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晚唐诗人周朴的这几句诗,道出了春游踏青,无限风光的景象,但在这美好的春色里却潜伏着致病因素——“过敏”。 5月5日是立夏。春夏之交,气温转热,草木茂盛,户外活动随之增加,这时人们经常会出现皮肤干痒、皮疹、鼻子痒、打喷嚏和流眼泪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这些症状都是因过敏引起的。春夏之交早晚温差较大,阳光紫外线由弱到强,植物生长变得旺盛起来,花粉在空气中弥漫,整个外界环境中的过敏原增多。许多过敏是在这样一个综合的环境因素下造成的“季节性过敏症”。此外,此时因食物和药物所致的过敏也时常发生。 那么什么是过敏? 过敏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外界物质,比如花粉、海鲜、冷空气等,所产生的一种过度反应,从而造成异常反应的全身综合征,或损害特定组织或器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花粉病等。发生过敏主要由有两个因素所决定,一个是人体本身就是过敏体质,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接触了过敏原。 列举以下较为常见的几种过敏原: 吸入性过敏原:花粉、尘螨、灰尘、真菌、动物皮毛、羽毛、寒冷的空气等;食物性过敏原:牛奶、鸡蛋、花生、海鲜、坚果、芒果等。接触物:化妆品、油漆、酒精等;此外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 中医对过敏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过敏的产生主要是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邪气是指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正虚主要是肺、脾、肾三脏的亏虚。其中正气虚与现代医学的过敏体质相类似,邪气与现代医学的过敏原相统一。 为什么春夏之交容易过敏呢? 中医学认为,春季五行属木,风气为盛,而风为百病之长,其在过敏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风邪外袭,郁于肌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可使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则可发生风团丘疹;风邪善行而数变,故疾病变化多端,皮疹骤起骤消,游走不定,遍及全身,瘙痒无度;风邪内干于肺,肺失宣肃,则咳嗽、气喘、鼻塞、喷嚏。夏季五行属火,其性为热,“热能动风”,风就是过敏反应重要的因素。春夏之交,其象为“风火相煽”,其季节的特殊性,造就了过敏的高发。 中医药治疗季节性过敏历史悠久,通过对过敏本质认识,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扶正即扶助正气,补肺固卫,健脾补肾;祛邪即祛除邪气,疏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辨证论治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疗效。但过敏的治疗是次要的,其主要还在预防,即中医所谓的“治未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风湿免疫病的病友也容易出现过敏,所以要更加注意预防。 那么如何预防过敏?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患者首先必须避开邪气,即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灰尘、真菌、动物皮毛、油漆、化纤、塑料等等;忌用磺胺类、青霉素类药物等。由于各人过敏原各不相同,过敏患者可以去医院做过敏试验,找出过敏原,尽可能避免接触。 二、起居有常,冷暖适宜。过敏患者应顺应气候变化,起居有常,及时增减衣被,宜穿棉织品内衣,避免感受外邪加重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更要注意气候的变化。春夏之交,乍寒乍暖,更要衣着适当,注意保暖。 三、清淡饮食,忌食发物。患者饮食必须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肥甘厚味,忌食发物,如香菜、蘑菇、海鲜、鱼虾、螃蟹等。对明确有致敏的食物,必须绝对禁食。 四、保持心情舒畅。患者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郁恼怒等情志刺激。因为不良的情绪刺激可使过敏加重,如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结肠炎的发作,都与情绪因素有关,这类疾病患者尤须舒畅情怀。 五、适当锻炼,劳逸结合。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以增强体质,补给正气,减少或减轻过敏的发作。 六、分别轻重,及时就医。对已发生过敏的患者,要迅脱离过敏原;症情较重的,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发生不良后果,发作期患者须休息,避免劳累。
