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案例。新生儿宝宝,20天左右,生就母乳及奶粉混合喂养。小朋友爱“振”大便。 患儿家属使用益生菌等调节后无缓解。查大便有少许白细胞,隐血阳性,乳糖不耐受 考虑什么病呢? 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考虑食物蛋白过敏。建议改为深度水解奶或氨基酸奶。至少吃2周。母亲严格规避过敏食物,牛奶,鸡蛋,禽类,坚果,海鲜,小麦等制品。后可考虑母乳喂养。 我是儿科刘医生。
最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一个患者。血便。 患儿足月,15天,生后母乳喂养至今。最近出现大便带血,无粘液。无发热,无腹胀,无呕吐。吃奶可。 住院后检查血常规正常,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腹片及腹部彩超正常。 那小宝宝考虑什么病呢? 对于这类患儿,如何考虑。这个宝宝有一下几个特点。一般情况好。母乳喂养。血便。炎症指标正常。腹部检查正常。唯一提示:噬酸粒细胞比例增高。 对于有以上特点的小宝,首先考虑食物蛋白过敏。与母乳有关。 如何处理呢? 第一,规避饮食2周。包括:牛奶,禽类制品,海鲜制品,坚果,小麦等。 第二,如果规避饮食后仍血便,建议换为深度水解奶或氨基酸奶。 第三,建议至少吃3个月。或根据患儿耐受情况调整。 对于本患儿,我给他更换为深度水解奶后,很快就没了血便,住院三天后出院。 出院后一直在我处随访。小宝生长发育良好。2周后换为母乳。 所以,对于有血便类似问题的宝妈。可以参照以上情况。如不清楚,可咨询我。 我是儿科刘医生
关于小儿湿疹!!!婴儿湿疹(infantile eczema)俗称「奶癣」,是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不少学者认为婴儿湿疹是婴儿期特应性皮炎的表现,但也有学者认为两者存在某些差异,故主张保留「婴儿湿疹」的病名。 无论是湿疹,还是特应性皮炎,干性皮肤(皮肤持续、泛发的干燥和鳞屑等)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其角质层屏障功能受损。 也许作为医生的你多少都知道皮肤保湿对于湿疹来说很重要,但是患儿家属问的这几个问题,你都能回答出来吗? 1. 湿疹患儿如何进行皮肤洗浴? 湿疹患儿皮肤清洁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出现浅表细菌感染时去除体表的痂屑尤为关键。目前有各种类型的无刺激低敏性配方洗护产品,洗护用品是否含有防腐剂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洗涤时是否存在过度摩擦刺激。 轻度清洗是将洗护产品直接涂抹在皮肤表面而不是通过浴刷打磨在患儿身体表面,同时控制好洗浴的水温,以新鲜的温水为佳,不能过烫,以不超过体温为宜。提倡 5 分钟短时间沐浴以避免洗浴后的皮肤脱水。洗浴后擦拭皮肤无需完全干燥,建议在皮肤微湿的时候使用润肤剂。 温和性肥皂和调整皮肤局部 pH 值:频繁使用干性肥皂可延迟皮肤愈合。应提倡使用性质温和或脂肪含量多的肥皂,并应减少使用频率。通常没有必要使用低致敏性肥皂或避免使用香皂,尽管香料可诱发变应反应,但发生率低。建议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忌用含碱性皂基的清洁剂(pH 值 6 左右为佳)。皮肤明显干燥者应适当减少清洁用品的使用次数,尽量选择不含香料的清洁用品。 2. 如何选择和使用保湿剂? 干性皮肤不仅丧失了皮肤的水分,并且大多数情况下还丧失了维持表皮湿润的脂质和蛋白质,这就涉及了怎么补充脂质和使用保湿剂的问题。 (1)补充脂质 最好选用生理性脂类如神经酰胺、胆固醇等。非生理性脂类如凡士林等外用后仅沉积在皮肤表面;而外用生理性脂类,可直接作用于颗粒层,部分脂类被包埋在板层体内,分泌到角质层并形成复层板层结构。外用脂类可加速皮肤屏障功能恢复,有助于防治皮肤局部细菌感染。 (2)使用保湿剂 保湿剂以模拟人体皮肤中油、水、天然保湿因子(naturalmoisturizing factor,NMF)组成的天然保湿系统,作用在于延缓水分丢失,增加真皮-表皮水分渗透,为皮肤暂时提供保护、减少损伤、促进修复过程。 保湿剂有 3 种: 封闭性保湿剂(封包剂):如石蜡油、凡士林、硅油、蜂蜡、可可油、羊毛脂等; 润湿性保湿剂(湿润剂):如甘油、蜂蜜、丙二醇、尿素、尿囊素、山梨糖醇、动物胶、透明质酸等; 吸湿基质性保湿剂:如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胶原、弹力蛋白等。 3. 保湿剂该怎么选择? 保湿剂的类型很多,如沐浴液型、乳膏、软膏、乳液、啫喱以及喷雾型。其中,霜剂比洗剂更具厚重,润滑作用也更强,而石油凝胶和矿物油不含水。 通常霜剂功效强于乳膏,前者更油;但也应考虑患儿的自我感觉,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患儿的润肤剂类型,家长可以同时选择多种类型润肤剂以便选择出适合患儿自己皮肤类型的产品。对于白天上学的患儿,一般可以采用白天给予乳膏、晚上使用较油的霜剂以达到每日 2 次的治疗要求。 4. 保湿剂该怎么搭配? 吸湿基质性保湿剂为大分子量物质,可形成网室状防止水分蒸发,可天然吸收水分,表皮细胞间质中 NMF 属于吸湿基质性保湿剂,其他如亚麻酸和亚油酸、花生酸等各种维生素等。对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湿疹患者来说,使用单纯含有湿润剂的保湿产品实际上会使皮肤更干燥,润湿性保湿剂必须和封闭性保湿剂联合使用。 为获得更长时间的缓解期,可以采用间歇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联合每日护肤剂的治疗方案。长期易反复搔抓部位如手臂、手腕、手指、腿部、足踝等处采用短期局部糖皮质激素封包疗法(每 2~3 天重复 1 次)联合润肤剂持续治疗 1~2 周。外用糖皮质激素后数小时应用润肤剂效果最佳,并应于炎症消退后数天或数周内持续使用。 5. 什么时候开始使用保湿剂? 有一个古老但经典的规律可供遵循:如果干燥,使其湿润;如果潮湿,使其干燥。 但应注意的是,湿性皮损虽然也可通过湿敷来抑制炎症、清除结痂和血清,但是,干湿循环交替可引起皮损干燥,而且过度湿敷会导致严重的皮肤干燥和皲裂。因此,一旦疾病的渗出阶段被控制,即应停止湿敷,并应用润肤霜和洗剂来恢复皮肤脂质和蛋白质。 6. 保湿的最佳时机? 沐浴后是应用保湿剂的最佳时间,但不应仅局限于沐浴后。生活中应尽可能多使用润肤剂以保持皮肤湿润。未沐浴时可先湿润皮肤,轻拍至干,然后在微湿状态下立刻应用保湿剂。保湿剂的效力持续时间较短,且保湿效果会随皮肤的角质细胞正常脱落而消失,因此,保湿剂应每天多次使用(1~4 次/天)。
