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液配合CO2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研究宝丰县中医院皮肤科王东海王东海1 陈君霞2董子帅1宝丰县中医院皮肤科王东海1. 河南省宝丰中医院皮肤科 2.河南省宝丰陈君霞诊所激光治疗可治疗所有痤疮瘢痕患者,可分为剥脱性激光及非剥脱性激光两类,其中CO2激光治疗属于剥脱性激光治疗;主要通过消融、蒸发或汽化表皮,再刺激真皮胶原重塑,以尽可能少的治疗次数,达到去除瘢痕组织的效果,但是也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例如色素沉着、长期遗留红斑、严重者甚至再产生瘢痕[1]。作者应用地榆液配合CO2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进行临床研究,取得不错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入我院的64例痤疮瘢痕患者,根据患者治疗的先后随机分组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男30例,女34例,瘢痕部位78处,其中额部12处,左右颊部35处,颧部17处,增生性瘢痕30处,凹陷性瘢痕114处。试验组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15~40岁,平均21岁,病程1~18年,瘢痕部位65处,额部7处,左右颊部17处,颧部9处,增生性瘢痕14处,凹陷性瘢痕54处。对照组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5~40岁,平均22岁,病程1~19年,瘢痕部位60处,额部5处,左右颊部18处,颧部8处,增生性瘢痕16处,凹陷性瘢痕50处。两组患者间其年龄、性别、瘢痕等一般资料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以CO2激光治疗。患者准备清洁面部皮肤,后对痤疮瘢痕处进行严格消毒;按照痤疮瘢痕的大小、类型、皮损程度等情况,正确调整激光频率、宽度、能量等参数,一般脉冲能量30~50mJ/脉冲,以10mJ起步,频率20~60次/ms,从小到大选择,光斑直径0.5~1mm,扫描面积为4mm~20mm可调范围,根据瘢痕大小、形状调节可以调节适当大小的矩形、圆形、菱形、三角形等图形。治疗以局部发白或焦黄为度,3周一次,共4次。治疗后清洁患者的面部,在治疗部位涂抹甲硝唑凝胶[2]。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地榆液治疗。在每次CO2激光进行治疗后,采用地榆液敷料(地榆液为地榆、甘草、淡竹叶以5:2:3比例煎煮取液浸泡纱布敷料备用)外敷治疗区域15min后涂甲硝唑凝胶,每天1-2次;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健康宣教指导,禁油腻、辛辣等食物,戒除烟酒,常用温水洗脸,保持面部皮肤的清洁;治疗结束后,冰敷30分钟,面部禁止沾水3天,5至7天可结痂脱落[2]。1.3 疗效判定疗效判定根据治疗评定标准:1)、显效:瘢痕恢复80%以上,外观较平整,基本与周围皮肤平齐;2)、有效:瘢痕恢复50%~79%,外观有明显改善;3)、无效:瘢痕恢复程度低于49%,外观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1.4 观察指标主观评估依患者治疗前后面部照片,评估患者面部的瘢痕大小,凹凸程度,颜色改善差异;记录治疗后感染、单纯疱疹、面部皮肤红肿等情况,并询问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与满意度[4]。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X2检验。P痤疮瘢痕CO2激光术后患者面部皮肤红肿,多因于激光灼伤皮肤,热毒之邪内郁、痰湿搏结而成[6],地榆液中地榆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地榆还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炎、抗菌 等作用,淡竹叶、甘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诸药共奏清热凉血,解毒敛疮,消肿散结之效。已有研究证实:地榆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消肿、对疮面收敛作用、抗氧化、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等功效,对皮肤的影响地榆具有修护受损皮肤的作用[7-8];淡竹叶具有外和皮毛,内达脏腑,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清除人体代谢之杂质,外达皮毛汗腺等[9];甘草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10]。中药地榆液外敷配合CO2激光治疗痤疮瘢痕可直中病所,直接作用于瘢痕及其下组织,通过疏散和清泄瘢痕组织中的伏邪,使创面愈合中增生期及重塑期起到了收缩局部毛细血管,减轻组织增生而控制纤维组织过度增殖而起作用[11]。两组患者予以不同方法治疗效果情况,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高,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说明地榆溶液配合CO2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更好的修复瘢痕组织,刺激真皮胶原重塑,明显改善患者面部皮肤红肿、色素沉着、红斑等。综合上述,中药地榆液配合CO2激光疗法治疗痤疮瘢痕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参考文献】[1]刘冰,赵邑,章伟,等.痤疮瘢痕激光及相关治疗进展[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6,25(06):344-350.[2]李燕,王艺淳,曾兰瑶,等.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38(06):50-53.[3]元星花,金哲虎.点阵激光治疗痤疮性瘢痕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9):952-954.[4]徐晶晶,蓝善辉,赵志炼,等.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中药口服制剂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4):734-736.[5]王东海,张颖,刘永生,等.现代中医皮肤病治疗学[M].1版.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99-202.[6]徐志刚.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结合中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中医药, 2016(b06):2025-2026.[7]王东海,陈君霞, 董子帅.自拟金地榆草粉剂外敷预防雀斑行激光术后色素沉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7,7(10):64-66.[8]代良敏,熊永爱,范奎,等.地榆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20):189-195.[9]陈红宇,沈洪.地榆活性成分及抗炎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 2017(17):110-113.[10]付廷雄.淡竹叶清热作用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4):64-64.[11]张明发,赵迎春,沈雅琴.甘草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抗感染药学[J],2013,10(3):170-175.
复方甘草竹叶汤联合冷喷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可行性研究 长久性面部脂溢性皮炎会对患者产生更大的伤害,怎么有效防治面部脂溢性皮炎疾病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1]。为研究复方甘草竹叶汤联合冷喷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将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9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为实验对象,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研究报告如下。宝丰县中医院皮肤科王东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皮肤科门诊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确诊的9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45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35例,年龄在28岁至71岁之间,年龄平均为(43.361.58)岁,病程在4天至18天之间,病程平均为(6.391.85)天。