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解伤寒论太阴篇原创 李国栋 气解伤寒论 2020-04-0110:47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之为病,就是太阴病证。太阴病证是胃家虚寒,与阳明病证胃家实热相反,即里虚、里寒者属太阴,里实、里热者属阳明。太阴病证简称太阴证。太阴证腹满而吐,乃为里寒之脾气不升、里虚之胃气不降,寒饮结滞胃肠,故腹满;寒饮上逆则吐;寒饮作痞故食不下;寒饮浸渍大肠故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时痛时不痛,是虚证疼痛特点,若误以实证疼痛而下之,则使胸下亦虚,阴寒益甚,寒湿邪气乘虚又聚结于胸下,必胸下结硬。太阴时辰为亥子丑上,此时天之阳气为日没入夜,人与天应,人之卫气亦入阴入脏。如《黄帝内经》曰:“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日)而外出,得阴(夜)而内搏,内外相薄,是以日作。”常人在太阴时辰上感受风寒,多表现为寒邪直入胃肠之腹满而吐,自利益甚。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中风,是在太阴时辰上发病为中风,太阴中风不是太阴病证。四肢烦疼,为表有邪气,法当阳脉强。阳微阴涩而长者,指脉象寸微、尺涩而长。阳脉微,是阳脉由强变微,也是表邪由强变衰,此为邪风衰退。尺脉涩者为里虚,如经曰:“脉反微涩者,里虚也。”里虚者不应当脉长,故此脉长者则为里气来复。里气来复,表邪衰退,正复邪却,必为欲愈。凡中风者,法当阳脉强,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就是寸浮而尺弱,也就是寸不弱而尺弱;阳明中风“脉浮而紧”或“脉弦浮大”,也是寸脉不弱;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为气上冲至头目,必然寸脉不弱,如经曰:“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脉弦细头痛发热者,为有力细长之脉,若为无力细长之脉,则为欲愈之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和太阴中风“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类同。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是由脉不浮变为稍微浮,脉稍微浮是阳气来复。厥阴中风初得病时,必然阳脉强,否则不能称其为中风。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是解说太阴病时辰,为从亥至丑上。“欲”是需要的意思,“解”是解说的意思。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冠名太阴病,是在太阴时辰上得病。脉浮者,为邪热在表,故可发汗。太阴时,人体卫气入阴(五脏),此时得病则相对为营气不足,脉浮者,属于营弱卫强,故宜桂枝汤发汗。如《黄帝内经》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阴者主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太阴时辰,卫气内入五脏,故法不当脉紧。脉浮为里气外出抗邪,拒表邪入里。将太阴病桂枝汤证和太阳病桂枝汤证加以比较,可知太阴病桂枝汤证无汗出,太阳病桂枝汤证有汗出。如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四肢烦疼者法当无汗出,若有汗出,则表部气血郁滞得到缓解,不应四肢烦疼。烦疼是苦于疼痛,疼痛不止。汗出者会有身体局部较小区域的疼痛,如头痛、骨节痛,不会有全身较大区域的疼痛,如身体疼痛、四肢疼痛。第13、95条是太阳病桂枝汤证的表现,如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这两条揭示了太阳病桂枝汤证发热有汗出;274、276条揭示了太阴病桂枝汤证发热无汗出。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说明太阴自下利为虚寒证。少阳下利者为热利,热伤津液必渴;少阴下利者为心肾脾胃虚寒,则渴而饮水自救;太阴下利者为脾胃虚寒,水湿浸渍胃肠,故不渴。“以其脏有寒故也”,这个“脏有寒”是指脾胃寒,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伤寒法当脉浮紧,手足热。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由脉浮紧变为浮而缓,并由手足热自行变为手足温。谓之“系在太阴”,是表邪传里,湿气蕴结在太阴。表邪传里,故脉由浮紧变为浮而缓,如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也是表邪传里。手足自温,是手足由热自行变温,这是因为脾胃有湿而表热入里。系在太阴,是太阳水气入里,湿气蕴结在太阴,太阴主湿,故曰系在太阴。太阴湿郁在里不解者,法当小便不利,身发黄色。若小便自利者,湿有出路,不能郁而发黄。伤寒至七八日,是行其经尽,邪衰正复之期,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这也是脾家实,胃气来复,正气祛邪的反应,太阴湿郁腐秽之邪当从下利而去,邪气去则下利自止。系在太阴为太阴湿郁。太阴湿郁,小便不利,当发身黄者,法当大便亦不利。如果大便自利者,则湿从大便出,亦不能发黄。太阴湿郁在里,小便自利者,大便亦不硬。小便自利,至七八日,若大便硬者,则变为胃家实之阳明燥热之证,如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伤寒论》所谓“脾家实”和“胃家实”,含义相反。脾家实,为脾胃正气复;胃家实,为脾胃邪热盛。由此条再联系192条可知:中风邪气入里而系在阳明者,若胃气来复,则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伤寒邪气入里而系在太阴者,若胃气来复,则水不胜谷气,与下利共并,脉缓则愈。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本为太阳病证,应以汗解,医反下之,伤损里部血气,导致胃肠血虚,则不能正常运化水谷,故腹满;血虚亦不能柔润筋脉,因而不时出现筋脉瘀滞故腹满时痛。