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手术治疗是胶质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手术的成败会对患者生存期产生重要的影响,手术的切割范围也决定了脑胶质瘤的清除程度,影响着术后的复发机率。胶质瘤患者的手术护理也尤为重要,今天我们来看看胶质瘤患者的护理。 围手术期的准备与护理 1 1.皮肤准备 手术前一天剃头,手术日早上用1:1000的苯扎溴铵消毒头皮,确保皮肤没有感染和皮肤破损。 2.饮食准备 手术前1-2周多吃含丰富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增强体质,补充蔬菜和水果。 手术前8h开始禁食。 保持大便的通畅。3天无大便者,在医生指导下可用轻泻药,如酚酞、番泻叶、乳果糖等。 3.常规检查 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的常规检查,主要包括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凝血时间等,同时根据需要进行配血、备血和抗生素过敏试验,女性行经期患者不可手术,有发热或腹泻者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4.心理护理 家属要注意患者的情绪,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根据病情给予适量的镇静和安眠药,使患者安静入睡。 胶质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 胶质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关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王拓教授,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揭开胶质母细胞瘤的面纱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又称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原发性脑部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64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GBM归为IV级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响因素 肿瘤发生病因学尚未完全明确,电离辐射是目前唯一明确的环境风险因素,部分罕见遗传性综合症,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胶质瘤息肉病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病型或I型等,可同时并发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GBM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反应迟钝、专注力、记忆力与理解能力减退,表情淡漠;30%-50%患者可见头痛、常单侧发生、逐渐加重,伴有恶性呕吐等,部分病人可见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偏瘫,20%~40%患者可发生癫痫。晚期GBM患者可见昏迷,或突发死亡GBM为高侵袭性恶性肿瘤,快速生长,生存期短,几乎所有GBM都会复发,5年生存率低于5%,目前治疗手段如新型电场治疗与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和总生存期。诊断GBM主要检查包括头颅CT扫描、核磁共振(MRI)检查和正电子放射断层造影术(PET).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GBM的主要治疗方法,一旦确诊为GBM,通常是尽可能安全地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同时保留控制语言、平衡功能等关键部位的正常大脑组织。 放疗 放疗是指使用高能量射线(包括X射线、光子或质子)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癌症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手术后的患者,目的是杀死手术未能清理的剩余肿瘤细胞,这种治疗称为辅助放疗。也可用在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放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疲倦、脱发、食欲减退与局部皮肤灼伤等. 化疗 化疗是指采用药物阻止或延缓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治疗方法。手术后应尽早开始化疗,可与放疗同时进行。替莫唑胺(TMZ)是GBM患者最常用的化疗药物,可单用,也可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不同化疗药物给药方式各异,或静脉注射(液体),或口服(药片),化疗常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后有一个休息期,治疗阶段加上休息期为一个疗程。