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就诊,随身携带的资料一定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实体的胶片,对于这类片子,我建议让它保持平整不要卷曲,虽然携带起来有可能不太方便,但医生阅片时可能会更加顺畅。另外片子比较脆弱,你稍微一不注意呀,它就罢工,一定注意日常的保存。胶片喜欢阴凉的环境,经常有些人把片子放在汽车里不注意,结果遭到了太阳的暴晒,回头它就会原地曝光给你看。而且千万不要让片子沾水,否则两张片子会变得如胶似漆,时间一长,它们可就再也分不开了,强行分开就会造成影像全无。二是病人会有时会拿着U盘或者CD光碟过来,以为这类资料可以在大夫的电脑上查看。但医院的诊疗系统很怕病毒感染,都是不让插入任何外带存储器的。所以如果是电子资料,最好把内容传输到自己的电脑或者平板上,进诊室前把所有的资料调出来,直接给大夫观看,这样就可以高效利用就诊时间。如果使用二维码扫描看片,进诊室前一定要试一下自己的网络通不通畅,在进诊室之前,要把所有的资料都刷新出来,不然只会看着网络进度刷圈圈。
研究基本信息(白求恩基金会卓越外科重大项目,PI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邱斌)研究名称:复杂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T1c(2<D≤3cm、0.25<CTR<1)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目的:1、主要目的:验证复杂肺段切除术相较于肺叶切除术在直径2~3cm、CTR>0.25的非纯实性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远期疗效的非劣效性2、次要目的:通过多中心的观察队列,评估真实临床场景中复杂肺段切除术的适用性;评估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下的复杂肺段切除术在局部复发率上是否不差于肺叶切除术;相较于肺叶切除术,在术后肺功能方面是否有保护作用。研究设计:前瞻性、对照、开放标签、随机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疾病: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研究终点:5年总生存率次要研究终点:(1)五年无复发生存率(2)术后肺功能(3)淋巴结采样数(4)局部复发率(5)远处复发率(6)切缘距离(7)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8)手术时间(9)出血量(10)术后引流天数(11)术后住院时间。研究时长:7~8年开始时间:2022年5月样本数量:随机对照研究582例观察队列580例研究中心数量:≥15家亚肺叶切除技术成熟的中心,牵头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一、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科学和创新性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1.1研究意义和必要性目前在中国,肺癌的整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均居于首位,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登记办公室的最新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约78.7万例,年发病率57.26/10万;肺癌死亡病例约63.1万例,年死亡率45.87/10万[1]。随着我国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广泛普及以及居民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肺癌发病率,尤其是无症状的早期肺癌发病率,在未来有很大的概率会进一步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因为有了外科治疗的及时干预,我国目前的肺癌死亡率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肺癌外科的精准定位与微创操作的技术革新也极大地提高了肺癌早诊早治的效果与质量[2]。这对于中国的胸外科医生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需要紧跟专业领域最新进展,及时并准确地评估外科新技术与新术式的疗效与安全性。在早期肺癌临床实践中,肺段切除术的难度与位置明显相关。原因主要是相比于只需建立一个线性节段间平面的简单肺段切除术,复杂肺段切除术需要构建多个节段间平面,术者不仅需要更加严谨细致地规划切除范围,还要更加努力地降低术后肺漏气的风险。这些问题导致了部分术者更倾向于行简单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即有意牺牲一部分肺功能和对未来潜在的再次肺部手术的耐受性来保证切除效果,降低手术难度,这听上去似乎合情合理,但实际上并没有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作为支撑。无论是从产生临床证据的科研角度还是医学伦理的角度,肺癌外科医生没有理由继续“妥协”。