我经常告诉患者,非布司他不要轻易用,用了就不要轻易停。其实不仅仅是非布司他,还有一些药物,特别是需要长时间用的药物我也是这个观点。用药前一般都有个一般治疗阶段,就是靠饮食调节、适当饮水,运动等,看看尿酸能否降下来,尽管很难,但还是要试试。如果没有经过这个阶段,很多人吃了药后就不甘心,特别是需要长期吃的药物,往往难以接受。这也是导致患者带尿酸正常会自行停药的原因。这个阶段可以定在3个月左右,具体根据临床把握。如果尿酸特别高,或需要将其降下来,也可以选择降尿酸的药物,而不用等3个月。如果已经开始治疗了,就不要轻易的停药,除非副作用不能耐受。如果仍对一般疗法抱有希望,可以在服用过程中控制饮食,锻炼等等,然后将药慢慢减量,直到减到最小的维持剂量。如果能把维持剂量减到0,当然也就成功停药了。非布司他停药后,大部分尿酸还是会再高起来的。没有必要自己再去试了,因为有临床试验,也有我个人的经验,停药后尿酸重新升高是大概率事件。我不建议轻易吃药、轻易停药,最关键的还是尿酸的波动问题。机体喜欢平稳,尿酸波动往往会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很多人在刚刚吃非布司他时会出现痛风发作,发作了就把药停掉了。过一段时间不痛了,再加降尿酸的药,又发了,如此反复,吃了不少苦头。所以我才有这样的建议。本文系黄继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立秋之后,阳收阴长,天气转凉,雨水减少,萧瑟燥凉,此时燥邪伤人是其主要特点,故有“秋燥”之称,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统称为“秋燥症”。《素问》中记载“肺主秋,秋属燥,五行归金,在人主肺”“燥胜则干”就充分说明了秋燥易伤津损肺,秋燥伤人,常常会出现干燥少津的临床症状,如口鼻干燥,口唇干裂,喉咙干渴,咽痛、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皮肤紧皱粗糙,大便干结等,并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而出现干咳,或诱发哮喘、秋季腹泻等疾病,所以常有“多事之秋”之说。 然而有一种疾病与“秋燥症”相类似,也往往被大家所忽视,它就是“干燥综合征”。如果出现口干舌燥,喝水也不解渴;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咽干唇燥,吞咽食物都困难;眼睛干涩、灼热、发痒、眨眼时疼痛似有异物;便秘、反复的腮腺肿大等等。如果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就要警惕“干燥综合征”的发生。 “干燥综合征”和“秋燥症”虽都有口干、眼干、皮肤干燥及便秘等症状,但两者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泪腺、唾液腺、汗腺、皮脂腺等,引起眼干口燥等症状。本病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表现为“重女轻男”,患者中女性占到了9成以上,尤其是更年期女性。由于“干燥综合征”导致唾液及泪液分泌的减少,常常会诱发各类口腔和眼科疾病,严重者可出现猖獗龋齿(多个蛀牙及牙齿呈片状剥落)、角膜溃疡甚至穿孔失明,皮肤瘙痒也是一个重要特征。女性患者还会出现特有的阴道液体分泌减少,自觉干涩,影响性生活。“干燥综合征”还会累及其它系统和脏器,如肺脏、胃肠道、肾脏、关节、肌肉、血管等,造成诸多的临床改变,如肺间质纤维化、慢性萎缩性胃炎、肾小管性酸中毒、关节炎等等,其中肺脏是最易累及的脏器之一,与中医的“燥易伤肺”的理论相吻合。“干燥综合征”可单独存在,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也可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病因尚不明确,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以防累及内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秋燥也会引起眼干、口干、皮肤干等症状,许多患者很容易误认为是“秋燥症”。“秋燥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干、口眼干燥,但其程度一般没有“干燥综合征”重,同时不会累及内脏系统,通常情况下可根据这些差别作一简单的鉴别。但在很多情况下,“干燥综合征”症状表现复杂,还要与干眼症、结膜炎、角膜炎、糖尿病等疾病相鉴别,患者本人很难判断,此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风湿免疫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除了一些常规检查外,还必须做泪腺、睡液腺分泌功能检查、抗核抗体(ANA)、抗SSA及抗SSB抗体、免疫功能、类风湿因子检测等。