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为什么还会复发?痔疮在接受手术后确实是有复发的可能性,并且其复发的几率还很高,这是因为痔是一种血管的病变,而人长期的坐位、站位可能工作会引发痔病。不要以为接受了手术后就彻底治好了,要知道手术只是把原来的痔核摘掉,如果没有好好保养,直肠跟肛管的痔静脉照样会经常瘀血,继而产生新的痔核。从医学角度来说,痔疮手术以后理应不会再复发,但临床上却仍然陆续不断地做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手术的患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深究其原因就比较复杂了,总体来说是由于以下的原因。01、隐藏的痔疮一般痔疮形成后也许不只是一个痔疮,很有可能同时有几个痔疮,医生肉眼能看到的大的痔疮可以切除,但还有很多小的,看不到的没有被切除,时间长了如果平时不注意护理,自然又长出来了。比如外痔患者切除了外痔,但是病人原来有比较轻微的内痔,做完外痔手术后病好了,然后患者以后就不再注意饮食生活,从而使得内痔加重,又出现便血、脱出等痔疮症状,此时的“痔疮复发”并不能怪手术复发。02、手术方式选择患者接受传统痔疮手术,比如注射疗法、激光、冷冻等方式,只是将痔核枯萎,并没有彻底切除痔疮,如果以后不注意,这些原本的病灶又充血,就会形成血栓、脱出、便血等痔疮复发的情况。03、久坐久立久坐久立也是痔疮的常见发病因素,上班族可能难以避免,所以有空的时候多做提肛运动或者上下班时别坐电梯,直接走楼梯也能到达相应的锻炼效果。有时间多打打球,舒筋活络,疏通血管。如何防止术后复发?防止痔疮复发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医生要严格把握好手术指征,手术时在确保肛门不会狭窄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痔疮切除干净。术后皮赘如果非常大,可以局麻下切除。对于患者来说,要防止痔疮复发,需要做好以下几点:01、术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便秘反复蹲厕会导致肛门水肿,皮赘增生,也会导致保留下来的肛垫发生下移痔疮复发。具体措施:包括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最关键的是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术后发生便秘,要尽早找医生开通便药,避免反复蹲厕。02、做好术后肛周护理术后,每次大便后不要用厕纸擦拭,应当用清洁器流水清洗干净,并使用肛部消毒巾消毒。没有自带冲洗功能的坐便器,可以用水人工冲洗切口。便后用纸擦只会把大便擦到肛门的褶皱和伤口里,越用力想擦干净,大便嵌入越深,细菌越容易繁殖,从而加剧炎症和水肿。术后半个月内仍然会有少量出血(10-20滴的量),这是正常的,要准备透气性好的消毒纸巾或纸尿片贴在内裤上,防止感染。术后坚持坐浴。可以用医生开的中药坐浴,实在没有,清水坐浴也不错。03、加强运动避免久坐,每隔两小时站立几分钟;做体操、打拳、慢跑、球类等全身性的体育运动;加强肛门肌肉锻炼,做提肛运动,站着、坐着、躺着都可以,具体做法:放松、收缩肛门,一收一缩,每次五十下,每日1到2次即可04、多吃蔬菜少吃辛辣多吃新鲜蔬菜,特别一些含纤维素比较多的,如大白菜、黄豆芽、芹菜、黄花菜、香椿、毛豆、茭白、竹笋、绿豆芽、茄子等。蔬菜加工不要太精细,炒的时间要短,否则纤维素会大量被破坏。含粗纤维的水果也要多吃,如:苹果、梨、葡萄、柿、山楂、草莓、菠萝等。少吃虾、羊肉、香菜、韭菜、狗肉等发物;忌辣椒、辣酱、生姜、大葱、蒜头、茴香等辛辣食物,更要戒烟、戒酒。特别提醒广大肛肠疾病患者:放弃隐忍,正视疾病!切勿拖延或听信不实宣传。若有如上症状,务必及时到各地肛肠专科就诊!肛肠专科就诊!