新生儿在刚出生的第一个星期,很多方面都还不稳定,也很容易出现皮肤黄染,也就是患上新生儿黄疸。家长们对此也很担心会影响宝宝健康,那么,新生儿黄疸高有什么危害?病理性黄疸具有以下特点:1.黄疸出现过早,常在24h内出现;2.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205-257umol/L;3.黄疸进展过快,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umol/L;4.黄疸持续多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5.黄疸褪而复现,或再度进行性加重;6.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凡符合以上特点之一者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怎么治疗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新生儿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黄疸颜色多呈近金黄色,出现的位置可遍布全身,手掌和足底较为明显。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会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方法:(1)光疗:是安全而疗效显著的方法,可给予24-48小时,必要时重复照射。注意光疗时患病的宝宝应裸体,但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及生殖器。(2)碱化血液(3)输血浆或白蛋白:血浆蛋白可与间接胆红素结合(1g白蛋白可结合15mg胆红素),因而可减少间接胆红素与脑细胞结合,这样可以降低核黄疸的发病率。新生儿黄疸高有什么危害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功能不成熟、肠肝循环而导致胆红素浓度增高,出现的黄疸,临床上称为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出现,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小便稍黄,一般情况好,第4~5天到达高峰,在第1~2星期消失,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但多于生后四周消退。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溶血、重症感染、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对病理性黄疸进行病因分析,通过对新生儿黄疸及早进行相关的检查和临床观察,加强新生儿胆红素监测,及早发现病因,进行对因治疗,可有效地减少胆红素脑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早期新生儿轻度黄疸不会有严重后果,但重度黄疸在早期新生儿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核黄疸不仅危及生命,幸存者可因神经系统受损终生致残。近年来多中心研究表明: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觉损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因此应该对黄疸患儿早期进行胆红素水平动态监测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如何护理黄疸宝宝1、判断黄疸的程度。爸妈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2、观察大便颜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5、在黄疽期间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糖水及热力,并保护好肝脏。6、如果黄疽出现过早或消失过迟,或黄疸程度过重,或逐渐减轻后又再加重,婴儿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临床症状时,则属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利巴韦林是广谱抗病毒药物?病毒感染必须利巴韦林? 大众的认识如此也罢,作为医生,对于利巴韦林有哪些认识误区呢? 误区一:利巴韦林是广谱抗病毒药物,应常规用于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也叫三氮唑核苷,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国内又叫「病毒唑」。 其主要通过抑制一磷酸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抑制 RNA 和 DNA 病毒复制。因此被认为是广谱抗病毒药物。 不仅如此,「病毒唑」这个名字也让很多人把它当成了治疗病毒万灵药,国内在上世纪 70 年代仿制成功后。 除早年开发的片剂和注射剂以外,现已增加到十几种剂型(包括颗粒剂、气雾剂、滴鼻剂、含片等),并列入国家医保甲类药品。 