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降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脱发与口腔溃疡等。 Optune电场治疗 电场治疗(Tumor Ttreating Fields)简称为TTFields,通电后能在局部产生一种特殊的电场来控制肿瘤细胞生长。目前上市的电场治疗产品Optune是由美国生物技术公司Novocure开发的一款便携式可穿戴设备。Optune已在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投入临床使用。目前已有超过1万GBM患者开始接受Optune治疗。电场治疗主要用于新诊断的GBM成人患者(18周岁以上),可术后与TMZ一起使用;复发GBM患者可单独使用Optune作为替代治疗。 如何照顾GBM患者的日常 饮食 GBM患者日常饮食应用味美、开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品为佳,对于一些诱 发或加重病情的食物,如猪头肉、鹅肉、海虾等刺激性食物和烟酒均不宜食之,而对香菇、猴头菇、木耳、海带、大蒜、萝卜、胡萝卜等蔬菜;猕猴桃、大枣、香蕉、百合、无花果等水果,小米、稻米、玉米、薏米等食品、动物肝脏、瘦肉、鳖等肉制品等具有抗癌防癌的食物,可以选择食用。 日常生活 GBM患者化疗期间要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经常涑口,多饮温开水。如果出现了溃疡,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把口腔的腐败物质清理干净,多饮开水。要常常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瘀斑、尿血及便血等。如果身体允许,可以从事运动量不大的锻炼,如散步。化疗后尽量少到公共场合,避免交叉感染。避免与感冒病人接触,适时添加衣服,以免受凉。GBM患者使用Optune治疗时几乎不受地点限制,可以佩戴Opune参加日常工作、旅行、社交活动等。淋浴或泡澡时,请简单地拔下设备,卷起电线头,并将其塞在淋浴帽下即可。请谨记,无论在何处,保持设备和传感器阵列的干燥非常重要. 心理健康 GBM一经确诊后,患者常会产生恐惧、疑虑、愤怒、忧郁、绝望等心理情绪反应,因此,家属应当给病人亲切的关怀,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意志坚强和对生活充满期望,是战胜癌症、重新走向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
脑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脑转移癌是成人颅内最常见的脑瘤。 在原发性脑瘤中,脑膜瘤最常见。 脑膜瘤和神经胶质瘤合计占所有成人原发性脑瘤的2/3以上。 ●脑瘤可通过局部侵犯、压迫邻近结构、升高颅内压而产生临床症状和体征。除了肿瘤的组织学不同之外,具体的临床表现还取决于局部大脑受累区域的功能。 ●增强磁共振扫描(MRI)是诊断脑瘤的最佳方法。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分辨率较低,主要用于急症、更详细的骨结构扫描,以及当患者对MRI检查有禁忌的时候。例如,患者体内安装有心脏起搏器。 ●在MRI上可能与高级别胶质瘤或其他增强性肿瘤相混淆的非肿瘤性疾病包括:亚急性梗死、亚急性出血、血管畸形、感染、炎性疾病。和低级别肿瘤容易混淆的其他考虑因素包括:脱髓鞘病变、炎症、感染。 ●被怀疑患有脑瘤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神经系统检查,并进行脑MRI增强检查。当怀疑有转移性疾病时,还应进行胸部和腹部的CT检查。在诊断性活检或切除术之前,通常不需要额外的测试,除非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不典型。 ●糖皮质激素,例如,地塞米松、或强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可用于减轻那些有严重症状、或致命性脑疝患者的瘤周水肿和颅内压升高。对于症状很轻的患者,和在临床上高度怀疑淋巴瘤时,则应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改善症状。 ●“脑瘤的准确诊断”需要足够的组织标本,用于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分析。可以通过立体定向活检、开颅手术,来获得组织标本。具体选择哪种获取标本的方法,则需要根据肿瘤可能类型、级别、位置、可操作性来进行选择。可操作性是指,能不能安全的来实施? 脑瘤的发病率真的不高。面对脑部核磁上异常的影像,不能随随便便就给患者戴上了脑瘤的帽子。脱髓鞘病变也是有可能的。最终的确诊需要手术来帮助。隔皮猜瓜不是每次都对。 随着头颅影像检查的普及,我们发现了很多的脑膜瘤。从而使得脑膜瘤的发病率在原发性脑瘤的范围内,超过了胶质瘤,成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瘤。由于颅内环境的特殊性,本该大多为良性的脑膜瘤的生物学行为却成了恶性。面对脑膜瘤,新的治疗原则已经变更为早诊早治疗!
