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带着初中、高中的孩子来咨询,“我们家孩子以前可好,可听话,现在越来越不好管了,学习成绩也下降,还不能说。你说,是不是到‘青春期’了?”随后再感慨一句:“人家孩子怎么就没有这样的‘青春期’”!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理咨询科李晶 到底何为“青春期”呢? 2000年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连续的多个阶段,将出生至成年人之前的时间描述为三个连续的七年: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而“青少年期”这个术语第一次使用是在15世纪,源于拉丁语“adolescere”,意思是长至成熟。1904年,斯坦利·霍尔出版了两册关于青少年期的科学研究著作,至此,关于青少年期的哲学思想萌芽,到青少年期发展科学研究开始,历经了2000年。就像经典之作《实验心理学历史》中序言开篇所述:“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是只有短暂的历史。” 青春期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过渡的阶段,首先由神经内分泌变化引起,之后伴随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在发生这些变化的同时引发社会情景中的变化,青少年则在社会情景的变化中发现、认识自己,因此,青春期是青少年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整合的过程。 神经内分泌的变化 青春期是第二性征发展成熟的时期,男孩表现出更多的男子气概,女孩表现出更柔美的女性特质,这是体内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激素对身体相应的靶器官产生作用所致的结果。这些调节性的神经内分泌环路一定要是协调、平衡、动态的过程。比如脑神经分泌了促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又作用于颈部前的甲状腺,甲状腺再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素作用于身体其他器官,帮助身体吸收、代谢营养物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少了,会蛋白质、脂类等代谢障碍,孩童和青少年时期会智力低下,身材矮小;成年时期会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抑郁,严重时候还会有典型的粘液水肿面貌。甲状腺分泌的多了,会表现的食欲亢进、消瘦、怕热、精神容易激惹亢奋,也有脂类和蛋白代谢障碍,会有眼球突出貌。 而在青春期影响神经内分泌平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是否合并躯体疾病,食品安全,营养状况,睡眠、运动量、情绪状态,等,都是生活中常见,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 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随着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趋于成熟,孩子们会更加在意于他人,尤其是异性同龄人眼中,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更在意自己的外貌形象,在意自己是否被他人容纳,更容易体会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导致有更多的心理困惑和冲突体验。 比如,由于神经内分泌的原因,皮脂代谢旺盛,不少青春期男孩子会长出“青春痘”,就会很在意这个变化,尤其在异性面前,容易被激起自卑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抠挤痘痘,到求医问药,再到不愿去上学等不同程度的应对策略。 社会环境的认知适应 社会性是人类的基本属性,我们的个人认知,不能脱离社会文化。青春期的孩子们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处在发展个人权利的时期,必然会收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比如,青春期的女孩,其发育早晚有差异,发育较早的女孩,由于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体脂分布必然趋向于丰满,而在社会普遍的以“瘦”为美的审美观下,这部分女孩子更容易被体型问题困扰,产生扭曲的审美观,采取各种减肥办法,严重者出现“抑郁焦虑”、“厌食症”等情绪心理问题,并且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影响学习。 心理咨询对“青春期”的意义 因此,“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父母对他们有更多的接纳、耐心和爱,需要有科学的理念,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心理咨询,充满积极生活目标导向的科学,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生每一个阶段里,我们正在遭遇着什么,这些发生的事儿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理,以成就更舒展地自我状态,获得更开阔的生活愿景。千言万语说不完的心理现象,上文为笔者一家之言,分享感受,以飨读者,欢迎批评交流。 李晶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脑血管病 神经康复科 神经科医师
