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介绍脑动脉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40~60岁,女性比男性多见。多见于大脑底部的动脉环(Willis环)上。脑动脉瘤的原因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① 脑血管壁结构先天发育薄弱;② 长期高血压血流冲击;③抽烟和糖尿病引起脑血管壁结构退行性变等。脑动脉瘤不是真正的肿瘤,是动脉血管局部的异常扩张,如同自行车的内胎打气过多时候,那一块突然鼓起来一样,内胎鼓起的最后结果是爆炸,脑动脉瘤的最终结果也是爆炸破裂。脑动脉瘤一旦形成不会自己消失,在血压的冲击下将会逐渐生长、进一步扩大,高血压者更易于出现动脉瘤扩大和破裂。脑动脉瘤的大小悬殊很大,动脉瘤直径通常在5~20 mm。动脉瘤的破裂与其大小有关,一般破裂的动脉瘤较大,未破裂的较小。脑动脉瘤破裂的临界大小为直径在5~6 mm。直径超过5 mm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机会逐渐增多。黄种人是脑动脉瘤发生率最高的民族。现代影像学研究90%左右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是由脑动脉瘤破裂所致。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脑血管意外中位居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脑梗塞和高血压型脑内出血。脑动脉瘤危害脑动脉瘤的破裂出血多数是动脉瘤大量喷射性出血,病人常在几分钟至几个小时内陷入昏迷,严重者脑干受压受刺激而迅速呼吸心跳停止死亡。脑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出血将引起半数病人死亡或重度残废,第二次破裂出血会使死亡和重度残废率翻番加倍,若第三次破裂出血几乎没有健康生存或成活者。故而脑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要争分夺秒把病人转到有条件的医院,尽早治疗消灭动脉瘤。方能挽救病人生命,恢复病人身体健康。绝大多数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才被发现,病人突然发病,以剧烈头痛和意识障碍为最常见表现,头痛严重得要“爆炸”一样。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之前,90%的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有少数病人,因动脉瘤长大压迫邻近脑神经产生特殊表现,如后交通动脉瘤压迫眼神经引起一侧眼睛睁不开等。脑动脉瘤破裂多在动脉血压一过性剧烈升高时引起,如咳嗽、打喷嚏、愤怒、高兴大笑、用力大小便、妊娠晚期、分娩、体力劳动、性生活等瞬间血压突然升高,诱发动脉瘤破裂。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出血处由血凝块凝固以及血管痉挛收缩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破裂处出血也有可能暂时停止。在出血后1~2周,自身的纤溶和血栓溶解现象亢进,使脑动脉瘤破裂处血凝块液化,接近20%~50%的病人在1个月内破裂的动脉瘤会再次大出血。再次出血会导致病人死亡率和严重残废率翻番加倍。脑动脉瘤诊断病人剧烈头痛、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该尽早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全脑血管造影是确诊脑动脉瘤最准确的标准——“金标准”,能够明确判断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以便最终制定介入治疗或是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案。首次造影若没有发现动脉瘤,应在2~4周后再次行脑动脉造影检查,以彻底除外脑动脉瘤。弓上动脉(颅颈部)CT血管成像(CTA)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全脑血管造影,为动脉瘤的治疗决策提供需要的资料。弓上动脉(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中也有重要价值。脑动脉瘤治疗近年来,随着无创伤性脑血管成像技术CTA和MRA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没有破裂的脑动脉瘤被检出。以微创伤性介入治疗技术处理这些无症状、未破裂的动脉瘤,使预防和避免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了可能。破裂出血的脑动脉瘤应该争分夺秒、转到有条件的医院急诊治疗,脑动脉瘤治疗有经导管介入栓塞术和外科开颅手术夹闭术两种方法。搬动和运送病人不会增加动脉瘤出血率,而瞬间高血压(如咳痰、打喷嚏、用力大小便)是脑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根源。