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累及到皮肤,指甲,头皮,口腔,以及生殖器粘膜。口腔扁平苔藓发病率为1-2%,可以主要累及颊粘膜,舌,牙龈,可以是对称的,双侧的,或多种病变。扁平苔藓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常发生在中老年女性。扁平苔藓的临表涉及到一系列无症状到有症状的病变。基于其临表,可以分为6种类型:网状,丘疹,斑块,萎缩,糜烂,溃疡。前三个类型往往呈现轻微或没有症状没有任何抱怨,无痛,不需要任何干预或治疗,但患者应定期检查建议后续访问每4~6个月或更早如果出现任何症状。后三种有明显的症状,如口腔不适,对酸性,辛辣食物敏感,粘膜疼痛或者烧灼感,溃疡,出血.扁平苔藓造成的疼痛轻重不一,严重疼痛会影响正常的口腔功能,如影响张口,言语,进食,吞咽。(图1)扁平苔藓与免疫系统相关,但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多种素导致,如机械,电化学,心理。焦虑,压力,以及其他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均会引起该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扁平苔藓列为潜在的癌前病变,表明其转化为鳞状细胞癌的潜力。因此,扁平苔藓的治疗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扁平苔藓往往不能完全治愈,并且易复发,所以其治疗一直极其具有挑战性。扁平苔藓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的药物治疗(类固醇,维甲酸,免疫抑制剂,中药),外科手术(包括切除局部病变,用或者不用覆盖物,以及一些新型疗法(冰冻治疗,PDT)。局部皮质类固醇往往作为治疗扁平苔藓的首选,但并不总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且,长期局部使用类固醇会导致口腔念珠菌病,可能会导致扁平苔藓患者的肾上腺抑制(尤其是使用含皮质类固醇的漱口水)(口腔扁平苔藓(扁平苔藓)的临床特征和管理,重点是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扁平苔藓的管理)Retinoids它们对包括T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内的炎症和免疫功能细胞具有调节功能第四届世界口腔医学研讨会的共识建议将局部类维生素A视为治疗扁平苔藓的第二线疗法。(扁平苔藓传统治疗和新治疗)据报道,局部维甲酸(如维甲酸,异维A酸或芬维A胺)可导致扁平苔藓中白色纹的暂时逆转。然而,随着局部皮质类固醇相比外用维甲酸通常不太有效,因为它们与副作用,如唇炎,和甘油三酯的高血清水平和肝酶相关(口腔扁平苔藓(扁平苔藓)的临床特征和管理,重点是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扁平苔藓的管理)。局部免疫抑制剂会产生短暂的烧灼感,且复发率高。中药对治疗扁平苔藓有效,副作用少,但起效相对较慢。例如用姜黄素,姜黄素是姜黄中的主要姜黄素,已知具有抗炎,抗氧化,化学预防和化学治疗的作用。,,等人比较了局部用1%姜黄素凝胶和0.1%曲安奈德治疗扁平苔藓的疗效。结果发现,即使1%的姜黄素能有效减轻扁平苔藓的症状和体征,其功效随使用频率的增加而提高,但不如曲安奈德的0.1%那么有效。因此,根据他们的研究,它不能用作皮质类固醇的替代品,而只能用作维持药物。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PDT)使用在特定波长的激光下活化的亚甲基蓝之类的光敏化合物,通过强氧化剂破坏目标细胞,造成细胞损伤,膜溶解和蛋白质失活。(扁平苔藓传统治疗和新治疗)PDT 对包括炎症和癌症在内的损害组织有选择毒性,对健康组织无害。在PDT与常规皮质类固醇治疗糜烂性扁平苔藓的比较中,皮质类固醇更为有效因此PDT只能单独能作为顽固性扁平苔藓的改良治疗方式或者作为传统治疗的辅助治疗。Vedtofte等人21评估了冷冻手术和激光手术治疗口腔癌前病变的应用,并报告说,使用冷冻手术和激光手术的一个主要缺点是整个病变无法进行组织学检查。 