几年前,一场网络上的明星接力式冰桶挑战,让全球认识到了一系列罕见疾病患者的存在,而早在2008年2月29日,欧洲罕见病组织(EURODIS)就发起并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罕见病日纪念活动,并将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定为国际罕见病日。今天是第13个国际罕见病日,让我们共同关注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肢端肥大症(ACRO)。 ACRO全球年发病率约3-4例/百万,患病率约 40-125例/百万,是一种罕见疾病,其特点是由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引起的生长激素(GH)分泌过多,同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升高,引起软组织和肢端组织过度生长,最终发生面容改变、手足等末端肥大、内脏增大、骨关节病变以及心血管、呼吸、代谢等多系统并发症(图1)。 研究显示,ACRO患者的死亡率是一般人群的2-4倍,对于GH水平> 5ug/L的患者预期寿命平均减少约15年(图2)1。心血管并发症是ACRO患者死亡最常见原因,约有60%的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ACRO诊断时合并心脏疾病患者在15年内的死亡率几乎为100%,主要表现为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以双侧心室肥大为特征,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内皮功能紊乱等2。而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治疗后生化指标GH和IGF-1有效控制的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ACRO另一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约15-24.5%肢大患者死于肿瘤,其中以结直肠肿瘤最常见。生化水平与肿瘤死亡率正相关,当GH 介于2.5-9.9 ug/L,结肠癌死亡率增加3倍,当GH> 10ug/L,结肠癌死亡率增加5倍3。肺和呼吸系统并发症也是ACRO常见并发症,多达80%的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呼吸功能不全。ACRO相关骨关节疾病可累及全身,主要包括关节病、腕管综合征、骨折等。另外还有代谢系统并发症,是由于GH与糖、脂代谢密切相关,GH分泌过量可引起糖耐量受损、糖尿病、甘油三脂升高等。 死亡率升高与生化水平不达标直接相关,而大量研究发现,生化达标可明显降低ACRO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病率,使其与正常人群相似(图3)4。因此,生化达标是ACRO治疗目标的重中之重。 2013年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指南推荐,ACRO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疗和放射外科治疗(图4)。手术切除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主要的手术方法是经鼻蝶窦腺瘤切除术,肿瘤的体积、质地和侵袭性影响手术的治愈率。 研究显示,手术治疗总缓解率为57%,仍有超40%患者无法生化达标5。对于术后生化未达标的患者,首选药物治疗,目前国内治疗ACRO最主要的药物是生长抑素类似物(SSA),是术后生化未达标患者辅助治疗一线药物,也是不适合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一线治疗,预期手术无法切除的大腺瘤且无肿瘤压迫症状的患者的术前治疗,及放射外科治疗起效期患者的治疗6。一项4年双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SSA类药物长效奥曲肽持续治疗36个月以上,可以使近70%的ACRO患者生化达标(图5)7。同时,长效奥曲肽作为一线药物治疗,通过有效降低生化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压,降低血脂血糖,改善呼吸系统、骨关节等多系统并发症,减少患者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带来长期获益8-9。 放疗和放射外科治疗,通常不作为ACRO首选治疗方案,主要由于该疗法血清GH水平下降缓慢,至缓解时间需要29.8-144个月不等,并且常见垂体前叶功能受损并发症,发生率为30%。对于放射外科治疗起效期的患者,需应用SSA类药物控制激素生化水平,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 因此,恰逢“世界罕见病日”之际,我国专家共同呼吁:“我国人口基数庞大,ACRO作为罕见病,仍有一个庞大的患者群体。面对其带来的严重挑战,提高大众对ACRO的认知,重视ACRO的危害,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并逐步改善肢大患者的预后和随访管理,对于帮助肢大患者早日远离病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J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4;89:667–674 2. INT J MOL MED 2018;11:337-343 3. Endo Rev, 2004;25:102–152 4. Eur J Endocrinol. 2008;159:89-95 5. Eur J Endocrinol 2005;152:379-387. 6. 中华神经外科杂2013年10月第19卷第10期 975-979. 7.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3;88:3090–3098 8. Clin Endocrinol 2001; 55:477-483 9.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8;93:2639–2646
