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顾名思义,就是发生于哺乳期的急性乳腺炎,不管是新晋级的宝妈,还是二胎宝妈们,一不小心,便会被哺乳期乳腺炎骚扰。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哺乳期乳腺炎的相关知识。首先来看一下哺乳期乳腺炎的分型:(一)乳汁淤积型乳房局部肿胀、疼痛,可触及有压痛的肿块或增厚区,皮肤无明显红肿,皮温可升高,一般无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二)急性炎症型 乳房局部肿痛,存在硬结,乳房局部红斑形成,伴或不伴皮温升高,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流感样症状以及全身不适感。(三)乳腺脓肿病变区乳房皮肤红肿,可扪及肿块,可触及波动感,明显压痛,如果使用了抗生素,上述症状可减轻。再来看下哺乳期乳腺炎需要做什么检查:(一)血常规:帮助判断是否伴有细菌感染。(二)超声检查:观察炎症的范围及程度,尤其是协助判断有无形成乳腺脓肿,评估脓肿的位置、大小及深度。另外,可以观察有无其他合并的乳腺疾病。(三)细菌培养:如果形成脓肿,抽取脓液可以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能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接下来看一下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奥,这可是重中之重。总的来说是保证充分休息,充足睡眠,继续母乳喂养,及时排空乳汁,合理使用抗生素、退热药物,形成脓肿者,及时引流脓液。(一)建议继续哺乳,除非是脓肿切开引流后,脓液污染乳头乳晕区域,无法继续母乳喂养;脓肿切开引流后发生乳汁漏,影响脓肿愈合;因产妇身体状况而不建议母乳喂养等。(二)乳房按摩:按摩前注意洗手、保暖,按摩的力度要适度,切忌暴力按摩,应避免直接按压红肿疼痛区域,避免导致疼痛的按摩和各种形式的强力按压,因为这会增加腺组织的损伤及水肿,从而加重病情。(三)排空乳汁:可使用电动吸乳器进行吸乳治疗,可佩戴大小合适的吸乳护罩,但乳头乳晕存在炎症时避免吸引,可选择手法排乳,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四)药物外敷:可选择25%硫酸镁湿敷,每次20 min,每日3次,皮肤破损时禁用。也可选择如意金黄散用蜂蜜调糊,均匀涂抹在大纱布上,贴放在患处,每日1次。另外也可以选择单纯的热敷。(五)发热的处理:发热时可继续哺乳,退热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六)抗生素的使用:发病48小时内一般为单纯乳汁淤积型乳腺炎,应及时给予排空乳汁、热敷、退热等处理,不需要应用抗生素,如病情进展,发生细菌炎性感染,可选择抗生素应用。(七)形成乳腺脓肿的处理:首选脓肿穿刺引流术,必要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八)回乳:建议积极哺乳,如因病情需要回乳,可选择口服乙烯雌酚,每次5 mg,每日3次,连服3~5 d;也可选用服中药回乳如炒麦芽120 g,加水煎汤,分3次温服。回乳需要循序渐进,避免乳房极度积奶,可分次适当排除少量乳汁。俗语说:百病防为主。哺乳期乳腺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非常影响宝妈们的生活质量和哺乳体验,所以还是预防为先:应当采用正确的哺乳方式;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乳汁淤积都应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切忌暴力排乳;要充分有效的休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产后抑郁、焦虑也是乳腺炎形成的诱因之一,所以,宝妈们还要有个好心情奥!