鉴于以上治疗方式治疗周期较长,不易彻底根治扁平苔藓,易复发,因此手术治疗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 有学者采用手术切除病变,外加粘膜瓣转移修复切除后的缺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产生了二次创伤,增加了患者痛苦(唇部,粘膜瓣转移)。我们近两年来对顽固性扁平苔藓的病人进行病变粘膜切除,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膜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效果。患者术后完全恢复,进食酸性,辛辣食物粘膜无敏感无刺激痛,张口度正常,移植区保持稳定。一例双侧手术后的患者在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未见复发 。与上述手术缺损修复方法相比,不会造成二次创伤,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而且,脱细胞真皮基质膜安全,一般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不会造成挛缩,张口受限等功能障碍。(图2)
正颌手术是相对长期复杂的整体治疗过程,患者要到较为大型的口腔医疗机构,由正畸科医师和正颌医师联合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由正畸科医师进行正颌的术前正畸,正颌术前正畸完成后行正颌手术。正颌手术在之前研究模型的基础上,术中需要打断上下颌骨,在特殊位置打断后调整上下颌骨的咬合关系,必要时还需要对上颌骨进行分块,正颌手术后仍需一段时间的正畸治疗,才能达到较为良好的整体治疗效果。手术切口都在嘴里面,术后的口腔卫生等保持显得很重要了。那么在院期间,患者本人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家人应该怎样配合照顾患者呢?一、手术前正颌手术对我们团队来说已经是常规手术,双颌手术一般4-5个小时,几乎不需要输血(因为我们团队采用了最新的国际上的围手术期及术中的的一些措施,使创伤及出血大幅度减少。这个我们可以以后详谈)。为了确保麻醉及手术的安全进行,术前要照顾好自己,确保身体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比如2周内没有感冒发烧等症状,嘴里最好没有溃疡,保证充足的睡眠,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我的很多患者朋友要做手术了,手术前大吃一顿,这个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以不影响胃肠功能为要。二、手术后回到病房经过几个小时的手术及ICU的平稳过渡后,转回病房时患者朋友是清醒的。会发现身上连着监护仪器,胳膊上绑有测血压的袖带,这都是必要且正常的。生命体征一切正常,我们回病房第二天就会撤掉监护仪等。面颊手术区域有冰敷以减轻术后肿胀及疼痛,冰敷袋病房护士会按时给你。由于手术及麻醉的刺激,可能会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不过,这些不舒适感在术后第1天就开始逐渐减轻,如果时间稍长,也不用紧张。每个人对麻药及镇静剂的耐受不同,但最终会慢慢好转,我们也会相应对症用药减轻上述症状。还有胃管的刺激,术后嗓子不舒服、会有异物感,也是每个人感觉不一样的。我可以说的是,我做了这么多手术,不能耐受胃管的患者还没有碰到。说明这个刺激不大的啦。三、术后在病房的日子~我们鼓励患者朋友早期活动。回病房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啦。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现在病床上头高位平躺,这个可以通过调节住院病床来完成。再可以再床边坐在凳子上感受一下体力等。再就可以围着床边走,慢慢室内走等等。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术后只能进食流食,可能会有头晕等不适症状,在起身时,一定要慢,尽量在家人搀扶下慢慢起身,术后每天的活动量要逐步增加。至于饮食方面,可以通过胃管多进食不同种类流食,有个搅拌机是最理想的啦,把不同的食材打细后通过胃管打入胃中,提供足量、全面的营养支持。