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我科常规开展的手术。我科连续数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总量位居全国泌尿外科第一。术前谈话时,我们团队的医生常规地要跟患者讲解手术方式,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这个手术怎么做。手术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和手术关键步骤。术前准备包括手术体位和建立气腹。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麻醉后采用半截石位并固定下肢,以利于机器人设备进入会阴区。使用气腹针建立气腹,使腹腔内有一定的压力,让腹部鼓起来,使腹腔空间更大、手术视野更好。关键步骤(以不清扫淋巴结根治术为例)包括控制背深静脉复合体、分离膀胱颈、分离输精管和精囊、分离前列腺的背面、处理前列腺蒂并保留NVB、膀胱颈尿道吻合等。为了使大多数人能够听懂,在这里我尽量减少专业名词的使用。简而言之,手术过程中要把前列腺与周围韧带等组织游离开来,离断膀胱颈(前列腺“上游”是膀胱),分离输精管和精囊(由于精囊只附着于前列腺上,因此切除前列腺必须要切除精囊)。处理前列腺蒂后做膀胱与尿道的吻合,吻合完成后,行膀胱注水试验以明确没有吻合口漏水。而后在腹部做一切口(切口大小与前列腺体积相关),取出前列腺及精囊组织后将腹部切口缝合。这便是一台机器人辅助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流程。患、,者全身麻醉
上期介绍了前列腺穿刺术的必要性和指征,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前列腺穿刺术的针位、术式及并发症1.前列腺穿刺术的针位前列腺6针、10针、12针、13针穿刺位点的分布如图所示。目前,前列腺穿刺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前列腺穿刺针数在10针以上。2.前列腺穿刺术的术式前列腺穿刺术主要有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目前我科进行的穿刺术式为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上期文章插图即为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示意图。3.前列腺穿刺术后并发症穿刺部位出血,直肠出血在前列腺活检术后较常见,由于我科进行的是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此类出血相对较少;精液带血。前列腺活检后,精液呈红色或铁锈色也很常见,可能会持续数周;尿中带血。这种出血通常是轻微的,不需特殊治疗;排尿困难。前列腺穿刺会导致部分患者术后排尿困难,在极少数情况下需插入临时导尿管;感染。前列腺穿刺术后很少会出现需抗生素治疗的尿路感染或前列腺感染。
饮食方面目前肾癌手术多数采用微创手术,对胃肠道功能干扰较小,术后6小时即可饮水和进食少量流质食物,如米汤、菜汤、面汤、稀藕粉汤、鸡蛋羹等,之后逐渐过渡到软饭、普通饮食。肾癌术后饮食注意事项简单地归纳为:“一多二少三控制”。一多:多饮水;二少:少盐、少肉;三控制:控制血糖、血压和尿酸。肾癌术后患者的饮食应该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做到全面、均衡地摄入营养。在补充蛋白质食物方面,建议选择优质蛋白,如禽类蛋白、鱼肉和牛奶等“白肉”类蛋白,适当控制进食“红肉”,如猪肉、牛羊肉等。在维生素的补充上,要尽量多吃蔬菜和水果。对于体弱和贫血的患者,建议多吃瘦肉、蛋类、动物内脏、香菇、黑木耳等富含铁的食物。从西医来讲,肾癌术后患者没有特定不可以吃的食物,只要是健康的食物均可食用,忌口其实是对食物烹饪手法的限制,如避免食用烟熏、炸、煎、烧烤、腌制、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日常生活1. 术后早期3个月,避免剧烈运动与负重,避免外出旅游。2. 起居有常,生活有节,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卫生与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好睡眠、饮食、工作、活动及体育锻炼等。3. 预防感冒,控制血压、血糖,注意保护肾功能,避免食用肾毒性大的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中药。培养一定的个人兴趣爱好,保持身心愉悦,摆脱自己是患病者的心理暗示。