我们认为,通过使用肺癌外科最新的辅助设备,运用更先进的肺癌外科理念,设计科学严谨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判断这些患者能否从复杂肺段切除术中相对于肺叶切除术获益,即能否在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肺功能,以在 JCOG0802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肺段切除术的地位,同时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的决策,是在当下亚肺叶切除术逐渐取代肺叶切除术的趋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亚肺叶切除术过去被认为是无法耐受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姑息性手术方式,因为北美肺癌研究小组(LCSG)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表明,相比于肺叶切除术,亚肺叶切除会增加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3]。但过去二十年,大量的研究表明,对于严格选择的IA期肿瘤,亚肺叶切除的围术期情况、术后远期生存及无复发生存时间均不劣于肺叶切除[4-8]。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JCOG0802/WJOG4607L,这项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首次证实了在对直径≤2cm,同时JCOG0201定义的放射学侵袭性肺癌(肿瘤实性成分占比,CTR≥0.5),肺段切除术的术后远期生存和术后的呼吸功能保存均优于肺叶切除术,应取代后者成为新的治疗“金标准”[9]。基于此结果,日本学者开始计划开展肺段切除术和宽切缘大楔形切除术在相同患者群(肿瘤直径≤2cm,CTR≥0.5)的前瞻性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JCOG0802中,肺段切除术的局部复发率要显著高于肺叶切除(6.9%vs3.1%),这体现着该研究的两个难以忽视的局限性:一是由于没有广泛地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指导手术,仅基于外科医生对于二维断层CT的想象来规划切除范围;二是试验组定义的单一肺段(或加上其相邻肺段)切除拘泥于段间交界,在协调切除范围与安全切缘时不如以肺亚段为最小切除单位的复杂肺段切除术。我们同时注意到,肺段组的5年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与肺叶切除术相当(88.0%vs87.9%,95%CI:0.753-1.323,P=0.9889),基于以上两点,对于CTR≥0.5的早期NSCLC来说,2cm似乎并不是外科医生探索肺段切除术的终点。肺段切除术治疗T1c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已有研究者进行了回顾性探索:Chan等[10]回顾了369例手术切除的临床T1cN0M0(2~3cm)期非小细胞肺癌结果,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发现,与肺叶切除术相比,行解剖肺段切除术的五年总生存率(HR=1.034,P=0.764)、无复发生存率(HR=1.168,P=0.1391)和复发时间(HR=1.053,P=0.7462)没有显著差异。Kamigaichi[11]针对297例以实性成分为主的直径2~3cm的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研究同样得到了类似的结果。Kamel等[12]报告了一项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对于筛查发现的肺癌,即使包含了部分≥II期的病例(肺叶组24.8%,肺段组20.4%),亚肺叶切除与肺叶切除的五年总生存(71%vs65%,p=.40)和肿瘤特异性生存(75%vs73%,p=.89)并无显著差别。JCOG0802的围术期结果提示,复杂肺段切除相比肺叶切除有更高的肺漏气风险,但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率均与后者没有区别。最新的研究[13,14]表明,复杂肺段切除同样可以提供和简单肺段切除、肺叶切除术相近的围术期结果,提示术者学习曲线的存在。在肺功能保存上,复杂肺段切除与对应的肺叶切除术相比,可以显著保留肺功能[15]。这说明在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短期预后上,肺段切除是更优于肺叶切除的选择,并且不应该对开展复杂肺段切除术继续存有顾虑。但在远期预后方面,包括JCOG0802在内的绝大多数研究并未对复杂肺段切除和简单肺段切除加以区分,在解读其肿瘤学结果时,是否需要对两种手术模式进行区分尚不得而知。尽管有研究表明IA期非小细胞肺癌复杂肺段切除的远期预后与简单肺段切除相当[16],但该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且没有纳入直径 2~3cm的肿瘤,这个大小范围内的复杂肺段切除术通常更难以获得足够的手术切缘,是局部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综上,对于直径2~3cm的非小细胞肺癌,复杂肺段切除术能否提供和肺叶切除术相当的远期预后尚缺少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证据。1.3项目的科学与创新性我们计划通过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平行、随机、对照、非劣效性试验比较复杂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在直径2~3cm,CTR>0.25的IA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于通过筛选但拒绝接受随机的患者,我们计划将其纳入观察队列,平行开展前瞻性的真实世界研究,一方面充分招募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在开展RCT保证结果科学性的同时,解决潜在的选择偏倚,保证结果的普适性。