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状疱疹的中医认识带状疱疹即通常所说的"蛇串疮"或”缠腰龙”,多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盛,郁火循经而发,或脾失健运,水湿停留或湿热内蕴,导致经脉壅塞,气血凝滞而成。疱疹后期遗留神经疼痛多因肝经气郁,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或气血耗伤,经脉失养,不荣则痛。二带状疱疹的西医观点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侵袭并破坏人体神经、组织,呈现的沿神经节段分布的丘、疱疹,并伴有疼痛、烧灼等不适感觉的一种皮肤病。目前发病率较高,以中老年及免疫力下降的人群为主,早期误诊或治疗不及时容易留下痛苦的后遗症。三一般治疗治疗方面,西医以抗病毒、营养神经及止痛对症为主,多数患者首选皮肤科就诊,疼痛厉害的会到疼痛科做对症处理,但效果终究不太理想。其实,带状疱疹的皮损貌似恐怖,但并不可怕,最主要的是需要及时地清除病毒及毒素,以防神经组织受破坏而产生神经痛。四针灸疗法然而,大量文献研究及临床经验结果显示:针灸,包括火针、电针、艾灸、拔罐在内的一种组合疗法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疗效显著,镇痛效果可谓立竿见影,还能明显缩短病程,降低后神经痛发生率,并且,研究发现针灸越是及时介入效果越好,在发病早期,通过局部毫火针攒刺(火针、拔罐、放血)能最直接的将病毒毒素清除体外,避免神经的破坏及神经痛的发生,一般5次内痊愈。对于后遗症期,针灸也有很强的通经活络止痛之效,能快速缓解患者痛苦,且较大把握地根治疾病,曾接受过针灸疗法治疗该病的患者无一不惊叹其神奇,值得临床大量推广使用。本文系张敏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说说面瘫那点事一、什么是面瘫?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侧或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导致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的一种疾病。常见于茎乳孔内外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或因颅脑外伤、肿瘤压迫、手术牵拉引起的面神经主干或分支的卡压。本文所说的面瘫即是特发性面神经炎所致的周围性面瘫,不包括脑卒中、颅脑损伤等原因所致的中枢性面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称Bell麻痹,是常见的脑神经单神经病变,为面瘫最常见的原因,该病确切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或炎性反应等有关。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多在3 d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无其他可识别的继发原因。该病具有自限性,但早期合理的治疗可以加快面瘫的恢复,减少并发症。二、面瘫有哪些临床特点?1.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发病季节以4,5月与7,8月较多。2.急性起病,或无任何征兆于清晨刷牙发现患侧口角漏水,进食卡塞。70%的患者于1~3日内病情达高峰,少数5日内达高峰,部分患者在治疗2周左右突然患侧耳壳出现疱疹而加重。单侧面神经受损常见,先后双侧发病者约0.5%。3.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如受累侧闭目、皱眉、鼓腮、示齿和闭唇无力,以及口角向对侧歪斜;可伴有同侧耳后疼痛或乳突压痛。根据面神经受累部位的不同,可伴有同侧舌前2/3味觉消失、听觉过敏、泪液和唾液分泌障碍。个别患者可出现口唇和颊部的不适感。当出现瞬目减少、迟缓、闭目不拢时,可继发同侧角膜或结膜损伤。三、面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不同面神经麻痹病因不同,最常见的为面神经炎,又称Bell's麻痹(BP),占临床面神经麻痹的95%以上。面神经炎的病因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 病毒感染 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尽管很少分离出病毒。膝状神经节综合征(Ramsay Hunt Syndrome)则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使膝状神经节及面神经发生炎症,临床所见患侧耳后疼痛短期或持续存在,绝大多数是病毒感染所致。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多数 BP 患者的血清、体液、脑脊液和神经组织活检可检出高水平的 HSV- 1 或 HSV- 2 抗体及病毒DNA, 提示 BP 与 HSV 感染相关。莱姆病、麻风、脑干炎、吉兰--巴雷综合症的某些类型也会引起面神经炎。2 自身免疫力异常 免疫力异常易使面神经易于发生炎性改变。对于那些反复发生面神经炎的患者,是内在因素主导的一种类型。但是这种免疫力改变目前尚无实验室体液和细胞免疫指标支持。临床可见一侧周围性面瘫未愈,另一侧又发生周围性面瘫的病例,虽非人人可见,但可能是免疫力异常导致的特异性病变。3 肿瘤 面神经瘤引起面神经麻痹是主因。桥脑小脑角肿瘤引起面神经麻痹,属于肿瘤压迫或术后伤及面神经,也常伴有三叉、舌咽、听神经等多组颅神经的病变。腮腺肿瘤切除术时牵拉面神经受损。