这里,需要特殊强调的是,口腔护理极其重要:术后一定要多喝清水,对术后身体恢复有益处,同时也有助于口腔清洁。回病房后就可以尝试喝清水了;除了常规每天早晚护士帮助进行口腔冲洗外,每次进食后,可以喝清水轻轻的含漱几次以清洁伤口上残留的食物残渣,减少感染的风险。我们还会请你带一个头套,之前都是用绷带缠扎(这个是很不舒服的),而头套的舒适度要高很多了。目的是减少以至消灭术区的死腔,预防感染。头套主要是术后头三天戴,如果持续戴感觉不能耐受,可以拆下,间隔一段时间再戴。从术后第1天开始,脸会逐渐肿胀,直至术后第3天,达到肿胀高峰期,之后就会开始逐渐消肿。为尽量减轻肿胀,我们会请你术后冰袋冷敷三天,三天后改热敷。医院的冰袋都是有一层绒布的,可以直接贴于面部。而热敷工具,需要自己准备,一般是热水袋,建议将热水袋包一层干毛巾,特别是贴面的一侧,防止烫伤。只一层就可以,多了起不到热敷的效果。一般术后一周可以出院啦。出院后一个月,肿胀就消得差不多了,此时看起来像是有点长胖而已。要完全消肿,需要半年左右。这段时期,你主观上不会太在意肿胀问题了。补记:很多病友问正颌术后戴头套的问题。上文中没有详述,这里补充一下。首先戴头套要注意时间和松紧要合适,如果太长太紧,面部肿胀不利于恢复。而太短太松的话,就会没有效果。一般建议第一周和第二周要全天戴,第三周和第四周只要每天戴满10个小时,白天晚上都行。戴的时候要注意松紧适宜,一共戴四周就可以了。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三十岁以上)时间会长一些,建议最长两个月左右。面部的组织会在头套的辅助下,慢慢的再次与骨骼贴合,直至最后完全依附并在骨骼上,所以头套是非常有助于术后面部塑型的。
昨夜雨疾风骤。骤雨初歇,呼吸着郊区清新的空气,整理一个我满意的病例,分享给博友。 这个小朋友是先天性一度唇裂,手术后间断来复诊过一两次,六年后已经长成为一个小伙子了,来到我的面前,手术的瘢痕是有的,但是整体上唇、鼻的形态可以说是完美。这个术后效果在成年前是不需要二期手术的,18岁后可以使用激光进行瘢痕的磨削,就更完美了。 随附术前、术后照片(上侧图为术前、术后一周拆线、术后一个月。下侧图为术后六年)。达到这个效果的术中口轮匝肌肌肉重建,我没有附上,因为手术的实时照片会让非专业认人士感觉不适。但是肌肉重建是达到这种效果的基础。包括鼻塌陷的修复,都是重建肌肉后结果。 目前唇裂的手术的医学理念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了,如果手术医生领悟并正确实施,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我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肖医师,颌面部创伤及畸形整复,我们的团队在路上!
对任何一位得了肿瘤的患者及其家属,迫切要了解的问题:1、病人患了是什么病(肿瘤)?2、这个病能治吗?3、此病怎么治疗啊,是手术还是有其它治疗方法?4、治疗的效果如何?治疗后能活多长时间?要解释好这些问题,肿瘤手术医生就要回答或告知患者或者家属手术适应症、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的危险性、治疗的效果、术后放化疗等问题。对于肿瘤患者治疗的效果问题,要用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来回答,今天我主要讲一讲口腔癌患者生存率的问题。所谓口腔癌患者生存率是指一群口腔癌患者,经过系统规范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或者手术加上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后,过了一段时间后,有多少人仍生活着的概率。比如100位口腔癌患者,经过治疗,5年后有60个人活着,那么就是说这种口腔癌5年的生存率为60%。反过来讲,一种口腔癌的5年生存率为60%,就意味着患这种癌的病人,经过治疗后,有60个人能活过5年去;10年生存率为55%,就意味着有55个患这种癌的病人能活过10年去。生存比例愈高,表示肿瘤的治疗效果愈好。但对于某一位患者,肿瘤治疗后的5年末,他属于60%之内的那部分仍活着的人,还是属于40%已经故去的人呢?在肿瘤开始治疗之前或之初是无法事前知道的,作为医生当然都希望患者治疗后5年、10年、甚至几十年都生活的好好的。