我们将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同步重建肺部支气管、血管,在术前对患者的肿瘤定位进行更加精准的评估,在术中指导病灶的切除,以便在患者入组后安全地开展复杂肺段切除(单肺段、联合亚段、肺段+亚段、单肺亚段、联合肺段)术,同时以肺亚段为最小切除单元,进一步扩展亚肺叶解剖性切除的手术理念,不拘泥于固有的段间分界,在保证切缘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控制切除范围,更好地保留肺组织,兼顾肿瘤学疗效和术后生理功能,弥补JCOG0802由于未充分利用三维重建技术评估切缘距离并且对肺段切除组患者只采取单/双肺段切除的设计缺陷。由于有回顾性研究表明,IA期纯实性NSCLC可能具有与含磨玻璃成分的肺癌显著不同的肿瘤学生物特性,对于手术切除的纯实性早期NSCLC,肿瘤直径大小显著影响生存(HR=1.020,95%CI1.006~1.034;P=0.004)[17],于是我们将排除纯实性肿瘤,以规避可能的不良预后。同时采用较为宽松的入排标准来保证研究结论的外部真实性。若成功实施,我们的结论将充分填补相应的疗效证据空缺,进一步确定亚肺叶切除术在手术治疗早期肺癌领域中的地位,即证明对于直径2~3cm、CTR>0.25的非纯实性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复杂肺段切除术和其他肺段切除术一样,在保证安全切缘距离的前提下,可以取代肺叶切除术作为治疗的首选。二、研究方案(可与PI联系获取详细方案介绍)(一)研究目的主要目的:验证复杂肺段切除术相较于肺叶切除术在直径2~3cm、CTR>0.25的非纯实性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远期疗效的非劣效性。次要目的:通过多中心的观察队列,评估真实临床场景中复杂肺段切除术的适用性;评估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下的复杂肺段切除术在局部复发率上是否不差于肺叶切除术;相较于肺叶切除术,在术后肺功能方面是否有保护作用。实性成分占比(CTR)=肺窗中结节实性成分最长径(C)/肺窗中结节最长径(T)参考文献[1]郑荣寿, 孙可欣, 张思维,etal.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 [J]. 中华肿瘤杂志,2019,(01):19-28.[2]赫捷, 李霓, 陈万青,etal. 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 [J]. 中国肿瘤,2021,(02):81-111.[3]GINSBERGRJ,RUBINSTEINLV.RandomizedtrialoflobectomyversuslimitedresectionforT1N0non-smallcelllungcancer.LungCancerStudyGroup[J].TheAnnalsofthoracicsurgery,1995,60(3).[4]CHIANGXH,HSUHH,HSIEHMS,etal.Propensity-MatchedAnalysisComparingSurvivalAfterSublobarResectionandLobectomyforcT1N0LungAdenocarcinoma[J].AnnSurgOncol,2020,27(3):703-15.[5]TSUTANIY,NAKAYAMAH,ITOH,etal.Long-TermOutcomesAfterSublobarResectionVersusLobectomyinPatientsWithClinicalStageIALungAdenocarcinomaMeetingtheNode-NegativeCriteriaDefinedbyHigh-ResolutionComputedTomographyand[(18)F]-Fluoro-2-Deoxy-d-Glucose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J].ClinLungCancer,2021,22(3):e431-e7.[6]ALTORKINK,YIPR,HANAOKAT,etal.Sublobarresectionisequivalenttolobectomyforclinicalstage1Alungcancerinsolidnodules[J].JThoracCardiovascSurg,2014,147(2):754-62;Discussion62-4.[7]LING,LIUH,LIJ.Lobectomyversussub-lobarresectioninpatientswithstageIArightmiddlelobenon-smallcelllungcancer:apropensityscorematchedanalysis[J].JournalofThoracicDisease,2019,11(6):2523-34.[8]MIMAET,SAJIH,NAKAMURAH,etal.SurvivalofOctogenarianswithEarly-StageNon-smallCellLungCancerisComparableBetweenWedgeResectionandLobectomy/Segmentectomy:JACS1303[J].AnnSurgOncol,2021.[9]AsamuraH,OkadaM,SajiH,etc.Randomizedtrialofsegmentectomycomparedtolobectomyinsmall-sizedperipheralnon-smallcelllungcancer(JCOG0802/WJOG4607L).101stAATSconference.Oralpresentation.