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是这么界定精神分裂症的。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病因太多,太复杂),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比如无故发笑,哭笑无常等)。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这意味着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智力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有些还是智商很高的患者呢),部分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慢性的意思就是容易复发,需要长期与药物和医生打交道,让人头疼),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不能断根,但是能康复)。在精神科的门诊及住院部本病患者约占就诊人数的2/3。 那么,一般会有什么样的症状表现呢?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和多样,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可有很大差别,但具有一些特征性的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障碍。可大致分为基本症状和附加症状两大类。基本症状包括联想障碍、情感症状、意志活动减退等。附加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和意志行为障碍等。(1)联想障碍: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其特点是,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在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可表现为对答不切题,叙述事物缺乏中心内容,使人感到难以理解;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甚至语词之间也缺乏联系。有些患者可感到思维突然中断,或突然涌现大量的意念并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有些患者用一些平常的词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意义,别人无法理解,或将两个或多个完全无关的词拼凑起来,赋予特殊的意义。(2)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之一。其最早涉及的是较细腻的情感,如对亲人欠体贴,对同事、朋友冷漠。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生活、工作和学习毫无兴趣,甚至对令人十分痛苦的事情也无动于衷,表现出惊人的平淡。最终患者丧失与周围环境的任何联系。在情感淡漠的同时,患者可出现情感反应与环境的不协调,与思维内容及行为不一致。患者可为琐事而暴跳如雷,或含笑叙述自己不幸的遭遇。(3)意志活动减退:患者变得被动、孤僻、退缩,缺乏主动性,活动减少,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要求降低,无故旷课或旷工。严重时患者对生活的基本要求也缺乏。如不注意个人卫生,终日无所事事,或呆坐或卧床。部分患者的行为与环境不协调,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如肥皂、泥土等,伤害自己的身体。(4)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幻觉是本病最常见症状之一,其中又以幻听的形式最为常见。主要是言语性幻听,内容往往是使患者不愉快的,如威胁患者或命令患者做这个,不做那个;评论患者的言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声音在互相争论;听到的“声音”中有“他”或“她”的字眼;说出患者的思想,或思维被广播。患者的行为常受到幻听的影响,或作侧耳倾听状,或与之对话,或沉醉于幻听中自语、自笑。幻听有时可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其他类型的幻觉虽然少见,但也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见到,如幻视、幻味、幻嗅和幻触。精神分裂症的幻觉体验可以非常具体、生动,也可以是朦胧模糊,但多会给患者的思维、行动带来显著的影响,患者会在幻觉的支配下常做出违背本性、不合常理的行为。如有的患者在幻听的影响下辱骂甚至殴打亲人;有的患者为了躲避幻听的“骚扰”而频频上访,要求有关部门拆除安装在自己脑子里的“播音器”。感知综合障碍在精神分裂症并不少见。人格解体在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特点,如患者感到脑袋离开了自己的躯体,丧失了体重,身体轻得好像能被风吹起来,走路时不感到下肢的存在等。(5)妄想:为常见症状,具有内容荒谬和泛化的特点。也许在疾病的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某些明显不合常理的想法还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逐渐与病态的信念融为一体。临床上以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和影响妄想最常见。有的患者坚信有外力在控制、干扰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为有特殊的仪器、电波在操纵或控制自己;或坚信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所想的事已人人皆知。这些症状常是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6)紧张症状群:以患者全身肌张力增高而得名,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两者可交替出现,是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典型表现。木僵时以缄默、随意运动减少或缺失以及精神运动无反应为特征。严重时患者保持一个固定姿势,不语不动、不进饮食、不自动排便,对任何刺激均不起反应。在木僵患者中,可出现蜡样屈曲,特征是患者的肢体可任人摆布,即使被摆成不舒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变。如将患者的头部抬高,好像枕着枕头,患者也能保持这样的姿势一段时间。有时患者也可以突然出现冲动行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一般没有意识障碍,妄想、幻觉和其他思维障碍一般都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发现。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多缺如。想要了解更多精神心理知识,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松绑集”,或者微信直接搜索“wangchun010”.