在咨询室里,常常会接诊到一类大学生群体,他们成绩优秀,表现不俗,人际关系口碑良好,妥妥属于父母开口闭口提及的“别人家的孩子”。可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出现在咨询室里,在咨询过程中,逐渐展露出完全不一样的自己。 我用他们常见的问题做个印象描述:“不明白活着有什么意思?人为什么要活着?也找不到死的理由,如果今晚闭上眼就再也不醒来,是最完美的。”“学习啊,没有所谓努力不努力,一直(上学)不就是这样过的吗?”“我只想一个人呆着,(同他人一起)是在强颜欢笑,真不觉的有什么好玩的(或乐/聊的),但我不想让别人看出来(不一样)”“我没有什么感觉,即不觉得开心,也不觉得不开心,好像什么事情都不能让我有感受,怎么样都无所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以后?不知道,还会有以后吗?我已经快控制不住自杀的念头了,只是觉得不想死的不明不白,我才来这里的” 通过以上几个典型的问题表述,我们可以看到,“空心病”症状与抑郁症有一部分的相似:无快乐感,没有兴趣,生存动机弱,失去自我价值感。但是“空心病”与抑郁有显著不一样的地方。“空心病”群体的症状表现往往比抑郁要早,可以追溯到初中,甚至小学。他们多能感受到这种“内心空荡荡”的异常感觉,为了掩饰,或者说为了减缓对抗这种“不一样,空荡荡”的感受,他们往往会表现的更努力,比如更努力学习、更听话、更知道怎么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等,成年后他们可能会取得人们眼里“世俗的成功”,可是他们自己很难体会到“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快乐感。 他们除了上述的“空、没意思”心理症状,多还伴有躯体症状,比如“头脑昏昏沉沉,不清醒”,“总是容易感到懒懒的”,睡眠质量不满意,暴饮暴食,性欲异常,等等。用抗抑郁焦虑等精神药物治疗,终疗效绝大多数不是很满意。究其原因,心理学派百家争鸣,心理理论如春日繁花,就笔者的工作经验而谈,他们本质问题主要考虑两个方面:自我意识发展停滞在早期阶段和个体早期对生活意义的积极理解障碍。 埃里克森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理论 结合“空心人群”表述的症状,多与“无法与他人建立信任联结,难以建立较亲密的关系”,“行为被动,看似主动的行为多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空虚'或避免'弱点'被人发现”,“生活没有意思,随便怎么都无所谓(缺乏自主感)”。大家现在都知道,心理的发展和躯体的发展一样,都是连续性的,一旦在该时期受阻,就会在这方面出现很多后续的问题,如不能疏通,对日后的心理发展和社会生活适应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 关于“个体早期对生活意义的积极理解障碍”,比如,孩子有一个有“悲观倾向”的抚养人,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亲友总给自己添乱,配偶不理解自己,工作是不得不面对的麻烦,命运总是对自己不公平,唉声叹气,烦躁易激惹,这个孩子难免会有“生活是痛苦”这样的感受,他就不能感受生活中快乐的那部分。那么,如果是一个“宠溺型”的抚养人呢?无原则的满足,孩子从一种“我是中心,我想要就会给我”这种感受中获得满足,随着孩子长大,更多加入社会群体活动,这种想法无疑对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不利的,一旦他发现“自己不是核心,别人不会随时满足自己”,那么他就会产生社会退缩行为,如回避、心理隔离等,或者产生较强的表现和控制欲望,但无论是哪种行为,他都在表达一种诉求:“我要你来关注我,我要你来满足我”,个体心理学里提到,“一个人的情绪基调就像生活方式一样固定”,就像“扯虎皮,拉大旗”,他个性中的胆小懦弱的部分必然会在自我保护的行为中昭然若揭,最终,他还是不会获得生活里真正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那么对于“空心人”群体,该怎么办呢? 首先,心理咨询是首选。 其次,我们个人能为自己做点什么呢? 1. 写日记。可以写一些“意识流”的日记,写好后仔细读一读,我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想到了什么让我有了这样的感受?又是怎么,我有了这样的想法?就像剥洋葱,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内心潜在的意念。 2. 过滤负性信息,接受积极的理念。人会不自觉的寻找与自己观念相似的信息,以获得认同感,减少孤独的的感受,缓解“不一样的自己”的焦虑。所以,有意识地关注积极正面的信息,反照自己,积极行为验证,会帮助自己反驳以前的错误观念,建立更好的行为-认知-行为模式。 3. 学会拥抱自己,爱自己。找一个舒适的位置,放松,在脑海里想像,另一个自己轻轻地、爱怜地、拥抱着自己,“他”的怀抱暖暖的,在“他”的怀抱里慢慢放松自己,想像“他”对自己说温暖的、鼓励的话。(你可以在事后把这些话记录下来,这很重要,这可能就是你潜意识的内心需求)。 千言万语说不完的心理现象,上文为笔者一家之言,分享感受,以飨读者,欢迎批评交流。 有问题,可联系咨询: 李晶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脑血管病 神经康复科 神经科医师 观心心理 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