必要时可以做唇腺活检,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秋燥症”和“干燥综合征”不仅病理性质不同,其治疗方法也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一般“秋燥症”只要注意适当多饮水,饮食上少吃或不吃燥热之品,而适当多吃一些滋润的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萝卜、莲藕、荸荠、蜂蜜等,必要时可以通过中医辨证调理,服用一些养阴润燥的中药后,往往就可以缓解秋燥症状,而且随着气候的变化,秋燥的症状也会得到自然改善。“干燥综合征”则不然,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风湿免疫病科就诊,请医生给予治疗,包括局部替代治疗和全身治疗。因泪液分泌少而致眼干明显者,可外用人工泪液替代治疗以减轻干眼症状,并可预防角膜损伤;因唾液分泌少者,饭后要及时漱口或嚼口香糖以防止蛀齿;同时还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口服药有羟基氯喹、白芍总苷等免疫调节剂,少数症状重者还需服用糖皮质激素甚至细胞毒药物。此外中医药对本病通过辨证治疗,在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疗效。 “秋燥症”和“干燥综合征”虽然病理性质大不相同,但两者的临床表现却十分相似。入秋后,天气干燥,秋燥往往会诱发或加重“干燥综合征”的症状。秋燥会使皮肤毛孔收缩,皮肤表面的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从而使得皮肤表面得不到足够水份的润养,从而加重“干燥综合征”患者“干燥”的症状。那么受到秋燥困扰的人群,特别是“干燥综合征”患者如何在秋燥季节补充水分保持湿润?首先,每天要适当多饮水,多食用一些水份丰富的瓜果蔬菜,如雪梨、萝卜、莲藕、荸荠等;其次,洗澡不可过勤,以免使皮肤变得更为干糙、瘙痒,同时洗澡时水温不宜过热,避免使用碱性肥皂,特别是在浴后要使用保湿剂,以缓解皮肤干燥症状。此外,也可通过食疗来减轻秋燥的伤害,如选用药食两用的滋润之品煮粥食用,如百合、银耳、芝麻等等。只要注意了这些,就可以帮助干燥综合征病人安然度过秋燥时节。
分类食物类别食物举例高嘌呤食物(150-1000毫克/100克)畜肉类肝、肠、胰、心、肚、胃、肾等动物内脏,浓汤汁水产类鱼类(沙丁鱼、凤尾鱼、鲭鱼、鲨鱼、海鳗、带鱼、鲳鱼等海鱼,鱼皮、鱼卵、鱼干等)、贝壳类(哈蜊、淡菜、干贝等)、虾类(海虾、虾米、海参等)豆类和菌藻类黄豆、扁豆、紫菜、香菇等其他酵母粉等中嘌呤食物(25-150毫克/100克)畜禽肉类猪、牛、羊、狗等畜肉,鸡、鸭、鹅、鸽、鹌鹑等禽肉水产类鱼类(草鱼、鲤鱼、鳕鱼、比目鱼、鲈鱼、刀鱼、鳝鱼、河鳗等)及其制品(鱼丸、鱼翅等)、螃蟹、香螺豆类及其制品干豆类(绿豆、赤豆、黑豆、蚕豆等)、豆制品(豆腐、豆腐干、腐乳、豆奶、豆浆、豆苗、豆芽等)蔬菜类菠菜、笋(冬笋、笋干等)、芦笋、鲜豆类(四季豆、毛豆、蚕豆、虹豆、豌豆)、海带、金针、银耳、花菜、龙须菜、蘑菇等其他花生、腰果、杏仁、芝麻、栗子、莲子等低嘌呤食物(<25毫克/100克)主食类精细米面及其制品(面包、糕点、饼干等)、各种淀粉奶蛋类奶类及其制品(鲜奶、奶酪、酸奶、奶粉等)、蛋类及其制品(鸡蛋、鸭蛋、鹌鹑蛋等)蔬菜类青菜、鸡毛菜、白菜、卷心菜、莴笋、苋菜、茼蒿菜、芹菜、芥菜、韭菜、韭黄、番茄、茄子、瓜类(黄瓜、冬瓜、丝瓜、南瓜、倭瓜、西葫芦、苦瓜等)、萝卜(白萝卜、胡萝卜等)、土豆、芋艿、甘薯、荸荠、甘蓝、橄榄菜、柿子椒、辣椒、洋葱、大蒜、葱、姜、木耳等水果类各种鲜果及干果、果酱、果汁饮料淡茶、碳酸饮料(苏打水、汽水、可乐等)、矿泉水等其他各种油脂和糖类(本身不含嘌呤,但应适量选用)饮料不建议喝
目前尚没有根治高尿酸血症的方法,所以从理论上说,目前的降尿酸的药物需要长期维持治疗。如果没有对药物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不建议轻易加用降尿酸的药物。因为在加减药的过程中会诱发痛风,在加减药的过程中会造成尿酸的过度波动,对机体产生不必要的损伤。在服药前,条件允许时可以给自己一个犹豫时间或叫非药物治疗时间,这个时间内要通过控制饮食,禁酒,适当运动,适当多喝点水或吃点小苏打等来控制尿酸,看看能否通过这些方法让尿酸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保健品也在这个行列,经常有患者问我保健品的问题,保健品不是药品,不是药品就意味着只能保健,不能治病。质量可靠的可以降尿酸的保健品你可以拿来试,试的时间在我说的犹豫时间内。当通过这些尝试,尿酸都不能有效控制,这时就不得不选择药物治疗了。是药三分毒,不要希望找到没有副作用的药物,那是不可能的。至于药物的副作用,我们只能权衡利弊,当医患双方觉得用药利大于弊时就服用药物,否则就不要服用。比如高尿酸血症,当你觉得高尿酸的危害超过了所要选择的药物的副作用时就可以考虑服用药物。在服药过程中如果想停药,就要再做一次类似的评估,当你觉得停药的损害小于继续服药的损害时就可以停。应避免盲目的选择药物和随便的减停药物。目前我们常用的降尿酸的药物主要有三种,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前两种是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剥脱性皮炎,严重时可以致命,但如果不过敏,也可以选择服用。非布司他片目前没有发现有这种严重的过敏现象,不过价格比别嘌醇贵。如果有肾功能不全,建议选非布司他。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降尿酸的效果不错,可以跟小苏打片一起用,碱化尿液,避免尿酸沉积。如果有泌尿系结石,一般不去选用,因为其在增加尿酸排泄的时候可以增加尿中尿酸浓度,可能会促进结石的生成。