而慢性神经症,是指相关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并呈加重趋势。是前述“苦难之身”的反向形成,向内自责,自我攻击的深层负性情绪结果。放松 疏通 理顺 滋养 积极情绪等,也是心理咨商的主旋律。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同理共情仁爱,是心理医师的基本素养。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迂曲、变粗、局部可迂曲成团并可形成血栓,表现为站立时间过长或长时间行走后下肢沉重酸胀感、下肢乏力,重者可出现下肢皮肤肤色加深、皮肤纤维化、局部溃疡形成甚至溃疡出血,肢体肿胀等,如不及时处理,病情会进行性加重,既不美观,也影响您的生活质量。早期轻度静脉曲张可通过穿着弹力袜,下肢功能锻炼等延缓病情发展,但最终需手术治疗。
女性内分泌相关疾病日益高发,包括内分泌相关的恶性肿瘤。其中尤以甲状腺癌、乳腺癌、子宫卵巢癌等高发,且日趋年轻化,在日常工作中,25-30岁之年轻人患有上述恶性肿瘤已不罕见。因此,建议女性朋友每年行甲状腺、乳腺、子宫卵巢B超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微小病变,以便及时处理。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主要全身治疗手段之一。早在十九世纪末,人们已经开始应用双侧卵巢切除治疗绝经前晚期乳腺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新的里程碑,九十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内分泌治疗对激素依赖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和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用于高危健康妇女预防乳腺癌发生。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药物乳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有抗雌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雌/雄激素类和孕激素。1.1抗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阻断雌激素对受体的作用。最常用的是三苯氧胺(TAM),可以用于复发转移乳癌的解救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和高危健康妇女预防乳癌。1.2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阻断卵巢以外的组织雄烯二酮及睾酮经芳香化作用转化成雌激素,达到抑制乳癌细胞生长,治疗肿瘤的目的。芳香化酶抑制剂适用与绝经后,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两类:①非甾体类药物,通过与亚铁血红素中的铁原子结合,和内源性底物竞争芳香化酶的活性位点,从而可逆性地抑制酶的活性。有第一代的氨基导眠能(AG)、第二代的fadrozole、第三代的瑞宁得(阿那曲唑)和弗隆(来曲唑)。②甾体类药物,与芳香化酶内源性作用底物雄烯二酮和睾酮结构相似,可作为假底物竞争占领酶的活性位点,并以共价键形式与其不可逆结合,形成中间产物,引起永久性的酶灭活,从而抑制雌激素的合成,有第一代的Testolactone、第二代的兰他隆(福美司坦)、第三代的阿诺新(依西美坦)。1.3LH – RH类似物,通过负反馈作用下丘脑,抑制下丘脑产生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LH – RH);同时还能竞争性地与垂体细胞膜上的GnRH受体或LHRH受体结合,阻止垂体产生FSH和LH,从而减少卵巢分泌雌激素。代表药物为Zoladex(诺雷德),可以代替卵巢切除术,治疗绝经前复发转移乳癌。1.4雄激素和雌激素,治疗剂量的雄激素和雌激素可以改变人体内分泌环境,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也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目前临床应用较少。1.5孕激素,通过改变身体内分泌环境,经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产生LH和ACTH,或通过孕激素受体作用乳癌细胞。常用的有甲孕酮(MPA)和甲地孕酮(MA)。2 转移乳癌内分泌治疗复发转移乳癌的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复发转移乳腺癌是否选择内分泌治疗,要考虑患者肿瘤组织的激素受体状况(ER/PgR)、年龄、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程度。原则上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病人应首选化疗,而进展缓慢的激素反应性乳腺癌(Endocrine responsive),既过去所说的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进展缓慢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特点:①激素受体(ER和/或PR)阳性;②术后无病生存期较长;③仅有软组织和骨转移,或无明显的内脏转移,如非弥散性的肺转移和肝转移,肿瘤负荷不大,不危及生命的其他内脏转移。