讲生存率要有个前提,是病人必须经过肿瘤的综合治疗,而且应当是系统规范的综合治疗,那些未经治疗或者根本治疗就不正规的病人,其生存是无法保障的,当然也不属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范畴。一个肿瘤患者要想获得好的肿瘤治疗效果,需要到一个较好的医院,接受规范的治疗,而不是有病乱求医。有问题早期到医院看病,作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规范治疗是治愈肿瘤的关键。口腔内生长的肿瘤,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早期发现,一旦发现有问题(参见我写的“警惕口腔癌—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文)应尽快到较好的医院口腔科或口腔颌面外科看病。早发现、尽快到医院看病、且作出正确的诊断对提高口腔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极其重要。口腔癌的发展过程分3个阶段,一般规律是:1阶段先是口腔内出现肿瘤(称之为肿瘤原发灶),2阶段是肿瘤细胞转移到颈部淋巴结,3阶段指肿瘤细胞在颈部淋巴结待一段时间后转移扩散至全身其它地方(称之为远处全身转移)。口腔癌发展过程的一阶段是治愈疾病的最关键时段,在这一阶段时就积极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是相当高的,可达到80%以上,部分患者甚至可以治愈肿瘤;在二阶段时治疗,5年生存率就下降了,但也可达到50%以上;到三阶段时再治疗效果就很差了。几十年来随着技术的提高、放疗设备的改进、化疗药物的合理应用、新的免疫制剂的出现(参见我写的“头颈部鳞癌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肿瘤综合治疗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口腔癌的生存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很多口腔癌患者,由于早期没有警觉,将口腔肿瘤当成口疮、溃疡、牙病等等而疏忽大意,就医时肿瘤往往已经长得很大了,有资料统计多数口腔癌患者就诊时肿瘤已长到4cm以上了,同时肿瘤也逐步发展到了第二阶段,治疗效果就相对差了,5年生存率自然就下降了。主要是因为这个原因,几十年来口腔癌生存率虽然有不断提高,但仍然不理想,全世界范围内,其口腔癌总体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60%上下。可喜的是通过几十年来的努力,我们国家口腔癌的治疗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了,部分地区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了提高口腔癌的治疗效果,需要提高全民肿瘤的防范意识,医生和患者应携起手来,攻克难关,造福大众。专业杂志统计的近几年口腔咽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以及原发灶无转移者(一阶段)、颈部淋巴转移者(二阶段)、远处转移者(三阶段)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资料引自CA CANCER J CLIN 杂志 Cancer Statistics, 2009-2016文章):2009年总体60%,一阶段82%,二阶段53%,三阶段28%。2010年总体61%,一阶段83%,二阶段54%,三阶段32%。2012年总体61%,一阶段82%,二阶段56%,三阶段34%。2013年总体62%,一阶段82%,二阶段57%,三阶段35%。2014年总体62%,一阶段83%,二阶段59%,三阶段36%。2015年总体63%,一阶段83%,二阶段61%,三阶段37%。2016年总体63%,一阶段83%,二阶段62%,三阶段38%。以上的所有的数据、资料仅供参考,不做医疗凭证。
