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病是一种少见病、罕见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头颈部肿物或结节,绝大多数以头颈部肿物或结节起病,常见部位包括耳周、颈部、颌下及面颊部,常累及腮腺。常有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头颈部及腹股沟。木村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和血清lgE升高,国内文献报道,木村病患者中69%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29%患者的血清lgE升高。因此,临床上对于头颈部无痛性肿物及局部淋巴结肿大者,实验室检查发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及血清IgE显著升高时应考虑到木村病的可能。本病属于中医瘰疠或痰核之范畴,西医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常反复发作,故笔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是肝郁脾虚、风痰阻络,血行不畅,痰瘀互结所致,治疗从疏肝健脾,祛风化痰祛瘀散结立法,方剂可选用柴苓汤合消瘰丸加减。如果累及肾脏,出现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宜建脾益肾,化痰祛瘀散结,方选用参芪地黄汤合消瘰丸加减治疗。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中成药中最负盛名的急救用药之一,其与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温病“凉开三宝”,素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之美名。但是所有药物都是双刃剑,既有利,亦有弊,正确合理使用是治病救人的良药,误用则可变成伤人的利器。那么如何正确合理使用安宫牛黄丸呢?笔者今日就为您说解一番。 善清心包邪热的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出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包犹如君主之宫城,代君受邪”,本方善清内陷心包之邪热,使君主之官不受邪扰,而能安居其宫,且方中又以牛黄为主药,故名“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由牛黄、犀角、麝香、黄连、黄芩、生栀子、朱砂、珍珠、冰片、明雄黄、郁金组成。方中的君药是牛黄和麝香,牛黄能清心解毒、麝香能开窍醒神。山栀子、黄连、黄芩、犀角(现用水牛角替代)的功用是清热、凉血、解毒。郁金、冰片则有芳香化浊、通窍醒神的作用,共同为臣药,加强君药开窍醒神、清热解毒的功能。朱砂、珍珠能镇心安神,雄黄能祛痰解毒,是协助主药起作用的佐药。蜂蜜和胃调中,作为调和各药的使药。外包一层很薄的金箔,有重镇安神的作用。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之功。 安宫牛黄丸适合什么病证?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常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癫痫、败血症出现高热惊厥、神昏谵语者。 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该药可保护血-脑屏障,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脑组织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从而保护脑组织,而且具有明显的退热、镇静、抗惊厥和抗炎作用,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安宫牛黄丸的显著退热作用,可能与其作用于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关。 分清“阳闭”与“阴闭”,避免用错药 安宫牛黄丸是“开窍剂”中的名方,常用于中风神昏窍闭之证。但中医学将中风闭证多由邪气壅盛,蒙蔽心窍所致,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阳闭(属于热证)与阴闭(属于寒证),热闭治疗宜清热开窍;寒闭治疗宜温通开窍。二者用药绝不相同,千万不能混淆。 安宫牛黄丸可清热开窍,只适合于中风闭证阳闭(热闭)及热证,症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醒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赤身热,口臭气粗,喉中痰鸣,燥扰不宁,舌红或绛,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美编加注:辨析要点) 在使用上,安宫牛黄丸口服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及玻璃纸;不可整丸吞服,应弄碎后,用温水化开分次送服。若兼有舌体短缩、大便秘结、饮不解渴者,用安宫牛黄丸2粒温水化开,调入大黄末9克,内服;第一次可先服一半,未见明显效果可再服。 