实验组45例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36例,年龄在29岁至72岁之间,年龄平均为(44.161.55)岁,病程在4天至17天之间,病程平均为(6.411.25)天。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两组间差别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备良好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1)患者的皮肤损伤处为黄红色或者淡红色斑片,斑片为钱币状,并且为干性皮质溢出,伴有油腻性鳞屑厚层痂皮。患者会有自觉瘙痒的症状以及干燥斑片。(2)发病部位较多,常见的为耳后、腋窝、鼻唇沟、头面、上胸部位、肩胛部位、腹股沟等等。(3)患者患病后伴有兴奋的状况,并且皮脂分泌紊乱,患者偏食。 中医诊断标准:肺胃热盛型:急性发病,皮损色红,并有渗出、糜烂、结痂、痒剧,伴有心烦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脉滑数[2]。 排除标准:两组患者通过必要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疾患,而且其他器脏无重大疾患。 全部患者与家属均为自愿参加该研究,并具有该研究的知情权。 1.3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2.5mg,每日一次。再给予患者外涂氧化锌软膏药物,每日两次。 实验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竹叶汤联合冷喷治疗法进行治疗:复方甘草竹叶汤的成份包括甘草10克,竹叶8克,牡丹皮10克,生地黄8克,白茅根5克,地肤子5克,薏苡仁10克,紫草5克,菊花5克。用水煎服,每日口服两次,每次100毫升。再每日冷喷一次,冷喷液为多塞平和维生素C配制的溶液[3-4]。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糜烂、潮红、渗出及干皱灼热不适感、疼痛、瘙痒等皮损及自觉症状治疗效果的不同,分为治愈、好转、未愈。皮损消退,自觉症状消失为治愈;皮损消退30%以上,自觉症状减轻为好转;症状无变化,或改善不足30%为未愈。 1.5 数据统计处理 实验研究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均精确输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和%表示,用卡方测验,两组患者的测验结果中95%作为可信区间,两组患者结果P^0.05 表示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研究结果可得,实验组总有效患者数为45例,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患者数为38例,有效率84.44%,两组效果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面部脂溢性皮炎归属中医学中“面游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认为发生该病主要因为皮质代谢紊乱、神经功能障碍、饮食不规律、微生物寄生等因素,患者的表皮细胞在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外涂激素类药物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5]。 面部脂溢性皮炎中医学认为湿热内蕴,感受风邪,郁久耗伤阴血,肌肤失于濡养而成;或因恣食辛辣油腻,脾失健运,复感风侵,湿热蕴阻肌肤而成[6-7]。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为治疗原则的基础上组成复方甘草竹叶汤,方中甘草、竹叶、菊花、丹皮、生地黄、白茅根能够清热凉血,抑制心火,且是养阴生津之效;紫草、牡丹皮以及菊花可以清除血中之热,以利尿;薏苡仁、地肤子健脾利湿,去除皮肤中的湿痒症状;地肤子、生甘草可以祛风止痒,清热解毒[8-9];在治疗的过程中再配合多塞平和维生素C冷喷加强了效果。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方中诸多中药如甘草、地肤子、紫草、白茅根、生地等具有抗炎、解热、抗变态反应、调节免疫、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促组织细胞恢复等多环节、多路径、广泛复杂的药理活性[10-13]。盐酸多塞平为三环类抗抑郁药,近年来研究发现,多塞平具有的抗组胺作用较苯海拉明强百倍,新用于治疗相关的皮肤病 [14] 。 综上所述,该研究对面部脂溢性皮炎治疗中选用的复方甘草竹叶汤,方中诸药有机合用,效专力宏,联合冷喷直接作用于面部,取长补短,直达病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孙文晛,温莹,孔志凤等.脱敏汤联合冷喷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1,26(3):509-51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试行)[M].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3:273-277[3]张衍,钟江,黄涛.复方蛇舌草溶液冷喷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3,45(8):102-103[4]马新华.中药辨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 2015,47(3):123-124 [5]王一乐,王毅力,王训春,等.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34(23):3620-3621[6]景红梅.凉血消风散治疗脂溢性皮炎40例[J].光明中医, 2015, 30(1):62-63[7]黄瑾.自拟清热除湿汤治疗脂溢性皮炎(湿热内盛型)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2015,33(6):132-133[8]余登敏,刘桂卿,张水英.加味玉女煎治疗血热风燥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6):188-191[9]王亚莎,马红霞,陈卫卫,等.中药冷喷治疗面部皮炎10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 2015,47(1):179-180[10]王闰,孟慧,许勇.复方甘草软膏的制备及含量测定法的建立[J].东南国防医药,2015,17(4):389-392[11]王兵,王亚新,赵红艳,等.甘草的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3):215-218[12]张明发,沈雅琴.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皮肤药理和临床应用药物评价研究[J]. 药物评价研究,2013,36(2):146-156[13]王娟.甘草制剂在部分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4,4(4):17-18[14]鲁格平,孙治华,刘运华,等.多虑平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疗效分析(附56例临床报告)[J].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13,(6):869-870
雀斑行激光治疗后的色素沉着在临床上时有发生[1],虽然雀斑行激光后色沉不会永久存在,却会存在数月、数年不等,在治疗上较为困难,对临床医生和受试者有着深深的困扰[2-4]。我科应用自拟金地榆草粉剂外敷预防雀斑行激光术后色素沉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宝丰县中医院皮肤科王东海1、临床资料 本组60例雀斑患者均为2012年至2014年门诊求美者且应用调Q激光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人,观察组30人。男性19例,女性41例,年龄4-46岁,多为中青年。2、治疗方法治疗前,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并拍照存档。对照组脱痂后局部涂莫匹罗星软膏,每日三次;观察组用自拟金地榆草粉剂(成分金银花、地丁、地榆、甘草),在创面自然脱痂进行创面清洁后,将粉剂30g加纯净水调成糊状均匀涂于面部,停留15分钟,去掉清洁后涂莫匹罗星软膏,每日一次。两组治疗持续3-4周,直至红斑消失,如在阳光下活动,均采取防晒措施。3 疗效判定与结果3.1 疗效评定[5] 优:无色素沉着斑;良:有较淡色沉斑,或沉着斑总面积小于1cm2;可:有色沉斑且面积在1-2cm2;差:有明显色沉斑或总面积大于 2cm2。优良率=(优+良)/总例数x100%。3.2 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采取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材料采纳2检测,计量材料以xs表现,组间组内对照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测。3.3、治疗结果对照组:创面愈合后,12例未发生色素沉着现象,18例出现色素沉着,半年至一年内消失。观察组:创面愈合后,23例未发生色素沉着现象,7例出现色素沉着,三月至半年内消失。