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状体断离其实是眼外伤的一个常见的疾病,其特征性的特点是受伤后持续的眼压低,进而导致视力也下降。对于专业的医生来讲,不需要解释这一概念。这里着重针对一般大众来做一个简明扼要的解释。1 什么是睫状体?什么是睫状体断离首先,睫状体是眼球内部的一部分组织,大概是位于“黑眼球”和“白眼球”交界处的稍微后方大约2-3mm的地方,从眼球的外部是看不见的,正常情况下,睫状体有点像一个环形360°的裙边一般紧贴在眼球的内壁,它和眼球的内壁之间是不能有缝隙的,如果外伤造成睫状体和眼球的内壁不连接,就出现了裂隙,就是“睫状体断离”,睫状体断离以后,眼球内前部的房水容易通过这个裂隙大量快速地“漏”到眼球的其他地方,进而容易流出眼球外,所以,眼压就不容易维持正常,导致低眼压改变。睫状体断离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一种叫做UBM(眼超声生物显微镜)的检查手段来确诊,这个检查最好来本院做。另外,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提醒病人和基层医生的是,各地现在还有许多带着“睫状体脱离”(请注意,这里使用的概念是“脱离”,而不是前面我说的“断离”)诊断的病人来京就医,所谓的“睫状体脱离 ciliary body detachement",其实是一个望文生义的词,国际上对应这种疾病的正确的术语是“睫状体断离 cyclodialysis”,所以,临床医生上网检索时候应该使用cyclodialysis。(这一段主要是针对眼科医生讲的)2 睫状体断离的的检查大部分的诊断线索通过病史询问和眼科专用的显微镜(裂隙灯)可以初步判断,但最终的确诊需要进一步做前房角镜检查和一个叫做UBM的眼科检查。这里特别强调,UBM的检查目前地方上和我们的结果尚有一定的差距,而恰恰是这个UBM的检查对治疗很关键。3 “保守治疗”可不可以?鉴于有一小部分的病例可以“自愈”,所谓“保守治疗”主要是针对以下情况而言:1 受伤早期的病例,而且断离范围不是很大,可以暂时考虑观察2-4周;2 受伤眼的视力和眼压或前房深度均正常,但是UBM确定存在断离的病例。不论是上述哪一种,都建议找有经验的医生密切随访,这一点也很重要。4 手术什么时候做合适?上述的“保守”2-4周眼压还明显低的话,就有考虑手术的必要。5 手术怎么做?主要是通过手术缝合的方法把裂隙缝合。基本两种方法:外路缝合法、内路缝合法。还有一些网上或文献报道过的什么激光,冷冻,硅胶垫压等等,都是零星报道的非主流的方法,不建议采用。
病人7年前外伤,做了人工晶体的手术,但是,瞳孔的手术留置未做,2015年9月做了瞳孔的修复。本病例提示,一般地,外伤后,早期手术时候虹膜如果能尽量保留,日后还是有希望修复到比较满意的程度的。1 虹膜根部断离+瞳孔散大修复病例2 虹膜根部断离修复病例术前术后3 虹膜根部断离+虹膜部分缺损+角膜瘢痕4 虹膜根部断离+晶状体半脱位术前术后5 虹膜缺损的修复术前术后以上图片均为主要常见的几个种类,更多的病例图片,鉴于知识产权和篇幅所限,不在此例举。具体病例的处理意见,最好能和医生面诊交流。
患者提问: 疾病:虹膜因外伤破裂,需要手术更换人工虹膜 病情描述:2013年9月因外伤损伤了眼睛,后来做了两次手术,安装了人工晶状体,四川省医院医生告知需要更换虹膜,但是该医院没有这个手术,不知道您们医院有吗? 希望提供的帮助:告知国内哪家医院有人工虹膜手术? 所就诊医院科室:四川省医院 眼科 治疗情况:时间:0000-00-00 0000-00-00 医院科室:四川省医院 眼科 治疗过程:安装了人工晶状体北京同仁医院眼外伤科刘毅回复:我们这里现在也没有,关于虹膜晶体,以前使用的一直是德国的硬性虹膜晶体,但是现在国际上已经出现折叠的虹膜晶体,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论上述哪一种,我们医院没有招标,所以不能进行相关手术。何时能进行该类手术,目前没有答案。仍然不断有病人询问人工虹膜(2015-01-30),有人会从国外带回来,的确可能,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这种东西需要医院招标后才允许使用,而医院可以对其招标的基本前提是,这种东西要获得药监局的许可,如果没有许可,擅自使用,对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风险,对医生而言,不出问题,算是擦边球,出了问题,就涉及犯法了,因此,稍有点法律常识的医生都不会去碰高压线的,由此也产生了临床治疗上的进退两难,可是这不是一个医生能解决的问题,对待这种现状,作为医生也感觉很无奈。
京医通→就诊服务→挂号→北京同仁医院> 崇文门院区→眼科→眼外伤门诊西区→主任医师>03号(周四下午) 崇文门院区→眼科特需→眼外伤门诊特需>于洁(周三下午) 亦庄院区→眼科→眼外伤门诊南区>主任医师(周一下午)
