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精选
(5)
全部
(68)
视频
(0)
病例
(0)
精选精选 治疗师职业生涯最大杀手:边缘型人格障碍
原创 糖心理内容组 糖心理 曾经有人把边缘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归为一大类,叫边缘型的人格组织,从他们的心理成长水平和共性的部分,如冲动、共同的防御机制来看,确实有许多交叉重叠的部分。但在实践中,却是要区分它们的。 边缘人格障碍近5年到10年来在我们国内在心理咨询领域是非常受重视的,原因是它们治疗起来非常困难,被称为“咨询师的杀手”。也容易激发起咨询师或治疗师的自恋,如果职业生涯中没有很好地治疗过边缘型人格障碍,就不能体现他的水平,所以是非常有挑战的。 - 陪伴一个心理学家一生的边缘性人格障碍 - 临床心理学家Marsha Linehan博士(因其融合灵性、认知和行为治疗的辩证行为疗法DBT而闻名)做了一个轰动和大胆的告白:她在整个成年生活中患有她所认为的边缘型人格障碍(BPD)。 她是著名的辩证行为疗法的创始人,因为她的几十年职业生涯的重点就是放在跟一些有自杀未遂、自杀企图的案例,特别是有边缘型人格的案例一起工作的,来帮助这个群体。也因此获得了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终身荣誉奖。 以下是她公开暴露的经历: 17岁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当时症状不是很确切,无妄想或幻觉,但至少一些方面表现精神病症状,暂时性的。 两年多时间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医院治疗记录显示,在大多数时间里,她或许是医院中最不正常、孤僻和难以管理的病人。 青春期明显的躁动不安以及持续的自伤行为:用烟头烫自己,用刀片割手腕、手臂、腿、腹部,当被禁止烫伤或者割伤自己时,用头猛撞墙壁或地板。这是严重影响个人安全,会非常失控,是极度的情绪波动或冲动性的行为。这是非常典型的见诸行动的防御机制,只有难以忍受的内心冲突,才会用见诸行动的方式,一下子暂时释放。 由于症状非常严重,被关进了隔离室,并且在住院的26个月里的大部分时间行动能力受到约束。 尽管每天接受心理分析(就如荣格用来成功治疗Spielrein的那些方法)、服用精神类药物,甚至反复接受电击治疗(ECT),但自毁的行为一直持续到20岁,以至于她不被允许离开医疗机构。 抑郁、焦虑、一系列的自杀尝试和随后在精神科的住院治疗。 最终在非住院式的心理治疗的帮助下,像Spielrein一样扭转了自己的人生,决定学习心理学,取得了博士学位,作为一名行为治疗师接受训练,成为了如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治疗师和研究者之一。 一些BPD患者在压力状态下,会出现抑郁或成瘾等症状,并被他们所掩盖。也就是说BPD不容易确诊,特别是当病程不够长的时候。如果你接触一个BPD患者,他可能在不同的认识阶段有不同的诊断名称,如抑郁症啊,焦虑症啊,物质成瘾、精神病等。几年下来,他什么诊断都有过,不同的时间是不同的状态。和双相情感障碍也容易混淆,因为双相也会有情绪的两个极端。边缘人格障碍有多个极端,有突然狂怒的情绪爆发,冲动,非常敏感,非常不稳定的情绪,很像双相障碍,但也是可以区别的,双相的抑郁和躁狂两个极端非常明显,边缘人格障碍有各种各样的人格极端,暴怒、极度恐惧、非常抑郁、非常兴奋,各种极端都会有。双相的个案是可以预测的,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他容易高兴,什么时候状态会是什么样的,都有明确的预测性。边缘型人格障碍非常难以预测,说一个情绪来就一个情绪来,所以有时候会有误诊。 绝大部分的治疗师会没有勇气、耐心、技巧包括足够多的知识去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 研究表明,边缘型人格障碍典型的进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减,差不多到了50岁左右,边缘人格障碍情绪的波动会变得平稳一些。一般主动求助的人,结局会更好一些,但就时间和成长来说,过程是很艰难的。 Marsha Linehan自己也承认,直至今日,她有时仍在与自己的心魔作斗争。她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体验,站在自己的房间里,自言自语,说:“我爱自己。”边缘人格障碍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自我认同的空虚,还没有发展出结构来,并不是一个冲突的问题,不能体现当下此时此刻自我的存在。 当Marsha Linehan这样讲的时候,她自己的蜕变已经开始了。在这之前她从来不会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概念,认为“自己”就是“你”,界限模糊,也就是所谓的“边缘”,Marsha Linehan似乎经历了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家罗洛·梅所指的“我是”体验,一个人真切的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意味着学会了跟自己的心魔相处。 也许每个人某一个阶段,都会有这样一个对自己的不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个不断挣扎、探索和积累的结果。这是关于一个人深深扎根于宇宙和原始生命力的自我、生命和存在的体验。 之前Marsha Linehan未曾从任何人,包括他的把父母身上感受到被爱和被接受,她小时候很可能被深深伤害过。这样的伤害可以而且的确发生在那些最友好而且表面上看起来最“正常”和“完美”的家庭里。这些家庭动力中通常潜伏着一个具有破坏力的阴暗面。 创伤性的童年经历,可能起因于不充足的共情镜像、无法被接纳、被拒绝、婚姻冲突、互相敌对、自恋、自我放纵、迷茫、情绪化、身体或性虐待,一直都存在。甚至在一些案例中,长期的压制和分裂导致了童年记忆的缺失。 成为一个心理治疗师的好处,就是我们必须聚焦于别人的痛苦,而不是自己的,可以在支持和帮助他人战胜痛苦的过程中,得到意义和满足感。这也是这个职业利他或升华的部分,也是我们常说的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成长。 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克服、疗愈自己的创伤,关键是能够去体验和面对这一部分。所以一个人曾遭遇过伤害,这个伤痛没有完全被疗愈,这也并不阻碍他可以成为一个治疗师。一个有过创伤体验的治疗师可以在来访者面前呈现很深的冲突和痛苦没有解决,但仍然还在生活和工作,本身无意识当中也是给来访者很好的示范,让来访者意识到受过创伤并不代表就不能继续生活下去。治疗师的接纳和慈悲心本身就有疗愈力量。 不妨听听张海音如何解读边缘型人格障碍吧。 - 边缘型人格障碍 - 主要是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及伴随多种冲动行为特征的一种复杂而又严重的精神障碍。 紊乱的自我身份认同 有些人把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自我描述为“碎片状的自我”或者“认同的弥散”,也就是没办法整合。