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不属阳明。因为太阴腹痛是血虚而时痛,阳明腹痛是血实而持续痛。腹痛者,虚者属太阴脾,实者属阳明胃;虚者当补,实者当攻,这就是鉴别阴阳的意义。太阴腹痛的表现就是腹满时痛,但是太阴虚寒腹痛者必吐利。桂枝加芍药汤证之腹满时痛者为虚热腹痛,必无吐利。大实痛者,为腹痛甚,乃为血瘀甚,故加大黄破血祛瘀。此太阳病证误下之腹满时痛,是因为误下伤里气,里虚故腹满时痛,与阳明病证里实不大便之腹满痛者不同,与太阴虚寒证腹满时痛自利益甚者亦不同。太阴病证自利益甚者是胃气虚寒,芍药、大黄理应忌之。此腹满时痛而不下利者,为血虚之腹中筋脉挛急疼痛,不是胃中虚寒水渍胃肠腹痛,故加芍药补血缓急,而不用干姜、人参温中补虚。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下利者,先煎芍药三沸)。太阴为病,也就是273条太阴之为病。“太阴为病”和“太阴病”的词义不同,“太阴为病”之“太阴”,是指疾病的部位和疾病的性质;“太阴病”之“太阴”,是指发病的时辰。如果说“太阴为病”和“太阴病”都是指太阴病证,那么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就很难理解。因为太阴病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是里部虚寒,不可发汗。里部虚寒者若兼有脉浮表邪,则法当桂枝人参汤主之。发汗的方法是温覆取汗,而桂枝人参汤的服法不温覆取汗。太阴为病,脉弱,补充了273条太阴之为病的脉象。其人续自便利,是太阴虚寒病证的特点,如273条“自利益甚”。假设太阴病证兼血虚腹痛拘急,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少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易动,就是易下利。太阴病证本为续自便利,所以太阴病证不可用大黄、芍药。设当行大黄、芍药者,一定是拘急腹痛,也就是腹中拘急或急痛,如100条“腹中急痛”、103条“呕不止心下急”、106条“少腹急结”等。腹中急痛、心下急、少腹弦急等都是用芍药解痛,少腹急结是用大黄开结,这些急痛都无下利,由此可见上条之桂枝加大黄汤证必无下利。386条之理中汤证腹中痛者加人参而不加芍药,就是其证为虚寒下利。太阴证为脾胃虚寒,阳明证为脾胃实热。如经曰:太阴胃气弱(本条),阳明胃气强(247条)。
辨“六病”亦即辨“六气”为病原创 李国栋 气解伤寒论 2020-04-2015:51 《伤寒论》辨“六病”,即辨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太阳病时辰,为隅中(巳)、日中(午)、日昳(未)。阳明病时辰,为晡时(申)、日入(酉)、黄昏(戌)。少阳病时辰,为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太阴病时辰,为人定(亥)。少阴病时辰,为夜半(子)。厥阴病时辰,为鸡鸣(丑)。“六病”时辰,是六个时空段,即日夜之间,时空变化的六个时间段。时空的变化,就是炁场的变化,炁通气,所以,辨“六病”,实质上就是辨“六气”为病。时空变化的六个时段,就是六气。《伤寒论》六病时段为:太阳病巳午未,阳明病申酉戌,太阴病亥子丑,少阴病子丑寅,厥阴病丑寅卯,少阳病寅卯辰。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三阴病时辰有重叠?厥阴病和少阳病时辰在寅卯上重叠?揭开这个问题,也就揭露了“六病”亦即“六气”为病。 六气的变化,根本上是昼夜的变化。没有昼夜的变化,也就没有六气的变化。昼夜的变化,本质上是阴阳的变化。所以,三阳病和三阴病,可以概括为阴阳二病,即阴阳二气为病。阴阳二气,其实就是寒热二气。如《黄帝内经》曰:“太阳,通于夏气……少阴,通于冬气。”气血升浮者即为阳,气血沉潜者即为阴。人体内的阴阳气就是营气和卫气。营卫气的运动变化在昼夜间是有规律的。如《黄帝内经》曰:“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日)而外出,得阴(夜)而内搏,内外相薄,是以日作。”“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汗孔)乃闭。” 昼日卫气由脏出腑、由里出表,而行于阳,故三阳病多为表热、腑热。月夜卫气由表入里、由腑入脏,而行于阴,故三阴病多为表寒、腑寒。如太阳时辰上,卫气在体表隆盛,此时感受外邪,表部气血必然郁滞,卫气与邪气在表部分争,则为太阳热病的典型表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时辰上,卫气降入胃腑,此时感受外邪,卫气与邪气在里部胃腑分争,则为阳明热病的典型表现:胃家实。阳明病也有脉浮发热无余证者,临证所见,阳明时辰上,病人脉浮发热,不恶寒,也没有其他症状,此属何证呢?不恶寒不是表邪入里了吗?可是清热、泻下,皆不愈。这是因为没有注意“六气”的变化规律。《伤寒论》232条:“(阳明病)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阳明时辰,天之日头西下,人与天应,卫气亦下沉入胃,故“日西而阳(表)气已虚”,不能出现脉浮紧,只能脉浮。不恶寒,是表部气血没有郁滞,肌肤还能得到气血的温煦。脉浮为邪气在外,所以发汗则愈,宜麻黄汤,是无汗。少阳时辰上,卫气从六腑向外升浮,此时感受外邪,卫气与邪气在半表半里部分争,则为少阳热病的典型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太阴时辰上,卫气沉潜入脾,胃腑空虚,此时感受外邪,邪气乘虚侵入胃腑,卫气不敌入里之邪气,则为太阴寒病的典型表现:腹满而吐,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时辰上,卫气深潜心肾,半表半里部空虚,此时感受外邪,邪气乘虚侵入半表半里部,卫气不敌邪气,则为少阴寒病的典型表现:脉微细,但欲寐。厥阴时辰上,卫气从五脏升浮六腑,表部还比较空虚,此时感受外邪,邪气乘虚犯及六腑,卫气与邪气在表里之间进退,则为厥阴寒热错杂的典型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六病提纲证,是六病各自的常规表现。 至于厥阴病时辰和少阳病时辰在寅卯上重叠,是由于冬天日头短、夏天日头长。例如,在冬至时节,寅卯时,天色还黑,此时发病,就是厥阴病;在夏至时节,寅卯时,天色已亮,此时发病,就是少阳病。“六病”皆如此。例如经曰:“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假如在冬至时节,酉戌时,天色已黑,此时发病,就不能叫“阳明病”,因为阳明时辰应为天还亮时;也不能叫“太阴病”,因为太阴时辰还没有到;所以只能叫“伤寒病”。如336条:“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此条曰伤寒病,不是太阳病伤寒,因为太阳病表(阳)气隆盛,必没有手足厥。三阴病时辰重叠,也有个一般规律。太阴病多在亥上发病,经过子丑,至寅时则缓解。少阴病多在子时发病,经过丑寅,至卯时则缓解。厥阴病多在丑时发病,经过寅卯,至辰时则缓解。阳明病也有这个一般规律,如《金匮要略》:“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燥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日晡时为申,申时烦躁,再倍发热,就是阳明病,至夜即愈,是从申时发热谵语,经过酉戌,至夜晚即缓解。这是卫气至夜晚则入阴(脏),胃腑热气得减,故至夜即愈。