患者:描述:眼球缝合术 晶体摘除 医生要求定期复查2013年9月24 小孩玩剪刀戳伤右眼 致右眼穿透伤 1小时后送到医院 医生检查右眼晶体划破 术后晶体摘除一半 缝合 医生说 现在暂时保眼球要2期手术 在植入晶体 。请问 何大夫 2期手术植入晶体 什么时候最好 ? 北京同仁医院眼外伤科何雷: 知道还小,就该好好看护!记住---小孩的眼睛不能受伤!就像眼科行内人嘱咐年轻医师---没两把刷子小孩手术不要碰!什么叫“术后晶体摘除一半”?应尽量清除光学通路上的障碍。1、小儿外伤性白内障,一般上学前才考虑植入人工晶体。因为小儿手术并发症较多。小儿处于生长旺盛期,眼内任何损伤,在儿童都会出现积极的,经常是“过度的”修复状态,也就是“瘢痕增殖”“机化纤维增生”。手术越多,创面越大,增殖越严重,这些瘢痕会粘连、收缩、产生不健康的新生血管......总之,眼内的瘢痕多是有害处的。所以,小儿手术要保守---尽量不做,尽量简做。2、为最大程度避免弱视,或者减轻弱视程度,需要在植入人工晶体前进行弱视训练。所以您现在需要建立光学通路,然后配镜进行弱视训练,以尽量保持较好的视觉状态。 3、什么叫“弱视”?正常视觉形成前(6岁前),视神经没有得到外界清晰影像刺激,就没有很好发育。所形成的视觉状态称之为“弱视”。现在您小孩眼睛受伤,这只伤眼获得的影像无论如何不如另一只好眼。所以弱视在所难免。但是要尽量治疗,暂时用眼镜代替晶体,进行弱视训练。以求将弱视降到最低程度。至于如何进行“弱视训练”?您的主治医生应该告诉您怎么做。
人工晶体植入以后,有一部分人会出现脱位的问题,常见原因包括:1 受到外伤,原本正位的人工晶体变成脱位。2 原来就存在晶状体半脱位的因素,手术当时对晶体位置影响不大,时间久了,脱位变得明显。3 原来缝合固定(悬吊)的人工晶体的缝线松脱降解等等。通常,多数人的主要的症状是突然的视力有所下降,(也有部分人的视力会突然清楚了,这部分人主要是原来有高度近视,人工晶体手术后也留有一定程度的近视,脱位以后,近视没了,所以会突然感觉看远处清楚了;其实,这类高度近视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人工晶体的脱位),不管是上述的哪一种,都是需要做手术解决的病,个别的还会出现人工晶体脱位到眼前房内,接触角膜,更应该及时就医。目前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1 把脱位的人工晶体从眼内取出,酌情重新缝合一个新的人工晶体(更换另外的晶体或仍使用原来的晶体),这是目前常规的一般做法。2 原来的人工晶体不取出来,重新在眼内进行缝合操作,把它再固定。这种术式相比前一种损伤小,也可能花费节省一些,对于以前做过多次手术、高度近视的病人,如此方式的做法可能比前一种更理想。但是,这种非取出重新缝合的术式对医生的经验、特别是对手术技巧要求比较高,而且,也不是每个医生都擅长这种术式,病人在实际就诊与医生交流过程中应当有自己粗略判断。另外,也不是每一种人工晶体都适合这样做,因为人工晶体有许多种,材料和形状也差别很大,有的人工晶体不适合这样做,只能选择其他经典方式,最终如何做这类手术,最终还是要医生根据病情权衡利弊后来做决定。不论选择那样一种术式,都是医生根据术前和术中的眼底情况来酌情决定,通常都需进行联合玻璃体切除的手术,这个玻璃体切除的手术应该是比单纯白内障的操作更加复杂。另外,相应的手术操作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还包括要在术中检查眼底视网膜的情况,只有在评估视网膜没有问题的前提下,才进一步做人工晶体的再缝合固定,倘若术中发现视网膜有问题,不适合继续缝合人工晶体,那么,手术也有可能暂时就到此为止,人工晶体的事也就等日后再说了,这一点,病人需要有充分的理解。所以,相对来讲,人工晶体脱位的手术不是一个单纯只针对晶体的手术,其实是一个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人工晶体的联合手术,比单纯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要相对复杂得多。3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部分病人来就诊的时候,可能还伴随其他眼底的病变,医生判断即使重新更换晶体也不会提高视力了,也就单纯做一个取出人工晶体的手术结束了。
患者:患眼病10多年了,左眼已经失明了,右眼现在还能看清点,视力800度,眼部总感觉发热,从眼角总有黄夜流出,眼前总有一个黑影。我担心右眼也会失明,想请您帮我确诊下,该怎样治疗。谢谢您!!!北京同仁医院眼外伤科刘毅:因为没有看到病人,所以没法“确诊”,但是,你可以当地先做个验光的检查,看看调整一下眼睛能不能提高点视力,对于你的具体情况,如确实是存在白内障,不论有没有黄斑的问题,都可以考虑手术,只不过手术后视力提高不很明显,谨慎的医生一般不太愿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