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舟骨源性平足症非常常见,多由副舟骨引起胫后肌腱功能不全所致,主要临床特点为中足内侧隆起、疼痛和足部不同程度平足畸形。副舟骨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发生率约10-21%。副舟骨可分为三型,Ⅰ型表现为胫后肌腱内的籽骨型,极少出现症状。Ⅱ型与舟骨体以纤维软骨相连,易受局部牵拉或剪力损伤。Ⅲ型为鸟嘴型或角状骨型,副舟骨与舟骨融合。 正常胫后肌腱在足舟骨粗隆处分为两部分,表浅部附着于舟骨,有部分纤维附着于内侧楔骨底;深部和外侧部止于中间楔骨,第2,3,4 跖骨基底部,也有止于骰骨及外侧楔骨。我们研究发现,部分平足症与副舟骨密切相关,其可能发病机制:I 型副舟骨即籽骨型对胫后肌腱形成内部撞击导致胫后肌腱断裂;II 型副舟骨即关节型,最常见,胫后肌腱全部或者大部分异常止于副舟骨,舟骨与副舟骨形成假关节,负重时,舟骨-副舟骨分离,导致胫后肌腱功能不全而致平足症;或胫后肌腱越过较大的副舟骨时,副舟骨与胫后肌腱形成磨损,胫后肌腱变长或断裂,导致胫后肌腱功能不全致平足症;III 型副舟骨即鸟嘴型(骨桥型),少见,副舟骨与胫后肌腱形成磨损,胫后肌腱变长或断裂,导致胫后肌腱功能不全致平足。 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治疗目的:减轻疼痛,纠正畸形。根据不同临床病理分期,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策略,包括:单纯副舟骨切除+平足矫形器;Kidner 手术即副舟骨切除+胫后肌腱重建;副舟骨切除+畸形矫正(后足截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单、两或三关节截骨矫形融合术等。 1. 单纯副舟骨切除+平足矫形器 手术适应证:6 个月以上规范化保守治疗无效;I 期和IIa 期平足症;早期足弓塌陷不明显;柔韧性平足;高龄患者不能耐受长手术时间。 手术方式:取足副舟骨内侧突起切口,完整切除副舟骨。 技术要点:单纯副舟骨切除同时行滑膜切除,肌腱减压术。 术后处理与康复:术后穿平足矫形器行走,平足矫形器使用半年以上。 2. Kidner 手术:副舟骨切除+胫后肌腱前置重建术 手术适应证:6 个月以上规范化保守治疗无效;IIa 和IIb 期平足症;柔韧性平足;胫后肌腱力量尚可。 手术方式:完整切除副舟骨,胫后肌腱前置重建(带线锚钉将胫后肌腱重建于足舟骨前内侧或者将胫后肌腱经骨隧道前置重建)。 技术要点:单纯副舟骨切除同时行滑膜切除,肌腱减压术;胫后肌腱重建时需对骨面新鲜化处理;胫后肌腱重建足舟骨前内侧能有效维持足弓高度;带线锚钉缝合胫后肌腱时用Mason 缝合法;如采用骨隧道法,骨隧道大小选择需合适,以胫后肌腱刚好穿过为宜;注意胫后肌腱重建后松解度,过紧容易导致胫后肌腱与内踝撞击,过松容易导致平足纠正不满意。 术后处理与康复:术后患足6 周内不负重,6 周后逐渐开始负重行走,3 个月恢复正常行走。 3. 副舟骨切除+畸形矫正(后足截骨)手术 手术方式:(1)副舟骨切除+跟骨内移截骨术;(2)副舟骨切除+Evans 跟骨截骨延长术;(3)副舟骨切除+跟骰关节植骨融合术 (1)副舟骨切除+跟骨内移截骨术 手术适应证:II 期柔韧性平足症;跟骨明显外翻畸形技术要点:首先做内侧切口,完整切除副舟骨。检查胫后肌腱有无退变、撕裂、断裂;纵行撕裂的肌腱需要切除双侧撕裂面内的瘢痕组织。如果肌腱缺损小于2cm,可以直接做肌腱端-端缝合,如果肌腱病变范围较长,切除肌腱较多,可以用趾长屈肌腱移位加强替代。于跟骨外侧做大约3cm切口,与足底呈45°,充分暴露后从外向内斜形进行根骨截骨,截骨面与足底亦呈45°。完全截断跟骨后,用跟骨撑开器插入截骨面反复撑开几下以使跟骨内侧的软组织松解,以方便移位;跟骨近端向内侧平移1cm;经皮穿针用两枚空心螺钉予以加压固定。 术后处理与康复:术后2 周伤口拆线,术后2 个月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术后3 个月完全负重。 (2)副舟骨切除+Evas 跟骨截骨延长术 手术适应证:II 期柔韧性平足症;外侧柱明显短缩,前足外翻明显。 技术要点:副舟骨切除及胫后肌腱重建方法同前。做跟骨外侧切口,分离显露跟骰关节,但不切开关节囊;距跟骰关节近侧约1cm 跟骨颈处截骨;根据观察前足外展情况,撑开截骨部至适当间隙,纠正前足外展畸形;取自体或异体髂骨块予以撑开植骨;“H”形钢板、或1 至2 枚螺钉固定。 术后处理与康复:术后2 周伤口拆线,术后2 个月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术后3 个月完全负重。 (3)副舟骨切除+植骨融合术 手术适应证:II 期柔韧性平足症;外侧柱明显短缩,前足外翻明显;合并有跟骰关节骨性关节炎。 技术要点:副舟骨切除及胫后肌腱重建方法同前。做跟骨外侧切口,分离显露跟骰关节,切开关节囊;完成去除距跟骰关节软骨;根据观察前足外展情况,撑开跟骰关节至适当间隙,纠正前足外展畸形;取自体或异体髂骨块予以撑开植骨;“H”形钢板、或1 至2 枚螺钉固定。术后处理与康复:术后6 周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术后3 个月完全负重。 4.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 手术适应证:I 期和II 期柔韧性平足症;年龄大,手术耐受差姑息治疗。 手术方式:副舟骨与舟骨融合。 技术要点:对副舟骨与舟骨关节面需做处理,清除副舟骨与舟骨关节间软骨面;带胫后肌腱副舟骨重建于足舟骨内侧偏上位置;固定采用两颗空心螺钉;耐受差者可经皮螺钉融合。 术后处理与康复:术后6 周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术后3 个月完全负重。 5. 单、两或三关节截骨矫形融合术 手术适应证:III-IV 期平足症;僵硬性平足症;后足单个或多个关节炎;单、两关节截骨矫形融合术适应年轻患者,受累关节少。 手术方式:单、两或三关节截骨矫形融合术技术要点:倒V 型截骨恢复足弓高度;关节面软骨清除至软骨下骨;距下关节的内侧去除较多的骨质,以矫正后足的外翻畸形;距舟关节,用骨刀楔形切除关节面,楔形骨块的基底位于内侧和下方,以便将外展、背屈的前足恢复到更为正常的位置。 术后处理与康复:术后6 周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术后3 个月完全负重。
