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今年14岁,身高162cm,唇上已经有了几根小胡须。爸爸166cm,妈妈155cm。因为父母的身材都偏矮,因此妈妈对孩子的身高特别重视。那天妈妈来找我,说孩子最近1年身高增长很慢,看看需不需要注射生长激素促进身高。拍骨龄片一看,骨骺全部关闭了。没有身高增长的余地了。妈妈惊讶的张大嘴巴,“我们家娃才14岁,怎么就不长个子了?”我告诉她,身高能不能长,不看年龄,看骨龄。什么是骨龄?骨龄代表骨头的成熟度;人身高的增加,本质上是骨头的增长。幼稚幼龄的骨头两端有缝隙,通过缝隙内的软骨增多而增长。而大龄成熟的骨头,两端的缝隙就关闭了,因此身高也不再增长。你可以比较以下三张骨龄片,随着年龄的变化,骨骼逐渐成熟 男孩6岁的骨龄表现,腕骨只有7块个小骨头,手指上的骨缝没有关闭 男孩10岁的骨龄:腕部骨头逐渐长大;手指上有骨缝没有关闭 男孩15岁的骨龄,腕部多块骨头紧密挤压,手指上的骨缝完全关闭影响骨骼成熟最重要的因素是性激素,不是生长激素。在大多数情况下,男孩11岁进入青春期,雄激素水平逐渐升高达到成人水平,在15岁时骨骺关闭。女孩因为发育早,9岁就开始进入青春期,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到了12岁半来月经后,雌激素达到成人水平,骨骺快速关闭。因此到13岁时,骨骺线就基本关闭了。目前,我们有药物(亮丙瑞林缓释剂)能够抑制青春发育,降低性激素水平,可推迟骨骺关闭,获得更多身高增长的时间。有的男孩子,虽然年龄已达13岁,但因为发育晚,睾丸产生的雄激素少,导致骨头不成熟,骨龄落后在11岁。这种情况称为“骨龄落后2年”,又称为“晚长”。因为孩子还有4年时间可以生长,而不是2年,因此即使目前身材矮一些,也不要紧。所以,如果你想知道孩子是否属于“晚长”,千万不要猜,不要盲目乐观,而是要去做一个骨龄检查。如果骨龄落后1-2年,那就能够确定属于“晚长”。有一些女孩子,虽然只有10-11岁,虽然在同龄人中个子偏高,但已经来月经了,雌激素水平很高,测定骨龄达13岁,提示骨骺已经关闭,没有身高增加的机会了。因此,这种身材偏高,实际上是一种假象,是以牺牲骨龄为代价的“一过性身材偏高”。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得到以下一些简单结论:(1)骨龄越小,身高增长的潜力越大;骨龄越大,身高增长的潜力越小。骨骺关闭,身高停止增长。(2)青春发育延迟,可能带来身高获益。青春发育提前,又称为“性早熟”,可能引起骨龄提前关闭,损害终身高。(3)如果能够尽早用药降低性激素水平,就可能通过延缓骨骺关闭而增加身高。现在你明白了,医生根据孩子的骨龄,而不是实际年龄,来预测将来的终身高。所以,文章开头提到的小明妈妈,就犯了一个错误,误以为年龄小就有生长潜力,结果延误了重要的干预时机。提醒一下,肥胖的孩子,青春发育容易提前,导致骨龄提前关闭,对终身高带来不良影响。而偏瘦一些的孩子,更易出现青春发育延迟,有助于身高的增加。
这个问题有点难。就像问你,希望几岁有钱最合适?20岁?30岁?40岁?还是80岁?80岁有钱没用了,因为已经玩不动了。就像骨骺关闭后,补充生长激素也不能促进身高增加了。虽说只要骨骺没关闭,都可以注射生长激素促进身高,但选择注射的时机还是很重要。下面分析不同年龄注射生长激素的利弊。国际上的指南都认为,矮小儿童,在5-6岁开始治疗最合适。因为这个年龄骨头嫩,生长激素治疗的效果好。注射1年,身高额外增加5-6cm很常见。孩子也逐渐懂事,愿意接受治疗。抽血检查也方便。而且,这个年龄体重轻,注射生长激素剂量小,总体的价格便宜;一个月费用3000-5000元。这种又便宜,又获利巨大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在青春期之前开始治疗也很合适。女孩7-8岁,男孩8-9岁,都没有进入青春期,只要单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也比较好。我们希望,孩子在青春发育之前就把身高长上去,长到平均身高。这样就可避免在青春期骨骺接近关闭的时候,一筹莫展,着急上火了。女孩10岁,男孩12岁开始治疗,就有点迟了。因为这个时候孩子进入青春期,体内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明显增多。这个阶段,即使不注射生长激素,孩子也会出现青春期蹿个,每年身高增加7-9cm。这个时候,单独用生长激素,往往并不能增加太多的额外身高。青春期的孩子,治疗的重点是抑制青春发育,推迟骨骺关闭,争取更多的身高增长时间。这个时候,就需要注射另外一种药物:亮丙瑞林。这个药物一个月注射一次,能够抑制青春发育。本来骨骼2年会关闭,用上这个药物后,骨骺3-4年后才关闭,孩子的身高就能多长1-2年。想想这个好消息,对身高增长就充满希望了。已有研究数据表明,如果同时注射亮丙瑞林和生长激素,并且有机会坚持用药2年以上(骨骺不闭合),身高可额外增加 5-10 cm;需要注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体重会明显增加。因此,两个药物联用,费用也很高,每个月费用高达6000-9000元。一般情况下,女孩13岁和男孩15岁,青春发育就结束了,骨骺会关闭,生长会停止。因此,接近这个年龄阶段进行治疗,都太迟了。因为骨骺接近关闭,生长激素治疗效果一般都不好。综上所述,在骨骺关闭之前,都有注射生长激素促进身高的机会,但随着年龄增大,生长激素的增高效果会逐渐减弱。生长激素治疗的效果也相似,第一年注射药物,增高效果最好。第二年效果略差,第三年更差。小胖威利综合征患者、小于胎龄儿、特纳综合征患者,他们需要尽早开始生长激素治疗。对于大部分身材矮小患者,5-7岁或青春期前进行生长激素治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又便宜,有高效。如果已进入青春期,应该同时应用两个药物,才能达到增加身高的目的。这个时候,费用会很高,效果差一些。如果能坚持用药2年以上(骨骺不关闭),身高也能增加不少。
