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帕金森的症状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肢体僵硬、运动缓慢和行走不稳。帕金森病的发病特点是:患者多从一侧肢体起病,早期对左旋多巴制剂(美多芭等)有良好的效果。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大脑黑质的多巴胺细胞减少,大脑不能正常分泌多巴胺,所以补充左旋多巴,可以在脑部转换为多巴胺,药物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帕金森病也称之为“原发性帕金森病”。二、什么是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有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如肢体僵硬、僵硬和行走不稳,但早期对美多芭等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只是症状类似,其实并不是帕金森病,这一类疾病不是原发性帕金森病,是其他疾病导致类似帕金森的症状,这类疾病统称为“帕金森综合征”。其实可以包含有以下很多种疾病:(一)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1.脑血管病所致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有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糖尿病,高血压等),既往有”脑梗塞或脑出血”病史。可表现为不典型的帕金森症状,多为双下肢僵硬,表现为下肢行走不稳,起步困难,僵直性肌张力增高,多无静止性震颤,常伴痴呆。检查头部磁共振上可见陈旧性脑梗塞或脑出血。对美多芭等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2.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常见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原因,有明显的服药史,服用过量的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等)或利血平、碳酸锂、氯丙嗪、黛力新、西比灵等药物,可出现类似帕金森症状,停药后症状可明显缓解。3.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有毒物接触史如一氧化碳、有毒重金属、二硫化碳、甲醇、乙醇等,可出现帕金森症状。4. 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较少见,病毒性脑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有明显发热,可伴肢体瘫痪、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5. 脑外伤后帕金森综合征少见,个例报导钝性头部外伤致中脑损害,可出现帕金森症状,左旋多巴可改善部分症状。(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1.多系统萎缩(MSA)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尿失禁、直立性低血压等)、帕金森症状、小脑症状(共济失调、小脑性构音障碍等)三联征,有以上两种以上症状就要怀疑。按症状分为帕金森型(MSA-P)、小脑型(MSA-C)。其中帕金森症状是 46% 患者的首发症状,僵直和少动是主要表现,对左旋多巴制剂部分有效,在早期容易被误诊为帕金森病,直到数年后植物神经症状逐渐显现才诊断为多系统萎缩。检查磁共振可以发现小脑和脑干的萎缩。2.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多在 40 岁以后发病,进行性加重,眼球垂直活动受限,姿势步态不稳伴反复跌倒,颈部体位异常如颈后仰、帕金森症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检查磁共振可以发现中脑的萎缩。(3)路易体痴呆(DLB)表现为波动性记忆障碍,形象而细节丰富的视幻觉,帕金森运动特征、晕厥、跌倒、睡眠障碍、抑郁等。帕金森发病不到一年就出现痴呆,需要考虑路易体痴呆可能(4)皮质基底节变性(CBD)好发于 60~80 岁,不对称性的帕金森样表现,构音含糊和智能减退、肢体失去运动能力(失用)、感觉肢体不是自己(异己手)、肌张力障碍、肌阵挛、双手强握反射等。磁共振表现为大脑非对称性皮层萎缩,左旋多巴制剂多数治疗无效。温馨提示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不是同一种疾病。如果有肢体震颤、僵硬和行走不稳等类似帕金森症状,早期服用较大剂量美多芭等药物治疗无效,需到医院帕金森专科就诊,排查是不是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震颤、肌肉僵硬、动作缓慢和行走困难等症状。在中国大于65岁的老年人群发病率为1.7%,目前,中国帕金森病患者预计超过250万人,随着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帕金森病患者的人数将逐渐上升。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机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是脑部黑质细胞发生变性凋亡减少。黑质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分泌多巴胺,细胞凋亡会导致脑多巴胺水平降低。因此,药物治疗的途径是提高脑部多巴胺水平或减少多巴胺的降解。常规治疗药物1.左旋多巴(美多芭,息宁):可直接合成多巴胺,是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2.