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患者这样问:“大夫,我不打胰岛素,您就给我配点儿药吧,我绝对不打胰岛素,一打上我就晚期了,以后再也离不了了”、“大夫,我不想吃药,给我打胰岛素吧,胰岛素没有副作用”、“大夫,别给我开二甲双胍,我怕伤肝伤肾”,那么,糖尿病患者究竟该如何选药,您的担心是否正确,今天我将带着大家,结合当前权威指南和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一起科学看待日益繁多的降糖药物,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首先,不论选择何种降糖药物,饮食控制及科学运动仍是治疗糖尿病的前提和基础,不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再好的良药也难发挥良好的作用。其次,对于新发生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是1型糖尿病患者,立刻开始胰岛素治疗,如果是2型糖尿病患者,若糖化血红蛋白<9.0%,同时没有合并急性疾病如酮症酸中毒、重症感染、近期手术及其他重症疾病情况,可先不用药,规范饮食控制及科学运动,观察1-3个月,如血糖仍不能达标,即空腹血糖小于6.0-7.0mmol/L,餐后血糖小于8.0-10.0mmol/L(具体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相关),则需考虑应用降糖药物。接下来,我将对目前临床应用的降糖药物的特点及如何选择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刻了解自己的病情,更合理的用药。在选择用药之前,患者应对自己的胰岛功能、肝肾功能、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冠心病、脑梗死做一判断,空腹血清C肽若>1.0ng/ml,提示胰岛功能尚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较好,数值越高提示胰岛功能越好,也表示胰岛素抵抗越严重,如果选择胰岛素治疗,就会造成人为的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会加速糖尿病血管病变,增加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同时增加患者体重尤其腹型肥胖;空腹血清C肽介于0.5~1.0ng/ml,提示胰岛素功能不足,可在适当补充一定量胰岛素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空腹血清C肽<0.5ng/ml,提示胰岛素功能缺乏,必须选择胰岛素治疗。1、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缺失,必须选择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急性重症疾病时如酮症酸中毒、高血糖危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重症感染、围手术期等需短时间选择胰岛素治疗,除此之外,2型糖尿病在以下情况下选择起始胰岛素治疗:(1)、新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高血糖症状,糖化血红蛋白≥9.0%或空腹血糖≥11.1mmol/L,可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为期2周至3月,之后调整为口服药物治疗,多个国家的大型临床试验显示经过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再调整口服降糖药物,可明显减少口服降糖药物用量,并在10年后的随访中发现发病初期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比未经过强化治疗的患者的胰岛功能明显要好。因此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受益可以达到10年甚至更久。(2)、2型糖尿病患者在规范的生活方式干预下,若联合2种或2种以上较大剂量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血糖仍不能达标,则联合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治疗。(3)、糖尿病病程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明显下降时,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2、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不增加胰岛分泌胰岛素的负担。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治指南中均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也就是说单药治疗首选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治疗中要有二甲双胍。二甲双胍降糖同时具有减轻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心血管事件以及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等作用。二甲双胍不经过肝脏代谢,无肝脏毒性,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血清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避免使用,因二甲双胍在发挥作用时,增加体内乳酸产量,我们在剧烈运动后会出现腿部肌肉酸胀就是乳酸产生过多所致,乳酸是人体中正常的糖代谢产物,需经过肝脏代谢,如肝功能严重受损,会使乳酸清除能力下降,此时口服二甲双胍就会增加乳酸酸中毒风险。二甲双胍以原形由肾脏从尿中排泄,经肾小管排泄是其主要途径,本身不会对肾功能有影响,因次不必因为有尿蛋白就停用二甲双胍,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时仍然可用,只有重度肾功能不全(eGFR<45ml/min)时停用,eGFR根据年龄、体重、血清肌酐水平通过软件计算可得,大家可以网上搜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公式(CKD-EPI公式)。