生长曲线是通过统计大多数健康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统计后制定出的身高、体重的标准曲线,它可以用来大体上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很多细心的父母都会在宝宝出生后绘制生长曲线,随着曲线上扬,父母的嘴角也得意的跟着上扬,然而一旦走势缓慢或是下降可就会把父母给吓坏了。很多父母在后台问:我家娃最近没怎么长是不是不正常?之前给大家介绍过用身高百分位法来判断孩子发育在同龄人中间是否属于正常水平的方法【【2019最新】1—18岁男女孩身高标准表,你家孩子达标了吗?】文中给到过大家儿童标准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分男孩女孩两个版本这个表昰采集全国九城市儿童普查数据制作而成。相应的还有中国九市标准的生长无线图:生长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孩子的出生年龄,纵坐标代表孩子的身长(身高)、体重。在横坐标上找到宝宝的年龄,在横坐标的上方找到相对应的身长(身高)值和体重值,分别画一个小圆点。画过几次小圆点后,将几个点连成线,这就是宝宝的生长曲线。如何正确解读生长曲线?根据百分位法将体格生长划分为5个等级:在图上,每条曲线上的数值(3,15,50,85,97),好比100个孩子按照身长(高)或体重从低到高进行排队,排在第3位至第97位之间的都是正常。中间的一条曲线代表第50百分位数值(P50),相当于平均值,即平均身长(身高)、平均体重等。最下面一条曲线代表第3百分位数值(P3),低于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长迟缓。最上面一条曲线代表第97百分位数值(P97),高于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长过速。哪些情况是正常的,哪些情况是不正常的呢?每个宝宝的生长受家族遗传、营养状况、身体疾病等因素的影响,生长会较为稳定地沿着自己的轨道进行,评价宝宝体格生长的快慢时,不能参照“邻居家的小孩”,也不能将平均值(P50)当成“正常值”,误以为高于P50才是“达标”。所谓的“达标值”不是固定的一个数值,而是一个范围,并且这个范围可不小哦。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生长曲线也是独一无二的,要允许在正常范围内有一定的波动。1稳定地发育,是正常的发育;生长发育曲线缓缓上升或者缓缓下降,都是正常的发育趋势。在看孩子的生长曲线的时候一定要看整体的趋势。如果孩子一直处于曲线中很高的位置,或者很低的位置,但发育趋势是平行于参考曲线的,孩子的发育便是很高的发育。2但生长发育曲线出现大起、大落是不正常的。突然的显著下跌要引起父母或医生的重视,因为这可能提示孩子出现了疾病;突然的显著升高也要引起重视,因为过快地生长,会以别的发育,特别是代谢系统的发育为代价,也不利于长久的健康。3身高体重,只有动态的比较的看,才有可能得出最科学最准确的结论。根据一次测量数据并不能推测出宝宝的生长趋势,需要长期定时的随访,通常建议最短间隔1个月测量一次;01岁至少3个月测量一次,12岁至少半年测量一次,3岁以后至少每年测量一次。只是单纯的说,我家宝宝几个月了有几斤,我家娃最近没怎么长,完全无法说明任何问题。这也是我向大家反复推荐《2020年366天成长日历》的原因,每三个月提醒一次身高体重的测量,还附有一年份生长曲线记录图,完全可以作为记录孩子生长发育状况的一个备忘录。
“生长激素既然是一种激素,注射后会长胖。所以我不想让孩子打生长激素!”一个孩子家长问道。答案是“生长激素不会让人变胖,而是让人变瘦、变结实、变聪明。”人体内有许多激素。不同激素有不同的作用,并且都有点石成金的作用。甲状腺激素,让人变瘦,变得有活力。糖皮质激素,让人变胖,同时能够治疗各种疾病,临床应用最多。女性激素(雌激素),让人丰乳肥臀,妖艳多姿;(如果你想入非非,请想想泰国人妖!) 男性激素让人雄姿英发,百炼成钢(也会变成秃顶)。不同的激素,作用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医学上最常用的糖皮质激素,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用来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哮喘、肾小球肾炎、皮疹。这些激素,会引起肥胖、多毛和骨质疏松。用来促进儿童长高的“生长激素”,其作用和糖皮质激素完全不同。它可促进蛋白合成,促进肌肉增多,增加脂肪分解(减肥),促进软骨生长(增加身高)。人们通常所说的诱人发胖的“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虽然也叫“激素”,但无论从来源、化学结构,还是从生理、药理作用上来说,都与皮质激素完全不同,也不会产生类似的副作用。生长激素是肽类激素(是组成蛋白质的小分子,由氨基酸组成),不仅不会引起发胖,反而能够促进脂肪分解,从而消除脂肪,减轻脂肪肝。因此,很多脂肪肝合并生长激素缺乏的肥胖成年人,在注射生长激素2-3个月后,脂肪肝完全消退,转氨酶全部变到正常。下图就是一例患者注射生长激素后,体型明显变瘦和变高。(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原创)注射生长激素后,因为人体利用和消耗脂肪增多,因此就减少了对葡萄糖的需求。