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手术近年来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但究其本质主要分为表层和基质层手术,表层手术里主要有PRK、LASEK、EPI-LASEK以及新出现的TransPRK(最新版本是在SPT技术引导下TransPRK简称Smart手术),板层手术里主要有机械刀辅助LASIK手术、飞秒激光辅助的LAISK手术(瓣飞秒)、Smile手术(全飞秒)。在这所有屈光手术里每种手术各有自己的优缺点,站在医生的角度我认为表层手术是最安全的一种,但是由于表层术后早期的刺激症状,以及术后长时用药以及复查问题,部分患者如无法坚持,在术后恢复过程中个别患者会出现角膜上皮下的雾状混浊(HAZE),而影响远期效果。板层手术相较表层手术,最大的优势就是术后较为舒适,术后第二天视力一般就能达到术前带镜最佳矫正视力。在板层手术里由于飞秒激光的出现,相较以往的板层刀,在理论上和手术实践过程中大量数据证明其安全性。近年来争论的焦点主要是板层手术里的瓣飞秒和全飞秒手术,这两种手术到底哪个更为安全,在理论上由于全飞秒激光切口小,在早期作为医生我们也一度认为全飞秒在安全性方面优于瓣飞秒,但评价屈光手术屈光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效果方面除了切口大小,还有角膜生物力学,切削厚度,术后的稳定性以及术后视觉质量等等问题。2017年和2018年美国Anastasios John Kanellopoulos教授连续发表的两篇论文,从术后视力、精准度、可预测性、视觉质量、以及角膜生物力学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改变了我对两种手术方法的认知。在介绍两篇论文之前,我们来科普下飞秒家族的两大术式①瓣飞秒②全飞秒。全飞秒顾名思义近视手术全程是由飞秒完成;瓣飞秒在近视手术过程中由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面去度数的过程是要准分子激光来完成。两种都是飞秒手术过程是不一样的。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IK手术和小切口激光手术(SMILE)对近视和散光的一个随机的,前瞻的,对侧眼的研究2017年Anastasios John Kanellopoulos教授发表了题为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IK手术和小切口激光手术(SMILE)对近视和散光的一个随机的,前瞻的,对侧眼的研究。(Topography-Guided LASIK Versus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for Myopia and Myopic Astigmatism:A Randomized,Prospective,Contralateral Eye Study),该项研究主要的目的是要回答究竟是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瓣飞秒-LASIK好,还是小切口全飞秒(SMILE,目前技术条件下SMILE手术在个性化设计方面有自身的不足)手术好,为了回答这个问题,Anastasios John Kanellopoulos教授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为了避免不同患者的愈合体质、环境、心理等偏差因素影响,研究中采取对侧眼研究模式——让近视散光的患者一眼做个性化瓣飞秒,另一眼做SMILE全飞秒!该研究术前通过伦理委员会的认证,患者签署了手术同意书,但患者具体那只眼睛做的是那种手术患者是不知情的。有关术前的相关资料如下表:人数和眼数性别年龄手术分组屈光度分组方法22人44只眼13女9男21~45岁***平均29.5岁个性化瓣飞秒-5.02±1.74随机分类全飞秒-5.17±2.30***在国外一般近视手术患者年龄都偏大,在美国FDA对全飞秒认证中最小年龄是22岁,也就是说在美国年龄小于22岁是不建议做全飞秒,这主要和患者屈光状态稳定有关系,因为如果患者术后屈光度欠矫或者术后近视回退,全飞秒在二次补矫上有自身的不足(原文:https://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520560.htm)。这22位近视屈光不正患者,纳入标准是近视度数介于-3.0D~-10.0D之间,散光不超过-6D。所有手术都由同一个医生完成。术后三个月Anastasios John Kanellopoulos教授对22名患者术后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1.