1. 术后病理结果可以拿到?目前肾癌手术以微创手术为主,术后2-4天均已出院,出院时往往病理结果均未出来。一般肾癌术后病理结果需要7个工作日。出院后记得查看病理结果,途径有二:(1)电话咨询病区管床医生病理结果(83106666转11601);(2)通过鼓楼医院app段查询病理结果。一般根据病理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可以通过好大夫网络和我联系或到门诊详细了解下一步治疗与复查方案(每周一上午专家门诊,每周三全天“肾移植肾脏疾病”专病门诊)。2. 出院后切口需要怎么处理?啥时候拆线?如果切口无液体渗出,一般三天左右更换一次切口敷料,术后10-12天左右在当地医院或本院拆线。拆线后3-5天即可淋浴。3. 术后为什么切口周围皮肤发麻或无知觉,有些患者出现局部隆起?这是手术时造成部分皮肤或肋下神经的损伤,多无大碍,不同患者恢复时间可能不同,一般在半年左右会改善。长期时间切口局部异常隆起,建议复查,警惕切口疝的发生。术后早期发现切口有积液或长期不愈合,同时伴有发热,建议到医院复诊,担心切口感染。4. 肾癌术后多久复查、如何预约?肾癌手术后总体预后很好,但是也常有复发或转移出现,所以肾癌术后复查非常关键。手术后第一年度建议每3月复查一次,第二年度建议每6月复查一次,从第三年度开始建议每年复查一次。可以通过南京卫生网或鼓楼医院app预约挂号复查。
前列腺癌是发生于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对于前列腺癌的分期,我们可以通过评估肿瘤的大小、生长部位、是否突破前列腺包膜将前列腺癌简单分为四个阶段。I期:此时病灶完全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且病变范围不超过前列腺1个叶的1/2。II期:相较于I期更加进展,单病变仍然局限在前列腺内部,未突破前列腺包膜。III期:病变突破前列腺包膜,可侵犯单侧或双侧精囊腺。IV期:病变突破前列腺包膜,侵犯盆腔周围组织器官,可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膀胱癌全切后还会复发转移吗?凡是确诊为癌症的病人,都会担心经过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因为有的癌症一旦转移,治疗起来就会更加困难。今天就讲一讲膀胱癌方面的一些知识。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膀胱癌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分型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相对比较早期,通常采用电切术等治疗手段,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相对偏晚,临床上常采取根治全膀胱切除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是膀胱癌患者需要面对的一道难关。因为即便进行了手术切除,依然有约50%的患者会出现术后复发,甚至发生转移。那怎样能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呢?膀胱肿瘤是全身疾病,手术只是局部治疗,所以全身治疗对膀胱癌患者至关重要。膀胱癌的术后辅助治疗通常是全身治疗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证实高危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可降低30%左右的死亡率。目前针对高复发风险患者,常采用含铂的联合化疗,从而降低肿瘤复发率。但部分患者由于肝肾功能或全身状态较差,对铂类化疗毒性不耐受,预后相对糟糕。因此,对于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面临高复发风险的患者,治疗需求仍未满足,亟需创新治疗方案。免疫治疗是膀胱癌药物治疗研究的热点,免疫治疗虽然和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关,但是又不等同于“提高免疫力”。那么,免疫治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正常情况下,当免疫系统侦测到身体里有细菌、病毒或癌细胞时,就会作出免疫反应,启动“杀伤程序”,利用免疫细胞消灭它们。同时,为了避免反应过度,免疫系统有“刹车”机制,通过某种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压制免疫反应,让身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免疫治疗可以简单理解为帮助人体免疫系统更好地识别肿瘤细胞,启动“杀伤程序”,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最为熟悉的PD-(L)1抑制剂就是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PD-1/PD-L1,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功能抗击肿瘤,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中流砥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经成为晚期膀胱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并被写入各大指南。