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炎症肠病性关节炎是指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引起关节炎的统称。主要表现为外周关节炎和中轴关节病变,不明原因的肠道非感染性炎症,并可伴发关节外或肠道 外其他全身症状如皮肤黏膜病变及炎症性眼病等表现。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20~40岁年轻人和儿童最多见,男、女均可发病,起病缓急不一,病情轻重与 病变范围及程度相关[Crohn病(Crohn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病(ulcerative colitis,UC)统称为炎性肠病性关节炎(IBD),是特发性、慢性炎症性肠病,是一类有别于病因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可伴有周围关节炎和脊柱病变。临床表现1.关节表现(1)外周关节病变多于炎性肠病后出现,有的患者关节病变先于肠道病变几年出现。表现为少数非对称性、一过性、游走性周围关节炎,以膝、踝和足等下肢大关节受累为主,其次是肘、腕或指关节等。任何外周关节均可受累。关节炎严重程度与肠道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并伴炎性肠病治疗而消退。多数不遗留关节畸形,偶有小关节和髋关节破坏。可见大关节积液、腊肠指(趾)、肌腱末端病、跟腱和跖底筋膜炎。克罗恩病关节炎可出现杵状指和骨膜炎[3]。(2)中轴关节受累4%~7%炎性肠病患者在肠道病变前出现明显的脊柱炎或骶髂关节炎,与肠道病变程度不一定关联。临床表现为腰背部、胸、颈或臀部疼痛,腰和颈部运动受限,扩胸度降低。炎性肠病性伴发的脊柱炎在症状、体征及X线片表现上难与特发性强直性脊柱炎鉴别。2.消化系统表现患者病程持续时间一般为4~6周以上。(1)腹痛80%~90%患者有腹痛,早期与轻型者有腹部不适与胀痛,可由粗糙食物诱发,伴肠鸣音增多。肠腔狭窄引起不全肠梗阻时,有肠绞痛、肠胀气与肠型。病变累及幽门、十二指肠及胃部者,腹痛酷似消化性溃疡。回结肠炎的腹痛可经排便和排气获得缓解。后期有腹腔内脓肿与瘘管形成,腹痛呈持续性,多局限在右下腹或病变所在处,伴明显压痛。(2)腹泻85%~90%的患者可有腹泻,开始为糊样便,2~3次/日,可自行缓解。每因饮食不当而诱发。重症或晚期加重,便次增多,可见少量黏液,伴腹部阵痛,顽固难愈。病变累及结肠者出现黏液便或脓血便,肛门直肠受累者常有里急后重。小肠病变广泛者因吸收不良而有泡沫状恶臭的脂肪泻。(3)腹部包块约1/3的患者可扪及包块,多位于左下腹,可在脐周和下腹,有时经直肠、阴道检查时发现。腹块由增厚的肠袢、腹腔内粘连、肿大的淋巴结与瘘管、脓肿等引起,包块质地中等、较固定,伴压痛。3.黏膜表现(1)口腔黏膜病变克罗恩病常伴牙质、口腔及胃黏膜损害。口腔黏膜损害表现为颊部黏膜及舌侧表面和口腔底部有肿胀、结节、疼痛感及溃疡,特点为分布在黏膜皱褶间凹陷处,呈线形或阿弗他样溃疡,边缘增厚,稍隆起,表面覆盖白色纤维薄膜,典型的溃疡称为“鹅口疮”样溃疡。溃疡和增生互相交替,形成“铺路石”样改变。口腔病变是诊断克罗恩病的重要临床依据。(2)皮肤黏膜表现克罗恩病最常见的皮肤病变为结节性红斑,表现为疼痛、红斑样或紫色结节,最常见于腿部,病变呈多发性,可发生于四肢。坏疽性脓皮病较严重,可出现坏死性溃疡,有时病程与肠道炎症不相一致。典型病变发生于下肢,但也可见于身体任何部位,偶见于手术切口。溃疡性结肠炎则表现为不常见的较严重坏疽性脓皮病。黏膜表现以深在性口腔溃疡多见。4.眼部表现患者可伴前色素膜炎,多为单侧及一过性,易复发。5.其他表现发热、贫血、营养不良及血管炎(可表现为网状青斑、血栓性静脉炎和小腿溃疡)等均可出现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非特异性的肠道肉芽肿性炎症性疾病伴有溃疡、肉芽肿、瘢痕形成和关节炎等病理变化,与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本病青壮年发病为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15~35 岁为多见,男女罹患无显着差别本病整个消化道均可发生,但主要累及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临床以腹痛、腹泻、腹块、肠瘘肠梗阻为特点,常伴有发热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呈发作缓解交替出现,重症者迁延不愈,常有各种并发症预后不良。