就像到冬天,我们燃烧天然气增多了,煤炭的燃烧量就相应减少了,天气就变得更加干净了。所以,对于肥胖的患者,在注射生长激素期间,会变瘦,同时可能会出现血糖轻度升高。这个血糖升高的原因,可能和生长激素消耗脂肪供能,而减少了利用葡萄糖有关。这样,葡萄糖就有了富余,导致血糖轻度偏高。需要注意,对于体型正常人而言,注射生长激素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总之,生长激素治疗不会导致孩子变胖。但是,生长激素确实可以促进儿童食欲,增加儿童睡眠。如果发现孩子在治疗期间体重增长过快,可能与营养摄入过多有关。建议孩子增加运动,控制饮食,来控制体重。在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孩子需要加强营养支持,需要补钙。营养支持的原则是,进食的种类越多越好,能够提供丰富的不同的营养成分。但是,不能吃胖了。因为肥胖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骨骺提前关闭,不利于最后身高的增加。关于补钙,其实很简单。体重≤30kg的孩子,每天服用迪巧 300mg,同时服用盖三淳, 隔天一粒,每一粒为0.25 ug。体重≥30kg的儿童,每天服用迪巧 600mg,同时每天服用一粒盖三淳,0.25ug;
生长激素替代治疗的目的:追赶生长,恢复并保持正常生长速度,达到理想成人最终身高,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壹- 问答时间 -问:如何判断是否可以使用生长激素呢?答:首先到医院去做一些有关的检查,主要就是生长激素兴奋实验,我们给他一些刺激生长激素分泌的药物,如果刺激以后血液里生长激素水平能达到10,那可以考虑是正常的,如果低于这个水平,那就是生长激素缺乏的。第二步还要找一下导致生长激素缺乏的原因,也许有的孩子是在出生的时候,比如说胎位不正,或者是产后窒息这些原因引起的,对生长迟缓的孩子要慎重,因为有一些是颅内肿瘤或一些其他疾病的早期表现。所以我们还需要做一些核磁等检查,明确一下是不是有其他病变的可能性,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贰- 问答时间 -问:生长激素如何使用?答:我们主要是根据体重来算,一般按照0.5—0.7个单位每公斤体重,这个是按周剂量来算的,可以分成5—7次,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打一针,皮下注射一次,因为注射过程我们会不断的检测,根据生长反映,一些具体情况来调整他的剂量。叁- 问答时间 -问:治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人生长激素要注射的时候,一般应该注射到骨头关闭了以后,就不能再长了,我们就不注射了,可是从道理上讲,就是成年人骨头全关闭了,仍然需要一些生长激素,变成蛋白质合成脂肪分解,那个不像身高不长个那么严重,所以这个一般不天天打针了,但是这些人仍然会觉得比较没劲。在开始治疗时候,一般年龄越小越好,一般持续到骨骺愈合。而且年龄小的时候体重也偏小,因为我们是根据他的体重来计算剂量的,这样的话经济负担也会同时减少。肆- 问答时间 -问:如果是规范的补充了人生长激素以后,孩子一般能够比原来增高多少?答:补充的剂量我们要达到正常人身体里生长激素的剂量,所以应该能够跟正常孩子差不多的身高。伍- 问答时间 -问:国产的生长激素是否安全,效果好吗?答:我们是95年开始用国产的生长激素做临床使用的,从我们10多年的经验来讲,只要是经过SFBA批准的,总体上来讲是安全的,只要严格的按照医生的安排来做的话,是安全的。陆- 问答时间 -问:哪些人是不能用人生长激素来长高的?答:在促进长个的这方面,比如说骨骺已经关闭的那些孩子,已经没有什么生长余地了,另外一个这个孩子正好是由于复发的一些颅内的肿瘤,或者是合并有白血病,或者是有糖尿病的孩子,最好还是不要用这些生长激素。健康提示:作为家长最好给孩子从小就有一个身高的记录,你可以发现什么时候开始该长的时候不长了,长个的时候,一般孩子每年长4—5厘米,到青春发育的时候,这个时候一面长个,一面骨头就关闭了,所以等到青春时期过完以后,这个人的身高也就差不多到时间了。家长检测孩子身高生长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测量身高的办法,做好记录,影响长个的病还是很多的,并不都是内分泌缺少激素。小孩增高的时候,有两个关键的时期:一个是婴儿期;一个是发育期。两个时期对孩子的身高增加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但在这个期间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均衡的营养。很多孩子饮食结构不平衡,会造成各种营养素的缺乏。我们有一种说法叫做隐性饥饿,就是说能量可能吃够了,比如说孩子喜欢吃甜食,能量够了孩子就感觉到饱了,但实际上钙、磷、铁、铜,维生素A、B、C、D这些东西,反倒没有摄入足够,但是这样的缺乏是不容易让人察觉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比如他进餐的规律性,是不是能够保证定时定量的进餐,每一餐是不是能够做到按照一定的时间,把这些东西吃掉,这个都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一定要多增加运动,这对他长个都是非常有利的。还有就是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因为人的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是夜间,如果睡眠质量受到影响以后,生长激素也会受到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进入深秋时节了,大家都穿上了厚重的衣服,经常有家长问:“潘大夫,我们家孩子最近都没怎么长啊,之前都长得挺好,这可怎么办啊?