然而,美国 FDA 目前只批准利巴韦林口服和气雾剂,静脉用药还在试验阶段。而雾化剂只允许用于治疗重度下呼吸道感染。 口服剂用于治疗病毒性出血热,以及与干扰素 α—2b 联用,治疗慢性丙肝。 实际上,虽然利巴韦林的体外试验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但其治疗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或流感病毒感染临床效果目前并不确定。 误区二:利巴韦林可以作为治疗感冒的常规用药 很多人认同利巴韦林治疗感冒,依据是其药品说明书中,适应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而利巴韦林气雾剂说明书中,适应证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性感冒,单纯疱疹,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 实际上,利巴韦林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其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但临床效果目前并不确定。 而普通感冒的患者只要对症处理,防止并发症,一般病程5-7天,抗病毒治疗不会缩短病程。 2012 年,中国医师协会等曾发布《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明确指出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明显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误区三:利巴韦林属于手口足病的常规治疗 手足口病是否应该应用利巴韦林,一直以来业界都存在争议,目前尚无相关指南明确指出手足口病患者应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根据 2014 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手足口病的相关预防建议,手足口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热及疼痛可使用非处方退热药或止痛药。并没有提及抗病毒治疗。 而利巴韦林的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其适应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作为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明显并不在其适应证的范围内。 误区四:所有病毒感染都应常规应用利巴韦林 无论 SARS、禽流感、登革热还是埃博拉,无不告诉我们抗病毒其实并不容易。 对于没有合并其他病症,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应用抗病毒药物获益很有限,相关证据很少。 并且,目前临床大多数医院,几乎无法进行快速的病毒诊断,甚至也不存在病毒的药敏试验。 所以利巴韦林多是经验性用药,并不是目标治疗。 误区五:利巴韦林属于「群众基础广泛」的常规药物,副作用不大 实际上,利巴韦林的副作用比较大。动物实验显示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畸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有关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报告共 8600 余例,涉及不良反应 26000 余例次。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为「已经充分的动物研究证实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突变和胚胎毒性。 在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和停药后至少六个月,服用本品的男性和女性均应避孕。 此外利巴韦林可以导致溶血性贫血,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为此国家药监局于2006年曾对利巴韦林发布过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本文作者王树平,主任药师,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药学部药学部主任,丁香园合理用药版版主。
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作为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见于几乎全部的早产儿及2/3的健康足月儿,多数临床随机研究证实,围生期因素、感染性因素、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及ABO血型溶血为其主要危险因素,由于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临床上,随着人们对母婴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母乳喂养因其营养全面、免疫强化及利于培养亲子关系等优点逐渐得到了推广,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已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危险因素。虽然母乳性黄疸多数预后较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且随着新药、新技术的引入亦改善了其预后,但仍有研究显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潜在危险。