[10]CHANEG,CHANPG,MAZURSN,etal.OutcomeswithsegmentectomyversuslobectomyinpatientswithclinicalT1cN0M0non-smallcelllungcancer[J].TheJournalofthoracicandcardiovascularsurgery,2021,161(5).[11]KAMIGAICHIA,TSUTANIY,KAGIMOTOA,etal.ComparingSegmentectomyandLobectomyforClinicalStageIASolid-dominantLungCancerMeasuring2.1to3cm[J].ClinLungCancer,2020,21(6):e528-e38.[12]KAMELMK,LEEB,HARRISONSW,etal.Sublobarresectioniscomparabletolobectomyforscreen-detectedlungcancer[J].JThoracCardiovascSurg,2021.[13]OKUBOY,YOSHIDAY,YOTSUKURAM,etal.Complexsegmentectomyisnotacomplexprocedurerelativetosimplesegmentectomy[J].EurJCardiothoracSurg,2021.[14]HANDAY,TSUTANIY,MIMAET,etal.ComplexsegmentectomyinthetreatmentofstageIAnon-small-celllungcancer[J].EurJCardiothoracSurg,2020,57(1):114-21.[15]HANDAY,TSUTANIY,MIMAET,etal.PostoperativePulmonaryFunctionAfterComplexSegmentectomy[J].AnnSurgOncol,2021.[16]HANDAY,TSUTANIY,MIMAET,etal.OncologicOutcomesofComplexSegmentectomy:AMulticenterPropensityScore-MatchedAnalysis[J].AnnThoracSurg,2021,111(3):1044-51.[17]HATTORIA,MATSUNAGAT,TAKAMOCHIK,etal.PrognosticimpactofagroundglassopacitycomponentintheclinicalTclassificationofnon-smallcelllungcancer[J].TheJournalofthoracicandcardiovascularsurgery,2017,154(6).
今天我想谈谈肺手术的话题。手术英文叫做surgery,这个词最早从古希腊文kheirourgos演变而来,kheirourgos=kheir(手)+ergon(工作),因此手术本质上是手工操作的意思。就肿瘤这个疾病分类而言,手术是最早应用于肿瘤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大多数实体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具体到肺恶性肿瘤(肺癌),手术则是早、中期肺癌最主要、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在绝大多数患者眼里,手术就是把病灶切掉,也就是通过手术把病灶完完全全地从身体移除。而如果病灶被及时地、完全地移除身体,那么即使是癌症,也不会对生命产生影响。因此大多数怀疑肺癌的患者,内心都是希望尽快把病灶彻底地切除——这可以说是“病人之常情”。但在专业的胸外科医生的眼里,手术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非常慎重的治疗选择。下面,从胸外科医生的角度,简单聊聊,医生与患者交流“肺结节的手术治疗”时,他们究竟在谈什么(思考什么)?1、手术的适应症,即适不适合做手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是病灶本身。病灶的性质决定治疗的方式。如果病灶是良性,一般来说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选择继续观察或者抗炎治疗等较为保守的治疗方式。如果考虑为恶性,那么很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是的,是很可能,并非所有的肺癌都合适进行手术治疗,这里不展开讨论。第二是患者的健康状况。患者的健康状况是医生评估是否合适手术的重要前提条件。比如患者有出血风险(例如口服抗凝药),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处于心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合并严重的感染,肺功能太差等等,都很可能成为患者无法手术的原因。第三是患者的意愿。医生是给病人看病,不是给病灶看病。在治疗决策方面,病人以及家属的意愿是选择治疗方式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手术无小事,医生永远是在给患者提出专业的建议,患者自己才是最终的决策者。2、手术的时机,即什么时候手术。如果考虑恶性,且不存在手术禁忌,总体上应尽早进行。但也分情况:有一些肿瘤,虽然是恶性,但根据医生经验判断生长速度很慢,转移风险极低,比如纯磨玻璃的结节(或者磨玻璃成分为主),尤其是直径<1cm的纯磨玻璃结节,这种情况下,手术的时机可以相应放宽,不必急于一时。相反,生长潜能较大的结节,则应该尽快选择手术切除,例如实性成分为主的结节,或者直径较大的结节。很多患者并不明白,如果比较明确是恶性,为什么不是越早切除越好。