如果表现为虽有神昏,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但是四肢不温、静卧不烦、舌苔白腻、脉沉缓,则不宜使用,因为它属寒闭神昏,当用温通开窍剂,如使用具有辛温开窍作用的苏合香丸才对症。 良药使用有禁忌 1.除“寒闭”不得使用之外,安宫牛黄丸也不能用于“中风脱证”。这类人虽然也表现为突然昏倒、不醒人事,但是嘴唇微张、鼻息微弱、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微欲绝。 2.在服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自汗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这说明病情由闭证变为脱证,应立即停药,不可继续服用。 3.因药物组成中含有麝香,麝香这味药具有芳香走窜之性,会损伤胎气,故孕妇慎用。 4.本药含有朱砂、雄黄等矿物药,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过敏体质者慎用。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服用本品应谨遵医嘱。 7.有高热神昏、中风昏迷等服用本药困难者,应鼻饲给药。 8.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火生痰。 9.儿童如需服用,请在医师指导及成人监护下使用。小儿三岁以内一次1/4丸;四岁至六岁一次1/2丸,一日1次。 10.运动员慎用。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安宫牛黄丸这味药好,所以会在家中备上几粒,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但是这药虽好,也不能随便吃,经过上述的讲解,大家应该明白了,一定是“阳闭”(热闭)的情况才能服用;而将安宫牛黄丸作为保健品,时不时服用一点的做法更是不可取。 (以下做成小卡片形式)吴鞠通治疗京城瘟疫案 吴瑭,又名吴鞠通,是清代温病学的大家。相传吴瑭从小为博取功名,寒窗苦读。其父在他19岁的时候,身染重病,不幸去世。吴瑭哀痛欲绝,认为父亲病了,自己却不懂医术,不能救他,是最大的不孝,还有什么颜面立于天地间。于是,弃文从医,购买方书,刻苦钻研,一读就是十年,颇有心得,但不敢轻易为人治病。1793年,京城闹瘟疫,很多人死于庸医手中,在朋友劝导下,吴瑭开始诊治病人,把牛黄清心丸加减化裁,创制了安宫牛黄丸,救活很多危重病人,从此名声大振,成为温病学派代表人物。随着时间的检验,吴瑭创制的安宫牛黄丸成为中医最负盛名的急救之品,和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温病三宝"。 刘海诺车祸外伤后昏迷不醒案 2002年5月10日,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伦敦因车祸受重伤昏迷不醒。英国的医学专家判断她已“脑死亡”。6月8日,刘海若被送到北京宣武医院治疗。刘海若当时高热、神昏,舌红无苔,一派热相,完全符合中医“热入心包”的症状,经过中医专家会诊,使用了安宫牛黄丸及针灸治疗。两周后,刘海若体温基本恢复正常,为进一步治疗赢得了时间。最终,遭车祸100天之后,已被英国医学界认定为“脑死亡”的刘海若终于恢复了神志。安宫牛黄丸再次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仅有外分泌腺受累,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同时伴有其它结缔组织损害或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则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上以口干、眼干伴有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女性,90%以上发病年龄在30~40岁,最小9岁,男女之比为1:9~17。国外资料报道,老年人患病率为3~4%,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国内调查万余人,患病率为0.77~0.29%。早期口眼干燥不易被人重视,易误诊,其病程长,一般预后良好。有内脏损害者经恰当治疗大多可以缓解。有严重脏器病变、恶性淋巴瘤者及伴有严重结缔组织疾病的继发性干燥综合征预后差。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始于《内经》,有“燥胜则干”,“燥者濡之”的论述,金元时期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从其发病及临床特征分析,可归属于中医学“燥痹”之范畴。病因先天禀赋不足,阴津亏虚之体;后天由于操劳过度,或久病失养;外感风、暑、燥、火四邪或内热化燥,阳热亢盛,导致津伤液耗,阴血亏虚,清窍失于濡润,日久瘀血痹阻,络脉不通,累及皮肤、筋骨,深入脏腑而成本病。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虚,瘀血阻络;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病位初在口、眼、鼻、咽等清窍,继则涉及全身,内舍五脏。 [中医辨证治疗]1、阴虚内热型 症状:口干咽燥,夜间尤甚,口唇干裂,口干欲饮或饮不解渴,目干涩,少泪或无泪,视物模糊,伴有头晕耳鸣,声音嘶哑,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生津,清热除烦。 