这是来我诊室会诊的一个患者,青少年男性,13岁,因为“反复腹痛半年”为主诉收住我院消化内科。 大致描述病史:患者在半年前跟朋友们吃了烧烤后,出现脐周绞痛(其他朋友无症状),程度能忍受,至当地医院按“肠胃炎”输液2天,症状完全好转。20余天后,患者复出现腹部疼痛,疼痛性质模糊,难以描述,疼痛部位呈游走性,复在当地医院考虑为“上次肠胃炎没有治断根,转为慢性”,继续给予“消炎药”和解痉药等治疗1周,症状好转去上学。后患者反复出现腹部疼痛,且疼痛程度自觉越来约严重,几乎未再上学,不是在医院上学就是在家中休养。从2月前开始使用止痛药物,大约1月前开始腹部疼痛严重到在床上翻滚,日间尚能安静卧床,夜晚尤其明显,必须要“曲马多”一针止疼,才能入睡。患者在入住我院消化科后,经过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未见明确器质性病变,建议到我诊室以协助诊断。 初见这孩子,由母亲带来诊室,目光与我相遇即转开,脸颊红润未见消瘦,未见慢性病容。我让他先坐在我旁边的椅子上,开始问坐在我对面其母亲关于他的情况,其母言语急切,忧心忡忡。我在和他母亲交谈时微观了孩子的状态,他双腿分开,微微晃动,双手搭在扶手上,背部倚在椅背,头微仰着听我们说话,表现很是放松。然后我就根据母亲提供得情况,开始询问孩子,当我的问题大概涉及到“白天虽然疼,但不影响看手机,夜里会疼到满床滚,必须要止疼针是吗?夜晚是不是都在11点以后开始疼?夜晚11点时候是病房休息时间,爸妈开始催促关手机睡觉是吗?”这些时,患者渐渐开始双手扶着肚子,表情痛苦,说又开始疼了,要回病房,我按了按腹部,并没有明确的定位体征,我问他:“夜里也是疼到这样吗?”他痛苦地点点头。这时我仔细观察了他,除了表情有点痛苦烦躁外,没有明显的苍白、红涨,甚至连一层薄汗也没有。 后来,鼓励患者完成相关精神情绪量表,给予会诊意见“1.文拉法新缓释片早上75~150mg,2.晚上停用曲马多,由安定针10mg过渡到佐匹克隆,3.日间避免卧床,夜间11点后不看电视和手机,4.父母行心理健康教育2次”。约1周后复诊,患者腹部疼痛明显缓解,2周后加量至文拉法辛150mg,疼痛缓解,病情稳定出院。 结合这个病例,我们想到了“青少年心理障碍相关的功能性躯体障碍”现象。 涉及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教养环境问题、心理冲突躯体化问题。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 13~17岁,青少年在该阶段处在由成长带来的急遽变化时期。他们的躯体器官发育趋向于成熟,会对自己的外形更为在意,也更再也别人怎么看自己,比如男孩会为自己是不是能表现出更多的“男子气”而焦虑,女孩会为自己“女性魅力”方面的发育而苦恼,因此青春期阶段会变得更为敏感。同时,心理发育的速度慢于躯体生理发育速度,如果外界的引导再跟不上,就极其容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 二、教养环境问题 刚才我们提到青春期的青少年,其心理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这时外界的引导教育就尤为重要。外在环境包括:父母或主要抚养人,学校环境(学校制度、老师、同学),青少年私人其他社交圈,社会环境(如媒体)等。父母及主要扶养人起到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比如这个案例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没有钱是不行的,可钱不能带给孩子直接的爱和温暖,孩子由老人抚养长大,难以做到自律,到了青春期,认识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生活学习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由此生“怪病”后,父母均回到自己身边嘘寒问暖,百般宠爱,可是只要病好了,父母就要离开自己,自己就要面对学习压力,他在潜意识里弥补自己,父母在旁边出于爱的管教和唠叨,会更加诱发他病情的加重,只有自己“一直病下去”,就能一直享有这种温暖和任性,还能避免面对学业的压力。这有一部分是“继发获益”的心理。 三、心理冲突躯体化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神经官能症”,现在医学意识到了这属于“心身医学”疾病,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对于这个患者,我们在给他抗焦虑治疗的同时,我们注意认同、尊重了他的感受——他是真的生病了,他没有装。我们没有直接给予该患者心理咨询,而是先给予他父母心理咨询治疗,虽然只做了两次,基于父母对这独子的爱,他们也很好的反思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位效应”。 由于社会的物质满足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精神满足的要求必然也越来越高。因此现在做为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懂一点心理卫生知识,一定是在本专业上如虎添翼。 欢迎互相交流,谢谢!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李晶 神经科医师 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