介入栓塞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随着脑血管介入治疗器材的改进和介入治疗技术的成熟,介入治疗已成为脑动脉瘤治疗、尤其出血后急诊治疗首选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适应于那些年龄大、身体弱、病情重、多发动脉瘤、开颅手术危险大、开颅手术失败的患者。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目的是防止动脉瘤的破裂出血和彻底消除动脉瘤。对于已经破裂出血的动脉瘤,为防止再次破裂出血,应该采取紧急的治疗措施,争分夺秒介入栓塞治疗消灭动脉瘤。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单纯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覆膜内支架封堵动脉瘤,密网内支架封堵动脉瘤等。各种介入治疗技术都是以微创伤的经导管介入操作技术促使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封闭动脉瘤,而后随着动脉瘤内血栓机化和纤维化,动脉瘤萎缩、消失。有些特殊的脑动脉瘤、如脑动脉瘤大出血合并大量脑血肿者需要外科手术,打开脑子找到动脉瘤进行动脉瘤夹闭和血肿清除治疗。脑动脉瘤预后脑动脉瘤治疗结果与病人年龄、术前有无其他疾患、动脉瘤大小、部位、性质、介入或手术前临床分级状况、介入或手术时间的选择、有无血管痉挛及其严重程度有关,尤其是动脉瘤病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伴有血管痉挛和颅内血肿者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介入治疗者的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介入治疗的时机,外科手术是否应用显微手术、介入或外科术后是否有颅内压增高(减压充分与否)、介入和外科术后各种并发症处理等,都与预后密切相关。年龄大,有心、肾、肝、肺等脏器疾患以及高血压者预后较差。脑动脉瘤预防没有预防脑动脉瘤发生的理想办法。对于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长期抽烟、多囊肾、父母亲戚有脑动脉瘤者,发现有脑微小动脉瘤、小动脉瘤时,要定期(6月左右)进行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以便能够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前发现病变并给予及时治疗。平时还要对危险因素加以控制,从而降低动脉瘤的发生率。脑动脉瘤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剧烈运动及咳嗽等,避免大便干结,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高血压变化。要定期随访,若有病情变化尤其是剧烈头痛,很可能动脉瘤急剧增大或动脉瘤破裂出血,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主题脑血管畸形,是血管在脑袋里盘根错节的生长吗?年前受好大夫编辑的委托想出一期专门关于脑血管畸形的科普文章,的确,在门诊、病房很多患者得了这方面的疾病,但并不了解其真正内容,下面我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做解答,希望为每位患者带来释疑,正确对待,健康生活。1、脑血管畸形是什么病?“畸形”是什么意思?脑血管畸形是脑血管先天性、非肿瘤性发育异常,是由脑血管发育障碍而引起的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并对正常脑血流产生影响。其破裂出血主要表现为脑内出血或血肿,脑血管畸形亦称血管瘤,但并非恶性肿瘤,属于良性病变。很多人被畸形困扰,其实任何的动静脉发育异常都可以叫做畸形。2、脑血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吗?在后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生脑血管畸形吗?脑血管畸形就是先天发育异常,是出生就存在,还是后天长大的,这方面的知识目前还不清楚。不过先天存在的可能性大。没有症状时一般很难发现。3、脑血管畸形的致病因素有哪些?绝大多数血管病的病因都不清楚,一般基因异常,染色体变异,胚胎期如有某种因素影响其原始脑血管网正常发育,毛细血管不健全,动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短路,发展成为脑动静脉畸形。4、该病多发于哪些人群?是否更容易发生于年轻人?脑血管畸形多见于年轻人,发病年龄平均20~40岁。5、脑血管畸形会出现哪些典型症状?与普通的头痛有何区别?1)搏动性头痛位于病侧,可伴颅内血管杂音。这与普通的头痛相区别。2)出血常为首发症状,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3)癫痫可为首发症状或见于出血后,多为全身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局限性发作有定位意义。4)伴随症状幕上病变者可有精神异常,偏瘫、失语、失读、失算等。