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概念,是根据患者可能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的角度来界定哪些患者适合内分泌治疗,认为满足下列条件中一条或数条的患者可能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①原发灶和/或复发转移灶ER和/或PR阳性;②老年患者;③术后无病间期较长;④曾经从既往内分泌治疗中获益。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则:①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是控制疾病发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强烈化疗。②激素受体阳性进展缓慢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绝经后患者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绝经前患者可以选择化疗,或也可以考虑采用卵巢功能抑制联合其他内分泌药物治疗。③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在化疗无效肿瘤未控的治疗间隙,或病人任何原因不能耐受继续化疗时,应及时给予内分泌治疗。激素受体不明或既往检测阴性的患者,也应该通过测定新近出现的复发病灶,或重新测定以往病灶受体结果,争取内分泌治疗机会。④在治疗阶段,严格疗效评价标准,本着“效不更方,无效必改”的原则。在某一治疗手段失败后,提倡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合理的序贯使用。疾病发展相对缓慢阶段可以序贯应用不同类别的内分泌药物治疗。⑤晚期患者治疗后疾病长期保持稳定视为临床获益,因为临床经验表明,治疗后病情持续稳定6月以上病人的总生存期,与获得临床缓解(CR+PR),即病灶缩小的患者相同。基于内分泌治疗更适合长期用药,所以内分泌治疗应该尽量保持连续治疗用药时间,延长疾病控制时间,以期延长总生存期。绝经后复发转移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的首选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明,三苯氧胺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乳腺癌二线治疗,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比甲地孕酮更有效。复发转移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明显优于三苯氧胺。绝经前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可以首选化疗,如化疗失败,或疾病适合或需要内分泌治疗时,可以采取药物性卵巢去势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2006年美国NCCN乳腺癌治疗指南中,关于绝经的判定有几条明确的定义:①双侧卵巢切除(或有效的放疗去势)术后;②年龄60岁以上;③年龄60岁以下,没有接受化疗、三苯氧胺、托瑞米芬和抑制卵巢功能治疗,自然停经12个月以上,且血E2、FSH达到绝经后水平;④年龄60岁以下,接受三苯氧胺、托瑞米芬治疗,血E2、FSH达到绝经后水平;⑤正在接受LH-RH类似物或激动剂治疗的患者无法判定是否绝经;⑥正在接受辅助化疗的绝经前妇女,停经不能作为判断绝经的依据。复发转移乳腺癌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失败后,可以考虑化疗;适合继续用内分泌治疗时,可以选用孕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Fasolodex、其他芳香化酶抑制剂。而基于目前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失活)剂之间不存在交叉耐药的临床研究证据不足,当某一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失败后,选择另一个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时应慎重。除绝经前患者LH-Rha联合AI以外,目前不主张不同类别内分泌药物之间联合应用,因为目前尚无临床试验的证据表面联合比单药更好。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合用是否增效尚无定论,尽管有三苯氧胺、托瑞米芬联合化疗可能逆转化疗耐药的实验和小样本临床研究报告,以及孕激素联合化疗增加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报告。目前不主张内分泌药物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尤其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没有与化疗合用的成功经验。但孕激素可以改善转移晚期乳癌患者一般状况,与化疗合用可以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3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是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前治疗的另一选择,尤其是那些不适合化疗的老年患者,可以通过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缩小肿瘤后,再考虑手术切除。