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是较为常见的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发生于面部皮肤的黄褐色点状色素沉着性疾病,多发于女性,主要分布于鼻部和两颊[6][7]。激光治疗雀斑通过选择性生热作用,使表皮和真皮的色素颗粒受热碎裂,产生的热量对正常皮肤不造成损害,通过体内细胞吸收[2] [8]。激光术后创面脱痂是伤口愈合中有大量血液供应的增生期,组织继续增生包括形成黑色素根源的黑色素细胞和角原细胞;在这个阶段通过药物干预让增生期停止,使毛细血管消退,就会使组织增生减少,抑制黑色素的形成[9]。通过多项研究,雀斑行激光术后导致的色素趁着属于炎症后色沉,除外操作不规范、参数不恰当、治疗深度不易控制等诸多因素外,还与人的肤色类型、季节、皮损大小、部位、深浅等因素有关,特别随着年龄的增加色素沉着率逐渐上升,大于40岁者色素沉着率达33.3%,所以对于激光治疗雀斑的患者,术后防护尤为重要。中医认为,激光术后炎性色素沉着的发生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激光术后患者面部皮肤红肿,多因于激光灼伤皮肤,热毒之邪内郁,气血蕴滞所致[10]。自拟金地榆草粉剂由金银花、地丁、地榆、甘草组成,方中金银花、地丁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地榆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功效,诸药共奏清热凉血,消肿散结。现代医学研究,方中金银花所含有的有机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以及无机元素类、挥发油、三萜皂类物质等,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清热解毒、消炎及止血、保肝利胆等方面[11] [12];地丁含有的TNF-ɑ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可以干预,具有抗菌、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的作用,实验表明可有效抑制局部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13] [14];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具有止血、抗炎、抗肿瘤、改变血液成分等多种药理作用[15];甘草抗感染、促进血管收缩,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16]。诸药制成的金地榆草粉剂应用于雀斑行激光术后,为创面愈合中增生期及重塑期,起到了收缩局部毛细血管,促进毛细血管网消退,使创面血液减少供应,减轻组织增生而控制黑色素细胞和角原细胞的增多,起到减轻色素沉着。综上所述,自拟金地榆草粉剂外敷预防雀斑行激光术后色素沉着能够起到预防色素沉着的作用,效果确切,易于推广。 参考文献[1]曹玲,孟琪,赵丽娜.调QNd:YAG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比较.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J],2016, 30(8):|857-859[2]李颂毛,罗政.防止色素沉着美白面膜预防术后色素沉着临床观察.求医问药:下半月刊[J],2012,(6): 646-647 [3]张海荣,刘烜凯,梁晓琴,等.不同波长调Q激光治疗雀斑的临床疗效比较.中国激光医学杂志[J],2017,26(1):12-16[4]王东海,董子帅.辨证施治在面部色素沉着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医疗美容[J],2014,6(2):129-130[5]王娜.果酸预防点阵CO2激光治疗光老化皮肤术后色素沉着的临床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2013, 22(12)[6]王东海,张颖,刘永生,等.现代中医皮肤病治疗学[M].1版.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623[7]程玉燕,杨森.雀斑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及其研究进展.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J],2015,32(5):471-475[8]张海荣,刘烜凯,梁晓琴,等. 不同波长调Q激光治疗雀斑的临床疗效比较中国激光医学杂志[J],2017,26(1):12-16[9]聂芳菲,杨清默, 夏有辰,等.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对SD大鼠缺血皮瓣愈合时ICAM-1和MCP-1表达的影响.中国微创外科杂志[J],2017,17(2):166-170[10]李纬,李元文.中药治疗激光术后炎性色素沉着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J],2010,20(7):430-431[11]李海燕.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药理分析.海峡药学[J],2017,29(4):46-47[12]宋亚玲,王红梅,倪付勇等. 金银花中酚酸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中草药.46(4)2015.2:490-492[13]张智伟,蔡琨,于红红,等.紫花地丁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免疫学杂志[J],2014,30(1):50-53[14]崔春婷.甜地丁药理作用研究.亚太传统医药[J],2015,11(8):14-15[15]代良敏,熊永爱,范奎,等.地榆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J],2016,(20):189-195 [16]张明发,赵迎春,沈雅琴.甘草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抗感染药学[J],2013,10(3):170-175
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皮肤科邮编467400王东海 董子帅 陈君霞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reating 50 cases of yellow brown spotWang DonghaiDong Zishuai Chen JunxiaAbstract:Objectiveresearch and analysis using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white cream in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Chloasma. 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Chloasma patients randomly assigned control group andtreatment group, respectively,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drug for silk white lightening creams (topical)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i plaster (external use) for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for 3 months, then observed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the therapeutic effect comparison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control group to 74%, 90% to be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obvious, has some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for treatment of Chloasma using external preparation of white cream to achieve relatively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recommendations on a wide rang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Keywords:Chloasma; white crea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te Freckle ointment摘要 目的 探究和分析采用中药参白膏来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患有黄褐斑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的药物为丝白祛斑软膏(外用),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参白膏(外用)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而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后,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4.0%,要低于治疗组患者的90.0%,差异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治疗黄褐斑,采用外用中药参白膏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建议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关键词 黄褐斑;中药参白膏;丝白祛斑软膏黄褐斑又称蝴蝶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类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面部色素沉着。