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基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其产生的痛经、月经增多、不孕等症状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传统采用激素疗法和手术治疗,但由于激素疗法的副作用和停药后的复发,手术又需要切除子宫,所以使部分患者,特别是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很难接受,则可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通过栓塞子宫动脉造成子宫内的病灶坏死吸收。行子宫动脉栓塞的目的是创伤小、痛苦少、症状缓解迅速,不易复发、并发症少,特别是保留了子宫和生育能力,对于维持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常规术后治疗:抗炎治疗(头孢类),厌氧菌可用(甲硝唑),止痛治疗,恶心、呕吐(胃复安),用药剂量和方法须遵医嘱执行。饮食指导:忌吃辣、莫贪凉、少食酸。做到:1)忌吃辣:一部分痛经病人,本来就月经量多,再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品,会加重盆腔充血、炎症,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而使痛经加重,如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榴莲等。2)莫贪凉:胃肠功能不佳的女性,经前和经期应忌食生冷寒凉食品,如冷饮、生拌凉菜、螃蟹、田螺、梨、柿子、西瓜、香蕉、青瓜、山竹、绿豆、黄瓜、柚、橙子等。3)少食酸:酸性食品有固涩收敛作用,使血液涩滞,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因此痛经者应尽量避免在经期使用此类食物。酸性食物包括米错、酸辣菜、泡菜、石榴、杨梅、草莓、杨桃、樱桃、酸枣、芒果、杏子、李子、柠檬等。生活指导:1)腺肌症患者由于周期性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常常会导致贫血,加之严重的周期性痛经,大多数患者身体较虚弱,一定要注意平时饮食习惯和运动,保持充足的休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2)在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适量运动。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3)在日常饮食中应合理的增加一些含铁较高的食物,如:黑木耳、黑芝麻、紫菜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近年来,随着“三高”人群增加,该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攀升,70岁以上人群中达到8%~10%。由于血管关系到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可以说“病在腿上,险在心脑”。严重的下肢缺血不仅可能导致截肢,斑块脱落还可能随血流“漂移”,引发肺栓塞、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缺乏经验,很多患者常把腿部不适误认为是年纪大了、腰腿痛、缺钙等造成的,延误治疗。因此,出现可疑症状要引起重视。一般来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表现为患肢发冷、有麻木感,走路时小腿酸胀、乏力、间歇性跛行;中期出现肢体皮肤苍白、温度降低、肌肉萎缩,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甚至夜间被痛醒等;晚期患肢动脉完全闭塞,肢体可发生坏死,形成溃疡等。 老年人和“三高”患者,最好掌握一些早期分辨的自检方法。比如可以摸摸大腿根部和足背,如果能感觉到明显、规律的动脉搏动,一般可排除下肢动脉血管疾病。此外,如果两只脚皮肤温度不一致,一边凉一边热,温度低的那边很可能有血管方面的问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患侧肢体出现疼痛、肿胀、皮肤青紫,所以,当出现无原因的下肢浮肿、疼痛,应警惕是否存在下肢静脉栓塞。刮痧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的确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功效,对于中暑、感冒、胃炎、头痛、风湿性关节炎、扁桃体炎、牙痛等效果尤为显著,但对于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却无任何作用,反而会因为挤压患肢而造成血栓脱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甚至致死。因而,患者切勿用刮痧当成治疗办法,以免延误病情。
治疗; 药物治疗 一、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吸氧,疼痛剧烈者可给度冷丁、吗啡、可待因等 二、呼吸及循环支持 缺氧及低碳酸血症在肺栓塞患者中最常见。若PaO2<60--65mmHG(1mmHG=0.133KPa),且心排血量降低时,应面罩或气管插管给氧,果需要机械通气。应注意避免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副作用.机械通气所致的胸腔内正压可使大块肺栓塞患者静脉回流减少,右心衰恶化.一些学者建议用低潮气量并提倡给予低液体负荷. 急性大块肺栓塞的患者多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主要是由于肺血管床的横截面积减少及已存在的心肺疾病所侄.急性大块肺栓塞时右心室缺血及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左心衰.许多大块肺栓塞的患者出现症状后数小时既死亡.因此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支持疗法非常重要.