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疝,又称"疝气",俗称"小肠气"。在胎儿发育的过程中,腹股沟区有个管道应该是慢慢闭合,但有些孩子没有闭住,导致肠管、卵巢或大网膜等脏器突出于腹股沟区或阴囊里,鼓起一个包,这就是小儿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在3%左右。 明确诊断"疝气"后,如果平时疝内容物突出后能自行复位,可以观察到半岁,到半岁以后如果不能自愈,那么自愈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这时微创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方法。如果在半岁以前,疝气经常嵌顿,也是需要尽早手术治疗的。半岁以前的宝宝,如果出现了疝气,肿块突出到腹股沟或阴囊如能自行复位,可以密切观察。家长朋友在平时照顾小朋友时,要避免其剧烈的哭吵,保持排便通畅,这些因素都能引起腹股沟疝的脱出。还有家长朋友在照顾小朋友时要多留心观察,特别是宝宝不明原因的呕吐,不明原因的哭吵时,一定要注意看看腹股沟区,有没有肿块脱出,如果有肿块脱出,而且不能自行复位,那就是嵌顿了。当出现腹股沟疝嵌顿时,我们首先应想办法使患儿安静,垫高臀部,短时间观察,待自行复位,如果不能自行复位,那就要尽快去医院小儿外科就诊。目前,对于小儿腹股沟疝,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恢复快,瘢痕隐匿,而且可以同时探查对侧有无隐匿性疝,疗效满意。
一、术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术后部分宝宝抵抗力较低,容易感冒,发烧等,要特别注意注意保暖,防止着凉。如出现发热,及时去儿内科就诊。二、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术后2周伤口避免沾水。可隔日应用碘伏消毒清洁伤口。消毒脐部时,尽量轻柔地将脐部切口胶水弄掉。如术后2周脐部切口胶水尚未脱落,请到医院来找我复诊。术后2周后可以淋浴。但避免伤口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避免搓揉伤口。三、术后避免剧烈活动。术后2周尽量卧床。除了日常活动(如刷牙洗脸、进餐、如厕等),其余时间应平卧。术后3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及增加腹压的动作(如跑、跳、剧烈咳嗽、剧烈哭闹、用力排便等)。四、如出现伤口红肿、渗液,尽快来医院找我复诊。本文系黄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疝气多大年龄做手术?腹股沟斜疝目前主流的观点一般是确诊了就建议尽早手术,哪怕是新生儿。原因是孩子越小,嵌顿风险越大。根据统计,"疝气"嵌顿导致肠子和睾丸坏死这些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孩子,尤其是新生儿,为避免这些严重风险,尽早手术是有道理的。但孩子年龄小,手术也有困难的地方,孩子越小,对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的能力也要求也越高。新生儿和小月龄婴儿麻醉后的呼吸抑制的风险会更高一些。孩子小,组织也更娇嫩,分离缝扎的时候更容易破损。如果是做腹腔镜微创手术,孩子小,肚子里的操作空间就小,操作也会更困难一些。考虑这些因素,不同的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可能给出不同手术时机建议。目前我们的观点是"疝气"的宝宝在6个月后即建议手术治疗,最迟不建议超过1岁。如果是"疝气"嵌顿了,没有条件复位或者复位不成功,为避免肠坏死或睾丸、卵巢坏死这些严重的风险,不管多大年龄都要尽快手术。即便复位成功了,为避免下次卡住给孩子带来的痛苦和风险,也应该尽早手术,相比嵌顿的危害,麻醉、手术的那些困难不算什么,对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来说,年龄并不是什么问题。二、疝气有哪些手术方式呢?医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在过去,传统开放的手术方法需在腹股沟区做一个长约7~8CM的切口。之后出现了小切口手术,在腹股沟区有一个长约1cm左右的手术切口。目前最先进的手术方式是腹腔镜微创手术,仅在腹壁上做几个约5mm的小切口。目前我们医院所采用的就是腹腔镜微创手术方法,并且我们将手术技术进一步提高。我们将手术切口全部做在肚脐上,这样伤口愈合后就看不见疤痕,成功地达到了"无痕"手术效果。三、我宝宝已经1岁了,什么时间来做手术合适?1岁宝宝的疝气基本上已经没有自愈的可能性了,需要尽快来进行手术了。在宝宝最近1周没有咳嗽、流鼻涕、发烧等感冒症状时,就可以来我们医院住院进行微创手术。我们的门诊是周一到周五的全天,周六、周日的上午,地点是在市立医院的门诊楼的二楼。四、我小孩得的是疝气想微创治疗可以吗?能用微创方法解决的问题有条件则行微创诊断、治疗,当然,不少人会误解"微创",手术的话,并不是仅伤口小才是微创,而是考虑到对这个病的诊断、治疗的总体创伤及获得的效果,以最小的创伤取得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才是微创的目标。不同的病情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要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小儿疝气,绝大部分可以用腹腔镜辅助,实行腹腔镜微创治疗,但内环非常宽大或腹股沟区相当薄弱需要加强腹股沟区强度时,开放手术也是必要的。五、微创手术的具体方法是怎样呢? 麻醉医生全麻完成后,我们就进行手术操作了。首先在肚脐处切一个5mm的小口,放入我们腹腔镜手术使用的戳卡,这是一个通道,我们就利用这个通道放入腹腔镜。腹腔镜外面连接显示器,就相当于我们医生的眼睛,帮助我们观察腹腔内的情况。观察完腹腔内的情况,如腹腔里面有没有粘连等情况,我们就在刚才的小口旁边在切一个3mm的小口,这个小口我们放入腹腔镜的操作器械,这就代替了我们医生的手,在腹腔里面进行操作。在大腿根部,腹壁缺损的皮肤表面切一个2mm的小口,通过这个小口,医生带入一根线来结扎疝囊。当肠管进入阴囊这个袋子,在阴囊内最内侧层是由鞘状突构成的内袋,医生通过腹腔镜手术找到这个袋子,用丝线沿着这个袋子完整地绕一圈,就把袋口扎紧了,就完成了手术操作。