症状体征本病主要发生于青壮年,以15~35 岁为多见。高龄者以结肠受累为主。回盲部病变占50%以上,病变仅限于结肠者占10%,结肠和小肠均受累者占30%以上。起病多缓慢。克罗恩病关节炎1. 消化系统 腹痛是其最常见症状。疼痛多位于脐周和右下腹,为便前轻度绞痛或不适,便后可缓解。腹泻一般每天3~6 次。由于胆汁酸、水和脂肪吸收障碍,故粪便呈半液状。病变累及结肠时,可出现大便失禁,表现里急后重。在病程后期可扪及包块。如病变发生在口腔和会厌部。则表现有口疮样溃疡,口腔黏膜亦可有铺路石状改变。如累及声带,可发生声音嘶哑。口腔病变一般常与肠道克罗恩病同时发生。食管受累主要表现吞咽疼痛、胸骨后痛、烧心感。胃及十二指肠受累可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等,还可并发幽门梗阻。肝胆病变以胆管周围炎和肝脏脂肪变性为多见,其次有坏死性肝硬化、肝门纤维化和慢性活动性肝炎,很少有肝脓肿、门静脉炎、淀粉样变性和肉芽肿性肝炎。肠道并发症有:①肠梗阻:是由于病变肠段纤维化、瘢痕形成和炎症水肿所引起,约见于25%的病人;②瘘管形成:内瘘在小肠结肠同时受累时发生率较高,外瘘多数发生于手术后;③肛周病变:有肛周炎、肛裂、肛瘘、肛周溃疡、肛周脓肿等;④消化道出血:小肠局限性病变者多为隐血,结肠病变或广泛小肠病变者以血便为主,少数病例可有大出血;⑤肠穿孔:罕见;⑥中毒性巨结肠:病人可出现大量腹泻、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毒血症等;⑦癌变及假性息肉:约1%的病人可并发结肠癌;⑧吸收不良综合征:最常见的是脂肪、脂溶性维生素和维生素B12 吸收不良,也可有蛋白质、电解质、叶酸、钙、镁、锌等吸收不良,吸收不良的原因主要是远端回肠功能失常,胆盐吸收障碍,以及小肠襻内细菌过度繁殖而致胆盐分解等。2.皮肤结节性红斑为本病常见的皮损,通常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平行,主要分布于下肢伸侧,有的可形成溃疡。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深的、坏死性溃疡性皮肤损伤,疼痛明显,多位于下肢胫骨前区,常伴有全身症状。病变为单个,也可为多发性或广泛性。若不治疗,病变可向深部发展而引起骨髓炎。其他皮损包括湿疹、斑丘疹、红斑、荨麻疹和多形性红斑等。3.关节炎(1)周围关节炎:有10%~20%的克罗恩病患者发生周围关节炎,系克罗恩病最常发生的肠道外表现,并主要见于结肠受累的病人。其累及关节类似溃疡性结肠炎,为亚急性非对称性少关节炎。以膝关节最常受累,其次为踝关节,再次为肩关节、腕关节、肘关节、掌指关节。大关节较小关节易受累,下肢关节较上肢关节易受累。关节炎常不留畸形,但可引起关节疼痛、触痛,有时可伴有关节积液。关节症状一般持续数周甚至一个月以上。关节炎(2)脊柱炎:1%~25%的病人可发生强直性脊柱炎,应用严格标准确定约为5%。大多数病人骶髂关节症状不明显。关节放射学检查发现的骶髂关节炎要比有症状的骶髂关节炎多3 倍。脊柱炎可发生于肠道病变之前、之后或同时,且与肠道病变活动性不平行。控制肠道症状脊柱炎也不会缓解。部分病人可出现杵状指,尤以小肠上段受累者多见。有杵状者,其内瘘和吸收不良的发生率也较高。4.泌尿生殖系统 尿路结石是克罗恩病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结肠切除和回肠造瘘术者。这可能是由于严重腹泻或回肠造瘘使大量分泌物丧失,尿液浓缩,引起尿pH 值降低,而形成尿酸盐结石。胆盐吸收障碍,使小肠内草酸盐吸收过多,也是引起尿路结石的原因。此外,梗阻性肾盂积水、肾周围脓肿和肾淀粉样变病及肠瘘管形成导致尿路病变等,也可引起尿路结石。5.其他 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部分病人可出现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和巩膜炎等。眼部表现一般发生在肠道病变的急性恶化期,病情缓解时即消失,但可反复发作。此外,病人卧床休息、毒血症、手术、凝血活酶生成增多及血小板增多等,均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偶尔也可出现广泛性动脉血栓形成。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原来存在的病态精神如抑郁或社会距离在结肠切除术后明显改善。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炎性肠病的发病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一见解,溃疡性结肠炎与克隆病是一个疾病过程的不同表现。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征象,在大多数病人中本病表现为慢性、低恶性,在少数病人(约占15%)中呈急性、灾难性暴发的过程。这些病人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30次/天,和高热、腹痛。