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森福罗,泰舒达):可模拟多巴胺的生物效应,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3. 司来吉兰(咪多吡,金思平):减少多巴胺降解。4. 恩他卡朋(珂丹):左旋多巴增效剂,单用无效。5.金刚烷胺:促进多巴胺释放,可治疗异动症,该药作用比较弱。6.苯海索(安坦):有抗震颤效果,副作用大,65岁以上慎用常规药物优缺点常规的药物对早期或症状不严重的帕金森病疗效显著,但对于伴有严重运动并发症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以考虑选用新型药物,部分严重的患者需考虑DBS等手术治疗。药物研究新热点1. 延缓疾病的进展:目前尚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根治帕金森病,该病随着时间的进展会进行性缓慢加重,如何延缓疾病的进展是目前药物研究的热点。在帕金森病中,大脑黑质区域的神经细胞(也称为神经元)开始发生功能障碍或死亡,这一过程称为神经变性。如果药物能够保护这些这些神经元,减少变性和凋亡,那么疾病的进展就可以得以延缓。目前可能有神经保护﹑延缓疾病进展的药物有:司来吉兰﹑雷沙吉兰﹑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辅酶Q10等,但神经保护作用仍有待进一步证实。2.控制或延缓运动并发症:帕金森病早期对左旋多巴等药物治疗效果非常好,但存在一个“蜜月期”,通常为3-5年,在这几年内患者在药物控制下可以达到比较好的状态,但“蜜月期”过后,患者会出现运动并发症。有的患者会出现药物疗效缩短,每次服药的疗效持续时间缩短,在一剂药的末期会出现症状加重,也称为剂末现象。部分患者会出现药物起效后肢体扭动或舞蹈样动作,为药物所致的异动症。剂末现象和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是影响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有时运动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并不亚于帕金森病本身,所以早期制定用药方案的时候,就要注意预防和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控制或延缓运动并发症的药物研发主要目的是能让药物持续释放,减少症状波动,稳定控制症状,如缓释片﹑皮贴剂或持续泵注等药物。最新药物1.雷沙吉兰目前中国上市的最新一代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可用于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单药治疗以及伴有剂末现象患者的联合治疗。国内外研究数据证实,雷沙吉兰可以单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联合治疗时,可优化左旋多巴治疗效应,进一步有效控制症状,减少症状波动。该药物除了可以控制帕金森病症状外,还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是目前神经保护方面循证医学证据较多的药物,在病程早期使用该药物,有可能延缓帕金森病症状进展。2.罗替戈汀皮贴剂是一种多巴胺受体刺激药,具有刺激脑部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可作为单一治疗或与左旋多巴联用。其作用类似森福罗﹑泰舒达等药物,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口服,可以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吞咽困难和服药胃肠道不适的患者可推荐使用。其他优点包括:可24小时持续释放治疗药物,提供稳定的血药浓度,减少服用左旋多巴引起的症状波动和开关现象。每天只使用一次,对于不配合服药的患者,其家人或照料者只需每天贴一片药物即可,使用非常方便。该药物遇水容易脱落,一般建议在晚上洗澡后30分钟待皮肤干燥后贴用,同时该药见光易分解,最好贴在衣服遮光部位,如贴于清洁、较少毛发及干爽的皮肤,如腹部、上手臂、大腿等等。目前该药物已在中国上市(优普洛)。3.左旋多巴水溶剂该药物成分为左旋多巴(美多芭水溶剂),可快速溶解在液体里,饮用后起效快。适用于患者药效消失后帕金森病症状严重,但口服其他药物存在起效延迟的情况。该药物溶解在水里,服用后可快速到达十二指肠吸收,达到快速起效。尤其适用于早晨睡醒后出现明显活动困难,或伴有下肢痛性痉挛的帕金森病患者,左旋多巴水溶剂比常规的左旋多巴起效更快,可在短时间内改善症状。目前该药大陆地区尚未上市,香港地区可以购买。4.斯达力沃(Staleve)也称之为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达灵复),为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息宁)和恩他卡朋(珂丹)二合一制剂。服用该药就等于同时服用了息宁和珂丹,减少了服药的种类,更为方便。该药含有多种成分,可通过双重抑制外周左旋多巴代谢酶,增加进入大脑的左旋多巴含量,让大脑获得更为持续、有效、平稳的多巴胺能刺激,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剂末现象。5.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缓释片常用药物为普拉克索缓释片(森福罗缓释片)和罗匹尼罗缓释片(力备)。该类药物的优点是一天只需服用一次,使用方便,同时药物浓度平稳,症状控制稳定,适用于伴有剂末现象和异动症的患者。6. 唑尼沙胺或沙芬酰胺作用类似司来吉兰或雷沙吉兰,效果比较温和,对部分剂末现象和异动症可能有效。目前唑尼沙胺国内可购买,沙芬酰胺目前大陆地区尚未上市,香港地区可以购买。温馨提示帕金森病新药是指最新研发的药物,并不代表是最好的药!不要过度盲目追求新药!新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药物!