其中一位朋友读了我们的《警惕您身边”隐形杀手“——抑郁症》后,给予我们回复,迫切希望能得到帮助,我们在分析其描述症状后,认为有必要、也有价值对于情感精神障碍相关的躯体症状再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讲解。在征得其本人同意前提下,把内容摘要:”第二条有点像我,我也想开心,高兴,突然高兴不起来,没有精神做事,全身都不舒服,有明显的症状,总担心自己可能是生病了!我该怎么办才能走出来,这样的我非常痛苦“。 相信很多罹患情感障碍的朋友都有不同程度的此类感受,尤其是被头痛、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心慌、胸闷、尿频、尿急、潮热、多汗、生理周期不调、睡眠不安等症状折磨的心力憔悴,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辗转就诊在综合医院各种科室之间,做过CT、磁共振、消化内镜、激素测定等等检查,仍未找到能为上述症状负责的病灶,最后被告知所患为”XX官能症、XX功能紊乱“,不安的心被这类模糊的诊断扰的更加惶惑了:”总说我没病,可我确实不舒服,我到底得了什么病?检查都查不出来,疑难杂症?“一身冷汗出来了:”还能治好吗!“出来,我这样自己也很痛苦“。其实,我们怕的不是病,而是对病情的未知和不能控制,这意味着——我们还要继续忍受疾病对躯体的折磨。 一方面,我们可以把“症状”理解为疾病过程中由于机体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引起的患者主观异常感觉或客观病态改变。不适症状在动植物进化史上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是机体对内、对外环境出现不协调,提醒机体调节保护自我的”前哨”,推动医学的发展,最终实现优胜劣汰。另一方面,“症状"也可被理解为”躯体对外界的诉求“。而在精神心理领域,更加注重后者的含义。 当“症状”被解释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诉求时,躯体症状被认为是负性情绪在躯体的直接反映。如大家熟稔的“考前/社交焦虑症”,可伴有不自主的兴奋性增高,睡眠困难,心慌,呼吸急促,尿频等躯体症状。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复杂的机制,可从认知(对考试的态度、对个人/他人的评价)、情绪(焦虑)、躯体(症状/行为)三个互相关联的层面理解。 因此,关注内心世界,了解自我的需求,能较好地识别和表达情绪,处理内在需求与外在客观环境的冲突,是减轻躯体症状的途径之一。
【病史】“最初是在2年前,刚吃过饭,正在看电视,突然感到胸口憋闷,心慌的快跳出来了,那种感觉就是快死了,打了120,到医院后做心电图说只是心率有点快,一会就缓解过来了。后来担心是心脏病,做了冠脉造影、24小时心电图等全面检查,都没有大毛病。后来这种情况又犯了几次,我都是打120的,结果都是没有查出毛病。这次是昨天我正和朋友喝茶,又突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心口快闷炸了,心狂跳,就是那种濒死感,要发疯的感觉,跑到街上大口喘气,才慢慢好点,我还是害怕,又去医院做了心电图,还是没事。到底是有病还没病,没病怎么会这样?这都快成我的心病了,它不定什么时候发生,太可怕,我都担心到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了,这两天我怎么都睡不着,害怕夜里犯病,快被折磨成神经病了!”【焦虑症】焦虑症是以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恐惧不安的焦虑情感体验为主要症状,同时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运动性不安症状。焦虑症的两种形式:(一)慢性焦虑(二)急性焦虑————————————————————————(一)慢性焦虑症的临床表现慢性焦虑症也称广泛性焦虑,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其特点:1.长期感到紧张、不安;2.与人交往时容易紧张、不沉稳;3.遇到突发事件容易惊慌失措,六神无主;4.休息时,也坐卧不宁,把事情往坏处想。总之,患者惶惶不可终日,并不是真的有实际的危险存在,纯粹是一种莫名的主观多虑,杞人忧天。——————————————————————————(二)急性焦虑症的临床表现急性焦虑症,又称“惊恐发作”。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症状突发突止,不可预测,发作时意识清楚,事后可回忆。持续多不超过2小时便自行缓解。其特点:1.严重的窒息感、濒死感、精神失控感;2.伴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症状:心脏系统:胸痛、心动过速、心跳不规律;呼吸系统:呼吸困难感;神经系统:头痛、头昏、眩晕、晕厥感等;其他:腹痛、多汗、肢体无力和麻木等。———————————————————————————【心脏疾病】心脏疾病相关症状:头昏、晕厥、胸痛伴/不伴压榨感、濒死感、左肩背或上肢放射痛、心律失常、血压波动、呼吸困难、冷汗淋漓等。检查:血压、心肌酶、心电图、冠脉CTA、冠脉造影等检查可发现相应的心脏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鉴别要点】相似点:两者发病时症状相似。区别点:辅助检查的客观结果是否与病人主观症状相符合。———————————————————————【讨论】现在回顾文章开头的案例,大家已经能揭开这个“假李逵”的面具了吧。