方剂:沙参麦冬汤合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药:北沙参30g、麦冬15g、天花粉12g、白芍15g、百合15g、生地15g、枸杞子15g、当归10g、菟丝子15g、菊花15g、山萸肉15g、石斛15g、生白术15g 等。 阴虚内热甚者,加地骨皮、银柴胡、炙鳖甲;夜寐不安,烦热,手心灼热,加五味子、知母、夜交藤;视物模糊,加谷精草、决明子;大便秘结,加玄参、制黄精;关节疼痛,加木瓜、金银藤、青风藤。 2、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症状:口咽干燥,两眼干涩,身倦乏力,气短懒言,皮肤粗糙,色暗发斑,毛发焦黄,四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畸形,指端紫暗,经行量少色暗,食欲不振,大便不实,舌质暗少津,有瘀斑瘀点,脉细涩。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剂:四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太子参15g、茯苓15g、生白术15g 、生甘草9g、生黄芪30g、制黄精15g 生山药15g、桃仁12g、红花9g、生地15g、当归10g、赤芍12g、白芍12g、川芎10g、丹参20g、鬼箭羽15g、穿山龙15g。 两目干涩,加枸杞子、川石斛;大便不实,加淮山药、葛根;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加炒谷麦芽、生楂肉、绿梅花。 3、血虚燥热型 症状:口干咽燥,鼻干目涩,面色少华,头晕乏力,经血稀少,每易焦虑烦躁,失眠多梦,肌肤毛发枯燥,舌嫩红少津,苔少,脉细。 治法:养血柔肝,生津润燥。 方剂:四物汤合一贯煎加减。 常用药:生地20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0g、丹参15g 、枸杞子15g、太子参15g、麦冬12g、丹参20g、鬼箭羽12g、穿山龙15g。 头晕头痛,加天麻、怀牛膝;焦虑烦躁,夜寐多梦,加黄连、夜交藤、炒枣仁;肌肤毛发枯燥,加制黄精、女贞子;面红升火,加白薇、功劳叶;视物模糊,加女贞子、菟丝子。4、热毒内蕴、燥邪上犯型证候特点:眼干少泪,口干唇燥,唾液量少,饮水不解,鼻咽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难以咯出,常伴有发热、目赤多眵、面红烘热、腮腺及颌下腺肿大,头身疼痛、关节疼痛、溲赤便结等,舌红苔薄黄而干或有裂纹,或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养阴润燥、清热解毒散结。方药:清营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桑叶12g、生石膏30g、甘草6g、太子参15g、玄参15g、阿胶12g、麦冬12g、杏仁12g、水牛角20g、生地20g、丹参20g、丹皮12g、金银花20g、连翘15g、竹叶12g、僵蚕12g、浙贝母10g .加减:咯血、鼻衄者加侧柏叶、仙鹤草。咳嗽、吐痰者加桔梗、全瓜蒌。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麻仁。关节痛者加忍冬藤、络石藤等。 [中成药]1、白芍总苷胶囊:每次0.6克,每日3次,1 个月为1疗程。具有养阴清热、调节免疫之功,用于干燥综合征各型。 2、雷公藤多甙片:每次10毫克,每日3次,1 个月为1疗程。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功,用于干燥综合征各型有关节疼痛者。 3、百合固金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3次,空腹服。有养肺清热、益肾生津之功,用于肺肾阴虚之干燥综合征。 [饮食疗法] 1、枸杞桑椹膏:鲜桑椹60克,枸杞子60克、蜂蜜30克。桑椹枸杞子用冷开水洗干净,压取汁,入锅中小火慢熬至渐浓,边加蜂蜜边搅边扬,至成膏状即止,装入瓶中,每日早晚各服1匙,开水冲下。有补肾养肝的作用,用于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者。 2、百合莲枣饮:百合30克,知母10、炒枣仁30克,柏子仁12、莲子心6克。用水清洗,入砂锅中,加水300ml,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加水再煎,滤取汁液,将2次所得药汁合并,加白糖少许,分3次服用,每日1剂。有养阴降火的作用,用于干燥综合征阴虚火旺,口腔溃疡者。 3、女贞旱莲膏:女贞子300g、旱莲草300克、蜂蜜60克。上药用清水煮3次,将3煎液合并加入蜂蜜,文火煎熬成膏。每服1匙,早晚白开水调下。有益肾滋阴的作用,用于干燥综合征肾阴不足,腰膝酸软者。 4、枸杞菟丝粥:枸杞子30克,菟丝子(纱布包)30g 粳米100克。将菟丝子洗净用纱布包好,枸杞子洗净,米淘净,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粥,随即食之。有益肾养肝、补血明目的作用,用于干燥综合征肝肾不足,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者。 [运动疗法] 1、练调息咽津功:口干明显者宜练调息咽津功,即每日晨起端坐,闭目凝神,舌抵上腭,闭口调息,津液自生,渐至满口,分3次咽下,日久则受益。2、揉目功:眼干明显者可练揉目功,轻闭双眼,两大拇指指背互相擦热,轻擦轻柔两眼皮各18次,轻擦轻柔双眼眉各18次,再使眼珠左右各转18次。此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可行的健身项目,如太极拳、太极箭、慢跑等。