口腔癌是指一类发生于口腔的恶性肿瘤。口腔癌好发于舌头、牙龈、颊、腭、口底、唇等部位。发病原因与生活习惯、嗜好、病毒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口腔癌治愈的主要手段一、发生口腔癌的主要诱因1、烟、酒刺激烟草和酒精致癌特别是口腔癌、口咽癌、喉癌几乎已被公认。烟草和酒精刺激口腔黏膜,造成黏膜损害,上皮异常增生,久而久之就会发生口腔癌。2、咀嚼槟榔等生活习惯长期咀嚼槟榔等刺激物质会引起口腔黏膜上皮的异常增生,久而久之也会诱发口腔癌。3、慢性刺激口腔内尖锐的牙尖、牙齿的残根、劣质的假牙,经长期刺激后可发生癌变,尤其常见于舌及颊粘膜。不良的口腔卫生等关系常常伴有慢性炎症存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再加机械性损伤可成为癌症发生的因素。4、口腔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也是发生口腔癌的诱因之一二、早期口腔癌的表现有哪些1.口腔颌面部出现新生物,表面颗粒状,菜化样或早期出现溃烂疼痛等症状。2.舌颊等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麻木。3.牙齿不明原因的疼痛,迅速松动脱落等。4.口腔或颜面部的溃疡两周仍不愈合者。5.不能解释的口腔粘膜白色或红色的斑块及侵润块。三、关注早期口腔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有时易被误诊为慢性炎症、溃疡病、牙病或肉芽组织增生等,而待症状明显时,癌肿多半已到中晚期,给根治带来困难。因此,认识口腔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和癌前期表现,对预防和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凡有下列症状者必须高度警惕。1、突然出现牙齿松动或脱落,咀嚼食物时牙齿咬合不良,有假牙者自觉假牙不适,口腔与咽部麻木疼痛,经一般消炎及对症治疗不见好转。2、口腔粘膜出现长期不愈的溃疡,且粘膜苍白,失去光泽,类似白斑,粘膜下发生纤维性索条硬结。3、出现局限性唇粘膜增厚或鳞屑,伴有灰白色角化斑。4、口腔粘膜突然出现红斑、水肿、糜烂、白斑皲裂、扁平苔藓、隆起或颗粒状肉芽,虽无明显不适,但经治疗2-4周非但不愈,反而扩散增大。5、口腔内有些隆起赘生物虽是良性病变,如乳头状瘤、义齿刺激引起的增生,化脓性肉芽肿等,但也有少数会演变为鳞状细胞癌,也应予以警惕。6、突然出现舌运动受限,语言不清,说话和吞咽时感到咽部疼痛。7、突然出现唾液分泌增多,鼻涕带血,吞咽哽噎感,颌面部有肿块及淋巴结肿大,并且持续存在,甚至逐渐加重。8、口腔内有多次原因不明的出血和颌骨张闭困难。四、口腔癌的癌前病变有哪些癌前病变是指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癌变的独立的疾病。与口腔癌有关的癌前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白斑口腔粘膜白斑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可表现为平伏的白色病损,或呈皱纹纸样,颗粒状,甚至发生溃烂。好发于颊,唇粘膜。口腔粘膜白斑的癌变率可超过5%。2.红斑口腔粘膜红斑在近年来已被视为比白斑癌变率更高的疾病。虽然红斑的发生率远低于白斑,但其危险性却不容忽视,癌变率高达90%。舌,口底和咽侧被认为红斑的高度危险区。3.扁平苔癣扁平苔癣为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其癌变率在1%左右,以糜烂型,萎缩型和斑块型较易恶变,部位以颊粘膜为最常见。4.口腔粘膜下纤维性病变口腔粘膜下纤维性病变被认为与咀嚼槟榔有关,有1/3者最终可发展成癌。主要表现为进食灼痛,口干,口腔粘膜萎缩等。常见于两侧颊粘膜及唇舌等部位。五、怎样预防口腔癌1.积极参加口腔癌的防癌宣传,了解预防口腔癌的知识,认识口腔癌的危害性。2.保证营养,保持口腔卫生。讲究营养的平衡,力戒烟酒,及时治疗残根,残冠,去除不良刺激。3.积极处理和治疗癌前疾病。4.不讳疾忌医,发现病变应及早就医,力争做到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并坚持定期检查。六、发现口腔癌怎么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口腔癌治愈的主要手段。发现口腔癌或怀疑患口腔癌者,应尽早到较大的二级或三级医院的口腔科或口腔颌面外科就医,有专科医生指导,早期口腔癌的规范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达到60%以上,切忌到讳疾忌医,麻痹大意,拖拖拉拉,有病乱投医,听信偏方,而贻误早期治疗的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此文转自我在卫生部科普宣传网站发表的文章