另外听神经瘤、头颈其他肿瘤及面神经减压术后都有可能损伤面神经。.4 脑干出血或梗死 位于脑干面神经和附近的出血或梗死,有时会导致单侧或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时也同时出现动眼神经、展神经病变,或病变侧的肢体功能障碍。5 颅脑外伤 颅底骨折或颞侧外伤后可能伤及面神经的不同节段。但也可能伴有外展神经、动眼神经、舌咽神经轻重不等的损伤。6 化脓性炎症 中耳炎、乳突炎、腮腺炎或耳廓、耳根等处的炎症感染等都可以波及面神经主干或分支产生病变。四、面瘫的诊断要点及注意事项有哪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通常3 d左右达到高峰。2.单侧周围性面瘫,伴或不伴耳后疼痛、舌前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泪液或唾液分泌异常。3.排除继发原因。诊断面瘫时需要注意:(1)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体格检查是排除其他继发原因的主要方法。(2)检查时应要特别注意确认临床症状出现的急缓。(3)注意寻找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病变表现。(4)注意询问既往史,如糖尿病、卒中、外伤、结缔组织病、面部或颅底肿瘤以及有无特殊感染病史或接触史。(5)辅助检查检查建议:对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不建议常规进行化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行颅脑CT、MRI检查排除脑部病变,当临床需要判断预后时,可行面部肌电图检查,在某些情况下,神经电生理检测对面瘫预后可提供一定帮助。鉴别诊断在所有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中,70%左右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0%左右为其他病因所致,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结节病、Mobius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对于急性起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瘫,在进行鉴别诊断时,主要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寻找有无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不典型的特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不典型表现包括:双侧周围性面瘫;既往有周围性面瘫史,再次发生同侧面瘫;只有面神经部分分支支配的肌肉无力;伴有其他脑神经的受累或其他神经系统体征。此外要高度警惕占位性病变及核性破坏性病变,有条件者配合MR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纯音电测听等确诊病因。五、面瘫怎么评定?1 定位诊断标准分型(1) 膝状神经节及以上损害;(2) 膝状神经节以下到镫骨肌支;(3)镫骨肌支以下到鼓索;(4)鼓索以下(含茎乳孔及以远)。基本体征为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面部特征。患者的主观感觉应通过相应检查验证,如泪液、听力、味觉、耳廓感觉。 损害节段的位置高低定位,有助于判断病情的轻重和估计病程长短;有助于分析器质性损害的性质。损害节段越高,体征越重,预后越差,一般损害定位在膝状神经节以上的面瘫,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2 、分级评定标准按抬额、皱眉、闭眼、耸鼻、颧肌肌力、鼻唇沟深浅、能否鼓腮、能否吹口哨、示齿露牙情况、下唇下降幅度10项内容,分为正常(10分)、比键侧弱((7.5分、5分) 、2.5分)、消失(0分),每一项打分,总分作为评级依据。说明:①患侧功能状况分为6级:Ⅰ级为正常(100分),Ⅱ级为轻度功能障碍(75分以上,未满100分),Ⅲ级为中度功能障碍(75分-50分),Ⅳ级为较严重功能障碍(50分以下-25分),Ⅴ级为严重功能障碍(25分以下,未到0分),Ⅵ级为完全麻痹(0分)。六、面瘫有哪些治疗方法呢?1.糖皮质激素:对于所有无禁忌证的16岁以上患者,急性期尽早口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促进神经损伤的尽快恢复,改善预后。通常选择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口服,30~60 mg/d,连用5 d,之后于5 d内逐步减量至停用。发病3 d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儿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通常较好,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对于面肌瘫痪严重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2.抗病毒治疗: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尽早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有获益,特别是对于面肌无力严重或完全瘫痪者;但不建议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阿昔洛韦或伐西洛韦,如阿昔洛韦口服每次0.2~0.4 g,每日3~5次,或伐昔洛韦口服每次0.5~1.0g,每日2~3次;疗程7~10 d。