颅内动脉瘤其实是一种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达1-8%,同时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在公众新闻中,经常能发现一些动脉瘤病患,我们可以从这些名人的疾病故事中读到很多。 一、龙妈的故事 克拉克是《权利的游戏》主角龙妈的扮演者。 疾病救治过程 2011年这一年龙妈24岁。2月在运动中出现剧烈头痛,送至医院诊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实行成功介入手术。2周后被告知大脑另一侧有一个小动脉瘤,采取密切观察。但2年后发现动脉瘤长大了一倍,再次介入手术,术中再出血,改行开颅手术。再次手术成功,但术后恢复较长,完全康复,最后结果是幸运的。 读懂新闻中的医学内容 1、运动中发病:强度过大运动常是动脉瘤破裂的诱因。 2、首次症状为剧烈头痛,龙妈描述为“感觉有一条松紧带在不断地挤压着大脑,几乎是爬进更衣室的,刚进厕所就跪倒在地,头疼欲裂,感觉脑袋要坏掉了”,这是动脉瘤性脑出血的典型表现,有这样的头痛需要警惕。 3、年轻健康的女性也会得动脉瘤?龙妈患病时年仅24岁,其实这并非特例,女性动脉瘤发病率往往高于男性。 4、多发性动脉瘤在患有动脉瘤的人中约占20%。龙妈患有两枚动脉瘤,首次处理破裂动脉瘤,其它的后期观察和处理。 5、不破裂无症状,就不会发现,只有当破裂时才会检查发现。龙妈自我回顾“大多数时候,人们不知道自己有脑动脉瘤,直到它破裂”。这种状况非常普遍,但正在得到改变。 6、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式有保守、介入和开颅手术。破裂动脉瘤要积极手术干预;较小的未破裂动脉瘤可以随访观察,出现快速增长时需要进行积极干预。介入成为大多数动脉瘤治疗的首选,但开颅手术可作为最后的保障,必要时采用复合手术。 7、动脉瘤手术存在一定风险。第二次对生长较快的动脉瘤进行介入治疗时,术中出现再出血,病情一度非常危重,后续治疗转危为安。 8、破裂性动脉瘤的治疗,手术是第一步,康复同样重要。龙妈第一次手术后出现“失语症”,经半年的康复后完成恢复。 9、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约占30-40%。“病痛让我想过自杀”,“我已经对死亡作弊了两次,这次它又来找我了”,卒中后抑郁应该引起重视。 10、所有的康复都以患者本人的强大自身修复力为基础。一切幸运的背后都有很多不幸与艰辛做铺垫,龙妈虽不幸患有动脉瘤,但后期经过艰苦的努力、漫长的康复回归社会也是一种幸运。 11、“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龙妈后期成立一个叫做“SameYou”的慈善机构,专门帮助经历过脑损伤和中风的人进行康复,这是基于自己的痛苦经历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悟。 13、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最后艾米莉亚·克拉克重新回到龙母这个角色中,角色是“浴火重生,总能绝处逢生的女王”,现实与电影完美重叠。 二、斯通的故事 莎朗·斯通是电影《本能》的主角,1993年获得奥斯卡奖的提名。 疾病救治过程 2001年那年莎朗·斯通43岁。9月在家中,莎朗·斯通突然感到头部“闪电一样的疼痛”,剧烈疼痛,之后昏迷,醒来后自行开车至医院,3天后行头CT未提示脑出血,后来经DSA造影证实为动脉瘤,并行介入治疗,术后有严重的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视觉和听觉障碍、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和记忆力下降、癫痫发作),后经过漫长的康复过程,逐渐康复。 读懂新闻中的医学内容 1、闪电般的头痛,是出血的典型表现。 2、诊断谜雾。CT扫描在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6个小时内几乎百分之百的敏感(当然有少数隐性出血),而斯通首诊行CT却没有发现脑出血(假阴性),这可能与时间延误有关(3天后)。后来通过DSA诊断明确为椎动脉动脉瘤破裂。少量出血可以很快吸收,干扰诊断。 3、斯通没有任何已知的中风危险因素,没有偏头痛史,没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没有中风家族史,没有抽烟史。斯通发病可能的诱因是压力过大。 4、艰难的恢复过程。她经历过阅读困难和记忆丧失等一系列后遗问题,花了很长时间才将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写作能力恢复。这与斯通2001年离开医院后没有常规地纳入康复护理计划有关,现在美国已将康复谋划纳入标准治疗。背后的逻辑:早期、系统的康复可能更重要。 5、卒中康复中需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斯通发病后停止饮酒,改变了饮食习惯,并且每天锻炼身体,开始冥想。 6、名星美国就医有延误。发病的第一时间曾经尝试自己开车去医院,后因困难而放弃,72小时之后通过911来到医院。当时保姆建议斯通服用阿司匹林,这个建议是不对的。 7、从如日中天到濒临死亡,再到劫后重生。这一切是从那致命的头痛开始,从动脉瘤破裂开始。因此防止动脉瘤破裂,才是重中之重。 以上龙妈和斯通的医案故事来自患者本人的自述,可信度较高。 三、本山的故事 赵本山被观众誉为“小品王”“中国笑星”。 