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性前置胎盘是指孕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往往同时为前壁胎盘),胎盘附着于原剖宫产子宫切口处,往往合并胎盘植入,甚至为穿透性前置胎盘,极易导致产科严重难治性出血。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病例中,约90%术中出血量超过3000ml,10%超过10000ml,手术操作及其困难,出血汹涌、迅速,止血困难,产妇极易发生出血性休克、DIC、子宫切除,泌尿系统和肠道损伤时有发生,甚至导致死亡。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和经产妇人群的不断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这将是今后产科面临的艰巨挑战! 近日我院产科陆续收治了多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妇,术前产科联合介入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儿科、输血科及重症监护等多个学科的专家会诊,决定剖宫产术前行低位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剖宫产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整个手术操作过程流畅,手术效果显著,有效减少了术中出血,术中平均出血800ml,降低输血风险,保留了子宫,术中、术后产妇生命体征平稳,无异常并发症发生。与同级医院在杂交手术室、DSA下开展同类手术比较,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大大减轻了孕产妇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这一手术方式为今后我院产科面对有大出血风险的高危孕产妇时,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改变了既往仅能依靠药物、输血和手术缝合治疗大出血的时代,为该类疑难危重病患开辟了新的治疗方向!
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居民提出了9条预防癌症的新建议。这9条预防癌症的新建议从字面上看上去很简单,但背后的内容却十分丰富,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十几位专家通过多年调查研究、针对中国居民的饮食和生活特点提出的,并对一些公众容易误解的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说。1.要严格控制体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资料显示,与20年前相比,中国人的平均体重增加了40%,而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则升高了9倍。专家认为,这两组数据充分证明了肥胖是导致中国癌症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2.不吃发霉的食品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多数中国人都有节俭的习惯。他们常常不舍得将已经发霉的食品扔掉,而是将这些食品加热后食用。其实,发霉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即便将这些食品加热也无法去除其中的黄曲霉素。人们常吃这样的食品,极易患肝癌等癌症。3.要少吃熏制、腌制、烤制、油炸和过热的食品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中国人极爱吃熏制、腌制、烤制、油炸和过热的食品,这是导致中国的胃病、食管癌的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一的主要原因。这类食品主要包括熏鱼、烤肉、腊肉、咸菜和火锅等。4.在吃新鲜的果蔬之前要将其清洗干净调查发现,中国是世界上农药使用最大的国家。而一部分中国人的卫生习惯并不好,他们常常不仔细清洗新鲜的果蔬就直接食用,这样很容易导致果蔬上的农药进入其体内,从而诱发肠癌、肝癌和脑部肿瘤等癌症。5.不酗酒、不吸烟调查发现,中国白酒和烟草的消耗量都居世界第一位。而酗酒和吸烟是诱发胃癌、肝癌、胰腺癌、肺癌、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癌症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在我国的癌症患者中,有35%以上人的癌症是由酗酒和吸烟引起的。6.不要长期服用可能致癌的药物受某些观念的影响,很多中国人都有不经医嘱而自行使用药物的习惯,这就大大降低了他们用药的安全性,甚至因用药不当而致癌。据调查资料显示,中国每年至少有2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致癌。可致癌的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氯霉素、土霉素、利血平、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乙烯雌酚、苯巴比妥、异烟肼等西药以及花椒、藿香、款冬花、石菖蒲、砒石;雄黄等中药。7.不用使用有毒的塑料袋据调查资料显示,中国是有毒塑料袋使用率较高的国家之一。人们长期使用有毒的塑料袋(尤其是用有毒的塑料袋盛装食品),容易患肝癌、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症。鉴别塑料袋有无毒性的方法是:用火将塑料袋点燃,易燃烧的为无毒塑料袋,不易燃烧的为有毒塑料袋。8.每天晒太阳的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很多中国居民——尤其是老年人都有长时间晒太阳的习惯。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涂抹防晒霜。这是导致中国皮肤癌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为此,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提醒广大中国居民,每天晒太阳的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而且要养成涂抹防晒霜的习惯。9.不要熬夜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和娱乐场所的增加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每天熬夜(即在凌晨1点以后才睡觉)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而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熬夜列为容易诱发癌症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熬夜会导致人体内褪黑色素(一种能够抑制肿瘤生长的激素)的含量减少,并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从而使人易患癌症。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发病率高达40%-60%。然而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并没有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少数因为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或因尿频、便秘、腰部酸胀感等症状以及自行扪及下腹部肿块而就医。分类: 根据子宫肌瘤生长的部位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将其分为3类。最常见的是肌壁间肌瘤,这类肌瘤位于子宫肌壁间,周围被肌层包绕;其次是浆膜下肌瘤,位于子宫表面,向外突出;另外一种就是还有粘膜下肌瘤,这类肌瘤向宫腔内生长。这三种位置不同的肌瘤,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一般来说,粘膜下肌瘤及体积偏大的肌壁间肌瘤因为突向宫腔或者影响了子宫腔的正常结构,扩大了子宫内膜的面积,常出现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甚至贫血的症状;另一方面又因引起宫腔变形而导致不孕或者流产。而突向子宫表面的浆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体积较小时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仅仅在超声检查下可见;体积巨大的子宫肌瘤,可出现下腹部包块、尿频、便秘、腰骶部酸痛等症状。孕期: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并不少见,两者可以互相影响。引起宫腔变形的肌瘤会导致不孕、流产及产后出血;肌瘤大,位置低,阻塞产道,胎位异常,引起难产,需进行剖宫产术;妊娠或产褥期的肌瘤可出现变性,引起急性腹痛,但一般保守治疗均有效。怀孕期间,机体雌激素水平较高,子宫血液供应增加,这会轻微刺激子宫肌瘤的生长,但一般不会出现迅速增大。总之,子宫肌瘤患者打算怀孕时,有必要做好孕前咨询及定期产检工作。处理: 不能单纯依靠子宫肌瘤大小来决定,是否手术须根据子宫肌瘤位置、数目及大小、性质等综合考虑。医学上一般界定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包括:子宫增大如怀孕3月大小(此时子宫长约11cm,可以触及到下腹部包块),月经量明显增多而导致贫血,定期复查发现子宫肌瘤生长迅速,以及排除其他导致不孕因素的子宫肌瘤患者。如果排除必须手术治疗的可能,则可观察随访,每3-6个月做妇科彩超及妇科检查即可。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放开,不少夫妇开始为再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做准备。女性该如何做好充足准备迎二胎?处于35岁以后这个年龄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体重,但是过度肥胖和体重过轻都不太利于生育健康宝宝。所以,如果高龄妇女有了生育二胎的打算,就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为了保证一个健康的身体,高龄妇女在孕前需要做一次全面的的身体检查,排除一些妇科疾病、传染病及全身器质性疾病,并进行卵巢功能和子宫条件的评估。另外,怀孕前三个月前就需补充叶酸以预防胎儿畸形。男性该如果做好充足准备迎二胎?不孕症大概有一半的原因是男性的问题。并不是男性生育过孩子就代表他一直有生育能力,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睾丸功能会随之减退,精子的质量也有所下降,很多精液参数指标也都下降了,与年龄相关的精子表观遗传学改变可能引起高龄男性子代易患精神分裂症,恶性肿瘤等疾病,而且一些流产和胎儿异常和男性也有相当的关系。因此生育二胎,高龄男性也需要有一个积极的准备过程,如:提前改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多锻炼。男性同样也需要进行健康体检和生育功能的检查,如精液参数的分析,性激素等以此来判断生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