二甲双胍可能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绝大多数发生在用药的前10周,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多数患者可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小剂量起步,逐渐加量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缓释制剂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因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可引起维生素B12水平的下降,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2。3、磺脲类药物:常用的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属于胰岛素促泌剂,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因此必须有一定胰岛功能的患者才能使用,通常需血清C肽>1ng/ml。磺脲类药物可引起体重增加,其中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缓释片对体重影响相对较小,可以和其他具有减轻体重作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药物联合以减少体重增加风险。磺脲类药物由于刺激胰岛释放胰岛素,因此药物过量可引起低血糖,用药后一定要进食碳水化合物(主食),进食少时及时减量。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普通剂型属于短效制剂,作用时间较短,主要控制餐后血糖;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剂、格列齐特、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本脲为中、长效制剂,作用时间较长,可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血清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避免使用;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格列喹酮代谢产物只有5%经肾脏排泄,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eGFR≥30ml/min可以使用)。4、TZDs类:临床常用的有吡格列酮,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也就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该药不刺激胰岛细胞,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常见不良反应有:体重增加,水肿、加重骨质疏松。在有心力衰竭、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及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禁用本类药物。5、格列奈类药物:临床常用的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也属于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起效快,因此餐前即刻服药;作用时间短,因此仅控制餐后血糖,对空腹血糖无影响,故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药物剂量。常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不可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格列奈类药物可以在肾功能不全任何阶段的患者中使用,但肾功能不全时低血糖风险进一步增加,需小剂量使用。6、α-糖苷酶抑制剂:临床常用的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也就是延迟食物的吸收,既降低餐后血糖,又使下一餐前血糖不至于过低,被称为“削峰去谷”作用,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意思是若餐中无碳水化合物(主食),此药便不能发挥作用,而且只降低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等,其中伏格列波糖的胃肠道反应较轻,但降糖作用弱于阿卡波糖。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可减少不良反应,通常在两周左右胃肠道反应可自行减轻。联合应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如果出现低血糖,治疗时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而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由于延迟吸收导致纠正低血糖的效果差。7、DPP-4抑制剂:临床常用的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通过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的水平升高。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意思就是当血糖高时发挥降糖作用,血糖正常时不发挥降糖作用,因此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此外不增加或仅轻度增加体重。在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利格列汀时不需要调整剂量,可放心使用。8、SGLT2抑制剂:临床常用的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通过抑制肾脏肾小管中负责从尿液中重吸收葡萄糖的SGLT2降低肾糖阈,促进尿葡萄糖排泄,从而达到降低血液循环中葡萄糖水平的作用。意思是通过增加尿糖排泄降低血糖,因此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尿糖一定是增加的,需通过监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来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此类药物具有减轻体重、轻度减少收缩压,同时具有减少尿蛋白,改善心衰和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作用。重度肾功能不全(eGFR<45ml/min)禁止使用,合并酮症酸中毒、尿路感染患者不建议使用。