在中医中,黄褐斑属于“面尘”的范畴当中。现在,在我国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年轻人中,特别是年轻女性,此类疾病对于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是一种较为困扰的疾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较为完美的根治手段。对于此种情况,本文作者通过采用中药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利用中医的经验消斑方所配制的中药参白膏对治疗组的50例患者进行外用治疗,同时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用的丝白祛斑软膏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种药物临床疗效的差异,以下是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的研究对象为患有黄褐斑的患者100例,100例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1.2)岁,病程为1-6个月的患者有20例,7-12个月患者有25例,1-5年的患者26例,5年以上的患者为29例。将10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2.6)岁,病程为1-6个月的患者有10例,7-12个月患者有12例,1-5年的患者13例,5年以上的患者为15例;治疗组患者的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0±0.9)岁,病程为1-6个月的患者有10例,7-12个月患者有13例,1-5年的患者13例,5年以上的患者为14例,详见表1。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和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后,结果显示,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1.2.1药物信息丝白祛斑软膏: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峰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B20020420;药物规格:20g;使用方法:外用。中药参白膏:药物组成:生晒参、积雪草、白芷、白芨;制作方法:将诸药浓煎加入乳膏基质制成膏剂;使用方法:外用。1.2.2使用方法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的药物为丝白祛斑软膏,患者外用,2次/天。治疗组: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的药物为中药参白膏,患者外用,2次/天,早、晚各一次,患者每次取黄豆粒大小即可,放置在手中后均匀涂在面部。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反之,则表示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疗效分析与结果2.1疗效标准[1]主要的判定依据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的疗效判定标准。基本痊愈:采用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退;显效:采用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呈现明显变淡的趋势;有效:采用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无效:采用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基本无明显的变化。2.2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仅为74.0%,要明显的低于治疗组患者的90.0%,差异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2.两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的比较结果[n]组别例数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治疗有效率(%)治疗组503285590.0对照组50207101374.0P值<0.053讨论黄褐斑是一种主要发生在患者的面颊、额、鼻、和唇周围的大小不一的呈现黄褐色或者是咖啡色的斑。在中医中认为其病因主要与风邪、痰饮和气血不和有关。肝气郁结、气血淤阻、痰湿凝滞,则会出现气血的运行不畅,不能够润养患者的面部肌肤,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气血生化无源,不能上华皮肤,遂生褐斑。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黄褐斑是一种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色素性皮肤病[2-4]。国外就曾有研究表示[5],妊娠、口服避孕药、紫外线的辐射、氧自由基、铜蓝蛋白升高、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升高、患者情绪的长期不佳和使用的化妆品的问题都是较为重要的致病因素[5-7]。由于目前临床上对于黄褐斑的治疗不能取得较为完美的疗效,本次研究,作者采用中药参白膏对患者进行外用治疗,通过中医的手段来治疗黄褐斑,治疗组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高达90.0%,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优势。中药参白膏中人参能够起到滋阴补肾的效果,含有的人参皂苷能够有效的促进蛋白质的生化生成、促进新陈代谢和末梢神经血管流通的效果;积雪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白芷气味芳香,《神农本草经》明确指出“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本草纲目》指出“洗面黑,祛斑”,可以美白皮肤,润泽肌肤[8-9];诸药合用具有消肿生肌,解毒散结,美白祛斑之功效[10]。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中药参白膏能够较为有效的减少患者色斑的面积,同时患者的色斑颜色也能逐渐的变淡。故此,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和白癜风的诊疗标准(2010年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43(6):373.[2]杨柳.中药色象理论与皮肤色素代谢关系研究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1):247-249.[3]董子帅,王东海.肝气郁结型黄褐斑的中医美容综合疗法探索[J].中国医疗美容,2014,(01):76-78[4]王东海,董子帅.辨证施治在面部色素沉着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4,(02):34-35[5]吴菊生,王小平,赵志国,等.中药祛斑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3):40-42.[6] 成爱华,王东海,韩应盛,等.现代皮肤病学[M].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58-176[7]刘翔,李小莎,唐雪勇.欧阳恒教授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6):335-337.[8]黄泽春,晏丹,李慧,等.中西医结合微爆破技术治疗面部色素沉着斑[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1,17(03):186-189 .[9]郑长春.中药内服联合外用治疗黄褐斑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3):14-15.[10]蒋谷芬,何霞,高娟,等.白芷祛斑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3,19(4):41-42发表于《中医外治杂志》2016,4(25):24-25