“一块块的碎片都可以独立运作,就是没有办法捏在一起。”比如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跟别人相处,别人对他的印象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只是接触了同一个人不同的侧面,他每一块都是不一样的,都能运作但没办法整合在同一个人身上。他没有解离障碍里面的多重人格那么明显,但也会有认同弥散和碎片状的自我。 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周围人会非常容易观察到,要跟双相情感障碍区别。会出现愤怒、悲哀、羞耻感、惊慌、恐惧、兴奋和全能感之间的摇摆不定,空虚感和孤独感。是很难预测的说变就变。 显著的分离焦虑 就是“手拿着脐带走进生活,时刻在找地方接上去。”好像没有接口就没办法活。非常害怕孤独和被人抛弃,非常饥渴对情感的依赖,有非常显著的分离焦虑,现实也好想象中也好疯狂害怕被抛弃。说到分离焦虑,最早我们可以追溯到分离个体化当中,在复合阶段,也就是16-24个月这个阶段紊乱的依恋的模式,这会在以后的亲密关系中不断的重现。 冲突的亲密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会在两个极端之间摆动,一方面非常依赖对方,一方面又总是和亲密的人争吵。一会觉得对方天下第一,一会又把对方说得一钱不值,爱恨都在极端,爱到融合,恨、争吵起来要把对方毁灭。周围人会感到无所适从。不是亲密的关系一般不会感觉到这么明显。 冲动性 在边缘人格障碍身上都是一种见诸行动的防御方式,如大量酗酒,大肆挥霍(很容易和躁狂中的轻率、挥霍混淆),赌博、偷窃、药物滥用、贪食、淫乱、突发性的暴怒、毁物、斗殴、骂人、冲动性的自毁、自杀行为。都是一些非常极端、可以一瞬间的释放冲动和情绪的行为。需要这么冲动激烈的行为来刷存在感,这也是防御内在自我认同的空虚。 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 所谓应激就是事出有因,他碰到很大的挫折、压力或者人际关系的紧张冲突。当处在极度不利的人际关系冲突当中,他往往会退行到精神病性的症状,当时当刻的认知丧失现实检验能力,包括短暂的、片段的妄想。但是当你认为他出现妄想,怀疑是精神分裂症的时候,没过几天他比你还善解人意。甚至可以说,边缘型人格障碍在懂道理、有现实检验能力的时候,还可能会有非常强的共情能力,总之是不稳定。 - 判断标准 - 表现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同时有明显冲动性的行为模式,开始于成年早期,出现在各种情境中,至少符合以下5项或以上判断标准,才可以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 1.疯狂的努力避免真正或想象中的被抛弃(不包括第五项中的自杀或自伤)。 2.一种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其特征为在理想化和贬低这两个极端之间变化。 3.身份(认同)紊乱: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出现明显的持续的不稳定(不包括正常的青春期时的不确定性)。 4.至少在两个对自己有潜在损害的方面有冲动过(如花钱、性、物质滥用、鲁莽驾驶)。(不包括第五项的自伤或自杀行为)。 5.反复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自杀威胁,或自伤行为。 6.明显的心境反应,引起情感不稳定(如严重的发作性烦躁不安易激惹、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且很少超过几天)。 7.长期的空虚感。 8.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愤怒(如频繁的发脾气、不断的生气、不断的打架) 9.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Kernberg:他是研究边缘人格障碍最著名的学者,目前还活着的。他系统的阐述了边缘型人格组织,他提出来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有:1.脆弱的自我:不能忍受焦虑,不能控制冲动,缺乏升华途径;2.次级思考转换到初级思考;3.使用原始的防御机制:分裂、投射性认同、理想化和否认、贬低、全能。4.病态的内在客体关系:16-24个月的复合期出了问题。 - 患病率 - 美国有高达8%的患病率。但因为人格障碍评估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在精神科门诊是10%,在住院病人中占20-25%。女性多于男性,有70%为女性,30%为男性,也有9%的患者会自杀死亡,这个比例是一般自杀人群的50倍。 患者会交替出现自相矛盾的行为和态度。比如最近几天说你很好,再过几天把你说成另外一个人。但患者显得毫不在意,或只是淡淡的否认自己的态度。 将周围所有人分别归类到“全好“以及“全坏“的两个阵营,而且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被患者频繁的交替归类到两个阵营之一。 对自己同时存在着互相冲突矛盾的看法及形象(即自体表征互相冲突矛盾),交替地在不同的阶段各自展现,以日或小时为单位来变动。 - 心理学病因 - 缺陷-冲突模式: 来自于早期,尤其是婴儿与照育者分离时期的很多外在环境的不足。如照育者不恰当的惩罚,用婴儿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不是成人去满足婴儿,家庭创伤事件,母亲的精神病理性等等,不合格的环境容易引起婴儿的自我发展的缺陷或者异常发展。 这样的自我缺陷的孩子会遇到很多的冲突,尤其是分离情景下对客体既依赖又恐惧的冲突,为了适应这些心理困难,孩子会使用原始防御机制来适应生活。而这些防御机制又进一步强化的边缘病理性,他们很少能够渡过青春期的心理危机,从而成年后成长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 和解阶段: 也就是16-24个月,母婴关系过分强烈的矛盾和敌意,还有的人天生攻击性强,这两个者合在一起就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客体恒定感,对于被毁灭的焦虑过分易感。然后运用分裂、投射、投射性认同、原始理想化、贬低、否认、全能感进行防御。 由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变化很快,所以在此时此地的治疗情境中,患者重复内化的病理性客体关系会不断的造成人际关系的困难,在每一个治疗时刻都会呈现。治疗时通过移情的处理,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去整合那些分裂或被投射出去的心理成分,从而获得康复。 - 主要客体关系 - 从十个典型的患者——治疗师移情配对看在治疗情境中,我们和来访者是重现了什么关系模式。前者是来访者当下的自我认同,后者是治疗师被来访者投射出来的结果: 1.破坏性的坏小孩——惩罚性的施虐的父母; 2.被控制、被激怒的小孩——控制性的父母; 3.没人要的小孩——不关心、自我为中心的父母; 4.