每个上午或下午需接诊风湿病人20~30人,其中成人斯蒂尔病人约3~6人,且来自海外的病人亦逐渐增多,由于语言原因交流起来比较麻烦,因而花费时间较多。 通常诊治每一病人的时间会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否则,后面排队患者的就诊时间就无法保证了,这点儿还请广大患友理解、支持。所以建议患者就诊前最好将需要问的问题提前准备好,以免在就诊时遗漏问题,同时我也会把病人咨询过的共性问题,集中回答一下,挂在网上,如需要时,请到我的个人网站查看。 1、成人斯蒂尔病服药时间及频次问题:我主张服用激素时,以晨起后6~8点一次顿服为宜,最好不要分次服用;服用中药汤剂,一般是分早饭后半小时及晚饭后半小时服用为佳,不宜餐前服用,服用中药及西药时,中间最好间隔20~30分钟。 2、成人斯蒂尔病患者服用激素时,为防治激素的副作用,最好同时胃粘膜保护剂、钙制剂及维生素D3。 3、成人斯蒂尔病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时,最好同时服用保肝药。 4、成人斯蒂尔病患者服药期间为防治病情复发,要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要清淡,不要进食辛辣刺激及油腻之品,尽量不要进食螃蟹等海产品。 5、成人斯蒂尔病患者服药期间尽量不要蒸桑拿、不要泡温泉。 6、成人斯蒂尔病患者撤减激素时,一定要遵医嘱,不要擅作主张,以免带来新的问题。如不方便就诊,可以通过电话咨询服务与我沟通。 7、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定不要掉以轻心,仍要遵医嘱服药治疗一段时间,做好门诊后的诊疗及随访。 8、我的门诊时间在个人网站中有体现,对于临时停诊信息可以在门诊时间展示区中的停诊信息中了解,以免耽误时间跑冤枉路; 9、异地或不方便来院复诊的患者,可以通过申请电话咨询服务与我进行一对一的咨询,我可以通过电话沟通方式给您具体的指导; 10、复诊患者也可以通过申请预约转诊的方式,来预约我的门诊加号。由于门诊挂号患者较多,预约转诊加号的患者需要等到正常就诊患者看完才能看,这点儿还需您提前了解。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中草药按其主要功效分类介绍如下:(1)疏散风邪:有独活、羌活、防风、麻黄等。(2)温经散寒:熟附子、川乌、草乌、桂枝、细辛等。(3)除湿蠲痹:薏苡仁、防己、苍术、萆解、蚕沙、木瓜、茯苓、猪苓、泽泻、滑石等。(4)清热宣痹:知母、黄柏、石膏、银花、连翘、忍冬藤、生地、赤芍、丹皮等。(5)通经活络:徐长卿、海桐皮、络石藤、忍冬藤、秦艽、松节、伸筋草、木瓜、千年健、透骨草、鸡血藤、穿山龙、姜黄等。(6)搜风剔络:全蝎、蜈蚣、蜂房、僵蚕、乌蛇、地鳖虫、穿山甲、地龙等。(7)活血化瘀: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乳香、没药、川芎、莪术等。(8)化痰散结:半夏、白芥子、贝母、制南星等。(9)益气养血: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熟地等。(10)补肝肾强筋骨:熟地、骨碎补、仙灵脾、狗脊、杜仲、川断、桑寄生、牛膝、鹿角、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千年健等。
合理的饮食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和恢复有很大的帮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1)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一般宜进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饮食要定时适量,不可暴饮暴食。(2)饮食要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功能,顾护胃气。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需长期服药,许多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损伤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因此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吸收且富有营养,多食健脾开胃的食物,如生姜、大枣、薏苡仁、白扁豆、山药,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之食物。(3)饮食不可偏嗜。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如果患者忌口太严,影响营养吸收,对疾病的康复不利,因此,鸡鸭鱼肉、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均应食用,合理搭配,不可偏嗜。(4)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宜忌,要依据病情而定。若症情偏于热者(如关节红、肿、热、痛,心烦,口渴等),宜多食凉性食品,如绿豆、西瓜、梨、芹菜、豆腐制品等,忌辛辣食品;偏于寒者,宜多食性温之食品,如牛肉、牛骨髓、羊肉等,忌食寒凉食品。偏于湿热者,禁食温补之品,如人参等;偏于气血虚弱者,宜食益气养血之品,如鸡、桂圆等。