术前内分泌治疗有效的患者,手术后可以采用同样的药物作为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有关来曲唑的P024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对绝经后患者新辅助治疗疗效优于TAM,提高有效率,增加保乳机会。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理念已越来越多被接受,但目前临床应用方面有较大困难。原因是那些需要术前治疗的局部晚期患者,如果采用新辅助治疗的话,只需要明确病理诊断就可以开始,而且一线联合化疗的有效率较高。而采用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则需要等待肿瘤组织的激素受体检测结果,而中国妇女激素受体阳性率为50%左右,受体阴性患者不适合选用内分泌治疗;即使是受体阳性的绝经前患者也可以选择化疗。不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合医疗保险的进一步普及到更多的老年患者,加上医患双方对内分泌治疗理念不断更新,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会更加广泛。4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是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最常用内分泌治疗药物,目前关于三苯氧胺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应用基本共识有:①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决定因素为激素受体(ER/PR)状况,ER阳性效果最好,部分ER阴性PR阳性的患者也可以使用三苯氧胺;②三苯氧胺合适的服药时间为5年,再延长用药时间不能提高疗效;③三苯氧胺的疗效与患者年龄关系不大,绝经前后都可以使用;④服用三苯氧胺能显著降低对侧乳腺癌的发生,但只能预防那些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发生;⑤长期服用三苯氧胺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⑥ER阳性患者化疗后加三苯氧胺,比单用化疗和单用三苯氧胺效果都好,而且化疗后序贯合用三苯氧胺的效果优于 同时合用。三苯氧胺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代表性药物,不良反应比化疗明显减轻,大多数患者和健康妇女可以耐受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连续治疗。但鉴于三苯氧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有健康妇女作为预防用药,所以还是要警惕长期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乏力、颜面潮红、皮疹、阴道干燥、阴道流血,少见不良反应还有纳差、恶心、腹泻、出汗、体重增加和静脉血栓等。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在绝经后早期乳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疗效超过三苯氧胺。ATAC试验结果显示在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5年阿那曲唑比5年三苯氧胺疗效更好而不良反应更低。BIG1-98试验结果显示,5年来曲唑比5年三苯氧胺疗效更好。IES-031试验结果表明,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三苯氧胺服用2-3年后,再序贯使用依西美坦2-3年,疗效明显优于服用三苯氧胺5年。ITA、ARNO试验结果也显示三苯氧胺服用2-3年后,再序贯使用阿那曲唑2-3年,疗效明显优于服用三苯氧胺5年。MA-17临床试验结果证明,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三苯氧胺5年后,再加用来曲唑5年的疗效明显优于三苯氧胺5年。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年龄比西方妇女轻,绝经前比例高。1996年Lancet发表EBCTCG关于卵巢去势在辅助治疗中的作用,该研究总结12项试验3456例患者随访15年的结果,显示无论术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绝经前妇女卵巢去势可提高疗效。2000年发表在Lancet上的临床研究显示,化疗后闭经对于ER阳性、年龄35岁以下的患者可显著降低复发转移风险,提示对于这些年轻患者,乳腺癌术后单纯辅助化疗疗效不够,加上卵巢去势治疗效果可能更好。在各种卵巢去势方法中,卵巢切除术的优点是彻底阻断卵巢来源的雌激素,缺点是手术创伤和不可逆性;放疗卵巢去势的缺点是所需时间较长,阻断卵巢功能可能不完全,也有可能造成毗邻器官的放射损伤。药物性卵巢去势,具有手术切除卵巢同样的疗效,在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治疗中,药物性卵巢去势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取得明确疗效。药物性去势安全有效,克服了手术和放疗去势的缺点,符合保证疗效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科学人文结合的现代乳癌治疗原则,更能为众多年轻患者所接受。