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现传染性软疣应立即治疗,防止自身接种或传染给他人,挤压出来的软疣小体要销毁,换下的内衣裤应煮沸消毒。2.对由性传播引起的患者,应同时作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对其配偶也应给予检查。3.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是否治愈、有无新发皮疹,如有需及时治疗。
传染性软疣病毒自微小伤口侵犯皮肤,开始时皮损为光亮、珍珠白色、半球形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到豌豆大,中心微凹如脐窝,表面呈蜡样光泽,顶端挑破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称为软疣小体。皮损数目不等,或少数散在,或多个簇集,有的呈半透明状,有的疣体边缘有红晕,但互不融合。
好发于外生殖器的疾病之疥疮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科 陈善闻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平阳医院皮肤科 陈 重疥疮顾名思义是由疥螨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可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染,易在家庭与集体生活中传播流行。一、疥螨是什么东东?疥螨属蛛形纲,疥目,疥螨科,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寄生在人体的称为人型疥螨;另一类是寄生在牛、马、猪、羊、狗等动物身上的称为动物疥螨。疥螨呈圆形或椭圆形,黄白色,甲鱼状,体长约0.2-0.5mm,躯体背面隆起,腹面较平;体背有一块盾板和锥状皮棘,成对的粗刺、刚毛和长鬃;有足4对,粗短,第一、二对足端有一带柄的吸垫;颚体短小,位于躯体前端;有1对钳状的螯肢,尖端具小齿;须肢1对,分3节。疥螨的生活发育史分卵、幼虫(前幼虫、幼虫)、若虫、成虫四期。疥螨卵呈球形,3-5天后孵化为幼虫,再经3-4 天变为若虫,经两次蜕皮变成成虫,时间大约为2周。雄虫与雌性二期若虫于夜间在皮肤表面交配,雄虫多在交配后死亡;雌性二期若虫于交配后半小时钻入皮内的隧道中蜕皮成为雌性成虫,用前两对足在皮肤角质层隧道中边掘进边产卵,每天产卵2-4个,一生一共产卵40-50个,产完卵后即死亡于隧道盲端;从卵至成虫约经7-10天,雌螨寿命约30-60天。二、疥疮通过哪些途径传播?人型疥螨通过直接接触(包括性接触)而传染,如同卧一床、握手等,但疥螨除在人身上活动外,还可在衣服、被褥、床单、枕巾、毛巾上生存,由于疥螨离体后仍可生活2-3天,因此也可通过病人使用过的衣物而间接传染,易在家庭与集体生活之间交叉传播。三、得了疥疮会有哪些临床表现?疥疮主要症状是奇痒,尤以夜间为明显。皮损为针尖大小的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和结痂,疏散分布,好发于皮肤薄嫩处,如手指缝及其两侧、腕屈侧、肘窝、腋窝、脐周、腰周、下腹部、外生殖器、腹股沟及股上部内侧等部位,但头面部不易累及,不过婴儿例外。小水疱常见于手指缝间;结节常见于阴囊、阴茎、龟头等处,呈淡红色或红褐色,绿豆至黄豆大半球形、炎性硬结节,有剧痒被称为疥疮结节;隧道为疥疮的特异性皮疹,多见于上肢尤其在手指间、腕部屈侧面,长约5-15mm弯曲、微隆、呈淡灰色或皮色,外表呈一条波浪状短线,末端有丘疹或水疱。若皮损经久不愈,可以出现湿疹样反应,也可因搔抓、破溃引发继发感染,出现脓疱疮、毛囊炎、疖肿等。民间流传有一句顺口溜:疥是一条龙,先从手缝行,围腰转三圈,阴部扎大营。既生动又形象。四、如何诊断疥疮?2020年国际疥疮控制联盟制定的疥疮诊断标准:五、得了疥疮如何治疗?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需要家庭或集体生活中密切接触者或性伴均应同时治疗。1、10%硫磺软膏或10%苯甲酸苄酯乳剂或1%克罗米通霜。治疗前先用热水及沐浴液洗澡,然后擦药,先擦皮损的部位或好发部位,再擦全身,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3天。涂药期间不洗澡、不换衣服。第4天洗澡后更换消毒的衣服、被褥,并将污染的衣服、被单、被罩煮沸消毒。治疗后观察2周,如无新皮疹出现,即为痊愈。2、1%γ-666乳膏或扑灭司林霜。治疗前先用热水及沐浴液洗澡,然后擦药,先擦皮损的部位或好发部位,再擦全身(一次用量15-30克),保留药物24小时后洗去,更换消毒的衣服、被褥,并将污染的衣服、被单、被罩煮沸消毒。3、瘙痒严重者或有湿疹化给予抗组织胺药,有继发感染者要加用抗生素。4、疥疮结节的治疗:①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针或复方倍他米松针等。②外涂皮脂类固醇激素药膏。③外涂0.1%他克莫司软膏。④焦油凝胶外用。⑤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局部外贴。六、得了疥疮有哪些注意事项?1、目前治疗疥疮,最好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因药物的虫卵灭效较低,最好是1周后再用一个疗程。2、疥螨被抗疥药物杀灭后,往往瘙痒和湿疹样变仍会持续数周才消退,此种现象可能与疥螨引起的超敏反应状态有关。3、首次感染疥疮后,须经4周以上才会出现临床症状,故对密切接触者也须同时进行抗疥治疗。4、换下的衣服、被单、被罩等要彻底清洗、煮沸、消毒、日光暴晒。如果厚的棉被、外套可以打包后放3周。