糖皮质激素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双刃剑”。若用法得当,激素可有效地减轻炎症、缓解病情。否则可引起明显的副作用。一般来说,激素不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但在下述四种情况可选用激素:(1)有全身性血管炎、多脏器损害、严重贫血、发热、眼及中枢神经损害等关节外表现者。(2)过渡治疗。在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缓解病情。(3)经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4)局部应用。如关节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关节的炎症。近年的研究认为,小剂量(≤7.5/日)强的松可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症状,并可能减缓关节的侵蚀性改变。一般可10-20mg/日,病情缓解后将激素减量,甚至低至2.5 mg/日。疗程可长至1-2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临床上即使具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在下列情况下亦应禁用或慎用。禁用范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伴发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穿孔,败血症,活动性结核病,严重糖尿病及局限性化脓性病灶等。慎用范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伴发轻型高血压、轻型糖尿病、溃疡病史、骨质疏松、白内障等。
成人斯蒂尔病患者是一种发病率极低,不仅难以诊断、难以治疗,而且易反复发作的一种疑难病。成人斯蒂尔病的诊断是建立在排除性诊断基础之上的,至今尚无特定的统一诊断标准,即使明确诊断后,仍要在治疗、随访过程中随时调整药物,以改善预后并注意排除感染、肿瘤、血液病及其他疾病,从而修订诊断及治疗方案。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可以痊愈,部分患者常反复发作,难以治愈,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转化为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血管炎或其他风湿病;小部分患者因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血液病或恶性肿瘤而预后不良。 目前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的常用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及中药等五大类。其中对激素尤其敏感,且最为常用。任何药物都是双刃剑,既有利,亦有弊。如长期使用非甾体止痛药可引起消化道粘膜损伤,消化道溃疡,肝肾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等;长期使用激素可以引起消化道粘膜损伤、消化道溃疡、加重或继发感染、激发骨质疏松、糖尿病、向心性肥胖、股骨头坏死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加重或继发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等,长期使用生物制剂可以加重或继发感染、诱发肿瘤等;长期服用中药,亦可引起上述上消化道粘膜损伤、肝损害等不良反应,虽然在治疗过程中,为减少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但部分患者仍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俗话说治病要“三分治,七分养”,所以治疗期间不仅要按时用药,而且做好个人调护亦十分重要。治疗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1、服药期间为防治病情复发,要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要清淡,不要进食辛辣刺激及油腻之品,尽量不要进食螃蟹等海产品。2、服药期间尽量不要蒸桑拿、不要泡温泉。3、撤减激素时,一定要遵医嘱,不要擅作主张。4、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定不要掉以轻心,仍要尊医嘱服药治疗一段时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对称性关节炎,晚期关节僵硬和发生畸形,是一种致残率高、危害性大的慢性难治之病,这种病不但给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中医虽然没有类风湿关节炎这个病名,但根据这种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将之归入痹证范畴。中医治疗这种病源远流长,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研究显示,这些中药具有调节免疫,降低类风湿因子,抑制关节炎症,降低血沉和C-反应蛋白,保护关节功能等作用。以下是一则运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病例。