最新的一项研究CHECKMATE-274显示,术后辅助使用免疫治疗的膀胱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超过2年,对照组仅为13.7个月。同时,术后疾病复发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风险降低30%。该研究具有重大临床意义,证实了免疫治疗在膀胱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价值。也为膀胱癌患者术后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可以满足患者对术后治疗有效性与耐受性的迫切需求。在CHECKMATE-274中超过20%免疫治疗治疗的患者报告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皮疹、疲乏、腹泻、瘙痒、肌肉骨骼疼痛和尿路感染。2021年8月19日,FDA批准免疫治疗用于根治术后高复发风险的尿路上皮癌(UC)辅助治疗。这是FDA批准的首个用于高危UC患者的辅助治疗。纳武利尤单抗于2023年1月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单药用于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伴有高复发风险的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成为我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尿路上皮癌辅助治疗的PD-1抑制剂。因此,术后可以使用化疗或者免疫或者化疗+免疫等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来降低复发和死亡的风险。
化疗,为什么21天是一个治疗周期?能推迟吗? 一、化疗周期怎么算? 化疗周期是根据药物半衰期以及肿瘤倍增时间来制订的,从注射化疗药物的第 1 天算起,到 第 21 天,即 3周称为一个周期。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身体通过短时间的休息调整,恢复或重建机体免疫功能,使得各脏器功能得到充分调理。 二、为什么一个周期是 21 天? 目前,化疗周期多数设定为 21 天(3周),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是根据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持续时间、人体恢复时间及肿瘤倍增时间而设定的。 而多数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发生在化疗后 1~3 周,约持续 2~4 周逐渐恢复,并以白细胞下降为主,可有伴血小板下降,所以在化疗后,可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骨髓抑制。 当然也有特殊的,比如吉西他滨也是21一个周期,但是是在第1,8天使用2次。 发现了骨髓抑制后,为了能按时进行下一次化疗,临床上会为病人打升白针、口服升白药,为下一次化疗做准备。 三、两个周期间,为何要暂停? 化疗期间,重复或相继使用化疗药物,一般都需要一定的间歇期。 在患者体内,恶性肿瘤细胞常常比正常血细胞(如白细胞、血小板、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更快,因此,治疗期间常常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 通过一定的休息时间,可以让正常细胞得到恢复,让身体的正常组织或器官能够耐受,增加疗效。 间歇期的长短,应该以「药物毒性作用基本消失,机体正常功能基本得到恢复,而被杀伤的肿瘤细胞尚未得到修复」,这样一个时间为最佳时间。 恶性肿瘤体积增长速度的快慢,化疗药物应用的时机,间歇长短对疗效都有明显影响。 还需要根据个体体质、化疗效果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推迟化疗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任何一种化疗药物,或者几种化疗药物的组合,在每一个疗程中只能消灭固定比例的肿瘤细胞。 非常通俗的打个比方就是:假设化疗每次能够消灭 50% 的肿瘤细胞,下一次它还是只能消灭 50% 的肿瘤细胞,尽管肿瘤负荷已经因为前一次的化疗而大大下降了。 那么,在理想状态下,第一个疗程后,肿瘤细胞还剩下 50%,第二个疗程后,还剩下 25%,第三个疗程后 12.5%,第四个,第五个,到最后,剩下的一点肿瘤细胞,要靠自身免疫系统去清除。 但是,我们不是生活在理想世界里,肿瘤细胞在经过化疗药物摧残后,缓过劲来还是会继续增殖。 也就是说,其实肿瘤细胞是「一边被打,一边在长」,每一次化疗其实是在和时间赛跑,是在和顽固的肿瘤细胞赛跑。 如果在中途无缘无故停下来休息,将会降低打赢这场仗的几率,除非特殊情况,建议尽量坚持! 那么,只晚几天行不行? 生活中,的确可能有多种原因会造成化疗的推迟,如疫情影响、白细胞没有恢复、出现感染、没有床位等。 