有缺陷、没价值的小孩——看不起人的父母; 5.受虐待者——施虐的攻击者; 6.被性侵着——攻击者、强奸者; 7.被剥夺的小孩——自私的父母; 8.失控的、愤怒的小孩——无能的父母; 9.调皮的、性兴奋的小孩——阉割性的父母; 10.依赖的、满足的小孩——依赖的、赞赏的父母。 咨询师需要观察和解释患者角色的逆转,观察和解释那些相互对立的客体关系配对的联系,如:患者有时候和治疗师的关系是“依赖的、满足的小孩——溺爱的、赞赏的父母”,有时候又是“受虐待者——施虐的攻击者”关系,这就需要解释这两种配对模式的关系。从而整合分裂出去的部分客体。 - 精神分析治疗策略 - 聚焦于患者自我身份认同弥散和原始性防御机制的解决和整合,通过识别和修通移情情境中的原始成分,让患者逐渐整合形成正常的身份认同。 优先选择主题:澄清、对峙 阻碍移情探索的主题:自杀或谋杀威胁;明显干扰治疗持续性事件(如经济困难,准备离开居住地,要求减少治疗频率);不真诚或有意说话有所保留(如对治疗师撒谎,拒绝讨论某些主题,治疗中大部分时间沉默);破坏治疗合约(如同意会见辅助治疗师又不去,不服用药物);会面中的辅助行动(如破坏治疗室设备,拒绝在治疗结束离开治疗室,吼叫);两次会面间的辅助行动;非情感性的主题或微不足道的琐事。 明显的移情表现:口头讨论涉及治疗师;内心的见诸行动(如摆出明显的诱惑性姿势);暗指治疗师(如提到其他医生) 精神分析治疗特点 患者容易公开讨论色情的冲突、依恋和嫉妒; 这些较高层次的问题可掩盖深层的基本信任和客体恒定困难。 治疗师缺乏理解、接纳以及未恰当处理原始自体客体移情期望,导致患者自体感受到冲击,出现愤怒的“边缘型”移情,并引发防御性反移情。 强烈的移情迅速发展导致治疗早期爆发见诸行动(动怒、自我破坏)。 很多危险行为迂回,缺乏情感。 还有医生用药、社工、急诊、短暂住院。有时候需要精神科医生出诊,帮助评估,帮助他们解决基础的困难,这需要一个团队。 对比较原始的个案,解释并不一定起作用。可以安排增加一次访谈,消除他的敌意和灾难。让人生畏的患者,比解释有用。要尽早澄清、面质负性移情,防止影响现实检验。 治疗师 患者对治疗师的体验,来源于他的过去,治疗师有时并没有做出什么不恰当的事。治疗师需要保持自己是关心患者的自我感,患者的负性情感不是针对你个人的,要识别自己对患者的愤怒和憎恨。 单次会面中的治疗策略 保护治疗的框架,治疗边缘人格障碍就是不断维护治疗框架的过程,如脱落、不来、治疗进行不下去。在非治疗时间,要给他提供危机干预,经常出状况。注意技术性中立,及其有限性,分析正性移情和负性移情。分析原始的防御机制,利用反移情。 原则 同样边缘型人格都有轻重,在技术中就有一个弹性:功能偏好——表达性的;功能偏差——支持性。框架要非常清晰,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因为他们不具备这个能力,要促进他们的心智化,必要时要设立一些限制。如,对方如果有自杀的动机和行为时,治疗师可以终止治疗,这时有可能需要监护人的看护或者住院。 要不断的建立、维持治疗联盟。 处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分裂,如咨询师会觉得药物治疗有很多副作用,不起作用,精神科医生会认为心理治疗一点都不起作用。 监测反移情。接到边缘型的个案是需要督导的,通过督导可以更好的应对反移情,反移情的敏感察觉是处理这类个案的关键。
骆遥特副主任医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
3389人已读
评论
2
精选精选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肯吃药怎么办?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肯吃药怎么办? 好心情医学部 好心情互联网医院 有一位住院病人,在家属过来探视的时候,得意地向家属说自己住院期间几乎没有吃药,每天都瞒过了医生呢。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他当场表演了一段:“吃下”药片,然后接过家属带来的饭开始吃饭,吃完饭后,再将药片完整地从嘴里吐了出来。 家属当场大惊失色:药都不吃,这病能好? 显然患者不这么认为。 患者拒绝服药,这是所有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最普遍、也最令人头痛的事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妄想、幻觉等原因,不仅认为自己没有病,往往还会认为家属、医生、护士让他吃的是毒药,是要害他。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肯吃药,该怎么办?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病人拒绝服药的的原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才能起效。 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什么不肯吃药?原因通常有以下四类: 认为自己没有生病,不需要治疗 如开头所举的例子,病人就是认为自己没有病,认为医生护士让他吃药是在害他,所以才偷偷“藏药”不吃,并以躲过医生检查为荣。 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认知功能严重受损,大脑无法像从前那样正常思考,因此多有不同寻常的想法与行为,猜疑、恐惧心理,造成患者难以对医护人员信任。这一类患者,家属需要耐心向患者解释,获取患者的信任是比较重要的。 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复发,不需要吃药 这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愿意吃药的较为常见的原因。这类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经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也就是所谓的“感觉好了”,就以为自己已经“痊愈”,不必再继续服药了。然而实际上精神分裂的治疗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巩固维持治疗,并不是说症状缓解、自我感觉良好了,就可以停药了。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通常分为三个过程: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维持期治疗。 ①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利用药物迅速控制急性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行为紊乱等,使抗精神病药物尽快起效,无论患者是首次发作还是多次发作后的再一次复发,都需要迅速控制症状; ② 巩固期治疗:主要是降低本次疾病的复发。这一阶段的患者虽然急性症状得到了控制,但与那些已缓解数月或更长时间的患者相比,仍然更容易复发,尤其是当生活中出现某些刺激性事件或改变药物剂量、种类时,此阶段的治疗重点在于采用与急性期类似的治疗来巩固急性期的治疗结果,至少需要维持六个月。 ③ 维持其治疗:主要是保持治疗效果,减少新的复发,国际专家共识是首次发作的患者应至少维持治疗1-2年,多次发作的患者至少维持5年。 此阶段要求患者在维持用药的基础上,做一定的康复训练,家属也需要帮助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一系列方式,使患者保持正常的心理社会功能,尽可能使患者回归社会,最终达到融入社会的目的。 处于巩固期、维持期治疗的患者,如抱有侥幸心理擅自减药停药,病情巩固维持不够,极易导致疾病复发。 抱有这种想法的病人往往是因为对于疾病认知不足、错误地认为自己已恢复良好。家属需要向患者详细说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并重点强调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疾病复发的严重性。 惧怕副作用,担心副作用会“损害”大脑,或者感觉副作用太大难以忍受,从而拒绝吃药 “我听说这个药能把人吃傻了,我不想当傻子。”“药吃多了会上瘾!我不想吃!” ① 不需要太担心正规药物的副作用。“是药三分毒”的说法深入人心,然而,一种药物能上市能被用于治疗,是因为治疗效果大于副作用的,在已经生病需要治疗的情况下,两相权衡取其轻。药物副作用三分毒,疾病不及时治疗的严重后果可能就是“五分毒”。 只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来服药,就不需要太担心药物的副作用的问题。 ② 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没有那么可怕。停药所致疾病复发是因为疾病本身没有治疗稳固,并不是因为对药物产生了“依赖”,当疾病得到足够巩固缓解,医生认为可以逐渐减药时,此时再按照医嘱的剂量逐渐减药,疾病是没有那么容易复发的。 此外,部分药物会有轻微嗜睡的副作用,患者吃了后会困倦想睡觉,并不是脑子变傻。 ③ 精神科药物一般不会导致“上瘾”。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用药物中,只有安定类药物有一定的成瘾性,用于当患者失眠时镇静安眠用,但对于这类药物医生会有严格的控制,只会给确诊明确需要的患者开具,且每次所开的量也会有严格限制。最重要的是,药物仍然是用来治病的,只要患者严格按照医嘱剂量服药,即使是有一定成瘾性的安定类药物,也不会导致“上瘾”。 ④ 副作用太难受不想吃,可以请医生调整用药。改用其他能接受的药物,或者降低剂量等办法。副作用难以忍受时,需要及时跟医生沟通,擅自停药与咬牙硬扛均不可取。自行停药的后果比副作用带来的不适要严重得多,而咬牙硬扛也容易打击患者服药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影响健康的恢复。 总之,有问题及时找医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不应该自行“解决”。 嫌弃长期吃药麻烦 由于几乎需要每日都服药,对于生活造成一定的不便,家属长期服药过程中容易遗漏服药,有些患者嫌麻烦,于是干脆不吃。 有很多小技巧可以减少服药的不便,比如将药放在饮水机旁边提醒自己,减少漏服的情况;比如将手机定上闹钟,需要外出的时候,提前将所需要服用的药物放进第二天会携带的包里。 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可以由家属将患者的药按照每日所需服用的分量提前准备好,而后让患者到时间时直接吃就行。 具体做法:将药丸用剪刀从铝板上连着包装一起剪下来以防受潮,市面上常见的那种分成很多小格的药盒,按照每次服用的分量分别放进小格里,为防止吃错、或者吃过了不记得了,还可以在每个小格上用铅笔写上早/中/晚、服用日期等,患者只需要按照家属做好的标记服药即可。 患者只需每次按照家属准备的药直接吃就行,对于尤其是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来说,这样不容易漏掉,防止药量不够。 当患者认知能力逐渐恢复时,也可以这样训练患者自行管理服药事情。 此外,对于极度不配合、不愿意吃药的患者,医生还有长效针剂的选择,打一次针可以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 打针相对于吃药来说,不是意味着疾病变得更为严重,只是另一种选择而已。对于那些有意愿吃药但嫌麻烦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定期去医院接受长效针剂,省去每日需要服药的烦恼。 精神分裂症的理想治疗结果是:患者恢复了由于疾病所致的精力与体力下降,达到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恢复原有的工作或学习能力,并重建恰当稳定的人际关系。 只要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能得到改善,生活质量能得到提高,那么治疗就被认为是有效果的。 患者与家属不要把“自己也许要终身服药”这事看得太重,而是把力气用来感受快乐和创造新的生活。重新融入社会、拥抱新的生活,才是治疗的最终目标,而不是仅仅“一辈子不再复发”,连感冒都会经常“复发”,关键是在这期间,如何看待生活。 你会主动联系一位失联多年的朋友吗?你向往已久的旅行最终能够成行吗?你有勇气向心仪的对象主动表白吗?每个人都会面临形形色色的恐惧时刻, 焦虑不安、麻木困顿、自我怀疑……,是恐惧让我们无法成为更好自己。这本书写的非常实在且一针见血,告诉我们如何才能过不焦虑的生活。
骆遥特副主任医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
1941人已读
评论
1
精选精选 有时萎靡不振有时意气风发
今年读初三的小炜上课被老师批评后很委屈,连着几天不去上这位老师的课,后来干脆所有的课都不去上了。每天把自己关在屋里,饭也吃得少。爸妈还以为他读书太累了,就做好吃的还买了很多补品给他吃,经常带他出去散心,但他还是老样子。后来,爸妈给熟人介绍到一位巫婆那寻求帮助。巫婆说,中邪了。做了法术,画了几张符让回家服用。3天后,小炜奇迹般地好转了,能正常上学了,恢复了往日的光彩。可是,1个月后,家人发现小炜变得不一样了:读书到凌晨一两点都不觉得困,还清晨5点准时起床。白天上课精神特好,老师教的他掌握得很快。回家后还喜欢与家人谈论学校的事情,并且抢着帮妈妈做家务,不让他做时他还很生气。刚开始家人也没在意,突然有一天,小炜信誓旦旦地宣布,他已找到生活的目标了,要办一家网络集团公司,招募一批大学生为他打工,创建自己的品牌,走出国门,冲向世界。家人不便向外声张,偷偷找了一位精神科医师到家里给他看病。结果是:小炜得了双相情感障碍。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仙岳医院老年儿童科主任吴海龙:情感障碍,是以情感或心境异常改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精神障碍。双相是指异常心境的两个极端,一个是心情低落,一个是心情高涨。吴海龙说,像小炜刚开始表现心情低落,这时如果其行为改变不明显,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并且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自行缓解的。巫婆恰恰是碰上了这三分之一的病人,所以才被误以为有效。确切地说,不是巫术治好了,是小炜自己康复了。巫婆的祈祷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一种倾诉,她好比一个心理咨询师,有利于舒缓不良情绪,但对于疾病无能为力。经过药物治疗,小炜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吴海龙副主任医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