患者XXX,女,30岁。病史: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对称性关节肿胀疼痛,晨起关节僵硬,遇阴寒天气症状加重。在西医院化验类风湿因子明显增高,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给予甲氨蝶呤、扶他林等药治疗。用药后关节肿胀疼痛略有减轻,但出现肝酶升高、白细胞下降等西药的毒副作用,患者惧怕西药毒副作用而停药。停药后症状明显加重。后患者到我院风湿科就诊。来诊时见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红肿疼痛,局部发热,活动受限,手不能握物,晨僵3小时,右膝关节肿痛,小便黄赤,舌质暗红 苔黄腻 脉滑细。化验类风湿因子:120.00IU/ml,ESR:110mm/h, CRP: 97.30mg/L。 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湿热痹阻,脉络不通。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处方:黄柏15克 薏米15克 当归10克 青风藤30克 汉防己5克 桑枝30克 丹皮12克 连翘10克 苍术15克 莪术10克 威灵仙15克 川芎10克 川牛膝15克 , 水煎服,日一剂。二诊:服药7剂手指关节红肿热痛减轻,活动稍好转。手不能握物、晨僵、溲黄赤等症均较前减轻,方药调整如下:黄柏15克 苦参10克 泽兰10克 车前子10克 益母草15克 威灵仙15克 桑枝30克 赤芍10克 川牛膝15克 秦艽15克 莪术10克 丹皮15克 鸡血藤20克 , 水煎服,日一剂。三诊:服上药7剂后,右膝关节肿痛减轻,手指关节肿胀疼痛较前减轻,局部略热。患者为图速效而自服大活络丹后,出现双手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及右膝关节肿痛加重,不能握拳,五心烦热。治以初诊方加土茯苓30克 僵蚕10克 蜂房4.5克 穿山龙15克 茵陈6克 炮山甲10克, 水煎服,日一剂。四诊:嘱服上药14剂后五心烦热症消,双手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右膝关节肿痛较前减轻,继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大法,方药如下:苍术15克 黄柏15克 薏米15克 川牛膝15克 泽兰10克 车前子10克 威灵仙15克 赤芍10克 桑枝30克 秦艽15克 莪术10克 丹皮15克 鸡血藤30克 土茯苓30克 僵蚕10克 蜂房4.5克 穿山龙15克 炮山甲10克 片姜黄20克,水煎服,日一剂。五诊:嘱服上药14剂后,关节肿痛大减,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黄微腻,脉滑细。化验回报:类风湿因子:36.20Iu/ml,ESR:41mm/h, CRP: 42.50mg/L。继以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为大法,重点加强活血化瘀药的使用,以上方加减治疗6个月,患者诸症渐消,化验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均在正常范围,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患者:我,2008年12月发病,持续发烧1个星期四肢疼痛行动困难,面部四肢和胸前有红斑,傍晚发热发疹多,后住院确定为still病。靠吃西药激素控制, 减药量过程中半年中再复发在04/15/2009(没有红疹,发烧,四肢疼痛)加药量后好转. 之后又应为减药量过程中病情复发在07/07/2009 . 现在用激素控制, 无病痛,只是乏力易疲倦,口苦无味,胃不好,会少少恶心。 血压低80 / 60, 血糖高 200 工作生活还正常,已婚有5 岁的小孩。 西药激素对我的肝肾和其他器官的影响很大,而且发病率很高,我想靠中药控制和治疗不会有太大的负作用患者:我现在在国外生活,如果回国治疗,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唐先平:有几味中药具有类激素样作用,能够部分替代西药激素的作用,故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帮助顺利撤减激素,如住院大约需要2~3个周。患者:谢谢你的回复!我现在用西药的控制没有发病的症状。一定需要住院治疗吗?我现在的身体很容易就感染病菌,免疫力几乎是零,我会在9 月去拜访贵院, 请问可以电话预约和挂号 吗?我看到你们的介绍,需要提前2 天预约, 是吗?因为我是用年假回中国看病,所以时间比较紧,如果可以电话预约,我会十分感谢。 谢谢患者:我需要带什么材料去? 全部都是英文材料, 有用吗?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唐先平:有用,最好把以前的检查报告单及病历资料都带来。患者:唐大夫, 你好,我想知道9 月份你的门诊时间是不是固定在星期3 的下午和星期5 的早上?如果在星期1打电话预约会不会太晚? 周末可以预约吗? 我将在9月9号拜访你,我只有3 个星期的假期,需要住院吗?想确定一下你的门诊时间. 另外还想请问你,吃中药 3 个星期的时间可不可以看到一些效果?能不能将强地松完全取代?我现在每天两粒强地松和每星期6粒的 MTX, 还有防肺结核的药,钙片,维他命B6 和 C 和 D。我的胃受不了,没胃口,口苦,没有其它病状,另外还肌肉注射一种针:(Enbrel)每星期一次(自己打),因为打这种针我的身体已经完全没有免疫力了。 :( 最后,我想问一下, 3 个星期之后我可以买多一点的中药带回来吗?