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科 陈善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平阳医院皮肤科 陈 重阴虱病顾名思义是由阴虱所致的一种皮肤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常夫妻共患。一、阴虱是什么鬼?虱属于昆虫纲,虱目,无翅,是永久的体外寄生虫。虱子根据其在人体上寄生部位的不同而分为头虱、体虱和阴虱。阴虱的形态略呈蟹形,体长约1-2mm,宽约1.5mm,头短小,有两条分节(五节)的触角,眼位于触角后突,小而有色,体前部有腿三对,前腿细长,末端爪尖呈细状,中腿和后腿较粗壮且具锐钩箝抓体毛。体后部有四对圆锥状短足,末端具有刚毛。在人体上,阴虱的生活周期(即从卵到成虫)约为25天。1个雌性阴虱每天可产卵3-4枚,一生可产卵26枚,阴虱的卵长圆形,长轴方向与阴毛毛干同向,成熟虱产的卵由一种雌虫分泌的黏液物质牢牢地固定在毛干(基部)。成虫生活时间约为30天;脱离宿主(人体)不能存活,48小时内即死亡。虱以宿主血液为营养来源,吸血时将管状口附器刺入皮肤内并射出涎液。 二、有哪些传播途径?人类为阴虱的唯一宿主,一次性接触后感染阴虱的机会为95%,阴虱病最常见青春期或青年人,在15-19岁期间,以女性多见;在20岁以后,以男性更常见。其传播途径除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外,也可通过因带有阴虱或阴虱卵的阴毛脱落偶可经马桶坐盖、床上用品、毛巾和内衣内裤传播。偶有母亲传染给婴儿和儿童的。三、得了阴虱病有哪些临床症状?阴虱叮咬吸血可产生不同的皮肤反应,因虱用口器刺入皮肤,吸吮血液,同时放出有毒的唾液,而且边吸血边排粪,加上对皮肤机械性的刺激,引起剧烈瘙痒。被咬处丘疹、血痂、瘙痒剧烈,常继发湿疹、毛囊炎等,有时被咬处见豆大或指甲大青斑,即钢灰色色素性小斑点,一般不超过1cm直径,这种斑点可能是皮肤对阴虱涎液的过敏反应。内裤如数日不换常可见到铁锈色的成片的阴虱粪便附着,犹如“血迹”。 四、如何诊断阴虱病?若见到病人内裤档里有铁锈色点斑状污秽时,应仔细检查病人阴阜部皮肤及阴毛。如在毛囊口可找到阴虱,毛干处可找到铁锈色虱卵,就可以确诊了。 五、如何治疗阴虱病?剃除阴毛,用热水、肥皂洗涤。1%林旦洗剂或霜,涂于感染部位,12小时后洗去。25%苯甲酸苄酯乳剂,涂于感染部位,8小时后洗去。10%硫软膏或50%百部酊外用,每天2次,连用3天。六、阴虱病的治疗需注意哪些事项?1、养成良好的公共及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被,外出时不用公用毛巾、浴巾等,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及共用衣被。病人的衣被最好是煮沸消毒。2、发现病人应积极治疗。尽量避免搔抓,以防感染。3、夫妻患病应同时检查治疗。4、洁身自好。病人在之前1个月内接触的性伴均应治疗,未治愈前应避免性接触。
寻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感染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俗称“刺瘊”、“瘊子”,老百姓称为“老鼠痣”、“开花痣”。由于自身接种的关系,寻常疣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根据不同的部位或形状有不同的名称,就如一个家族中有不同的称谓一样。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 1.发生在甲周的寻常疣称为甲周疣2.发生在甲床的寻常疣称为甲下疣3.疣体细长突起伴顶端角化的寻常疣称为丝状疣4.疣体表面呈参差不齐的突起的寻常疣称为指状疣5.发生在甲旁的寻常疣称为甲旁疣6.发生在手掌的寻常疣称为掌疣7.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称为跖疣8.含有多个角质软芯的跖疣称为镶嵌疣9.其他不同形状的寻常疣
一、病毒疣是什么?病毒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感染皮肤粘膜所引起的赘生物。由于最近发现HPV感染后有一部分人会导致皮肤癌、肛门癌、舌癌、宫颈癌等,因而引起社会上广泛关注。 二、HPV是什么东东?HPV是乳头瘤病毒科,呈球形,无包膜,直径45~55nm,具有72个病毒壳微粒组成的对称性20面立体衣壳及含有7200~8000bp的双链环状DNA。 迄今发现HPV有100多种类型,其中近80种与人类疾病有关。 由于HPV不仅是人患病毒疣的致病因子,而且与人患肿瘤有关,其中16、18、45、56型被分类为致宫颈癌的高危型,其感染与宫颈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三、感染HPV会出现哪几种常见的临床类型?1.寻常疣:中医称“千日疮”,俗称“刺瘊”、“瘊子”。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手指、手背等处。皮损表现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呈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触之坚硬的灰褐色、棕色或皮色丘疹,可呈乳头瘤状增生。 2.跖疣:系足底的寻常疣,常与足底易外伤、摩擦以及容易出汗有关。好发于足跟、足缘、趾间受压处等。皮损表现为细小发亮的丘疹,逐渐增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呈灰褐色、灰黄色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界限清楚,边缘有稍高的角质环,削除角质层,可见疏松的角质软芯及小黑点。