该患者反复类似心肌梗死症状发作,但经过多次、全面的检查,仍未能找到与其症状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因此其所患疾病为“急性焦虑(惊恐发作)”。最后,也再次提醒大家随着生活节奏的增快,在注意躯体疾病的同时,也应该增加对不良情绪心理等亚健康因素所致的心身疾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消费,及时诊治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至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居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二大疾病。我们作为一线的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也明显体会到抑郁症患者数量的与日俱增。但是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示我国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仍不足10%,这与国人对抑郁症的认识不足不无关系。接下来我们要讲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抑郁症状:首先,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以显著的、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且这种心境低落与患者所处的客观现实不符。持续时间大于2周。其次,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情感方面 持续的情绪低落,闷闷不乐,甚或有绝望、无助、自杀观念、自杀行为等。也可伴有烦躁,焦虑等情绪。二、躯体症状 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可表现在周身各系统。尤其以睡眠障碍、消化道症状、心脏症状、泌尿道症状和生殖性腺症状较为多见。三、认知障碍 多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做决定、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等。以下四个问题简单快速帮助筛查抑郁症状: 问题1:过去几周(或几个月)是否感到无精打采、伤感,或对生活的乐趣减少了? 问题2:除了不开心之外,是否比平时更悲观或想哭? 问题3:经常有早醒吗(事实上并不需要那么早醒来)? 问题4:近来是否经常想到或者没意思?如果回答都是阳性,就有必要进一步去专科医生处寻得专业帮助。好了,经过上述介绍,是不是对抑郁症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帮助周围的抑郁症患者尽早获得帮助和治疗,走出阴霾的精神世界,享受阳光幸福的生活。
对于心理或精神障碍,是否进行科学的诊治,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患者是否能够痊愈,将来是否容易复发,决定了疾病对生活造成损害的大小。但患者往往基于某些考虑不愿来医院寻求帮助,或不愿坚持治疗,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的有以下17个原因和误区:常见误区一:得心理疾病的人是心眼小,是自己想不开,是软弱的表现。真相:人人都避免不了疾病,心理疾病也一样。约五分之一的人经历过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心理问题的困扰,是否患病取决于先天素质(比如小时候对同样的刺激会产生比别人更强烈的情绪反应)、成长经历和后天环境变化几个因素综合的结果,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导致的。抑郁的人很多都是有才智的人,并不是小心眼、想不开的人,更绝非软弱。很多名人得过抑郁症,比如:美国总统林肯、克林顿,英国首相丘吉尔,王妃黛安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川端康成,主持人崔永元等等,这些人都有着杰出的头脑和强大的人格魅力。而焦虑障碍更为常见,由于焦虑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本能,有时焦虑过多就会发展为疾病,容易焦虑的人往往有着更强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做人做事更为认真。常见误区二:去看心理医生会遭到别人的嘲笑。真相:医生护士的工作就是为了帮助患者,即便面对患者难以启齿的问题,也不会嘲笑患者(但患者可能由于自己的人格特质倾向于认为别人的笑像是嘲笑)。而就诊的患者都在想着自己各自的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别人,更不要说嘲笑了。很多人因为害怕嘲笑或羞辱选择默默忍受疾病的折磨,不求助于医生,这会给生活带来很大损害,给人生发展带来很大限制,而前来就医,接受规范的诊断,进行基于科学研究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问题往往可以得到解决。常见误区三:抑郁症就是有心结解不开,心结解开就好了。真相:这种观点常常存在于患者家属心中,家属往往向医生表示,患者一定是有什么心结,你跟他唠唠,帮他把心结解开,病就好了。这种观点我倒希望它是真的,我希望我们医生有那么神奇的手段,像变魔术一样一次性就把患者变好。