而在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已经有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者,药物性卵巢去势与CMF化疗等效。而在标准化疗后再加卵巢去势是否提高疗效尚无结论。目前为止,三苯氧胺仍然是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基本药物;绝经后患者不同阶段加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优于单用三苯氧胺5年;而药物性卵巢去势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在绝经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可能更好,但基于欧美国家乳腺癌患者多为绝经后该领域的临床研究不多,所以更需要我国学者针对我国乳癌年轻患者较多的具体特点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探索符合我国人群特点的治疗方案。综上所述,对于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选择:①术后5年阿那曲唑或来曲唑;②三苯氧胺2-3年,再序贯使用2-3年依西美坦或阿那曲唑;③三苯氧胺5年后,后续强化使用来曲唑5年;④各种原因不能承受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患者,仍然使用三苯氧胺5年。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选择:①先用三苯氧胺2-3年,如进入绝经后可以改用芳香化酶抑制剂。②如果三苯氧胺2-3年后依然未绝经,可以继续使用三苯氧胺至5年,如5年后进入绝经后,再用5年来曲唑作为后续强化治疗。③对部分不适合三苯氧胺治疗,或有高危复发转移因素的绝经前患者,可以考虑在卵巢去势后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作为辅助治疗。
我科自2007年至2010年收治腹内疝性肠梗阻患者17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19岁-56岁,平均42岁。其中11例因腹痛入院,5例因腹胀入院,1例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入院。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给予胃肠减压、补液、抗生素应用等一般处理,行腹部立位X线检查及螺旋CT检查,其中12例患者X线检查提示腹腔内宽大液气平面存在,5例患者X检查阴性;14例患者腹部螺旋CT有阳性发现(8例提示腹腔肿块、5例提示肠扭转征象、1例提示肠套叠),3例患者CT检查阴性。经保守治疗6h-72h,患者临床症状不缓解或加重,最终行剖腹探查术。结果:术中探查本组17例患者都因腹内疝形成致肠梗阻,内疝原因分别为:术后粘连带成疝7例;Meckel憩室粘连成疝5例;盆底疝2例;十二指肠旁疝2例;乙状结肠周围疝1例。疝内容物为小肠者16例、乙状结肠者1例。2例患者发生小肠部分坏死(粘连带致绞窄坏死1例、盆底疝致肠绞窄坏死1例)。依探查情况行内疝复位、粘连松解、疝修补、坏死小肠切除后一期肠吻合。本组患者近期预后良好,无重大并发症发生。2.讨论腹内疝是指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腔内正常或异常的孔道、裂隙转离原有位置而进入腹腔内的某一间隙【1】,根据发生原因腹内疝又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是指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肠管旋转或腹膜附着异常等先天性因素所致腹膜隐窝大而深 ,腹膜、网膜或肠系膜存在缺损 ,或 Winslow孔过大 ,肠管疝入而形成;后天性则是指后天因素如手术、外伤、炎症等所致腹膜或肠系膜的异常孔隙 ,肠管可经此疝入。有根据疝的结构按有无疝囊分为真疝和假疝。脏器疝至另一个腹膜囊隐窝 ,具有疝囊而称真疝。若网膜或肠系膜存在裂孔 ,或因手术、创伤等构成一异常孔隙 ,肠管因此疝入 ,不具有疝囊而称假疝【2】。腹内疝发病率低,约0.2%-0.9%,是导致肠梗阻的重要原因,约占肠梗阻病因的5.8%,随着肠梗阻剖腹探查手术量的增加及认识的提高,近来呈上升趋势【3】。腹内疝性肠梗阻隐匿性强,易发生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如大量坏死小肠切除,造成短肠综合症,故不及时给予正确治疗,延误病情,预后不良。通过本组17例患者的诊治,我们有如下体会:腹内疝性肠梗阻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手术干预。详细的病史采集,仔细的查体,合理的辅助检查是作出早期诊断的前提,其中,腹部立位X线平片检查及腹部螺旋CT检查在腹内疝早期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腹部X线平片可见多个液平面,显示有肠腔内积液的现象,并可见孤立、固定、胀大的肠袢,可确立肠梗阻诊断。螺旋CT检查如提示肠管异常占位征象或系膜血管走行异常,多提示腹内疝性肠梗阻,故CT检查在早期诊断中具有极其独特的意义【4】。符合上述影像学检查的肠梗阻患者,经给予肠梗阻常规处理措施后,如患者临床症状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行剖腹探查术。本组患者在入院保守治疗24h内行手术者15例(其中12h内手术者6例,12h-24h内手术者9例),无1例发生肠坏死。2例在入院后治疗48h-72h内行手术,发现部分小肠坏死而行肠切除。因此,对于CT检查符合腹内疝特点的肠梗阻患者,如保守治疗无效,我们主张在24h内及时行剖腹探查手术,最迟不宜超过48h【5】。腹内疝性肠梗阻早期诊断困难,手术时机选择失误后果严重,可造成患者致残、致死、增加治疗费用,给患者及社会背负巨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因此,临床医师应提高腹内疝认识,早诊断,及时正确施治。