很多患者,在求医的道路上会遇到不少的问题。比如如何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医生。分几个小问题来说一下这个问题吧。首先是,我去哪里可以找到比较好的正规的精神心理医生。比较简单一点的办法就是,从医生所在的单位规格和资质来判断。比如,一般的三甲医院肯定专业性医疗质量等会更好。专科性的医院,肯定好过综合性的医院(主要指的是精神心理方面的),比如精神专科医院,因为是专门收治相关类型的病人的,自然专业性以及医疗服务配套都会好一些。经济发达一些的地区的医院,相对来说可能专业水平也会更强一些。那些私人营业的精神疾病医院,就比较鱼龙混杂一些。当然,现在互联网医疗也慢慢发展起来了,有些网站平台也开始涉及精神甚至心理治疗的服务,同样的,要看该平台是否是比较大型的,以及其中的医生,本身的出身资质是不是符合以上所说标准。其次,我去哪里可以找到适合我自己的需要的医生呢?除开以上的参考标准之外,要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医生,就要继续找到医生们的个人简历和简介。他们擅长什么领域,工作了多少年等等。这个一般在网上,或者医生所在的单位官网上都有。当然,如果一个患者搞不清自己具体是什么问题类型,也没法对应的找对适合的医生的话,那就不妨先找一个正规医院的普通精神或者心理门诊看一下,做一个评估判断之后,再决定寻找更合适的医生。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精神心理问题,很多和一般生理性的疾病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精神心理问题很多都是彼此相关的,并不一定像生理疾病那样分的那么清楚。比如强迫症的人,也可能会伴有抑郁的问题,还可能伴有性格和心理层面的问题。所以,也不要执着于完全找到一个绝对对应自己症状的医生。至于医生的耐心、个性等专业之外的情况,只能是患者本人多去接触沟通,才能逐渐确定是否适合自己。最后,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是有区别的,对应的治疗也是有差别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些,按照前面说的,患者如果不确定自己大概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首先先去门诊或者正规网络平台上做一个评估。如何需要用药,就找合适的药物精神科医生。如果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则需要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治疗师。注意,精神科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俩个专业领域,但是,目前我们国内的现状,是连很多正规精神科医生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精神科医师自诩自己也做心理治疗。但是,并不一定真的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所以,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有俩个,一是看医生的专业背景,包括读书时学的什么专业、受过什么专业训练(心理咨询需要长期的心理学方面的实践训练的)、擅长什么疾病类型等,如果一个医生,给不出比较正规或者具体的训练和专业学习经历,就需要合理的质疑了。另一个标准,则是和医生交谈的主观感觉,是不是交流比较顺畅、舒适、清晰等,显示了医生的实践能力。再专业,感觉很不好的话,也需要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多说几句:涉及到需要用药的,建议去正规专科精神科医院。涉及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正规专科医院的有资质有心理咨询培训经历的心理咨询师或者治疗师可以考虑,社会上的很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也可以考虑,只要该机构从业人员能拿得出专业的受训经历,也是可以尝试的。当然,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行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有很多不清晰不够专业的问题存在,确实需要患者自己多去了解一些心理咨询的相关资料和信息,了解的多了,自然就大概知道什么是专业了。有一些大型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也都还不错。记住一点,那种类似莆田广告夸大夸张效果式的宣传,就要小心了。毕竟,无论是精神疾病,还是心理问题,都不上一朝一夕产生的,改变起来也肯定不会那么快速那么无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健康问题。但由于目前对精神健康知识的认识尚存在许多误区。(1)精神病就是神经病:受影视或小说等作品影响,社会上常把精神病误称为神经病,但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其主要区别在于精神病指精神活动有严重紊乱,精神状态有显著障碍,如精神分裂症。而神经病是指神经系统有器质性病变,如脑炎可表现为肢体瘫痪、疼痛、麻木、肌肉萎缩或意识不清等。二者明显不同。(2)精神病都表现为胡言乱语、哭笑无常:只有小部分精神病人有以上表现。有些患者只表现在感知、记忆力、注意力智力、情感反应或意志活动等某个方面的异常,而其他方面可以基本正常,特别是在疾病早期或恢复期,说话可以依然有条不紊,上班干活一如既往,待人接物也较礼貌、行为有序,不经深入了解,并不能发现有病。(3)精神病人都有暴力倾向:持这种观念的人不少,故对精神病人恐惧,怕接触,其实这是误解,实际上大部分病人都是怕事及畏缩的,只有少数患者在出现怀疑别人加害自己,即在“被害妄想”症状的驱使下,为了“保卫”自己才可能出现侵略性。一般都是安分守己的。(4)精神病人都是愚钝及懒散:精神病人的智力与正常人不分伯仲,有的智商还很高,并不愚蠢。只是在发病期受幻觉妄想等病态的影响,出现某些不可理解、荒诞的想法或怪异的行为,如扮鬼脸、行为幼稚、呆坐呆站、不知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等,并不是智力问题。另外,部分患者的呆滞、迟钝也可能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反应,在减药或停药后就可以好转及消失,目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明显减轻了这种反应。(5)精神病人都应该隔离:精神病人在急性期有冲动、自杀行为时可以隔离。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便可逐渐康复。此时他们需要过正常人的生活,融入社会,采取人性化管理、半开放治疗,允许陪伴,适时假出院等措施,都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相反,此时继续隔离只会加重他们脱离现实生活及思维内倾化,而无法达到康复目标。(6)心理障碍比精神障碍轻:由于“心理”一词概念宽泛,人们在习惯思维中常倾向于指正常方面,而“精神”则容易使人联想为病态的心理行为,这就是在现实中,许多人可以接受“心理障碍”的诊断,而不能接受“精神障碍”的诊断,误以为前者比后者轻的原因。从广义上讲,“心理障碍”包含“精神障碍”;而狭义的“心理障碍”指轻性精神障碍,如神经症。(7)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等于精神病:“精神疾病”与“精神病”仅只一字之差,易误以为两者等同。精神疾病与精神障碍实质是一样,它的范围非常广泛,有轻重之别,包含有精神病之意,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神经衰弱、各类神经症、癔病、性心理障碍、失眠症、精神发育迟滞等。而精神病比精神疾病概念狭窄,属于严重的精神障碍,一般是指精神分裂症、妄想性障碍等疾病。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有可能有“精神障碍”,此时就因怕被认为是“精神病”而羞于就医,导致贻误病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8)心理咨询或治疗可解决所有精神障碍:许多有精神障碍的人,到医院后希望单纯依靠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解决问题。