对于低血压、休克可静脉滴注多巴胺、阿拉明等维持体循环收缩压90mmHG以上。 三、溶栓治疗 Ⅰ溶栓治疗的益处溶栓治疗是直接或间接将血浆蛋白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迅速降解纤维蛋白,使血块溶解;也兼有部分抗凝作用[16], 大块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后负荷的增加可导致右心室衰竭、体循环低血压及休克这些均提示预后较差。溶栓治疗可改善上述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状态,溶栓治疗,与单独应用肝素治疗比较有以下优点:1、可迅速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使血液动力学参数迅速改善;2、有利于静脉栓子的溶解,有可能降低肺栓塞的复发率;3、可阻止慢性肺血管阻塞的发生、发展,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大块与非大块肺栓塞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受益不同。多数学者认为,溶栓治疗适用于大面积PTE并休克和低血压者,对血压正常、右室功能不全的次大面积PTE患者是否进行溶栓治疗尚有争议。但Konstantinides等[17]报道的一项研究(719例)结果表明,与单纯抗凝治疗相比容栓联合抗凝治疗可以使急性PTE的病死率和栓塞复发率降低,提示无绝对溶栓禁忌症的次大面积急性PTE患者,溶栓治疗可能更有益。Ⅱ溶栓治疗的指征及禁忌证 如果没有绝对禁忌证,所有大块肺栓塞的患者都接受溶栓治疗。对于血压正常、组织灌注正常而有临床和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功能不全证据(例如次大块肺栓塞)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证可以进行溶栓治疗。既不是大块又不是次大块肺栓塞患者不应接受溶栓治疗。报道10%的因非创伤猝死入院的患者50%的心电图显示电机械分离、心跳骤停的患者是PE引起。对于这些患者,常规的心肺复苏罕见成功,必须迅速解除肺动脉梗阻,才能提高生存率。一项前瞻研究发现,院外发生的心跳骤停,高度怀疑AMI或PE而没有溶栓禁忌症的患者,在常规心肺复苏15分钟后,立即给予50mgt-pA和5000U肝素,如果30分钟之内没有恢复自主循环,可以追加同等剂量的t-pA和肝素,有68%的患者恢复自主循环。而对院内发生心跳骤停且高度怀疑大面积PE,应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立即静脉注射50mg负荷量t--PA,有可能使脉搏在3--30分钟恢复,从而挽救生命,PE心肺复苏过程中溶栓机制是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肺动脉血栓栓塞,解除了引起心跳骤停的根本原因,并保持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溶栓治疗能够溶解微血管中的纤维蛋白和微血栓,促进纤维蛋白原的分解,改善微循环的再灌注,从而保证机体组织的供血供氧,尤其有利于脑组织的再灌注,增加脑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有助于神经系统的保护。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溶栓治疗有望成为一项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 溶栓过程密切检测患者有无出血表现如血管穿刺部位、皮肤等部位。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密切观察有无新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大出血严重应终止溶栓,并输血,出现颅内出血应作为急诊,迅速与神经内科或外科联系,决定治疗。 四、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可防止肺栓塞发展和复发,常用的抗凝药物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令治疗,主要应用于①肺栓塞溶栓后;② 不具有肺栓塞溶栓指征者,单独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禁忌症血小板减少、活动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未控制的高血压、近期手术者,但这些对确诊肺栓塞的患者均为相对禁忌症。大块肺栓塞溶栓后应静脉应用普通肝素。欧洲心脏病学会推荐剂量:负荷量5000--10000u静脉注射,然后800-1250u/h或15-20u/kg/h持续静脉点滴。给药速度根据体重调整,目标APTT是对照值的15倍至25倍,相当于Xa因子活性在0.3--0.6U范围。静脉使用普通肝素后4--6小时第一次测APTT。无低血压、休克、右心功能不全的肺栓塞可用低分子肝素代替普通肝素,但大块肺栓塞不能替代,因为在低分子肝素治疗肺栓塞的实验未包括这些患者。 如果肺栓塞发生在术后,大手术后12--24小时内不能使用肝素,如果手术部位仍有出血,治疗应进一步延迟。妊娠使用肝素安全,因为不通过胎盘。但此时肝素抵抗应加大剂量,根据APTT或Xa活性调整剂量。癌症患者静脉栓塞复发率增加,需要长期抗凝治疗。 口服抗凝制剂目前常用华法林钠。应用肝素第一或第二天开始口服抗凝剂。其始剂量2--3mg,根据INR调整剂量。负荷剂量并不比维持剂量更快达到目标INR(2--3),反而有害,因此必须合并肝素4-5d,至iNR达到治疗水平至少2天。INR达到治疗水平前,每天应检测INR,治疗前头2周每周检测2次,其后根据INR达到稳定的情况每周1次或更少。长期治疗者,每4周监测1次。有效治疗应使INR达到2--3。抗凝时程取决于临床事件的类型和并存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存在暂时性危险因素复发率低的患者,3--6个月治疗合适。对于第一次发作后无预知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进行6个月的长期抗凝治疗。