9、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常用的有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利司那肽和贝那鲁肽,需皮下注射,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并能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量。降低血糖同时有显著降低体重和改善甘油三酯、降低血压的作用,单独使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主要见于初始治疗时,不良反应可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轻。在伴有心血管病史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具有有益的作用及安全性。总结一下:2型糖尿病患者在除外需应用胰岛素的情况下,首选二甲双胍,如合并冠心病、脑梗死,首选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如合并心衰、糖尿病肾病,首选联合SGLT2抑制剂;如患者体型肥胖,首选GLP-1受体激动剂;如考虑经济方面,可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药物、DPP-4抑制剂。参考文献: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2、2019 ADA/EASD共识: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管理(更新版)3、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更新版)4、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5、磺脲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一、不宜食用:1、 各种粥、稀饭、糊糊、面汤、勾芡的汤,但除外只能进食流食时。2、 坚果:如瓜子、花生、核桃、芝麻、芝麻酱等。3、 肥肉、油炸品、动物内脏、红薯、玉米、南瓜、倭瓜、粉条、粉面、圆白菜、腐竹4、 香蕉、柿子、圣女果(小西红柿)二、少量食用:因含糖偏高,建议食用时仅可少量食用,如:萝卜(其中胡萝卜含糖最高)、木耳、西葫芦、菜花、豆角、葱头、蒜苔三、每日饮食建议:主食量根据身高、体重及活动量由医生告知,并根据体重变化调整;每日可食用牛奶半斤至一斤,豆制品限量(豆浆半斤或豆腐2两、豆腐干1两)、鸡蛋1个(蛋清可食用两个,但蛋黄仅一个)、瘦肉2-3两,蔬菜1斤。四、水果:建议在血糖控制良好前提下在两餐之间食用。1、 不宜食用:每100g水果中含糖量高于20g,如红枣、葡萄干、桂圆、红富士苹果、柿子、莱阳梨、肥城桃、哈密瓜、玫瑰香葡萄、冬枣、黄桃。2、 慎重食用:每100g水果中含糖量为11-20g,每次食用不得超过1两,如石榴、甜瓜、桔子、苹果、梨、荔枝、芒果、葡萄。3、 推荐食用:每100g水果中含糖量少于10g,每次食用不得超过2两,如青瓜、西瓜、橙子、柚子、柠檬、桃子、枇杷、菠萝、草莓、樱桃。具体内容关注王志慧医生发表的视频解读
甲亢什么时候可以停药?怎样才算治愈?甲亢服药满 1.5~2 年,甲亢症状消失,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连续 2~3 次复查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TRAb 都呈阴性,就可以停药了。 停药后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持续正常一年以上,就算治愈了。 甲亢停药后,复发一般发生在第一年,此后复发的概率会明显下降。
由于手术会切掉大部分或全部的甲状腺,造成甲状腺功能不足,所以一般都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素,弥补甲状腺功能的不足,这叫做「替代治疗」。 另外,部分病人可能需要服用超替代剂量的甲状腺素来抑制 TSH 水平,防止肿瘤复发,这叫做「TSH 抑制治疗」。 TSH 应该控制到以下水平: 中、高危患者 TSH 需抑制在 0.1 mU/L 以下; 低危患者 TSH 需抑制在 0.1~0.5 mU/L 之间。 如果甲癌病人怀孕了,TSH 抑制标准又有不同,具体请咨询医生。 高危和中危患者需要终身进行 TSH 抑制治疗,低危患者可以在抑制治疗 5~10 年后,减少甲状腺素剂量,改为替代治疗。 那么,什么样的患者属于中、高危,什么样的患者属于低危呢?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 表格很详细,但专业术语太多,看不懂?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咨询自己的主刀医生。
遗憾地告诉大家,绝大多数的甲减都是不可治愈的,需要终身服药,如桥本甲状腺炎导致的甲减、碘 131 治疗后导致的甲减、甲状腺手术后导致的甲减…… 只有因缺碘导致的甲减、因服药(如治疗甲亢的口服药、胺碘酮等)导致的甲减才有可能被治愈。 所以,即使甲功恢复正常了,也不代表甲减治愈了。一旦停药或减药,甲功会再度异常,甲减的症状也会再次出现。
左甲状腺素钠片最正确的服用方法是:早餐前半小时用清水送服,每天服用一次。建议早上起床后马上服药,然后再洗漱,等到吃早饭时就差不多是半个小时以后了。这样可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果早上服药有困难,也可以在晚饭后 4 小时(差不多是睡前)服药。左甲状腺素钠片不应和其他药物、食物同时服用,间隔时间如下:与维生素、滋补品间隔 1 h;与含铁、钙的食物或药物间隔 2 h;
高脂血症患者的生活注意事项 饮食治疗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无论是否采取任何药物治疗之前,首先必须进行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无效时或病人不能耐受时,方可用药物治疗。在服用降脂药物期间也应注意饮食控制,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一) 宜用食物 1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的来源非常重要,主要来自于低脂或脱脂乳类和乳制品、鸡蛋、瘦肉类、禽类应去皮、鱼虾类及大豆、豆制品等食品。但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要在50%以上。提倡多吃豆制品,大豆中豆固醇有明显降血脂的作用。 2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要过多吃糖和甜食,因为糖可转变为甘油三酯。每餐应七、八分饱。应多吃粗粮,如小米、燕麦、豆类等食品,这些食品中纤维素含量高,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3 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如芹菜、韭菜、油菜)、水果、粗粮等。