这是片面的观点,它夸大了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作用,甚至造成了病情的延误。许多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发病不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还与脑内某些神经递质失调有关,因此,治疗上应以早期的药物治疗与后期的心理治疗相结合,单纯的心理治疗仅能起到部分的治疗作用,不会取得较满意的疗效。(9)中药可以根治精神疾病:由于对精神疾病的病因研究仍不十分清楚,所以就无从根治可言。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系统的研究证实中药可以根治精神疾病,中药虽在治疗精神疾病中有一定作用,但不可相信一些夸大的宣传。现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西药,可同时辅以中药治疗。总之,希望人们应正确的认识精神疾病,如果您身边有人患有精神疾病应及时去精神科或临床心理科就诊,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较好的预后
最近碰到一个女病人,来时家里人连绑带架的弄过来的,混乱不堪,医生问东她答西,根本无法正常交流。而且那人很高兴,莫名其妙的高兴的那种。一般碰到这种情况基本上能判断肯定需要住院了,跟家人了解情况之后才知道,这种亢奋又胡言乱语的情形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了,经常不睡觉,在外面乱跑,有很多想法,比如一会儿说要去开店卖东西,一会儿又说要换个工作做总经理,一会儿又说要去进修深造考大学,根本跟不上她的思维。本来只是一个超市的收银员,却一下子冒出这么多的宏图大志,关键是一下子蓬勃而出,都没时间想想自己的计划是否因为太不现实而被人嘲笑。确实,她根本不会顾及其他人什么看法,已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妙新世界当中了。可是,如果你觉得她每天都很开心那就错了,她是极不稳定的,如果你仔细问问她具体计划,她马上就会骂你怀疑她,骂你没良心,然后在家人没反应过来之前就开始大哭了,还是特伤心的那种,真真让人的小心脏受不了,所以家人都被搞疯了,不知道这是着了魔还是遇到啥刺激了,根本没想到这人跟以前完全不同,据说她以前既内向又懂礼貌,最后经过医生的诊断,判断患了和抑郁症同类型的精神疾病:躁狂。 有病当然就得吃药啦,实际上这类病一般很快就能控制住症状,所以,果然,经过俩三个星期的治疗,病人确实基本清醒过来,恢复了往日的正常状态,如果你以为我想表达的只是这个特别症状被很快的治疗好了的话,那是不够的,实际上每年有很多这样的人来住院,并且他们许多都是重复住院,常常是不小心就旧病复发,最后不可收拾只能回到医院,所以人们发现这种疾病最麻烦之处就是不能去根。药物能够迅速控制症状,但是,却不能控制他们回家后不接受到刺激,也无法提升他们碰到刺激时的心理素质,所以,这就回到治标与治本的问题上了。 那么,为什么他们受了刺激就会发病,其他人同样遭受刺激却能扛过来呢,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承受能力不行,那为什么他们的承受能力不行呢,承受能力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除掉天生的遗传基因(家族遗传很厉害)、出生时的神经发育不良、以及智力低下等先天原因之外,主要就和后天家庭教育下的性格有关了,不是说家教越严越早点让孩子受挫折就越好,更不是说事事顺着孩子就可以避免受伤,而是在适当的年龄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挫折,这话就很不容易执行了。 还是拿这个病人来举例吧,做了几次心理治疗之后,对她生病的前因后果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实这次发病只是长期积累的问题的爆发,并非纯粹某一个重大刺激导致。所谓长期积累的问题,主要和家庭环境有关,她出生于一个多子女家庭,父母重男轻女(在这么现代化的社会,这个可怕的思想一次次的出现在我们的很多病人生命当中),她排行老三,前面有几个姐姐,后面还有个妹妹,直到最小的弟弟出生,家里才停止了造人。可想而知他们女孩在家里的地位如何了,加上经济条件不好,很小就辍学了,在家里基本属于那种没有存在感的孩子,自己不使劲喊叫就不会有人管的状态。所以,在我们面前的这个人,经常表现出幽默和奇怪夸张的动作,其实是为了保持被关注的存在感,一个人缺乏关注到这种程度,其内心的恐慌感可想而知。在这个家里,从来也不会有人来表扬她鼓励她,给予她肯定和关心,所以为了得到基本的关心与肯定,只能拼命挣钱,拼命向父母表示自己的尊重和听话(中国这样听话而沉重的孩子实在太多了),但即使这样父母也只是在被她孝敬的时候能注意到他,剩下的时间则习惯性忽略。如此这般的循环,直到有一天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活着,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对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有一种深深的抑郁和绝望,加上长期的工作压力,无人可以倾诉,找不到自己的意义与目标,又难以真正放松和关心自己,在某一个晚上开始躁动混乱,难以入睡,直到全面爆发。 所以你看,那么可怕的古怪的病往往都是这么一点点累积起来的,长期的压抑,缺乏真正的关心呵护,被忽视被否认。听到她笑着描述自己的故事时让人很心塞,她还担心自己麻烦到父母,不想让父母为自己操心,不想因为自己又花掉家里的积蓄。她已然不能正当的表达自己作为孩子应该享受的权利了,哪怕生病了,也诚惶诚恐。 她很快就出院了,临出院时,我试图告诉她以后要对自己好一点,我话还没出来,她就高兴的告诉我说自己终于可以出院了,以后要继续努力挣钱孝敬父母。听她这样说我反而内心五味杂陈,对她来说,他人比自己重要,照顾好他人比什么都重要,而卑微的自己,却从来不敢放肆撒娇,哪怕在自己的亲人面前。好在她的父母经过这次住院认识到了一些自身的问题,应该对她会有一些变化,但愿,这变化能够被她接纳和享受,从此让自己在亲人面前任性一点点点点。
精神分裂症大多于青壮年时期发病,得了精神分裂症是否能结婚是很多病人及其家人所关心的问题。 我国婚姻法规定,患有医生认为不能结婚的疾病者不得结婚。精神分裂症患者能不能结婚由精神科医生提出意见。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可以结婚的.但重要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恋爱,结婚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 1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时机。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疾病急性期有各种精神病性症状,丧失现实检验能力,不能谈恋爱和结婚;在精神分裂症的缓解期,自知力恢复,可以谈恋爱和结婚。 2精神分裂症患者得病后,即使经过治疗,也可能会遗留一些社会功能的缺损,如交往能力下降,对问题的分析.判断.推理脱离实际情况等.因此.监护人要对他多提出建以.帮助患者分析.观察问题,再作出最后决定(要谨慎)。 3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谈恋爱时,要实事求是地讲清楚自己的病情,而不应隐瞒病情,以免婚后导致婚姻纠纷,对己对人都产生不良影响(这个问题很多患者都碰到过,如果对方能够接受的话才有可能将来生病了也不会被抛弃。同时告知对方也是对对方的尊重,爱不能那么自私)。 