建议定期做身体检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化疗的次数和间隔时间,多和主治医生交流确定化疗方案。 化疗间隔期的长短,关键还是看化疗效果。因特殊原因导致的晚几天没有关系。 五、化疗间歇期的注意事项 1.按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就诊 复查时,一定要带上出院小结,上面有患者的病史、简要诊疗经过,可便于医生参考。 化疗间歇期的复查,最重要的是血常规、生化检查,都需要抽血。血液指标的异常,患者本身常常没有感觉,只能通过血液化验来发现,因此,患者务必按期抽血。 2. 如果出现身体状况的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例如发热、拉肚子、呕吐等。晚间和周末可到医院急诊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3. 化疗间歇期,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往往较差 此时,要注意避免劳累、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大量的家务活、避免在外就餐、避免长途旅行。应以休息为主,适当运动,规律生活。 建议定期做身体检查,多和主治医生交流确定化疗方案。 我们要听从医生的安排,记住下次化疗的时间,坚持完成化疗,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现阶段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步升高,成为老年男性健康主要“杀手”。由于我国前列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尚不普及,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阶段,而骨骼是前列腺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患者常面临病理性骨折、需要手术或放射治疗的骨并发症、骨痛、脊髓压迫等前列腺癌骨相关事件(SREs)的发生。因此,对于此类骨转移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显得尤为重要。此外,73%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较严重的骨痛,90%的患者需要接受骨靶向药物治疗。骨相关事件贯穿前列腺癌骨转移确诊后的整个过程,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前列腺癌骨转移影响骨骼中持续发生的骨重塑过程,导致骨相关事件发生恶性循环,抗骨吸收治疗是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的可以预防骨相关事件的重要治疗手段,国内外各大权威指南推荐,前列腺癌如果存在骨转移,可使用地舒单抗或双膦酸盐药物(帕米膦酸或唑来膦酸等)进行抗骨吸收治疗,近期发布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1》,也将地舒单抗作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的Ⅰ级推荐。地舒单抗是一种有效的破骨细胞骨吸收抑制剂,能够与RANKL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从而通过阻断RANKL与RANK的结合而起到中和作用,是真正意义上的骨靶向药物。地舒单抗已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预防实体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中的骨相关事件,为中国肿瘤患者带来了预防骨相关事件的新选择。当前地舒单抗价格进一步降低,从5298元/支降价至1060元/支,降幅达80%,药物可及性提高。与双膦酸盐药物(帕米膦酸或唑来膦酸等)相比,地舒单抗具有以下5大优势:第一,疗效确切,更降低骨转移带来的骨相关事件风险达20%。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年龄普遍在70岁左右,这部分人群的大部分经过内分泌的治疗,骨骼状况很不理想,非常容易发生骨相关事件。第二,地舒单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首次出现骨相关事件的时间。前列腺癌患者患病之后的各种并发症已经深深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三,地舒单抗显著延缓患者发生骨痛加剧的时间。众所周知,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骨痛发生率较高,当然也有一些患者并无症状,更需要提醒患者注意保护。第四,地舒单抗存在较少的肾脏毒性问题。肾毒性问题对于老年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尤为重要,部分患者会因使用双膦酸盐而出现肾功能障碍。