个性化治疗鲜红斑痣个性化治疗鲜红斑痣陈达 整形外科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2012年4月14日,医学美容时讯编辑(以下简称“时讯”)在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现场有幸邀请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陈达博士(以下简称“陈”)接受采访,请他分享治疗鲜红斑痣的经验,以下是采访全文:时讯:双波长与单波长激光在治疗鲜红斑痣上有什么差别?陈: 双波长激光出现的背景。病理学研究发现,鲜红斑痣的病灶血管主要位于真皮浅层,但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病变血管口径逐渐扩张,同时在真皮深层也会出现病变血管。单波长激光,如595nm、585nm激光由于其穿透力较差,只能穿透正常皮肤1~2mm。所以,这些激光只能适用于治疗较为表浅的鲜红斑痣。另外,595nm、585nm激光的有效靶血管口径是50~100μm,对于较细或较粗大的血管效果较差。1064nmND:YAG激光波长接近于含氧血红蛋白较小的第三个吸收峰值,而且其靶血管内径可以达到3mm,同时穿透皮肤可以深达到5~6mm。但1064nm激光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激光,因为其有可能破坏真皮深层的正常血管甚至部分主干血管,最终导致皮肤的部分甚至全层坏死留下明显的瘢痕。所以,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低能量1064nmND:YAG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双波长激光主要是595nm/1064nm双波长激光。其理论依据是,595nmPDL作用于含氧血红蛋白后将其转变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后者对1064nm激光的吸收强度是含氧血红蛋白的3~5倍。所以,595nm使用以后,立即进行低能量的1064nmND:YAG治疗,可能可以达到高能量的1064nm激光治疗的效果。时讯:双波长治疗鲜红斑痣时,需要注意什么?陈:我认为,双波长治疗鲜红斑痣特别要强调适应症。因为双波长激光用了1064nmNA:YAG,所以要特别注意其产生瘢痕风险在上升,适应症应该严格把握。我们的经验是,双波长并不是普通型鲜红斑痣治疗的首选。当单波长治疗无效时,再选用双波长治疗是一种理智的治疗方案。另外,双波长激光的参数组合比单波长激光更复杂,因此,医生的经验显得很重要。医生在治疗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不同患者、不同年龄、不同部位,其病变血管分布、血管口径都是有变化的。时讯:治疗鲜红斑痣有什么新的治疗方法?陈:自从激光“选择性光热分解”理论提出后,鲜红斑痣最大的突破就是可以通过585nm、595nm等脉冲染料激光进行治疗。另一方面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光动力疗法在鲜红斑痣中的运用。必须承认,目前的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并不是很理想。近年的新进展主要有高能量长脉宽的595nm治疗难治型病灶;755nm激光治疗增厚型鲜红斑痣;595/1064nm双波长激光治疗增厚和难治型鲜红斑痣;低能量重叠光斑治疗鲜红斑痣;外用血管抑制剂如明欣利迪防止治疗后的复发。时讯:国际上有没有治疗鲜红斑痣的最好方法?陈:我觉得,治疗鲜红斑痣的最佳方法因人而异,很难说某种方法最好。对于婴幼儿患者,各种治疗方法效果似乎都差不多,所以建议选择安全系数高的方法;对于一些增厚的鲜红斑痣患者建议选择波长较长、穿透更深的激光治疗方法,比如双波长激光;对于面积比较大的鲜红斑痣,似乎选择光动力学更好。我个人经验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该是个性化的治疗,包括激光的选择、激光参数的调整,都应该有个性化。 时讯: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怎么样?陈:从我们的经验来讲,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方法。光动力学也常称为光化学方法,是将光敏剂注入血管,并让它血管中分布。当光敏剂在靶血管和非血管外的浓度比达到最大时,用激光照射靶体。光敏剂遇光产生光化学反应,出现光漂白的作用,破坏血管。时讯: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是否优于脉冲染料激光?陈:在中国,因为光动力学的光敏剂问题以及配套的激光机器问题,该治疗并没有很好的进行开展。光动力学有效靶血管内径并不只限于50~100μm,而且其受到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少,所以有相关学者推测其疗效要好于脉冲染料激光,这显然需要严谨的、前瞻性的、自身对照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但即使随着药物和激光的陆续上市,光动力也不可能完全代替脉冲染料激光。因为他们彼此有着无法替代的一面,比如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相对比较方便,无需全身避光,每次治疗过程时间短,无需注射药物,小孩不用全麻,治疗后肿胀、结痂情况较少。而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比较繁琐,要长时间避光,疼痛较明显,治疗时间长,小孩常需要全麻,治疗后肿胀、结痂情况较重。另外,光动力治疗对大面积鲜红斑痣患者来说,似乎更有效果,是优选的治疗方法。对小面积鲜红斑痣患者而言,则使用脉冲染料激光是不错的选择。时讯:请您分享下您的治疗经验。陈: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其实涉及的相关因素很多。简单说其包括了机器本身性能,病灶血管的内径,病灶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病灶血管的深度,病灶血管周围组织情况,治疗的季节,治疗时候的温度环境,病灶处皮肤的厚度等多方面的因素。我的经验是:1. 紫癜的判断是医生所必须掌握的。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经常观察紫癜的情况,判断激光能量是否到了极限。如果出现了发白,说明能量过高,可能会出现水泡和瘢痕。2. 选择一台稳定的激光,或者时刻掌握所用的激光状况。有些机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能量输出不稳定。特别是大面积治疗的时候,容易出现输出能量的波动,而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医生需要对自己使用的机器特别熟悉和了解。3. 注意环境和季节因素的影响。冬天和夏天患者能承受的能量肯定是不一样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冷敷都是十分重要的。4. 注意多次治疗患者的表皮损伤。多次治疗的患者表皮更容易出现损伤,这时候可能需要降低能量或者脉宽。5. 注意光斑的重叠。染料激光的光斑需要10%左右的重叠,这需要医生不断的训练治疗时候的手法。6. 注意术后的护理。术区的避光应该是强调的,小孩更是应该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另外,使用一些中国传统医学烧伤药膏有利于获得理想的浅二度灼伤愈合。7. 婴幼儿时期就进行治疗。小儿皮肤较薄,创伤愈合能力也较强,血管口径也较细,有利于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8. 注意术前要反复向患者交待激光治疗的风险——少量瘢痕遗留的可能。另外,鲜红斑痣的治疗者应该精通激光的基础知识,鲜红斑痣的病理学基础知识。只有医生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才可能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出现。转载请注明出自论坛@医学美容时讯
“排毒”是美容院不良反应的万金油我的肌肤正在排毒吗?1、基于观察传统的美容师,以做脸的方式来服务顾客,当然也包括销售产品给顾客居家使用。一般来说,皮肤在美容师充分的清洁、去角质、挤痘痘、蒸脸、敷脸之后,擦上保养品,对肌肤来说是有提高过敏风险的一件事。如果这时候的保养品是优质的,自然是吸收加分。但如果是“品质有瑕疵的”,像是防腐剂、香料、不良成分,那当然也更有机会伤害肌肤。一般来说,皮肤出现不应该有的负面表征,美容师多会以“排毒”来解释、让顾客安心。我要强调的是,产品不够安全引起的机率其实是更高的(换言之,多数的排毒说法,是一种搪塞规避问题的藉口)。2、擦保养品有排毒现象的个案越来越多,是怎么一回事?早期的保养品成分超简单,擦了不会改善多少,但也不会有什么排毒的机会!实在是因为这些成分都很单纯、也不太会腐败滋生微生物,所以所添加的防腐剂简单、量也少。所以,老奶奶时代,没人会擦个雪花膏过敏的。现代的乳霜(或其他剂型皆然),活性成分多,大胆启用各种植物萃取液、生化萃取液、高营养的油脂,这些原料高营养、高腐败率、高防腐剂…,所以做成配方时,其成分的复杂度,不是简单的诉求不含防腐剂、色料、香料、纯天然植物性配方等等说法,就能改变现代产品成分复杂的宿命。所以,过敏现象频传,“排毒现象”不断。料想,未来“排毒说”只会越来越多!3、难道说皮肤排毒都是一种谬论吗? 化妆品界、美容业界,之所以排毒说盛行,其原因之一,还是在于让消费者容易听懂!所以,美容界说排毒,不是只用在皮肤发生过敏反应,要推托说词的场合而已。还有譬如,对色素斑的理疗、面疱肌肤的理疗、毛孔严重阻塞的调理、肌肤非常暗沈者的调理,刚开始会用比较破坏性的方式(譬如果酸换肤、磨皮去角质、挑痘痘、挤脓疱、清毛孔…),皮肤会有长达一星期以上的煎熬过渡期。因为不这么先破坏,就无法积极的去改变原来的肌肤问题。而这一类,也会告知顾客,是在帮肌肤排毒!4、皮肤到底有没有毒?需要排毒吗?皮肤可排毒,但正确概念应该比较倾向于”代谢“,也就是皮肤的皮脂、汗、角质,是经由皮肤排出的,凡是可以透过角质更新、毛孔与汗孔排出的代谢物,才会循此路径排出。5、那“排毒后皮肤真的变得很好”是怎么一回事?只能说,不愿意诚实告知成分的产品,即使能在”排毒“后让肌肤看来更好,在长期使用之后(用超过一年),必然会有不可挽回的肌肤问题(更严峻的肌肤伤害)要面对。正常的保养品,是没有”神力“的!在这个凡事必须讲证据、证明安全的时代,不能再天方夜谭似的相信不诚信、缺乏商业道德的商品了。