术后裸眼远视力个性化瓣飞秒优于全飞秒裸眼视力1.0裸眼视力1.2超越术前2行视力*个性化瓣飞秒86.4%59.1%9.1%全飞秒68.2%31.8%4.5%*个性化的角膜屈光手术主要有①全眼相差引导的个性化屈光手术②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屈光手术③Q值引导的个性化屈光手术,具体那种个体化方法适合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眼部检查结果具体分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对于那些术前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水平的患者是不建议行全飞秒(SMILE)手术,个体化屈光手术更适合这类患者。2.术后精准度和可预测性个性化瓣飞秒优于全飞秒评价术后精准度和可预测性,通常以术后残余等效球镜度数小于±0.50D,残余散光度数≤0.25D,作为衡量手术精准度和可预测性的标准。等效球镜±0.50D残余散光≤±0.25D个性化瓣飞秒95.5%81.8%全飞秒77.3%50%3.术后视觉质量个性化瓣飞秒优于全飞秒评价屈光手术术后效果除了上面提到的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有视觉质量。评价视觉质量主要有两项主要指标:①OSI(objective scatter index,客观散射指数),外围光线量与中央光线量的比值,客观评估眼内散射量,OSI值越高表示散射情况越严重。②低对比敏感度(low contrast sensitivity),数值越高表示越好。视觉质量对于患者术后的视觉体验尤为重要,个别患者在术后复查过程中查视力表时视力达到1.0甚至1.2,但还抱怨视物不清或者夜间视力下降,这就和视觉质量有关。OSI客观散射指数低对比敏感度个性化瓣飞秒1.35(比术前散射减少)7.02±0.1(比术前改善)全飞秒1.42(术前差异不大)6.20±1.52(术前差异不大)个性化瓣飞秒在手术设计上会根据患者眼部具体情况做个体化分析和设计,患者术后由于不同术式所表现出视力和视觉质量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来源于个性化飞秒中的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切削平台,同时术中可以进行自动眼球追踪、眼球旋转补偿及中心定位调整。而SMILE全飞秒目前的中心对位主要依赖于术者的人工操作,其飞秒平台暂时无法做到眼球追踪及旋转补偿调整对位。这两种由不同手术平台功能之间的差异就是导致术后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屈光手术患者不能想当然,应该根据检查结果由医生分析来决定那种屈光手术更适合您。近视微透镜取出术(全飞秒SMILE)和LASIK(瓣飞秒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体外对比试验研究2018年Anastasios John Kanellopoulos教授发表了题为近视微透镜取出术(全飞秒SMILE)和LASIK(瓣飞秒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体外对比试验研究(Comparison of corneal biomechanics after myopic small-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compared to LASIK_an ex vivo study)。Anastasios John Kanellopoulos教授在2017年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的研究了两种不同手术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实在相同近视度数下两种不同手术术后由于角膜厚度的变薄,那种手术术后角膜抗张能力更好。由于飞秒激光近年来在我国风头正旺,尤其是全飞秒。在传统认知里,认为全飞秒切口小,瓣飞秒切口大,而至于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切削厚度、术后视觉质量问题。如果没有医生的详细告知,大众是很难得知。前文作者已经就术后视觉质量做了相关论述,术后的角膜生物力学、切削厚度如果没有针对性的研究即使是医生也很难分辨出那种手术更为安全。关于屈光手术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既往理论认为:1.垂直切口>水平切口;2.浅基质层>深基质层。从这两点看来,瓣飞秒(300°)依旧存在制瓣问题,相较于SMILE(全飞秒)手术2~3mm(50°)的切口,自然不具优势,而且瓣飞秒依旧需要联合准分子激光,在浅层基质行原位磨消,而全飞秒取出的角膜基质透镜集中在深基质层。因此,理论上SMILE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似乎更小,在这之前,作为医生我也是这么理解的,直到2018年Kanellopoulos教授升级研究,使用眼库中的捐献角膜首次进行体外实验,比较LASIK*与SMILE手术对于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Kanellopoulos教授的该项实验项目得到伦理委员会许可批准。