对于恶性肿瘤或复法静脉栓塞进行无限期抗凝治疗(>2年) 口服抗凝剂最常见并发症出血,其危险与抗凝程度有关,有足够证据INR大于3时出血常见。,如果临床需要可停药,口服或注射维生素K(1--2mg)对抗,如果患者出血严重,应静脉注射维生素K和新鲜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口服抗凝剂最重要的非出血副作用是皮肤坏死,发生治疗第一周,这种并发症与蛋白C和蛋白S和恶性肿瘤有关妊娠时口服抗凝剂能通过胎盘,在妊娠的前3个月可引起流产和胚胎病。因此妊娠的前3个月和分娩前6周口服抗凝剂应改为肝素治疗,可选用皮下注射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作为长期治疗。产后哺乳口服抗凝剂,因为即使应用华发林,在乳汁中并未发现药物成分。 五、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包括:导管内溶栓、导管血栓捣碎术、局部机械消散术、球囊血管成行术、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此外还有一些介入治疗方法,如电解质取栓术、负压吸引取栓术等。但存在溶栓绝对禁忌证,或溶栓治疗失败而患者生命垂危时,可应用右心导管机械技术成功地将大块血栓击碎或进行栓子清除术。 适应症: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伴进展性低血压、严重呼吸困难、休克、晕厥、心脏骤停;溶栓禁忌症、开胸禁忌症/或伴有极易脱落的下腔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者介入治疗,安全性较高、技术难度不大,是一种有效方法,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但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肺栓塞为一常见的心肺疾病,病死率高,临床易误诊、漏诊。我们相信随着诊断技术及水平的提高。治疗方法的改进,临床医师将进一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率,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降低其病死率及致残率。
1、什么是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好发于双下肢浅静脉,主要原因是长期下肢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皮肤瘙痒、静脉迂曲。就是腿上出现了蚯蚓状的淡紫色的血管突出于表皮,随时间的延续出现皮肤的瘙痒、色素沉着、溃疡等一系列症状。2、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总体可以归纳为一条,就是静脉压力的增高,导致浅静脉迂曲,这是最基本的原因。各种各样可以导致下肢静脉压力增高的情况,都可以称之为病因,比如肥胖、长期的重体力劳动者、长期的站立者,比如教师、外科大夫、工人或者厨师都是下肢静脉曲张的易患人群。3、静脉曲张的高位人群:(1)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期站立工作的人:长期站立,静脉回流不畅.(2)从事水产养殖或捕捞作业的人:下肢静脉易受凉,血管收缩,静脉回流不畅(3)孕妇:增大的子宫压迫髂静脉,下肢静脉回流不畅.(4)肥胖者:腹压增高,下肢静脉回流不畅.4、静脉曲张的预防:(1)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期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穿弹力袜套,使浅静脉处于被压迫状态。(2)妇女经期和孕期等特殊时期要给腿部特殊的关照,多休息,要经常按摩腿部,帮助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3)肥胖的人应该减肥,肥胖虽不是直接原因,但过重的力量压在腿上可能会造成腿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5、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去枕平卧6h,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用下肢垫抬高患侧肢体20~40°,保持肢体功能位,积极进行足踝运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2)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果患侧肢体出现肿胀、敷料血染和切口疼痛等,应该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对症处理。(3)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应有家属陪同,穿防滑鞋,裤脚过长时应卷起。行放缓速度,不要急于行走,且不要再同一地方站定不动。刚下床时,要适当运动。6、健康教育进行手术后,患者应当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按时穿戴静脉曲张袜,要注意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加重静脉的压力,上床时应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要避免长久站立或负重,长久的站立或负重会导致静脉受到的压力升高,加重静脉曲张的病情。