这种误区的本质是: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精神疾病不是病,也不需要治。对正常人来说,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心情不好,有点“心结”,几天之后慢慢就会调整过来,因为人是有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的。超过两周持续不缓解的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同时伴有疲劳、食欲下降、失眠、自杀的观念等等,就属于疾病了,需要进行规范的治疗才行。并不是一个人心情不好就需要吃药,一定同时符合多条其它的症状,超过两周,才会被诊断为抑郁症,才会用药。很多患者在吃药的同时是有必要配合心理治疗的,但心理治疗的工作并不是做思想工作,不是说教讲道理,不是“解心结”劝人想开,而是一种基于支持、理解和陪伴的沟通过程、是患者与治疗师的互动和合作、而不是治疗师单方面将疗效给予患者。心理治疗是一门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但和药物治疗一样见效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通常要在每个星期固定的时间规律地开展,每次45-60分钟,才能逐渐产生疗效,遗憾的是出于对心理治疗的种种认识误区,可以坚持全程治疗并从中充分获益的患者很少(见我的文章《对心理治疗的10个误解与真相》)。常见误区四:吃药是抑制神经,对大脑有刺激,长期吃药能把人吃傻。真相:抗抑郁焦虑药物的机理是调节大脑内负责情绪的物质比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并不会刺激大脑,更不会让人变傻。恰恰相反,长期的抑郁、焦虑或强迫可以直接引起大脑海马区体积的缩小,导致记忆力注意力的下降,所以说对大脑有“刺激”的是疾病而非药物,药物反而可能会改善和逆转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下降,增加海马区的体积,恢复由于疾病原因受损的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常见误区五:我吃了几天药,感觉很不舒服,网上说的太吓人了,还是别吃了。真相:有些抗抑郁药服用初期会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头晕、头痛、心悸、震颤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一到二周内减轻乃至消失。如副作用显著无法忍受,可相对医生建议的药量再进一步减半或减到四分之一,缓慢逐渐加量,一般都可规避明显的副作用。很多患者在网上看到别人吃药后出现的各种副作用以及一些对精神心理类药物的负面评价,之后对吃药更加望而生畏。其实这很像网上对一件商品的评价,再好的商品也会有1-2%的差评,药物也一样,再好的药,也会有少数人吃了不舒服、效果不好,但一件好的商品同时有90%多的好评,可对于药物,吃药之后副作用不明显而且效果良好的人通常不会上网发表观点,所以就导致我们只看到了那少数的差评,而往往看不到更多的那些好评,但是医生很清楚所有患者吃药后的反应,无疑多数都是好评。常见误区六:我吃了几天药,感觉症状加重了,看来我得的不是这种病,医生诊断错了。真相:尤其对于焦虑的患者,由于他们的体质比较敏感,更容易感觉到不适,服药初期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是正常的,比如心悸、震颤、焦虑、惊恐的感觉变得更加突出,一般缓慢加量可避免这类反应出现,药物一般见效需要两周,等到两周后往往效果开始出现,而加重焦虑的副作用通常会消失不见。常见误区七:我吃了一段时间药,感觉已经好了,没有必要再治疗了,也不愿意去医院。真相:无论对于抑郁、焦虑、强迫,或是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必须经过维持治疗才能巩固疗效并预防复发,刚刚好转就停药往往很快症状就会再次出现,将来复发的几率同样会升高。感觉变好往往是在药物的帮助下变好的,所以这个时候离开药物很可能再次变得不好,这时有人会问,那这么说是不是要永远吃药呢?其实多数疾病不需要终身服药。我有时会给患者打个比方,药物的维持治疗的原理很像是用棍子支撑一棵要倒下的树,如果支撑的时间过短就拿开这个棍子,树还是会倒下,而如果连续支撑几个月的时间,再慢慢移开这个棍子,我们会发现这棵树没有支撑也不会倒下。长期服药会重新塑造大脑神经的功能,所以维持治疗后复发率会明显下降,并不像兴奋剂那样只是吃的时候有效停掉就失效。常见误区八:吃药就好,不吃就犯,药有依赖性,不能靠药,要靠自己。真相:目前的主流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都是没有依赖性的,并不会“上瘾”。痊愈后足量维持治疗可以预防复发,维持的时间因病情而异,有的需要3个月、6个月,有的需要12个月、24个月或更久,达到疗程后方可逐渐减药停药,到了疗程后再停药就不容易再犯了。只有安定类药物长期服用存在依赖性,由于能快速缓解焦虑,患者也容易在心理上依赖这些药,此类药包括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可用于治疗初期来快速缓解焦虑症状,由于有成瘾倾向,不推荐应用一个月以上。“靠自己”很多时候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患者往往受症状的折磨被不良情绪淹没而难以自救,就像掉在井底,自己爬不上来,而药物就像放在井里的绳子,会帮助患者爬出来。