3.神经营养剂:临床上通常给予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和维生素B1等。4外科手术减压关于外科手术行面神经减压的效果,目前研究尚无充分的证据支持有效,并且手术减压有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手术减压的时机、适应证、风险和获益仍不明确。5康复治疗5.1物理治疗:急性期采用五官超短波治疗,减轻面神经水肿、改善炎症。取小圆电极一副,于患侧耳前与茎乳孔区并置,间隙1~2cm,微热量,一次15分钟,一日1 次,10次为1疗程。急性期过后可采取红外线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恢复。红外线照射颈乳突孔处,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5.2针灸:取主穴迎香、太阳、翳风、攒竹、头维、颧廖、人中、风池、合谷、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每次取主穴4~6个,根据不同证型适当加减,本病发病初期(1 周内)炎症尚处于发展阶段,取穴宜少,轻刺激;恢复期可加强刺激,每次留针30min,每天1次,10 次为1 个疗程。5.3面部按摩及肌肉训练每日用干净毛巾热敷面部2 ~3 次,并做面部按摩。进行面部肌肉功能锻炼,做皱额、闭眼、耸鼻、示齿、鼓腮等动作,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并嘱患者嚼口香糖、吹蜡烛、吹口哨等,以增强面部肌肉康复正常。七、面瘫如何护理?1心理疏导患者多为突然起病,因面容改变羞于见人,且担心治疗效果不好留下后遗症,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根据患者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患者情绪稳定,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2眼部护理 当患者存在眼睑闭合不全时,应重视对患者眼部的保护。由于眼睑闭合不拢、瞬目无力或动作缓慢,导致异物容易进入眼部,泪液分泌减少,角膜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使得角膜损伤或感染的风险增加,必要时应请眼科协助处理。建议根据情况选择滴眼液或膏剂防止眼部干燥,合理使用眼罩保护,必要时戴墨镜,同时滴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涂抹抗生素眼膏,盖灭菌沙布。特别是在睡眠中眼睑闭合不拢时尤为重要。3.加强饮食护理患者进食会有障碍,因此进食时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多吃排骨、蛋黄、奶制品、虾皮、冬瓜、菠萝、葡萄等钙及B 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忌食生冷、辛辣食物,忌烟酒。4.生活护理注意面部保暖避风寒,外出时轻揉面部、耳后、颈部,增强御寒能力,必要时戴口罩。5.健康教育给患者讲解本病的发病诱因、症状,并指导患者掌握常规护理及用药知识。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足睡眠。八、面瘫多久能够恢复呢?75%的患者在病后2~3月内恢复;无神经变性反应者,2~3周开始恢复;神经部分变性患者需要3~6月的恢复时间;2月后仍为完全性变性反应者,恢复需要6月以上或不能恢复。本文系庄卫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脑血管病老百姓称为中风,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系列脑血管病。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近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者约有(包括已痊愈者)600~700万;而存活者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高死亡、高致残、高复发成了这类疾病最典型的特征。而偏瘫、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等是最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目前对这些后遗症治疗,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康复治疗,早期、正规、全面的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而且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人护理负担,最大限度的恢复工作能力,最终能够正常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但是错误的康复治疗,不仅对患者无功,反而危害甚大,下面是中风康复的几大误区。1、不用做康复治疗,打针吃药就能治好偏瘫(观念错误,乱治疗、白花钱)治疗中风偏瘫、不会说话、不能吃饭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针吃药,大部分中国老百姓基本上都是这样认为的,以为是理所当然的,有病了就要打针吃药才能治好,甚至包括大医院神经内科、急诊科、神经外科等的医生、护士都是这样的认为的。