地舒单抗较少影响肾功能,治疗期间无须行肾功能检测。第五,地舒单抗皮下注射,方便便捷。传统的唑来膦酸等双膦酸盐类药物需静脉给药,输注时间长。而地舒单抗采取皮下注射给药方式,无需留置静脉输液通道,方便便捷,进一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欧洲临床肿瘤协会骨健康指南推荐,一旦确诊骨转移,应立即开始抗骨吸收治疗,以延迟第一次骨相关事件并减少转移性骨疾病的后续并发症。总之,一经确诊骨转移,应尽早使用,早治疗获益更大。无论是双膦酸盐类还是地舒单抗,在治疗期间每月定期检测血钙,防止出现低血钙,每天进行补钙和维生素D也是必须的。如需要拔牙或进行有创口腔操作,则需要先处理好口腔问题再启动骨靶向治疗,这个对于无论是双膦酸盐类还是地舒单抗都是一样的。另外,长期以来的国内外经验,地舒单抗发生下颌骨坏死的概率是非常之低的。
并不是所有肿瘤患者的疼痛都是肿瘤导致的疼痛。肿瘤引起疼痛还要排除包括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导致的疼痛。肿瘤疼痛可分为三类: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1、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是肿瘤疼痛的主要原因,可分为:1. 肿瘤生长扩散时,侵及原有的组织会产生相应的疼痛,如侵及胸膜、腹膜及骨组织时,可产生胸痛、腹痛、骨痛。2. 肿瘤发展过程中,压迫邻近神经引发疼痛,脑部肿瘤可表现为头痛和神经痛,肿瘤转移到胸椎、腰椎可引起胸、腰、腹部疼痛。3. 肿瘤在局部生长压迫导致的病理现象,肿瘤组织过大压迫空腔脏器导致梗阻,如肠梗阻可引起绞痛。2、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肿瘤患者因肿瘤引起的并发症、合并症、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疼痛。如免疫力低下发生感染产生疼痛、长期卧床引起的压疮。3、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引起的疼痛。如术后切口疼痛、神经损伤、幻肢痛。放疗后产生的急性与慢性疼痛。化疗药物刺激血管产生的疼痛。如何缓解疼痛目前肿瘤疼痛以药物镇痛治疗为主,遵循WHO肿瘤疼痛三阶梯治疗指南: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英太青)、布洛芬、对乙酰氨基、吲哚美辛栓剂、塞来昔布等。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其次为肝肾功能损害。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可待因等,并可联合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辅助镇痛药物。重度疼痛:首选强阿片类药,如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等,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辅助镇痛药物。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便秘、尿潴留、呼吸抑制、瘙痒等。此类建议去疼痛科门诊如果是癌症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应该联合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或地舒单抗,抑制骨破坏。然而,目前患者及家属对肿瘤疼痛的治疗仍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这些错误的认知影响了癌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肿瘤疼痛治疗的效果,使肿瘤疼痛患者承受着本不应承受的痛苦。误区1.疼痛剧烈时才需止痛药患者认为疼痛肯定是会有的,既然是治不好的绝症,只有忍受。因此能忍则忍,实在忍受不住才会要求使用止痛药物。其实,无论患者当时是否发作疼痛,都要按时给药,这样才能维持镇痛的效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的癌症患者,易演化成神经病理性疼痛,最终出现痛觉过敏、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使得治疗更为棘手。误区2.担心使用止痛药物会成瘾肿瘤疼痛患者都不同程度的认为服用止痛药物会成瘾,因为对成瘾的惧怕而拒绝服用止痛药或不按医嘱服药。实际上,阿片类药物在规范使用的情况下,出现成瘾是极为罕见的。特别是吗啡的口服控释片剂,其用药后在人体内缓慢有序的释放,血药浓度平稳,不出现波峰波谷现象,不产生欣快感,有效的克服了心理依赖的风险,基本不会出现成瘾问题。误区3.一旦用药,就会终身用药,最后无药可用有些患者认为一旦开始用药,就不能停药,并且会不断增加止痛药的强度,最后导致无药可用。事实上,只要癌症患者疼痛的病因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就可以停用阿片类阵痛药物。