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胃息肉胃息肉医学标准术语是: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是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表面常较光滑。通俗的说,就好比皮肤上长出的漂亮的瘊子,可以是一个独行侠占山为王,也可以是梁山108将,甚至是群魔乱舞。它们有的天良未泯,有的丧尽天良。它个头大小不一,小的如小米粒,中的像绿豆,大的如花生米,甚至像核桃。 如果长了数不清的大小不等的息肉,那就是胃息肉病,这大多是出身不好,与基因有关。二、长了胃息肉,要知道它是哪个洞里的妖精大体上可以分为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特殊息肉这几种。1、腺瘤性息肉约占胃息肉的10%~25%,癌变率高,可达30%~58.3%,尤其瘤体较大(>2cm的广基息肉)、绒毛状腺瘤、伴异型增生者恶变率更高。这个家伙是潜在的杀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加上不注意生活细节,终有一天会发展为腺癌。所以,对这些息肉决不能姑息养奸,一经发现,格杀勿论,并要定期复查,只要他一露头,就切,犹如剿匪,务必斩草除根。2、增生性息肉大部分胃息肉属于这一种,一般不会癌变,但是可能会带来消化道症状;有大约0.4%~1.76%的癌变几率。这在医学上属于小概率事件,不必担心。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大约40%的会完全消退。但是,作为消化科医生,还是提醒你,尽管它一般不会癌变,如果比较大(>2cm),还是要切除为好。3、胃底腺息肉胃底腺息肉又叫Elster囊肿,分散发性和家族性两种。前者可能和长期用”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药物)有关,是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志之一,异型增生灶发生率<1%,所以基本不会癌变。后者大约25-41%会发生不典型增生,所以癌变率较高。两者在内镜下难以区别。4、特殊的胃息肉(比较少见)①错构瘤性息肉,:多发于胃窦,常为单发,无恶变倾向。②异位性息肉:多为良性。③家族性息肉病:胃部的多发于胃窦,约5%为腺瘤性;约50-90%的患者存在于十二指肠腺瘤和壶腹部腺瘤,多为恶性。三、长了胃息肉,你未必感觉得到其实很多人长了息肉根本不知道,因为大多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偶然胃镜检查时发现。有的可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或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及慢性腹泻等症状。如果息肉表面糜烂、溃疡,可以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较大的息肉可以阻塞于幽门或息肉样胃窦黏膜滑入十二指肠,则可以出现幽门梗阻症状。四、只有部分腺瘤性息肉才会癌变很多朋友发现息肉后,大都比较紧张,我曾经接诊的一个女病人,看到报告后甚至当场大哭不止。其实,胃息肉的绝大部分是良性的,可以和你相伴终生。只有腺瘤性息肉,才会癌变,而且也不是100%。所以,即使发现了,也大可不必过度紧张。你的医生会给你合理的处理方案。胃息肉发生癌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息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程度、年龄以及地区和种族等:1、息肉的大小:呈正相关,即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直径小于1.0cm的有蒂息肉癌变率小于1%;直径在1~2 cm者癌变率通常为10%;直径大于2 cm的癌变率通常为50%。2、息肉的组织学类型: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其中管状腺瘤的癌变率为1%~5%,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约为10%~60%,而混合性息肉癌变率则介于两者之间。 一旦发生不典型增生要引起重视!有人将息肉发生重度不典型增生称之为原位癌,这时异常细胞仅局限于上皮的表面而未侵犯到腺体的基底膜,可以内镜下切除。3、息肉的形态:有蒂息肉癌变率较低而无蒂息肉癌变率高。息肉表面光整者癌变率小于5%,呈乳头状者约近35%,呈菜花状或分叶状者约为50%。无蒂息肉如表面不光整且呈中凹花坛状易癌变。4、息肉的部位:胃息肉的多发部位是胃窦约占65%,其次为胃体部约占20%。此外,一般认为多发性息肉的癌变率高于单发者;年龄越大息肉发生机会越多癌变率越高;腺瘤存在的时间越长,癌变的危险性越大。 5、多发性息肉的恶变率比单个息肉高。6、增生性息肉极少恶变也叫炎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属于胃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左右。 所以,胃息肉一经发现,必须取活检,以证实息肉是腺瘤性息肉还是增生性息肉,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原则上需要切除治疗,以绝后患;如果是增生性息肉,依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五、为什么会长胃息肉?尽管息肉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与以下这些因素有关:遗传:基因变异与胃息肉的形成息息相关,具体机制未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能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刺激胃上皮细胞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根除后,息肉会缩小或消失;胆汁反流:十二指肠液含有胆酸、胰酶,反流入胃内,可损害胃黏膜,并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性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同时,大量反流液使胃内pH值升高,使得胃泌素增生,导致增生性息肉产生;抑酸药:长期服用抑酸药可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可促进胃腺体囊状扩张,形成胃息肉;胃底腺息肉多与服用该药密切相关,部分该类患者停用抑酸药后胃底腺息肉可消失;吸烟:可能与吸烟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结合DNA形成加合物,干扰细胞复制,影响DNA修复,使胃黏膜发生不可逆转的基因改变,促进息肉的形成;饮酒:可损伤胃黏膜,慢性胃发生率明显增加,细菌繁殖增加,促进亚硝胺类致癌物质合成,从而增加胃息肉发生的风险;某些食物:有人认为较多肉类(红肉)、腌制食物、油炸食物,较少进食蔬菜类,高脂血症、肥胖等会增加罹患胃息肉的风险。