帕金森病特征表现为震颤、肌肉僵硬和运动缓慢,严重的可出现姿势或步态不稳。非运动特征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紊乱,甚至精神改变。现在推荐早期应用的一线药物,如左旋多巴(美多芭或息宁)、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森福罗,泰舒达等)和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雷沙吉兰或司来吉兰)等,均可增强多巴胺能神经传递。但随着时间延续,部分患者会出现药物疗效衰减或异动症,影响生活质量。近年发现一种抗癫痫药物——唑尼沙胺,也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 1.唑尼沙胺简介唑尼沙胺,是一种抗癫痫的药物,由于对癫痫作用不强,只能作为癫痫治疗时联合其他药物使用,单药对癫痫治疗作用不大。由于很多有效的癫痫药物开发,这个药在治疗癫痫领域基本上被其他药物淘汰了。 日本国立精神神经中心武藏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村田美穗等研究人员观察到,帕金森病合并癫痫发作的患者服用唑尼沙胺后,癫痫控制后,同时帕金森病的症状都得到了改善,于是他们开始有针对性地研究唑尼沙胺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 研究人员让347名帕金森病患者连续12周服用唑尼沙胺,用药的剂量小于治疗癫痫时的剂量。最终,有30%~40%的患者运动能力得到显著恢复。 研究人员认为,唑尼沙胺能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的原理是因为这种药物促进了脑内多巴胺的生成。 2.唑尼沙胺在日本已批准治疗帕金森病日本卫生部已于2009年1月批准唑尼沙胺正式用于帕金森症的治疗。唑尼沙胺不但对帕金森病症状有改善,而且对左旋多巴的剂末现象和异动症同样有改善。 有一种病叫路易体痴呆(该病同时表现为帕金森病症状和痴呆),左旋多巴可能会加重路易氏体痴呆患者的精神症状,特别是在使用高剂量的左旋多巴后。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与帕金森药物左旋多巴联合使用时,用于治疗癫痫发作的唑尼沙胺可改善路易氏体痴呆患者的运动症状,而且不会引起额外的精神症状。 3.唑尼沙胺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1)神经保护:动物研究发现唑尼沙胺可以促进小鼠初级神经元生长,同时减少帕金森病发病后异常蛋白的沉积,从而减缓疾病的进展。 (2)日本爱媛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唑尼沙胺可以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恢复,这一点比第一点更为重要,也就是揭示了一种积极的治疗方式,而不是对症的消极治疗。 (3)促进多巴胺生成:与左旋多巴联用,可以促进多巴胺生成,改善剂末现象。 (4)类似司来吉兰或雷沙吉兰效果:有类似单胺氧化酶酶抑制剂(MAO-B)的效果,使用时可以减少雷沙吉兰或司来吉兰剂量。作用也类似沙芬酰胺(该药国内还不能购买),可以作为替代。 4.帕金森病鸡尾酒疗法好配方唑尼沙胺治疗帕金森病只需要很少的剂量,疗效为轻-中度改善,不推荐单药使用,但可以作为鸡尾酒疗法的一种好配方,配合其他帕金森病药物效果更佳。性能可以媲美雷沙吉兰和沙芬酰胺,而且物美价廉,每天平均3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人有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是不适合用唑尼沙胺的。 想了解更多的帕金森病健康知识,可点击文章第一行我的“文章列表”。 如需进一步了解唑尼沙胺或者鸡尾酒疗法等相关知识可手指长按二维码与我联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冼文彪医生
剂末现象是指长期大量使用左旋多巴后出现药物疗效时间缩短,一剂药的末期出现帕金森病症状加重。异动症是指服用左旋多巴导致手舞足蹈等动作增多的表现。这些都是药物蜜月期消退的表现,如何延长药物蜜月期,可以看看国际专家的观点。 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专家对帕金森病症状学进行研究,总结分析帕金森病无剂末现象或异动症的患者具有如下特征: 一、无剂末现象的帕金森病患者特征1.使用左旋多巴时间较短(OR=0.925)(注:OR=1,表示该因素对疾病的发生不起作用,OR>1是危险因素,OR