因此,防治黄疸的同时又要确保母乳喂养的成功成为临床诊疗方面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母乳性黄疸的综合诊疗研究进行综述。 一、母乳性黄疸的定义和分型 母乳性黄疸于1963年首次由Newman报道,是指发生在健康母乳喂养儿(多为足月儿)中的一种常见的以未结合胆红素(UCB)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其发生率占出生4~7天新生儿黄疸的49.25%。根据不同的发病学说和发病时间,临床上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类。 1.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发生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即生后母乳喂养2~3天时出现,4~7天达高峰。患儿一般情况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血游离胆红素峰值一般为205~342μmol/L,黄疸消退时间晚于生理性黄疸。母亲缺乏喂哺技巧的知识、乳房肿胀、乳头皲裂、新生儿无效吸吮、生后短时间内母乳量有限等因素均可导致新生儿处于饥饿、脱水和营养缺乏状态,使胎粪排出延迟,肠肝循环增加,从而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该型黄疸严重者可能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2.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多于生后母乳喂养6~9天出现,可紧接生理性黄疸发生,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再次加重。黄疸多以轻、中度多见,重度较少见,患儿多数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血游离胆红素峰值超过生理范围。该型黄疸持续时间可达4~12周。该型预后良好,很少有可能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二、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目前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根据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机制,可以推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与母乳本身的成分及与母乳喂养新生儿自身存在的原因有关。目前认为,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新生儿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活性异常等学说。 1.新生儿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学说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β-葡萄糖醛酸酐酶(β-GD)在母乳性黄疸的发生过程中作用显著。β-GD是一种富含于新生儿小肠内的溶酶体性水解酶,新生儿的β-GD主要来自于母乳,它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链产生UCB。当母乳喂养时,新生儿摄入量及次数的不足可导致肠蠕动减慢,胎便排泄延迟,UCB肠肝循环增加而引发黄疸。此外,肠道中的乳酸杆菌、肠球菌等的主要作用是转化结合胆红素为尿胆原及其氧化物。产生的尿胆原及其氧化物,大部分可随粪便排出,小部分则参与胆红素肠肝循环。母乳喂养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但其恰恰缺乏转化结合胆红素为尿胆原的菌群。又因为新生儿小肠中β-GD含量多且活性高,使肠肝循环的负担增加,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2.UGT活性异常学说最新的研究证实,UGT的基因突变与母乳性黄疸的发生有关。尿苷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的基因编码区发生突变,可以导致UGT的结构发生异常,从而使酶的催化结合反应能力降低或缺失。有学者研究显示,新生儿出现位于UGT1A1基因编码区的211GA或AA核苷酸的突变更容易发生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但目前关于UGT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待进一步论证。 三、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由于目前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指标确诊。因此,首先需要除外感染性、溶血性、免疫性等多种因素方能考虑诊断母乳性黄疸。根据其临床特点,诊断标准主要包括:①患儿多为足月儿,纯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为主。②黄疸出现于生理性黄疸期,血清游离胆红素>220.6μmol/L(12.9mg/dl);或黄疸迁延不退,超过生理性黄疸期限仍有黄疸,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2mg/dl)。