疾病救治过程 在2009年国家60周年国庆节前夕赵本山在《乡村爱情3》上海片场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不适,后从南汇医院转至上海华山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前交通动脉瘤,立刻接受了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后完全康复出院,并重返舞台。 读懂新闻中的医学内容 1、赵本山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喝酒。据说赵本山在东北地区“喝遍天下无敌手”。过度喝酒与本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2、赵本山发病在工作现场。高强度的工作是动脉瘤破裂的一个高危因素。因此合理地安排工作与休息是大家都要注意的问题。 3、“头要裂开样疼痛”,有时描述为生平最剧烈的头痛。头痛是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突出表现,这是因为颅内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突然破裂,使大量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直接刺激脑膜所致。因此,当出现突然剧烈头痛必须引起重视,立即找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失去最佳挽救时机。当然轻微头痛也要注意,它可能是预警性前兆。 4、介入治疗获得治愈。赵本山诊为动脉瘤后,采用微创治疗(介入栓塞治疗),无并发症,伤口较小,恢复较快,完全治愈(后期随访无复发)。 四、三巨头的故事 三巨头是曾联手打败法西斯的历史著名人物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疾病故事 斯大林(大脑中动脉瘤)、罗斯福(基底动脉瘤)、邱吉尔(前交通动脉瘤),他们先后死于脑出血,对于他们而言,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颅内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后发生脑出血,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和神经功能障碍,最后导致死亡。 读懂医案故事背后的医学内容 1、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病,政治家也不能幸免;颅内动脉瘤改变个人命运,也改写世界的历史; 2、三位政治家患病的因素很多,但共同危险因素:压力,生活不规律。 3、有人面对动脉瘤,可以治愈;但更多的人是导致残疾与死亡。颅内动脉瘤导致的死亡率很高,卒中占据人类致死原因的第一位; 4、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出血,常并发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因此并发症的处理与原发病的处理同样重要。 5、二战时期对颅内动脉瘤的处理相对困难,如果放在现代,疾病的结局可能会改写。 其实颅内动脉瘤患者更多是普通人,我们可以从别人的医案故事中收获健康知识,并对我们的治疗起指导和参考作用。
什么是泌乳素细胞肿瘤? 泌乳素细胞肿瘤是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亚型,约占所有分泌性垂体肿瘤的30%-45%。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比例为10:1。是女性不孕不育的常见原因。 临床上治疗策略与怀孕生子有诸多关系,下面总结了泌乳素瘤导致高泌乳素血症的一些常见问题 No.1 高泌乳素血症就是泌乳素瘤吗? 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垂体腺瘤,(约占病例的40%),是男性和女性性腺功能减退和不孕的重要原因。 泌乳素(PRL)升高的幅度可用于初步确定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PRL水平> 250ng/mL高度提示存在泌乳素瘤。垂体柄受压或药物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或全身性疾病病人的PRL水平低于100ng/mL。 下面是高泌乳素血症的一些原因: ① 生理原因 包括怀孕、泌乳、压力、睡眠、性交、锻炼、刺激乳头。 ② 药物影响 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等。 抗抑郁药物:优降宁、氟西汀等。 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胃复安、吗丁啉等。 其他药物:雌激素、美沙酮、可卡因等。 ③ 病理原因 全身性疾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机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癫痫发作。 下丘脑疾病-肿瘤(颅咽管瘤、浸润性疾病(组织细胞病等)。 垂体疾病-泌乳素瘤。 神经性:胸壁病变(烧伤、乳房手术、开胸;、带状疱疹等)、脊髓损伤等。 产生异位泌乳素:肾细胞癌、卵巢畸胎瘤、性腺胚细胞瘤等。 No.2 泌乳素瘤的症状有哪些? ①高泌乳素引起的症状 促性腺素性功能减退症和溢乳。性腺功能减退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规则和闭经,性功能障碍,不孕不育,骨骼矿物质的丢失。高泌乳素血症也可以降低性欲 ②垂体大腺瘤的患者中,肿瘤占位效应的症状,如头痛、视力改变,偶尔也会发生脑脊液(CSF)鼻漏、脑积水。 ③如果垂体柄受压或正常垂体组织受损,也可能发生性腺功能减退以外的垂体功能低下。 ④男性中发现的溢乳高度提示泌乳素瘤。 No.3 检验泌乳素抽血的注意事项 泌乳素以一种脉冲状的方式分泌,血清水平在一天中变化很大,睡眠时的水平较高,早上达到高峰,醒来后逐渐下降,但没有典型的昼夜节律。 采血应在一天最低谷的时间,即上午10-11时为宜。精神紧张、寒冷、剧烈运动、性交,乳头刺激等应激情况可导致催乳素水平升高数倍,但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小时,因而采血前应嘱安静1小时。 只要是不存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静脉穿刺获得的血清样本,单次的PRL水平高于正常的上限即可确诊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 No.4 泌乳素检验值的提示意义是什么? 不同的医院、实验室的泌乳素正常值可能存在差异,请参考化验单后面的正常值范围。 我院的正常值男性为:2.64-13.13ug/L;女性黄体期是2.74-26.72 ug/L,注意:ug/L等同于ng/mL,但是有些单位采用的mIU/L,通常采用以下公式计算1μg /L=21.2mIU/L。 ① PRL升高的幅度可以用于确定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PRL>250 ng/mL的水平,高度提示存在泌乳素瘤。 大多数垂体柄功能障碍(假性泌乳素瘤)的患者,药物引发的高泌乳素血症或全身性疾病出现PRL水平
垂体是什么?是会下垂的东西吗? 还别说,长得还真像它的名字,有点下垂,就像科幻电影里的雷神之锤一样 在电影里,如果雷神的锤子被破坏掉了,那么他将无法战斗。 无独有偶,人的垂体如果发生病变,身体也会垮掉。 垂体是人体内最复杂、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体。 在全身所有器官中,垂体位高权重,官至“丞相”。 垂体日理万机,负责指挥全身许多器官的运转。 它产生多种叫做“激素”的化学物质作为指令,并将其释放入血,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下游靶点。 这些“下属们”接收到指令后便开始工作,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它的“下属”众多,包括甲状腺、肾上腺、卵巢、睾丸、骨骼与软组织等。 因此,一旦垂体出现“工作”疏漏,最直观的征象可能不在这位指挥官身上,而是头部不适、视力视野出现障碍或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等临床表现。 只有不断地追根溯源,做一系列的检查,才能最终发现病根所在。 所以,垂体疾病的诊断可能会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既然身为“丞相”,那么一定要“派重兵”保护。 垂体位于大脑底部、鼻部后方,借漏斗与下丘脑相连,坐落于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外包坚韧的硬脑膜。可谓层层把守,坚不可破。 但凡事有利也有弊,这么深而复杂的解剖位置关系给手术的开展带来了困难,目前医学家们正在努力攻破这一难题,并且取得了一些突破进展。 垂体这么重要,可是它却身材矮小,大小犹如“豌豆”,重600~700mg,成人垂体大小约为1*1.5*0.5厘米。 从结构上看,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但是医生习惯根据位置关系将前者描述为“垂体前叶”,后者为“垂体后叶”。 腺垂体主要合成并分泌7种具有明显生理活性的激素: ① 促甲状腺激素(TSH):控制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 ②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控制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 ③ 黄体生成素(LH):促进男子睾丸制造睾丸酮,女子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帮助排卵; ④ 卵泡刺激素(FSH):促进男子睾丸产生精子,女子卵巢产生卵子; ⑤ 生长激素(GH):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骨骼生长; ⑥ 泌乳素(Prolactin):促进乳房发育成熟和乳汁分泌; ⑦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控制黑色素细胞,促进黑色素合成。 神经垂体无分泌功能,但可储存由下丘脑细胞所分泌的催产素(oxytocin,OXT)和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 ① 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有助于分娩; ② 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ADH),减少肾脏排尿量,升高血压。 垂体如此神通广大,居万人之上,可毕竟在一人之下。 它要接受下丘脑的领导,不可“为所欲为”。 此外,身为“丞相”,体察“民情”必不可少。 它要接受靶器官的反馈,随时感知体内激素变化,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激素水平,下达正确指令。 比如:下丘脑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T3、T4)。当T3、T4水平过高时,可分别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TRH、TSH。 这就是我们身体中神奇而重要的垂体,希望读完这篇文章的你能有更深入的认识。 关注垂体,关爱健康,从我开始!