这是因为手术切除的不仅是病灶,同样会切除正常的肺组织,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类似于治疗的副反应),因此,只有明确切除病灶带来的好处大于“治疗副反应”带来的坏处的时候,选择手术治疗才会有积极的意义。在我看来,手术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单纯地切除病灶,而是给患者带去更长的生命以及更高质量的生活。3、手术的入路,即如何开展手术。主要分为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以及机器人手术。前者是早年肺癌手术的经典入路,切口较大(15-20cm),医生可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现在已使用较少。电视胸腔镜辅助的手术是现在主流的胸外科手术入路,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具体又分为多孔和单孔的胸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来言,两者无显著差别)。以我科为例,2021年全科肺微创手术占比超过95%,单孔肺手术占比已接近80%。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切口长度一般3-4cm,医生通过伸入胸腔的器械进行操作。机器人手术是更为先进的手术方式,医生通过操控机械臂为患者实施手术。机器人手术也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它可以实现更为精细的操作并进一步降低术者操作的盲区,但费用较胸腔镜手术更高。已有研究表明,微创手术相比开胸手术的治疗效果没有区别,但患者经历的创伤普遍更少,术后的康复普遍更快。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肺癌手术都适合微创治疗,且有一部分计划微创手术的病例,会根据术中情况调整为开胸手术。患者需要明白一个道理,肺癌手术的首要目的是保证病灶的完整切除,相比之下,微创是锦上添花的事情。4、手术的切除范围,即手术的方案。前面提到,手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也会切除正常的肺组织,因此会对正常的生理功能产生破坏。多年以来,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都是肺叶切除术(即切除病灶所在的肺叶)+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但随着早期肺癌(肺小结节)的增加,我们发现对于适合的病例,不需要切除整个肺叶,并且也不需要实施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淋巴结的处理在此不展开讨论),也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我们称之为亚肺叶切除(切除范围小于一个肺叶,包括楔形切除、肺段切除、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我科特色】)。为患者保留更多的肺组织,理论上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以及远期呼吸功能的提高,亚肺叶切除术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崇。但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肺癌手术的首要目的是完整切除目标病灶,“切够”很重要,在此基础上,讨论保留更多的肺组织才有意义。为了平衡“切够”与“保留尽可能多的肺组织”,医生在制定手术方案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病灶方面,要考虑病灶的数量、位置、大小、性质;病人方面,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基础身体状态等,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决策过程,也是体现医生临床经验和思维的地方。虽然不是每个医生都会把这个决策过程为患者还愿,但我相信每一个主刀医生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时候,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今天的文章写的比较多,可能也比较晦涩,但我还是决定发出来,是因为我希望患者能够了解,医生在做临床决策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其实是非常多的。也许医生只是告诉你“做”或者“不做”的建议,但背后必然经历了深思熟虑的过程,这既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对身上白大褂的尊重。我们希望也鼓励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深入的了解,也欢迎患者可以把心中的困惑或者顾虑都向我们说出来。在战胜病魔的道路上,我们一直都是战友。