其实,对脑梗塞来说,如果脑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细胞如果持续缺血超过6个小时,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的坏死,现在还没有任何药物能够救活这些脑细胞的,也就是打针吃药都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当然急性期的一些药物,如脱水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调血脂的药物,对防止患者再次发病、稳定病情是有效的,也是必须的,在得病6小时内还可以行溶栓治疗,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而脑出血根本就没有药物可以治的。而康复治疗是目前,对中风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唯一有效的方法,这在临床上是经过证实了的,国外早就开始普及了的,国外病人得了中风7天后就要转到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大约一个月后,转到社区康复中心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而中国康复医学极不发达,国家无相关政策的支持,绝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社区康复中心(据报道北京、广州等城市已在筹建),甚至大多数医院都没有康复科,再加上老百姓更没有康复观念,就造成了中风后不去康复训练,而是一味的打针吃药,其结果就是乱治疗、白花钱,对恢复一点帮助也没有。2、 康复治疗要等到后遗症期才开始(耽误了治疗时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好多对中风患者及家属都错误的认为:康复治疗要到后遗症期才能开始进行,要等得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能进行康复治疗。其实正规的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但是好多人都因为这种观点错过了最好的康复时机(发病三个月内)。事实上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稳后,康复训练即可开始。一般来讲,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 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大多数脑出血康复可在病后7~14 天开始进行。3、 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活动胳膊、拉拉腿(自以为是,后果严重)这是最严重错误的观点。康复训练必须在经过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具体分析、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步骤一步一步的进行训练,具体的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的,不然的话,肯定会出问题的,比如好多患者都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疼痛、肩手综合征等问题,这就是没有按照康复医师以及治疗师的要求做所致的,而且后果非常严重,因为一旦出现肩手综合征,基本说病人这个胳膊、这个手就残废了。所以康复治疗不要自作主张、自以为是的进行,要按照医生、治疗师、护士的指导来做。4、 用力过度造成关节损伤(方法错误,造成新伤)当人体的感觉功能和肌肉张力正常时,肢体的运动会受到本能的自我保护。例如,一位老年人由于韧带和关节囊的老化,平时手臂向前抬起时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只能达到150度。如果手臂受到外力继续向上抬举,就会感到肩部疼痛,同时肌肉也会出现反射性收缩,以对抗不适当的运动。这就是自我保护。如果保护机制不存在了,肩关节任由外力拉到平时不能达到的活动范围,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组织就会受伤。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患病早期就处于这样的状态??肌肉松弛瘫痪。患者家属或没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出于对患者的关心,希望其早日恢复运动功能而贸然在其患侧肢体不能主动做各种运动时帮其做过多的被动运动,就极易造成患者软组织损伤,甚至引起关节脱位和骨折。虽然有些损伤较轻微,损伤后从外表看不到红肿、淤血等现象,但这些损伤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引起关节内部的慢性炎症和粘连。这种损伤最常出现于肩关节和髋关节。5、 反复练习痉挛加重(徒劳无功,百害无一利)很多患者知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也很用功刻苦锻炼,但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对,只会徒劳无功,甚至有害。