研究中使用了30个人体捐献角膜,这些角膜组织来源于美国眼库,由30个不同器官捐赠者捐赠(17名男性,13名女性),平均年龄60.9±10.1岁。这些眼角膜组织在恒温4℃的OptiSol(Bausch&Lomb,Rochester,NY,USA)保存液中保存。1.研究的设计和分组捐献的角膜被随机分为6组每组5枚角膜分组术式近视度数眼数角膜帽/瓣的厚度组织切削量ASMILE-3.0D5140μm64μmBSMILE-8.0D5140μm136μmCLASIK-3.0D5110μm45.51μmDLASIK-8.0D5110μm114.71μmE对照组SMILE-3.0D5140μm0F对照组LASIK05110μm0对照组中SMILE:飞秒激光制作-3.0D透镜,人工分离透镜组织,但不取出;LASIK: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掀开角膜瓣后复位,无后续的准分子激光切削度数过程。在这里有两个问题:1)为什么SMILE的角膜帽厚度是140μm而瓣飞秒LASIK瓣厚度是110μm?在SMILE手术中有大量的临床数据证实,过薄的角膜帽(比如110μm)在手术过程中更容易出现OBL(不透明气泡层),以及透镜分离困难,从而影响术后裸眼视力的恢复。而在瓣飞秒手术中这种情况少有发生,甚至在某些角膜薄的患者中医生会将角膜瓣的厚度设置在90~95μm。2)为什么SMILE组织切削量在相同度数情况下比瓣飞秒LASIK要厚?①这和激光性能有关系,瓣飞秒LASIK去度数过程由准分子激光完成,其切削精度远比全飞秒过程中透镜切除精度要高,通常在6.5mm的光学区下,每矫正1D(100度)的近视,SMILE手术是要切削19.5μm的角膜组织,而瓣飞秒平均只需切削14.74μm。②SMILE手术由于需要制作2层透镜,无论屈光矫正度数高低,SMILE都需要额外移除至少15μm的角膜组织。2.生物力学测量Kanellopoulos教授使用了Biotester 5000系统(CellScale Biomaterials Testing,Waterloo,ON,Canada)进行角膜组织拉伸张力测试,试验记录的数据是不同程度拉伸下的角膜的压力,从而计算出Young’s modulus(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即压张比(压力/张力),具体的实验过程较为复杂在此不做赘述,下面是实验搭建的实验平台:3.实验结果分组杨氏模量@10(MPa)杨氏模量@15%(MPa)应力@10%(kPa)应力@10%(kPa)生物力学平均差异SMILE-3D vs对照组-36.3%-35.4%-35.5%-35.2%-35.6%SMILE-8D vs对照组-49.3%-50.7%-50.4%-50.5%-50.2%SMILE-8D vs 3D-20.4%-23.6%-23.1%-23.7%-22.7%LASIK-3D vs对照组-21.3%-21.2%-21.1%-21.2%-21.2%LASIK-8D vs对照组-48.9%-55.7%-46.6%-50.5%-50.4%LASIK-8D vs 3D-35.1%-43.7%-32.4%-37.1%-37.1%SMILE-3D vs LASIK-3D-27%-28%-24%-24%-25.9%SMILE-8D vs LASIK-8D-10%-3%-13%-8%-8.7%****表示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比较值有统计学差异。4.结论1.SMILE和LASIK均会改变角膜生物力学,且与近视矫正度数显著相关;2.对较低度数的近视矫正,SMILE对角膜生物力学的降低更显著;3.对较高度数的近视矫正,SMILE与LASIK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之不论哪种屈光手术术后的角膜生物力学矫术前肯定有所变化,这种变化与近视矫正度数呈正相关性(近视度数越高角膜生物力学下降也越明显)。对这两种手术为什么全飞秒对低度近视矫正时生物力学下降更为显著,这就和全飞秒手术角膜帽(140微米)的厚度和在实际透镜切除过程中多出的15μm组织切削量有关。对于相同近视度数全飞秒在较深的基质层进行切削,以往的认知深基质的切削更为安全,但是这有史以来第一次体外实验用实时数据推翻了以往的认知。理论≠实际,屈光手术选择不能想当然Anastasios John Kanellopoulos教授的连续两篇研究一篇是同一个患者一只眼做瓣飞秒(LASIK)另一只眼做全飞秒(SMILE),我想世界上很多医生都考虑过这样去对比(但实施起来想必有很多无法克服的因素),因为这可以排除个体之间的差异给研究结果带来的干扰,想必Kanellopoulos教授在研究之前在可行性上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另一篇体外研究角膜生物力学对很多国家的很多医生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一项任务,例如在我们国家角膜材料是极其短缺的更谈不上去拿捐献角膜做实验(这可能和美国器官捐赠制度和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认知有关,在美国器官捐献是很普遍的),这两篇史无前例的详实的研究报告不仅给医生在手术选择上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详实的数据分析也给患者在屈光手术选择上不能想当然提供了真实的数据支撑。