年龄性别:老年人比青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罹患胃息肉。六、哪些息肉需要治疗?胃息肉一般多为良性,无症状者勿需治疗。增生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因为不会发生恶性病变,经内科对症处理,效果较好。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30%~58.3%,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即手术治疗。1、小息肉(直径小于0.5cm的),可以在做胃镜检查顺便夹除,也可以择机切除。2、病理证实的腺瘤性息肉,且直径>2cm,广基的,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必须格杀勿论,并遵医嘱定期复查。3、多发性息肉,你可以选择分期分次切除。4、家族性息肉,要结合肠镜及其他检查,选择合适的时间及时手术。4、对于病理证实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疑癌、或已经癌变的,建议视具体情况,内镜下行EMR或ESD术,或者外科手术治疗。七、切除其实很简单1、内镜治疗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2、内镜治疗方法①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而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②微波灼除法:适用于直径小于50px的无蒂息肉,对较小息肉可1次性灼除,较大者则需多次治疗。③激光法:多用于宽蒂或无蒂息肉的治疗。④尼龙丝及橡皮圈结扎法:通过结扎息肉根部,使其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⑤氩离子凝固术:主要适用于广基无蒂,直径小于37.5px者。⑥对于较大的息肉也可采取内镜下EMR或ESD切除。3、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为:主要用于内镜下无法保证切除彻底,或者已经发生浸润性恶变者。①大于50px的无蒂或广基型息肉。②息肉进行性增大者。③病检为腺瘤性息肉伴异型增生、疑癌、已经癌变者。
缺牙的危害 1、会导致邻牙倾斜、松动、移位,甚至脱落 牙齿缺失后,牙位出现了一个空缺,邻牙失去了支持,向空隙处伸长。特别是青少年,倾斜速度更快,常引起牙齿排列紊乱,咀嚼功能差。前牙的缺失更是妨碍美观,影响发音,尤其是齿音、唇齿音、舌齿音的发音。 2、牙槽骨吸收严重、出现萎缩 拔牙后不做修复,缺牙位置的牙槽骨失去了功能刺激,会出现吸收。牙槽骨吸收后,会给镶牙增加难度,而且,会影响修复效果。 3、细菌滋生,牙周病爆发 拔牙后不做修复,邻牙倾斜移位,对颌牙伸长,就会出现食物嵌塞,使口腔卫生变得很糟糕。这些都会直接导致牙周病的爆发,而牙周病是诱发牙齿松动的直接元凶。 4、影响进食,损害身体健康 牙齿缺失后,咀嚼食物的能力下降,影响肠胃功能,长此以往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尴尬的年纪却要面临缺牙的烦恼, 如今缺牙的修复方式众多, 但哪一个才更适合我们呢? 到底谁才是我的真爱! 缺失牙修复方式 1、种植牙 种植牙在上个世纪还觉得很神奇,但是现在已经相当普及,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简单来讲,种植牙就是在无痛情况下,在牙槽骨上通过植入一个人工牙根,3个月之后再在上面制作牙冠。 听起来好像很恐怖,但是整个手术过程是无痛的,甚至与拔一颗难度系数高一些智齿相对轻松一些。种下植体后的2、3天之内稍微有些肿痛,很快就没感觉了。 优点:没有明显异物感,恢复较强的咀嚼能力,不会长虫牙。 缺点:价格高。 就诊次数:3-5次 2、固定桥 固定桥是一种传统的修复方法,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安全有效。固定桥是将缺牙相邻的2颗或者3颗牙齿磨小,套上牙套,跟搭桥一样。 优点:美观舒适,治疗周期短。 缺点:需磨损自己的健康牙齿。 就诊次数:2-4次 3、活动义齿 就是可以来回摘戴的假牙,由基托、连接体和人工牙三部分组成。 优点:价格便宜,快速镶牙,磨牙少,就诊次数少。 缺点:异物感强,舒适度差,咀嚼效率低。 就诊次数:2-3次 看了这么多 缺牙的你是不是心里已有结果 3种修复方式各有优缺点, 相比较,种植牙是当前较好的缺牙修复方式。
糖妈妈饮食-全面均衡适量? 五谷杂粮是个宝 蘑菇木耳少不了 一个鸡蛋半斤奶 半斤粮食一斤菜 手掌大的鱼和肉 常吃豆腐和海带 偶尔一把小坚果 加餐水果要选好 控油少盐和无糖 全面均衡且适量 三餐之后要运动 控好血糖身体棒
婴幼儿因为感冒引起的鼻塞您可以做以下处理:◆每个鼻孔各滴一滴生理盐水,有助于湿润鼻腔缓解鼻塞。生理盐水可以将鼻腔内干燥的鼻痂软化后用消毒好干棉签轻轻擀下。目前药店有生理性海水喷雾剂,家长不妨买来给孩子喷雾,也有助于缓解鼻塞。◆如果屋内相对湿度比较低,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屋内的湿度(尤其是北方使用暖气的冬天,气候比较干燥)。◆鼻部或前额可用温湿毛巾热敷,有助于减轻症状。◆如果鼻塞影响了孩子的睡眠或吃奶,可以用0.5%的呋麻滴鼻剂在孩子吃奶或睡觉前每个鼻孔各点一滴,一般间隔4~6小时一次,不能用量大,两次用药间隔不能太短,因为其中麻黄素也是一种血管收缩剂,用量过多同样也有副作用的,市面药店有类似药物如艾畅(凭身份证购买)起同样功效。◆如果孩子流涕很严重,可以口服含有抗过敏的氯雷他定糖浆或者西替利嗪滴剂。以抑制身体分泌组织胺,流涕就会减少。但是这两种药与所有抗组织胺的药物一样都会引起孩子困、口干、鼻干和皮肤干,所以流涕不是很严重尽量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