0~6岁是儿童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6岁前的视觉发育情况决定了儿童一生的视觉质量。儿童眼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问题一:宝宝出生后,眼睛和视觉功能是如何发育的?儿童的眼睛和视觉功能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出生时的视力只有光感,一般,1岁儿童视力可达0.2,2岁视力可达0.4以上,3岁视力可达0.5以上,4岁视力可达0.6以上,5岁及以上视力可达08以上。另外,儿童的立体视大约5-6岁基本发育成熟。新生儿眼轴较短,此时眼球为生理性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眼轴逐渐变长,生理性远视逐渐减少趋向正视。正视后,如果眼轴继续增长,就发展为近视了。出生时,眼轴≈16mm /远视远视储备量~+3.00D6~7岁,眼轴~22.5mm /远视储备量~+1.00D~+1.50d近视后,眼轴>24mm问题二:家长如何识别儿童常见眼病和视力异常?家长要注意识别儿童眼部疾病的危险信号,及时就医。①眼红、持续流泪、分泌物多。②瞳孔区发白应高度警示,要尽早去眼科检查。③不能追视、视物距离过近、眯眼、频繁揉眼、畏光或双眼大小明显不一致。④眼位偏斜、总是歪头视物,眼球震颤。问题三:儿童为什么要定期做眼睛检查?6岁以内儿童的许多眼病,家长难以发现。原因:①眼外观上无异常的表现②儿童不会表达或单眼视力异常,另一眼正常,不易觉察;③有些眼病从小就有,宝宝没有看清晰的体验,也不会有看不清的表现。只有通过定期的眼科检查才能及早发现。每个年龄段都有眼保健重点,从宝宝出生就应该开始做定期的筛查。问题四:0-6岁儿童的常见眼病有哪些?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早产儿中,ROP的发病率约10%~20%,出生体重越低、孕周越小其发病率越高。若ROP发现较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可致盲。对于出生体重<2000g的低体重儿和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出生时的孕周+出生后的周数)做首次眼底筛查。②先天性白内障 发病率约为4%,在婴儿中的发病率约0.2%~0.5%,约占新生儿致盲性眼病的30%。有的白内障表现为瞳孔区发白;有的混浊位置靠后,眼外观无异常,要用专业眼科设备检查。严重的单眼白内障最好在宝宝2-3月龄前治疗,若治疗不及时视力很难恢复。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率约为千分之四,婴儿中发病率约为:0.2%~0.5%约占新生儿致盲性眼病的30%。③先天性上脸下垂 患病率约1.8%。表现为“大小眼”或双眼上脸抬起困难。中重度上脸下垂一般需要手术治疗,一般3岁之后手术为宜。严重的上脸下垂,如果遮盖瞳孔,容易导致弱视,应尽早就医。④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和屈光参差。远视是指远处的光线经眼球聚焦形成的影像位于视网膜后:近视则是远处的光线聚焦形成的影像位于视网膜前;散光是指光线不能聚焦在同一个焦点上;屈光参差是指双眼的屈光度数相差太大。高度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很容易形成弱视,需要及时矫治。儿童屈光不正通过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发现,但确诊需要进行散瞳验光。常用的矫正方法是配戴眼镜,配镜前需要医学验光和眼部健康状况检查后才能确定眼镜度数。⑤弱视患病率约1%~5%,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发育障碍,导致戴眼镜的视力也不能达到正常。常见原因有斜视、高度远视、近视和散光、双眼屈光度数相差太大或先天性白内障、上脸下垂等。大部分弱视可以治愈,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6岁之后较难治疗。大部分弱视通过定期的视力检查、屈光筛查和眼位检查可以发现。⑥斜视 患病率约3%。指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视轴偏离目标。斜视除了影响美观外,还会导致弱视及立体视不同程度的丧失,影响成人后职业的选择。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内斜视对儿童的视觉功能影响大,要及早治疗。大多数类型的斜视需要手术治疗,有些特殊类型的斜视治疗还需要配戴眼镜视觉训练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要根据具体斜视类型而定,早期治疗可以在矫正眼位、恢复外观的基础上,促进视力发育和双眼视觉功能建立。