幕下者多见眩晕、复视、眼颤及步态不稳等。6、什么情况下会引发癫痫?是否需要针对癫痫而用药治疗?脑血管畸形首发症状就是癫痫,一般是由于病灶本身刺激产生。可以针对癫痫用药治疗,这样对于早期治疗及症状的控制起到很好的作用。7、脑血管畸形是否都容易发生破裂出血?是否会危及生命?哪些行为会导致破裂?有些血管畸形会发生破裂出血,严重的出血就会危及生命。通常吸烟饮酒,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导致的心血管负担增加都可以引起AVM破裂。8、发现脑血管畸形但未破裂出血,是否就不用特别关注了?不是这样的,发现血管畸形后,无论破裂与否,都应该积极救治。因为血管畸形破裂后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带着个定时炸弹,总是有爆炸的危险。因此积极治疗才是上策。主题脑血管畸形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1、哪些检查可以确诊脑血管畸形?1)头颅平片,显示脑膜中动脉迂曲变宽,提示畸形血管可能。2)头部CT,可发现血肿及提供畸形血管的可能性。3)头部磁共振,优于CT,不仅能显示畸形血管及其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还可区别出血与钙化。4)脑血管造影,是本病最可靠和主要的诊断方法,是AVM诊断的金指标,在检查过程中并能行血管内介入治疗。2、如何判断脑血管畸形发生破裂出血的风险?这种判断经常是根据造影显示血管畸形生长的位置,大小,以及周围脑组织的相关关系。一般来说,位于主要动脉供血以及静脉回流不通畅的地方,畸形大的,出血风险性较高。3、血管造影是什么?它是怎么做的?是否一定要进行脑血管造影?脑动脉造影:就是在体内的动脉系统内引入造影剂,在x线下观察血管的走形,有无异常的检查。一般是在局麻下,在大腿根部位的股动脉引入导丝,注入造影剂,通常是需要住院检查的。想要要确诊动静脉畸形最好做血管造影,这是真实反映血管异常最准确的检查。就像实时的地图一样。4、脑血管畸形的血管造影检查中有何典型表现?脑动静脉畸形有以下典型表现:①显示畸形血管。这是特征表现,呈一团管径相仿相互纠缠的迂曲扩张血管。畸形血管团的范围可小如指甲,大如手掌,多见大脑半球皮质.②异常粗大的供养动脉和引流静脉伴局部循环加快。此为局部血流短路的表现。③血流分流现象:造影剂随血流经畸形血管的短路大量流入静脉,因此,血管畸形部分因血流量增加而显影十分清楚。④血肿的表现:血管破裂出血致脑内血肿,血肿的主要表现为局部占位征象,一股脑部动静脉畸形无血肿时,脑血管不出现占位征象,脑血管不移位。5、患者是否容易出现对造影剂不耐受的情况?造影剂一般需要试敏,一般情况下,过敏的少见。但是也有过敏的,这样就做不了造影检查了。6、烟雾病与脑血管畸形有何区别?烟雾病是血管未发育导致的颅内血管代偿性增生,形成像烟雾状的血管。血管畸形是血管本身的发育不正常导致的。他们有本质的区别,以后我还会专门针对烟雾病写相关文章。
大脑中动脉瘤是指发生于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动脉瘤。临床表现出血症状:90%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是因动脉瘤破裂出血就诊,表现为突发性头痛、不同程度的意识丧失和神经功能障碍。由于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外侧裂内或突入额、颞叶脑内,破裂后除出现以一侧外侧裂为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外,多常伴有外侧裂内或脑内血肿,脑内血肿的发生率占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30%-50%。血肿部位取决于动脉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向:外侧裂内小型动脉瘤破裂血肿多局限在外侧裂内;大脑中动脉主干动脉瘤因瘤体多指向额叶,血肿常出现在额叶脑内;分叉部或分叉部之后的动脉瘤,瘤体多指向颞叶方向,形成的血肿常位于颞叶脑内;血中破入脑室或引起脑积水的发生率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较低。局部压迫症状:一般中小型未破裂动脉瘤不出现局部占位效应,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可能出现头痛和局部脑组织受压产生的症状如一侧轻偏瘫、失语等。癫痫发作:动脉瘤破裂出血、未破裂动脉瘤导致的局部脑皮层刺激、瘤内栓子脱落导致的局灶性缺血等均可能导致癫痫发作。脑缺血表现:一部分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可因瘤内血栓脱落导致受累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及患儿生活质量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数常见先心病可以根治,而部分复杂先心病也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承担山西省新农合和爱佑基金合作项目,免费为山西省符合条的所有先心病患儿进行免费治疗。 爱心热线:0351-5275509.