风家十二日愈释义原创 李国栋 气解伤寒论 2020-06-0406:05《伤寒论》10条曰:"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风家,是中风病家。表解而不了了者,是表证得解,而身体还不轻快,头目还不清楚。了了,是头目清楚的意思。不了了,是头目不清楚,或身体不轻快。十二日愈,是再行其经尽愈。此为病发于阴,六日行其经尽未愈,再经六日行其经尽则愈。十二日是两个六日,第二个六日是余邪再经,行其经尽愈。即六日表解而不了了者,再经六日行其经尽则愈。一切医疗手段,都要针对人体内运行失常的阴阳气,补虚泻实,疏通郁滞,以促进阴阳气恢复谐和为目标。治疗不可过之,只要胃气得复,能吃能睡,身体没有明显痛楚,就可以停药。表解而不了了者,经尽必自愈。对于表解而不了了者,只要没有其他明显痛楚如头痛、身痛、身痒等表证,就不需要再用药物治疗了。因为药物治疗,是辅助身体自愈,对表解而不了了者若再用药,不容易把握尺度,容易矫枉过正,有可能影响阴平阳秘,反而会使病情迁延。由此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可知风家有发热恶寒者,也有无热恶寒者。发热恶寒者为太阳中风,七日行其经尽则愈;无热恶寒者为厥阴中风,六日行其经尽则愈。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说明了厥阴病中风脉不浮。经曰:太阳中风,阳明中风,少阳中风,太阴中风,少阴中风,厥阴中风等,都是在该病时辰上中风,而不是在该经络上中风。
简释桂枝汤证暨太阳病原创 李国栋 桂枝汤是《伤寒论》协调阴阳第一方,其方法为诸方之旨。如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释义:在太阳时辰上发病,具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症状表现者,取名为太阳中风,或叫太阳病中风。如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此条病证取名为中风,既有发病的外在原因,更有病情的内在表现。太阳病中风的外在原因是在太阳病时辰上中了自然界外邪,内在表现是人体表现为汗出、恶风、脉缓等风性开泄的状态,从病时、病位、病因、病机、病状、治法、方药、煎服法、服药禁忌等诸方面都做了详细说明,是桂枝汤证的范例,也是诸方证条文的范例。病时:是在太阳时辰上发病。太阳中风,病名中包含了病时、病位、病因和病状。太阳中风,就是太阳病中风,如111条“太阳病中风”。太阳病时辰是巳午未。如第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病位和病因:太阳中风,是身体表部感受风寒外邪,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脉证。如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病机:是“阳浮而阴弱”。阳浮是寸脉浮,阴弱是尺脉弱;寸浮为卫阳强,尺弱为荣(营)阴弱;卫阳强则阳气浮郁而热自发,营阴弱则敛阳无力而汗自出。此病机就是“荣弱卫强”。卫阳强则不能固密,所以汗自出。如《黄帝内经》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病状:是“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啬啬恶寒”和“淅淅恶风”是象声词。啬啬,是病人畏寒时牙齿咬合,从牙缝中吸气时发出来的声音。啬啬恶寒,是对病情表现的生动记录,闻其声若见其形,可以使人联想到恶寒时呲牙咧嘴并肌体收缩的样子。淅淅,也是病人恶风时呲牙咧嘴吸气的声音。翕翕,是象形词,就像鸟类收拢羽毛,是聚合的意思,在此是形容病人面色怫郁如醉酒样满面发红,如192条“翕翕如有热状”,《金匮要略》“翕翕发热,形如醉人”“其面翕热如醉状”等翕字的意思,都是指病人面色怫郁发红如醉酒貌,这是动脉血液怫郁在表的表现。如48条:“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面色正红,是动脉血的颜色,所以说,动脉血怫郁在面,就是阳气怫郁在表。鼻鸣,为鼻腔脉络拘束不通,津液郁滞不行常道,外溢为鼻涕,阻塞鼻腔通气,用鼻呼吸时发出的啸鸣音。鼻涕出与汗出同理,一为鼻腔组织拘束不通而津液郁滞不行常道,外溢成为鼻涕;一为肌表组织拘束不通,津液郁滞不行常道,外溢为汗。干呕,是胃气上逆,乃因邪气客表,表邪迫里,胃气受制,通降失职,因而上逆作呕。治法:补营泄卫,解肌发汗。治法是从“营弱卫强”的病机上建立的。补营泄卫,也就是补弱泄强。服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服已须臾”,是服罢桂枝汤片刻。啜热稀粥充养胃气,以助汗出。啜,是将嘴唇噘成小口抽吸热粥的声音,类似啜泣的声音。“温覆令一时许”,是覆被令全身温暖一个时辰,借以达到“遍身漐漐微似有汗”的状态。“温覆令一时许”,是为了达到“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而不是令“遍身漐漐微似有汗”一时许。若令“遍身漐漐微似有汗”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那样恐会汗多亡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这是因为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的状态疏解表郁,不会造成腠理空虚,表部的水气就会彻底被血液循环代谢出体外,从尿中排出。