不过,医生的角度来看,一般是不推荐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子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精神分裂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的发病率,(可参见前一篇文章),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宜生育子女,婚后应立即由其中一方做绝育手术。 2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缓解后还要长期服用维持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而这些药物有致胎儿畸形的副作用,如果停药又可导致病情复发,造成兴奋,躁动、又可导致流产或胎儿发育不良。(所以,决定生育,是冒着比常人更大的风险的,对母子都是,因此只有在病情很稳定生育期间基本可以不吃药的情况下才可能去生育) 3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缓解后易遗留社会功能缺损,常不能履行做父母的职能,甚至就业困堆,经济上难以抚养子女。(生孩子只是做父母的第一步,抚养教育更重要,很多分裂症的父母并不能很好的照顾教育孩子,与其这样,不如不让孩子出生) 4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人身安全往往得不到保障,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会打伤或杀害自已的孩子。 最后,无后为大,也是中国人的重要传统观念,如果要生育,一定要谨慎,提前与医生沟通好,不要冲动,不然危害更持久。一定要弄清楚,生孩子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或者为了家人。
做梦,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但是做梦,又带有很多与日常其他现象不一样的神秘色彩。睡觉起来时,脑子里还想着头一晚梦里的各种光怪陆离的奇异体验,甚至有时候还特别逼真,这不由得加剧大家对于梦这样一个古老现象的各种困惑和好奇:梦到底是怎么回事,梦真的有意义吗?01梦是什么?关于梦:通常是指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很多时候都是非逻辑性的、奇怪的、碎片式的。研究发现,人的睡眠根据脑电波变化会出现周期性,按照每晚八小时的睡眠时间来计算的话,一晚上大概会有四到六个睡眠周期,下图中快速动眼睡眠阶段(REM)就是梦的发生时刻。因此,一般人一晚会做四到六个梦,而且所有人都会做梦,只是有时候我们醒来时没有处在梦发生的时刻,以至于我们不记得做过的梦。02梦有意义吗?关于梦的意义,古今中外都有大量的解读,例如中国流传千年的《周公解梦》,而国外最经典的莫过于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梦的潜意识理论。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都对梦这一现象有了更多的研究发现。尽管有不少的神经生物学家们认为,梦是大脑在休息状态下神经过程的一个随机性的结果,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包括进化心理学家、认知神经专家等在内的许多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都在证明,大脑的做梦现象是有各种目的和意义的[1][2][3]。03梦有什么意义?结合目前大多数主流的科学研究结论,梦存在的各种意义大概如下:No.1身心状态的表达与调节我们做的梦,很多都带有我们生理上以及心理上的各种信息传递。比如最常见的“到处找厕所”的梦,多数都是因为膀胱憋尿的生理原因导致的。同样的,许多的梦都可能在以这样的方式提示我们身体的状态与需要。尤其是如果频繁的出现某些类似主题的梦的话,有可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需要进一步关注的信号。另一方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常常也在对我们内在的各种情绪感受进行表达甚至调节。许多梦看起来很奇异,但其中的情绪感受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近期内在的真实反映,甚至可能是平日被我们选择性忽视的那部分不良情绪的表达[4]。比如梦到焦虑的考试,有可能对应的是近期面临的某些选择和考验等。借由这样的梦境内容,帮我们释放并且思考如何更好的应对这些挑战。No.2预防与脱敏有时候,我们做的梦,是关于即将要面对的事情的。比如大考来临之前,我们可能会频繁做相关的梦。这样的梦,除了情绪的表达之外,也带有预防和预演的作用。通过梦到各种可怕的情境,让我们对接下来的结果多一份警醒和掌控。芬兰图尔库大学心理学家AnttiRevonsuo和同事们相继通过实验的方式,发现梦境有时候就是各种险境的模拟,做梦可以让人学着更好地面对危险[5]。他们发现,梦中时常会出现攻击、追逐和危险动物等画面。60%-77%青年人的梦都充满威胁,甚至研究人员解读猫狗的梦中动作也发现,它们的梦同样充满了猎杀和搏斗。因此他们认为,某些梦可以帮助训练我们的自卫能力:逃脱、反击、适应等。而且,梦的效果比想象更逼真,做梦者在梦中所有感官和运动器官都被调动起来——虽然都是虚拟的。当然,某些关于社交问题的梦,同样也有这样的作用。此外,除了预防预演的作用,梦有时候也能帮助我们脱敏,提高心灵承受能力、恢复心理韧性。个体如果不幸遇到各种天灾人祸的巨大打击,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应激性反应,其中频繁做噩梦是重要的一个表现,此时的噩梦,是心灵恢复的一个正常经过阶段,它是帮助我们不断体验那些现实打击并逐渐从中走出来的想象脱敏。No.3增强认知功能梦的发生,是大脑对内外刺激的整理与重组,会极大的增强我们认知的功能。1、帮助整理碎片化信息我们的感官会接收到大量的刺激和信息,大脑除了白天清醒时要进行整理和反应,在睡梦中同样需要进行这样的工作。而梦是对旧的神经元连接的洗牌过程,它能帮助我们清除掉那些无效的连接,增加大脑的运行效率。它就像一台计算机的硬盘的碎片整理:对神经元连接进行重新排序,使系统更简化。2、帮助强化记忆与学习能力有些梦会对前一天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重现并重组,从而加深对事件的记忆。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蒂克戈尔德(RobertStickgold)在2007年的一项针对梦的研究证实我们如果在学习后梦到其过程,学习将更加高效[6]。在该研究中,通过教一些受试者学习一种迷宫游戏,之后小睡45分钟,结果发现,那些做梦内容与睡前所学有关联的受试者醒来后的效率是其他人的3倍,就算仅仅是部分关联(有些人只在梦中听到游戏的音乐)也提高了效率。一些在学习中被激活的大脑区域在睡眠期间会被重新激活,且激活强度更大,从而使得第二天学习表现会更好[7]。3、帮助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不少研究显示( SusanneDiekelmann,2017,IsabelleArnulf,2020),“带着问题睡觉”能让我们更容易获取新的灵感和创意,从而更快找到解决方案[8][9]。其中心理学家SusanneDiekelmann和同事们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睡一觉之后,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一倍。所以,当觉得进展困难的时候,我们不妨先睡一觉做做梦。对于梦的这些意义,大众尽管都不甚了解,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梦的各种兴趣和讨论,有的解读甚至流传了很久。以下针对一些常见的梦的困惑,做一些简要回应。问:梦都是反的吗?当然不一定。梦的内容有时候会和现实有关联,但很多时候也不一定,了解梦中呈现的某些主题,尤其是需要去了解梦中呈现的情绪体验,那个部分更贴近我们内心真实的状态。