隐睾,是指睾丸未能降入阴囊中的先天性疾病,这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并增加罹患睾丸癌的风险。隐睾的症状:阴囊空虚,摸不到睾丸。腹股沟区可能有轻微隆起。可能伴有腹股沟疝。隐睾的诊断:通常通过体格检查来确诊。超声或腹腔镜检查常用于难以触及的睾丸。隐睾的治疗:内分泌治疗:主要应用促性腺激素,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以促进睾丸下降,这种治疗适用于1岁内的患儿,因治疗效果不确切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故临床上应用较少。手术治疗:通常在患儿6个月至18个月之间进行,目的是将睾丸下降并固定在阴囊内,为睾丸生长发育提供合适的生理环境,减少进一步损害,降低癌变风险,并尽可能维持生育能力。手术方法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隐睾的预后:如果隐睾在2岁前得到诊治,通常不会影响生育能力。未治疗的隐睾可能会影响生育能力,并增加睾丸癌的风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隐睾相关并发症的关键。宝爸宝妈在给宝宝洗澡、换尿不湿的时候,可以留意下宝宝双侧阴囊大小是否对称,能不能摸到睾丸,如有疑问,请及时去医院小儿外科就诊。
小儿外科门诊经常会遇到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孩子,宝爸宝妈非常担心,蔡医生今天来科普一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可以消除部分家长的疑虑。其实儿童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孩子由于皮下组织较薄,颈部又裸露在外,再加上家长关注度比较高,所以容易被发现,小儿颈部淋巴结肿大可由以下因素引起: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是儿童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等都可能导致淋巴结反应性增大。这类淋巴结炎通常具有自限性,随着感染的控制,肿大的淋巴结会逐渐缩小,但完全消退需要很长时间。治疗通常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免疫反应:某些免疫反应也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如对某些疫苗的反应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虽然较少见,但淋巴结肿大也可能是淋巴瘤或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表现。如果孩子出现身体多部位淋巴结肿大,伴有反复发热、消瘦等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影像学检查或淋巴结活检。结核感染:结核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通常需要抗结核治疗。其他原因:包括寄生虫感染、猫抓病等。对于儿童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处理,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观察淋巴结的大小、质地、是否伴有疼痛或压痛。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体重减轻、夜间出汗等全身症状。观察孩子是否有身体多部位淋巴结肿大。大部分儿童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多为反应性增生,通俗点讲就是良性的,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伴有其他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并做相应的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评估淋巴结的性质,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淋巴结活检以确定病因。
儿童便秘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饮食、生活习惯、心理因素、遗传因素、肠道器质性病变等。便秘的原因: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水分摄入不足,导致大便干燥。缺乏规律的排便习惯,如不及时上厕所。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或对排便环境的不适应。身体活动不足,影响肠道蠕动。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如某些止痛药或铁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狭窄等消化道器质性疾病。便秘的预防和治疗: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包括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定时上厕所。增加身体活动,促进肠道蠕动。避免长时间坐立不动,鼓励孩子多参与体育活动。如果便秘严重,可能需要医生指导使用药物治疗,如乳果糖或聚乙二醇。特别注意事项:对于便秘的孩子,家长应有耐心,避免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如果孩子出现腹痛、呕吐、体重不增或其他不寻常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便秘的治疗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家长应鼓励孩子坚持治疗和调整生活习惯。饮食建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鼓励孩子多喝水,避免含糖饮料。适量摄入含有天然导泻成分的食物,如西梅、苹果和梨。行为干预:培养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没有排便也要坚持。避免孩子因为排便痛苦而产生恐惧心理,导致排便抑制。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能需要使用乳果糖或其他软化大便的药物。对于顽固性便秘,可能需要使用轻泻剂或灌肠治疗。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和调整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如果便秘问题持续存在,或继发营养不良等,需及时就医。