自觉不同程度的疼痛。 3.扁平疣:又称为青年扁平疣,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颜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处。皮损表现为米粒至绿豆大扁平隆起性丘疹,表面光滑,质硬,圆形或椭圆形,呈肤色或淡褐色,数目较多且密集,可以搔抓后呈串珠状排列。 4.尖锐湿疣:又称为生殖器疣,多见于性活跃的青、中年,好发于肛门、外生殖器等部位,皮损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后渐增多增大,出现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呈白色、粉红色或污灰色的疣体,表面易糜烂、渗液、出血。 5.鲍温样丘疹病: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腹股沟、外生殖器及肛周的皮肤粘膜。皮损表现为多发的扁平丘疹,呈褐色或黑色,境界清楚,皮疹常群聚性或融合成网状。 6.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本病与先天性细胞免疫缺陷有关,由HPV感染所致的一种癌前期病变。多自幼发病,好发于面、颈、手臂及前臂等处。皮损表现为米粒至黄豆大的扁平疣状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呈暗红、紫红或褐色,数目逐渐增加,对称分布。 四、病毒疣如何治疗?治疗以破坏疣体、调节局部皮肤生长、刺激局部或全身免疫反应为主要方法。 1.全身治疗:注射干扰素、转移因子、胸腺肽、卡介菌多糖核酸等。 2.外用药治疗:0.1%维A酸软膏、酞丁安软膏、咪喹莫特霜、5氟尿嘧啶溶液、三氯醋酸溶液、鬼臼毒素、派特灵等。 3.博来霉素皮损内局部封闭。 4.光动力疗法。 5.物理治疗:CO2激光去除疣体、高频电刀烧灼疣体、液氮冷冻破坏疣体等。 6.外科手术治疗:刮除或切除疣体。 7.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本文系陈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何谓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春秋季最易流行的一种急性病毒感染性皮肤病,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民间把这种病称作缠腰龙,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这是因为侵犯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占整个带状疱疹发病率的60%以上。实际上,这种病还会侵犯头、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 由于这种病毒可以侵犯神经,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一条带状,所以 称为带状疱疹。 二、带状疱疹的病因引起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一种叫做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它在首次感染人体时引起的疾病,就是水痘。该病毒进入体内后,能持久地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其他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内。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 ,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就容易发病。得了带状疱疹后的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身免疫,很少有复发。 三、带状疱疹的特点1、带状疱疹的初起症状是神经痛、发热、全身乏力等。一、二天后发生神经痛的地方就开始起红斑,慢慢地水疱在红斑上显现出来了,在水疱部位有针刺般的烧灼样疼痛。以后一块块的红斑、水疱沿着神经的分布慢慢扩展;1周左右水疱就可全部发作,这是疼痛开始逐渐减轻,水疱也渐渐凹陷,颜色变暗,直至结成痂皮。如果没有并发症,皮疹在3周左右就可以完全消退。 2、皮疹的特点是多数沿着某一周围神经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极少围成一圈。在民间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即缠腰龙如果在腰上缠绕一圈就会死人,这就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3、除了典型的皮疹以外,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另一大特点。疼痛的程度轻重不等,与皮疹的严重程度没有一定的关系,却与年龄有关。通常儿童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很轻或没有疼痛,而老年患者大多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30%~50%的中老年病患者在皮肤损害消退以后,会遗留顽固的神经痛,常持续数月或更久。 