所以解梦,需要向内问我们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做一些展开和连接,而不是纯粹的找标准答案。梦往往带有多重意义。问:老是重复做一个梦是怎么回事呢?如果频繁的做同一个梦,或者同主题的梦,多数说明我们近期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关注着此类问题,可能是现实中未解决的某些问题,也可能是某些未放下未消化的心理情结。哪怕看起来是不相关的一些奇怪的内容,其中的主题和象征化意义仍然值得注意。例如某些未解决的心理创伤,可能会持续的以同样的梦的形式出现。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寻求专业的会释梦的心理咨询师来展开探讨。问:多梦是不是就说明睡眠质量不好呢?研究发现,所有人都会做梦,只是有的人记得的多有的记得的少,判断睡眠质量的好坏不能单纯从梦的多少来进行。当然,总是做很多梦,也有可能与心理冲突过多、内心敏感度高有关。所以,多梦有可能表示睡眠质量不好,但并不必然。问:噩梦了怎么办?偶尔噩梦,不代表自身问题的严重,但如果噩梦频繁密集,确实需要引起关注。有些心理问题的出现甚至恶化,就是先从失眠和噩梦开始的。此时,需要认真对待,积极关注自己的内在状态,尝试做一些宣泄表达和调整,必要的时候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科医师的帮助。问:梦能预示未来吗?梦不大可能有未卜先知的神秘预示性。但不排除有些梦确实能一定程度的预测到一些事情的发生,比如梦到自己被开除,梦到考试挂科等等,这类预示多数基于内心对内外在现实的某些合理推测,并非因为梦本身的神秘力量所致。参考资料:[1]. MarkSolms.TheInterpretationofDreamsandtheNeurosciences [J]PsychoanalysisandHistoryVolume3,Issue1.2001.PP79-91 [2]. AnttiRevonsuo;KatjaValli.Howtotestthethreat-simulationtheory[J]ConsciousnessandCognitionVolume17,Issue4.2008.PP1292-1296[3]. Walker,M.P..(2011).Aroleforremsleepinrecalibratingthesensitivityofthehumanbraintospecificemotions. Cerebral Cortex,21(1),115-123. doi:10.1093/cercor/bhq064[4].Levin,R.,&Nielsen,T.(2009).Nightmares,BadDreams,andEmotionDysregulation. CurrentDirectionsinPsychologicalScience, 18(2),84–88.https://doi.org/10.1111/j.1467-8721.2009.01614[5].AnttiRevonsuo;KatjaValli.Howtotestthethreat-simulationtheory[J]ConsciousnessandCognitionVolume17,Issue4.2008.PP1292-1296[6].RobertStickgold;MatthewP.Walker.Sleep-dependentmemoryconsolidationandreconsolidation[J]SleepMedicineVolume8,Issue4.2007.PP331-343[7].ErinJ.Wamsley,RobertStickgold.Memory,Sleep,andDreaming:ExperiencingConsolidation[J]. SleepMedicineClinics.2011(1)[8].SusanneDiekelmann;InesWilhelm;UllrichWagner;JanBorn.Sleepimprovesprospective rememberingbyfacilitatingspontaneous-associativeretrievalprocesses.[J]PLoSONEVolume8,Issue10.2017.PPe77621[9].AncescaSiclari;KatjaValli;IsabelleArnulf.Dreamsandnightmaresinhealthyadultsandinpatientswithsleepandneurologicaldisorders[J]TheLancetNeurologyVolume19,Issue10.2020.PP849-859[10].Thebrainasadreamstategenerator:anactivation-synthesishypothesisofthedreamprocess.(1977).AmericanJournalofPsychiatry,134(12),1335–1348. 作者:王春 (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注册系统心理师。喜欢本文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积跬心理”了解更多。)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经常有来访者跟我抱怨,自己的父母如何的不理解他,如何的让他愤怒、失望,然后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讨论很多次,却很难过得去。有多纠结这个问题,它就有多重要。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渴望:最亲近的人可以充分的理解自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解呢?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这些词都被用烂了。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当这种“理解”发生的时候,被理解者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呢?一位来访者这样比喻:好像阳光照进了心里,穿透了迷雾,整个人都被照亮了。那一刻,你不再孤独,不再压抑,好似心理有了温度,人仿佛也重新活了过来,可以动弹了。你所有的努力、付出、牺牲、委屈统统都被看到、被接纳、被抚慰,很放松、很熨帖。那一刻,终于可以放肆哭一场、安心的喘息一下。总之,你来到了一个可以尽情说理、肆意释放的地方。光看这段描述,就十分让人舒适。所以,一个人如果长期获得不了这些感觉,势必是局促的、紧张的、僵硬的、孤独的、压抑的、干枯的、甚至是抑郁和扭曲的,就像长久阴沉下的天。可是,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很多家庭就是没有或者稀缺呢?父母为什么不去好好学习这一部分呢?因为这种理解的发生,很难。它需要耐心听到表达者的准确信息,需要感受信息下各种负面的情绪,甚至需要接纳这些情绪的存在,尤其是这个接纳,极其艰难。举个例子,有一段时间,工作很辛苦,于是有一天,你跟父母说:最近工作太累了,不想上班了。他们一听,急了:“什么,不上班你吃什么?”然后开始告诉你“现在找个工作多不容易,你这种想法太可怕”巴拉巴拉……其实你看,他们回应的是你“不想上班了”这个句子,他们以为你已经有了这个想法,要跟他们商量这件事。但殊不知,你的重点其实在前面,“最近工作太累了”,这就有了误解的产生。你会开始气不打一处来,觉得他们根本不理解你,不顾你的死活,只在乎你有没有工作,你的工作能不能保得住。而实际上,如果你更侧重性的告诉他们,你最近工作太累了,累到恨不得都不想去上班了,或许他们就能跳过自己的担心而听到多一点你的辛苦,从而如你所愿的尝试去理解你。当然,也可能,你这么说了,并且说的很清楚了。你:最近好累啊,真是难受,工作怎么这么辛苦啊,我恨不得都想辞职了。他们:哪份工作不累呢(别幻想了)……他们:你这算什么,我们当年怎么怎么样(夸耀自己吃得苦多?),那也没有要辞职啊(你就是太脆弱)。他们:累也没办法啊,谁叫你当初不好好学习呢(你自作自受,别找我们。)他们还是没有理解你。