若令大汗流离,必造成腠理空虚,水气就会乘虚停在腠理,继续阻碍气血运行,则表部郁滞就会渐渐加重,水气也会渐渐积多,当水气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复发热。“若不汗,更服,依前法”,依前法,是依然啜粥、覆被令微汗出。“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一鼓作气,务必将表邪解除,以免邪气入里。“小促期间”是缩短一些给药的时间,以半日许服完三服为度。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服桂枝汤,有“一服汗出病瘥”者,还有“服至二三剂”者?这是因为太阳中风者,由于感邪的轻重程度不同,或感邪者身体的强弱程度不同,感邪轻者或身体强者,一服即汗出病瘥;感邪重者或身体弱者,会出现一服不汗,更服又不汗的情况,所以需要服至二三剂,直至汗出病瘥为止。还有一个问题,服桂枝汤一服、再服不汗出者,为什么不加大服药量呢?这是因为桂枝汤的处方用量,是常用的安全有效的用量,如果加大用量,可能会出现不汗出而营气增强的烦热,如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甚至出现表热入内的烦躁,如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为了避免服桂枝汤出现病情加重的变证,所以不加大桂枝汤的用药量,只要汗不出,就一次一次再服,并且周时观之,直到汗出病瘥为止。服药禁忌:禁生冷、黏滑、肉面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禁五辛、酒酪等辛热性食物;禁臭恶等容易反胃的食物。这些禁忌都是为了保证胃气通畅。桂枝汤方:桂枝9g,芍药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擘)。(注:方中药物的用量为成人安全有效的常用剂量。)煎服法:上五味,㕮咀三味,三副药同煮,共以水1400ml,微火煮取600ml,去滓,适寒温,服200ml。服已须臾,啜热稀粥200ml余,以助药力。以上关于太阳病中风桂枝汤方证的论述,从辨病、辨证、处方、煎服法、服药禁忌等诸方面,详尽加以论述,堪称经方典范。桂枝汤方在临床经常用到,只要是营弱卫强的病机,但见一证便是,不必脉浮缓,头痛,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等症状悉具。例如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这是大汗出,脉洪大,口不渴,就可与桂枝汤。此种脉证,也是营弱卫强,病位在表。桂枝汤证脉象,一般为脉浮缓、浮弱,也有脉洪大者,如25条;也有脉浮数者,如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脉浮为阳气强,脉数为阴气弱,口不渴为病位在表,病机也是营弱卫强;也有脉迟者,如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脉迟为营气弱,汗出多为阳气强,微恶寒为病位在表,病机也是营弱卫强;也有不汗出者,如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必伤营阴,与四逆汤救里,下利得止以后,仍为营阴弱,身疼痛为卫阳强,也是营弱卫强,所以救表宜桂枝汤。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此条没有说脉象,可能脉不浮。特举一例桂枝汤病案,患者是我中学的班主任老师,2010年初夏找我就诊,自述每日清晨大汗出,衬衣湿透,全身感觉发热,不恶寒,二十年不愈,刻诊脉缓不浮,与桂枝汤二剂。二日后,再诊时,说汗出大减,清晨只有微汗出。效不更方,续二剂。又二日后,三诊时,说清晨仍微有汗出,由于天气变热,不想再熬药了,等过了夏天,天不热了若还不好,再来就诊。当年12月初,班主任老师打电话告诉我,“已经有两个月不出汗了,10月份还外出旅游,回来后再也没有出汗。”现在回想此案,每日清晨大汗出,全身感觉发热,不恶寒,可能有内热,与桂枝汤加石膏可能效果更好。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病人身大热,是他人触摸其皮肤发烫。身大热反而想增加衣服,这是热在皮肤,寒在骨髓。热在皮肤是阳气(津液)聚集在皮肤,寒在骨髓是水气停聚在骨髓。骨髓属于表部,凡骨节疼痛实证,张仲景必用桂枝解痛。如麻黄汤证骨节疼痛、白虎加桂枝汤证骨节疼痛都是用桂枝解痛。桂枝解痛是发散水气而解痛,故寒在骨髓是水气停聚在骨髓。水气停聚在骨髓,阻碍阳气在骨髓通行,则骨髓不能得到阳气的温煦,故恶寒。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就是发热恶寒,这是麻黄汤证的一种典型病状。病人身大寒,是病人特别恶寒的自身感觉,不是触觉。假如是触摸病人全身大寒如冰,那就是死人了。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这是寒在皮肤,热在骨髓。寒在皮肤是水气停聚在皮肤,热在骨髓是阳气聚集在骨髓。水气停聚在皮肤,阻碍阳气在皮肤通行,则皮肤不能得到阳气的温煦,故身大寒。这种病状的表现是,当病人将衣被贴近身体时,就会增加烦热,汗出增多;当病人揭开衣被时,就会感到非常寒冷,也就是身大寒。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是桂枝汤证的特殊表现。第12条太阳中风之桂枝汤证的“啬啬恶寒”就是身大寒。身大寒,反不欲近衣,是桂枝汤证的一个独特的表现,就像“时发热、自汗出”也是桂枝汤证的一个独特的表现一样。时发热、自汗出,并没有身大寒的感觉,但也是桂枝汤证的表现。像这样独特的表现,但见一证便是桂枝汤证,不必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等症状悉具。身大热,反欲得衣者,不是真寒假热证。真寒假热证在《伤寒论》中有明示,即“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身反不恶寒,当然不欲得衣,而不是“反欲得衣”。临床所见,真寒假热的病人面色浮红,穿衣和盖被比常人要少、要薄,时不时还想把四肢裸露出来,这就是“身反不恶寒”的表现,并不是“反欲得衣”。所以“身大热,反欲得衣者”,不是真寒假热证。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不是真热假寒证。真热假寒证在《伤寒论》中也有明示,即“厥深者热亦深”。热亦深,就不是身大寒。热深者就没有怕冷的感觉。厥深者是手足厥冷,而不是身体寒冷。身体寒冷者,必欲得衣,却不欲近衣,这是反常表现,故曰“反不欲近衣”。