门诊上,经常会接诊乳房疼痛的患者,这些就诊的女性朋友往往都会来上一句:大夫,我乳腺增生,给开点药吧。此时,我都会接上一句:你怎么知道有乳腺增生?痛可不一定是乳腺增生啊!?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有乳房疼痛等同于乳腺增生的误解。今天,就给大家简单的把乳房疼痛症和乳腺增生症科普一下,并着重介绍一下乳腺增生症。乳房疼痛症,简称为乳痛症,一般好发于年轻女性,多为周期性疼痛,少数为非周期疼痛,疼痛呈弥漫性钝痛、局限性刺痛或针扎样痛,触摸、挤压或颠簸时加重,有时向腋窝、双上肢放射。乳房检查无明显可触及的肿块或结节,彩超检查无囊肿、肿块或结节。通俗的讲,乳痛症根本就不是一个病,而是一种生理性肿胀和触痛症候群,往往与月经来潮、情绪不良、休息不佳等相关,这些因素消失后多可自行缓解。因此,单纯乳痛症的女性朋友们大可不必担心,寻求过度治疗。而乳腺增生症就不同了,这可真是一种病了,主要包括乳腺腺病和乳腺囊性增生病。多发生于30~50 岁女性,主要是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乳腺增生症主要临床表现是乳腺疼痛、结节肿块状态及乳头溢液。乳腺疼痛可与月经相关,也可不相关,重者影响生活质量。乳房检查:如果为结节状态,可见颗粒状结节、条索状结节或腺体增厚,结节常为多个,可累及双侧乳腺。如果为肿块状态,则肿块一般较小,形状不一,可随月经周期性变化而增大、缩小或变硬、变软。乳头溢液常为淡黄色、无色或乳白色浆液,血性溢液少见。彩超检查表现多为回声增粗、增强,内可见低回声结节,结节边界不规则,界限欠清晰,囊肿则表现为无回声的液性暗区。治疗上,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症状轻的患者不需治疗,做好随诊和观察即可。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可以应用药物治疗,主要是消肿散结的药物,如桂枝茯苓胶囊、小金胶囊、夏枯草等。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可以缓解乳腺增生导致的疼痛等症状,但对于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不能起到根治作用,所以,女性朋友们不要认为吃药会把乳腺增生给吃好,即便症状改善了,该复查还得复查。最后,就是外科干预了。乳腺增生症在随诊和观察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可疑恶变倾向或可疑恶变时,需要进行抽吸或穿刺活检,根据活检的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观察或是手术治疗。各位女性朋友们,现在搞懂乳房疼痛症和乳腺增生症了吧?我们来总结一下:乳房疼痛症是一种生理痛,一种感受,不伴有乳腺的病理改变,一般不需治疗。乳腺增生症会痛,是一种病,伴有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一般需要治疗和随诊观察。
哺乳期乳腺炎就是喂奶期间发生的乳腺炎,我们换个说法,看成不成立,是不是不喂奶了,就不会得乳腺炎呢?答案是----“不喂奶,也会得乳腺炎!!!”这个不喂奶也会得的乳腺炎,学名叫做“非哺乳期乳腺炎”,这个乳腺炎可比哺乳期的乳腺炎难缠无赖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哺乳期乳腺炎是急性炎症,一般来去匆匆,通通奶、热热敷、大不了吃点消炎药,三五天即好。而这个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悄悄的来,赖上了还不愿意走,治疗起来也特麻烦,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半载,所以,一旦患有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痛苦不说,更会心情不爽,甚至郁闷至极。“非哺乳期乳腺炎”误诊漏诊率高,治疗复杂,病程长,社会大众,甚至是部分医护人员对其认识也很不足,目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我们今天来简单的科普一下。出现哪些异常现象提示非哺乳期乳腺炎呢?最常见的异常是乳腺出现肿块,且在肿块的基础上出现脓肿,脓肿容易破溃至皮肤,经久不愈,我们甚至可以用千疮百孔来形容多处破溃的乳腺。其次是乳腺疼痛和乳头溢液,部分患者伴有乳头内陷。所以,出现上述的异常,当心非哺乳期乳腺炎。出现上述异常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及时就诊。医生会为你安排两件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做彩超检查,二是进行空芯针穿刺活检。彩超检查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们可以用彩超看看肿块的大小、范围、形态等,以及是否形成脓肿。而空芯针穿刺可能大家就不熟悉了,说的通俗点,就是用一个粗些的针头,通过穿刺肿块,从肿块上取一些下来送往病理科检查。不就是一个乳腺炎症吗,怎么还搞的去送病理检查呢?这你就不懂了!