不过,在这些回应里,他们其实是感受到了你的情绪的,他们知道你“很累”,但是,他们选择忽视这个情绪,或者干脆堵住这个情绪,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情绪的释放是没有意义的(你这算什么),甚至是有害的(你这么矫情,哪像当年的我们),他们要赶紧替你处理掉这份危险。所以你看,简单一句“理解我”,涉及到的背后的要求可一点也不简单。理解发生的前提,是对方真的听懂了你想表达的意思,这并不容易。排除你本身的表达能力这个因素之外,对方对一些语言的习惯性和偏向性理解,也是造成误解的很大因素。所以,有时候对方只需要多听,多问,不急于下判断,就可以走完理解你的一大部分。当然,有时候对方即使听懂了你想表达的内容,但他就是不能接受,不能认同,这个时候的理解就更难了。那么,接受和认同一段情绪为何那么难呢?还是回到前面那个例子,如果你继续问父母们:你们当年上班就没有过很辛苦的时候吗?就没有这种希望有人来理解一下的时候吗?他们很可能会回答你说:肯定有啊,但是有什么用呢,谁会听你的呢?还不是得自己熬?你看,他们不是没有过和你一样的渴望,但那时的他们也得不到回应,甚至比你遭受的挫败更彻底更严重,慢慢的他们只能压抑甚至否定掉被理解的渴望,因为他们确实没有感受过被理解的好处,反而受挫失望等等难受的感觉一大堆。对“获取理解”这件事只有糟糕痛苦的记忆,也就谈不上给你,甚至都不能允许你索要这份理解了。这就是他们无法认同和接受你索要理解的原因。某种程度上来看,你比他们活的更精致,更敢注重心理感受,对,是敢,他们甚至都不敢让自己继续期待有人能理解了。尽管你也没有得到想要的,至少你还知道,对某些情感的需要是应该的、是正常的,就像一个饥饿的人,不会因为缺乏食物而否定掉自己对于食物的需要。只有那些受挫太严重的人,才会选择彻底否认自己的内心渴望和需要,这是更大的绝望。无法抱怨和表达情绪的人,反而是最难靠近的,是孤立无援的,甚至是自我放弃的。了解了这些,会不会更理解了对方一部分呢?你可能会想,绕了一圈,我还得理解他们,我自己的理解都不够呢。是的,这就是被理解的困难之处,获取理解的前提是,给予对方一定的理解,考虑到对方的理解习惯、情绪觉察以及情绪接受的能力等,给予对方以适当的期待。而现实是,越渴望被理解的人,越无法有耐心的去适度期待,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我受够了失望,要么你就充分的满足我,要么就别理我,让我理性对待,我做不到。所以,在寻求理解的路上,我们必须得慢慢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完全被理解,是一种幻想。尤其对于某些人来说,必须经历幻想的破灭这一绝望过程。不管有多少人际交往或者家庭关系修复专家告诉我们:只要你尝试做一些改变,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局面就会有所改善。我们都要注意,这些方法的使用有一个前提:我们愿意改变我们自己,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改变对对方的期待等,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幻想,延迟一部分渴望,不执着于完全得到理解,理解才能得以慢慢被我们感受到。接受了“他们也许永远都给不了我想要的理解”的绝望之后(这意味着我们开始真正接受,他们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才能真正放下,并且开始思考,哪些是对方可以给予的,哪些是我们自己需要去承担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去争取的。换言之,这份绝望并不会让你完全放弃期待,而是认清了现实,同时又可以去争取和享受有限的被理解,我们不再执着的关注于“无人理解”,而是也能注意到,别人在与我们不同的情况下,仍然在努力理解我们,在渴望理解的同时,我们的眼里也开始有了别人。不知不觉间,你有了更大的慈悲,来认识和谅解这份人性的求而不得。人也就开始慢慢变得平静,该争取的争取,该承担的承担,该失望的失望,心中那份极致的需要和绝望感就会慢慢淡下来,取而代之的,则是失落、知足、感恩、独立等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而这,或许就是真正的成熟吧。
“刚认识的那会儿,对我那么好,现在完全不一样了!”“TA永远也不懂我!”“TA怎么就不能像我对他那样对待我呢?”……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小到拌嘴吵架,大到出轨离婚,多和失望感有关。而这些失望多是发生在两个人你侬我侬的蜜月期之后。它是婚姻情感问题中最常见的一部分,几乎可以说是必然会发生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历时十五年的婚姻幸福感追踪实验,研究了超过24000人在不同婚姻阶段的生活满意度,结果发现刚结婚的第一年生活充满浪漫和激情,之后满意度就会逐年下降。大多数人在两年之后满意度会回归到婚前的状态。婚姻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亲密关系会逐步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浪漫期、权力争夺期、稳定期、承诺期和共同创造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亲密关系经过一个浪漫期之后,就会进入权力争夺的矛盾期,相应的失望感就会不断的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望,是不可避免的,毕竟,随着浪漫的泡沫破灭,总要经历一个重新认识和接受对方的过程。但是,如果这种失望感过强过重过久,则会带来很多严重的问题。具体有哪些严重问题呢?首先,降低亲密关系质量,影响家庭关系和睦。在关系中过多失望,或者没有及时处理好失望,会破坏彼此间建立的亲密和信任,怨与恨会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两个人就会同床异梦甚至渐行渐远。 其次,回避信任与依赖,让我们变得孤独。试想一下,如果无论我们怎么做,都改变不了亲密关系中的问题,最重要的那个人频频让我们失望,精疲力尽之后,便再也不想体验那些失落绝望的可怕感觉。我们甚至因此会对亲密关系本身产生怀疑和排斥,变得不想接近任何人,退回到一个人的偏执和孤独中去。最后,造成重大的心理创伤,影响心理健康。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关系的需要,尤其是依恋关系的需要,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来源。过多的失望感,会损害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降低个体的自尊与自信,导致出现情绪不稳,失眠多梦,工作效率降低,甚至抑郁自杀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家和万事兴,说的正是这个部分的重要性。那么,亲密关系中失望感的严重程度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首先,期待过度。亲密关系往往会被大部分人视为内心深度需要的基础,我们会不自觉的想要像个孩子面对最理想的父母那样期待另一半,人与人之间的应有界限会消失。所以,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可能基于一开始对于对方的某些片段的认识,而产生过多的期待和幻想,但却不知道对方可能做不到。当然,也可能存在另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没有办法控制对对方的期待,哪怕知道这份期待的不现实,却无法降低或者改变。这部分更常见,更困难,也更容易给亲密关系造成伤害性。其次,安全感不足。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表明,很多亲密关系中的问题,都和我们童年时期与养育者建立的不安全依恋模式相关。