反不欲近衣,是因为贴近衣被则汗出增多。本人也亲见过此病状,即身大寒,就是啬啬恶寒,也就是揭开被子就立马感觉寒冷的要命,病人原话:“揭开被子,外边就是冰,啬啬发抖。”盖上被子,又会汗出烦热,不能揭被,也不能盖被,只好用手撑住被子,使被子不贴近身体,这就是“不欲近衣被”。只要见到这一证,即发热汗出恶寒,反不欲近衣,近衣则热,揭衣则冷,就是桂枝汤证。另外,对“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需要做一个说明。后世医家认为“太阳病欲解时”是太阳病欲解除时,这是误解。假如太阳病欲解除时是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除时是从申至戌上,这就与原文240条相矛盾了。如240条曰:“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这是说,如疟状,每日都在日晡所的时间范围上发热者,属于阳明时辰上发热,脉实者,就是阳明病承气汤证。假如阳明病欲解除时,是从申至戌上,那么240条如疟状,每日都在日晡所的时辰上发热的承气汤证,就明显说不通了。这是“六病”欲解时,是“六病”发病时,而不是“六病”欲解除时的原文依据。还有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发于阳,七日愈。”病发于阳,发热恶寒者,是太阳病证。如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原文说明了太阳病证有七日自愈的一般规律。假如太阳病欲解除时是从巳至未上,那么太阳病七日愈的前六天,每天都有一个巳午未的时辰段,总该有一天解除,如此,太阳病七日自愈的一般规律也就不会存在了,而国内外的大量病例证实,太阳病七日自愈的一般规律是存在的,这是“六病欲解时”是需要解说“六病”发病时辰的又一条原文依据。可以说,“六病”欲解时,是《伤寒论》证治程序。在某某时辰上发病,就叫某某病,在太阳时辰上发病,就叫太阳病。如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温病,就是在太阳时辰上发热。《金匮要略》太阳病中暍(暑),也是在太阳时辰上发热恶寒。辨别“六病”发病时,对准确辨别“六证”有着重要意义。如阳明病承气汤证无下利,少阴病承气汤证无潮热。阳明病四逆汤证的表现有脉浮,少阴病四逆汤证的表现只有脉沉。“六病”欲解时,还有四季时差的问题,如厥阴病寅卯时辰和少阳病寅卯时辰交叉,就是交叉于四季时差,否则就不能区别寅卯时辰为厥阴病,还是为少阳病。厥阴病丑寅卯和少阳病寅卯辰之寅卯时辰相互交叉,就是因为四季时差,寅卯时辰在冬至时节天黑时就属厥阴,寅卯时辰在夏至时节天亮时就属少阳。
慢病多由湿气生原创 李国栋 气解伤寒论 2020-07-2714:41中医所谓“六淫”致病,淫,是过甚的意思。“六淫”,就是过甚的“六气”。六气,是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即风、寒、热、湿、燥、火。六气平和,则身体康泰;六气过甚,则灾病必致。“六淫”又叫“六邪”。六邪致病,以湿气最为潜移默化,尤其是体内的湿气,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导致疾病。因为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湿邪致病的特点,不知道湿气过甚,是水饮过多,停在体内,久而久之,便为留饮。留饮,是中医病名,为水饮久留不散。留饮能够停留在身体各部,从而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留饮停在心下,就会心下满而口渴,短气、甚或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留饮停在腰背,就会腰背冷;留饮停在四肢关节,就会四肢憋胀或酸沉乏力,或关节疼痛;留饮停在胃肠,就会肠鸣、吐泻;留饮上冲,就会恶心、头晕。若长期留饮,脾胃气虚,就会大便溏泄不成形,大便溏泄是旧饮排出,但是脾胃气虚又会再生新饮,因而迁延难愈。这些表现都是水湿过甚。水湿过甚者,轻者为“水气”,重者为“痰饮”。水气、痰饮,是《伤寒论》病名。水气、痰饮,长期不去,还会导致脸上出痘、长斑,胃中息肉,子宫息肉、子宫肌瘤、月经紊乱,痛经;还会导致慢性咽炎,咽中如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中医称此为梅核气;还会导致四高,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肿瘤的发生,也与湿气密切相关。总之,湿气是一切慢病的致病因素。因为一切疾病,都是气血不通。凡气血不通之处,必然出现水气。水气,是不通的气血变易而成的。如《金匮要略》曰:“气强则为水”“血不利则为水”。气强是病态,气平才是健康态。如《黄帝内经》曰:“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气强则气不通,气不通则变为水。活人体内的气血是液晶态,是正(精)气。水不是液晶态,是邪(湿)气。如《黄帝内经》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浸渍)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食入于胃,食气变为精气,才能营养身体;饮入于胃,水饮变为精气,才能营养全身。饮水过多,或脾胃气虚,导致部分水饮不能变为精气而停留在体内,这部分停留的水饮,就是邪气,也就是致病的因素。现代科普经常宣讲多喝水排毒,以至于很多人盲目喝水,不管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已经有水饮内停,依然习惯性的每天饮水排毒,岂不知自己已经中了水湿之“毒”,不知不觉的就导致了疾病。这是因为,饮水过多,超过了自身的消化能力,过多的水饮就不能变为精气,而作为邪气留在体内。水饮过多,必然对身体造成伤害。例如长期输液,会造成血管发硬,就是因为水液过多,破坏了血管壁的柔韧性。水饮内停,影响代谢,还会导致主动脉粥样硬化。所以,防治湿邪致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适度饮水,需要多少,饮用多少。饮水量是不是过多?可以从2个方面来考量:1、是否心下满。心下有饱满的感觉,就是饮水过多了。2、小便次数多少。正常小便次数是一天四五次到六七次,假如一天小便七八次以上,就是饮水过多了,必有停饮。脾胃气虚者,一天小便二三次,也是有停饮。