方也医生今天亮出的 七 种 武 器 也就是医院内治疗足底筋膜炎常用的七种疗法, 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第1种 口服非甾体消炎止痛药 常有患者问方也: 不是足底筋膜炎吗?怎么不给我吃消炎药? 这里首先要强调一个概念: 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细菌性炎症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 口服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 第2种 矫正鞋垫 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购买矫正鞋垫。 如果你走路或跑步时脚内翻或外翻的话, 你可能需要定制矫正器或鞋垫。 第3种 康复科理疗师 家庭疗法效果不佳的情况下, 足踝医生推荐你去康复部门咨询理疗师。 理疗师会确定你的炎症 是否通过引导拉伸和康复计划即可康复, 并进行一对一训练。 第4种 体外冲击波疗法 冲击波疗法通常适用于采用保守治疗无效的人群。 该疗法会将声波发送到疼痛部位来放松脚部肌肉。 它的副作用包括青紫、肿胀、偶有疼痛和麻木感。 冲击波疗法虽然不如手术具有侵入性, 但相应的效果上也弱一些。 第5种 封闭针 皮质类固醇(+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注射。 虽然封闭针的注射可以暂时缓解疼痛, 但是长期使用、 过度注射可能会伤害到脚跟。 第6种 PRP(富血小板血浆)注射 PRP是将自己的静脉血通过离心的方法提取出来的 血小板浓缩液, 含高浓度的血小板,白细胞,炎性介质和纤维蛋白。 因为使用的是自身血,所以PRP疗效安全, 同时具有更强更持久的 止痛、恢复关节功能的效果。 第7种 跖筋膜松解手术 如果以上保守疗法效果都不佳的情况下 怎么办? 足踝医生还有最终武器: 跖筋膜松解手术。 这个手术可以通过剪去一部分韧带 来达到减轻足底筋膜发炎的带来的拉紧效果。 目前开展的关节镜微创松解术 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有效降低手术的侵袭性。
在日常生活中,因走路不慎脚被扭伤是经常发生的,该怎样治疗它呢?一、分清伤势的轻重。如果脚扭伤后能持重站立,勉强走路,说明扭伤为轻度,可自己处置;如果脚扭伤后足踝活动时有剧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着疼的地方在骨头上,并逐渐肿起来,说明可能扭伤到骨头,应立即去医院摄片诊治。二、正确使用热敷和冷敷。扭伤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时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缩凝血,控制伤势发展。24小时后,破裂血管流血停止,这时可用热敷,促使扭伤处周围的淤血消散。三、正确按揉扭伤局部。扭伤初期,以在血肿处做持续的按法为好;24小时后做揉法,以肿处为中心,向周围各个方向擦揉。四、适当进行活动。在扭伤初期,肿胀和疼痛逐渐加重,应停止活动,抬高患肢。待病情趋于稳定后,只要不是很痛,可逐步加大足踝部的活动。五、合理用药。扭伤初期,不需内服药,不宜外敷活血的药物,以免血流更多,肿胀更大,必要时用点“好得快”喷洒伤处,会感到舒服点。24小时后,内服些云南白药、跌打丸、活血止痛散,再外敷五虎丹,消肿后就不必内服和外敷药物了。六、如扭伤伤到骨头,医生给打上石膏后,一定要注意:1、刚上石膏约10、20分钟内,不能随便移动患足。因为此时石膏还未发硬,易变形。2、上好石膏的最初24小时内,应注意石膏的松紧。3、足部上石膏后,一般不宜着地行走。4、夏天上石膏,足应放在凉爽处,防止足汗过多而积聚在石膏内。5、冬天上石膏,就注意患肢保暖,在石膏外的足端不能冻伤。6、如上石膏后疼痛加剧应及时请医生检查。
脚扭伤,你会处理吗?脚关节扭伤即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 是全身关节扭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人们往往缺乏医疗常识而导致治疗延误,甚至发展成了陈旧性损伤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踝关节扭伤后早期处理很重要,宜卧床休息,下地时持拐以防止踝关节负重,不能过早活动,休息应在二周以上。损伤后应立即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固定休息,外敷中药消肿止痛。这是因为冰敷使局部血管收缩、血循减少,因而降低组织新陈代谢率,抑制炎性反应。另外,冰敷应分次做,间隔至少30分钟或更久,重要的是每次不超过十五至廿分钟,冰太久会使局部血管过度收缩造成冻伤,甚至对周边血管病变者,产生坏死,严重者须截肢。对急性扭伤,施行冷敷越早越好,扭伤24小时后,宜改用热敷疗法,用温热水或热醋浸透毛巾放于伤部,30分钟即可,每天1~2次,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的吸收。