要不要给孩子用上药啊?”;“潘大夫,我们家孩子之前用药一个月能长至少0.5cm,怎么这最近都三个月了,才长了1cm,要不要加量啊?”。豆豆妈平时非常关注豆豆的身高增长情况,每三个月都会给豆豆测量一次身高。这次让豆豆妈很诧异,豆豆最近三个月的长个速度变慢了,三个月只长了0.5厘米,豆豆妈以为没测准确,重新测,第二次的结果让她更揪心了,竟然一点没长,这可把她急坏了。平时三个月最起码还要能长个1厘米的,这次怎么就没长呢,百思不得其解,到门诊来求助。下面说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孩子长得慢,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误差、二是生长缓慢。一、误差:测量身高的时候本身就会存在误差,尤其是一会儿上午测,一会儿下午测,同一天测出来的身高可能就相差0.5~1.0公分。所以建议大家,请正确测量身高: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人,同一种方法测量,尽可能减少误差。在家里,让孩子穿袜子站立,两脚并拢,脚后跟靠近墙,然后屁股、后背、后脑勺全贴着墙,就在墙那站直了,小家伙的眼睛要平视,然后两手立正。用硬壳的书,垂直墙面,从上往下缓慢移动,等顶到了孩子的脑袋的时候,你就可以在旁边画一条水平线,记下来,哪一天,孩子的身高。二、生长缓慢:身高本身不是均速生长的,春夏季长得快,秋冬季长得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钙吸收不够其一、冬季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其二、冬季孩子穿着厚重的棉衣,戴着帽子、围巾,接触不到足够的阳光,自身合成维生素D减少,钙的吸收率降低。建议:家长朋友可以为孩子补充维生素D,以弥补不足,更好的促进钙吸收。对于补钙,个人觉得食补大于药补,平时的牛奶和饮食中的钙是足够的,主要是补充维生素D促进吸收。运动不够天气转冷,懒惰占据上风,头顶盘旋着“我要穿上保暖衣、羽绒服,我要躺在床上,我要保存仅有的热气”,“天气这么冷,我就算不运动也不要紧的吧,肌肉、骨骼颤栗产热的时候已经在运动了呀”。诸如此类的想法一旦变成实际行动,就“没时间”运动了;还有家长觉得天气这么冷,自己都不想出门,还要求让孩子坚持运动,真是狠不下心啊。建议:冬天,可以到户外去滑雪,散步,但是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如果不方便,尤其是有严重雾霾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户内的运动,比如:垫上瑜伽垫或者跳舞毯,在室内做一些原地快走、慢跑,这样既不影响邻居又不耽误运动;到体育馆或者运动场去进行是室内的跳绳、慢跑、快走、打球等运动,都很好。运动方式不是单一的,可以多样化。运动前切记要做好热身运动,以免受伤。营养过剩冬天,大雪纷飞,吃火锅成为餐桌上的主流,面对如此美味的菜肴,成年人都很慢拒绝,孩子们更难抵御诱惑,光是想想那个场景,哈喇子就要流出来了。一开吃就容易把一天的饭都吃了,就算你不吃肉,只吃菜,菜叶子上沾满了火锅底料和涮肉的油脂,同样会摄入过多。冬季,没有那么多的新鲜食材,家里会储备一些腊肠、腊肉、咸菜等小菜。像这类重口味的菜品,也是非常下饭,很容易就吃多了。诸如此类的情况,加上孩子可能运动不够,最终导致体重比身高增长的快。建议:在饮食方面上,要为孩子选择一些应季的蔬菜、水果,尽量少食用油炸、罐头类、肥肉及动物内脏、加工肉类、奶油制品、方便面等食物。这几类食物的危害,详情请点击文末原文链接阅读。孩子的饮食要遵循营养均衡,不能过多的摄入单一营养,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经常感冒季节交替,常常是感冒频发时期。在冬季的儿科门诊,会看到挤满了咳嗽、流鼻涕、发热的孩子。孩子感冒对于生长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建议:家长一定要多注意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平时加强运动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如果发现孩子生长缓慢,可以找一下孩子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反常,什么问题影响到长个,首先排除外因。病理性生长缓慢的话,不要病急乱投医,给孩子服用增高药,请到正规医院就诊。警惕“高迷心窍”,被增高药“坑”了: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panhui_8063629953.htm 儿童青少年要慎食的食物有哪些?(上)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panhui_6963483437.htm 儿童青少年要慎食的食物有哪些?(下)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panhui_6995118620.htm
挂号太难,耗时耗心力,大家不妨先看看我的书,有很多让你焦虑不已的问题,或许在书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家长要是早一些为孩子做身高管理,孩子很可能会再多长10公分以上。我的新书《协和专家说长高:让孩子多长10厘米》已经上线了,推荐给大家!网页链接