A型肉毒毒素使用5要素:剂量、稀释度、弥散、持续时间和原则原文:ThefiveD'sofbotulinumtoxin:Doses,dilution,diffusion,durationanddogmaJournalofCosmeticandLaserTherapy,10November2009作者:EllenS.Marmuretal摘译:pfkwxl目的更新皮肤科整形美容医师关于肉毒毒素头颈部注射美容过程中的一些新的观点,并为肉毒毒素安全有效的使用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文章将从适应症、推荐剂量及稀释度、推荐的保藏方法和注射技巧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解剖学及病人选择首先进行注射的医师必须熟悉掌握面部的解剖结构,其次进行操作的医师必须意识到对某块肌肉或某个肌群进行注射时继发的代偿机制。选择合适的病人是注射治疗成功的前提。要提醒患者注射肉毒毒素只能改变动力性皱纹,由于光线性损害或年龄老化形成的深部皱纹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肉毒毒素注射的绝对禁忌症包括:注射部位感染者,过敏体质或对本品过敏者。相对禁忌症包括:心理期望值过高的患者;靠面容维持生计的患者(演员);重症肌无力、Eaton-Lambert综合征等神经肌肉疾病患者;正在服用与本品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的患者,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青霉胺、奎宁及钙拮抗药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仅有少数怀孕前或怀孕早期及晚期曾注射过肉毒毒素的个案报道,并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只有一例有自然流产病史的女性在注射后发生了流产。肉毒毒素注射能够干扰全麻后神经肌肉阻滞监控,因为神经肌肉阻滞通常通过监控支配眼轮匝肌的面神经来实现。所以患者如果在进行全麻前一个月内注射过肉毒毒素需要告知麻醉医生,这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监测控制拇收肌的外周尺神经替代。稀释技术肉毒毒素性质不稳定,并且在稀释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早期文献中提倡稀释过程中氯化钠要缓慢加入以避免形成泡沫,并且避免摇晃。我们认为起泡过程及泡沫能够导致肉毒毒素表面变性。另外有学者则认为用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稀释过程中震动摇晃产生起泡不影响肉毒毒素活性。此结论与我们临床经验一致,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来肯定这种结论。总之目前来讲缓慢温和的稀释过程是最佳的。储藏厂商建议肉毒毒素一旦稀释溶解之后应立即使用,亦可置于2-8℃冰箱内4小时用完。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用含有防腐剂的氯化钠稀释的肉毒毒素常规冰箱内保存,并且经过多个医师多次抽吸使用之后,也不会被微生物污染。肉毒毒素稀释后7周内的储存及再次使用均是安全的。Hexseletal.发现用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稀释后的肉毒毒素可以使用6周并保持其活性。但是他们并未进行微生物含量的测定。进行注射的医师必须意识到用不含防腐剂的普通生理盐水稀释过的肉毒毒素要注意随着使用时间延长溶液中细菌污染的风险也增加。另外笔者观察到刚稀释溶解的肉毒毒素活性更强,但没有进行对照研究。稀释度/弥散肉毒毒素的规格为每瓶含肉毒毒素100单位(U),0.5mg人血白蛋白及0.9mg氯化钠,无菌真空包装不含防腐剂。肉毒毒素的使用浓度及用量主要是根据临床医师操作习惯及注射点的多少来确定的。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问题。有的医师提倡用较浓缩的溶液能够更加精确并减少溶液弥散到临近肌肉组织等副作用。相反的意见则认为浓缩的溶液较难操作且浪费。他们还认为在像额肌等部位弥散是一种优势,可以减少我们的注射单元(注射点)。文献中报道的稀释浓度从100U/ml到10U/ml不等。大部分的皮肤科医师使用于面部的稀释浓度为100-33.3U/ml。有研究者发现浓度在100U/ml到10U/ml之间的肉毒毒素达到的治疗效果及效果持续时间是一致的。另一项研究发现高稀释度的肉毒毒素前额注射时起效的范围更大。Carruthers等研究发现更高浓度(5U/0.05ml)剂量比较稀释(5U/0.25ml)剂量的肉毒毒素在治疗眶周皱纹时更有效,但是统计学上差异无意义(试验样本量太小)。低浓度高容量的用法使用过程中疼痛感更明显。Hsu等建议理想策略是对于较小的肌群使用高浓度低容量注射,而对于较大的肌群像额肌则应采用低浓度高容量注射。他们还建议注射较高浓度肉毒毒素时应该使用较短针头的注射器。尽管肉毒毒素厂商建议肉毒毒素稀释时应该使用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但很多研究显示没有必要。少量研究发现用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稀释肉毒毒素治疗面部上半部分的动态线及自发性睑挛缩可以减少使用时的疼痛感,并且安全性和效果与厂商推荐方法无差别。可能是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中含有的苯甲醇起到麻醉效果能够减少疼痛感。最近还有研究报道用2%利多卡因稀释肉毒毒素可以用来治疗腋窝多汗症并有效的减少疼痛感。注射技术/剂量总的来说注射过程中要垂直进针并注射到肌肉内。并且注射要遵循个体化方案。大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轻微的面部不对称,因此必须要跟患者交代,治疗前一定要拍摄照片。注射部位,注射肌肉的质量及力量等共同决定注射剂量及注射单位(注射点)。总的来说,男性的注射单位(点)要比女性多。眉间纹1、注射技术典型的注射模式见图1,注射过程中应注意:为了避免肉毒毒素弥散至上睑提肌而引起眼睑下垂,注射点要高出上框缘至少1cm。用手指压住注射点旁边的位置可以减少疼痛减轻碰伤。眉毛不应作为进针的标志,因为眉毛本身存在下垂、粗细不均等问题,及修眉、纹眉等操作均可改变原来的眉型。经过治疗后部分患者通过加强眼轮匝肌横纤维的收缩来代偿皱眉肌的瘫痪,导致的后果有:1、增加了垂直方向的皱纹;2、上睑向中间拉近。这些患者可以通过在眶缘上方眼轮匝肌上少量注射肉毒毒素得到改善(图2)。2、注射剂量Hankins发现肉毒毒素注射后眉间襞开始有反应的剂量为5-12.5U(每个注射部位1-2.5U,共5个注射部位),然而有效的初始剂量为12.5-20U。Carruthers比较了10、20、30和40U的肉毒毒素在治疗女性眉间纹过程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持续时间。总的来说20-40U肉毒毒素较10U肉毒毒素更有效并且治疗效果持续时间最长。而20、30、40U的肉毒毒素之间则无差异。多数患者治疗效果持续时间为3-4个月;有些患者则能持续长达12个月。96%的女性患者会以20或30U的肉毒毒素为开始治疗的剂量。额纹1、注射技术在进行额肌注射前要对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眉毛和眼睑有无下垂进行评估。眉毛和眼睑下垂的患者会通过收缩额肌来纠正和代偿这种下垂状态。这部分患者不适合进行额肌注射,因为任何对其额肌收缩减弱的行为均可能导致其视野缺失。总的来说应该避免单纯额肌注射而未进行眉间注射。进行额部注射时要谨记注射位点至少离上眶缘1cm以上,减少眉下垂的发生。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眶上缘大于2cm的位置进行注射,以保持眉毛的部分运动功能,避免冰冻面容的形成。注射模式依据患者期望的眉型而改变。一般女性患者更希望能够得到弓形的眉型,而男性患者希望能够形成平直的眉型。对于追求弓形眉型的女性患者来说注射点要向额肌的中央集中,但是这样就会造成眉毛侧面上方的皱纹残留,甚至会形成像“JackNicholson”样的表情。应对措施就是1-2U肉毒毒素于眉峰上2cm注射。对于男性患者,所有额肌包括侧面部分均需要注射。典型的注射形式见图3。有研究比较了20、40、60和80U的肉毒毒素治疗男性患者眉间纹的疗效,研究发现20U较其他剂量疗效均较差。38%的男性患者会以40U的肉毒毒素为开始剂量,30%的患者会以更高剂量45-120U为开始剂量。2、注射剂量Levy等报道5或10U肉毒毒素治疗额部动力性皱纹的效果是一样的。并且剂量对于效果的维持时间也没有影响。作者强调低剂量肉毒毒素注射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不会形成冰冻面容。但是研究没有公开研究对象为男性或女性。Carruthers等比较了16、32和48U三种不同剂量肉毒毒素治疗水平额纹的效果。研究发现高剂量肉毒毒素效果更佳并且持续时间更长。小组专家中94%的人推荐女性患者治疗额纹时的初始剂量为10-20U,61%的专家推荐更低的初始计量。