金牛奋蹄奔大道,玉虎添翼舞新春,在虎年到来之际,感谢患者朋友们给予的每一份诊后评价。“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新的一年,我将继续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换取您们的舒心、放心、安心。恭祝大家:虎年大吉,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肺结节术后随访该复查哪些项目呢?该查增强CT的还是平扫CT,只查胸部还是查全身的?还要查哪些呢?大家有时候可能傻傻地分不清楚不会复发和转移。每年复查1次,选择胸部低剂量薄层CT或者胸部平扫薄层CT前2年,每6个月复查1次,第1个6个月查胸部薄层CT(平扫或增强均可),第2个6个月查脑、颈、胸、腹薄层CT(平扫或增强均可);2年后,每年复查1次,查脑、颈、胸、腹薄层CT(平扫或增强均可)。前2年,每3个月复查1次;第1、2、3个3个月查胸部薄层CT(平扫或增强均可),第4个3个月查脑、颈、胸、腹薄层CT(平扫或增强均可);第3-4年,每半年复查1次第1个6个月查胸部薄层CT(平扫或增强均可),第2个6个月查脑、颈、胸、腹薄层CT(平扫或增强均可);第4年后每年复查1次4年后,每年复查1次,查脑、颈、胸、腹薄层CT(平扫或增强均可)。小结:根据不同分期,3个月到半年复查1次,前2年复查频率高一些。每年复查1次全身CT,其余仅复查胸部CT即可。您清楚了吗?下一篇介绍来我院就诊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肺癌术前相关检查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肿瘤评估,另外一类是身体评估。 第一类检查是为了了解肿瘤的严重程度,胸部CT可以让我们了解到病灶和纵隔淋巴结的情况,还有肺部的质量;颈、腹部的B超或CT,能够让医生了解淋巴结有没有锁骨上、腹腔转移以及肾上腺的转移;脑核磁和骨扫描检查则主要是用来排除远处骨转移和脑转移,因为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就是脑和骨。当然也可以选择做全身PET-CT,这样可以了解到肿瘤全身情况,对疾病的总体分期有更加准确而全面的判断。支气管镜检查主要针对中心型肺癌,以便术前知晓肿瘤病变位置和气管之间的关系,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如果能取到活检,还能够达到术前诊断的目的。 第二类检查则是为了判断病人的身体状况,主要包括肺功能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以及各项血液检查。肺功能检查是看患者是否有足够肺功能储备去耐受手术,心电图和心脏彩超主要是了解患者心功能情况以及是否有心律失常、心脏冠脉供血等异常,如果有异常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检查,比如24小时心电图(Holter)、冠脉CTA等等。而血液的检查是为了了解患者的整体身体机能,比如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情况。
1. 肺结节术后为什么要随访?即使是早期的肺癌,手术后依然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和转移。 有的患者手术前就是多发肺结节,手术后还需要继续观察剩余结节的变化情况。 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在其他肺叶新发肺结节。 2.癌前病变/原位癌/微小浸润性腺癌不会复发和转移。每年1次健康查体,选择胸部低剂量薄层CT即可。 3.I期(术后无需辅助治疗)2年内有一定的复发概率。 前2年,每6个月复查1次;2年后,每年复查1次。 4. II期,III期(术后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前2年,每3个月复查1次;第3-4年,每半年复查1次;第4年后每年复查1次。 小结:根据不同分期,3个月到半年复查1次,前2年复查频率高一些。 下一篇介绍复查和随访的具体内容。
门诊经常会有患者问:大夫,我这肺上的结节可不可以不做穿刺啊?穿刺风险大不大啊?穿刺会不会造成肿瘤播散啊?我听别人说一旦穿刺了,就有可能导致病情迅速进展,是吗? 一般来说,临床上需要做穿刺的肺结节都是相对靠外周的实性病灶。如果结节是磨玻璃样的,我们就不建议做穿刺,因为不光穿刺难度很高,不容易取到病理,而且穿刺后也更容易发生肺内出血,在影像上或造成片状影与结节混淆不清,导致穿刺诊断失败。但对于一些相对实性的较大结节或者肿块,如果不能完全辨明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时候,我们建议还是先进行穿刺诊断,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另外对于一些晚期肺癌的病人,在无法手术拿到病理诊断的时候,穿刺就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有力的病理依据。能理解目前大家对肺结节穿刺会心生一些疑虑,有人认为穿刺了之后,惊动了这个肺结节,就会造成全身的扩散或者通过针道的转移。其实穿刺并不会造成全身的扩散,毕竟这是一个局部的穿刺诊断,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随着穿刺工具的不断改良,发生针道转移的这种风险也变得很低。所以,对于临床上相对偏外周的较大实质性病变,特别是性质还不明确或者治疗需要病理明确诊断的时候,可以考虑进行一个肺结节穿刺活检。
治疗前 中年男性,确诊食管鳞癌后自服中药3个月至进食梗阻加重后就诊。经详细临床分期,临床分期cT3N2M0,III期。术前新辅助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疗后复查内镜提示肿瘤明显退缩。 治疗后 治疗后60天 患者顺利实施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经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共计清扫32枚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术后病理分期ypT0N0M0,pCR。术后恢复顺利,已恢复经口进食,术后辅助治疗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