热敷不宜超过五十度。热敷后锻炼踝关节的屈伸内翻动作,或用按摩手法。 (1)按摩解溪穴(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腱之间)1min;(2)按摩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1min;(3)按摩悬钟穴(外踝尖上行下3寸,腓骨后缘)1min;(4)按摩阳陵泉穴(腓骨小头下方凹陷中)1min。以上穴位按摩均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对于局部出现大块青紫斑者,不宜立刻施用手法和热敷,应先行冷敷,在24小时后才能进行手法治疗; 2、治疗手法宜轻柔; 3、患部适当固定,防止足部保持背曲内翻姿势;4、局部保暖;5、休息时踝部放置要高于臀位,利于肿胀消退。
足弓的功能大部分人的脚掌内侧及中间部分向上隆起,形成纵、横两个弓。别看足弓好像可有可无,其实这小小的足弓也有大用处。首先,足着地时,足弓的柔软性能适应不同的路面。在足离开地面时,足弓的坚韧性,具有一定的弹推力,使足部承载人体的负荷由弓顶分散到前足和后足。此外,足弓还有减震作用,在足部行进过程中保护内脏器官,特别是保护大脑免受经常性的震荡。舟骨结节畸形肥大可以造成的平足症,因为胫后肌主要附着于舟骨上,仅达到舟骨内侧,牵引的力线发生改变,内纵弓失去支持,提起距骨的作用大大减弱,弹簧韧带稳定性下降,久而久之内纵弓下降,距骨头下垂、内收,足跟外翻,负重线向内移位。在负重时足内侧凸起疼痛。扁平足,跑不快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长有纵横两个足弓,大约有7%的人整个脚掌看起来很平,而这种脚掌平平的脚丫就称为扁平足。扁平足的人在孩童期基本没多大影响,但到青中年或身体比较肥胖时就会发现站立或行走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足部疲劳、疼痛的现象。骨骼是构成足弓的第一道防线,韧带是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扁平足都不占优势,因此肌肉便成为了维持足弓的第三道防线,也是最主要的防线。因此,积极锻炼足部及小腿的肌力,尤其是胫骨后肌的力量,可以改善足弓塌陷的状况。但如果是已经失去弹性的足弓,或足弓已经塌陷的,是不适宜进行过多的跑、跳动作的。足弓的不完整,影响到步态,身体的重心就会转换到不正确的位置上。于是足底、骨盆、脊椎的受压就会失衡。长久下来,除了会形成足底筋膜炎、拇趾外翻、骨刺、退化,更会造成骨盆扭曲、下背痛、脊椎侧弯等病变(腰部长期酸痛、胸闷、肩颈酸痛等)。可以这么说,行走时的压力失衡,就是造成骨架变形的元兄。婴儿过早走路,小心变成扁平足婴儿时期骨骼中的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容易变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成熟。如果此时家长过早地让小儿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形成驼背、“X”型腿和“O”型腿,影响身材美观,还容易形成扁平足。先天性的扁平足在宝宝开始走路后可以观察出来。一般来说,婴幼儿足部脂肪丰满,大多为扁平足,这是正常现象。随着孩子长大,足部肌肉的力量增强,足弓便形成了。在孩子3岁时就已经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足弓了,如果此时脚底板还是平平的,就有可能是扁平足了。因此,如果父母发现宝宝3岁后,还是常常走路姿势不稳,容易脚部发软、疲劳,或是不喜欢走路时,应尽早带宝宝去医院骨科就诊。脚趾抓毛巾】:在地板上放一条毛巾,用脚趾抓著毛巾,往自己的方向移动。没有毛巾的话,脚趾以舒服的力道蜷起,一样可以训练,一次30下,每天3组。【玩脚趾猜拳】:座在椅子上伸出双腿,一脚出石头、一脚出布,交替轮流。出布时记得将脚趾确实伸展开来。一次30下,每天3组。
健康丨骨折患者吃什么好? 呵护骨骼健康! 骨折患者吃什么?对于骨折患者而言不要盲目大补,针对于骨折属不同时期,可采取不同的饮食结构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按照骨折的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分别为大家介绍三个阶段的骨折患者的饮食建议。 骨折早期 骨折早期应多喝水、多食用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等。由于骨折早期,患部关节仍处於血水肿期,应忌食酸辣、油腻、燥热、骨头汤、肥鸡、的等太过滋补的食物以免引起淤血积滞。骨折早期一般在1-2周。可用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或玉米赤豆粥,绿豆银花汤等。 骨折中期 骨折中期可适当的使用高营养价值的食物,适当地补钙、可适当的食用骨头汤、鸡汤、动物肝脏等食物,满足骨痂的生在需要。骨折中期一般在2-4周。这个时期如果伤口还有剧痛或者明显红肿,宜局部涂抹药酒消炎、促进微循环和损伤组织的恢复。 骨折后期 对于后期,骨折患者的饮食的建议是因为已经开始骨痂的生长,患者只要继续使用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即可。骨折后期一般在5周以上。宜选食补益气血之品。可以饮食猪脊骨汤等。 以上就是骨折要注意的一些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不同时期的饮食应该满足不同时期的需求而不是盲目大补。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骨折的愈合。