生长激素缺乏的诊断: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及早的确诊和治疗十分关键,那什么样的孩子家长应高度怀疑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呢?首先,孩子的个子矮,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的2个标准差或位于第3百分位数以下,这就相当于把100个年龄、性别、种族相同的孩子,按照身高的高矮排个序,身高最矮的3个孩子就属于矮小;其次,孩子的生长速度慢,具体标准就是,3岁到青春期前低于5cm/年,青春期低于6cm/年;第三,孩子的骨龄比实际年龄要小,通常小2岁以上;第四,孩子抽血检查发现IGF-1水平低于正常;最后,确诊还要依靠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目前激发试验有很多种,比如左旋多巴激发试验、低血糖激发试验等,当孩子查了2种激发试验,结果中生长激素的最大值都低于10ug/L,就可以确诊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缺乏的表现: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孩子个子矮,大多数家长带着孩子来门诊就诊的原因,也是发现孩子个子矮或者生长速度太慢。这些孩子往往体型是比较匀称的,智力发育也是正常的,但去医院拍个手部的骨龄片会发现,骨龄常比实际年龄小2岁以上。除此之外,个别孩子在刚出生后就可以有一些异常表现,比如血糖低、阴茎小、黄疸消退的时间比较迟等。某些孩子如果同时还存在垂体其他激素的缺乏时,也会伴随出现相应的表现。比如当合并促性腺激素缺乏时,孩子的性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当合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时,孩子有可能出现低血糖、低血压、浑身没劲甚至出现晕倒;当合并促甲状腺激素缺乏时,孩子可能会出现怕冷、水肿、食欲不好、反应迟钝、大便次数减少等表现。生长激素缺乏的治疗: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最佳治疗方法就是用生长激素治疗,一旦怀疑孩子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应及早带孩子来医院就诊,做到及早确诊和治疗。孩子的确诊及治疗越及时,治疗效果就相对越好。生长激素的具体使用剂量,应由经验丰富的内分泌科或儿科医生来确定。在治疗前,孩子应先进行相关的检查,比如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及胰岛素、骨龄、垂体核磁等;开始治疗后,家长应做好孩子生长速度的监测,每3个月给孩子测1次身高、体重,同时每3-6个月来门诊复诊,监测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及胰岛素、IGF-1、肝功、肾功能、血脂等指标,每年拍1次骨龄片。医生应根据孩子的生长速度、体重变化和IGF-1水平调整剂量,同时也要考虑性别和青春发育的因素。生长激素缺乏的注意事项: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在合理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应同时加强营养,推荐吃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快餐、油炸食品和保健品;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生长激素每天在入睡后分泌最多,因此鼓励孩子尽量早睡,避免熬夜;此外,还要加强运动锻炼,推荐孩子多参与跳绳、慢跑、游泳等中等强度持续不间断的运动,促进骨骼的发育;多鼓励、安慰及关心孩子,防止孩子产生行为问题,排除心理障碍,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此外,在治疗期间应按照医嘱按时用并且做好记录。用药后观察孩子的食欲、运动、睡眠及大小便情况,密切观察孩子有没有头痛、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并定期复查评估病情。
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领域最常见的两种疾病,两个病合并存在并不少见,有时候会给治疗带来一些麻烦。但是,更重要的是区别糖尿病是哪种糖尿病?甲亢是什么原因的甲亢?也许是两种疾病合并存在,也许是一种疾病的两个组分或表现。我们可能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一,1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如果你以前甲状腺疾病,包括桥本甲状腺炎、格雷夫氏病。无论是甲亢、甲减、还是甲功正常。这时,你又发现血糖升高,特别是发病年龄又偏年轻,这就需要考虑,你是何种性质的糖尿病。因为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的患者,一般都与免疫相关。如果又发现有糖尿病,就需要考虑与免疫相关的糖尿病,即1型糖尿病。在进一步讲解之前,我要介绍一些概念:首先;多内分泌腺自身免疫综合征(APS)。