问题五:预防近视需要从宝宝就开始吗?近视预防应该从小开始。给宝宝一个健康的视觉环镜,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多到户外玩耍,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建立眼健康档案,监测视力发育和远视储备量的变化。及时发现近视的征兆及时干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为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正视后若眼轴继续增长,则发展为近视。一般3岁前远视储备量为+300D,4~5岁为+150D~+2.00D,6~7岁为+100D~+150D。如4~5岁的儿童远视储备量只有50度远视,则为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近视不光对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影响,高度近视因眼轴过长,还可引起视网膜脱离而致盲。问题六:早期预防近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①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接触阳光,促进眼内多巴胺释放,从而抑制眼轴变长,预防近视过早发生。3~6岁儿童应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②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要减少读书、画画、写字等近距离用眼时间,二十分钟左右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可以远眺5~10分钟。避免不良读写习惯,不在走路、卧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画。低龄儿童尽量以家长读绘本为主进行阅读。③限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长时间近距离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建议婴幼儿禁用、3~6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④其他措施。选择足够亮度、频谱宽、没有频闪、炫光的台灯,同时打开房间其他灯,保证充足亮度。保证充足营养和睡眠。问题七:如何预防儿童眼睛意外伤害和传染性眼病?儿童生性爱动,要提醒家长注意预防眼外伤,不能手持尖锐物品奔跑打闹,避免接触强酸、强碱等洗涤剂。若有化学试剂进入眼睛要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冲洗后送医院就诊。异物进入眼睛时,要避免揉眼,可轻轻闭上眼睛,让异物随眼泪流出,若不能自行流出或症状不缓解,要及时就医。要保持儿童眼部清洁卫生,经常洗手,不揉眼睛。不带患有传染性眼病幼儿到人群聚集场所活动。问题八: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到哪里做呢?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共13次检查。分别在新生儿家庭访视、满月、3、6、8、12、18、24、30、36月龄和4、5、6岁时。家长带孩子每次接受儿童健康管理时,同时接受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我国有完善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各地的妇幼保健机构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眼保健技术指导,开展专项检查、接受基层转诊。各地的综合三甲医院眼科或眼科专科医院也会提供技术支持,接收需要更专业的眼科检查和治疗的眼病儿童。①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接触阳光,促进眼内多巴胺释放,从而抑制眼轴变长,预防近视过早发生。3~6岁儿童应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②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要减少读书、画画、写字等近距离用眼时间,二十分钟左右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可以远眺5~10分钟。避免不良读写习惯,不在走路、卧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画。低龄儿童尽量以家长读绘本为主进行阅读。③限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长时间近距离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建议婴幼儿禁用、3~6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④其他措施。选择足够亮度、频谱宽、没有频闪、炫光的台灯,同时打开房间其他灯,保证充足亮度。保证充足营养和睡眠。