具体患者选择哪种手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做到患者术后有良好的视力和视觉质量,也要做到尽可能最小化的减小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这就需要医生在不同设备之间有所取舍,在保证远期效果和安全的情况下个体化对待,患者要清楚是不是哪种手术价格高哪种手术就好。两篇原文索取请关注公众号平台里回复邮箱即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通常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引起黄斑功能下降。即所谓的干性黄斑变性。 在百分之十的黄斑变性病人中,负责供应营养给视网膜的微血管便会出现渗漏,甚至形成疤痕,新生的不正常血管亦很常见,血管渗漏的液体会破坏黄斑,引起视物变形,视力下降,过密的疤痕引致中心视力显著下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变盲。即所谓湿性黄斑变性
是的。而且,只需要户外强光暴露即可。近视保护作用与运动与否无关,与户外暴露的时间长短有关,比如每天累积达到2个小时,或者每周累积达到10个小时。 2.户外活动可以控制近视加深吗?不能。虽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增加户外活动能够抑制近视的发生,但是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来讲作用是有限的,还需寻求其他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控制近视的加深。 3.多巴胺与近视有关吗?是的。目前,对于户外强光暴露预防近视,比较公认的机制有两个,一个是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瞳孔缩小使景深加深,模糊(特别是由于离焦性而导致的模糊被减少)减少,所以能抑制近视的发生;第二,可能性与多巴胺有关。据说有科学家正在研究注射多巴胺以预防近视,不过目前梦想还没有成真。 4.看书多的孩子,只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也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吗?是的。Rose教授与France教授的研究提示,不管视近活动多少,只要在户外的暴露时间够长,近视的风险就能减小。所以说,看书多不怕,尽量增加户外暴露的频率,如在课间多户外活动,积少成多,预防近视的效果可能更明显。 5.护眼灯能护眼吗?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全光谱光源,还是三基色光源,高强度光照都比低强度光照,更有利于抑制近视(或者说促进远视)的发生。至于光谱而言,其在近视的调控上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只要它们的光照强度是一样的,它们对近视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基本是一致的。
瞿佳教授: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且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对于近视,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手段。因此,对近视的防控,目前的重点在于早期预防其发生和控制其进展,同时还要关注和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高度近视所带来的致盲性并发症。 青少年近视防控需要从预防、检查、治疗三个方面共同着手,搭建“三位一体”的近视防控体系,开展全方位的视觉健康防护。 如已经有证据表明在近视发生之前,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能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另外也有研究表明药物(如阿托品)、角膜塑形镜等能够延缓近视的进展。 对于已经出现的近视,应通过框架眼镜、接触镜和屈光手术等治疗手段来改善看远的视力。我国近视的干预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指眼睛内的自然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当我们视物时,光线通过角膜,再经过晶状体聚焦到视网膜上,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产生视觉。