32%的专家推荐男性患者的治疗初始剂量为20U,46%的专家推荐初始剂量为30U。所以女性患者典型的初始剂量为15U,男性患者为20U。提眉1、注射技术有两种技术可以达到提眉效果:(1)单独眉间点注射;(2)眼轮匝肌侧面垂直于肌纤维注射,有些人进行眼轮匝肌侧面注射时仅在颞融合线上的一个位点进行注射(图4)。两种理论可以解释眉间点注射的作用原理:首先,减弱降眉肌的作用。其次,肉毒毒素的弥散可以失活额肌部分中间纤维,导致额肌侧面和上部肌纤维的肌紧张度增强。2、注射剂量研究表明仅在眉间点注射20-40U肉毒毒素可以得到很好的抬高眉毛的效果,治疗后12周效果最佳。小剂量10U肉毒毒素能够使额头轻微下垂,眉毛的位置也会下降,原因可能是小剂量的肉毒毒素能够抑制额肌而没能有效的抑制压盖肌。Ahn等证明从中瞳孔线外侧向外侧眼轮匝肌注射7-10U肉毒毒素能明显抬高眉毛。鱼尾纹1、注射技术鱼尾纹的治疗是在眼眶外侧缘的眼轮匝肌上注射,应注意注射深度要表浅,并保持注射点离外侧眶缘1-1.5cm的距离,以避免影响眼轮匝肌支配眼睑部分及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而导致斜视或眼睑下垂等不良反应。应避免注射点位于颧弓以下以免引起周围性面瘫样表现:脸颊和唇角下垂。典型的注射图示见图5。应注意鉴别由眼轮匝肌及颧肌引起的皱纹。由颧肌收缩引起的皱纹只能通过颧肌肉毒毒素注射改善,但注射之后可引起一侧面部下垂,并且微笑时左右侧面部不对称。这两种鱼尾纹是可以鉴别的:告诉患者紧闭眼睛,这时候产生的鱼尾纹就是由眼轮匝肌引起的,并可以通过肉毒毒素注射改善。2、注射剂量Lowe等研究发现每侧鱼尾纹注射6、12、18U的肉毒毒素可得到明显改善(研究中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研究没有发现一个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另一项研究发现较大剂量的肉毒毒素治疗效果更佳并能持续更长时间(每侧3、6、12、18U)。12U和18U之间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12U每侧为最佳治疗剂量。专家小组得到的共同结论:对于女性来说,96%的鱼尾纹的初始治疗剂量为8-16U每侧,而男性为12-16U每侧。眶下皱襞1、注射技术下眼睑注射能够改善下睑皱纹,并能让你的眼睛打开。这部分病人进行注射前要严格选择。下睑松弛的患者及既往行眼睑手术治疗的患者更易于出现入睑外翻样的并发症。眼睑脂肪堆积的患者也不适合,因为肌群减弱后脂肪会更加明显。其他禁忌症包括:Sjogren’s综合征,其他有干眼症状的疾病等。注射时直接注射到眼轮匝肌睑板前部,注射时应倾斜进针以避免刺穿眶腔。通常注射1到2个位点,第一针的定位于睑下缘3mm瞳孔中线上,另一注射点位于瞳孔中线与外眦的中点(图6)。注射时深度要表浅,以免渗透至眼下斜肌(可以引起复视)。2、注射剂量有研究报道下眼睑2U肉毒毒素注射可以轻度改善症状。本研究中联合鱼尾纹注射治疗的下眼睑注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另一研究中,用2、4、8U肉毒毒素进行剂量应答曲线研究发现治疗效果随剂量增加而增强,但相应的副作用也增加。8U注射剂量组的患者因畏光,下睑水肿及睑括约肌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而对治疗不满意。另外过度的睑裂及下睑过度饱满也是这部分患者不满意的地方。因此研究者建议2U为下睑治疗的初始剂量,可以单独注射,也可联合鱼尾纹注射。2周时对患者进行随访,如果无令人不满意的副作用并对下眼睑有一定的改善,可以再进行注射2U。鼻皱纹1、注射技术进针点在鼻腔壁侧面鼻面凹槽上方(图7)。注射时应避免按揉,特别是向下方注射时,以避免肉毒毒素浸润到鼻翼提上唇肌导致同侧唇下垂。2、注射剂量专家小组一致认为初始剂量为2-5U,男性患者可以以1U为单位上调剂量。口周皱纹1、注射技术注射点为上唇垂直襞两侧沿唇缘上方(图8),进行表浅注射,应避免于口角注射以避免外侧唇下垂及流涎。此部位注射常见的副作用为不能进行吹口哨的动作,“p”和“b”发音困难,接吻困难,流质饮食困难,用吸管饮水困难等。音乐家及从事播音等行业的人员不应接受此部位的治疗。上唇非常薄或萎缩严重的患者也不能接受此部位注射治疗。2、注射剂量注射治疗的目的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效果,并保持嘴的正常生理功能。同行专家认为口周注射平均初始剂量大约为5-6U大多数专家推荐每个注射位点的注射剂量为1-2U。文献报道口周皱纹比额纹及眉间纹疗效保持时间要短,患者每2-3个月就需要新一次的治疗。抬高嘴角1、注射技术患者在注射之前要通过下拉嘴角露出下牙这个动作来确定降口角肌的位置。注射点的定位为鼻唇沟向下侧延伸与下巴的交点(图9)。注射之前确定注射的肌肉非常重要。如果注射的部位太靠近内侧,可以导致同侧降唇肌作用减弱,从而使口轮匝肌的括约肌功能减弱。2、注射剂量通常使用较低剂量:2-5U每侧。下巴酒窝1、注射技术由于下巴部位的脂肪较丰富,注射深度应较深。正中线单点或两点注射法。注射部位为离口轮匝肌最远的颏肌末端-即下巴隆突。选择这个部位是为了避免减弱口轮匝肌的作用(图10)。2、注射剂量多数专家的共同意见为:有经验的使用者从5-6U开始慢慢增加至12U。总的来说5-10U已经足够了。男性和女性患者剂量没差别,有时候男性比女性的剂量要多2-3U。如果注射部位不止一个,总剂量在每个注射部位平均分配。抬高鼻尖1、注射技术注射部位如图11。对于鼻柱到唇部距离较宽的人群须格外小心,因为注射可能造成上唇2012-6-111:412、注射剂量常规此部位注射总的用量为2-3U。露龈笑1、注射技巧注射从鼻部和脸部的褶皱处至提上唇肌(图12),注射点可以通过把指尖放于紧邻鼻颌沟的梨状孔来确定。2、注射剂量每个注射点1U。阔肌带1、注射技巧瞩患者咬紧牙齿,强烈的收缩脖子来确定阔肌带的位置。每1.0到1.5cm间隔为一个注射点,从下颌开始往下顺着band依次注射直至锁骨边界。副反应包括:颈部肌肉收缩减弱,发生困难和吞咽困难。2、注射剂量文献中报道此部位的注射剂量变化很大。有学者赞同每个患者需要肉毒毒素的总量为50-100U,才能达到明显的改善。然而,Kane使用的剂量为10-40U。另一小组共识建议有效的总剂量为6-40+每个条索。下颌线的重塑/微抬颈1、注射技术这是笔者使用过的对于颈部松弛及下颌线的微型重塑方法。注射位点为沿下颌线平均分布的6个点(图13)。2、注射剂量四个侧面额注射部位的剂量为3-4U,中间的注射部位的剂量为2U。其他推荐意见对注射部位进行按摩可以改善注射后形成的红斑,有的医师还认为按摩可以帮助肉毒毒素弥散。但是目前没有看到关于按摩作用的相关研究。应该注意在某些部位如降眉间肌或兔子纹附近按摩后肉毒毒素的弥散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替代按摩技术的为一种“控制按压”技术。长期的经验认为在注射肉毒毒素后长达4个小都要通过加强注射肌肉的运动来增加细胞摄取肉毒毒素。但是也没有文献能够证明这种观点。数据证实收缩活跃肌肉的神经细胞摄取肉毒毒素的时间仅能保持32-64分钟。这证明之前讲的4个小时是没有必要的,患者只需活动注射肌肉1小时即可。有的临床医师提醒患者注意尽量不要转动头部以防止肉毒毒素不必要的弥散。但是目前为止没有对照研究证实转动头部是否真的影响弥散。2004年公开发表一个研究共识指出71%的医师并不会建议患者避免头部的转动。如果非得要建议患者避免转动头部,时间应限制在1小时,像上面提到的一样肉毒毒素结合时间最长为1小时。结论在美国肉毒毒素注射为最常见的美容方法。随着对肉毒毒素的使用我们对其的认识也在飞速增长。使用原则总是不能跟上新的使用进展。首先熟练的掌握面部解剖学,掌握注射技术及合适的稀释方法及保藏方法是避免并发症正确使用的前提。本文综述安全有效使用肉毒毒素的最新剂量,稀释度,弥散,持续时间和原则5要素。
眼睛 1.黑眼圈——肾脏功能失调 黑眼圈的产生可能是血液中沉积太多废物的缘故。下眼睑皮肤比其它部位薄,最容易反映血液颜色。美容师可以问问顾客最近有没有感到压力过大或过度疲劳?而且支配泌尿和生殖器官的肾脏功能失调,也会让眼周变黯沉。 2.眼皮浮肿——体液失调 眼皮肿得厉害,你可能体液失调了。如果除眼皮浮肿,还感到下身无力、口干舌燥,可能是你的肾在“捣鬼”。健康的肾能将体内多余水分顺利排出,水分不足时,它会放慢代谢速度,把水分囤积在体内,因而造成轻度浮肿。 3.脂肪颗粒——胆固醇过高 美容师常常建议用某种不含油分的眼霜,对付眼睛下面的脂肪颗粒。但医学专家则认为,脂肪颗粒是体内胆固醇过高的警讯。 4.针眼——免疫力低下 日本医学专家发现,长针眼表明你的免疫力正在衰退,细菌容易从睫毛根部进入眼中,引起发炎。如果反复长针眼,最好去医院做一次全面健康检查。 5.眼白泛黄——肝胆出问题 如果眼白颜色不太清澈,可能是肝、胆出了问题。胆汁是黄绿色液体,它从肝脏细胞分泌出来后,贮藏在胆囊中,当胆囊或肝脏失调时,胆汁会流进血液,让眼白泛黄。嘴唇 1.唇色过白——血红细胞不足 嘴唇和下眼睑一样,属于黏膜,表皮很薄,因此能完全反映血液颜色,这就是嘴唇呈红色的原因。如果唇色变浅,可能是血红细胞不足,美容师除了推荐适合项目外,还可以建议顾客改变食谱,多吃动物内脏和豆腐,从而减轻贫血症状。 2.唇色过红——热症 如果你的双唇过于鲜红,可能你正被红色代表的“热症”困扰。中医将热症分为“实热”和“虚热”,“虚热”是由体内水分减少引起的。当体温上升,身体调节功能减弱,两颊和唇、舌才会局部变红。 3.嘴角破裂——早期胃炎 如果你感觉嘴角刺痛,甚至红肿破裂,很可能是早期胃炎的预警。当胃壁黏膜处于疲劳状态时,会引发内热,导致嘴角红肿。不要怕,80%的早期胃炎都能被治愈。当胃壁温度降低后,嘴角红肿很快就会消失。 4.异味——以味型辨别 口腔产生甜味,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有关,一般认为此症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口腔出现苦味。多属肝胆热症、肠胃热症,此症多见各种炎症急性发作期;口咸主要是肾阴不足、虚火上浮的一种表现,中医认为这与肾有关,多见于慢性咽喉炎或口腔溃疡;肝热则口酸,这是中医的见解,反映了脾胃虚弱,多见于胃炎或消化道溃疡。