假期到了,各大医院的眼科门诊熙熙攘攘,很多家长都会听到这样的医嘱“孩子需要做散瞳验光”,今天来给大家科普一下为什么要做散瞳验光? 简单的来说,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由于用近比较多,容易出现眼睛的调节痉挛,而我们的眼睛在完全休息和放松的状态下,是适合看远的,那么看近就需要更大的力气,更费眼睛,更累。 在眼睛很累的状态下,就会出现看远的时候不能调节回来,因此出现了假性近视,所以散瞳的目的,第一是排除假性近视的因素,第二是确定真性近视的度数,第三可以放松调节,起着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散瞳药有三种,1,1%阿托品滴眼液或凝胶:适用于远视或者低龄的孩子;2,环苯托酯滴眼液,适用于低度远视、近视和5岁以上的孩子;3,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适用于近视、调节力弱和12岁以上的孩子。 希望各位家长朋友们务必在假期安排孩子们检查眼睛。
各位患者及家属,假期高峰将至,请各位家长安排好时间带孩子复查,进入医院需要健康码和行程码,如住院需要24小时内的核酸证明。 杨侃主任医师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网上号源比较紧张,您可以来加号就诊。周三下午特需门诊,只能提前网上预约。
露达舒用完后替换0.02%氟米龙(低浓度激素药)。为方便记忆,可将两者当成一种药物。-6.00D以上,每2周减1次;-6.00D以下,每1周减1次,需要用1~2个月。小牛血用完后替换卡波姆眼液,一天3次,用完即可。玻璃酸钠,1天4次,如觉眼干涩,可以多点。需要用1~2个月,甚至3个月以上。海露不含防腐剂,可以长期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施图伦),为缓解视疲劳药物,1天1支,3盒为一个疗程。术后3个月后,可再用一个疗程。环孢素眼液,治疗干眼症。2天1支,1盒能用2个月,用完即可。
抗生素眼药,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手术当天用,一天4次,用完为止。2.消炎药,双氯芬酸钠(独立包装,小支),手术当天用,一天4次,用两天停。(如感觉眼睛刺痛为正常现象)3.露达舒(激素类眼药),非常重要!!!手术当天用,一天4次。600度以上的患者按4-3-2-1,每两周减少1次;600度以下患者按4-3-2-1,每1周减少1次。一周复查时需要换药。(如感觉眼胀、眼痛、视力下降,请及时复查)4.小牛血眼用凝胶,修复角膜,治疗干眼。手术当天用,一天6-8次,用完即可。
原创:张月萍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7-03-21 也许,你听说过“唐氏儿”,你知道“唐氏儿”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长期的照顾…… 但是,你可能从未担心过,自己也会生下“唐宝宝”,因为你的家族中没有这样的先例。 摄影师Sigga Ella为6个月到60岁的唐氏综合征患者拍摄了这组肖像照,希望大家共同关爱唐氏综合征人群。 然而事实上,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偶发性疾病,每对夫妻都有生育染色体疾病患儿的风险,每个怀孕的妇女都有可能生出“唐宝宝”。其发生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事前毫无征兆,大多没有家族史和明确的毒物接触史。 2011年,联合国大会正式将3月21日命名为“世界唐氏综合征日”。为什么是这一天?因为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患者具有“21号染色体三体”的独特性。这多出来的一条21号染色体,导致了他们与生俱来的缺陷。 根据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显示,我国唐氏综合征发生率约为14.7/万,每年新增唐氏综合征约2.3万-2.5万例。而且,唐氏综合征发病率随孕妇年龄的增高而升高,有国内外研究表明,当母亲年龄为35岁时,婴儿患唐氏综合征的几率是1/350,当母亲年龄超过40岁时,这一几率就上升到1/100。二孩政策引发高龄产妇生子潮后,出生缺陷风险随之上升,生育“唐宝宝”的风险越来越大。 