对长期大剂量用药的患者逐渐减量停药也不会出现问题。误区4. 吃止痛药就是病入膏肓患者认为服用止痛药就是已经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了,医生已经没有办法,所以只能开止痛药。一方面对于死亡的恐惧会加重自身的疼痛,另一方面,不能接受面临死亡的现实,拒绝服用止痛药而去忍受巨大的痛苦,会加重病情恶化。误区5.注射药比口服药的止痛效果更好患者认为注射药物止痛效果快,比口服药物的效果好,因此不愿接受口服止痛药物。实际上,对于阿片类药物,口服途径比注射用药更少产生依赖性。WHO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也强调口服给药为首选治疗途径,因为一方面口服途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另一方面,它依从性更好,便于患者长期用药;同时,也便于医生控制药物剂量和对药物剂量的调整。误区6. 非阿片类药物更安全患者认为非阿片类药物是治疗比较轻的疼痛,因此副反应更小、使用更安全,要求服用大剂量非阿片类药物而拒绝口服阿片类药物。实际上,随着非阿片类类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时间延长和剂量逐渐增加,出现胃、肝、肾、血小板毒性是很常见的,当达到极限量时疼痛若仍未控制,必须要更换为阿片类药物。除了便秘,阿片类止痛药物引起的副反应多是短暂或可耐受的,长期使用也无肝、肾等器官毒性,因此,阿片类止痛药物其实更加安全,它的用药剂量也无封顶效应。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有些药物也会导致的疼痛及其他不良反应,列举一些(不是用了发生疼痛就一定是药物导致)1、多西他赛多西他赛可能导致轻至中度神经症状包括感觉异常,感觉障碍或疼痛包括烧灼痛。常见的有肌痛、关节肢体痛、骨痛、胸痛背痛、头痛、咽喉痛,也有恶心呕吐、发热、皮肤瘙痒、外周水肿及腹痛腹泻等。2、吉西他滨部分病人会出现头痛、背痛、肌痛、局部疼痛,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乏力厌食、水肿、口腔溃疡等。3、铂类使用顺铂的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注射部位局部肿胀及疼痛,肌痛、关节痛、四肢感觉异常等。使用奥沙利铂的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注射部位局部肿胀及疼痛,胸痛、背痛、骨痛、头痛、关节痛。其他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面部水肿、皮肤红斑等。4、阿比特龙阿比特龙的不良反应中有关节炎、关节痛、关节肿胀、关节僵硬、肌肉痉挛、骨骼肌肉疼痛、肌痛、肌肉强直及胸痛,也有外周水肿、乏力、高血压、潮热等。5、比卡鲁胺比卡鲁胺可能导致腹痛、胸痛、头痛、骨盆痛,其他不良反应如瘙痒、面色潮红、恶心呕吐等。6、恩扎卢胺恩扎卢胺可能会导致关节痛、头痛、肌痛及背痛,其他如面色潮红、高血压、瘙痒、骨折、乏力等。总之疼痛不需要忍,及时规范治疗是缓解肿瘤疼痛的重要原则。
对于泌尿肿瘤患者总体来说,不需要特殊的忌口5“忌”:忌烟酒忌辛辣刺激食物忌油炸烧烤忌生食、剩菜忌大量吃高糖高脂肪食物5“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讲究不同种类不同颜色,蔬菜如胡萝卜、菠菜、大蒜、花菜、白菜、西兰花、芥菜、芦笋及蘑菇、香菇等菌类;水果如木瓜、草莓、橘子、柑子、 猕猴桃、杏、柿子、番茄和西瓜。多吃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紫米、红薯、紫薯。多吃优质蛋白,如鸡肉、鱼肉、猪瘦肉、鸡蛋、牛奶、各类豆制品。可以少食多餐,每日可5-6餐。多喝水,使用铂类药物患者每日最少喝热水瓶一瓶半的水。5“误区”:误区一、补充营养会让恶性肿瘤生长的速度更快吃得营养与否和肿瘤的生长速度没有关系,营养不足反而可能使身体虚弱,增加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误区二、癌症患者要吃素,不吃“发物”肿瘤患者会追求素食主义,不敢吃一些“发物”,担心会诱发疾病的产生。目前没有科学依据,只要对这些食物不过敏,就可以适量食用“发物”。误区三、所有的营养都会存在汤里其实汤里面营养成分很少。比如鱼汤、鸡汤里面只含有少量的一些矿物质以及氨基酸,营养价值是比较低的。大量喝汤会影响到对其他食物的摄入,反而会出现营养不良误区四、多吃保健产品多多益善恶性肿瘤患者不能盲目乱服用保健品,是不利于病情的稳定及康复的,只要保证一日三餐正常即可。误区五、完全依靠药物来补充营养当肿瘤患者出现食物摄入不足或者食欲不振时认为通过“打针挂水吃药”的方式,就能够满足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如果患者长时间不吃饭的话就会让胃肠道黏膜慢慢的萎缩,会胃肠道菌群紊乱,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屏障,容易发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