多久需要再复诊?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唐先平:我9 月份及以后的门诊时间固定在星期3 的下午和星期5 的上午,一般服用中药1~3周都可看出较明显的效果,当地的患者一般1~2周复诊一次,外地的患者第一次复诊是2周,以后一般1~2个月复诊一次即可。患者:谢谢你的回复, 请问住院治疗好还是门诊治疗好?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唐先平:一般还是住院治疗效果好一些。患者:谢谢你的答复!患者:唐大夫,你好! 我看到你这两个星期不会诊! 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的机票已定,假期也定了,所有的行程都安排好了,本以为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接受你的治疗, 如今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请问你最早可以什么时间会诊? 几号? 我的病在你们医院还有其它你可以推荐的好大夫可以帮忙会诊吗? 我原定 9 月9 号去看你,也许可以先在你们科室做一些检查,或者我可以先给你看看我的病历资料。 请帮帮我,我希望能近早得到你的会诊和治疗,不好意思,实在是假期不够,时间太紧患者:如果你是在其它医院会诊,我可以去其它医院看,挂特需号也没问题,只是希望能有唐大夫的帮助与治疗,谢谢你对病人的理解! 谢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唐先平:我今天已返回北京,周三下午正常出诊。患者:您好唐大夫,从北京回来后,我停止了针剂, 每天西药:强地松吃 1 粒 (5mg), METHOTREXATE 吃4 粒 (10 mg), Folic Acid 吃 1 粒 (1mg), 每天吃一剂免煎中药, 养血饮口服液,参氏五味子, 生血宁片。 另进补西洋参 (2天一次)阿胶 (2天一次) 现在感觉还好,在吃完METHOTREXATE 之后还是会感觉累,但比之前好一些。 胃口要好很多, 睡眠有改善,腿膝盖关节还是会常常酸痛。其他部位还好, 便溏但正常。 易困易累(下午后明显), 未有发烧。舌苔发白肥大齿印明显,请问为甚么舌苔还是不正常? 请问气虚阴虚血亏改善之后的表征是怎样?我把我的面像和舌像上传给您看看。 谢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唐先平:主要是服用甲氨喋呤,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所致。患者:谢谢您唐大夫,这些日子精神比较好,不打针也感觉好很多,非常感谢您! 请问我带回的药需要调换吗?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唐先平:如果服药后无明显不适,可以不用调整处方,继续服用即可。患者:你好唐大夫, 回纽约一个月了,中药也吃了2个月了,这两个星期我降低了一粒甲氨喋呤,吃3 粒。强地松还是吃一粒,好像减不下来,减过只吃半粒就关节有点不对了(酸疼), 补血的药一直在吃, 面色皮肤还是黄暗, 舌头上还是有牙印但是舌苔清了些,味口没有刚回来得时候好,大小便都正常, 不感觉头昏恶心了(这是最明显得好转的地方),每天下午3点钟左右开始人感觉疲惫不堪, 很早就想睡觉, 就是想躺下休息,躺下后感觉好很多。另外我还想照一下肾和肝, 看看有没有变化, 请问大夫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到我体虚疲乏的见意?今天去验血, 等有结果了就传给你看看, 谢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唐先平:可以服用参芪五味子片,中药汤剂中加仙鹤草30g继服,可以明显改善体虚乏力的症状。患者:谢谢你的回复! 想再请问一下,我一星期里 喝 2- 3天西洋参(花旗参 ) + 灵芝 + 乌鸡 + 红枣 +枸杞, 另外又喝 2 到 3 天东阿阿胶汤 + 桂圆干+ 核桃干。 1. 这些对我现在的病有没有帮助? 补气血是不是这两种补品作用好些?或者你有其它可以推荐的 2. 是不是需要单独先服用一种一段时间后再试另一种比较好些呢? 能不能把这两种混绕在一起? 3. 这些补品和我现在服用的汤剂有冲突吗?要如何合理调配饮用会更科学呢? 谢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唐先平:尽量少用纯补的食品与药品,因补益太过,易引起疾病复发。患者:好的, 这是我的验血报告,有没有需要注意的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唐先平: 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均低,还是缺铁引起的贫血,建议补充铁制剂以纠正缺铁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及CRP已恢复正常,说明成人Still病已得到控制。患者:太谢谢您了!! 我的中药也快吃完了,我让我表妹去找您开2 个月的继续吃行吗?她会带病历去的,除了汤剂,您还开了: 生血宁片和养血口服液和参氏五味子片, 请问没有补铁的药还需要在加进来的?谢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唐先平: 可以,加服铁制剂,其他药需继续服以巩固治疗效果,待激素撤减完以后,再停服中药。不方便就诊的时候可以通过电话咨询与我沟通进行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