通过唐氏筛查技术,可筛选出患病可能性较大的人群,如果结果为高危,准妈妈们也不必惊慌,还要进一步通过羊水穿刺或无创DNA等方式进行诊断性检查。那么,这两种检查究竟有何不同,该如何选择呢? 今天,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张月萍主任医师就两类技术的优劣做一个详细的比较,希望大家能够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前检查方法,避免跟风和盲从。 区别一 有创和无创 羊水穿刺:有创 羊水穿刺即羊膜腔穿刺,是一种有创产前诊断技术,应用范围较广。一般是在妊娠中期,在超声实时监护下,用细针经腹部穿刺进针,进入羊膜腔后抽取20ml羊水,将羊水中的胎儿细胞收集起来,培养2周后经过特殊处理,得到胎儿染色体并进行核型分析。 无创DNA:无创 无创DNA检测(NIPT)是用孕妇血液作为检测标本,完全不进入羊膜腔的一项技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可对母血中的微量胎儿DNA片段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从而检测胎儿是否患三大染色体疾病。 任何介入性的检查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羊水穿刺属于有创检查,在操作时细针要进入羊膜腔,可能导致流产、感染等并发症,其中以流产较常见,穿刺后流产的发生率大约千分之三左右。这一概率与孕妇自身状态、孕周及医生经验有关,因此建议羊水穿刺的孕妇尽量在自身状态较佳的情况下、在合适的孕周(最好是18-22周)、并选择有产前诊断资质的且穿刺经验丰富的医院进行手术。 相较而言,无创DNA技术只需采集10mL孕妇静脉血,采血不需要空腹、不需事前检查,只要正常饮食、作息即可,此外,妊娠12周起就可进行该检测,因此与羊膜腔穿刺比,无创DNA最大的优点是取样的安全性和检测的早期性,这一方法的出现给那些不适合做羊膜腔穿刺的孕妇带来了极大好处。 区别二 诊断范围 羊水穿刺:基本上涵盖所有染色体疾病 羊膜腔穿刺后最终出具的核型分析报告覆盖23对染色体,既可知道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最常见的是21三体、18三体、13三体),也可诊断结构异常,例如平衡易位、非平衡性结构异常、标记染色体等,因此诊断范围非常广,基本上涵盖了所有染色体疾病。 无创DNA:仅能检测21三体、18三体、13三体 相比而言,无创DNA的检测范围要小很多,该技术目前只能检测染色体疾病中最常见的三种,即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检出率分别达到99%、96.8%、92.1%,尽管检出率非常高,仍然有极少部分漏检,而对于微重复、微缺失等结构异常或基因病变,则无法检出。 区别三: 准确率 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准确率高达99%以上 羊水穿刺应用于产前诊断已有30多年的历史,准确性和安全性得到医学界的公认,应用羊水穿刺术来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准确率高达99%以上。 无创DNA:针对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的准确率达99% 无创DNA准确率99%仅针对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这三种常见的染色体疾病,而核型分析的准确率99%针对的是所有染色体疾病。 换言之,两者差异非常大! 如果准妈妈拿到一份羊水穿刺报告,结论是“未见明显核型异常”,那说明有99%的概率宝宝没有染色体疾病,有100%的概率宝宝未患21三体或18三体或13三体。 如果准妈妈拿到一份无创DNA检测报告,结论是“21三体低风险,18三体低风险,13三体低风险”,那就意味着有99%的概率宝宝不是21三体或18三体或13三体。 尽管NIPT准确率相当高,但目前条件下还是无法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对于假阳性报告,一般再做个羊水穿刺就可以解决,而假阴性结果可能导致唐氏儿的出生,给家庭和患儿带来痛苦,所以NIPT结果正常的准妈妈们一定要认真进行超声检查,这是最后一道防火墙,一旦超声提示异常,还是需要进行羊水穿刺,以避免NIPT假阴性结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区别四 适用人群 羊水穿刺: 1.所有希望获得胎儿染色体明确诊断、无穿刺禁忌症的中孕期孕妇; 2.孕早、中期血清筛查高危的孕妇; 3.≥35岁的高龄孕妇; 4.夫妇一方为染色体病患者,或曾妊娠、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 5.