这个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认识的人可能不多,即使是内分泌科医生有时也会忽视。APS是指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分泌腺体自身免疫病,但是一般以腺体功能减退多见,但也不乏甲亢的情况。一般在临床上分为3型:Ⅰ型:一般发病比较早,儿童起病,以自身免疫调节基因(AIRE)突变引起。可以表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型、艾迪生病、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外胚层发育不良、性腺功能减退症、恶性等等;Ⅱ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型、艾迪生病、Graves病、、恶性、重症肌无力、麦胶性肠病等,但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Ⅲ型:以甲状腺病为主,尚可有下列疾病之一种:1型糖尿病、恶性贫血、白癜风、秃发,但无阿狄森病。从上述的描述可以看到,APS2型,可以存在格雷夫氏病和1型糖尿病,这属于遗传性疾病,所以是否有家族史很重要。回到刚开始提到的问题,如果有甲亢,又出现了糖尿病,我们要除外有没有可能是1型糖尿病,通常我们可以查胰岛素、C肽的水平,查1型糖尿病的相关抗体,如GAD、ICA、IAA、IA2等进一步明确。二,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这种情况还是更多见,这两种疾病在人群中都高发。甲亢的原因也非常复杂,有格雷夫氏病、甲状腺炎、甲状腺高功能腺瘤等等,如果这两种疾病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就认为是两种疾病合并存在,但是它们是可以相互影响的。首先,甲亢对糖代谢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对血糖的调节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一方面甲亢会导致胃肠蠕动加快,肠道己糖激酶和磷酸激酶活性增加,加速肠道吸收葡萄糖。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这可使肝糖原分解加速,糖异生加强,最终导致血糖的上升。虽然,甲亢使体内代谢加快,葡萄糖利用增加,消耗增多,肌肉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增加,但总体甲状腺激素增多还是使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人如果甲亢控制不好很容易导致血糖的波动,甚至可以诱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由于糖代谢紊乱,可以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也可以加重甲亢的高代谢症候群和交感神经兴奋,甚至导致甲亢危象。所以,它们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因此,两种病都存在治疗选择就很有讲究。治疗我们也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讨论:糖尿病在前,甲亢在后如果是1型糖尿病合并甲亢:那肯定需要胰岛素来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可以考虑口服药。一般来说,由于糖尿病无法根治,而甲亢是有可能根治的。因此,甲亢最好选择根治的办法,如碘131治疗,这样可以避免甲亢对糖尿病的影响。当然这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征得患者的同意,因为任何的治疗都有副作用,需要权衡利弊。糖尿病是甲亢继发:具体说糖尿病是甲亢所致,如果甲亢治好了血糖可能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甲亢患病前血糖是正常,患甲亢后血糖才高的,并且血糖高的不是很多,患者往往糖尿病的症状并不明显。这种患者碘131和口服药都可选择,因人而异。甲亢和糖尿病并存:在临床上甲亢和糖尿病可以同时发生在一个患者身上。这种糖尿病可以发生在甲亢之前,或发生在甲亢之后,或和甲亢同时发生,在甲亢病情控制后,糖尿病依然存在,不予降血糖药物治疗,血糖不能降至正常。一旦确诊后,应两病兼顾,同时治疗。但要以治疗甲亢为主,只有治愈甲亢,患者的高代谢症状及糖代谢紊乱才能改善,糖尿病才有可能控制。两病合并存在,治疗上有些特殊,具体措施因人而异,以下仅供参考(1)饮食适当放宽:因为甲亢属于高代谢症侯群,基础代谢率增高,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所以必须供给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不宜过度控制饮食。(2)运动要适量:甲亢与糖尿病均为消耗性疾病,故在甲亢未控制时合并甲亢的糖尿病患者运动量要比单纯患糖尿病者相应减少,防止消耗过多能量,应定期测量体重,以维持标准体重。(3)尽快控制甲亢:根据病情选择抗甲状腺药物、手术或I131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优点是疗效肯定、相对安全,缺点是疗程长、易复发、病人依从性差,与单纯性甲亢相比,对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的用量更大,疗程更长,用药期间要注意监测肝功、血常规和甲功等;I131治疗甲亢,治疗过程相对简便,见效快,治愈率高,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可作为甲亢合并糖尿病的首。