如果把眼睛比作一部照相机,晶状体的作用就是镜头,如果镜头变混浊了,就不能照出清晰的相片。白内障的主要症状包括视物模糊、重影、畏光、眩光、眼前黑影遮挡、近视加深等。 晶状体混浊为什么会影响视力? 晶状体如同照相机的镜头,正常情况下是透明的,一旦混浊了就会阻挡光线进入眼内,影响视力。视力受影响程度则取决于晶状体混浊的部位和密度。 白内障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白内障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为老年性白内障,是在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常双眼患病,但发病有先后,严重程度也不一致。出生前即存在或出生后逐渐形成的白内障称为先天性白内障。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紫外线照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机体外伤、过量饮酒及吸烟等均与白内障的形成有关。 白内障可以通过药物治愈吗?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口服药及眼药水能有效地治疗白内障,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手段是手术。 白内障手术前要注意什么? 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降血压、降血糖药物,保持血压、血糖稳定,以防术后出血、感染。如有其他全身疾病不适宜手术者应先到综合医院诊治。 2、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吸烟。 3、术前1-3天遵医嘱点消炎眼药水,以预防感染,每天4-6次。 白内障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1、注意保护术眼,不用手揉眼。 2、术眼有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如果眼部疼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3、注意眼部卫生,防止术眼感染。术后一周内洗脸、洗澡时避免污水入眼。 4、1个月内避免碰撞术眼及头部。避免低头弯腰取物及视疲劳。 5、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及用力咳嗽、打喷嚏、便秘等可引起眼内压升高使人工晶体移位的因素。 6、对于10岁以下的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必须遵医嘱进行弱视治疗。 白内障手术后饮食应注意什么? 1、术后当天进食半流质或软性食物,如稀饭、面条、软饭等。 2、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按要求坚持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4、忌烟、酒、辛辣食物。
1.术前术后点广谱抗生素眼药水3天,一次一滴,一日四次,若因特殊情况点药不足3天,可1到2小时点药一次 2.术后第二天必须请手术医生检查眼部情况 3.若术后有眼睛局部发红,属于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4.术后1天,1周,1月按要求复查 5.请咨询你的手术医生指导术后用药 6.若术后出现剧烈眼痛伴视物不清,立即就诊。 本文系潘秀红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负/正相对调节NRA/PRA正常值: NRA(负相对调节)的正常值是:+1.75至+2.25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正常值呢?这是由我们检查时采用的工作距离决定的。一般我们做NRA/PRA检查是在 40cm处进行,也就是说此处的调节刺激是2.5D。所以,我们做NRA负相对调节时,调节最多放松到2.5D时就不能再放松了(放松到零了),此时如果再加正镜就会导致视物模糊了(相当于长生雾视了)。如果做NRA时正镜加到2.5D以后说明初始的验光结果已经错误了(过矫正了)。因而,NRA负相对调节是不会大于+2.5D的。 如果NRA负相对调节过小,说明调节不能放松,有可能存在调节痉挛、调节过度、假性近视的情况,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验光容易近视过矫正! PRA(正相对调节)的正常值是:-1.75至-3.00。 其实RRA反应的是调节的储备力量,越大越好。 PRA小说明调节不足,调节不持久或不能产生有效调节,这样青少年儿童容易近视加快;而成人则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了。 调节滞后/调节超前(BCC)正常值:+0.25~+0.75D(非老视眼);+0.50D(平均)。 BCC如果是零或负值,说明患者总是在使用大于调节刺激的调节力量,也就是说,患者随时保持一种过多调节的调节痉挛状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假性近视”。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时要及时做视觉训练,解除这个调节超前的情况,避免“假性近视”变为“真性近视”。