胆总管囊肿也被称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畸形,亚洲地区发病率较高,可达1:1000,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多在儿童期发病。其病变主要是指胆总管的一部分呈囊状或梭状扩张,有时可伴有肝内胆管扩张。 1. 主要症状:腹痛、黄疸、腹部肿块是该疾病的三个典型临床表现,有的患儿就诊时可伴有发热及呕吐症状。 2. 如何确诊: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该病早期即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最常用的检查有腹部彩超、CT及核磁共振。腹部彩超操作方便,没有辐射,诊断率较高,可达95%以上,但易受肠道气体干扰。CT可明确胆总管扩张的程度、位置,与周围重要脏器血管的毗邻关系,有助于术前评估。核磁共振可获得清晰的胰胆管成像效果,可了解肝内外胆道及胰胆合流异常的病理形态,可为术中操作提供很好的影像学指引。 2. 如何治疗:本病一经确诊,需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对于胎儿期无症状型胆管扩张,可在密切关注下三月龄后接受手术治疗。开腹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是传统的手术方法,目前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胆总管囊肿的标准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瘢痕不明显等优势,一般术后2-3天即可进食,术后1周即可出院。 4. 手术效果如何:大量的临床数据及研究显示,本病手术效果良好,术后的患儿与同龄儿童生长发育同步,远期并发症较少,特别是腹腔镜微创手术切口小,术后瘢痕隐匿,对患儿的身心发育及社交几乎无任何影响。 5. 如果不做手术会出现的后果:由于大部分胆总管囊肿患儿合并有胰胆管合流异常,如果不做手术,患儿会反复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影响肝脏功能,严重者会继发胰腺炎或胆道穿孔,危及患儿生命,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继发胆管癌变。
一.概述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瘀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本病是婴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有遗传倾向。目前认为该病发生是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先天性巨结肠有哪些表现呢?01胎便排出延缓、顽固性便秘和腹胀患儿生后24-48小时内多无胎便或仅有少量胎便排出,可于生后2-3天出现低位肠梗阻症状。以后即有顽固性便秘,3-7天甚至1-2周排便1次。严重者发展成不灌肠不排便。痉挛段越长,出现便秘的时间越早、越严重。腹胀逐渐加重,腹壁紧张发亮,有静脉扩张,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增强,膈肌上升可以引起呼吸困难。 02呕吐、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由于功能性肠梗阻,可出现呕吐,量不多,呕吐物含少量胆汁,严重者可见粪样液,加上长期腹胀,便秘使患儿食欲下降,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致发育迟缓、消瘦、贫血或有低蛋白血症伴水肿。 03直肠指检直肠壶腹部空虚,拔指后由于近端肠管内积存大量粪便,可排出恶臭气体及大便。 三.并发症01小肠结肠炎为本病的常见并发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尤其是新生儿。由于远端肠梗阻使结肠高度扩张,肠腔内压增高导致肠粘膜缺血,同时降低了黏膜的屏障作用,使粪便的代谢产物、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患儿出现高热、高度腹胀、呕吐、排出恶臭并带血的稀便。肠粘膜缺血处可产生水肿、溃疡,引起血便及肠穿孔。重者炎症侵犯肌层,出现浆膜充血、水肿、增厚,导致渗出性腹膜炎。由于吐泻及扩张肠管内大量肠液的积存,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死亡率极高。 02肠穿孔多见于新生儿,常见的穿孔部位为乙状结肠和盲肠。 03继发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 四.宝宝患有巨结肠该怎么办呢? 应进行根治手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部分扩张结肠。先天性巨结肠许多并发症发生在生后2个月内,故要特别重视此期间的治疗。 01保守治疗1.口服缓泻剂、润滑剂,帮助排便 2.使用开塞露、扩肛等刺激括约肌,诱发排便 3.灌肠:肛管插入深度要超过狭窄段,每日一次注入生理盐水,揉腹后使灌肠水与粪水排出,反复数次,逐渐使积存的粪便排出。 02手术治疗包括结肠造瘘术和根治术。凡合并小肠结肠炎不能控制者,合并营养不良、高热、贫血、腹胀、不能耐受根治术者,或保守治疗无效、腹胀明显影响呼吸者,均应及时行肠造瘘术。现多主张早期进行根治术,一般认为体重在3kg以上,全身情况良好可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