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 4 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类。若单独补充深海鱼油,应同时加服维生素E,以防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维生素E还能影响参与胆固醇分解代谢的酶的活性,有利于胆固醇的转运和排泄。 5 适量服用卵磷脂:卵磷脂能使胆固醇酯化为胆固醇脂,胆固醇脂不易在血管壁沉积,或可使血管壁的胆固醇转入血浆而排出体外,有助于治疗高脂血症。 6 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促进体内胆固醇降解转变为胆汁酸被排出,从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维生素C还可增加血管弹性,保护血管。 7食用有宜选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植物油,以橄榄油、茶籽油最佳,每日烹调油10毫升~15亳升。 8茶叶,尤其是绿茶,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可经常饮用。 9多食降脂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水芹、木耳、黄瓜、茄子、海带、洋葱、大蒜、苜蓿、山楂、魔芋、蕈类食物(如蘑菇、草菇、香菇、平菇等菌类食物)等。 (二) 忌(少)用食物 1减少脂肪的摄入量是控制热量的基础。减少动物性脂肪如猪油、肥猪肉、黄油、肥羊、肥牛、肥鸭、肥鹅等。这类食物饱和脂肪酸过多,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的粘稠度,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胆固醇吸收和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过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并有加速血液凝固作用,促进血栓形成。 2减少 胆固醇含量高的动物内脏(尤其是脑)、鱼子、鱿鱼、墨鱼、沙丁鱼、凤尾鱼、腊肠、蛋黄等摄入。胆固醇每天摄入量不超过300mg,每周进食鸡蛋3个。 3限制单糖和双糖过多的食品,少吃或不吃甜食,因其可引起血脂增高。如想吃甜味食品,可用木糖醇或甜叶菊等调味。烹调菜肴、牛奶及豆浆均不加糖。 4 刺激性食物,如浓咖啡、辣椒等。高热能食物如巧克力、冰激淋、油酥点心等尽量少吃。 (三)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1 戒烟限酒:吸烟者力求戒除或至少
1、多饮水 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促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积易形成血栓。多饮水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顺畅 2、注意烹调方式 日常烹调方式易选择凉拌、清炒、煮、炖、蒸等少油的烹调方式,不用动物油限用植物油,每天烹调用植物油不超过两白瓷勺即20毫升。 3、多吃蔬菜、控制主食、水果适量 蔬菜以叶菜为主吃菜要“好色”,绿叶的白菜、油菜、菠菜,深色的紫甘蓝、茄子、胡萝卜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4、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高血脂患者应选择低脂或脱脂奶为宜。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5、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 6、少吃食盐 口味要淡食用过多食盐或高盐食品会为高血脂的发生埋下隐患。 7、少喝咖啡、茶 咖啡因会增加体内的胆固,因此应注意尽量少喝咖啡、茶,并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药物。
3.如果使用生长激素治疗,是如何计算费用的? 答:儿童矮身材属于小儿内分泌疾病范畴。 生长激素治疗费用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因为治疗与治疗剂量有关,治疗剂量又与适应症和体重有关,治疗费用相对比较高。一般说来,如果孩子确诊矮身材,越早治疗,花费越少。 4.怎样知道生长激素治疗是否有效果? 答:临床对生长激素治疗有效性的判定是,治疗后年生长速率比治疗前增加2厘米/年以上。生长激素可以进行试用3个月,如果3个月能长2公分以上,那就是有效的。如果长不到2公分,需要同主治医生一起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 有的家长经常会问到:为什么使用生长激素一两个月,孩子怎么没长? 需要提示各位家长的是:请不要进入这样一个误区,即“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孩子就会快速长高”,其实这样的想法不现实,也不符合自然科学规律。 从儿童生长发育角度讲,身高的增长是相对缓慢的过程,不可能用药后就达到“立杆见影”的效果。关于临床生长激素治疗矮身材儿童有效性判定标准是:将患儿年生长速率比治疗前增加2厘米以上即为有效。 一般生长激素治疗3个月为一个观察疗程,3个月可以看到相对明显的治疗效果。一般治疗3个月孩子生长2厘米以上都是正常的。 临床证实,生长激素用于矮身材儿童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生长速率,从而改善其最终身高。 5.生长激素治疗有疗程吗? 答:生长激素没有所谓的疗程,要根据患儿的适应症、身高较正常标准的差距、骨龄的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决定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应至少治疗3-4个月,以观察疗效。具体要听取主治医生的建议,遵医嘱进行治疗。 6.生长激素治疗后,需要做哪些复查?有没有必要重做生长激素药物激发试验?有没有用药后自身恢复生长激素正常分泌的病例? 答:生长激素治疗后,身高每3个月统计一次,骨龄可以每半年复查一次。一般需要检查甲状腺功能和血糖,核磁共振如果查过没有问题不需要再查。用药后1-2个月考虑监测IGF-1和IGF-BP3。具体要听取主治医生的建议。一般不需要重新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生长激素完全性缺乏一般很少自我恢复,除非临界正常的部分性缺乏是有可能随青春发育缓解。 7.不是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可以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吗? 