“靠自己”这种误区的本质就是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是自己想的,不需要治疗(患者家属常有这样的认识)。而无论是抑郁、焦虑、强迫还是精神类疾病也好已经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属于疾病,也有相应的科学治疗手段。常见误区九:西药都是伤肝肾的。真相:心理精神领域的大多数药物都没有伤肝肾的作用。西药伤肝肾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国人心中,很大程度是由于这些年电视广告的灌输,一些卖中药或保健品的广告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无根据无底线地毁谤西药,这都是极不道德的行为,最终损害的就是大众的利益。人们花了很多钱去买这些产品,最终钱花了很多,病不但没有好,而且耽误了应有的治疗。类似降压药、降血脂药、降糖药在医生的指导下都是可以长期服用的,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也是一样。对于一些敏感人群,某些抗抑郁抗焦虑药引起一过性的肝功异常是有可能的,但停药减药后是可以恢复的。而某些中药,由于含有重金属成分,尤其是长期服用明确对肝脏肾脏具有毒性,可以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大家不要忽视一点,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人就在吃中药,那时的中药比现在的好,无农药纯天然,但是古人寿命并不长,得了结核和肺炎就会致命,相反,人类的寿命是随着近几十年来众多至关重要的西药的问世得以延长,让很多过去治不了的病得到了治疗,生命质量得以提高。常见误区十:西药不去根。真相:很多患者害怕疾病复发,想要将疾病“去根”,这样的心情很让人理解。可除了像阑尾炎这样的病可以将阑尾切除“去根”,很遗憾大多数疾病还是存在复发的可能。不过好的消息是大量研究表明对于心理和精神疾病进行维持治疗可以把复发几率降到最低,维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减药最终实现停药,而且即便真的复发,我们还是有办法再一次把病治好、控制住,这比很多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要乐观多了。但中药,据我所知,也许对轻度的抑郁焦虑失眠是有效的,但对很多心理精神疾病并无显著效果,更不要提“去根”了,门诊常常见到喝了几十副汤药没有效果的患者,治疗了一年没有好转,还是认为中药“见效慢”。中药“去病根”的说法,其实完全属于误传,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先不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病,就感冒这个小病来说,中药能否将感冒去根让人永远不再感冒?人都是避免不了要得病的,但经过科学的治疗,可以使疾病变得可控,减少发作次数。中药去根西药不去根的说法,属于伪科学。我们期待有一天会有像青蒿素这样基于我国传统医药的伟大发现可以有效治疗心理和精神障碍,而且优于西药,但至今尚无这样的药物问世。常见误区十一:西药说明书上写着一大堆副作用,副作用太大了,吃中药没有副作用。真相:西药基于科学研究,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发现的副作用都会被罗列在说明书中,而每一种副作用的发生率都有相应的具体百分比。精神心理科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多数集中在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以下,很多副作用属于罕见,而且对于每种副作用医生都会有相应的处理对策。相比而言,中药并非没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说的恰恰是中药,这句话出自明代太医刘纯,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西药这种东西。中药说明书中副作用通常写着“尚不明确”,因为并没有做过相应的科学研究,所以并不知道患者吃了之后会出现怎样的副作用,也不知道对哪些患者不适合应用,我想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可以掌控的药物。有些西药的说明书中写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其实并不是说吃这些药会导致这些病,打个比方来说,一座年久失修的危房,会怕风吹,但是好的房子并不怕风吹,对于身体健康状况差的人,做医生的会像维护危房一样,用药会很小心,因为在严重疾病状态下身体失去了正常的调控功能,稍有刺激这些疾病就可能加重,但对于健康人来说服药过程中通常不会出现严重问题。常见误区十二:药物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真相:并没有这样的作用,药物不会作用于人体负责生长发育的部分。但不可否认,国内基本没有批准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因为药厂没有在国内申请相应的适应症,没有经过相应的研究,但同种药物在欧美常被批准用于青少年,因为进行过的研究比国内充分。青少年得了病,我们国内的医生并不会放任不管,会经常给18岁以下的患者应用抗抑郁抗焦虑药,因为安全性通常没有问题。医生治病,其实在为每一位患者权衡治疗的利弊,通常利远大于弊我们才会给患者用药,如果可能出现的损害多于疗效,医生绝不会给患者使用。