,其缺点是远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较高。另外,受体阻止剂,如普萘洛尔等,作为辅助用药在甲亢治疗中普遍使用,但它可能会掩盖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状,使用必须谨慎。手术治疗:要有明确的适应证,风险相对较大,甚至可能诱发甲亢危象,一般在甲亢控制好了,如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或有压迫症状可以考虑使用。(4)积极治疗糖尿病:轻症时可给予口服降糖药,如果患者消瘦明显,慎用二甲双胍,因为其可能加重甲亢患者的体重下降。如有甲亢相关性眼病患者,需慎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因为该类药物可引起机体内钠潴留,加重甲亢相关性眼病的病情。甲亢合并糖尿病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由于甲状腺激素为胰岛素的拮抗激素,故胰岛素的用量要根据情况相对增加,但如果患者消化道症状明显,消化吸收功能较差者,应酌情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在甲亢得到控制后,由于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强,需要关注血糖的变化,避免出现低血糖。如果血糖低于正常水平,要及时减少降血糖药量和胰岛素的使用量,必要时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保证患者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总之,糖尿病合并甲亢并不少见,需要具体分析,仔细鉴别,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治疗。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还可关注我的公众号:协和周大夫聊健康
临床上因甲状腺结节来就诊的患者比较多,据统计,一般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触诊3%-7%,超声检查20%-50%;但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恶性只占5%左右。至于甲状腺高发的原因,非常复杂,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也与目前检查的技术手段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等都有关系。由于有一部分结节可能是恶性,在一般老百姓会造成一些恐慌。对于医生来说,怎么给患者来解释甲状腺结节,即不能给大家造成恐慌或太多的心里压力。又不能给大家造成麻痹思想,而忽视了必要的监测,造成一些不良的结局,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针对不同的人群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强调重点。上面说了,甲状腺结节高发的原因非常复杂,或者说目前甲状腺发生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1、遗传因素:甲状腺疾病,也包括甲状腺结节具有遗传倾向,但并不是遗传病。有家族史的家庭患病风险会更高,但需要在一些触发因素的作用下才会发病,这很重要。一些触发因素,比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2、饮食的因素:这也非常重要,包括大家比较关注的碘过多的问题。碘食用是否过量、海产品是否进食过多、有没有慢性食物 过敏或者说食物敏感、有无不洁饮食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甚至肠道的通透性改变等等。3、压力改变:长期压力过高、导致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另外压力也可导致下丘脑垂体的激素分泌紊乱,也可以触发结节的发生。 4、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对甲状腺结节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水、土埌、空气污染的问题、重金属超标的问题、除草剂 的使用、家装的污染等等;5、检测技术的提高:由于以前大家对甲状腺结节关注的少,甲状腺B超并不常做,一般是发现甲状腺肿大或者手可触到一个包块才去做检查。但现在很多体检常规做甲状腺B超,可以发现很多1cm以下的结节,发病率一下提高了很多,但这些结节一般都没有很大的危险。发现甲状腺结节,主要是区别良性和恶性;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甲状腺B/彩超,它操作相对简单,发现率高,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孕妇都可以做。当然也和设备和医生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甲状腺良性结节B超有哪些表现?