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要点:比较高剂量和传统低剂量咪达唑仑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 高剂量组比起传统低剂量组,患者癫痫发作率和死亡率更低。咪达唑仑为难治性癫痫的常用药物,对于难治性癫痫大的患者,平均45min内能完全控制,且无明显的血压、心律、呼吸抑制的改变,停药后平均1.6h完全恢复意识,咪唑安定安全性好,疗效肯定。在目前主流的循证医学的指导下,什么对于患者来说是最优的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来自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的Andres Fernandez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其目的在于比较两组高、低剂量连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cIV-MDZ)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以便于为患者做出最佳的决策。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3年12月20日的《Neurology》杂志上,表明高剂量持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治疗难治性癫痫状态被证明是安全的,比起传统低剂量治疗方案,癫痫发作率和患者死亡率更低。该研究的对象为处于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成人,研究比较高剂量持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组((n = 100; 2002–2011)与曾以更低剂量持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组的差异(n = 29; 1996–2000),研究收集数据包括基线特征,持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剂量,癫痫控制情况,住院治疗情况以及临床预后。高剂量组平均最大持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剂量为0.4 mg/kg/h(四分位差0.2,1.0),低剂量组的剂量为0.2 mg/kg/h (四分位差0.1,0.3.p < 0.001),两组静脉输注的时间相同,癫痫持续状态发作至开始持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高剂量组中位时间为1天(四分位差1,3),低剂量组为2天(四分位差1,5。p = 0.016)。“癫痫戒断”发生于停用持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48小时内,高剂量组最少发生(15% VS 64%,优势比0.1)。“最终持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失败”(患者要求更换另外一种持续静脉输注的抗癫痫药物)和医院并发症两组并无差别。高剂量组中,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情况更多,但是与不良的预后无关。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出院死亡率最低(40% VS 62%)该研究的结论为高剂量持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治疗难治性癫痫状态被证明是安全的,癫痫发作率低,比起传统低剂量治疗方案,患者死亡率更低。
国际著名的癫痫杂志开辟专栏发表患者自己的故事,给人以鼓舞!
VEEG适用于各种发作性症状的诊断,鉴别癫痫及非癫痫性发作,确定发作类型,判断发作起源部位,特别适用于频繁发作的类型。检测时间可根据病人情况、监测目的灵活掌握。Chayasorsobhon等对频繁发作的癫痫病人进行1~2小时的VEEG监测,66%监测到至少1次发作;Connolly等对癫痫儿童行3~4日间VEEG监测(对发作频率无选择,包括剥夺睡眠-睡眠和清醒期),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为83%,1/3检测到至少1次癫痫发作。 但癫痫术前监测则需较长监测时间,可连续监测数天,以捕捉到多次典型发作。
从下周起,即3月15号开始,增加苏州大学附一院十梓街区周一上午神经内科专家门诊。调整后,周一全天在十梓街院区,周四全天在总院,两天中分别为上午神经内科专家门诊,下午癫痫专病门诊。
11月30日,周四全天停诊!
癫痫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7‰。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绝大多数癫痫患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最终实现完全控制发作。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治疗、神经调控和生酮饮食等,其中药物治疗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通过合理的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70%左右的新诊断癫痫患者可以完全控制发作。
最近门诊遇到几例患者,在诊室里突发癫痫,全身抽搐。我及时发现,在抽搐发生之前,安排患者躺到检查床上,谨防摔倒受伤,让患者平卧、头转向一侧,如果患者穿的衣服多,应同时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有些患者家属过分的用力扳动患者抽搐屈曲的肢体,或用力的掐人中穴,或将自己的手指强行塞入患者口中,都是不可取的。我工作服口袋中常备的压舌板派上了大用场。什么样的压舌板是有用的呢?市场上普通的竹制的压舌板(图1),用在癫痫发作时容易被咬碎(图2),碎片更容易伤害患者,甚至阻塞气道,不被推荐使用.改造后的压舌板在其一端紧紧裹上布质的胶带、并固定,不容易被咬碎,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我们使用的压舌板就是自己改造后的,而且专门消毒、独立包装,图片供参考(图3-4)。小小压舌板的大用途:不但可以避免患者咬伤舌头,同时有助于清理口腔分泌物、呕吐物等等,让患者保持呼吸通畅,减少危及生命的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