③完善总血清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患儿的血常规、网织红细胞、直接Coomb试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测孕母的甲、乙、丙肝抗体,血清TORCH,同时检测母、婴血型等,除外可能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其他病因。④患儿一般情况好,精神食欲正常,生长发育良好。⑤暂停母乳喂养48~72小时后,黄疸明显消退,血胆红素迅速下降30%~50%,恢复母乳喂养后黄疸再次加重。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应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生理性黄疸:最多见,患儿一般情况好,无感染、溶血、贫血等表现,血胆红素水平在生理性黄疸范围内。②头颅血肿及其他部位皮下出血:主要依靠所见的血肿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相鉴别。③ABO血型不合:黄疸可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进展迅速,血游离胆红素超过生理范围,主要发生于母亲O型血,患儿A或B型血,可伴有贫血,网织红细胞比例上升,直、间接Coombs试验阳性可予鉴别。④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精神欠佳、吃奶差或拒食、黄疸加重等,黄疸可为其惟一表现,病史中常有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孕母发热或局部感染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明显增高或显著,血培养、局部感染灶分泌物培养和涂片找细菌,既可作诊断又可作治疗参考。⑤G6PD缺陷症:我国两广地区发病率高,黄疸出现及高峰时间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大致相同,但前者易出现核黄疸,可出现急性溶血,部分患儿有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形态和网织红细胞异常,G6PD测定值低可予鉴别。⑥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由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缺陷所致血半乳糖浓度增高。临床表现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类似,但生后4~6天即可出现肝大、脾大、呕吐、腹泻、精神差、体重不增或下降,如不停止喂奶病情可迅速加重合并感染而死亡。慢性者有肝、肾损害,白内障,智力低下。此症通过筛查或尿还原糖试验或酶活性测定可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鉴别。⑦Crigler-Najjar(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Ⅰ: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黄疸较母乳性黄疸出现早且重,生后l~2天即可出现黄疸,短期内血清胆红素可达256.5~598.5μmol/L(15~35mg/dl),并持续存在。通常需换血,常于1周内死亡,幸存者也有严重的共济失调等神经损害后遗症。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主要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婴儿肝炎综合征:大多因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通过产道被感染。以乙肝、巨细胞病毒等多见,其他如风疹、单纯疱疹、柯萨奇等病毒以及弓形虫、梅毒等。起病隐匿,可在数天或3~4周渐见黄疸,可表现为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可同时伴有呕吐、畏食、体重不增甚至下降,肝脏轻或中度肿大,肝功能异常,TORCH阳性或病毒分离检查可予鉴别。②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可无特异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因肌张力低、肠蠕动慢导致胎便排出延迟,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而加重黄疸,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筛查或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予鉴别。 四、母乳性黄疸的治疗和预防 1.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母乳性黄疸多数预后良好,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较低,故确诊后多数轻症患儿无需特殊治疗。但由于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作用,故需密切监测患儿的黄疸程度,防止胆红素水平过高引起胆红素脑病。 (1)调整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与母乳喂养密切相关。美国儿科学会及其他一些研究认为,母乳喂养作为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需要消除母亲对于母乳性黄疸的恐惧,尽量鼓励和教育母亲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而非单纯的停止母乳喂养。美国儿科研究院建议轻、中度黄疸的患儿应该继续给予母乳喂养。