大部分偏瘫患者瘫痪侧的肢体会出现肌肉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但是,如果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例如用瘫痪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使患侧上肢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手指张开困难,反而对手功能的恢复形成更严重的阻碍。偏瘫不仅仅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6、下地走路越早,恢复就越快、越好(形成“划圈”步态,难看笨拙)正常人步行是双下肢各关节按照一定的规律十分协调地顺序伸展、屈曲,交替完成支撑身体和迈步的动作。偏瘫患者如未经合理的训练而急于开始步行练习,则会出现典型的偏瘫步态。正常人在需要向前迈进时能协调地将髋、膝、踝关节屈曲至适当角度,从而使该侧下肢长度“缩短”,轻松地把脚抬离地面。而偏瘫患者各关节均呈僵直状态,足尖下垂,使得患肢“加长”,抬离地面困难,只能借助向对侧倾斜躯干同时骨盆上提的力量很费力地将下肢向上拉起。而这种拉起的幅度十分有限,仍不能使该下肢顺利地向前迈出,还需向外侧划弧线后再落回身体前方。这就是人们常见的偏瘫患者所特有的“划圈”步态,是典型的误用综合征表现。其根本原因就是不当训练加重了负责下肢各关节伸展的肌肉痉挛,使得关节屈曲动作很难完成。如能在偏瘫早期开始正规的康复训练,在患侧肢体运动协调的基础上再进行步行训练,则能形成较为接近正常的步行姿态,提高步行效率。
脊髓损伤后的性功能障碍是康复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涉及到生理、心理、生育等。由于传统意识,中国人倾向于回避这一问题,从而使许多脊髓损伤患者面临这方面的困境而无法得到合理的康复治疗。⑴损伤平面及严重程度与性功能障碍的关系T10 ~L2 平面以上完全性脊髓损伤使男女生殖器感觉全部丧失。但直接刺激可以使阴茎反射性勃起或阴唇反射性充血,阴道润滑,阴蒂肿胀,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损伤平面以下存在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反射。S2~4 平面的完全性损伤者生殖器感觉完全丧失,男性丧失勃起和射精能力,不可能通过生殖器刺激获得性高潮。L2 ~S1 平面的完全性损伤者出现分离反应,即男性可以有生殖器触摸和心理性勃起,但不能协调一致。男女均不能通过生殖器刺激获得性高潮。T10 ~T12 的完全性损伤可使交感神经活动丧失,因此心理性男性阴茎勃起反应和女性阴道血管充血反应丧失。如果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骶段未受影响,直接刺激生殖器能产生反射现象。T12 以下完全性损伤后,心理性阴茎勃起可以还存在,但这种勃起的时间较短,通常不能满足于性交。对女性T12 平面以下患者的心理刺激也能引起阴蒂充血,阴唇充血和阴道的润滑,并可引起骨盆区域的较正常弱的快感。脊髓骶段或马尾损伤时这种骨盆反射消失。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所保留下来的功能各不相同,对性功能的预测就不太精确。⑵男性性功能障碍①勃起:勃起是一种血管现象。血管扩张充盈引起勃起,血管关闭时阴茎疲软。勃起包括反射性勃起和心理性(精神性)勃起。心理刺激既可引起兴奋,亦可造成抑制。由于触摸引起的反射性勃起可以由于心理因素而抑制。勃起的脊髓上兴奋和抑制机制十分复杂。大脑边缘系统和下丘脑起关键作用。内脏传出神经纤维由脑发出经脊髓外侧椎体束在脊髓下行。脊髓的勃起中枢与T11 ~L2 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以及S2 ~S4 的副交感神经相关。副交感神经协同交感神经产生勃起。一氧化氮为勃起的神经递质。完全性下位神经元截瘫患者丧失反射性勃起能力,但可以有心理性勃起说明交感神经传出与勃起的联系。反射性骶段副交感神经介导,由阴神经的感觉传入触发。T10 是截瘫患者是否有生殖器疼痛的关键平面。从总体看,74%~99%的患者可以有勃起,7%~8%可以射精。颈髓和胸髓损伤患者多数均可有勃起。在具有勃起能力的患者中,76%在损伤后6个月内恢复,其余均在1年内恢复。其中23%可以成功地进行性交,10%可以射精。5%具有生育能力。上运动神经元完全性损害者93%、不完全性损害者98%具有反射性勃起能力(30%有射精能力)。完全性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患者中26%具有心理性勃起,不完全者中有83%有心理性勃起能力。②射精:射精主要受交感神经控制,包括膀胱颈关闭、躯体反射和海绵体肌肉、精囊和输精管的协同收缩。上运动神经元完全性损伤者有射精能力的仅为4%,不完全性者为30%。下运动神经元完全性损害者为18%,不完全者可达70%。T12 ~S2 平面者可以出现混合性勃起或射精。T4 ~5 平面损伤者性冲动时可诱发植物神经过反射,机理不明。③性交:不完全性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者有阴茎勃起者80%可以性交,其中70%可以射精,但满意度只有15~25%。④睾丸及激素功能:损伤后睾丸产生精子的能力降低,成年人可以出现睾丸间质组织硬化,间质细胞和小管萎缩,青少年可以发生睾丸发育障碍。约50%患者的精子生成能力可以保持正常。由于脊髓损伤患者经常采取坐位(轮椅),因此睾丸的温度相对增高,可能与上述睾丸组织的异常有关。目前还没有资料证实这些异常与损伤水平和程度有内在联系。睾酮水平和下丘脑-垂体-睾丸轴激素水平均未见显著损害,尽管在急性期可有血浆睾酮水平下降。⑶恢复勃起能力的技术①血管活性物质阴茎海绵体注射:Virag等(1982)首先报道采用罂粟碱注射阴茎海绵体恢复脊髓损伤患者的勃起能力。Brindley(1986)报道7种平滑肌松弛剂均可以引起一定程度的勃起,包括酚妥拉明、苯氧苄胺(phenoxybenzamine)、Verapamil、thymoxamine等。将罂粟碱和酚妥拉明联合使用最为常见。