吸烟会使骨头变脆。烟民每吸烟10年,骨矿物质密度就会降低2.3%―3.3%,骨质密度下降会导致骨折和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大增。在绝经妇女中,这种危险更大。相关研究表明:吸烟会影响钙质单位吸收,导致骨折的延迟愈合、不愈合,损害伤口的愈合。因此,建议您远离烟草。戒烟小建议:1、主动承诺戒烟:确定戒烟的动机和愿望。扔掉吸烟用具:烟灰缸,打火机和香烟都会对戒烟者产生刺激,应该把它们统统扔掉。2、避免含有咖啡因的咖啡、茶或可乐饮料--咖啡因与尼古丁有密切关系。3、避免到酒吧或宴会去,也要避免与烟瘾非常重的人在一起。4、饮食要平衡简单,不要吃的太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或喝果汁。5、去除所有与烟草相关的装置,在戒烟日前把所有的衣服和车洗干净。6、确保和争取同事、朋友和家庭的支持,以鼓励戒烟和保持戒烟状态。7、在平日没有抽烟欲望的时候,寻求可以代替的办法,例如吃糖果,或者吃口香糖。8、尽量保持情绪的轻松,精神的愉快,避免过大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1.忌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还有引起血钙增高、血磷降低的潜在危险。对于骨折患者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 2.忌多吃肉骨头 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患者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反而会使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 3.忌偏食 骨折患者,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是营养要全面。 4.忌不易消化之物 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易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喝水少 卧床骨折患者,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如卧床患者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长期卧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患者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6.忌长期服中药如三七片等 骨折初期,局部发生内出血,积血瘀滞,出现肿胀、疼痛,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损组织开始修复,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7.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这是因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病人忌摄食过多的白糖。 另外,骨折患者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有的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经测定,骨折后患者体内上述物质的血清浓度均明显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适当补充,可能有利于愈合。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子、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面粉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骨折患者可适当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这些物质的药物。
狭窄性腱鞘炎,通常称之为扳机指,是手部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普通成人一生中患扳机指的风险为 2% 到 3%,但在糖尿病患者中,患扳机指的风险上升至 10%。成人扳机指的治疗一般选择皮质类固醇注射控制炎症同时润滑肌腱周围环境。近期一项成本分析研究指出,如果首次注射失败后,推荐进行二次注射。不过,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对二次注射类固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专门探讨,来自美国纽约的 Ekstein 教授等人假设首次类固醇注射与二次类固醇注射的间隔时间并不增加未来需手术缓解的几率抑或是其他手指的扳机指风险,对此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在 2016 年 AAOS 年会上进行了报告。该研究纳入 250 例在一年内因首次类固醇注射失败进行二次注射的患者,记录扳机指手指、就诊时间、就诊至干预时间、临床结局及相关并发症。利用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进行两年内需手术缓解及其他手指又发扳机指的结局分析。