口腔癌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分为舌癌、颊癌、牙龈癌、唇癌、口底癌和腭癌,其中以舌癌最常见。口腔癌常见于中年和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但最近报道女性发病率有明显上升。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郅克谦博士认为,口腔癌是一个慢性的病理过程,在其进入典型的或明显的癌症病变之前,需经历较长时间的癌前病变过程。口腔癌多见于口腔浅表部位,易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郅博士表示,预防口腔癌,首先要消除致癌因素,如及早处理病牙,尤其是残根、残冠、错位牙以及磨牙锐利的尖,去除不合适的局部或全口假牙;同时注意口腔卫生,不吃过烫和有刺激性的食物,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尽量避免口腔黏膜经常受损。其次,要及时处理癌前病损。同时,应该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建议定期到口腔颌面头颈肿瘤门诊检查,及时确诊,早期治疗。 与全身其他部位的肿瘤相比,口腔癌的治疗效果较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口腔癌患者,可以彻根治,患者对治疗效果应该有信心。(来源:华商网-华商报作者:孙建奎) 门诊时间:每周二、四(全天)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四楼口腔外科门诊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五楼一病区 咨询电话:029-81015479郅克谦副教授
腮腺包块可为腮腺炎,也可以是囊肿或肿瘤。腮腺炎应针对病因,尽早消除炎症和去除结石,防止发生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囊肿和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肿瘤为常见且危害较大,故在此以讨论肿瘤为主。 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约75%),恶性肿瘤只占少数(约25%)。 腮腺肿瘤多为“临界瘤”。术后有复发和恶变的可能,临床上多形性腺瘤最为多见,其特点为慢性生长,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检查肿瘤时,一般界限清楚,质地较硬。肿物表面不光滑,多呈结节状,无面瘫,如恶变时可出现面瘫。低度恶性肿瘤是粘液表皮样癌为最多,其包膜常不完整,临床上复发率较高。腮腺癌亦不少见。腺样囊性癌临床上的特点为肿物生长较快,因肿瘤压迫可早期出现面瘫,癌细胞可迅速侵犯面神经。腮腺瘤样病变少见。 对腮腺肿瘤的认识,多有恶性倾向,趋于年轻化,一般可作出正确诊断,但对腺体内较小的肿瘤在诊断上仍存在困难,术前一般不主张活检,防止瘤细胞扩散和植入。多数人认为腺体内小型肿瘤,行腮腺碘油造影对其诊断亦无价值。目前实用的术前诊断性检查最佳为核磁,其次是CT和B超。腮腺肿瘤手术,要依据肿瘤的性质、大小、部位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单纯瘤体摘除因复发率很高,应废弃。目前多采用瘤体腺体一并摘除术,以防肿瘤复发,对腮腺恶性肿瘤已侵犯面神经并且临床上出现面瘫者均应牺牲面神经。腮腺腺样囊性癌与面神经的亲和力较强,最易损伤面神经,早期出现面瘫。。腮腺肿瘤切除绝大多数采用保留面神经瘤体及腺体部分和全部切除术。甚至混合瘤复发的病例还可再次保留面神经行肿瘤摘除术,寻找面神经时要依肿块的位置大小而定。原则上以手术时方便为准。 腮腺肿瘤无论良性或恶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30~50岁多见.良性肿瘤呈无痛性缓慢生长,常为无意中偶尔发现.病程长短不一,可由数天至数年不等.混合瘤常以耳垂为中心,呈无痛性逐渐生长,呈球形或椭圆形,或呈结节状.