一般注射于阴茎根部外后侧,剂量为罂粟碱25mg/ml和酚妥拉明0.83mg/ml的混合液0.1~1.0ml。也有人主张只采用罂粟碱。使用剂量可以达到罂粟碱10~80mg,酚妥拉明2~10mg。注射液量可以达到2ml/次。剂量应该由小逐渐增大,直至达到满意效果。应该在注射3~5分钟内出现勃起,并可维持60分钟以上。有人主张在注射后采用橡胶圈置于阴茎根部以阻断血液回流,保持阴茎勃起。近年来有报道采用前列腺素单独注射或与罂粟碱合用,效果良好。药物注射的副作用轻微,包括:注射部位一过性疼痛和感觉丧失、淤斑、注射部位纤维化。最严重的合并症是阴茎异常勃起,常见于罂粟碱和酚妥拉明合用的病人。治疗主要为撤药和阴茎减压。也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素能药物,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外科手术减压。②真空技术:真空涨大收缩疗法是采用产生负压的装置将阴茎置于其中,利用负压使阴茎涨大,再使用收缩带置于阴茎根部阻断血流,使阴茎保持勃起状态约30分钟。药物注射可以和真空技术合用以加强治疗作用。③阴茎假体:阴茎假体包括半硬式和充盈式两大类。自70年代末期以来得到较普遍应用。半硬式假体包括悬吊式、可塑式和铰连式。多采用硅胶作为材料增加阴茎的长度、直径和硬度。根据不同的设计可以采用铰连方式改变阴茎方向,也有主张不用调节。充盈式假体包括多成份式或内藏式。此类假体多采用泵机制,即一个“水库”加一对阴茎假体。这种假体比半硬式假体贵得多。“水库”可以植入体内,即所谓内藏式。其效果优于半硬式。多数采用阴茎假体的男性患者可以使伴侣的性生活达到基本满意的程度。同时患者自己进行间断导尿也更为方便。主要的副作用为阴茎侵蚀、感染和假体机械性故障,总发生率在10%~25%。在考虑采用阴茎假体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治疗,充分理解所选择的假体的优缺点以及可能的合并症。④其它方法:骶前神经刺激器可以作为治疗尿失禁的方法,也可以造成阴茎勃起,因此有可能将刺激电极植入体内作为刺激阴茎勃起的治疗方法。⑷获取精液的技术许多男性脊髓损伤患者由于射精过程障碍或发生逆向射精,生殖能力发生障碍。为了解决部分患者的问题,7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始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解决生育问题。其中采集精液的主要方法为:①毒扁豆硷注射:毒扁豆硷为抑制副交感神经制剂,其作用类似新斯的明,但副作用较小。采用这一药物2毫克皮下注射,15分钟后进行手淫,也可在30分钟后追加注射新斯的明1毫克,27%截瘫患者可以获取精液,注入配偶生殖器并致使怀孕。副作用为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可以用阿托品拮抗。适应症为T11 、T12 和L1 的脊髓必须完好。②阴茎振颤器刺激:可以引起反射性射精,振颤频率为60~80Hz。患者必须在损伤6个月以后,同时刺激脚底时可以引起反射性屈髋动作,损伤平面在T12 ~L1 以上。其精液质量优于电排精法。主要副作用是诱发植物神经过度反射。③电排精法:采用直肠电刺激,45 ~60mA,90V,正眩波或感应电。刺激腹下丛有髓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在损伤6个月内即可有效,对振颤器方法失败的患者亦有效。也有采用较弱的的电场和正眩波而不是方波,因此安全性较好。此外还可采用尿道插管的方法解决精液返流问题。有少数损伤平面在L2 以下的患者不能耐受电刺激。一般认为这一方法目前的成功率最高,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④药物离子导入:药物含25%普鲁卡因5ml、2%溴化硫胺1ml、0.05%新斯的明1ml,置腰骶部接阳极,10~15mA,20~25分钟,15次一疗程。⑸女性性功能障碍①生育:脊髓损伤对女性患者的生育无影响,月经一般在1年内恢复正常,平均为5~6个月。但是损伤本身对患者的心理和配偶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生殖器的感觉障碍和肢体活动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影响性生活,需要采用一些适应性技术,但是最重要的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由于脊髓损伤女性的生育能力无明显障碍,因此需要避孕的患者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②性反应:性敏感器官不仅仅是生殖器,其它部位如乳房、肩、颈、或口唇均可以成为性敏感区。女性患者在生殖器感觉丧失后,性敏感区趋向于转移到其它部位,仍然足以刺激产生性高潮。外生殖器在T12 以上水平可以有反射性分泌液,在L1 以下水平可以有心理性分泌。尽管分泌量可有所减少,但性交活动一般没有重大影响。③合并征:女性怀孕期间,贫血、液体潴留和体重增加均能使压疮更易发生。子宫增大可能会影响原先的大便习惯。小便失禁患者可能被迫采用留置导尿。体重和体形改变可能会引起日常生活独立性减低。用药时要注意对胎儿的影响。下肢静脉充血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如果有反复的尿路感染和残留的蛋白尿,发生妊娠毒血症的危险性即增多。T6 以上脊髓损伤女性在怀孕期间可以发生严重高血压,和植物神经过反射有关,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必要时可以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法阻滞交感神经反射。④分娩:对分娩的处理必须根据脊髓损伤水平高低而改变。