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1、PCA的临床应用1.1PCA的工作原理与模式:PCA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PCA设备设置负荷剂量、单次给药剂量、锁定时间、最大给药剂量、连续背景输注剂量等参数,达到消除个体差异,以最低有效镇痛浓度(MEAC)取得满意的止痛效果。目前很多医院在临床上使用一次性PCA泵,它由储液囊、自动开关、手控开关部分构成,利用硅胶储液囊的弹性回缩力作用驱使镇痛液通过硬膜外导管进入椎管或通过静脉输液管道进入静脉而达到镇痛[1]。它具有体积小,无需动力、无程序错误、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等特点。它大大简化了PCA系统,价格相对低廉,但流量阀及输注管的特殊品质会影响PCA的运转,加之无报警功能暗示,其安全性可能降低。由于良好的镇痛主要依靠药物供给与需求满足,故泵的选择可多样性,泵的先进性、可操作性、价格、体积均可作为选择的考虑[2]。1.2自控镇痛泵中对病人疼痛的评估:在疼痛控制中,疼痛的评估是第一重要环节,护士不仅要客观地判断疼痛是否存在,还要确定疼痛的强度[3]。因此评估疼痛的水平,分析评估中采集的信息及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都是护士的责任。Webb报道[4]疼痛评估采用3种方式:PAC行为—疼痛分级法(BPRS)、病人自我评估法和医院患者自控镇痛分级法(hospital' s—rating scale)。行为-疼痛分级法是由医生根据病人的面部表情、语言反应、体位姿势等临床疼痛表现和行为,借以判断疾病的程度;病人自我评估法是病人自己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疼痛程度进行自我评定;医院患者自控镇痛分级法为该院自行设计的评分方法。2、PCA的不良反应2.1胃肠道反应袁海娟[5]观察104例,晁葳等[6]观察238例术后应用PCA泵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7%、1.26%。是由于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物兴奋延髓的化学感受器引起。虽然镇痛液内大多加用了氟哌利多等镇吐药物,但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仍有少数患者发生恶心呕吐。2.2呼吸抑制呼吸抑制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低,为0.79%,但却是最致命的,常于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过程中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所致,麻醉药物残留也可以加重呼吸抑制,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大手术后[7]。2.3尿潴留尿潴留是吗啡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8],经硬膜外给药者尿潴留发生率高于经静脉给药者,这可能是由于经硬膜外给药时,吗啡直接渗入蛛网膜下腔,而静脉给药则先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再经脑脊液循环抵达脊髓,相对硬膜外给药其作用较弱之缘。2.4低血压低血压是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原因:①镇痛泵中的药物通过促进释放内源性组织液而扩张外周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并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可出现低血压[9];②术中、术后出血多,补充血容量不足;③每种麻醉和手术对循环都有抑制作用.体弱与中老年人对麻醉药物耐受力低,交感神经功能下降,导致血压下降。2.5腹胀有文献报道使用PCA对肠蠕动恢复有一定影响,腹胀发生率为1.76%[10],剖腹术使胃肠功能受到抑制,而阿片类药物亦有抑制肠蠕动的副反应。也有研究认为PCA对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11]。3、PCA的护理措施3.1宣教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提高机体对麻醉及疼痛的耐受能力,教会病人正确合理使用PCA十分必要。顾潇等[12]研究认为通过术前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了解PCA的相关知识,明确其应用目的,在使用中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可稳定病人情绪、满足病人安全感的精神需要,增强心理舒适感.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尤其是开胸患者,手术创伤大,术后切口疼痛剧烈而不能有效的咳嗽、咳痰,睡眠时间难以保证。使用镇痛泵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或无疼痛感,能够通过有效咳嗽及时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促进身体康复[13]。保持留置管道通畅将镇痛泵妥善地固定在患者枕边。加强巡视,注意输液管道是否通畅,有无脱落、扭曲、受压。同时观察局部有无肿胀、发红和外渗,若有上述症状,应重新建立通道,局部75%酒精湿敷[14]。3.2恶心呕吐的护理姚广珍报道[15],禁食7h以上就医易引起恶心,故应尽量缩短术前术后的禁食时间。术前应用地西泮、H2受体拈抗剂可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只要病情允许尽量进食及离床活动。使用镇痛泵后,有些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可给予胃复安肌注,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呛咳或窒息。呕吐时,嘱患者用手按压伤口,减小伤口张力,以免加剧疼痛。呕吐后,在患者病情许可情况下,应及时给予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呕吐严重及无法耐受者,汇报医生,及时停止使用镇痛泵[6]。3.3呼吸抑制的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予以患者常规吸氧12h以上。如患者出现嗜睡、表情淡漠,R<10次/min,应立即停用镇痛药物,大流量吸氧。