3133人已读
评论
精选精选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策略
一、精神分裂症的概念: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赏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有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约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最终结局约一半左右患 者出现精神残疾,。二、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每年发病率为0.22‰,全球每年精神分裂症发病超百万。三、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病因未完全阐明,目前共识:1、精神分裂症是大脑的一种疾病!2、遗传因素:不是单干基因遗传疾病,而是数个基因至数个基因组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参与神经发育的一组基因,以及对神育可能会带来影响的几种因,会造成在成年期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3、胚胎发衣与生产过程:精神分裂症和产科风险因素间存在一定联系,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感染围产期缺氧-缺血损伤等。4、物质滥用与应激:多巴胺系统的敏感化可因反复使用多巴胺释放药物如苯丙胺、可卡因等造成,应激可以增加多巴胺的释放,如移民患精神分裂症的比例高于本地居民。 四、精神分裂症的诊断CCMD-3标准1.症状标准 至少有以下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及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干纯型另有规定:(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驰、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感,(5)原发性妄想或其它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障碍。(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9)明显意志缺乏或减退。2.严重程度标准。3.病程标准4.排除标准五、治疗目的和目标:1)目的1、激越 攻击 暴力2、行为怪异 幻觉 妄想 思维紊乱 猜疑3、认知 动机 情感 4、社会与职业功能2)目标 治疗的依从性 自杀/暴力 复发 衰退六、急性期治疗手段 1、药物治疗,治疗原则:1. 一旦确定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即开始药物治疗,以单干一治疗为主。2. 经足量足疗程治疗仍不满意者可选用两各药物合并治疗,以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比较合适,3. 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至有效剂量。4. 认真定期评价疗效以及调整治疗方案认真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作积极处理。5. 根据当今国内外如美国、欧洲、世界精神卫生协会(WPA)治疗规则系统建议,一般推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维思通、奥氮平、奎硫平做一线药物选 用。第一代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作为二线药物使用。6. 常见抗精神病药物2、心理治疗 常用治疗方法: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心理咨询与技能训练,集体心理治疗。3、其他躯体治疗1.电休克治疗 适应症: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出现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出现拒食、违拗及木僵者,精神分裂症伴有严重抑郁,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2.胰岛素昏迷疗法1962年Aeknert 和Oldham发现胰岛素昏迷疗法并不优于催眠药所致的意识丧失,故胰岛素昏迷疗法无特异性。3.精神外科治疗七、维持治疗 1.精神分裂症复发风险很高(%)1年 16.2 2年53.7 3年63.1 4年74.7 5年 81.9(Robinson D al Arch Gen Psychiatry 1999;56:241-7 )。2.复发的风险:加快了疾病的进展 每一次复发都将导致:延缓康复,康复不完全 入院次数增多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变得不敏感 增加自伤的风险并成为无家可归者 功能难以恢复到复发前水平 患者失去自尊,社会和职受损功能受损 占用更多卫生保健资源 加重家属、照料者的负担3.复发的因素:停药是复发的首要原因 停药导致第一次或第二次复发风险是坚持服药的5倍(Robinson D al Arch Gen Psychiatry 1999;56:241-7)。 4.使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建议减量至治疗剂量的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一,但对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多数专家建议使用原治疗量,
陈日访主任医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
6570人已读
评论
1
骆遥特主任为您提供长期一对一精心服务