答:引起孩子身材矮小的疾病有很多,其中特发性矮小(ISS)、宫内发育迟缓(IUGR)等往往都不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但也是美国FDA规定的生长激素的适应症。性早熟会导致孩子终身高不理想,在治疗性早熟的同时联合应用生长激素也可以改善终身高。 在所有适应症中,生长激素缺乏症相对而言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有些孩子年生长速率可以提高到12厘米/年。 8、孩子已经开始用药了,怎样用药效果最好? 如果因为家庭经济问题,停一段时间再用可以吗? 答:要保证治疗效果,除了每天按时注射(短效生长激素),每周按时注射(长效生长激素)以外,还要增加适当的运动和睡眠。另外,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孩子体重增加或者处于青春后期要考虑增加剂量。如果确实因为家庭经济问题,可以连续用药半年到一年以上再停药。但一般不建议停药,应该持续治疗,足量足疗程才能保证好的治疗效果。 9、生长激素用于矮身材儿童治疗,什么年龄注射较好? 答:越早治疗越好,青春期前治疗是最好的治疗时机。如果已经明确诊断,孩子4周岁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治疗了。 10、什么情况下需要停止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答:生长激素缺乏停药的标准:1.骨骺闭合。2.对生长激素治疗有明显的副反应(如高血糖、肝功异常)3.患儿自身有肿瘤。4.达到家长期待的身高目标。5.治疗后生长速率因抗体等原因下降,不能达到改善身高的目的。 因每个家长的期望值不同,以及家庭经济水平不同,是否停药请参照上述原因。从医生的角度上,应支持孩子达到正常身高,发育前的身高水平尤为重要,年龄越大,治疗花费会因体重的变化而增加。目前国际上,对于成人GHD的替代治疗已经开始,儿童期的替代治疗目标是改善终身高,严格讲生长激素的替代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的个体应该是终生治疗,只是剂量随着年龄不同会有变化。
什么是甲亢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颈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甲亢是有多种病因引起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症。 甲亢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甲亢的病因主要与自身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自身免疫因素占最重要的因素。 常见诱发疾病如下 1.感染所致:如感冒、肺炎、扁桃腺炎等。 2.外伤所致:如车祸、摔伤等。 3.精神刺激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等。 4.过度疲劳导致:如重体力劳动、工作劳累等。 5.妊娠:怀孕早期可诱发或加重甲亢。 6.碘摄入过多:如海产品食入过多。 7.某类药物:如乙胺碘呋酮等。 甲亢患者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病人虽多食多饮,但消化吸收的运化差,身体较为虚弱。一般说,轻者不宜经常熬夜、饮食无度和进行长跑、游泳、爬山等剧烈活动;重病者,则宜静养,甚至卧床休息。 二、杜绝不良精神刺激。临床上,常有甲亢患者病情加重。追溯缘由,患者加重病情前常有不良刺激。如因一点小事与同事、家人争吵,且不能自控。因此,患者要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家人及单位的同事应对病人予以理解,创造一个较好环境,以避免精神刺激。 三、控制、禁食含碘和刺激性食物。病人吃了含碘的食物,易促使甲状腺组织硬化,对已肿大的硬块僵硬难消,使患者病情迟迟难愈。因此,甲亢患者不宜多吃海鱼、海带等富含碘的食品。同时,伴有甲亢性心脏病的患者,应禁忌生葱、生蒜、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 甲亢饮食该注意什么 甲亢病人的饮食必须注意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补充钙、磷、钾、锌、镁等,以纠正因代谢亢进而引起的消耗,改善全身症状。 (1)三高一忌一适量:指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碘饮食,适量补充钙、磷等。增加热量供应: 1)每日应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纠正过度消耗。每日能量供给12 540~14 630千焦(3 000~3500千卡),比正常人增加 50%~75%,以满足过量的甲状腺素分泌所引起的代谢率增加。 2)保证蛋白质供给:每日每千克体重供应蛋白质1.5克,但应限制动物性蛋白。 3)注意维生素供给:直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因高代谢消耗能量而消耗大量的酶,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D是保证肠钙、磷吸收的主要维生素,应保证供给,同时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 4)适当钙、磷供给:为预防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应适量增加钙、磷的供给,尤其是对症状长期不能得到控制的患者和老年人。 5)忌碘食物和药物: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内有大量碘剂存在,甲状腺激素加速合成,因而碘可诱发甲亢,可使甲亢症状加剧,所以应忌用含碘的食物和含碘的 药物。对各种含碘的造影剂也应慎用。 (2)增加餐次:为了纠正体内消耗,在每日三餐主食外,两餐间增加点心,以改善机体的代谢紊乱。 (3)膳食调配: l)直选食物:根据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可选用各种含淀粉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粉皮、马铃薯、南瓜等;各种动物食物,如牛肉、猪肉、各种鱼类等;各种新鲜 水果及富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果仁、鲜鱼等。低钾时,可多选橘子、苹果等。 2)忌选食物:忌用含碘食物,忌食海产品、黄豆、白萝卜、竹笋、包心菜、玉米、核桃、加碘食盐等。 3)注意食物的性昧功能:从中医观点来说,食物直选有滋阴功效的,如龟、鳖、母水鸭等,少吃温热、辛辣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