(1) 小的囊性结节,内有强回声伴后方增强,即伴"彗星尾征"。(2)<1cm的孤立或多发含液性小结节,内部有或没有强回声点。(3) 含纤维分隔的多房性囊性、呈"蜂窝状"图像的结节。(4) 囊性为主的大结节。(5) 具有粗糙带状回声的多个细小低回声结节。也就是囊性结节一般都为良性,但是也有少部分囊性结节,其囊壁上也可以有恶性病变。什么情况下有可能是恶性的?这是大家最关心一般来说通过B超的检查,按照权重依次为:边界—钙化—血流。1、边界是否清楚良性结节一般边界清楚,恶性的因为有对周围组织侵袭,边界可以不清晰。但是,炎性的病灶,不是恶性的,因为它可以有渗出,边界也可以不清楚的。很大程度要看医生的经验,如果没有把握,有些大夫就会写欠清楚,观察或密切观察。2、是否有钙化有些B超提示有点状强回声。 可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胶质,这是良性的标志。一种是钙化,恶性一般有钙化,并且多为微小钙化;但有钙化不一定都是恶性的。3、内部血流紊乱甲状腺是一个血流丰富的器官,所以 血流分为内部血流、外部血流。恶性的多有内部血流紊乱。结节外部血流丰富不提示恶性。除了上面三点之外,还可以看:是否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有无淋巴结转移、短期内是否迅速增大、是否为低回声实性结节、生长方式(纵向生长的恶性结节可能性偏大,即纵横比大于1),结节大小(结节>5cm也建议手术)等等。但最新的研究,非常有意思除了上述情况,甲状腺结节的位置不同,它的良恶性也有一定的关系。研究认为位于甲状腺上极的结节可能比下极的结节具有更大的恶性风险。这项研究结果于去年Fan Zhang博士(布鲁克戴尔大学医院和医疗中心,内科医学系主任)在发表。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细针穿刺活检的188例患有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数据。结节均匀分布于甲状腺右叶和左叶(47%和51%),2%位于峡部。大多数结节(79%)位于甲状腺下部,而上极仅为10%,中极为11%。40%的患者存在多个结节。在7.4%的结节中发现为恶性,包括上极的22.2%(18个中的4个),下极中的4.7%(149个中的7个)。位于上下极的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它的优势比[OR]值=5.8,在调整结节数,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后仍然明显,[OR]值=4.6。也就是说,他们对近200名患者的研究中发现位于甲状腺上极的结节的恶性程度几乎是下极的结节的五倍。因此,他们认为位置应该包含在超声分类指南中,以提高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也可以作为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的指征。为什么结节位置会影响恶性程度呢?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作者推测,也许与解剖位置有关。因为来自上叶的静脉引流更曲折,因此血流比下叶更慢。这可能导致上极的代谢产物清除较慢,这些副产品可能包括促进癌症的活性氧自由基,自由基过多可以产生更多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这是一个假设。但也有不同的解释, 来自弗吉尼亚州维也纳的内分泌学家阿里·M·萨法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拍X片,如或其他成像、鼻窦CT 等,上叶可能会受到更多的辐射照射。他建议,可以把患者年龄检查结果分层,因为年龄较大的人可能接受了更多机会。虽然在拍X线会有颈部保护罩,但它可以向下滑动,可能会暴露甲状腺的上半部分。两种假设都有一定道理,但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我觉得这个研究是个有益的尝试,如果以后我们的研究可以复制这个结果,那么在以后进行甲状腺结节的穿刺检查,甲状腺结节的位置也可以作为一条标准。另外,除了做甲状腺彩超,也要做一些实验室的检查:甲状腺功能:如TSH低,结节比较大,可能需要了解结节是否具有分泌功能,可行甲状腺核素扫描判断,如果有功能,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就很小,不必再行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C);甲状腺球蛋白的检查(Tg):很多甲状腺疾病都可升高,诊断甲状腺癌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但甲状腺癌术后可作为复发的监测指标。降钙素:可作为一些特殊甲状腺癌的敏感指标,如甲状腺髓样癌。未经刺激情况下,血降钙素>100pg/mL,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髓样癌可能。总之,甲状腺结节多数是良性的,大家不必担心,即使怀疑恶性,也大部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效果很好。当然也有少量的恶性程度比较高的,所以区分良恶性非常重要,最好是通过一些无创的检查来辅助诊断是最好的。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协和周大夫聊健康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