超声畸形筛查发现异常的孕妇; 6.NIPT发现异常的孕妇。 无创DNA: NIPT因其安全性和早期性,适用于以下人群: 1.所有希望排除胎儿常见染色体疾病的孕妇; 2.孕早、中期血清筛查高危的孕妇; 3.所有需要做胎儿染色体检查,但存在羊水穿刺禁忌症的孕妇,包括:中央性前置胎盘、RH阴性血型、凝血功能异常、先兆流产、反复自然流产史等。 但因检测范围较窄,以下可能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的孕妇需慎用: 1.夫妇一方为染色体病患者,或曾妊娠、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 2.≥35岁的高龄孕妇; 3.超声畸形筛查发现异常的孕妇。 总结 综上所述,NIPT具有安全、检出率高、准确率高、检测范围窄等特点,而羊水穿刺除了检出率高、准确率高等优点外,其检测范围广,不但包含所有染色体疾病,还能检测基因缺陷,但有流产或感染风险。 每个准爸爸妈妈都应该在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切忌盲目跟风。而对于双胎妊娠和IVF妊娠等珍贵儿,我们更倾向于NIPT,当然,对报告的解读需要更加仔细严谨,必要时进行羊水穿刺帮助确诊。
1. 斜视患者,什么情况要手术?答:患者有眼位不正或眼球运动异常,并能配合斜视度、眼外肌功能等检查、能够明确诊断及手术适应症者,就应该接受手术矫正。 2. 孩子斜视,多大手术最好? 答:学龄前就已出现的明显斜视,应该在排除影响视力发育的其它眼病基础上,首先经医学验光及屈光矫正、弱视治疗后,在上学前积极手术治疗。 3. 斜视手术是不是越早做越好? 答:原则上来说,不同类型的斜视手术时机手术时机有所不同,具体病例需要具体分析对待,在能配合专科检查的情况下,有一些会引起代偿头位的麻痹性斜视和单眼抑制、造成弱视的患儿,应该尽早手术治疗。 4. 错过斜视的手术时机,有什么影响? 答;斜视会造成双眼同视功能的缺失,对工作生活中精细目力和特殊工作要求无法胜任,同时斜视不仅是外观及个人形象方面的明显缺陷,而且在患者心理上也会造成压力和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就学、求职、婚姻以及社交方面的障碍。因此,无论是儿童斜视,还是成人斜视都应该积极手术治疗。 5. 斜视患者如何把握手术时机? 答:发现斜视或眼球运动异常等表现,及时就医,在专科医生全面检查诊断后,遵医嘱复查随访,积极接受手术治疗建议。 6. 内斜视合并弱视或者远视何时手术最好?内斜视和屈光关系密切,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比如部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和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需要手术治疗,而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戴镜矫正即可,无需手术。 7. 一定要把弱视彻底治愈才能手术吗? 答:要根据斜视类型和年龄而定,依具体情况不同而定。 8. 弱视长时间治不好,会耽误斜视手术时机吗? 答:如果是间歇性外斜视,在十二岁左右,弱视治疗视力不能再提高者,应积极手术。如果是内斜视,建议在学龄前积极弱视治疗,视力会有进步,但提高有限,也应积极手术,矫正眼位解除抑制,更有利于视力的提高和双眼视觉的重建。 9. 外斜视合并屈光不正何时手术最好? 答:先做医学验光,配镜后复查斜视度和双眼视觉,之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10. 斜视手术前,需要做哪些检查?大概需要多久完成? 答:需要做详细的眼科专科检查及术前的常规术前化验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四项,乙肝三系统等,约需两天。 11. 斜视患儿不配合检查,是否就不能手术? 答:可以选不同的时间复诊观察,争取患儿的信任和配合,多观察多检查,诊断依据充分后手术为宜。 12. 斜视手术是怎么做的?答:通过调整眼外肌的附着处位置及眼外肌肌紧张程度,用缝线重新固定在巩膜壁上,达到调整眼位的目的。 13. 斜视手术要多长时间?是全麻吗?有什么风险? 答:10岁以下的儿童斜视手术需要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很安全。 14. 斜视手术是微创吗?切口有多大? 答:是在显微镜下操作的微创手术,结膜切口约5毫米。 15. 斜视手术后会不会留下疤痕? 答:斜视手术切口是在眼球表面的结膜上,约5-8mm,采用显微微创技术手术后,可吸收缝线缝合的切口愈合后几乎不留痕迹的。 16. 双眼都有斜视,能同时手术吗? 答:具体的手术量、手术眼别要根据斜视度,斜视类型等确定,有的患者只需做一眼,有的患者手术量需分担在双眼上.。 17. 哪些斜视需要做两次手术?