在亲密关系中,有的伴侣过分焦虑担心关系的不稳定,担心被抛弃被忽视,有的伴侣不能足够信任依赖另一半,过分的独立疏离,还有的伴侣无法建立足够稳定持续的依恋关系。总之,个体内在安全感的不足,会持续导致亲密关系的不良发展。最后,独立性不足。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强调亲密关系中的亲密,认为依赖亲近最重要。但正如前面那个幸福实验所揭示的,最终影响我们在婚姻情感中幸福体验的因素,并不主要在于婚姻关系本身,而在于我们能为自己带来多少幸福感,我们自身的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换句话说,亲密关系更多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所以,过分看重对方、依赖关系,无法为自己负责,会导致彼此给对方太多的要求和控制,反而会增加两个人的内耗和纠缠。当然,独立并不是冷淡、远离,而是一种亲密有间的成熟表现。当然,以上几点原因都是彼此相关的,比如不安全的依恋模式会带来个体独立性的不足,而独立性不足也会导致期待的过度。面对这些失望,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1. 不急于否定亲密关系中产生的失望感。很多时候,失望感会让我们感觉到难过或者愤怒,会被认为是负面的情绪。为了回避这些情绪,我们可能对对方做出更多具有破坏性的行为,比如批评指责、控制、道德绑架等等。但实际上,失望感的出现,往往也蕴含了很多信息,要想真正消除它,就需要了解探索其背后的真正意义。比如,有些失望感的出现,可能代表了两个人关系进入了某些新阶段,但一方还没有完全接受。再比如,某些失望感,只是把两个人原本就存在的差异性真实呈现出来而已。这些有的是发展中的问题,有的是本来就存在的问题,所以,尝试去直面,才能真正处理已经存在的问题。2.学习新的沟通方式,从而满足部分期待。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以自己习惯的方式来与对方沟通,但这些熟悉的沟通方式却不一定恰当合适。一些针对夫妻关系的研究发现,共情性倾听以及积极的沟通行为都有助于彼此关系的改善。共情性倾听指设身处地的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情绪情感,不急于预设和评判。例如,主动而诚恳的去了解对方做不到某些事情背后的真实缘由,或许有助于拉近彼此距离,甚至由此可以一起想办法去解决那些真正的内在阻碍。而积极的沟通行为则主要是指沟通中的主动性、建设性、以及沟通中的积极关注。比如,想要被对方关心,就要讲清楚期待被关心的方式,要尽可能明确直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期待;遇到一些矛盾时,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开始,而不是指责攻击对方做了什么;就事论事的描述对方的哪些具体行为对自己有影响,不急于放大或者给对方扣帽子;适当关注到对方努力尝试改变的积极部分等。总之,更多考虑对方能接受的沟通方式,或许能更好地获得想要的满足。3.调整感知方式,增强期待弹性。有时候,亲密关系中太容易出现“我要你以我想要的方式来满足我”的执念问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不要你觉得,要我觉得”,这样似乎才能让我们感觉到被完全关心关注的妥帖的爱着。然而,人的差异性实在太多,性别、年龄、性格特质、文化背景、三观等等,会造成诸多的矛盾。所以,有时候我们只能跳到对方的位置上去体验感受,去注意到对方以一些我们所不熟悉或者不习惯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关注与关心,例如,一个木讷的伴侣,所做出的很多行动,也许就是他能给予我们的最大的浪漫。学习对这一部分能量的吸收,减少期待的执着,是很重要的缓解失望的一课。4. 接受某些失望的存在,拥抱新的成长可能性。我们很容易在亲密关系中寄予最深最理想化的期待,那些我们曾经没有得到的对待,会被移植到眼前最重要的这个人身上。但不得不承认,某些期待最终就是不可能。我们需要认清这部分现实,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比如离开这段关系,重新去选择。或者,在内心里为这个关系中的不可实现部分,做一些哀伤的处理,接受不够满意的存在。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新的建设性的角度来欣赏甚至学习对方与我们期待不一样的地方,例如,一个人的懒散不够上进,也许正是他能很好的享受生活的另一种表现,我们对于上进的过于看重,反而可能是我们不能很好的享受当下不能肯定自我的防御性表现。所以,亲密关系中的失望有时候并不代表我们都是对的,对方都是错的,也可能相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与局限固化了我们的那份期待。意识到这个部分,然后尝试做一些反思和调整,反而有可能将这样一个对对方的失望变成一次自我成长。5. 增强自身的独立性力量。说到底,我们对对方的不满与失望,多数都是源于我们面对自己的需要与问题的无力。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学会合理分配对对方的期待,如果我们尚不能独立处理自己的需要问题,至少我们可以尝试寻找第三方关系来部分满足,比如发展我们的朋友关系,来部分承载我们在关系中的渴望。另一方面,逐渐增强自我认同,把注意力更多地收回到自己身上,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关照自己,肯定自己,这一点对于很多习惯期待另一半的人来说很不容易,但恰恰又是很关键的一部分。他们正是曾经缺乏了太多自我关照自我照护的经验,不懂得也感知不到自己对自己的关心,才导致过度的对外期待。当然,做完这些,如果你仍然觉得极其艰难而痛苦,则说明我们在亲密关系上的问题超出我们所能自主调整的范围,此时需要向专业人士求助。找一个合适的专业人士,或许能够更好地帮到我们。文:王春 (二级心理咨询师,注册系统心理师。喜欢本文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积跬心理”了解更多。)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类人:斤斤计较,敏感多疑,固执暴躁,易激惹,道德感过强,不易亲近,很难允许不同的意见和想法等。和这样的人做朋友或者伴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类型的人,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偏执型人格的人。一般他们在未成年之前就已经开始有相关的预兆表现,在各种环境背景下广泛地对他人不信任及多疑,以至于将他人的动机解释为深具恶意。根据美国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TR)诊断标准,有以下多种表现者往往已经到了人格障碍的程度了:1、无足够事实佐证下,怀疑别人正在利用、伤害或欺骗自己。2、无凭据地怀疑朋友或伙伴的忠诚或可信任度,心思专注于此。3、不肯对他人吐露心事,只因无理由地害怕谈话内容会被恶意地拿来对付自己。4、在别人无害的评论或事件当中,读出隐藏的贬抑或威胁意义。5、持续地抱持怨恨,亦即无法宽恕别人对自己的侮辱、伤害或轻蔑。6、面对一般人并不觉得有明显冒犯的状况,却自觉人格或名誉被侮辱,因而急速愤怒回应或反击。7、无凭据地一再怀疑配偶或性伴侣的忠实。这类偏执的人,多数有几个特点:敏感多疑、难以信任他人,易出现被迫害感,控制欲强,难以宽恕、耿耿于怀,很难自我反思和改变,严肃警觉、不易放松。也因此,这类人的人际关系特别容易出现问题。因为他们很难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问题,反而喜欢给对方施加各种道德上的指责与压力,最终导致要么关系断裂对方离开,要么对方被控制,只能牺牲掉自我的一部分来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这份关系。所以,改变这类人特别困难。