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喂养不足导致热卡摄入不足和脱水可增加黄疸的严重程度,故增加喂哺的频率可减少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中提到,对于健康的足月儿或接近足月儿,应鼓励和促进有效的母乳喂养。在生后前几天内,临床医师应鼓励母亲喂哺孩子至少8~12次/天。同时明确反对对无脱水存在的母乳喂养患儿额外补充水分和葡萄糖,认为对于黄疸的消退毫无益处。对于迟发型母乳性黄疸,过去主要为暂停母乳,但在2001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推荐的治疗方案中,建议迟发型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不需停哺乳,≥257μmol/L时暂停母乳3天,在停母乳期间,母亲需定时吸奶。 (2)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降低血清游离胆红素的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通常用于重度母乳性黄疸。(不同出生时龄的足月新生儿和不同胎龄或出生体重的早产儿黄疸干预标准请参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推荐标准光源以蓝光最好(主峰波长为425~475nm),也可选择白光(波长550~600nm)或绿光(波长510~530nm)。光疗方法主要为单面光疗法、双面光疗法、毯式光纤黄疸治疗法。时间分连续和间歇照射。间歇照射更为合理,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3)药物治疗 轻症患儿无需特殊的药物治疗,中、重症患儿治疗可以同其他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案。目前常用于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药物主要有:①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可以诱导肝细胞中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的活性增高,促进胆红素的结合,增加肝脏胆红素的清除。②药用炭、琼脂、蒙脱石散等可阻断胆红素肝肠循环,减少胆红素重吸收。③微生态制剂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可促进新生儿正常肠道菌群的建立,加速肠道内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排出体外,并可降低粪便黏度,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肠道中的胆红素排出。④中药:如茵栀黄口服液、茵陈蒿汤等均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对降低血胆红素有积极作用,其中茵栀黄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轻中度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 2.母乳性黄疸的预防 我国随着爱婴医院的建立,母乳喂养得到广泛推行,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虽然母乳性黄疸的预后相对较好,但是仍然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给母亲哺乳带来心理负担,因此要积极预防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目前的做法主要有:①早开奶:生后1小时内进行哺乳。②勤吸吮:生后第1日即需增加哺乳频率,至少达到每日8~12次。③适当补充微生态制剂。④必要时监测胆红素水平。 五、小结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早期诊断、适当干预是降低母乳性黄疸及其危害的重要措施。但目前缺乏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临床诊断指标,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有一定难度。然而,随着人们对母乳性黄疸发生、发展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相信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方法也将更加具有特异性、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期待更为有效预防母乳性黄疸的手段出现,将黄疸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资料来源:儿科助手 朱琳涵.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刊,2016,51(6):1-4.
