乳腺病家族史、卵巢癌、腺体癌),有重度增生的女性应半年检查一次,进行动态观察。20-35岁的女性应3年进行一次红外线或乳腺外科检查。3、减少人工流产次数,以减少乳腺增生的概率。4、生活规律、适当运动。平时应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少熬夜;适当进行跑步、扩胸等可以增强胸部健美的运动。5、哺乳时间要充分。女性产后不哺乳或哺乳不足8个月,会造成乳汁淤积,引发乳腺疾病的概率升高。6、避免激素药物和美容产品的使用。7、最好不要佩戴过紧或是有挤压隆胸效果的胸罩,这影响乳房的新陈代谢和淋巴回流,导致乳腺增生。8、减少高能量的补品及食品。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绿叶蔬菜、新鲜水果,在无医嘱的情况下,不要自行服用蜂胶、蜂王浆、花粉及一些含激素的口服液,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更不要借助这些补品来改变雌激素水平下降的现状。
以色列研究人员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人生中的重大压力事件会增加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但“普遍的幸福感和乐观情绪”有助于抵御这种疾病的发生。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罗尼特·佩莱德和同事调查了重大人生变故(例如在20岁之前失去父母)对患乳腺癌风险的影响。以色列女性的乳腺癌患病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佩莱德的研究小组征集了255名年龄在25岁到45岁之间、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和367名同一年龄段、未患乳腺癌的女性。然后他们询问这些女性是否经历过重大变故(如丧偶或失去亲人)或者带来中度压力的事件(如重病、事业变故或离异)。受调查者还回答了一份评估焦虑、抑郁、幸福感和乐观程度的问卷调查。研究显示,经历过两次或更多次的重大或者中度打击的女性,她们患乳腺癌的几率增加了62%。同时,具有“普遍的幸福感和乐观感”的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的风险降低25%。
日前《肿瘤学年鉴》杂志发表了“2015St Gallen早期乳腺癌国际专家共识”。医脉通整理了该“共识”的治疗推荐总结部分,以飨读者。手术关于手术系列文献的Meta分析显示,超出“病变浸润范围或原位癌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至4%的速度急剧上升,据上海市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2013年度上海市肿瘤发病率排行榜,在上海市户籍女性中,乳腺癌高居女性癌症发病首位。2014年3月4日下午14:00,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邵志敏教授应邀来腾讯大申网录制市民肿瘤防治大讲堂第三期微访谈乳房保卫战的视频。邵教授先简单的介绍了什么是乳腺癌,他指出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①长期激素分泌絮乱、②生育和授乳的女性及③纤维囊性乳腺病、④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这四类人群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邵教授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乳腺癌早期会出现一些症状,如乳头溢液、乳腺外形改变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大家就要注意了。那如何来诊断乳腺癌呢?邵教授建议大家去做个乳腺癌的筛查(或称普查)。乳腺癌的筛查是通过有效、简单、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很关注如何预防乳腺癌,邵教授为大家讲解了预防乳腺癌的五点常识。在生活中,每天保证10—15分钟的日照时间可以防止乳腺癌的发生。还要适当节制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保持情绪稳定。随后,邵教授还回答了部分网友通过腾讯大申网公众微信账号(大申网)提出的一些问题。其中,未婚女性网友普遍都问了邵教授关于乳房小叶增生很严重,痛得厉害怎么办?邵教授告诉网友乳腺小叶增生主要和激素水平相关,年轻人激素水平相对偏高。如果痛得特别厉害可以服用小金丸。邵教授答部分网友提问:网友:未婚,乳房小叶增生很严重怎么办?痛得厉害邵教授:乳腺小叶增生主要和激素水平相关,年轻人激素水平相对偏高。如果痛得特别厉害可以服用小金丸。网友: 乳腺增生可能转化成乳腺癌吗邵教授: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无相关性。建议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网友:请问乳房经期前胀痛是怎么回事?怎样调理邵教授:经期激素水平较高,对乳腺组织具有刺激的作用,会出现局部胀痛反应。网友:乳腺纤维瘤在怀孕前是否一定要切除邵教授:建议怀孕前切除乳腺纤维瘤。网友:您好!我想咨询下:双乳小叶增生并伴有左乳一回声疑似乳房纤维腺瘤,平常饮食应注意些什么?吃了乳增宁片是否会变小?邵教授:建议清淡饮食,不建议服用保健品(比如蜂胶、燕窝等)。网友:请教专家乳腺纤维瘤的话,不开刀有什么好的保守治疗方法?会对健康有啥影响吗?邵教授:纤维瘤是个病理诊断,建议进行乳B超检查,如果大于1公分,建议及时切除。网友:纤维瘤有办法根治吗?多久做一次乳腺检查邵教授:40岁前,建议每月进行一次个人自查,每半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40岁后,建议每年加做一次乳腺鉬靶检查。必要时可附加乳腺磁共振检查。