一旦发生心房颤动,会对机体带来一些危害和不是,具体表现为: ① 血栓形成与栓塞: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在不伴有其它疾病年龄小于60岁的房颤病人,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左右,而在60-75岁以上的病人,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2%。如果伴有其它栓塞高危因素,则脑卒中的年发生率可达4%。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房扩大、年龄超过65岁等。 ② 心率快和节律不整齐可使病人感到心悸。 ③ 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力衰竭。 ④ 增加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 心房纤颤患者应及时就诊,积极治疗,预防血栓栓塞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一般人群的总患病率在0.4%,成人患病率在0.5%~0.95%之间,60岁以上的患病率为1%,随着年龄增加,房颤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心脏瓣膜病的患者房颤的发病率更高,对于风湿性心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患者,约有一半的患者合并房颤。 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的方向不一致,频率快而且不规整,这使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时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虽然由于房室结的保护作用可使这些激动不能全部到达心室,但是心室率(心率)仍然可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窦性心律快得多,而且节律绝对不整齐。 心房纤颤患者心房的收缩功能完全丧失,心脏功能大约降低25%,并且容易形成左心房血栓,而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导致脑卒中或身体其他部位血栓栓塞,严重时导致半身不遂。
临床上大约有1/2~2/3的患者在心肌梗死发做前1~2天或1~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会有某些预兆出现,平时多留心注意这些先兆症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或将心肌梗死的危害降到最低。 ①平素健康,突然心绞痛反复发作,而且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 ②原有心绞痛的症状,近来发作频繁、严重、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③过去是活动时心绞痛易发作,后变为休息时或夜间也发作的心绞痛。 ④心绞痛发作时伴心律失常和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 ⑤心绞痛发作时合并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⑥原来的心肌梗塞早已痊愈,突然又发生严重的心绞痛。 ⑦心电图与几周前相比有明显的心肌缺血变化,特别是出现一时性的ST段抬高和压低,T波高耸或倒置,应特别警惕。 如遇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及时住院治疗。
家中遇到心绞痛患者应注意一下几点: ① 就地休息,有条件时迅速吸氧。 ② 迅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若不能缓解,5-10分钟后可再重复含服1-2次。 ③ 同时服用镇静药,如安定。 ④ 家中人不要惊慌,抢救时动作轻而迅速,周围无关人员应尽量减少,保持环境安静,注意保暖,劝说病人不要急躁。 ⑤ 待病情稳定后再搬动病人或送医院治疗。 ⑥ 若经上述方法处理病情不能控制,应警惕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其极易向急性心肌梗塞发展,应立即与医院联系,争取抢救时机。
“冠状动脉肌桥”,就是较长段的冠状动脉走行于心室壁肌肉内,在心脏收缩期管腔受挤压后,使该段血管的管腔狭窄。总检出率为5.4%~85.7%。一般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小于75%,临床不出现症状,心电图改变不明显,如果狭窄大于75%,应该接受手术治疗,即心肌松解手术。在肌桥的近端,可能由于血液湍流的原因,易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和多排螺旋CT均可清晰显示肌桥,从而明确诊断。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为心脏收缩期冠状动脉某一段血流受阻甚至完全消失,舒张期血流受阻减轻或完全恢复正常。根据收缩期冠状动脉受压后狭窄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级,狭窄<50%为I级,常无症状;狭窄50%~75%为Ⅱ级,可有心肌缺血及心绞痛症状;狭窄>75%为Ⅲ级,多有心绞痛症状,甚至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心电图对冠状动脉肌桥的诊断常不准确,部分病人可以完全正常,部分可有轻度T波改变。多排螺旋CT可见心肌组织覆盖于冠状动脉上,但不能判断血管受压程度。 无症状的心肌桥一般不需要治疗。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首选药物治疗,经过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以外科手术治疗或者支架植入治疗。 按照心肌桥的分级:Ⅰ级不需特殊治疗。Ⅱ级首选药物治疗,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阻滞剂特别是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阻滞剂进行治疗,其药理机制是减低心肌收缩力、减轻对心肌桥段壁冠状动脉的压迫,同时可减慢心率以减少壁冠状动脉受压变窄的次数和总时间。Ⅲ级一般主张手术,手术有两种方式:一是心肌松解术;二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还要注意的是,冠状动脉心肌桥很少需要做冠脉支架术,因为其很少有固定性狭窄,而且支架术后复发率很高。曾有人尝试用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治疗肌桥,但发现术后再狭窄率较高(在50%以上),而且术中有冠状动脉破裂的凶险并发症。故总的来说更倾向于非介入治疗。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可以通过降低心脏收缩力和减慢心率,而改善心脏供血。钙阻滞剂特别是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能消除冠脉痉挛,又能延长心动周期的舒张性时限,减轻缺血程度,是治疗心肌桥的主要有效药物;抗血小板药用于心肌桥伴有不稳定心绞痛或者急性心梗的治疗。 特别要指出的是:硝酸酯类药物可以加重心肌桥导致的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应尽量避免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可以减轻心脏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加重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的压迫,所以心肌桥的患者不建议用硝酸酯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包括硝酸甘油、消心痛、欣康等。
当你在日常生活出现下列现象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风心病。 1.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伴有出汗。 2.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 3.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有心悸、胸痛现象。 4.在公共场合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是别人容易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气短。 5.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 6.性生活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等不适。 7.反复出现脉搏不规则、过速或过缓。 8、有风湿热病史的患者,要积极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