此外鼻腔疾病也会引起口臭。鼻子1.鼻翼扇动——肺活量太低 正常呼吸时鼻翼扇动,可能是肺活量太低造成的。不要掉以轻心,肺活量过低将影响你的正常代谢功能。美容师在为这类顾客做项目前,先让他做做腹式呼吸——吸气时涨起肚皮,呼气时缩紧肚皮,很快他的肺活量就能提高不少。 2.鼻头粉刺——消化系统问题 鼻头上出现粉刺,多半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多吃香蕉、红薯之类的食品,保持消化道通畅,就能避免消化不良。 3.鼻头发红——肝脏问题 鼻尖突然发红说明肝脏超负荷了。饮酒过量时,身体为了分解酒精,把血液滞留在肝脏里,因而导致微血管扩张,才让你有了红红的鼻头,因此控制饮酒量和排毒都非常重要。脸颊 1.脸颊发红——身体水分失调 如果有了“高原红”,这可能是西医学所说的“原因不明的微热”,是体力过度消耗、身体水分失调引起。如果除了两颊发红,还出汗、气喘,这可能是高热引发的血流障碍。 2.脸颊苍白——供氧不足 贫血体现为嘴唇、眼睑内侧和脸颊苍白,这是血液中负责氧气输送的血红素供应不足引起的。另外,呼吸微弱会让皮肤机能衰退,制造黑色素的功能降低,也容易导致脸颊苍白。 3.骨上的皱纹——肝功能异常 可能是肝脏功能异常所致。如果肝功能无法净化血液或供给血液足够氧分,会让血液变浑浊,体内新陈代谢速率降低,皮肤敏感性增到,从而导致皱纹出现。 4.脸颊两侧长粉刺——分泌失调 荷尔蒙分泌失调会在额头、下巴长粉刺。如果脸颊两侧长粉刺,除了清洁不彻底,还可能是心情焦躁、工作压力大所致。 5.毛孔粗大——肌肤缺水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皮脂分泌会逐渐减少,皮肤的保湿能力也开始下降,如果这时身体缺乏某种特定维生素,毛孔就会变粗大。可以给肌肤摄取足量维生素C,胶原蛋白能提高肌肤保湿力,让肌肤显得有弹性,毛孔也会随之缩小
生活中怎样预防皮肤病穿衣之道:湿疹患者宜穿纯棉的衣服,如尼龙、冷衫等质地就不宜穿着。洗衣粉要使用非生物性的,洗衣粉包装上会有说明。另外,有少部分患者对宠物的毛髻会有敏感反应,至于藏于被褥床单中的尘埃螨对湿疹只有少少影响,平时把被褥床单洗干净便可。至于汲烟也会造成刺激,大人应避免中湿疹患病儿面前吸烟。涂不刺激的润肤膏于患处,给患处保湿,便会减少痕痒,自然不会抓得那么厉害,减少患处恶化,而润肤膏配合药物,就会加快治疗。润肤膏也有几种类别,通常愈油腻愈好,不过,如果满身都是湿疹,涂得全身油腻腻,会使孩子不舒服,最好在较严重的范围涂抹较油腻的软膏,在其他地方才涂清爽一点的乳剂。尤其是在夏天出汗,搽清爽的乳剂不会局着皮肤,但冬季皮肤干燥痕痒,涂油性软膏较适合。湿雨天要注意预防皮肤病湿雨天要注意预防四大皮肤病。——防湿疹。台风暴雨过后,气候潮湿,如果人的双腿长期泡在污浊的水中,双下肢皮肤容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有时候还有脓液渗出,严重的可出现水疱。专家提醒,雨天和雨后要尽量避免双腿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如果一定要下水,可提前外涂防水油膏,或出水后用1%的盐水浸泡双腿约半小时,再用清洁水洗净、晾干。——防脚癣。专家提醒,在雨水中行走和工作时应穿上雨靴防护。如果水位太高,雨靴不顶用,则要在下水前外涂防水油膏。如不慎患上脚癣,一般可外涂复方苯甲酸酊等。对局部轻度糜烂的患处应同时使用含抗菌素的药膏,避免细菌感染。——防蚊虫叮咬。连日阴雨天,气候潮湿,很多人的家里都有一股霉味,吸引了不少蚊虫。很多人被蚊虫叮咬后身上刺痒,皮肤上还会起小疙瘩。专家提醒,夏季应尽量使用蚊帐,并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适当涂抹“花露水”和“蚊不叮”等外用防护剂。对于虫咬皮炎,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其他止痒剂可减轻症状,也可外用激素类药膏。——防阴囊湿疹。阴囊皮炎是发生于阴囊及其邻近部位的皮肤红斑、渗出性皮肤病,俗称“烂裆”。专家提醒,参加抗洪的人们上岸后应立即擦干下身,洗干净后抹些痱子粉,换上干净内衣。如条件允许,下水前最好换上防水裤。如发现下身皮肤有破溃,应暂时避免下水。皮肤病通用中药方清肝饮【来源】程淳夫,《中国中医药报》【组成】青蒿、柴胡、黄芩、丹皮、橘叶、川楝子各10克,金钱草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功用】清肝胆风火。【方解】肝属风,胆属火,风火为阳,火动则阳失潜藏,阳亢则风更剧生,风火相煽,遂循其脏腑之经络,表现于皮肤的各种不同反映。方中青蒿、柴胡、黄芩均走少阳胆经,以清肝经风火、止瘙痒;丹皮走肝经以清肝火;橘叶、川楝子走肝胆经以疏肝行气,清肝经风火;金钱草,走肝经以清利肝经湿热,诸药配伍,疏肝行气,清肝利湿。【主治】肝胆风火遂循脏腑之经络表现皮肤的红肿疼痛、瘙痒、水疱透亮,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如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湿疹、女阴瘙痒、带状疱疹、脱发等疾患。【加减】男女脱发、头痒、白屑多,加凌霄花、月季花、玫瑰花;外用青蒿、芒硝浓煎剂洗头,每日1次;小儿耳内糜烂、流水、痒痛不止,加杭菊花、玫瑰花、月季花、生蒲黄;腋下起疙瘩,红肿痒痛不止,加牡蛎、枳壳,外用青蒿、芒硝浓煎剂外洗患处;男人眉毛烂、胡须烂、瘙痒、抓破流水,加生蒲黄、王不留行、三棱、五灵脂、枳壳;外用青蒿、芒硝浓煎剂外洗患处;妇女乳房瘙痒、红肿、起硬壳,加丝瓜络、王不留行、穿山甲、蟅虫、竹茹、三棱、葱白;男女外阴瘙痒,抓破流水,加蟅虫、地龙、茜草根、怀牛膝,外用青蒿、芒硝浓煎剂外洗患处。【疗效】多年临床应用,凡肝胆风火,肝经湿热所致者,用之皆获佳效,而且奏效颇捷,疗效可靠。笔者临床亦喜用此方,对证验之临床,每获佳效,确为皮肤病实热证之良方。23.2 八味洁肤膏【组成】煨甘遂60克,红芽大戟90克,白芥子24克,麻黄12克,生南星、生半夏各55克,僵蚕30克,生石灰(风化自制者良)150~180克。笔者使用常依本方加白鲜皮、防风各30克。【用法】上药烘干或晒干共研极细末,过筛,研细和匀,入麻油适量调和成稠糊状药膏即成,收贮备用。凡干性皮肤病,先用消毒纱布轻轻擦之,令皮肤发热、渗水,即取本膏涂擦患部,涂薄薄一层即可;而湿性皮肤病,亦用消毒纱布(或砂纸)擦之发热,即涂擦膏药薄薄一层即止。每日涂擦4~6次,痊愈为度。【功用】疏风化痰,祛湿解毒。【方解】人之皮肤犹如疆域之藩篱,易受外邪之侵袭,一有邪入即邪蕴为患,此皮肤病之所由起矣。正如《本草求真》云:“一有邪入,则阳疲郁不伸而热生矣。有热自必有湿,湿淫则热益盛,而风更乘热至,相依为害。”说明致因虽多,不外乎是风寒湿热或时疫毒气相依所致。痰毒必伏,相因而致。然邪有侧重,以风热湿毒居多。治宜疏风化痰,祛湿解毒为治。方中君以煨甘遂、大戟善祛经络水湿之毒,以毒攻毒,无处不到,又因外用,治皮肤湿毒尤宜。臣以生石灰,善治皮肤、骨髓疮疡恶毒,时疫毒气或脓水淋漓之证,尤为祛风热毒气,收湿敛疮之妙品;白鲜皮治风疮疥癣,尤能开关通窍,俾水行热清风熄而痒止;佐以防风祛风止痒,且善搜深入之风毒;僵蚕祛风热、散痰结;南星、半夏化风痰、祛湿毒、消肿散结;白芥子内外宣通,善能行气化顽痰。尤妙在用麻黄为使,麻黄善开鬼门,发汗散寒,尤能散肺经郁火之邪毒,鬼门(腠理)一开,诸邪必驱之无存,病必向愈。诸药配伍,其疏风化痰、祛湿解毒之功颇著。【主治】一切皮肤病,无论干、湿型者均可用之。【疗效】二十多年来,治验颇多,有效率达100%,治愈率亦在80%以上,若能(必要时)配合内治(内服对证汤剂),则效果尤佳。据1980~1990年来用本方外治多种皮肤病510例,有的配合内治方药,结果均获痊愈,治愈率达100%。皮肤病与营养美食:食物与人体皮肤的健康也是休戚相关的。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可导致某些疾病已不是鲜为人知。但是营养素的缺乏促使某些皮肤病的发生仍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皮肤病有很多种:如各种皮炎、湿疹等,这些病都于营养素缺乏相关。凡与营养缺乏有关的皮肤病患者,一定要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物质,如以皮炎、消化道及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糙皮病患者,一定要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蛋、奶、肉、豆、花生,多吃水果蔬菜及杂粮。下面介绍皮肤病患者的二款保健菜谱。一、红柿肉末蒸豆腐原料:西红柿一个、瘦肉60克、土豆二个、豆腐一合。调料:清油、食盐、味精适量。制法:先将其豆腐切成小块在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放入大碗内,上面散上一点盐;土豆切成丝状投入沸水锅焯一下,放入豆腐上面;瘦肉斩成肉末后放在土豆上面;再上面放入切成块状的西红柿;再少许加一点盐;用旺火蒸约10分种取出,放入味精拌一下,即可享用。特点:此菜富含一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味道清淡可口,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二、素炒六样原料:芹菜、胡萝卜、香干、菠菜、黄瓜、花菜各适量。调料:清油、食盐、味精各少许。制法:将上述原料分别切成寸段或片状;再将芹菜、香干、菠菜和花菜分别投入沸水锅中焯水后备用。炒锅放油烧热,先投入胡萝卜片多炒几下,再加入黄瓜和其它主料同炒,加入食盐和少许清水,用旺火滚几滚,加入味精出锅。特点:色泽鲜艳,口味清淡,营养丰富,对皮肤病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注意事项:皮肤病患者应不喝酒与有兴奋作用的饮料,以及不吃具有刺激性的辣椒、葱、姜、蒜香料等物,这些食物往往易刺激感觉神经装置,易加。
加入的其他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