1.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您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和我联系,随时随地就诊。我可以为您提供诊疗服务,好大夫平台的药房会把我开具的药品快递给您;您也可以找我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治疗;您还可以预约我的线下门诊。就诊时请尽量把病历资料拍照上传。2.图文问诊:优点是问答双方可以充分交流,时间比较充裕。当我把情况了解清楚、做出诊断并给出建议后,问诊就结束了。3.电话问诊:沟通起来直接而方便,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收集到当事人的一些非言语信息,诊断的准确性更高。您可以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选择不同的通话时长,半小时以上的时长还可以用来做电话心理疏导。初诊者首选。4.私人医生:包括无限次图文咨询和两次电话咨询服务,我本人亲自提供一对一的专属精心服务,性价比高。建议心理问题复杂需要长期和医生保持联系的人首选。
img
骆遥特副主任医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
294人已读
评论
1
“人格分裂”不是电视剧里那样
前一秒是孔武有力、行事活泼的“肌肉男”,下一秒变成沉默寡言、思维缜密的“笔记专家”,再下一秒又变成只有十几岁心智的少年———近日,电视剧《刑侦日记》热播,男主角的“人格分裂”引起观众热议。现实中的“人格分裂”真是这样的吗?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仙岳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骆遥特与厦门“爱恩”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辅导师吴痕,请他们从专业角度给出解读。多重人格现实中确实存在“在描述‘人格分裂’时,绝大多数专业医生用的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这一词汇”,骆遥特副主任表示,“人格分裂”并不是严格的医学术语,电视剧中的“人格解离障碍”,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失调的表现。门诊中,骆遥特曾遇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年轻漂亮的女患者,在频繁更换男友后十分痛苦。因为她很难控制情绪,总觉得会被抛弃,于是每次都“先下手为强”地抛弃别人。“她平常看起来很开朗,但情绪来了便控制不住地摔东西、自残。”骆遥特解读说,但她又不是真的想轻生,只是用这种方式宣泄压力,寻找存在感。在外人看来,她很“作”。专业检查发现,她就是典型的边缘型人格障碍。骆遥特解读说,这类人的性格是分裂成碎片状的。举例说,就是你不同时间去见她,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人。不同人跟她交往,评价也是不一样的。也许大家以为认识的是不同的人,但实际是同一个,即我们所说的多重人格。童年动荡或为发病主因骆遥特表示,此类患者大多有一个动荡的童年,或频繁更换抚养者,或婴幼儿时期有被抛弃的经历。骆遥特认为,对于这样的患者,除了必要的药物干预,还需专业心理辅导配合治疗。对此,厦门“爱恩”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辅导师吴痕表示认同。吴痕告诉记者,他曾接诊过一个厦门女患者丽丽(化名)。丽丽是一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进入一家国企工作后,发现自己嫉妒心特别强。看到哪个同事业绩好或表现好,就会想尽办法破坏,之后非常痛苦,但下次又不受控制……后来经确诊,丽丽患上了“双重人格”这样的边缘型人格障碍。介入心理辅导后,吴痕发现,这与她的原生家庭关系密不可分。“她同父异母的哥哥非常受宠,还经常会欺负她。丽丽整个童年都过得小心翼翼。她心里憎恨哥哥,又觉得这样很不对,便一直压抑和隐藏。”吴痕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丽丽终于压抑不住,于是情绪爆发。两位专业人士均表示,与电视剧中所说的不同,“不受控”是此类精神疾病的主要表现,但也并不是当事人或身边人“召唤”一下,另一人格就会出现。电视剧中的男主角从事警察一职,两位医生都表示,如果此类患者情况严重,不建议再进行压力较大的工作,尤其是任职于职能部门的,需先考虑稳定病情。作者:房舒本文来源:光明网
骆遥特副主任医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
295人已读
评论
1
心理咨询是聊天、开导吗?
看门诊的经常有家属要求医生帮忙开导开导病人,还有不少病人把心理咨询当成聊天,感觉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心理咨询是在干什么的。实际上心理咨询既不是开导也不是聊天,否则也太没技术含量了,不需要经过培训,人人都可做。 心理咨询有严格的设置,首先咨访之间必须是陌生人,找熟人甚至是亲戚肯定做不了心理咨询,很有可能还会反目成仇,因为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个人隐私向亲戚朋友和盘托出。因此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保密原则,访谈的所有内容不允许透露给咨、访以外的第三方。个体心理咨询每次的访谈时间一般控制在50分钟左右,而且主要是来访者在倾诉,来访者一定是说得比咨询师多。所以说心理咨询不是聊天。 心理咨询不是开导。抑郁焦虑患者最讨厌有人劝他不要抑郁、不要焦虑,开导的话一般没有疗效,可能还会帮倒忙,加重患者的病情。很多来访者其实道理都懂,但是病情仍然不能好转,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知行不能合一。心理咨询是目的就是要提高来访者的内省力,单单产生领悟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要产生行为上的改变,这就需要在咨询师的陪伴下,来访者反复对自我进行修通,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没办法一蹴而就。当心理咨询最终结束的时候,可能来访者并不能很清楚地说出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实际上有可能是来访者在咨询室内体验到很不一样的关系,通过长年累月的潜移默化,其对己、对人以及人际关系的看法产生了改变, 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心理有了更多的弹性、灵活性,而不是像以往一条路走到黑。
骆遥特副主任医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
1354人已读
评论
1
心理障碍患者如何才能停药?
有些心理障碍患者用遍了所有的相关药物,联合用药,而且药量还很大,但是疗效不好;还有一些患者疗效不错,但是永远无法停药。究其原因,应该是认知模式没有改变,心结没有解开。抗抑郁焦虑药只能控制症状,无法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这样的病人应该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这样才能标本兼治。
骆遥特副主任医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
596人已读
评论
1
抗抑郁焦虑药副作用大不大?