四、警惕无疹期带状疱疹沿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和明显的疼痛是带状疱疹的特点,但在门诊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病例,皮疹出现很晚或者只痛而不出现皮疹,使医生在诊断上多费周折,患者也多受痛苦。例如,有的人表现为牙痛的带状疱疹,受损害的神经是三叉神经上颌支,所以酷似牙痛。有的人关节部位疼痛,整个在下肢沿坐骨神经多处发生红斑和小水疱,皮肤有灼痛感,这是一例以关节疼痛为假象的带状疱疹。此外,还有胸部的无疹的带状疱疹被误诊为胸膜炎或心绞痛的病例;腹部带状疱疹有时被当作胆囊炎、胆结石、阑尾炎而被送到手术室;腰部带状疱疹被当作肾脏输尿管结石的也曾有报道。 带状疱疹往往是在身体免疫力低下时发病,这种病发生以后一般不会再发生第二次,如果带状疱疹患者反复发病 ,皮损也越来越广泛,这说明患者的免疫力极度低下,或许可能会并发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 应特别引起注意。 五、带状疱疹的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目标是缓解急性期疼痛,限制皮损的扩散,缩短皮损持续时间,预防或减轻PHN及其它急性或慢性并发症。需强调的是:眼部合并症应尽快请眼科医生会诊,其他的颅神经并发症,如耳带状疱疹也需要专科医生会诊。 1、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的指征:带状疱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即使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不伴危险因素的躯干带状疱疹及年轻患者四肢的带状疱疹通常能自愈,且没有并发症。然而,对于上述范围以外的患者,抗病毒治疗能缩短病程,并能降低PHN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早期进行系统性抗病毒治疗的指征有:大于50岁、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有恶性原发性疾病、颅神经受累(特别是眼带状疱疹和耳带状疱疹)、以及伴有严重的特应性皮炎或严重湿疹。此外,如果皮疹发生超过一个皮区,有出血性皮损和(或)粘膜受累,也应接受系统性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的时机:系统性抗病毒治疗应尽早进行,即尽可能在皮肤症状出现后的48至72小时内开始。须迅速达到并维持抗病毒药的有效浓度, 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下述情况下,即使在皮肤症状出现72小时后,也可以开始系统性抗病毒治疗:有内脏器官受累的播散性带状疱疹、持续性眼带状疱疹和耳带状疱疹,以及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即使在症状出现后的72小时后给药,抗病毒药仍然对预防PHN有益。 抗病毒药有3种系统性抗病毒药可以应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这3种药都是鸟嘌呤腺苷类似物,对病毒有特殊的亲和力,但对哺乳动物宿主细胞毒性低。阿昔洛韦既能口服又能静滴给药,口服给药方法为:每天5次,每次400mg ,服用7天。阿昔洛韦静脉内给药是治疗免疫受损患者带状疱疹的标准疗法,剂量为5~10mg/kg,静滴,3次/日。在给药期间应给予患者充足的水,防止阿昔洛韦在肾小管内沉淀,对肾功能造成损害。伐昔洛韦:每日2次,每次0.3克,服用7天。与阿昔洛韦相比,能明显减少带状疱疹急性疼痛和PHN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泛昔洛韦:每日3次,每次250mg,服用7天。对肾功能受损患者,静脉用阿昔洛韦、口服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的剂量要相对调整。 2、糖皮质激素疗法:在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早期的治疗中,系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过程,缩短急性疼痛的持续时间和皮损愈合时间,但对慢性疼痛(PHN)基本无效。在没有系统性抗病毒治疗时不推荐单独使用皮质激素。一般应用强的松(30mg/日,疗程为7天)。对50岁以上,相对健康的局部带状疱疹患者,抗病毒药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神经痛的治疗:应采用阶梯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个体化差异及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应就诊于疼痛门诊。1)第一步:非甾体类镇痛药。如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1.5~5g/日,阿司匹林用于治疗PHN的作用有限,布洛芬则无效。2)第二步:加服低效力的麻醉性镇痛药(如曲马多200~400mg/日,可待因120mg/日)。3)第三步:除外周止痛剂外,还可给予高效力的中枢阿片样物质(如丁丙诺啡叔丁啡1.5~1.6mg/日、口服吗啡30~360mg/日)。最后一步适用于基本治疗方法反应不佳的患者。 对严重的神经痛,可以将步骤1或步骤2联合一种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抗癫痫药能减轻针刺样痛,但对持续性疼痛无效。