简析大青龙汤误治一案原创 李国栋 气解伤寒论 2022-02-1812:59“灵岸岛越前堀叠清右卫门之子,得外感,微咳,别无他故。因有事赴他地,途中腰髋弛痛,不能进步,因而还家就蓐,肌热如燔,恶寒甚,头痛烦躁,时而谵语。一医与黄连解毒汤加大黄。余诊之:脉浮紧,烦渴,舌上无苔干裂,前表证俨然未解,乃与大青龙汤,拟发其汗,服之数贴,更不得汗,谵语益甚,人事不省,其夜致晓天奄乎,遂毙。”日本“清右卫门之子,得外感,微咳,别无他故”,病人外感初起只是微咳,别无其他症状。因有事外出,“途中腰髋弛痛,因而还家就蓐,肌热如燔,恶寒甚,头痛”,这是白天外出,病发于阳。肌热如燔,是身大热,热在皮肤;恶寒甚,是寒在骨髓。假如仅此而已,就是病发于阳,发热恶寒的麻黄汤证。但是麻黄汤证无躁,“烦躁,时而谵语”是胃热,胃中津液亏虚。如此证候,外有肌肤大热,里有胃热津亏,就不能泻下,也不能发汗。也不能泻下。若泻下,就会引大热入里,更损胃阴,愈发烦渴;若发汗,必伤津液,加重里热,谵语益甚。一医与黄连解毒汤加大黄,是误治。黄连解毒汤之黄连、黄芩、黄柏等苦寒燥湿,加大黄苦寒泻下,更引表热入胃,则胃中更干,故而病人烦渴、舌上无苔干裂。发热恶寒脉浮紧者,若下之,通常则成结胸。结胸是大热入里,胸胁中本来有水气,则热与水结在胸胁。结胸证胸中有水,不会谵语。此病案患者谵语,是胃中干热,胸胁中无水,所以与黄连解毒汤加大黄攻下,不能成结胸,却使胃中更加干热,结果成为烦渴,舌上无苔干裂。肌热如燔,胃中又干热,不可泻下,也不可发汗,只能与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主以石膏之辛甘润燥、辛寒解热。余诊之:脉浮紧,烦渴,舌上无苔干裂,前表证俨然未解,乃与大青龙汤,拟发其汗,服之数贴,更不得汗,谵语益甚,人事不省,其夜致晓天奄乎,遂毙。呜呼,又误治了。这样一误再误,一误泻下伤阴,还能延续时日;再误发汗伤津,就会促进病人死亡。世医仅知麻黄发汗解表,其实麻黄真正的解表作用是利尿。《伤寒论》凡是发汗解表,皆为“取微似汗”。取微似汗,是使表部郁滞得以疏通,气血得以在表部顺利通行,则表部的邪气就会随着气血流通而到膀胱,从小便中排出,表病即愈。医与大青龙汤,拟发其汗,服之数贴,更不得汗。病人舌上无苔干裂,胃液干涸,哪有汗源?可是服之数贴,贴贴都能通利膀胱,更损津液,津液益亏,谵语益甚,以至人事不省,无可救药。呜呼哀哉,可惜了。此案,不能攻下泻里,亦不能发汗解表,只能调和中部枢机。《伤寒论》条条有病理。只有潜心读书,孜孜不倦,探寻医理,见病知源,方能不犯大错。正如大论序曰:“(伤寒卒病论)虽不能尽愈诸病,庶(但愿)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太阳证和中风伤寒病原创 李国栋 气解伤寒论 2022-05-0611:49 发表于河南有关条文浅解●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之为病,就是表阳之为病,也就是太阳证。太阳证,是人体表部的实证或热证,具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特点。本条是太阳证的提纲证,只要具备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三点,不论发热、无热,有汗、无汗,都属于表阳病,也就是太阳证。 《伤寒论》所谓太阳,有三个含义:一为太阳病时,二为太阳病位,三为太阳病性。太阳病时为巳午未,太阳病位为人体表部,太阳病性为实证或热证。 脉浮,是太阳证的必备证。脉浮者,可以是病发于阳,也可以是病发于阴。病发于阴(黑夜)者,只要脉浮,无里证,就属于太阳证,因为脉浮为阳,脉浮者可发汗。太阳证是人体表部的阳气受病,只要其人里气不弱,气血就会向表部聚集,以抗御表邪入里,并欲将邪气从表部解除,故脉浮。脉浮,为表部血液充实,表邪就不能轻易越过表部而入里。脉浮,也反应了表部不平和,也就是表部有邪气。如《伤寒论》反复说:“浮为在外。”“脉浮,解之当汗出愈。”“脉浮,宜以汗解。”“脉浮者,可发汗。” 脉浮者,为什么可发汗呢?因为脉浮是人体集中体内的血液流向表部抗邪,以拒邪入里,这是人体的本能反应。这种反应阻止了表邪入内,但是也造成了表部郁滞,不发汗就不能疏解表部的郁滞,气血就不能在表部顺利运行,也就不能解除表部郁滞,故需以发汗的方法疏解表郁。表郁得疏,气血在表部运行得以通畅,表邪也就失去了在表部停留的条件,必然会被正气代谢出体外,表邪去则太阳病证得解。●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在太阳时辰上发病,具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症状表现者,取名为中风。在太阳时辰上发病者,表现为中风的症状,就叫太阳病中风。如111条:“太阳病中风……” 本条“太阳病”的“太阳”,是指发病时辰。1条“太阳之为病”的“太阳”和4条“太阳受之”的“太阳”,是指人体表部。 太阳病中风,为病发于阳,必然为发热恶风寒者。如12条:“太阳中风……热自发……啬啬恶寒。”●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太阳病三日,已经发汗,发热未解,医者懵了,若又催吐、又攻下、又温针,这样乱治,病仍不解者,此为治坏的病,桂枝汤不可与之了。应观察其脉证,弄清楚所犯何逆,随着变化了的脉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是说桂枝汤本为解除寒在肌肤,热在骨髓的太阳中风病。热在骨髓者法当汗出。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是太阳中风由热在骨髓变成寒在骨髓了,因而由汗出变成了汗不出,由脉浮缓变成了脉浮紧。此脉浮紧,是桂枝汤证的变证。因为“汗不出”,是桂枝汤证的用语。如12条桂枝汤的服法:“若不汗,更服……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服桂枝汤,若汗不出,脉浮缓者,更服桂枝汤;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如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不汗出而烦躁者”,也是太阳中风的变证,不可与桂枝汤也。太阳病中风桂枝汤证的用语是“不汗出”;太阳病伤寒麻黄汤证的用语是“无汗”。如35条:“太阳病……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麻黄汤主之。”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宜麻黄汤。”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是强调常须识别太阳中风的脉证变化,不要误用了桂枝汤。