T10 以上水平损伤者由于下腹部感觉丧失,患者可能不能感受子宫收缩,可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早产,因为羊膜的破裂可能和尿失禁相混而不能区分。因此需要从第28周起注意观察分娩迹象。在作会阴切开缝合时建议采用非吸收性缝线,以避免感染。高血压发作可为子宫收缩的第一征象,自主神经反射过亢会导致严重后果。损伤平面在T6 以上者应考虑采用硬膜外麻醉或静脉内降压药物。如果腹部肌肉麻痹,可能必须使用产钳。损伤部位在T10 ~11 水平时,子宫收缩力可能很弱而必须进行剖腹产。损伤平面在T12 以下可以保留部分子宫的感觉,但会阴部麻痹。分娩时可能会导致会阴撕裂。产后还应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尿路感染。⑹心理和行为治疗成功的治疗需要包括生理和行为两方面。体格残缺和性功能改变对一个人的性特征和自尊心有明显影响。性欲、性行为和性感觉是性功能体验不可分割的几部分。性欲,是一种原始的欲望,它可以被身体不适、疼痛、焦虑或疾病、残疾的发生所压抑。性行为需要多种活动能力并能产生快感反应。性感觉是性欲通过性行为在自我认知情况下的一种表现。这种自我认知可受过去所学的知识,自我感觉以及和其他人的关系而受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在这几方面都产生了原发性或继发性的功能障碍。原发性功能障碍具有器质性的成份,如瘫痪,阳萎,失去感觉,或者激素自稳发生改变。继发性功能障碍是非器质性的。当患者的态度和焦虑影响其性生活的满意时便产生继发性改变。痉挛和挛缩可影响性活动,大小便失禁治疗可能会损坏性欲,这些通常可以通过性交前适当的准备而避免。害怕性交过程失败或害怕不能使对方满意可能会使性交双方都受到抑制。身体能胜任的一方可能会害怕伤害有脊髓损伤的性伙伴。康复教育和积极的鼓励通常会促使患者去试验并获得性活动的快感。
脑卒中老百姓俗称为脑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死于脑卒中者150万人,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危险因素,存活的中风患者约有600万人,其中大部分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水平,给其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造成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因此脑中风的二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得了中风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下面将简要论述一下。一、其一是对本次脑梗塞所遗留功能障碍的处理,如果遗留有后遗症,比如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这些问题吃药是没有用的,要去做康复治疗,在医院时要做,出院后要在社区做康复治疗,尽最大努力改善功能障碍;二、预防下一次发作,主要包括对危险因素的去除、饮食及锻炼等,1、饮食方面,一般要低盐低脂饮食,有糖尿的不仅要低糖饮食,而且要控制饮食,2、要戒烟限酒,抽烟可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不要吸烟,酒要少喝,长期饮酒者每天白酒控制在1两左右,啤酒1瓶,葡萄酒在4两左右,3、脑梗塞要常规每天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高血压的要吃降压药物,调节血压,尽量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有糖尿病、肾病的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记住降压药物要天天服用,最好服用长效降压药物,使血压平稳;4、高血脂的,要服用降脂药物,最好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1mmol/l以下,降脂治疗不仅仅是降低血脂,而且可以稳定动脉硬化斑块,软化血管等作用;5、伴有糖尿病要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口服药物、以及胰岛素等方法控制血糖,尽量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而且要控制饮食,不可暴饮暴食;6、规律、适度的体力运动另外还要对血管狭窄、TIA、心脏病、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进行干预治疗,那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作为患者及其家属至少要了解上面的注意事项。
患者:发病2个月,出血量70ML,右侧偏瘫不会说话,有恢复自理的可能吗?河南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庄卫生:有可能的,但是要靠康复训练的,可以通过运动治疗、针灸等综合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功能,但是一般下肢腿的功能恢复较好,损伤不严重的话,一般可以恢复走路的,可以通过语言训练,解决失语问题,一般半年内恢复最好的时期,一年后就很难恢复了,尽快抓紧时间去康复治疗吧,千万不要错过时机,建议你去比较正规的大医院康复科治疗!