看心理门诊的时候经常会有病人一方面想看病,一方面又担心药物有副反应,对是否要服药犹豫不决。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此担心,目前主流的抗抑郁焦虑药物副作用相对都比较轻。如果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而不肯服药,无异于因噎废食,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可能导致自己的病情迁延不愈,以至于长期处于痛苦之中。
骆遥特副主任医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
3871人已读
1
6
曾奇峰: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曾奇峰 乐享心理课堂 2020-11-23 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类的自负遭受过科学的三次重大打击。 一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让我们知道地球不是宇宙中心。 二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明人类仅是动物界物种之一。 三是精神分析,它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自己,有时也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 01 · 这个世界,他人、还有我们自己, 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理解他人的困难自不消说,即使我们本身的事情,有许多也是我们自己都不容易知道的。 人们往往都喜欢相信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感觉和行动,但精神分析却坚持说,我们所想、所感觉、所做的事,有许多时候是我们所不知道、不理解的,它们受着潜意识的指挥和控制。 比如在一个案例里,做父母的拼命督促孩子刻苦学习,不厌其烦的给孩子讲学不好将来没有工作云云,以致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更加不好,还产生了诸如强迫等神经症的症状。 表面上看,做父母的是希望孩子好,但他们的真实思想是害怕孩子将来学不好,考不上好大学,自己没有面子,满足不了自己的虚荣心。 是做父母的不愿意承受失败的焦虑,就借督促孩子学习,将这种焦虑推卸给了孩子。这是“虽曰爱之,实则害之”的其中一个典型事例。 要了解自己的内心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在文明和社会的要求下,我们必然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当内心的想法与这些规则冲突时,我们习惯上的做法是将其压抑下去,以致后来连自己也不认识或不承认了。 一个人见了异性脸红,不自在,他(她)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内心里对异性产生了爱慕之情。 一位女性,总是怀疑自己的丈夫有外心,虽经过观察、考验并无实据,但却摆脱不了这种想法。实际上是她自己对某位丈夫以外的男性有强烈的爱慕,内心接受和抵抗两种情感的冲突,投射到了丈夫身上。 一位强迫症患者,是摆脱不了对于童年时代性游戏的内疚。 一对婚姻不和的年轻夫妇,潜意识里,女性总有着男方家庭等各方面条件不如自己而产生对丈夫的轻视,而做丈夫的也总有很强的自卑感,他的潜意识里试图通过对妻子全部的征服来摆脱自卑。于是他们总是争吵不断。 一个年轻女孩,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挥之不去。她害怕自己的想法,感到不可思议。她不知道,这是她生活中压力过大而在潜意识里想逃避的象征性的表达。 每一位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尤其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都有许许多多案例,充分说明着这一点。 即使心理咨询师自己,有时也不免跌入潜意识的泥淖。 我们也必须时时警醒自己,当对来访者产生了过于强烈的爱恨等情感时,是不是我们将过去对于生活中某人的印象,投射到来访者身上? · 02 · 我们内在精神生活的质量, 决定着我们一生的成就和幸福。 先从动机方面说。 人生的目的在于物质、精神两方面的追求。但何者为先,何者为重,每个人却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人对于物质(除精神外的东西,包括权势、地位等)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沿着这条道路想找到人生的幸福是不可能的。唯有将精神的追求置于物质之上,沿着追求精神和道德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这条道路,才能领会到人生的真谛。 不论你的命运如何、成就大小,就会“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就会活得充实和幸福。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虽与致力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同,不以说教为自己的工作目的和方法,但却不是不关心人的人生观。 它是要将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于潜移默化中,通过心理咨询师的言语和行动,影响来访者。 从这个方面来讲,心理咨询师正是以自己对他人的广大的爱心,发挥着治疗的终极作用。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说过,心理治疗是“一种爱的教育”,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个人更喜欢用“人文主义”来定义心理咨询师的道德操守和对来访者所持的态度。 无论你持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但只要尊重生命(自己的和他人的),尊重生命的价值,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永远保持着兴趣和谦虚的态度,生活就会幸福。 人的一生,时时处处摆脱不了个人的欲望与社会的要求、与道德标准要求的冲突。用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来说,就是本我、自我、超我如何保持平衡的问题。 本我代表了人的本能要求,自我代表现实性,超我代表我们内心中良心和道德。 在这三者之中,自我是最辛苦的,它要适当地满足本我的要求,又要接受超我严厉的监督,还要衡量现实世界的形势,然后决定采取何种行动。 心理咨询的对象,往往是自我产生了问题,它不够坚定,不够宽广,以至在本我或超我,或二者的联合作用下,失去了工作的能力,不能再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援助自我,使它通过调整,坚强起来,在各种要求和困难面前,勇于发挥主动性和适应性,在生活的诸多种选择中,拣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来走。 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而“哀莫大于心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会更加认识到精神充实、心理健康在人的幸福中的地位和作用。 · 03 · 我们对他人的态度, 是自己对自己态度的投射。 中国古代的孔子讲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们往往并不自知何以会常常将自己的想法“投射”于他人。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在人的潜意识中自动发挥着作用的保护自己心理不受过大伤害的措施。 “投射”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分为“外投射”和“内投射”两种。 “外投射”指的是当自己无法接受自己内心的某种欲望、冲动或意念时,就把它投射到别人的身上,认为是别人有这种欲望、冲动或想法。 比如一个人自己很迷恋别人的妻子,但是无法接受这样不该有的情欲,心里就(改变)现实认为是某同事有这样想入非非的情形,对同事责骂谴责,实际上是通过这样的行动来抵御自己内心里无法接受的欲望。 