很多家长会很担心给孩子用药,觉得能不用药尽量不用,事实上如果达到了用药的程度,相比药物副作用来说抓紧把病治好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疾病本身带来的“副作用”,要远远多于药物可能的副作用。长期的抑郁焦虑会给生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损害,而药物的副作用,通常有限而且可控。常见误区十三:吃药后病情好转了,尽早减少药量。真相:为预防复发,多数疾病是需要足量维持治疗的,也就是说初期吃哪个药量有效,就在维持期(无症状的状态下)继续服这个药量。尽早减少药量的想法多是出于上述提到的种种误区,出于对服药的顾虑。常见误区十四:吃药后体重增加了,药里面有激素。真相:激素一般用于抗炎,对所有的心理精神障碍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引起抑郁和焦虑,所以医生不可能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但是不可否认,有些药物因为其药理特性对一些患者是会引起体重的增加,一旦出现显著的体重增加,应及时在复诊时将情况反馈给医生,我们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控制患者增重或设法使体重下降。常见误区十五:我感觉好多了,没必要再治疗了。真相:“好多了”往往并不意味着痊愈,部分缓解的状态不等于痊愈,定期复诊,医生的目的是关注那些残存的尚未消失的症状,积极去调整药物(加量、合并其他药物、换药)以使患者达到痊愈。以抑郁症为例,容易残留一些认知症状,具体说就是疾病导致的记忆力注意力损害没有完全恢复,这时如果现有的药物不能起到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我们会尝试换一种有改善认知作用的抗抑郁药物。疾病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经过维持治疗,复发的风险会非常显著地降低。而部分缓解,过早停药,直接预示着复发的可能。总之,治疗一般都分为两步:第一步,积极调整药物,达到痊愈,而非只是缓解;第二步,足量药物的足疗程巩固治疗。二者缺一不可。很多患者第一步都没有完成,这时就一定要定期找医生复诊,这直接决定了将来的治疗结果。常见误区十六:吃抗抑郁药能把人变成抑郁症,吃抗精神病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真相:这种观念我听很多患者说起过,可见民众对精神类药物误解颇深。如果我们吃降压药能否把我们变成高血压患者?吃降糖药之后能否变成糖尿病?答案是不可能。抗抑郁药也不会使人变成抑郁症,因为这类药物是起到提高情绪的作用,不会压抑人的情绪。对一些抑郁焦虑的患者,我们还可能会小剂量用一些抗精神病药,来改善睡眠、食欲、缓解焦虑、或用来缓解冲动行为,或者有时作为强迫症治疗的增效剂,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普遍具有抗抑郁作用,规范应用这类药物安全性通常是没有问题的,更不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常见误区十七:吃了一段时间的药,感觉没有任何好转,看来吃药解决不了问题。真相:药物起效时间一般平均需要两周,有时还会延迟到二到三个月,而且抗抑郁抗焦虑药的有效率在三分之二左右,总会有患者对某种药物不敏感,但这并不代表所患的疾病是无法治疗的,如果一种药物在最高剂量仍然无效,我们常常会合用另外一种药物或直接更换其他药物,近年来陆续有新型的药物问世,有时可以达到过去药物达不到的效果。有时我们还会在服药的同时合并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等,之后往往会出现效果。切勿轻易就放弃治疗,因为心理精神障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医生虽然不是万能的、也同样有很多局限,但仍然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述的种种误区,就是一些常见的阻碍患者疾病康复的原因。只有相信科学,全程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才会有更好的疗效,获得更多痊愈的机会。可惜很多患者拒绝就医,不相信自己的问题可以通过医生的帮助得到解决,或是在就诊一次之后不再复诊,无形中错过了康复的机会,最终让疾病迁延不愈,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如果路途遥远不便前往专业的医院就诊或不便经常复诊,可申请好大夫在线的电话咨询定期(治疗初期2-4周,治疗后期2-3个月)联系医生,医生会在访谈中详细评估病情、疗效和副作用,然后指导下一步治疗,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局。医学界公认,患者的“依从性”决定了疾病的预后,就是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只要患者愿意去相信,愿意去坚持配合治疗,就可能会从中受益。感谢阅读,祝您早日康复!作者:陈伟医生哈医大一院心理科欢迎您阅读我的其他文章:《心理科常用药的优缺点及副作用处理》,《失眠患者的20个必读事项》,《强迫症的16个科学知识》,《躯体化障碍:身体不适的心理疾病》,《焦虑障碍是什么病?如何治疗》,《人格障碍: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障碍》,《惊恐障碍:貌似心脏病,实为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