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及神经镇静药也可能有效,尤其对老年患者而言,阿米替林是治疗PHN的标准疗法,6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可从2.5mg起始,在2~3周内逐渐增至50~75mg。除口服药物外,还可局部外用利多卡因凝胶治疗带状疱疹急性疼痛及PHN,使用方便,且无全身不良反应,辣椒碱软膏外用,通过减少P物质,从而实现镇痛和;止痒的功效。此外,还可尝试用局部麻醉剂阻滞交感神经,经皮神经电刺激等治疗方法。 4、局部治疗:局部可以用3%硼酸溶液湿敷进行干燥和消毒,每日数次,每次15~20分钟。水疱少时可涂炉甘石洗剂,等结痂时可以外用聚维酮碘、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去除结痂,预防继发感染。 5.物理治疗:半导体激光、氦氖激光照射等均可作为带状疱疹的辅助治疗方法。 6、PHN治疗: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和年龄超过50岁都是PHN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免疫力正常的带状疱疹患者中,PHN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抗病毒疗法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限制带状疱疹对神经的损害,可显著减少PHN的发病,但是抗病毒治疗并不能阻止所有患者不患PHN,补充治疗策略包括:糖皮质激素、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物、止痛剂及神经阻滞、颅神经受累的治疗。 7、眼带状疱疹的治疗:眼带状疱疹的系统性静脉或口服抗病毒治疗必须尽早开始,并且优先考虑静脉内给药。病毒性角膜炎必须局部应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眼膏,一般情况下,应避免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法;但当角膜内皮和小梁发生炎症时,推荐系统使用阿昔洛韦和强的松联合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的剂量需谨慎选择,以在抗病毒效果和免疫反应的组织损伤之间取得平衡。 8、耳带状疱疹的治疗:耳带状疱疹是由第7和第8颅神经的神经节细胞感染所致。临床上,大多数病例以严重的耳痛、听觉丧失(传导性聋)、眩晕和(或)面瘫为特征,通常需要大剂量抗病毒疗法(首选静脉给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对一些严重眩晕的病例,还需加用镇痛药和抗眩晕药。 9、儿童及青少年的带状疱疹的治疗:儿童带状疱疹通常不是系统性抗病毒的绝对适应症,除非有颅神经受累。有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及特应性皮炎的儿童,其带状疱疹病情通常较严重,病程无法预测,建议静脉内应用阿昔洛韦治疗。 10、妊娠期带状疱疹的治疗:通常认为妊娠期带状疱疹对胎儿没有危险,一般不会发生危害胎儿发育的病毒血症,阿昔洛韦能通过胎盘,虽然动物实验证明对胚胎无影响,但孕妇用药仍需权衡利弊,仅在特殊病例中应用,所以建议妊娠期带状疱疹只给予局部对症治疗。 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何好发于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抵抗力较差,且往往患有一些慢性病,尤其在慢性病时,常因疲劳、免疫力低下而更易染上此病。带状疱疹发生后,病毒主要侵犯神经,引起神经根炎症、水肿、坏死,甚至神经根脱髓鞘,感觉神经纤维裸露在外面,而产生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瘙痒。而老年人的这种损伤,往往比年轻人重,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血流缓慢,新陈代谢较差,细胞更新速度降低 ,组织修补能力差,神经组织修复过程更慢,故病程更长,炎症水肿消除迟缓,易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或者疤痕形成,因此易留后遗神经痛。 七、带状疱疹会传染吗理论上讲,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液中有病毒,如果对这种病毒没有免疫力的儿童接触了疱液会被感染发生水痘,但这种机会比较少。成年人则大多具有免疫力,所以即使接触也不会发病。所以带状疱疹不会在人群中引起流行。带状疱疹患者也不需要特殊隔离,但要避免与儿童密切接触。 八、治疗带状疱疹应注意的问题患了带状疱疹后,应上医院就诊,需及时治疗,以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不能随意使用一些不科学的土方、土法,以免延误疾病,加重病情。患者应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禁食辛辣、厚腻之品,调整情绪,保持乐观和舒畅的心态。局部皮损处 ,不宜将水疱挤破,可用抗病毒制剂外用,若不慎挤破,应予抗菌药膏外用,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以防止创面感染,对眼部的疱疹应尽早使用阿昔洛韦眼药水滴眼,注意眼部清洁卫生,以防眼部继发细菌感染。疱疹在四肢、躯干部的内衣不要过紧,最好穿棉织物,洗澡时不要用力擦搓。