一、药物服用方法不对或剂量不足:美多芭,息宁,珂丹等药物必须和食物间隔1-1.5小时以上,药物吸收比较好。珂丹是左旋多巴增效剂,单用无效,必须和美多芭或息宁同时服用。如果服药方法不对,可能会影响药物疗效。另外,帕金森病早期服药好,随着时间病情可能加重,会表现为剂量不足,需要到医院调整用药。 二、症状相对较轻或者患者期望值较高:早期帕金森病,一般医生不会开太多药,由于症状较轻,帕金森病H&Y分期是1级,如果要治疗到0级(完全正常)是很难的,也没必要。对于早期的患者建议是:细水长流,不求全效。早期不要要求完全无症状,要重视长期的疗效和控制。 三、药物起效挺好的,但药效时间不长:长期大剂量使用左旋多巴,药物蜜月期会缩短,会产生耐药现象,药效持续时间缩短。药物起效时挺好的,一剂药的末期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加重(剂末恶化)。出现这种情况时,尽量使用长效药物,然而不断加药,会不断产生耐药现象,同时药物增多也可能会带来药物副作用(低血压,幻觉等)。严重的最好选用脑深部电刺激(DBS,俗称:脑起搏器)治疗,术后药物剂量可减少50%以上。 四、特殊类型的帕金森病:1.震颤型帕金森病:有一类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震颤,对左旋多巴药物效果欠佳。震颤为主的药效不好的,可以考虑使用安坦(年龄
1.药物治疗抗胆碱药如曲司氯铵、托特罗定、奥昔布宁等。2.行为干预白天应该规律饮水,不能因为惧怕上厕所而不饮水,可提前去卫生间解小便,不要等有尿意时才去;为了减少夜间尿频,晚饭后可稍稍控制饮水量;有的患者因为尿频,夜间上厕所时着急容易摔倒,可在卧室准备好便携的接尿器,方便使用。此外,还有一些疾病如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症等也能引起尿频,如果有疑问,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明确尿频原因,及时治疗。①由于便秘常会导致膀胱问题,因此要多喝水和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以消除或预防便秘。②膀胱训练:刚开始忍尿约10分钟即可,然后慢慢延长,最终目标是每2-3小时排尿一次。③按预定的时间排尿,也就是按照计划好的时间表,每隔2-3小时排一次尿,而不是一出现排尿冲动就去排尿。④如果膀胱无法排空,建议使用导尿管。
1.持续的多巴胺能给药夜间症状的控制在于选对药物种类和剂型,以保证稳定而持续的疗效。相比短效药物呈现脉冲式的血药浓度波动,提供24小时稳定释放的药物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包括阿朴吗啡输注和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肠道输注。2.长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长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力备,森福罗缓释片可以确保更持续的多巴胺能刺激,有助于改善夜间症状。3.康复锻炼第一个动作:左右翻身练习卧位,双手自然放于体侧,双下肢屈髋弯膝,双足立于床上。双手十指交叉左右摆动,用力摆动至一侧,头转向同侧,双膝摆向同侧,尽量使同侧手和膝触碰到床。第二个动作:下肢牵伸坐位,坐在软硬适中的床上,双膝尽量伸直放于床上,双足尽量向床靠背板或墙面靠近,双手尽量向前伸向下肢脚趾方向触碰。如患者弯腰困难,可以由家属辅助,家属站在患者背后,双手放于患者背部,缓慢向前轻压。通过练习这个动作可以使患者走路更稳一点,不容易跌倒。第三个动作:走直线站立位,双脚稍分开,双手自然置于体侧。迈步,双手配合协调摆动,走直线,步幅、步宽由大逐渐变小,使两足尽量在一条直线上小步行走。行走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训练原则是循序渐进,最开始怕走不稳,腿可以分开大一点,随著训练慢慢能力增强以后,可以把步子变小,尽量靠着直线。4.其他治疗陪同家属帮助患者翻身和起床,安装床栏,调整床的高度,使用缎面床单减少摩擦。
一、帕金森患者的夜间症状1.僵直这是帕金森患者在夜间最大的困扰,集中表现为夜间翻身困难和晨起起身难,严重者甚至需要家属的时刻陪伴和帮助,这为患者带来了深深的无助感。晨起时的僵硬现象也十分常见,表现为起床困难,腰背特别僵硬,在床边坐不住。患者偶尔能慢慢起来,多数时候需要人扶。2.疼痛夜里小腿或足部胀痛,甚至是腰背部火辣辣的痛。3.夜尿症尿频、尿急,尤其夜尿更频,差不多1-2小时一次。尿意有时是不可控制的,加上患者本身行动缓慢,很容易尿湿裤子。夜尿次数多,导致患者睡眠片段化,精神不佳,也给同住家人带来一定的影响。二、夜间症状发生的原因1.夜间症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疾病又加重了。2.药物在夜间剂量不足,不能发挥与白天同样的效果。3.尿频、尿急或者夜尿增多,可能和帕金森病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有关,受损的神经对膀胱肌肉控制能力减弱所致,主要是因为逼尿肌过度活跃。有时也和帕金森病本身运动症状控制不佳有关。