表面光滑,质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瘤体较大时可呈典型结节状表现,表面凹凸不平,与皮肤无粘连,高起之处常较软,低凹之处较硬。混合瘤除表现面部畸形外,一般都不引起面神经功能障碍。若混合瘤生长缓慢,存在多年,在近期生长加速,出现疼痛,瘤体不再活动,面神经麻痹等恶性征象时,应考虑有恶变可能。 腮腺混合瘤多见于中年。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肿瘤多表现为耳下区的韧实肿块,表面呈结节状,边界清楚,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有移动性,无压痛。如肿瘤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①肿瘤突然增长迅速加快,②移动性减少甚至固定,③出现疼痛或同侧面瘫等。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依据全面的采集病史,以及进行局部体格检查,手术前需要行CT摄片检查,最终病理检查以确诊。 混合瘤的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原则。术前一般不宜作活检。肿瘤的包膜常不完整,有时瘤细胞可侵入包膜或包膜外组织,若切除不彻底则将复发。故手术时不宜采用剜除肿瘤的方法而应将肿瘤连同其周围的腮腺组织一并切除。术中要注意保持面神经。如有恶性变,应按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处理。 腮腺包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可能由于逐渐增大而压迫神经引起相应症状,或由于炎症扩散引起相邻组织间隙感染,甚至可能导致腮腺功能丧失。病程较长者会影响治疗效果提高根治难度且易复发。故在发现腮腺包块时应及时诊治,以预防其并发症和后遗症。 不当的治疗方式:(1)中药外敷.腮腺区包块中药外敷会引起组织充血,纤维增生,使腮腺组织发生粘连,不仅不会使肿瘤,囊肿消退,反而给手术解剖面神经带来困难,因此应绝对禁忌中药外敷.(2)腮腺区活体组织检查.腮腺肿瘤无论良恶性,穿刺等活体组织检查均有使瘤细胞发生种植的危险,所以应绝对禁忌任何形式的活体组织检查.(3)只切除瘤体的手术治疗.腮腺肿瘤无论良恶性均有一定的侵袭性,即肿瘤可侵犯临近组织,只切除瘤体不连同切除腮腺浅叶或深叶的手术方法是极其不完善的,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一旦腮腺区长了包块,应及时就诊大的正规医院,禁忌中药外敷和穿刺活检. 意见建议: 外科手术是治疗腮腺肿瘤唯一有效的手段,首次术式是否正确彻底是治愈的关键.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证面神经不受损伤,特别是颞面干;二是禁忌弄破肿瘤包膜,否则会导致瘤细胞种植复发. 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75%),手术切除可以彻底根治。但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垂麻木和耳垂区软组织凹陷等,其处理一直尚无理想的办法。我科采用改良术式,通过保留腮腺嚼肌筋膜、耳大神经和采用胸锁乳突肌瓣整复,可以达到根治效果,并且明显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保留腮腺的功能。经本术式治疗的患者收到满意效果,相关的学术论文已经发表。
种植牙,因其具有固定好、不损伤周围牙齿、美观、舒适等优点,有人类“第三副牙齿”的美誉。牙种植技术上对于我们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我的牙种植之路就是从唇腭裂患者中的牙槽嵴裂植骨术后患者的牙种植开始的。牙槽嵴裂患者植骨后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左侧侧切牙缺失(左上二),此区在种植上被称为美学区,意思是因为患者在进行微笑等唇部活动时会露齿、露龈,如果牙种植不理想会影响美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我们团队开展了数十例的牙槽嵴裂患者牙槽嵴裂植骨术后的牙种植治疗,术后效果满意(如下图)。