答 :一般来说,斜视度很大的共同性内外斜视,以及特殊类型的水平斜视或垂直斜视、还有其他一些麻痹性斜视等,需要调整的肌肉多,需要二次手术。 18. 斜视手术后效果如何? 答:绝大多数斜视矫正术后疗效很好,外观改善及双眼视觉能够重建,也有个别患者会发生过矫或欠轿,需要二次手术矫正。 19. 如何判断斜视手术后的效果?术后眼位矫正,或残留10度以内的隐斜视即可认为临床治愈。 20. 斜视术后,歪头能彻底解决吗?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引起的代偿头位术后可明显改善或消失,诊断及治疗年龄应尽早。 21. 斜视术后出现复视或重影正常吗?多久消退?斜视患者在眼位矫正后双眼同视功能尚未重建时可能会有暂时的轻度复视或重影,但不影响患者生活及学习,随着双眼视觉的建立,或单眼抑制,大多会在一周左右逐渐消失。 22. 斜视术后,重影或复视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如果是因为明显的过矫导致的重影或复视会影响患者生活,需要再次手术调整治疗。 23. 斜视手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有结膜、角膜水肿,切口愈合不良,缝线过敏及肉芽肿形成,欠轿或过矫,少见的并发症有肌肉滑脱,肌肉鞘膜内血肿等。 24. 斜视术后如何复查?(多久复查一次?做哪些检查?) 答:一般术后第二天,一至两周后,三月-半年后需要复查随访,需要检查眼位,眼球运动,伤口愈合情况,可吸收缝线是否脱落,双眼视觉以及屈光矫正、弱视治疗等问题。 25. 斜视术前和术后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术前三天开始到术后两周内需要滴抗生素眼液预防感染,每天四次,术后还需加用促进切口愈合修复眼表的滴眼剂及减轻组织水肿的低浓度皮质激素类眼液,一定严格遵医嘱用药及停药。注意个人卫生,不适随诊复查。
21. 斜视术后出现复视或重影正常吗?多久消退?斜视患者在眼位矫正后双眼同视功能尚未重建时可能会有暂时的轻度复视或重影,但不影响患者生活及学习,随着双眼视觉的建立,或单眼抑制,大多会在一周左右逐渐消失。22. 斜视术后,重影或复视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如果是因为明显的过矫导致的重影或复视会影响患者生活,需要再次手术调整治疗。23. 斜视手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有结膜、角膜水肿,切口愈合不良,缝线过敏及肉芽肿形成,欠轿或过矫,少见的并发症有肌肉滑脱,肌肉鞘膜内血肿等。24. 斜视术后如何复查?(多久复查一次?做哪些检查?) 答:一般术后第二天,一至两周后,三月-半年后需要复查随访,需要检查眼位,眼球运动,伤口愈合情况,可吸收缝线是否脱落,双眼视觉以及屈光矫正、弱视治疗等问题。25. 斜视术前和术后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术前三天开始到术后两周内需要滴抗生素眼液预防感染,每天四次,术后还需加用促进切口愈合修复眼表的滴眼剂及减轻组织水肿的低浓度皮质激素类眼液,一定严格遵医嘱用药及停药。注意个人卫生,不适随诊复查。本文系王玉瑾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斜视患儿不配合检查,是否就不能手术? 答:可以选不同的时间复诊观察,争取患儿的信任和配合,多观察多检查,诊断依据充分后手术为宜。2.斜视手术是怎么做的?答:通过调整眼外肌的附着处位置及眼外肌肌紧张程度,用缝线重新固定在巩膜壁上,达到调整眼位的目的。3.斜视手术要多长时间?是全麻吗?有什么风险? 答:10岁以下的儿童斜视手术需要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很安全。4.斜视手术是微创吗?切口有多大? 答:是在显微镜下操作的微创手术,结膜切口约5毫米。5.斜视手术后会不会留下疤痕? 答:斜视手术切口是在眼球表面的结膜上,约5-8mm,采用显微微创技术手术后,可吸收缝线缝合的切口愈合后几乎不留痕迹的。6.双眼都有斜视,能同时手术吗? 答:具体的手术量、手术眼别要根据斜视度,斜视类型等确定,有的患者只需做一眼,有的患者手术量需分担在双眼上.。7.哪些斜视需要做两次手术?答 :一般来说,斜视度很大的共同性内外斜视,以及特殊类型的水平斜视或垂直斜视、还有其他一些麻痹性斜视等,需要调整的肌肉多,需要二次手术。8.斜视手术后效果如何? 答:绝大多数斜视矫正术后疗效很好,外观改善及双眼视觉能够重建,也有个别患者会发生过矫或欠轿,需要二次手术矫正。9.如何判断斜视手术后的效果?术后眼位矫正,或残留10度以内的隐斜视即可认为临床治愈。10.斜视术后,歪头能彻底解决吗?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引起的代偿头位术后可明显改善或消失,诊断及治疗年龄应尽早。本文系王玉瑾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