体征与病期和临床表现直接相关,病人往往有体重减轻和面色苍白,在疾病活动期腹部检查时结肠部位常有触痛。可能有急腹症征象伴发热和肠鸣音减少,在急性发作或暴发型病例尤为明显。中毒性巨结肠时可有腹胀、发热和急腹症征象。由于频繁腹泻,肛周皮肤可有擦伤、剥脱。还可发生肛周炎症如肛裂或肛瘘,虽然后者在Crohn病中更为常见。直肠指检感疼痛。皮肤、黏膜、舌、关节和眼部的检查极为重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的并发症常见者有:①关节炎 溃疡性结肠炎关节炎并发率为11.5%左右,其特点是多在肠炎病变严重阶段并发。以大关节受累较多见,且常为单个关节病变。关节肿胀、滑膜积液,而骨关节无损害。无风湿病血清学方面的改变。且常与眼部及皮肤特异性并发症同时存在。②皮肤黏膜病变 结节性红斑多见,发生率为4.7%~6.2%。其他如多发性脓肿、局限性脓肿、脓疱性坏疽、多形红斑等。口腔黏膜顽固性溃疡亦不少见,有时为鹅口疮,治疗效果不佳。③眼部病变 有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角膜溃疡等。以前者最多见,发病率5%~10%。
四妙汤加减时乐等[67]用加味四妙汤治疗,发现各剂量组在镇痛降尿酸和抗炎方面有一定量效关系。李慎贤等[68]将80例痛风分两组,治疗组口服加味四妙汤(黄柏,苍术,薏苡仁,川牛膝,忍冬藤,木瓜,秦皮,泽泻,当归),对照组口服别嘌呤醇片,两组均在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2周后观察尿酸、血脂变化,发现治疗组的临床愈显率65.0%,总有效率8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5%和72.5%;在降低尿酸和血脂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杨中华等[69]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健脾清热利湿通络协定方(黄柏、薏苡仁、苍术、牛膝等),对照组予秋水仙碱。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9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四妙散合白虎桂枝汤加减倪志坚[70]用四妙散合白虎桂枝汤加减(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生石膏,知母,桂枝,红花,桃仁,土茯苓,萆薢,泽泻,生甘草)治疗痛风手指关节疼痛减牛膝,加桑枝、威灵仙。36例中治疗时间最短3天,最长28天,平均15天。治愈12例,好转23例,未愈1例。宣痹汤加减蒙康龙等[71]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患者11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 例,均予对症处理,治疗组加服宣痹汤(防己l5 g,杏仁15 g,滑石15 g,连翘9 g,山栀子9 g,薏苡仁15 g,法半夏9 g,晚蚕沙9 g,赤小豆9 g,海桐皮9g,山慈菇10 g,大枣15 g,甘草10 g。),疗程2 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认为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随访6 个月,复发率低。加味玉女煎黄淑兰[72]报道用加味玉女煎(生石膏、熟地黄、金银花、赤芍各30g,知母、麦冬、牛膝、丹皮各10g,丝瓜络2g,生甘草6g)为基本方,体强且毒热炽盛倍生石膏;于关节发病去牛膝,加桑枝;痛剧加壁虎;便秘加生大黄(后下);症状缓解去熟地黄、麦冬,加苍术、白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3例,结果显效15例,好转18例。乌头白虎汤加味刘晓晗[73]以乌头白虎汤加味为主(制乌头(先煎)、生石膏、薏苡仁、白芍、川牛膝、知母、桂枝、当归、甘草)治疗可根据临床加减,每日1剂,先煎制乌头、生石膏,再入其他药再煎。本组20例中,治愈13例,显效5例,好转2例。平胃散合济生肾气丸刘英华等[74]采用平胃散合济生肾气丸为基础方[苍术,厚朴,陈皮,熟地,山萸肉,淮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熟附片(先煎),桂枝,车前子,牛膝,甘草]治疗痛风,日2次温服,每日l剂,2周为1疗程。治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宣痹汤崔向军等[75]用宣痹汤(防己、连翘各12g,杏仁、法半夏、蚕砂、栀子各10g,滑石、赤小豆皮、忍冬藤各15g,薏苡仁20g)为基本方,红肿甚加丹参、生地黄、赤芍、丹皮等;疼痛剧烈加制乳香、制没药、姜黄、牛膝、延胡索等;多个关节受累加全蝎、蜈蚣、地龙等。治疗痛风14例,结果显效8例,有效6例。治疗后血尿酸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span="">。