冲洗患处或上药前一定要洗手,避免抵抗力低下的人,以防将疾病传染给他人。处理好患者的衣物,不要与他人混用。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迁延数日至数月。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 一、何谓荨麻疹二、荨麻疹的常见类型1、急性荨麻疹: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一般病程小于6周。 2、慢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2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 3、寒冷性荨麻疹:常见于浸入冷水或接触寒冷处,数分钟内发生局部有瘙痒的水肿和风团。多见于面、手部等暴露部位。 4、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数分钟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性风团,伴或不伴瘙痒,约半小时后自行消退。 5、胆碱能性荨麻疹:由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酒精饮料后,躯体出现直径1~3mm的圆形丘疹样风团,自觉剧痒或针刺感,于30~60分钟内消退,多见于年轻患者。 三、儿童荨麻疹的特点1、儿童荨麻疹多数为急性,皮疹分布范围广泛,常常时发时停。 2、儿童荨麻疹很多是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尤其是食物过敏引起荨麻疹的远远超过成人。有文献报道,儿童因食物过敏患荨麻疹的约有40%,引起婴幼儿荨麻疹的常见过敏原是牛奶与鸡蛋,约有2~3%的婴儿对母乳中蛋白成分也会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哺乳期母亲的日常起居,饮食习惯须加以注意。除了牛奶和鸡蛋外,常见的鱼类、蟹、虾等食品也可引起荨麻疹。5岁以上儿童中因食鱼引起荨麻疹的约占10%,因食鸡蛋引起荨麻疹的约占5%。 3、儿童中最 常见的物理性荨麻疹为皮肤划痕症,病程明显比成人短。 四、慢性荨麻疹为何顽固难治在各类皮肤疾病中,慢性荨麻疹是比较难以彻底根治的疾病。为什么呢?因为作为过敏原的物质复杂繁多,不易察觉,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难以避免,所以较难根治。引起荨麻疹的原因一般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时两者可同时致病,约有2/3的人找不到确切的病因。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食物因素:以蛋白质类、海产品为主,还有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尤其是一次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加上饮酒后较易发生。 2、药物因素:多种药物都可以引起,最常见的有青霉素类、呋喃唑酮(痢特灵)、退热药及血清制品如破伤风针、疫苗等。 3、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本身及分泌物都可引起,中耳炎、扁桃体炎、蛔虫、肝炎等炎症代谢物。 4、昆虫因素:昆虫叮咬及其毒素刺激,如螨虫、虱、蚤叮咬、蜂、毛虫的毒刺等。 5、吸入因素:生活环境中吸入粉尘、尘螨、花粉、真菌孢子、动物皮屑、羽毛、挥发性化学品等。由于吸入引起,除了皮损外,常伴有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等。 6、物理及化学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压力、化学刺激等。有人遇冷风、热水易发;有人进食蛋白类食物后再运动易发。 7、精神因素:情绪波动、过度紧张、焦虑、抑制等均可诱发本病。 8、代谢因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月经不调、胃肠功能紊乱可诱发慢性荨麻疹。 9、遗传因素:有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遗传性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等。 因此,得了荨麻疹后应仔细观察分析,尽量查找过敏原并加以避免,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荨麻疹的发生。若是遗传因素,则可能要长期服药了。 五、得了荨麻疹怎么办由于荨麻疹的致病因素复杂,所以荨麻疹患者在日常生活起居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积极寻找过敏原:要从自己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工作特性、所接触的物品、发病的特点等方面仔细寻找。荨麻疹的发病时间因过敏反应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昆虫蜇伤、动物毛发、花粉过敏等几分钟内就有反应;但装饰物、职业性过敏要数周或数月才发生。 2、尽量祛除过敏原:要切记以往的用药过敏史,避免服用易致敏的药物;不吃已知或有可能致敏的食物;平时室内常打扫、勤开窗、保持室内通风干燥,经常清洗空调过滤器,不用地毯、羽绒制品、避免饲养有毛的宠物,以防止尘螨、霉菌、动物毛皮致敏;开花季节减少外出,必要时戴口罩、穿长袖衣,不要养殖含花粉的植物,行走要避开草丛、树下以免昆虫叮咬,积极治疗自身的龋齿等感染性疾病。