严重时可用纳络酮0.2~0.4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维持,3~5mg/(kg.h)拮抗[16]。张江等[17]认为,呼吸频率作为观察呼吸抑制的常规指标不够灵敏,应尽可能采用SpO2监测。如患者清醒,呼吸规则,一般不会有呼吸抑制。当呼吸频率变得特慢时,应立即检查患者的状态和皮肤颜色,以及呼吸道是否畅通,对嗜睡患者应观察其呼吸特点。当有轻度呼吸道梗阻、患者易唤醒时,鼓励患者选择一种最适应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怀疑发绀者应叫醒患者,鼓励其深呼吸、增加氧供,甚至控制通气。在接受大手术的高危人群中,低氧血症通常在术后第2、3天晚上最为严重,因此,应加强监护。3.4尿潴留的护理术后镇痛患者应常规留置尿管,拔导尿管的时机应选择在停止镇痛泵后。由于延长保留尿管时间,所以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感染;延长导尿管保留时间,也增加了患者活动及下床行走的困难,要告知患者带管活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8]。3.5低血压的护理王元认为[17],血压较基础血压低20%时,应停用镇痛药并快速补液;轻度瘙痒于24h后逐渐减轻并消失,严重时防抓伤皮肤,可给予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20mg等治疗。低血压如果发现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有条件应采用24h动态心电监护[19]。3.6腹胀的护理腹胀的护理PCA镇痛效果好,有利于病人术后活动。护士要协助及鼓励病人多翻身及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功能恢复。邓平香等[20]的报道,为尽快恢复肠功能,早日进食,可用番泻叶泡服。腹部热敷、足三里新斯的明封闭,开塞露纳肛均是促进肛门排气排便的措施。小结: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现已将术后镇痛视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早日康复的一个主要指标。病人自控镇痛泵由于其方便、省力、及时、止痛效果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已得到普遍应用。小型化、便携智能化是PCA发展趋势。但应注意,PCA作为一个有效和安全的镇痛的技术。并非能自动生效。毕竟它只是一个给药系统,必须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对特定病人或特殊情况,PCA剂量需由人来完成。有些患者因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而要求拔除镇痛泵,还有患者连续控制按钮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镇痛泵脱落现象频频发生,因此,使用开始时应特别观察及监测其副反应和不良反应。在镇痛期问护士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到正确使用、观察准确、护理到位、处理及时,把不安全因索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减少和预防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CA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病人术后真正无痛苦康复。
多功能血管病变诊断仪用于是指下肢收缩压与上肢收缩压的比值的测量,即踝肱指数(ABI),用以检测下肢动脉有无狭窄及其开放程度,能反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也可以作为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中间指标。有利于我们从结构方面评估患者的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我科是血管外科,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较多,治疗前后测量患者ABI,有助于了解患者恢复情况,有利于指导患者下一步用药及治疗计划,有利于随访患者及评估远期疗效。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后应用弹力绷带束腿有助于压迫患者术区皮下渗血量,减轻患者术区皮下淤血程度,减轻患者患肢肿胀程度,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弹力绷带也应用到拆线后,继续再用弹性较弱的弹力绷带束腿1周,如果患者症状重,需要适当延长弹力绷带束腿时间。有的人深静脉功能不全可以穿弹力袜,有助于缓解活动时出现的患肢肿胀不适等症状。睡眠时放松双腿,肿胀重的患肢,可以适当抬高患肢。
1补水养生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2新鲜干净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3补气去火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4多酸多甘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电话咨询只有十分钟时间,交流挺通畅的,不过时间还是很短,如何在短时间内,既要了解病情,还要给出诊断治疗的指导,还是挺难的,给患者的建议是做好充分的准备,把以前的检查结果准备好,不要一上来就说我们这里的专家诊断什么病了,这样会造成先入为主的问题,病史要详细,时间短,不要啰嗦,抓紧时间,明确自己咨询的目的,想得到什么帮助,明确具体的提出来。按时间顺序介绍病史,患者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把资料准备好,只有这样才能让医生在短时间内作出判断,给予治疗康复的指导,才能更好的发挥寻医问药网给我们搭建的平台,更好地服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