复发者再用本方治疗收到同样效果。桂枝芍药知母汤王兰[76]对46例患者急性期给予对症治疗,缓解期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组成:桂枝20g,芍药15g,知母10g,麻黄10g,生姜10g,白术15g,防风10g,甘草6g,附子15g(先煎30min)随证加减:风气胜者即关节疼痛移走不定,上下左右,或红或肿,此处关节疼痛将止别处关节疼痛又起者加羌活10g,独活10g;寒气胜者即寒气凝结,阳气受阻,四肢挛急,关节浮肿冷痛加细辛3g,肉桂10g;湿气胜者即四肢缓弱无力,关节肿痛,肌肉麻木不已加薏苡仁25g,苍术10g,黄柏10g,土茯苓15g,萆薢15g;热气胜者即关节红肿热痛剧痛不可触加生石膏15g,黄柏10g,制乳香20g,制没药20g用法:1剂/d,水煎早晚服每5剂为1疗程,连服4-6疗程结果:46例患者中,显效35例,好转7例,无效4例有效率91%。三阴寒湿方三阴寒湿方由温氏奔豚汤加减而来,原方由附子肉桂红参沉香砂仁山药茯苓泽泻牛膝炙甘草组成,是一纯阳益火,救困扶危妙方主治肝脾肾三阴寒证奔豚气寒霍乱脘腹绞痛,气上冲逆上吐下泻四肢厥逆,甚则痛厥寒疝水肿鼓胀等证李可老中医运用本方数十年,临证加减变通,用治一切沉寒痼冷顽症,临床罕见奇症,皆能应手取效马老师融会贯通,以之加减治疗痛风属脾肾阳虚寒湿内停者,效果颇佳在该病例中其用药遵守伤寒论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法度,以黑附片补北方坎中真火;两倍之炙甘草以覆火,使已复之阳永固下焦;配山茱萸升东方,补肝之体而助肝之用;党参白术干姜补中土而定中轴;茯苓泽泻生龙牡敛降西方;薤白丹参石菖蒲通阳宣痹如此则轴运轮转,一气周流,生生不息[77]。丹溪痛风方丹溪痛风方以苍术、羌活、威灵仙、防己、桂枝、白芷祛风湿,黄柏、胆南星、神曲、龙胆草祛痰热,川芎、桃仁、红花行瘀血,诸药合用,散风邪以温通,泻蕴热以清泄,行瘀滞以祛肿痛。施仁潮临床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78]
痛风自然发作间隔只会越来越短,不会越来越长,如果不系统治疗,这种情况更明显。经常会有痛风患者,开始几年发作一次,后来几月发作一次,再后面几天就发作一次,痛苦不堪,如何治疗?如何让其少发作?1 将急性期治疗扩大到3个月这是我的经验之谈,我有好多患者坚持吃中药,只要坚持3个月,痛风的发作次数会明显减少。不吃中药,坚持吃西药也行。2 急性期过后注意控制尿酸尿酸还是很容易波动的,所以即便痛风进入稳定期,如果你不注意饮食,过度进食高嘌呤食品,痛风还是会复发。所以控制血尿酸的波动是非常重要的。3 降尿酸药物与抗炎止痛药一起服用开始服用降尿酸的药物,如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等,在血尿酸下降的同时局部尿酸结晶会溶解,这是一个降尿酸必须经历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伴有痛风的反复发作,这时建议跟抗炎止痛药一起服,直到痛风稳定。注意抗炎止痛药要在稍有酸痛时就吃一次,不要等到红肿明显了才用药,一旦红肿热痛明显了,不是一次抗炎止痛药就能解决的。如果已经红肿热痛了,抗炎止痛药要持续用到疼痛缓解。(有读者看了这篇文章,问我抗炎止痛的药有哪些,主要是秋水仙碱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具体药物我网站上另外一篇文章,痛风用药中都有提及。不在这里列出来的目的还有一个,就是不要自己选择药物,一定要医生看过)20170620中医中药上面的文章很早就写了,今天读来,觉不把中医中药写上去,有些欠缺。我很庆幸我治疗痛风中西药都会用,事实上确实有不少患者是因为中药才慢慢稳定下来的。还有很多患者的痛风反复发作,跟用药不规律有关。有些是因为不用药,只在急性期用抗炎止痛药。痛风到了后期会越发越频繁,只有规律用药才能打破这个怪圈。20180303过早的剧烈运动也是导致痛风反复发作的原因,特别是发在膝关节的痛风。膝关节活动度大,又是负重关节,如果过早、过多的运动,很容易导致肿痛反复。急性进展期,应该少动。急性期疼痛开始好转了,可以在床上等做无负重的运动。随着疼痛的减少,慢慢开始运动。本文系黄继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很多人问我类似的问题,一直没有时间整理,今天一并整理一下,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1 尿酸的生成,外源性(主要指饮食)只占20%,内源性占80%,也就是说尿酸大部分是体内代谢产生的,跟吃什么关系不大,所以即便你不吃不喝,血尿酸最多降低60umol/L,也只能算控制了20%,痛风可能还是会因为内源性尿酸增高而发作。这一点,要辨证的看:首先,虽然饮食控制权重不高,但是,不控制饮食,大量的嘌呤摄入,就会诱发痛风发作,这是肯定的。控制饮食,尿酸降的有限,但如果不控制饮食,尿酸升的幅度可能就是无限了;其次,痛风一旦形成,必须控制饮食,但不是仅仅靠控制饮食能解决的,调整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后还发作的患者,就要借助药物。治病要靠药,养生靠食疗。