及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等慢性疾病;平时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 3、注意生活细节:衣服不要穿得太多,宜用全棉或丝质内衣,以宽松、透气为原则,避免身热、摩擦、皮肤干燥而引起皮肤瘙痒。减少淋浴次数与时间,少用肥皂或沐浴液。洗涤衣服尤其是内衣时一定要用清水彻底清除残存清洁剂,最好选用天然洗涤剂。剪短指甲、尽量少抓。避免进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维生素丰富的蔬菜食物。 六、荨麻疹患者怎样选用抗过敏药药物选择应遵循安全、有效和规则使用的原则,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推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制定并调整治疗方案。 1、一线治疗: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以达到有效控制风团发作为标准。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荨麻疹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 ~6个月,或更长时间。第一代抗组胺药治疗荨麻疹的疗效确切,但因中枢镇静、抗胆碱能作用等不良反应限制其临床应用。在注意禁忌证、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前提下,可酌情选择。常用的一代抗组胺药包括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多塞平、异丙嗪、酮替芬等,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依匹斯汀、咪唑斯汀、奥洛他定等。 2、二线治疗:常规剂量使用1 ~ 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考虑到不同个体或荨麻疹类型对治疗反应的差异,可选择:更换品种或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增加2 ~ 4倍剂量;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可以睡前服用,以降低不良反应;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提倡同类结构的药物联合使用如氯雷他定与地氯雷他定联合,以提高抗炎作用;联合抗白三烯药物,特别是对非甾体抗炎药诱导的荨麻疹。 3、三线治疗:对上述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以下治疗:环孢素,每日3 ~ 5 mg/kg,分2 ~ 3次口服。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只用于严重的、对任何剂量抗组胺药均无效的患者。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泼尼松30 ~ 40 mg(或相当剂量),口服4 ~ 5 d后停药,不主张在慢性荨麻疹中常规使用。免疫球蛋白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日2 g,连用5 d,适合严重的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生物制剂,如国外研究显示,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抗IgE单抗)对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有肯定疗效。光疗,对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和人工荨麻疹患者在抗组胺药治疗的同时可试用UVA和UVB治疗1 ~ 3个月。 4、急性荨麻疹的治疗:在积极明确并祛除病因以及口服抗阻胺药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可选择糖皮质激素:泼尼松30 ~ 40 mg,口服4 ~ 5 d后停药,或相当剂量的地塞米松静脉或肌内注射,特别适用于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1 ∶ 1 000肾上腺素溶液0.2 ~ 0.4 ml皮下或肌内注射,可用于急性荨麻疹伴休克或严重的荨麻疹伴血管性水肿。 5、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的治疗:原则上,妊娠期间尽量避免使用抗组胺药物。但如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必须采用抗组胺药治疗时,应告知患者目前无绝对安全可靠的药物,在权衡利弊情况下选择相对安全可靠的药物如氯雷他定等。大多数抗组胺药可以分泌到乳汁中。比较而言,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在乳汁中分泌水平较低,哺乳期妇女可酌情推荐上述药物,并尽可能使用较低的剂量。氯苯那敏可经乳汁分泌,降低婴儿食欲和引起嗜睡等,应避免使用。 非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同样是儿童荨麻疹治疗的一线选择。不同的药物其最低年龄限制和使用剂量有显著的差别,应遵循药物说明书规范使用。