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被诊断有一种恶性疾病,但这种恶性疾病又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这种情况的诊断被称为过度诊断。儿童甲状腺癌是一种罕见病,然而,自2011年以来,日本福岛许多儿童被诊断患有甲状腺癌。研究者指出,青少年
放疗是口腔癌、鼻咽癌及头颈部淋巴瘤等发生在头颈部的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射线难免会引起组织损伤,其中唾液腺损伤最为典型,主要症状表现为唾液量分泌的减少的口干,其实放疗引起的唾液腺损伤不仅仅“口干”这么简单。唾液里面含有溶菌酶,是巨噬细胞分泌的碱性蛋白酶,有杀菌和抗炎的作用,属于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唾液量的减少,意味着溶菌酶的减少和免疫力的降低,再加上射线对骨组织造成的损伤,导致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疗后容易发生颌骨骨髓炎。颌骨骨髓炎是非常严重的放疗不良反应,以下颌骨多见,大多数患者在放疗后1-4年发生,其发病率约为1-3 %。患者常见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坏死溃烂、瘘管形成、组织缺损畸形及张口受限, 并常伴有明显的疼痛和恶臭气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放疗造成的骨髓炎目前临床多采用高压氧、抗感染及调节局部代谢环境药物、超声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的疗效十分有限,而手术创伤大,且术后患者功能和面容恢复差,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肿瘤患者而言难以获得手术机会。运用中药内外合治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我们还是主张预防为先,除了在口腔外和放射科医师指导下在放射前和放射中落实必要的预防措施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快速消除射线造成的局部组织炎症,特别是恢复口腔唾液腺分泌功能,获得正常的唾液免疫至关重要。
淋巴管瘤则是淋巴管的良性过度增生而成,是一种先天良性肿瘤,常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淋巴管瘤有时与血管瘤同时出现,称淋巴血管瘤。淋巴管瘤由扩张的及内皮细胞增生的淋巴管和结缔组织所共同构成,内含淋巴液、 淋巴细胞或混有血液。先天性的淋巴管瘤或淋巴血管瘤不会自行消退,而是随着年龄持续生长。淋巴管瘤造成的健康危害极大,可引起淋巴管和血管之外的并发症,应引起足够重视。除了影响容貌外,如果出现在咽喉部位或者是颈部有的情况下会影响生命。发生在头颈部的淋巴管瘤能导致听力障碍,也能导致腮腺血管瘤堵塞外耳道的症状,还会影响患者视力,甚至引起散光和近视,如果血管瘤破裂出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皮肤溃疡,形成难愈性创面。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主要表现为:1)囊性淋巴管瘤:通常为多房性、张力性皮下组织肿块,但不能压缩。大多发生于颈部,尤其是颈后三角,倾向于侵犯舌部及口腔底部。如有感染及出血,可使肿瘤迅速增大,以致呼吸障碍,发生喘鸣声,吞咽困难或死亡。继发感染后常伴发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2)单纯性淋巴管瘤症状:表现为群集、深部、张力性水疱,组成斑片状,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但常见于颈、上胸、肢体近端等处。会出现水疱的特征,有些水疱间甚至顶部皮肤可呈疣状外观,如破后流出浆液性液体,损害的范围变异很大。如发生在舌部,则发生舌炎,特别容易并发上呼吸道感染。3)海绵状淋巴管瘤症状:是淋巴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大小不等,境界不清,可侵及一个肢体。一般表面无颜色改变,发生在颊部及舌部者多为单纯海绵状淋巴管瘤,而颈、腋、口腔底部及纵隔者以合并囊性者为多见。头颈部淋巴管瘤患者,通常会出现有以下几点异常表现:1)出血: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常是淋巴血管瘤的首发症状。2)头痛:一般表现为搏动性头痛,位于病侧,可伴颅内血管杂音。3)癫痫:一般多为全身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局限性发作有定位意义。4)一些局部症状,比如有精神异常,偏瘫、失语、失读、失算等。小脑幕下者又多见眩晕、复视、眼颤及步态不稳等。点击进入肿瘤科学网,获取更多抗癌资讯,www.mdcace.com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因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幼年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一般发生水痘,此后病毒潜伏在脊髓神经后节等部位,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再次活跃,沿神经纤维到达皮肤增殖
加入的其他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