2 未发作过痛风的人,尿酸的高低对痛风发作非常有意义,即尿酸越高,发生痛风的概率越大,尿酸低则发生痛风的概率小。另外就是体质的特异性,某些体质,对尿酸钠结晶更敏感,更容易发痛风,所以并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都会发痛风。3 已经发作过痛风的人,尿酸的波动比尿酸的高低对痛风的发作更有意义。也就是说,如果尿酸稍高一点,但尿酸水平是稳定的,不太会发痛风。如果尿酸虽然不高,但波动很大,忽高忽低,则容易诱发痛风发作。即便尿酸正常,波动明显,也会发痛风。因为一旦发生痛风,说明关节部位已经有尿酸结晶的沉积,而且促使痛风发作的协调因素都以齐备,只要尿酸波动,就会有尿酸结晶的析出和沉积,这个动态的过程是诱发痛风的关键。未发作过痛风的人,也可能存在尿酸结晶的沉积,但有些时候,单纯的尿酸结晶不足以诱发痛风发作,还需要游离脂肪酸等因素提供协同刺激信号,才会发作痛风。也就是说,未发作过痛风的人,虽然也有尿酸的波动,但由于缺乏协同刺激因素,所以不会发痛风。4痛风是由尿酸结晶引起的,尿酸在体液中的溶解度受体液中尿酸浓度、温度等影响。也就是说血尿酸的高低只反应了浓度的问题,如果浓度正常但局部温度降低了,尿酸同样可能沉积。正常体温一般为37度左右,而外周关节的温度(膝关节约32℃,踝关节约29℃)较低,这也使尿酸溶解度大为减低。所以即便血中尿酸正常,局部温度改变也可能诱发痛风。这也是为什么尿酸正常时也会发痛风的一个原因5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病就是病,病是靠药来治疗的,“饮食、运动”只能作为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不是不重要,只是在“病”的治疗中不是主流,在“病”的预防与康复方面“饮食、运动”可以成为主流。所以不要迷信保健品,不要相信保健品能治病,如果能治病,他就不是保健品,而是药了。6 我的观点是饮食“平衡”,从来不主张过度控制。饮食平衡时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基础。不要以为尿酸啦,血脂啦这些都是“废物”,越低越好,一定要保持“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些都是宝。7 不控制饮食也不行,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说去国外,医生给吃了降尿酸的药,没有让他控制饮食,他就又去喝啤酒,吃海鲜了。这肯定是不对的,即便你没有痛风,这样做也是不对的。我们合理控制饮食,可以减少药物的服用量,是合算的。
我是搞临床的,很注重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下面是几种激素要加倍的情况:1 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如狼疮),特别是伴有脏器损伤的。这类患者如果有感冒或感染引起的发热,不管是不是原发病活动,首先激素加倍,然后或同时再对症(如抗感染等)处理。2 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如遇到手术等,术后的三天激素加倍。3 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如果在服药期间病情反复,首先激素加倍。4 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如果出现发热,要么不加激素,用非甾体类退热药,如果要用激素退热,必须持续用,直到热退,然后再规律减量。不能间断用激素退热,更不能等到体温到39度了才用激素压,要用就早用,用激素退热,只准出现一次39度以上,其它到了38度就要用激素,而且不要选地塞米松,要选甲强龙。不要用非甾体类,就用激素。要么就不要用激素退热,要用激素,干嘛还要用其它的,用了非甾体类,会严重干扰我对患者所需激素量的判断。用激素退热,必须在一小时最多4小时之内将体温降到37.5度(口腔)以下。第一天就要把体温控制到正常,第二天的早晨一次性用掉前一天的激素总量。用激素退热,不用分开用,因为我的目标不是退热,而是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削的是“峰”,不是用来挠痒痒的,炎症反应的时间是72小时,不是24小时(炎症反应从开始有感觉到高峰一般为72小时,从高峰再下来一般也要72小时左右,加起来一周左右,慢性炎症则要三个月,或许是72天)。第一天可以40mg,40mg的往上加,直到体温正常,这是为了摸清需要多少激素,摸清了,就改成一次性用药。5 激素要么不要用,不用还是有很多办法的,要用就不能含糊,“成倍的加,缓慢的减”是我的八字箴言,谨记谨记。6 激素加倍,有时候并不仅仅是稳定原发病,避免感染等诱因诱发原发病活动,急性期加倍也是为了防止应激反应时激素不足的问题,因为长期用激素的患者,往往肾上腺皮质轴都是受抑制的。遇到感染、手术等应激的情况,激素就要加,这些情况,一般3天后就可以改为原量。7 原发病稳定的患者,如狼疮免疫功能,SLEDAI评分等都很低、平素不在服用激素的患者,激素可以考虑小剂量,短时间,也可以先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