生存率的点估计的乘积极限法评估二次注射至手术缓解的时间,两次注射间隔(< 6 个月, ≥ 6 个月)采用 log-rank 检验进行比较。250 例患者中,共计有 349 例指出现扳机指进行类固醇注射治疗。两次注射的平均间隔为 5.5 个月,最后有 106 例指采用手术缓解。同一指 6 个月内进行了两次类固醇注射的患者中,34% 在二次注射后半年内进行了松解手术,60% 在一年内进行了松解手术。同一指两次类固醇注射时间大于半年的患者,只有 15% 在二次注射后半年内进行了松解手术,40% 在一年内进行了松解手术。同一指 6 个月内进行了两次类固醇注射的患者中,14% 的患者在一年内其他指新发扳机指,39% 两年内新发其他指扳机指。同一指两次类固醇注射时间大于半年的患者,8% 的患者在一年内其他指新发扳机指,24% 两年内新发其他指扳机指。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根据以上结果,研究人员认为短时间内(半年内)进行二次类固醇注射治疗扳机指的患者,进行手术松解的概率更高。此外,这些患者其他指再发扳机指的风险也更高。
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踝关节骨折的门诊患者。一、踝关节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为踝不骨折(TCD 编码:BGG000)西医诊断为踝关节骨折(ICD 10:S82.80)行踝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9.36)(二)诊断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 001.9-94)和《临床骨伤科学》(孙树椿、孙之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所述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病史:外伤史。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3.辅助检查:踝关节X线片显示踝关节骨折。4.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踝关节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踝关节骨折临床常见症候:气滞血瘀证筋脉失养证5.病情分类:内翻损伤 外翻损伤(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踝关节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及《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不稳定的单踝、双踝、三踝骨折。2.无手术禁忌证。(四)标准住院日为8-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TCD-10:S82.80)踝关节骨折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单纯闭合性踝关节骨折。4.除外病理性骨折。(六)术前准备0-7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CT(必要时MRI);(6)胸片、心电图。(7)肺功能检测(年龄大于50岁)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2)踝关节三维CT检查、踝关节MRI;(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七)选择用药。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7天。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踝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手术内植物:接骨板、螺钉、张力带钢丝、髓内钉。 4.输血:无。(九)术后住院恢复5-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踝关节正侧位片。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 3.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术后应用根据中医辨证应用中药及施膳指导;(4)术后康复: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参照郭春园《世医正骨从新》;(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3.术后X线片或CT证实复位固定满意。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脱位、神经血管损伤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内科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骨折手术可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3.植入材料的选择:由于骨折类型不同,使用不同的内固定材料,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