如101条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太阳伤寒证和太阳中风证,若邪气入内,都有可能出现柴胡证,有柴胡证,就要用柴胡汤了。 伤寒诸证,都是会变化的。中风之脉浮缓会变为脉浮紧,如38条;伤寒之脉浮紧也会变为脉浮缓,如39条。不论何种变化,是逆变还是顺变,都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中风,是在阳明时辰上中风,应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的中风病状。口苦、咽干、腹满、微喘、脉浮而紧,是中风变证,应是在阳明时辰上,太阳西下,卫气入腹,表热亦随之入里,里气上冲抗御表邪,则出现了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等变证。此为病势向上,表部邪气仍在,可与小柴胡合麻黄汤解表邪,和里气。若下之,表热入里则腹满更甚,热伤里气则小便难。● 264.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是中风变证。少阳时辰,天之太阳东升,人之肝胆气升发,此时感受外邪,胆气郁而化火,上攻耳目,则耳聋、目赤。热郁胸膈,则胸中满而烦。吐下之法不达病位,反伤津血,伤津则惊,伤血则悸,如112条被火劫汗则惊,是劫汗亡阳(津液);炙甘草汤证心动悸,是心之阴血不足而心阳亢奋。● 3.太阳病,或已(巳)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或已发热之已,应为巳,或巳时发热,或未时发热,都是太阳时辰上发热。太阳病发热,具有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等症状表现者,取名为伤寒,或叫太阳病伤寒。脉阴阳俱紧,是指脉尺寸俱紧。 太阳病时辰,卫气常行于身体表部则表气盛,此时感受外邪而发病,卫气与邪气分争有力,拒邪入里,则表现为发热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伤寒袭表,人体气血必向外抗邪,正邪分争则郁而发热,郁而发热阻遏了表部的血液循环,肌肤失去了气血的温煦则恶寒,正邪分争压迫身体则体痛,表邪向内压迫,脾胃气受遏则呕逆。 太阳病中风和太阳病伤寒,致病外因都是风寒之邪,之所以一曰中风,一曰伤寒,是根据病人的病情表现而定的。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寒、脉浮缓者,名曰中风;表现为发热、无汗、恶风寒、脉浮紧者,名曰伤寒。 中风和伤寒的鉴别,主要在脉象。中风脉象为浮缓或尺缓寸紧,病机为荣弱卫强;伤寒脉象为浮紧(尺寸俱紧),病机为荣卫俱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都会有“发热恶寒、头痛、呕逆”的表现,主要区别在脉象上,因为太阳中风也有不汗出的时候。●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冠名太阴病,是在太阴时辰上发病,为病发于阴。太阴时,人体卫气入阴(五脏),如《黄帝内经》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阴者主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太阴时辰,卫气内入五脏,表气则不足,此时感受外邪,则为无热恶寒。脉浮为里气外出抗邪,拒表邪入里,如果是病发于阳,则宜麻黄汤发汗,如51、232条。此条是病发于阴,表气相对不足,所以宜桂枝汤发汗。 此条是太阴病伤寒,脉浮者,为太阳证,可发汗。发汗之法是温覆令微汗出。假如脉不浮,就不是太阳证,也就不可温覆令汗出。太阴病证有脉浮者,应为太阴时辰上,日落西山不久,卫气入里不深,还有脉浮的能力。少阴、厥阴病时辰,日落已深,卫气亦深沉于里,没有脉浮的能力。
阳气虚者当慎用桂枝原创 李国栋 气解伤寒论 2022-05-1610:42 发表于河南治疗家母身上痒疹一例,感悟桂枝损阳特性,阳气虚者,当慎用桂枝,阳气虚衰者,忌用桂枝。2018年5月27日,老母亲的后背和四肢出现痒疹成片,似痱子,扪之后背上皮肤干涩。室温26度,常人穿短袖,家母穿长衫,还外罩一坎夹,手脚凉,身上时自微汗出,饮食和睡眠如常,二便自可,夜间小便二三次,舌淡红苔白,无齿痕,脉弦紧。与桂枝加附子汤,7剂,1日1剂,水煎服。服汤7日,无效,痒疹不消,身痒依旧。为什么服药7天呢?主要是考虑老人家身体机能不如以前,肌体反应较慢,故开药7日。服药7日不见一点效果,则为药不对证了。2018年6月3日,与桂枝加附子汤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又开7剂,1日1剂。服汤5剂,于2018年6月7日查看,痒疹全消,触摸老人家后背上皮肤光平。桂枝加附子汤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就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加附子。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为表邪不解,胃气已弱,故“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家母身上出痒疹,亦为邪气在表。但是手脚凉,为胃气虚。脉弦紧而时自微汗出,此属少阴。如经曰:“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少阴内虚,表邪不解者,法当温扶少阴,利尿解表,如真武汤法。此病案与桂枝解外,则损阳气,致使本属少阴虚寒之体,又被桂枝损外,则外气常虚,故表邪不解。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附子,乃为以芍药甘草附子实其外气,使得表部腠理不再空虚,表邪就失去了停留在表的条件,而以茯苓白术利尿,表邪必然随着尿液被排出体外,其病则愈。芍药甘草附子煮汤能够充实人体外气,如经曰:“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案先与桂枝加附子汤,病人手足凉不能复温,就是外虚,故不可再与桂枝损其外。鉴于医家对28条去桂还是去芍有争议,乃附病案一则:患者女,27岁,2009年7月29日上午初诊,患者自述发热十天,体温在37.3℃~38℃之间,前3天口服解热镇痛类药物,病不解,后7天静脉点滴抗生素类,病仍不解。后7天基本上都是下午5~6点钟时体温开始升高,至夜间升到38℃,夜间2~3点以后体温开始下降,早晨降到37.3℃。