在上述基础上,我们团队对非牙槽嵴裂患者的常规缺牙患者进行了更多例的牙种植治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牙种植经验。本人在诊疗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医患沟通中的一些误解)整理成文字,与大家共享。一、牙种植价格太高有媒体曾爆出“种植牙收费3万元,成本3000元”的消息,引发很多网民吐槽,也令口腔科医生感到无奈。所谓的‘种牙暴利’观点有失偏颇。报道中所说的只是种植体的材料成本,而种植牙的手术成本、修复成本、技术成本、医疗运行成本和医护人员的劳务价值并没有被算进去。种植牙一般选用纯钛种植体,不同品牌的价格存在明显差距,主要是设计和机械加工精度不同,对种植过程和效果也会造成影响。总体而言,欧美国家种植牙的品质比较出色,整套系统的成本也相应较高。种植牙系统包括三部分,除了种植体,还有种植基台和器械配件。其中,种植器械配件分为手术配件、修复配件和愈合期配件,一套进口种植系统配备有几百个设计精密的配件,每一种都有专门用途。平均进口种植系统的成本大约6000元人民币左右。经常为人们所忽视的是种植牙的技术成本。种植牙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一个成熟的牙种植医生的养成,平均需要七至八年,包括训练和临床实践。二、种牙可以“加速”种牙一般需要三至六个月时间,这不是医生故意拖延,而是由治疗技术本身决定的。牙齿种植要先在牙槽骨上打“桩”(植入种植体),后期再接上烤瓷牙冠。植入人工牙根(种植体)后,牙骨愈合需要至少三个月,一般4-6个月,有些人受自身情况(如骨质疏松等)影响,可能要等得更久。现在有拔牙后即刻种植和种牙手术后即刻修复的方法,但必须根据患者的条件做出选择,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采用这些方法。目前,大部分患者不适合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的。三、老人没必要种牙和活动假牙、烤瓷牙相比,种植牙价格更贵,但是更舒适、实用。经常有孝顺的子女想让高龄父母种牙,却因价格问题遭到老人的拒绝。实际上,种植牙对老人的意义最大。老人因牙齿缺失,导致咀嚼功能下降,营养吸收差,甚至出现营养不良。而种植牙在恢复牙齿咀嚼功能、维护口腔健康方面,明显好于活动假牙、烤瓷牙。活动假牙依靠金属钩及胶托固定,容易松动,仅能恢复部分咀嚼功能。安装烤瓷牙则必须磨削两侧邻牙,充当“桥墩”来固定联体烤瓷牙。活动假牙因主要靠缺牙处的牙骨支撑咬合力量,容易导致牙床逐渐萎缩。而种植牙不需要损伤两侧的邻牙,不仅坚固耐用,还可以防止牙骨萎缩。四、种牙后就能随意咬硬物种植牙虽然是纯钛金属的,但是它与骨的结合与自然牙是不同的,自然牙有牙周膜,可以四两拨千斤,卸掉部分咬合力。种植牙虽然是纯钛根、有瓷牙冠,但因为其咬食物是硬碰硬的接触,有咬力极限,有被咬崩的可能。种植牙用于咀嚼日常的食物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装上种植牙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仍需像爱护真牙一样注意口腔卫生,否则人工牙会患上类似牙周病的“种植体周围炎”,表现为牙龈肿痛出血,严重者将导致种植牙脱落。五、种牙只能维持十年种植牙有使用寿命,有些牙齿缺失的中年人误以为种植牙只能维持十年,担忧种植牙脱落后,因牙槽骨受损,无法再补救。种植牙的使用寿命与个人维护、口腔卫生情况以及全身健康情况有密切关系。种牙技术在欧洲问世后, 1965年成为世界上首位种牙者的一位瑞典人,和种植牙一起安然度过了40多年,直到过世。如今,随着技术的改进和人们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种植牙的使用寿命也在不断延长。目前种植牙的使用寿命普遍在十年以上。即使种植牙脱落,也可以采取植骨等方式进行修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牙缺失的修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牙齿种植。经常会有门诊患者在咨询时担心种牙时疼痛等问题,其实,牙齿种植比拔智齿还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