有手术指征建议进行纤维瘤切除手术。网友:为什么有时候乳头按起来会痛呢?持续1—2礼拜又好了邵教授:要看是否和生理周期相关,另建议进行乳腺B超检查。网友:每天按摩胸部会不会对预防乳腺癌有帮助?每天喝蜂蜜或者豆浆会得乳腺癌吗?邵教授:现尚无医学证据解释按摩可防乳腺癌。每天喝豆浆不会得乳腺癌,但蜂蜜建议少喝,可能内含人工激素。网友:乳房里面有结块 是得乳腺癌的先兆吗?邵教授:乳房内的结块可能为小叶增生,建议定期进行乳腺自检或乳腺B超检查。网友:有了宝宝后,发现乳房两个问题:1.左侧出现漏乳 2.右侧经常出现乳腺打结,出现硬块后立马引起发烧等,以上两种现象对以后的乳房疾病方面会不会有诱发因素?邵教授:右侧可能为乳腺炎,建议至专科医院检查,进行对症消炎治疗。治愈后,不会引起其他乳腺疾病。网友:平时在家的时候不爱戴罩罩,有时候两天不出门就一直不带,会不会影响下垂?邵教授:戴不戴胸罩不会影响胸部下垂。网友:我左边乳头皮肤经常会觉得痒,乳腺钼靶检查没有问题,会是什么原因呢?邵教授:你所反映的情况非常普遍,可能和生理周期的激素水平相关,建议定期进行乳腺专科检查。网友:以前左边乳房长过纤维瘤,大概4年前开的刀,我现在怀孕了,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哺乳?邵教授:你所反映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哺乳。网友:得乳腺癌有什么征兆嘛邵教授:可能会有:1、乳腺的无痛性肿块;2、乳头的血性溢液;3、局部皮肤的发红肿胀。建议定期进行乳腺专科检查。网友:真的是两个乳房不一样大容易得乳腺癌吗?如果是那我应该怎么避免预防呢邵教授:你所反映的情况不会得乳腺癌。建议定期进行乳腺B超检查.。网友:腋下副乳很厉害,未婚未育的27岁女孩,想问可以进行手术切除麽邵教授:副乳是正常的生理变异,没有必要进行切除手术。网友: 我的两个乳房之间的檀中穴特别敏感,一旦碰触很疼很难受。我还被东方乳腺医院确诊副乳腺。医生让我经常去医院检查。例假来之前胸部都会胀痛。请问平时需要如何保养自己的胸部 ?谢谢。邵教授:你所反映的情况与激素水平相关,建议定期进行乳腺B超检查。
放疗和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最常用的手段,放化疗后主要的毒副作用就是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免疫细胞,可以直接消灭外界入侵的病原菌,一般情况下,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会升高,机体会调动免疫系统防御病菌的侵害,如果白细胞低于正常值,当外界病菌进入人体,就很容易造成感染后果,轻者出现感冒,肺炎,重者导致败血症。由于目前放射线和化疗药物的选择性不够强,主要针对体内快速增殖复制的细胞,因此它们就如同治疗肿瘤的双刃剑,既对疯狂倍增的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也对体内增殖周期短的正常细胞也有毒害作用,比如:口腔粘膜细胞,头皮细胞,白细胞等,导致口腔溃疡,脱发,以及白细胞减少症。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升称为白细胞减少症,临床上可表现为乏力、肌肉酸胀,低热,食欲下降,嗜睡等症状。在临床工作中,笔者经常遇到许多患者或家属对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十分恐惧,因此,拒绝放弃放化疗者亦有之,延误了治疗肿瘤的最好时机。患者及家属对于预防或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应对措施特别关心,因此笔者收集了一些实用的应对措施简介如下。中医认为,肿瘤放化疗后导致的“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是白细胞减少症的重要发病机制,该病归属中医的“虚劳”,“气血虚”等病证范畴。在放化疗之前,可以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加饮食调理:黄芪有补中益气、治虚弱病症的作用。历代医家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本经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日华子本草》说它:“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白细胞减少症多属中医气虚症候,黄芪为补气之最,故白细胞减少者宜食之。党参有补气、健脾胃、养气血的作用,为气虚之人常用之品。据大量临床文献报道,党参对因放射线治疗及化学治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能使其升高。大枣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对肿瘤病人经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者,民间习惯用红枣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牛髓能补肾益髓。《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说它“补中,填骨髓,久服增年”。白细胞减少症多属中医精血亏损,虚劳之病,因此,常食颇宜,可收到补虚劳,益精血的功效。牛肉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韩氏医通》认为:“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医林纂要》中还说:“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多食牛肉则补气健脾,故常食颇宜。鹿茸能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明代李时珍认为它“治一切虚损”。凡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又兼阳虚怕冷之人,颇为适宜。