自己的超我过于强大,则对他人也往往不能宽容。明明自己总是怀着对他人很强的攻击欲,那么,他(她)也总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攻击。反过来说,当一个人善意地对待同事、朋友时,他(她)也总是得到相同的回报。 “外投射”严重起来就是一种妄想,属于精神病的范畴,当比较轻微时,自己不觉察,就容易形成对他人的偏见。 明白了这个道理,则当我们对某人有一种情绪很重的判断时,总应该想一想这是否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投射,而不要为假象所迷惑。 · 04 · 只有保持了恰当的人际距离, 才能够拥有和享受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孤岛,也没有人愿意成为被人群淹没的一员。 这一条是讲与人交往的,包括与亲人、朋友、同事等的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把别人作为一个参照,才会发现和调整自我的。 这样说,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说一个人不能离群索居,如果不是他精神有问题的话。二是说与人应保持恰当的距离,不能失掉自己的独立性。 若即若离,不远不近,也可以说这就叫中庸之道。 心理咨询中,常常发现一些年轻人为不善于与人交往而苦恼,他们缺少朋友,缺少爱情,感到十分寂寞和孤独,可又不知道如何摆脱这种局面。 不善于与人交往,有素质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在过去的生活中,没有向周围的人学到这种技能。 比如很可能他们的父母就不喜欢结交朋友,他们的性格过于内向和孤僻,容易看到人与人之间具有的竞争的一面,没有或极少看到人们之间的合作。在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不会学得热情好客,广泛交友。 他们见了人不知道如何说话,不适应别人与自己在性格、处事方法、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内心里有强烈的对别人的拒绝心理,不愿意接纳别人的想法和行为。这样朋友只能越来越少。 这也用得着上一条忠告,对他人的态度是对自己态度的投射。 他们自己就是封闭的,不向别人开放,也不向自己开放。他们也不承认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尽力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缺点掩盖起来,在幻想中麻醉自己、欺骗自己,而不愿到现实的生活中锻炼成长。 对这样的朋友的劝告是,自己要有决心与过去的自我决裂,重新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忍受学习过程的失败和痛苦,一步一步地成长成熟起来。 想让别人理解自己、帮助自己、接纳自己,应该先去理解帮助接纳别人,这样才能尽快融入集体中。 另外一方面,人也要有恰当的自信和自知。在原则问题上,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能够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从众”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现象,越是具有较强独立性的人在从众这个问题上,越能有独立自主的判断。应该从众的地方从众,不应该从众的地方就不从众。 政治家最需要这种素质。他们的这种坚定性来源于对时局的前瞻性判断,他们能够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各个关键时刻,常常能超出一般人的判断,做出重要的决策。 从当时看,可能赞成的人不一定很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决策的正确性就显现出来。 这虽然与人际交往是不同的范围的事,但用于说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判断和自我的坚定性,还是适合的。 伟大人物的内心常常是孤独的。所以一定程度上的忍受孤独的能力也是一个人成熟和内心坚定的表现。 孤独会令人伤感,但它同时为人的独立思考提供了合适的情境。他使人能够远离尘嚣,更加注重自己和他人的精神世界。唯这样才能够将这个世界看的更清楚、更深刻。 · 05 · 培养细腻的情感, 任何简单的情感都可能会是, 针对自己和他人的暴力。 情感是发于“中而形于外”的一种心理过程,它无比复杂。从心理学上看,没有一种感情是纯而又纯的。多种感情往往互相交叉、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互相转化。 对个人及他人的情感,做一个复杂的估计,才不至于落入简单化的看法中。用曾老师的话来说,情感应该是一个谱系,不能只有两端,更多的是中间的部分。 比如爱这种情感。 当我们说着爱、产生爱的时候,首先是内心里调动起了一种激动或力量,它急于得到释放和保证。它必须指向一个对象。 我们向对方投射这种能量,我们期望将全部自我都消失在与对方的认同和统一中。这时我们可能失掉了自我,留下的可能就是空虚与无助。这个时候我们的自我很难说是坚强了还是软弱了。 而且当我们向别人投射着爱的时候,可能还同时具有一种力图控制对方、掌握对方的欲望。 “我爱你”背后的潜台词是“我要控制你,你必须属于我”。 在听到别人说“我爱你”的时候,我们无疑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压力。这也就是爱为什么常常或说很容易转变成恨的原因吧。 当我们能对一种感情做细腻的把握和理解时,就不再简单地对待它了。 看一看人类创造的关于爱的一组词就可以知道它的丰富和复杂了。喜欢、好感、羡慕、爱恋、留恋、爱情、性爱、友谊、友情、吸引、思念、相思、伤感、痛苦、遗憾等。 在这些情感面前我们需要思索、辨认、体味、理解、接受或改变。 一个没有细腻情感的人,好象一具只雕出了轮廓的石像,没有精神,没有光泽,没有生气。 相反,一个能产生、感受、理解并对他人的情感会做出合适反应的人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一个对人有吸引力的人。 从这个角度说,多愁善感也没有什么不好。当然,感情是一回事,而采取何种行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06 · 活在当下 在时间的坐标上,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好好地活在当下,既可以修复过去,也可以制作美好的将来。 有人说,精神分析是一个哀悼的过程。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精神分析这种方法注重的是“现在是过去的重现”。 它认为一个人现在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乃至心理疾病,都可以从过去的创伤中找到根源。 但精神分析的目的并不是让一个人永远沉浸于过去的辉煌或痛苦之中。它是带领人完成过去不曾完成的彻底的哀悼,向过去的情感告别,为生活掀开新的一页。 许多人自认为过去的创伤早已忘记,过去的生活也早已成为过去。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事件已过去,但也许情感并没有消失,还在时时地附着于新近的事物或人物上,让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重演着现在变成过去的戏剧。 精神分析式的心理咨询就是指导人如何分辨在心理的内容中,哪些是过去的东西,哪些是现在的东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弗洛伊德说过:精神分析是对人的一种再教育。 只要努力就会改变。精神分析的术语叫“见诸行动”。 憧憬、伤感、内疚、谴责、后悔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行动,通过行动去改变自己和他人,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心理咨询与治疗鼓励每一位向它寻求帮助的人,希望总在面前,一切都可以改变,也来得及改变。 朋友们,思考一下这六个忠告,让你的精神生活永远充实健康吧。
骆遥特副主任医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
1223人已读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