痤疮看似局部问题,实则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尤其对于反复出痘的朋友们例如:颧部的痘痘可能是肠或肾的问题。因此,仅仅在面部涂抹些药物,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应该调理肠或肾功能。自体血治疗痤疮,有本院张力老前辈创立(收录到中国大陆名医录里),经过两代主任推广临床取得不错效果。此疗法就是通过调节相应脏腑功能而达到治疗痤疮目的,通过自身血液再注射入腿部穴位,作用持久、无免疫排斥、无毒副作用、每周一次等优点。
1.关节处肌肉放松训练,患者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分别在双侧耳屏正前方,轻轻的去张嘴,感觉到有骨头动的地方就是颞下颌关节的位置,然后用手指轻轻的按揉关节周围肌肉约3分钟;2.张口锻炼.患者选择坐位或者站立位,要求患者下颌稍微前伸至下面牙的前壁紧贴上面门牙的后壁,保持牙缝对齐正中咬合状态,右手半握拳用第二掌指关节顶住下颌骨的正下方,给予适当阻力缓慢匀速张嘴至自己三横指距离,注意整个过程中不要产生疼痛,并且在终末端维持5秒然后闭合,每十次一组,每次三组;3.闭口训练,患者准备好干净清洁的一次性纸巾,折叠成一公分左右厚度,保持平整,选择坐位或者站立位,保持上下牙缝对齐正中咬合状态下练习咬纸巾,要求尽可能将双侧咀嚼肌收缩,通过肌肉收缩,让面部双侧咀嚼肌形成隆起,再指导患者,通过触摸的方式,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双侧嚼肌形成收缩性隆起,隆起后维持5秒为一次,每十次一组每次三组;4.加强颈椎姿势的控制训练。背靠着墙挺直站立,下颌稍微收紧,视线水平,保持耳垂,肩峰,股骨大转子,膝关节中点,外踝连线在一条直线上;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举,肩关节屈曲90度,肘关节与地面垂直,掌心朝外,手背紧贴墙,尽量保持此姿势站立约15分钟或者累积15分钟。5.加强颈背部肌肉力量训练,包括颈屈肌群、下斜方肌。患者俯卧位,收紧下颌,头后部与躯体背侧呈同一平面,双上肢外展至135°,与躯体中轴呈45°,双侧大拇指朝上,身体下半部分保持不动,上肢伸直往上抬高,终末端维持约15秒为一次,十次一组,每次三组 以上为作者原创,为了传播健康知识,愿所有人远离病痛困扰!觉得有用可以收藏,如转载需经本人同意。谢谢!
DC/TMD分类及诊断标准将TMD临床诊断分为两大类。第1类为疼痛性疾病,包括肌肉痛(局限性肌痛、肌筋膜痛、牵涉型肌筋膜痛)、关节痛和头痛。第Ⅱ类为关节疾病,包括可复性关节盘移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伴绞锁(简称关节盘绞锁)、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伴开口受限、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无开口受限、退行性关节病和关节半脱位。1.疼痛性疾病:(1)肌肉痛:主诉为一侧或双侧面部、太阳穴、耳内或耳前区域疼痛,下颌运动时(如张口、说话、咀嚼、咬牙等)疼痛加重。临床检查确认咀嚼肌部位疼痛,肌肉触诊或最大开口时咀嚼肌部位有熟悉的疼痛。肌肉痛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局限性肌痛、肌筋膜痛和牵涉型肌筋膜痛:①局限性肌痛,疼痛局限于受压区域;②肌筋膜痛,疼痛表现为放散痛,即疼痛放散至受压区外,但不是牵涉痛(疼痛不超过该肌肉边界);③牵涉型肌筋膜痛,疼痛表现为牵涉痛,即疼痛扩展至该肌肉边界外的其他部位。(2)关节痛:病史或主诉为一侧或双侧面部、太阳穴、耳内或耳前区域疼痛,下颌运动时(如张口、说话、咀嚼、咬牙等)疼痛加重。临床检查确认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关节区触诊或下颌运动(大张口、前伸、侧方运动)时有熟悉的疼痛。(3)TMD头痛:病史或主诉有包括头部太阳穴部位的头痛,下颌运动时(如张口、说话、咀嚼、咬牙等)疼痛加重。临床检查确认颞肌区头痛,颞肌触诊或下颌运动(大张口、前伸、侧方运动)可引发颞部熟悉的头痛。 2.颞下颌关节疾病:(1)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病史或主诉有关节声响,或检查时患者有关节声响。临床检查显示开闭口运动时均有弹响,或开口或闭口及侧方或前伸运动时有弹响。(2)可复陛关节盘移位伴绞锁:病史或主诉有关节声响,目前存在开口时一过性关节锁住。临床检查开闭口运动时均有弹响,或开口或闭口及侧方或前伸运动时有弹响;若检查时出现关节绞锁,则在手法辅助下可以张开口。(3)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伴开口受限:病史或主诉曾有过下颌锁住或卡住(包括短暂的锁住或卡住),目前有关节锁住伴开口受限,影响进食。临床检查被动开口度<35mm。(4)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无开口受限:病史或主诉曾有过下颌锁住或卡住(包括短暂的锁住或卡住),之前有关节锁住开口受限及影响进食史。临床检查被动开口度≥40mm(包括切牙覆骀)。 (5)退行性关节病:病史或主诉有关节声响,或检查时患者报告有关节声响。临床检查下颌运动(开闭口、前伸或侧方运动)时有摩擦音(破碎音)。(6)关节半脱位:病史或主诉曾有大张口后下颌锁住或卡住(包括短暂的锁住或卡住),没有手法帮助无法闭口。若检查时出现关节半脱位,则需手法辅助复位。二、DC/TMD分类及诊断标准的临床适用性DC/TMD分类及诊断标准是一种基于症状问卷和临床检查的临床诊断工具,仅依靠病史和临床检查(口颌功能)作出初步判断,不依赖影像学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因此,要准确全面诊断或最终诊断,有时必须结合影像学检查参考文献傅开元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