一、不对称起病是帕金森病的特点帕金森病最初发病通常都是从一侧开始发病,逐渐发展到另一侧肢体。从左侧或者右侧肢体发病,对疾病有什么区别吗?哪侧起病发展更快、更严重、服药后更容易出现运动并发症、更需要谨慎治疗?二、左侧或者右侧起病的帕金森病确实存在差异近期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J Neurol Sci》杂志发表了Allison Bay博士的研究文章,初步回答了上述问题。该研究对64例平均病程为6.61年的帕金森病分析发现,从右侧肢体发病的患者,病情发展得更严重:药物蜜月期比较短,更容易出现运动波动(药效时间缩短)蜜月期过后,运动波动对生活影响得更大运动波动的不可预测性更明显研究结论:右侧起病的帕金森病患者,药物蜜月期比较短,早期选药应更加积极地避免”剂末现象“和”开关现象"等运动波动。在用药的选择、药物剂量和药物联合方面应更加谨慎。三、右侧起病的帕金森病患者如何选择药物对右侧起病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应侧重于预防蜜月期缩短。1.对于早期帕金森病,需要延迟服用左旋多巴(美多芭或息宁),应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力备、森福罗、泰舒达)、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雷沙吉兰或司来吉兰)等一线药物中选择,左旋多巴如果需要可小剂量使用。2.随着疾病进展,可添加药物治疗,但治疗中避免过度追求疗效、避免左旋多巴的剂量过大。3.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继左旋多巴类药物后常用的一种多巴胺能药物,在多项研究中用于治疗早期帕金森病,与复方多巴类药物相比,可显著延迟运动波动、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的发生时间、降低相应的发生率。4.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国际帕金森病指南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国内应用偏少。这类药物包括第一代司来吉兰、第二代雷沙吉兰和第三代沙芬酰胺。国内仅有前两种。雷沙吉兰具有更高的靶点特异性,而且在代谢时不产生甲基苯丙胺,因此副作用小。四、药物联合治疗(鸡尾酒疗法)可以扬长避短目前最有效的是采用“鸡尾酒”疗法,鸡尾酒好喝是因为调酒师将多种材料按小剂量的选择调配而成,可以调配成一杯好喝的饮品。帕金森病药物也可以按这种方法,多个药物小剂量搭配(如美多芭1/4片+森福罗1/2片+雷沙吉兰1/2片等),达到多靶点治疗方案。如果年龄超过65岁,“鸡尾酒”的成分就以左旋多巴为主材料;如果年龄小于65岁,就以非左旋多巴药物为主。最好到有帕金森专科的医院,找一位医生作为专业“调酒师”,调配一个合适的方案。五、药物蜜月期过后可以考虑DBS手术脑深部电刺激(DBS):也称之为“脑起搏器”手术。药物蜜月期过后,对药物疗效欠佳,如果不断增加药物的话,有时会导致药量不断加大,甚至会产生幻觉、低血压等药物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药物蜜月期过后,采用DBS手术治疗,术后药物可以减少50%以上,一方面可以控制帕金森病症状,另一方面药物所致的副作用也可以显著减少。DBS手术属于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术中创面小、出血量低、术后康复快,而脑起搏器是一套精密的微电子器械,由脉冲发生器、电极和延长导线组成,这些部件均植入体内,不影响正常生活,术后外观也看不出植入材料。所以,该手术的安全性已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另外,由于其具有治疗的有效率高和可逆、可调控、并发症少等特点。现在脑起搏器的电池寿命可达15-20年以上,可以长期有效地控制帕金森病症状。脑起搏器前期的费用偏多,但也节省了术后的药物费用,有研究表明,从长远的时间观察,与继续大剂量调整药量对比,脑起搏器的平均费用与大剂量使用药物的费用大致相当,更重要的是脑起搏器更好得控制了帕金森病症状,减少了药物副作用。如果您想阅读更多的帕金森病科普文章,可在文章第一行点击我的“文章列表”如果您本文鸡尾酒疗法和DBS疗法感兴趣或存在疑问需要咨询,可长按以下二维码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冼文彪博士联系:
不知道各位帕金森患者在晚上睡觉有没有出现以下症状,比如翻身困难,说胡话,夜尿,起床困难,小腿抽筋等症状呢?因为症状发生在夜间,患者和家人往往无法清晰回忆,精准记录并将症状告知医生。部分夜间症状不易自知,需要依赖家人的协助方可发现。因此,要加强对夜间症状的识别,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干预帕金森患者的病情。一.什么是夜间症状?科普一下就明白如下图:1.僵直:这是帕金森患者在夜间的最大困扰,集中表现为夜间翻身困难和晨起起身难,严重者甚至需要家属的时刻陪伴和帮助,这为患者带来了深深的无助感。晨起时的僵硬现象也十分常见,表现为起床困难。患者偶尔能慢慢起来,多数时候需要人扶。腰背特别僵硬,在床边坐不住,直接往后倒,扶他起床特别费力,感觉人很硬。2.疼痛:夜里小腿或足部胀痛痛,甚至有些是腰背部火辣辣的痛。3.夜尿症:尿频,尿急,尤其夜尿更频,差不多1-2小时一次。尿意有时是不可控制的,加上患者本身行动缓慢,很容易导致尿湿裤子。夜尿次数多,导致患者睡眠片段化,精神不佳,同时也给同住家人带来一定的影响。二. 夜间症状发生的机制1.夜间症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疾病又加重了。2.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药物在夜间剂量不足,不能发挥到与白天剂量充足时同样的效果了。3.尿频,尿急或者夜尿增多可能和帕金森病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有关,受损的神经对膀胱肌肉控制能力减弱所致,主要是因为逼尿肌过度活跃。有时也和帕金森病本身运动症状控制不佳有关。三.出现夜间症状的治疗(一)僵硬的治疗1.持续的多巴胺能给药夜间症状的控制在于选对药物种类和剂型,以保证稳定而持续的疗效。相比短效药物呈现脉冲式的血药浓度波动,提供24小时稳定释放的药物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包括阿朴吗啡输注和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肠道输注。2.长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长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力备,森福罗缓释片可以确保更持续的多巴胺能刺激,有助于改善夜间症状。3.康复锻炼:帕金森病患者可以作以下康复锻炼动作。第一个动作:左右翻身练习卧位,双手自然放于体侧,双下肢屈髋弯膝,双足立于床上。双手十指交叉左右摆动,用力摆动至一侧,头转向同侧,双膝摆向同侧,尽量使同侧手和膝触碰到床。第二个动作:下肢牵伸坐位,坐在软硬适中的床上,双膝尽量伸直放于床上,双足尽量向床靠背板或墙面靠近,双手尽量向前伸向下肢脚趾方向触碰。如患者弯腰困难,可以由家属辅助,家属站在患者背后,双手放于患者背部,缓慢向前轻压。通过练习这个动作可以使帕友走路更稳一点,不容易跌倒。第三个动作:走直线站立位,双脚稍分开,双手自然置于体侧。迈步,双手配合协调摆动,走直线,步幅、步宽由大逐渐变小,使两足尽量在一条直线上小步行走。行走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帕友在家里练这个动作比较方便,训练原则方法就是循序渐进,最开始怕走不稳,腿可以分开大一点靠著直线,随著训练慢慢能力增强以后,可以把步子变小,尽量靠著线。4.其他治疗陪同家属帮助患者翻身和起床,安装床栏,调整床的高度,使用缎面床单减少摩擦。(二)夜尿症状的治疗1.药物治疗:抗胆碱药如曲司氯铵,托特罗定,奥昔布宁等。2.行为干预:白天应该规律饮水,不能因为惧怕上厕所而不饮水,可提前去卫生间解小便,不要等有尿意时才去。为了减少夜间尿频,晚饭后可稍稍控制饮水量;有的患者因为尿频夜间上厕所时着急容易摔倒,可在卧室准备好便携的接尿器方便使用。此外,还有一些疾病如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症等能引起尿频,如果有疑问,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明确尿频原因,及时治疗。a.由于便秘常会导致膀胱问题,因此多喝水和富含纤维的食物,以消除或预防便秘。b.膀胱训练:刚开始忍尿约10分钟即可,然后慢慢延长,最终目标是每2-3小时才排尿一次。c.按预定的时间排尿,也就是按照计划好的时间表,每隔2-3小时排一次尿,而不是一出现排尿冲动就去排尿。d.如果膀胱无法排空,建议学会使用导尿管来导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