作者:白衣奶爸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H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的新生儿母乳喂养虽然, HBV 感染孕妇的乳汁中可检测出 HBsAg 和 HBV DNA,而且有学者认为乳头皲裂、婴幼儿过度吸吮甚至咬伤乳头等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幼儿,但这些均为理论分析,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即使无免疫预防,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的感染率几乎相同 。更多证据证明,即使孕妇 HBeAg 阳性,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 HBeAg 阳性还是阴性,其新生儿都可以母乳喂养,无需检测乳汁中有无 HBV DNA。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抗体IgG阳性在临床上是极为常见的,很多家长误认为这就是巨细胞病毒感染而非常担心,甚至导致过度就医的情况发生。那么,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抗体Ig阳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会不会对孩子造成损伤呢?首先,我们来了解巨细胞病毒,这是一类在中国育龄期妇女体内广泛存在的病毒,巨细胞病毒一旦感染人体,常长期或终身存在于机体内,但在机体免疫力正常时常呈潜伏感染状态(也就是没有症状),只有在免疫力低下时才出现明显的症状。有文献报道国内孕妇巨细胞IgG的阳性率大概为90%~96.3%,在这部分人群中,大部分都是呈潜伏感染状态,少数可能存在急性的感染。我们再来了解什么是IgG抗体,它是人体中众多抗体类别中的一种,因为它体积比较小,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胎盘,所以只要孕妇巨细胞病毒IgG阳性的,那么她所生的孩子一般也会出现巨细胞抗体IgG阳性。理解以上信息后,我们就可以对新生儿巨细胞病毒IgG阳性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了。新生儿巨细胞病毒IgG阳性,大部分都是母亲因为体内存在Ig抗体,然后这些抗体通过胎盘到达了新生儿体内,我们称为胎传抗体,而不是病毒传给了孩子,大部分的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抗体都属于这种情况。当然也有少数的新生儿,在IgG抗体通过胎盘的同时,也有巨细胞病毒通过胎盘传给了孩子,巨细胞病毒感染胎儿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器官损伤,包括肝脏、听力、大脑、肺、肾脏等等,如果严重的情况就需要抗病毒治疗。那么,问题来了,在面对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抗体IgG阳性时,如何判断只是简单的胎传抗体还是真正的病毒感染呢?在没有明显临床表现的情况下,对于巨细胞病毒抗体IgG阳性可以不处理,在生后4-6周后复查抗体滴度,如果有明显的下降,那么考虑胎传抗体;如果滴度下降不明显,甚至是升高的,就需要考虑巨细胞病毒感染,并且后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本文系王建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经常在门诊,或者接到熟人的电话咨询:孩子已经超过2周了,现在皮肤还是黄的,要不要紧,需要如何处理?这种黄疸的消退延迟,在新生儿其实是比较常见的,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母乳性黄疸。那么孩子被诊断为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办呢,很大一部分家长看着孩子一直黄,没有任何消退的迹象,心里焦急得很,在好大夫平台,也有很多家长咨询处理方法,要不要停母乳,要不要照蓝光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其实,关于这一点在2014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里面已经作了明确规定:“当胆红素<257umol/L(经皮胆红素15mg/dl)时不需要停母乳,>257umol/L(15mg/dl)时可暂停母乳3天,改人工喂养。胆红素>342umol/L(20mg/dl)时则加用光疗。”另外,很多家长遭遇因为孩子黄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拒绝注射疫苗的情况,其实指南对此也是做了说明的:“母乳性黄疸的婴儿若一般情况良好,没有其他并发症,则不影响常规预防接种。”因此,如果孩子被医生诊断为母乳性黄疸,大部分都不需要太担心,也不需要常规停母乳,如果黄疸确实重的,可以暂停母乳,在临床上真正遇到母乳性黄疸需要蓝光照射治疗的还是少数。家长需要克服的是焦急心里,只要孩子吃、睡、体重增长都正常,就不要太担心,一般2-3个月就自然而然消退了。本文系王建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各位家长,正如之前所说,黄疸在新生儿是一个即为普遍的现象,如果黄疸程度重,或者进展很快,就需要及时就医。那么,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作为没有任何医学知识背景的家长,如何在家里初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呢? 新生儿黄疸出现的部位是有序的,从颜面部开始,逐渐累及颈部、躯干、四肢、手心、足心,因此,根据黄疸到达的部位,我们通过肉眼初步判断黄疸的程度,如下表所示: 黄疸部位黄疸指数umol/L(mg/dl)头颈部100(5.8)躯干上半部150(8.7)躯干下半部及大腿200(11.7)臂及膝关节以下250(14.6)手足心>250(>14.6) 但有几点需要提醒家长:1. 要讲孩子放到光线较好的自然光下;2. 最好由不经常接触孩子的家长或者朋友判断,因为经常接触孩子的家长随时看到孩子,对于孩子逐渐变黄的过程有时容易忽视。3. 检查时轻轻擦拭孩子局部皮肤,然后将孩子的皮肤与家长的皮肤做对比,能更好地判断孩子皮肤是否黄染。4. 最后一点要谨记:肉眼观察只能是最粗略的判断,如果发现手足心已经黄了,或者黄疸进展的很快,那么就需要到医院做更准确的检测。本文系王建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