鹿角胶也有同等功效,故也适宜服用。此外,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还宜选食乌骨鸡、海参、阿胶、鸡肉、鸡蛋、鸽肉、鸽蛋、黄鳝、泥鳅、甲鱼、太子参、山药、冬虫夏草、猴头菇、香菇、枸杞子、黄精、胡桃肉、花生仁等益气养血之品。放化疗过程中,更需要注意高质量饮食的摄入,比如:(1)高蛋白饮食,主要是提高机体抵抗力,为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提供物质基础。高蛋白食物要选择禽蛋类,瘦肉类,动物肝、肾、乳类,豆类及其制品为宜。可将高蛋白食物制成流质或半流质,易于消化和吸收。 (2)高维生素饮食,维生素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发育。有助于白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促使恢复正常。高维生素食物应选择酵母发面食品、谷类、花生、绿色新鲜蔬菜、水果、果汁等,以补充维生素C、B族和叶酸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不宜烹调时间过长,以免损失维生素。(3)严格消毒。此时病人抵抗力弱易并发感染,故在制作食物时应严格消毒,决不吃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一般情况下,白细胞减少症出现在化疗后1~2周,常于化疗后2~3周恢复。因此,在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应该遵从医生安排定期检查血象,至少1~2次/周。如果出现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及家属应该配合医生做到以下几点,做好自我防护工作:(1) 注意口腔、会阴及皮肤清洁卫生。(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室温、湿度适宜,要控制亲友的探访,日常应注意休息。(3) 避免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如果必须外出最好戴口罩。(4) 如果发现白细胞数低于3.0×109/升,严格按医嘱服用升白细胞药物,定期复查血象。鲨肝醇、利血生等是临床常用的口服升白细胞药物,必要时还需要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便尽快恢复白细胞数量,避免发生感染。(5) 如果出现感冒,乏力,全身酸痛,发热等化疗后感染症状,应尽快就医,针对感染性质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目前由于中西医各具优点,临床上常将二者结合以治疗放化疗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并已取得不错的成效。随着防治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越来越多,放化疗的安全性也随之大有提高。
乳腺癌会严重破坏患者的生活质量,乳腺癌治疗的不良事件也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一项系统综述分析了治疗对患早期乳腺癌的老年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该文发表在2010年10月份的 Drugs and Aging
文章作者:李朝霞 李谦 华戴冽痛风以人体内血尿酸负荷过度为发病基础,过饱和的尿酸形成结晶盐,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沉积,从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及痛风性肾病等,常合并
近期,发布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乳腺癌幸存者治疗后进行3个月每周两次的瑜伽锻炼,与没有采取这种锻炼的患者相比较,不会易疲劳,同时表现出较少的全身炎症反应(全文下载:J Clin Oncol 2014)。Kiecolt-Glaser等开展的这项研究,是因为癌症幸存者比无癌个体更可能处于较差的健康状况,并且不太可能去锻炼,使她们容易疲劳。而且,炎症被认为会造成身体机能和活动下降,并且身体活动与较低的炎症率具有相关性。“我们推测瑜伽会减少炎症,抑郁症状,和疲劳,与对照组的那些特征相比,”研究的作者写到。这项试验在一个队列中对比了每周两次持续12周的哈达瑜伽养生。该项研究招募了200例0期到IIIA期的年龄在27到76岁的乳腺癌幸存者,她们在过去的3年内和进入该试验的两个月前完成了治疗。患者通过多维疲劳症状量表-简表,医学结果研究36项生命力简表,以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进行自我评分以衡量预后。通过抽血化验,研究还衡量了患者脂多糖刺激的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研究人员发现,瑜伽组在3个月标志时平均疲劳显著降低(5.4 vs 12.4;P=0.002)。3个月时平均生命力得分也较高(58.1 vs 51.6;P=0.01)。抑郁得分在两个组间没有显著不同。此外,在3个月时,瑜伽组与对照组相比,已经显著降低细胞因子浓度。估计的几何平均数脂多糖刺激的TNF-α的产生在瑜伽组低了13%(P=0.027);IL-6的产生降低了15%(P=0.027);IL-1β的产生有20%的降低(P=0.037)。“如果瑜伽抑制或者限制了疲劳和炎症,而后定期锻炼会使健康显著获益,”作者们写到。编译自:Yoga Lessens Fatigue and Inflammation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OncLive,Thursday,March 27,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