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受害者的极端思维模式。他们容易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价值判断中。你有和我不一样的想法,就代表你在质疑我否定我,因为很多事情只能有一个正确答案。他们难以理解和接受观念的差异性,很难共情性理解他人有和自己不一样的位置和想法。只要对方未按他的期待来对待他们,便容易被当做是对他们的否定与排斥。他们会过分放大他人的攻击性与敌意。推脱责任,在他们那里,反思就像检讨,沟通意味着归罪,因此他们很难主动去认错,真正和他人有建设性的沟通交流。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是危险的不可预知的,是要经常防范和警觉的。他们很容易陷入到受害者与施暴者的二元思维中,难以看到其他关系模式的存在。其次,害怕信任。有很多研究发现,偏执型人格的人,多数在童年时期经历过各种被忽视或者苛责对待甚至严重虐待的经历,这让他们慢慢形成了不信任关系怀疑关系的感知模式,同时也让他们根深蒂固地相信这世界充满了不能信任与无法预测的陌生人。信任是可怕的,和信任有关的表现,比如示弱,求助,情感流露等都是可怕的。这造成了两种情形:一方面他们会以控制关系的方式来抓住和确定关系,而不是对对方施以信任,比如对对方有很多具体的要求,不能违背,不可变通,或者以“我对你那么好,你也应该像我那样对待我”的隐形方式来施加控制;另外一种情形是他们的期待像一个无底洞,你做了再多,有一点不如他意,很有可能他就会勃然大怒重蹈覆辙,把你变成一个十足的坏人,让你感觉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这常常让身边的人极其挫败和无力,似乎永远也填不满他的要求。重建信任感,极其困难。最后,内在的低自尊和自卑。尽管表面上看,他们的表现常常是苛求的、傲慢的、讲究道德感的。但恰恰相反,偏执者的内在极其低自尊和自卑。甚至于前面的两种原因,都根源于此。他们害怕并且敏感于外界的否定、贬低和恶意,不在于外界真的有多可怕,而在于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学会真正的相信和喜欢自己,不能真正的接纳和肯定自己,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有价值,他们从心底是憎恨自己的,就像他们想象中的别人一样厌恶着自己。但他们又难以面对这样幽暗的自己,才会把这份攻击性投射到外界,外化成外界的危险与恶意。相比于面对内心如此的冲突挣扎,把他人当成坏人然后防备打击要安全得多。也正因此,他们才总是重复地在关系中感觉到被针对和恶意。他们的偏执,是内在脆弱上长出的刺,刺痛了对方,保护了自己,却也因此变成了一个作茧自缚的游戏,一个双输的游戏,在打败改变者中证明自己,在证明自己中走向沉沦和绝望。当然,有的人的偏执,也不是在所有的时候都会显露无遗。即使是偏执,也有程度上的差别。而且,既然是人格上的问题,就意味着后天环境的影响因素占大多数,也就意味着这样的问题仍然有改变的可能。那怎样才能更好地与这样的人相处呢?首先,不要想着迅速改变对方。他们对于被改变很敏感,或者说容易从改变的要求中感觉到被质疑与贬低。所以:一来需要做好长期改变和适应的准备,不是短期快速能够解决问题的;二来,不要太明显的表达自己的不满,也不要过于强烈明确的要对方改变。尤其需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尽可能不要以指责要求的方式来表达,会特别容易激起对方的敌意和排斥。以协商、甚至示弱的方式来表达,反而能更好地绕过他们低自尊的防御,进而有所推动。举个例子:当对方指责我们没有很好的记住他说过的话时,我们可以顺势回应说“我这人有时候记性不好,你以后能不能为我多说几遍呢?”通过这样的邀请,既保护着对方的自尊,也在推动对方尝试去适应和改变,其中,不计较对错才能让对方放松下来,进而产生改变的可能。其次,保持冷静,尽量避免陷入攻击指责的游戏。如前所述,偏执者极易不信任关系,质疑你的意图,习惯战斗模式,使得我们容易被投射和影响,进而被激怒,陷入某些争执和证明当中。这样一来,这个过程就会没完没了。因此,与他们互动时,冷静克制,尽量不陷入争论、不情绪化很重要。但是,这份冷静,不是自我压抑,而是我们真的有足够深的自我认同自我悦纳,不容易被他们的怀疑甚至攻击所动摇挫伤。这一点极其重要,却又极其不易。所以,适当的跳出来,提醒自己,对方可能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心理能量去接受容纳他们自己的愤怒和攻击性,这是他们内在过度脆弱和苛刻的外在反应,我们不需要去较劲和认同他的这部分想法,会更放松一些。同时,不急于自我辩解,甚至适当的允许自己被当做坏人看待一会儿,也有助于避免火上浇油,陷入无谓的争执升级中。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寻求亲人朋友等第三方的倾诉理解,以便让自己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再与他们展开交流比较合适。总之,通过这个过程放松关系,减轻其中的张力,让对方有意愿进入沟通讨论阶段。第三,沟通中尽量保持真诚、清晰化的姿态。在沟通中以坦诚好奇而不带攻击性的态度交流很重要,比如被对方批评之后,我们可以适当的这样表达我们的内在感受:“你那样指责我时,让我感觉我好像罪大恶极,仿佛我犯了很严重的错,极大地伤害到了你,你能告诉我是这样的吗?”借由这样的询问,既表达了自己对于事件的感受和想法,也关注到了对方可能和我们不一样的内在,对方可能会因此放下防备,愿意进一步讨论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甚至可能会开始关注自己的反应是否过度,是否伤害到了你。另一方面,很多偏执者容易曲解他人的意图,过于自信,缺乏足够的自我反思,他们很少会说“我感觉你似乎在针对我”,而是会直接说“你在针对我”,他们很容易过快地形成极端化思维。因此,不断地还原和清晰化事情发生的过程,有助于还事情以真正的全貌,也有助于让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做了什么。从而增进他们的反思意识和共情能力。第四,降低期待,积极关注。对于偏执者来说,要发生改变既困难又可怕,因为那意味着失控。尤其是当我们想要对方以我们习惯的方式来和我们互动反应时,那可能是他们极其不熟悉的方式,相当于要求他们拿掉一直以来的盔甲和武器,会激发极大的不安。所以,我们如果真的希望关系稳定,尝试放下过度的期待,努力看到他们行动底下的那些未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爱与怕。其实他们一样有自己的爱与需要,有自己的依赖和害怕,只是更害怕直接表达出来而已。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并引导对方表达他不善于表达的那部分情感,有助于关系的信任和升温。当然,在他们极端思维习惯性爆发时,适时提醒他们积极回顾和关注关系中好的部分,也特别有助于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体验。最后,不强求彼此,尽己所能就好。毕竟,改变一段关系本就困难,尤其是这些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他们自己来负责和承担的。我们做好我们自己能做的和愿意做的,剩下的,只能交给对方和命运。甚至必要时,选择离开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当然,如果对方不排斥甚至有意愿去改变,寻求更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也值得一试。毕竟,我们普通人的认识和能力也极为有限。文:王春(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注册系统心理师。喜欢本文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积跬心理”了解更多。)参考资料《动力取向精神医学--临床应用与实务》心灵工坊出版社GlenO.Gabbard,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