现症状:从头项至背、脊、腰正中间一条线部位强痛,发热,测腋下体温37.3℃,无汗,能食,饮水多,脘腹满,口干、咽干,不渴,咽红不肿痛,白天小便少,舌胖苔白,脉右寸微缓、关尺沉弦,心律90次/分。患者天亮起床后小便1次,下午小便1次,基本上都是白天小便2次,夜间小便2次。脉证合参,断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因其咽红,恐其发生咽喉疼痛,故去生姜加桔梗。处方:茯苓10g,白芍10g,白术10g,炙甘草7g,桔梗3g,大枣4枚(擘)。3剂,水煎服,日服2剂。2009年8月1日上午复诊,患者自述服上药后,当夜至今没有再发热,现后背有点沉,夜间小便多,余无不适。察舌胖苔略黄(经询问,是吃李子染苔),脉关尺沉弦,心律84次/分。上方去白芍、桔梗,续3剂,嘱其以后适度喝水,不要过饮。《伤寒论》29条是桂枝损阳的明证。如原文:“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伤寒脉浮”为卫气强,“自汗出”为营气弱,“微恶寒”为邪气在表,此为营弱卫强桂枝汤证。但是“小便数、心烦、脚挛急”是营阴虚的表现。营阴虚则生内热,内热迫津液下渗则小便数,内热扰心则心烦,小便数又加重了营阴亏虚,则出现小腿筋脉挛急,即脚挛急,故虽然有脉浮、自汗出、微恶寒的桂枝汤证,也不可与桂枝攻表。因为营阴已经亏虚,卫阳缺失了后援,与桂枝攻表必亡阳,故得之便厥,逆变成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的阴阳两虚证。反与桂枝,得之便厥,这是桂枝损阳的明证。此为阴阳两虚,不能与芍药益营阴,益营阴则厥不还,吐逆不止。故作甘草干姜汤先复其阳。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黎崇裕医师被聘为《中国当代医药》特约编委日前,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黎崇裕医师被聘为《中国当代医药》特约编委。黎崇裕医师是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承指导老师,《中国民间疗法》杂志青年编委,已出版个人专著《小郎中习医手记》《一个青年中医之路》《三年难得师承录》,致力于客家中医药以及经方医学的研究。擅长经方体质辨识及膏方调养,对亚健康体质调理及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擅用经方治疗皮肤科、内儿科、妇科、产后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中国当代医药》是中国保健协会主管、中国保健协会和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医药卫生专业刊物,本刊系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当代医药》杂志以“推广医药研究成果、交流医药临床经验、报道医药发展动态、促进医药卫生发展”为宗旨,设有论著、综述、放射与影像、麻醉与疼痛、器械设备、医疗管理、医药教育、调查研究以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研究栏目近30个。是广大医药科研、教育、医护、药事、经营管理等人员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发布医药科研成果,学习经验、探讨难题,交流、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得力助手和发表医药科研、学术论文的阵地。根据202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数据显示,在扩刊版收录的117种中文医学综合类期刊中,本刊总被引频次为17994、排名第9位,影响因子为1.838、排名第25位,学科扩散指标为8.20、排名第10位,学科影响指标为0.82、排名并列第9位,基金论文比0.361、排名第48位,引用刊数1017、排名第11位。注: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2000年推出首版,建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6.《中国核心期刊目录》(RCCSE),由武汉大学邱均平教授主持研制,7.《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研制,每年发布。建有《中国引文数据库》(CCD)。黎崇裕医生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出诊安排名医工作室出诊时间:每周一、周三下午(14:30-17:30)、周四上午(8:00-12:00)、周六全天(8:00-12:00;14:30-17:30),地址:珠海市粤华路208号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四楼名医工作室。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一种药物,适应症是局麻药、经尿道施行检查和治疗需局部麻醉者。治疗早泄的主要作用是使局部的黏膜神经传入冲动下降,是利多卡因本身的局麻药的作用,而起到延缓射精时间的生物学作用;主要适用于阴茎敏感型早泄。这里介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治疗早泄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使用方法:1.使用时间:在性交前15分钟。2.涂抹部位:阴茎头表面,包皮系带,阴茎颈,阴茎体。3.涂抹量:根据敏感程度进行调节,a.很敏感,首先在阴茎头表面和阴茎颈的部位,挤出小拇指盖大小的凝胶,在表面均匀涂抹;在包皮系带部位,再挤一半小拇指盖大小的量进行涂抹;在阴茎体部位可以选择性的涂抹一点利多卡因凝胶。b.一般敏感:在阴茎头表面,包皮系带和阴茎颈部位,挤出小拇指盖大小的凝胶,在表面均匀涂抹。c.可以根据每次性生活的情况进行涂抹部分和涂抹量的调整。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注意事项:1.需要配合药物“他达那非”共同使用。2.通常将乳膏凉干后,带上戴“避孕套”(以免影响女性阴道的敏感性)进行性生活;不戴套要用温开水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