非哺乳期乳腺炎细分起来还有两大类,一类是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以前也叫做浆细胞性乳腺炎;另一类是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虽然都是非哺乳期乳腺炎,但是这两类乳腺炎的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所以,送个病理明确是哪一种感染是很有必要的。最后,我们来看一看这个非哺乳期乳腺炎到底有多难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在刚发病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急性化脓性炎症的过程,这时候,我们需要应用足量的抗菌药物控制炎症,疗程一般是2周。待急性炎症期得以控制后,我们就需要分类治疗了。对于病理明确为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的,需要三联抗结核药物治疗,疗程9-12个月。对于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的,需要口服激素治疗,疗程3个月。通过药物治疗能治愈最好,定时复查即可。而通过药物治疗不能治愈的,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肿块扩大切除,病变侧乳腺部分切除,甚至是病变侧乳腺全切除。看完上面科普的女性朋友们,心里有没有拔凉拔凉的!喂奶时有风险,不喂奶时风险犹存。没关系,我们科普的目的就是提高大家的卫生健康认识水平,引起大众的重视。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确难缠,而且病因尚未明确,但是,女性朋友们可以做点事情,回避一些高危因素致病:比如做好乳头乳晕区的卫生(尤其是乳头内陷的)、避免反复的哺乳期乳腺炎发生、不吸烟、减少口服避孕药物、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等。
什么是阑尾周围脓肿?不晓得呀!没关系!急性阑尾炎总听说了吧?急性阑尾炎不及时手术,阑尾化脓、穿孔,被腹腔里的大网膜、肠管、肠系膜等组织器官包裹起来,便形成了阑尾周围脓肿,说白了,就是一个大脓包。所以说,阑尾周围脓肿是由急性阑尾炎演变而来,一般发生在急性阑尾炎发作后3天左右。在新冠肺炎防控常态化工作期间,我发现阑尾周围脓肿比以前有明显的增多,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担心医院是新冠肺炎的“高危区”,而不愿意前往医院就医,导致急性阑尾炎不能及时治疗,“拖”成了阑尾周围脓肿。这一“拖”危害可大着呢!脓肿可导致腹痛腹胀,刺激肠管发生肠麻痹,引起肠梗阻,不能进食;脓肿向腹壁方向侵犯,可引起腹壁脓肿,甚至破出至体外;脓肿向腹腔的器官侵犯,根据穿破器官的不同,可引起肠瘘、膀胱瘘、阴道瘘等;脓肿破裂,可导致全腹腔的感染;脓肿的毒素吸收,可导致发热、肝脾肿大、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急性阑尾炎首选手术治疗,目前多选择微创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并发症少,恢复快,一般术后3天即可出院。而“拖”成了阑尾周围脓肿,则失去了一期手术的机会,一般需要先给予抗菌药物应用,局部的理疗、药物外敷等治疗,让脓肿吸收。对于不易吸收的脓肿,则要给予穿刺引流,甚至行手术引流脓肿。阑尾周围脓肿治疗周期长,一般为1-2周,甚至成月治疗。经过抗炎、引流等治疗,患者脓肿得到控制,再过3个月左右可接受二期阑尾切除术,在这3个月期间,阑尾炎也可再次发作,甚至陷入反复发作、反复治疗的循环中,就这样,本来3天可搞定的阑尾炎,硬生生变成了3个月的折磨。所以说,急性阑尾炎需及时手术治疗,莫要一“拖”变成千古恨。
17岁的小王阑尾炎反复发作很多次了,每次发作痛的厉害的时候都想做手术,可是一想手术后会痛,又得在肚子上留个口子,手术的想法就放弃了,所以每次打打针就熬过去了。前几天,小王的阑尾炎又犯了,那叫一个痛啊,到了普外一科门诊,恰好是我值班。小王张口就说:大夫,阑尾炎犯了,我要打针。一番查体及检查之后,小王的确是阑尾炎,我说:你这阑尾炎症很厉害,而且反复发作多次,这得手术啊?大夫,我可不做手术,痛,还留个大口子。现在都是腹腔镜微创啊,肚子上只有几个孔洞,恢复很快,疼痛很轻微的。我都打听了,现在的腹腔镜微创确实好,恢复也快,可是需要在肚子上打三个窟窿,三个窟窿啊!肚脐上一个,小肚子上俩,掀起衣服就看见了,我可不想这样。那我给你打一个洞,藏得你看不见,行吧?真的?当然是真的,办住院吧,中午手术。中午的手术很顺利,这是术后小王腹部的情况,只在肚脐处留下点痕迹。这是小王术后第一天的情况,和主管大夫冯超医生一起,跟没事人一样,而且也没有疼痛感(知道为什么吗?本来手术创伤就小,我们又在小王手术的地方注射了长效麻醉药,所以术后感受不到疼痛)最让小王高兴的是:术后第二天换药,小王竟然没发现自己肚子上有刀口,当时小王那吃惊样,很是很可爱的。其实小王的肚子上不是没有刀口,只是隐藏的很好罢了,不仔细寻找和查看是不易被发现的,这个小刀口在他的肚脐那。我们管这样的手术叫做单孔腹腔镜手术,一般会根据患者肚脐的形状设计一个2cm左右的小切口,通过这个切口放进去各种器械,完成手术。一般用来完成相对简单的手术,比如说阑尾切除、胆囊切除、妇科的卵巢输卵管切除等。因为切口在肚脐处,如果设计合理,术后几乎不理任何痕迹,所以特别适合有美容要求的患者,即便穿个露脐装,也是没有问题的。好的,今天的单孔腹腔镜就聊到这,它可以帮你把刀口藏起来奥。对于微创和美容有高要求的朋友们,别忘了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普外一科啊,我们是您身边的健康守护人。普外一科微创热线:86977089(护士站)86977128(医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