新生儿的眼球外观几乎是正圆形的,眼球晶状体和睫状肌的调节能力较差,平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后成像落在视网膜之后,好表现为远视眼。大约6岁以后,儿童的视力发育趋向完善,逐渐从远视眼向正视眼发展。这个过程称眼的正视化过程。当单眼裸眼远视力(5米远处)达到1.0时(对数视力表5.0),则该眼为正视眼。随着年龄增大,晶体及睫状肌收缩力减弱,因此对光线的调节力下降,导致视近物不清,此现象称老花眼或老视。 儿童视力标准是怎样的,儿童视力及屈光度 经国际国内多家权威医院的大量临床资料研究表明,儿童视力及屈光度的生理数值如下: 2岁~3岁儿童,视力在0.5或以上,屈光度为远视100度~250度之间 3岁~4岁儿童,视力在0.7或以上,屈光度为远视100度~225度之间 4岁~5岁儿童,视力在0.8或以上,屈光度为远视75度~200度之间 5岁以上儿童,视力在1.0或以上,屈光度为远视75度~175度之间 6岁以上儿童,视力在1.0或以上,屈光度为远视50度~150度之间 如果10岁以上的孩子其视力仅为1.0的话,就应着手寻找防治视力下降的措施了。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应超过1.0才属正常,否则,到14岁以后有可能还要减弱,甚至成为极度近视。
在临床上,非调节性斜视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矫正和三棱镜矫正。这两种治疗如何选择,家长们有一肚子的问题。对于诊断明确的非调节性儿童斜视,水平斜≥15△、垂直斜视≥10△时,原则上可以手术矫正。尤其是对于双眼立体视功能受到影响的孩子,早期手术矫正有助于重新建立双眼视功能。 三棱镜有自己独特的物理光学特性,当光线穿过三棱镜后会向其基底方向折射,物像向其尖端方向移位,根据物像移位的规律和斜视度的大小,在斜视眼前放置三棱镜,并不断改变三棱镜的度数,直至外界物体成像于斜视眼的黄斑,双眼有了共同的视觉方向,复视也就可以消除了。这就是三棱镜矫正斜视基本原理,主要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达到矫正斜视,消除复视,缓解视疲劳的目的。具体适应症如下: 一、斜视手术后出现过矫或欠矫时,用三棱镜矫正残余斜视度:手术后残余的斜视度数往往不稳定,可以配戴三棱镜矫正,进行观察,待眼位稳定后再考虑二次手术等进一步处理。 二、小度数儿童斜视:患儿度数较小,未达到手术指征,可以使用三棱镜进行矫正,帮助孩子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建立良好的立体视功能。 三、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不能配合手术前的各种斜视度数的检查:因为不能准确设计手术,通过配戴三棱镜保护孩子的双眼视功能发育。作为手术前的一种过渡性治疗。 四、斜视度数不稳定的患儿:术前检查发现患儿斜视度不稳定,无法准确手术时,可以给孩子试戴不同度数三棱镜,进行耐受实验,帮助确定手术方案。 五、特发性眼球震颤:眼球震颤伴有斜视、代偿头位的孩子,可以通过配戴三棱镜改善代偿头位。 六、不适合进行斜视手术的、特殊类型斜视:有症状的隐斜视、辐辏功能不足或辐辏麻痹、眼球后退综合症、外伤所致的麻痹性斜视等等。 三棱镜本身有一定局限性,比如镜片厚重,一只眼上只能配7△以下的度数,视物变形。这些问题也限制了三棱镜在临床上的使用。近年来引进了一种膜状压贴三棱镜,是一种特殊的塑料薄膜,只有0.5mm厚,压贴在普通镜片上即可。使用这种压贴三棱镜,单眼可矫正的斜视度数达30△。由于棱镜的反射作用,配戴大度数的膜状压贴三棱镜会造成中心视力下降,在临床上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三棱镜。毕竟这一技术弥补了玻璃或树脂三棱镜材质上的不足,使得三棱镜在矫正斜视方面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病历:患者,女性,5岁,家长发现其眼位不正1年。,查体:Vou:0.5,双眼检查诊断为调节性内斜视12°,双眼眼内检查正常。给予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检查,结果显示双眼远视1.75D,散光1.00D。 幼儿调节性内斜视在儿童中十分常见,其治疗方案一般为先充分矫正其屈光不正,待屈光不正矫正后看矫正效果再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如果先进行手术再矫正,其必然于扰手术效果,如果拖延屈光不正矫正时机有可能造成患儿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