同样,在治疗无效的患儿中,可联合第一代(晚上使用)和第二代(白天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但要关注镇静类抗组胺药给患儿学习等带来的影响 七、荨麻疹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原则上急性荨麻疹病情较重时以及时控制病情为主,可选用1~2种有嗜睡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加一种H2受体拮抗剂内服,待皮疹消退后再减药;若急性荨麻疹皮疹较轻或慢性荨麻疹患者,于白天选用无嗜睡作用的抗组胺药,晚上加用有嗜睡作用的抗组胺药。对慢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病程较长的患者,应坚持有规律服药,待皮疹消退后还应维持服用一段时间再减量,千万不要皮疹一退就停药,也就是说只能减量不能停药,否则会出现反跳,症状加重或重新出现。减药方法可以只吃半片,也可以是间隔1~2天再吃药等等。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等真菌引起甲感染的统称。而甲癣是由致病性真菌(通常为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所引起的病变。俗称为灰指甲。由于人口老龄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扩散、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化疗药和免疫抑制药的广泛使用、公共浴室的增多和越来越多的人选用旅游鞋或运动鞋等等因素,促使甲癣的发病率继续不断地增高。 甲癣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占人群发病率2~5%。甲癣可发生于任何一个甲,但趾甲的发病率远比指甲高,拇趾甲更为多见。甲癣是病原真菌的储藏库,常伴发于足癣或体股癣。 一、甲癣的临床症状有10种表现: 1、混浊:甲板混浊,不透明呈云雾状,表面失去光泽。 2、肥厚:甲板下角质物堆积而肥厚。 3、表面凹凸不平:由于甲下角质物堆积,甲板被破坏致使甲板表面凹凸不平,失去光泽。 4、甲分离:增厚的甲角质脱落,甲床与甲板发生分离。 5、变色:因病原菌,角质致使病甲呈白色、黄色、褐色甚至黑色。 6、甲板萎缩:甲板会被真菌蚕食,甲板变薄、缩小,残留少许甲板。 7、甲板脱落:甲板被真菌完全破坏,只残留少许甲板在甲床上。 8、甲板翘起:真菌把甲板下的角质物蚕食或脱落掉,使甲板完全翘起,只有根部连着。 9、钩甲:老年人患甲癣因活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病甲长得很长,而且弯曲,形成钩甲。 10、甲沟炎:病甲在甲根部软组织增厚,伴有炎症、潮红、肿胀。 二、真菌侵入甲板有4个途径: 三、甲癣分为4种类型: 1、远端侧位甲下型:一般由皮肤癣菌引起,病原菌开始侵犯远端侧缘甲下角质层,再侵犯甲板底面,逐渐导致甲板变色变质,失去正常光滑外观,甲板下堆积角质层的碎屑,使得甲板与甲床分离脱落。 2、白色表浅型:一般由致病真菌直接侵入甲板,引起甲板浅层云雾状白色混浊。 3、近端甲下型:由致病真菌通过甲小皮而进入甲板下、甲床上,引起近端甲板下面呈现甲板粗糙、肥厚,甲板凹凸不平。 4、全甲毁损型:整个甲板被致病真菌破坏,甲板脱落,甲床表面残留些粗糙角化物堆积,是以上3种甲癣的最后结果。 四、治疗方法: 1、局部治疗:30%冰醋酸外涂或10%冰醋酸泡病甲,每日1次,持续3~6月以上;用40%尿素软膏包敷后再移除病甲;8%环吡酮胺指甲油外涂;5%阿莫罗芬指甲油外涂。 2、内服治疗:伊曲康唑每日400mg,连服1周,休息3周为1疗程,连续3~4疗程以上;特比萘芬每日0.25,连服6~12周;氟康唑每周顿服150mg,连服4月以上。 3、激光疗法:1064nmNd:YAG激光照射病甲。 五、甲癣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1、外用药物治疗安全但疗效不可靠。口服药物治疗有一定风险但疗效肯定。 2、外用药物只适合感染未累及甲根的患者。感染者累及甲根必须使用口服药物。 3、对同一个患者来说,治愈甲癣所需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甲根的生长速度,而非口服抗真菌药物具备的是杀菌或是抑菌的作用。 4、只要患者有意愿且健康和财力又允许,仍建议口服抗真菌药物直至临床痊愈即全部长出。 5、外用药物应选择对甲根附着力强、渗透力强、甲下有效浓度时间长的外用药物。 6、趾甲生长速度远慢于指甲甲板,故对高龄者趾甲癣的治疗不建议选择口服药物。除非有迫切的需要或有强烈的治疗意愿并且身体健康条件允许的患者。 7、虽然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口服治疗甲癣的药物安全有效,仍有必要每月监测肝功能。故在治疗前务必让患者充分了解并征得同意。 8、口服药物治疗甲癣期间应禁酒。 本文系陈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甲癣很常见,但很难根治,而且在特定的 部位又很容易复发。究竟为何呢? 由于甲板平均厚度为0.7mm,大约有100~150层致密的角蛋白有序地排列而成。真菌侵犯甲板,角蛋白是真菌营养的来源。一旦当严密的甲板与皮肤连接处发生轻微的破损,真菌就会乘虚而入。它可潜行到甲板深层,蔓延到甲床上,向后可侵犯到甲母组织。这样一般外用药达不到该部位,外用药治疗只是隔靴搔痒,到达不了真菌窝藏的地方,所以效果不好。如果真菌侵犯到甲母组织,真菌随着甲母组织向前生长而扩展,其治疗效果就更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