病例: 冯某 男 21岁 病史简历: 主诉:“右侧肢体麻木 ”伴头晕,呃逆一周之主诉入院。一周前无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有头晕,频繁出现呃逆,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为胃里内容物,右面部浅感觉减退,左侧肢体浅感觉减退。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为消化道疾病,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逐至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 体格检查:T36.3°c P80次/分Bp103/70mmhg 患者术前影像 MRI提示:“延髓右侧卵圆形异常信号 术前诊断:延髓海绵状血管瘤 颅底3D重建 术后第一天复查CT CT显示肿瘤全切 病理报告 病理诊断:(延髓区)血管畸形伴局限性出血坏死及肉芽组织形成及胶质瘤细胞反应性增生 患者术后第一天照片 延髓海绵状血管瘤 延髓海绵状血管瘤通俗来讲就是在颅内神经中长出了血管瘤,患者随之伴随而来的症状有不明原因的头晕,反胃以及手脚麻痹等频繁出现。由于延髓海绵状血管瘤这种疾病所处的位置特殊,因此很多患者的手术难度极高,且伴随着一定的术后风险。就当前的医学理论表明针对于延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时机而言,时机即存在于出血的一个月内立即实施手术,预后最佳。即刻手术切除与保守治疗两种方案各有优劣,因此延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最佳治愈方案即是手术治疗。在本院统计的16例患者中共有15名例成功通过手术完全切除了海绵状血管瘤。
听神经瘤为颅内神经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又称前庭神经鞘膜瘤,起源于听神经的前庭分支,约占颅内肿瘤的百分之十。发病率约1/10万人 多发于30-60岁。肿瘤多为良性,生长缓慢,如能手术完全切除,则预后良好。 听神经瘤是生长在内听道内神经上的良性肿瘤,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单侧或一侧较严重的听力下降,常常有人讲听神经瘤和突发性耳鸣混为一谈,其实两种的区别是很大的。 听神经瘤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听力逐渐下降,最后导致耳聋。早期的听神经瘤会使患者听力下降是单侧或非对称性的,多累及高频。 耳鸣也是也是听神经瘤的常见症状,耳鸣常表现为出现一段时间有时自动消失,可为间断性,也可为持续性,常常在患者听力完全丧失时仍继续存在。 患者常常因为听力突降,被诊断“突发性耳聋”突发性听力下降可能是肿瘤压迫所导致的内听力动脉痉挛或阻塞的结果,可由头部外伤或剧烈运动诱发。听力下降可能会全聋,也有可能恢复,因此出现突发性耳鸣应积极去医院诊疗,排除听神经瘤的可能性。 听神经瘤虽然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是威胁到听力,只有早期发现早治疗才能有较好的预后,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才能更好的保留其他的神经功能,若是任由病情发展,听神经会严重损坏,耳聋会越来越严重,肿瘤在内听道逐渐扩大,向颅内发展到桥小脑角时,可产生颅内神经受压症状。 患者资料: 郭某某,女性,43岁 症状:患者4年前逐渐出现左耳听力减退,2年前给予佩戴助听器,耳鸣伴听力下降。 患者术前影像 肿瘤较大,术前MRIt2显示水肿明显,提示与脑干,小脑分离困难。MRI强化信号明显。 术后三月影像 MRI显示肿瘤完整切除。 听神经瘤切除手术的关键点和难点是面神经的保护,由于面神经和听神经紧贴,肿瘤直接压迫面神经常常导致面神经变得极其菲薄,难以辨识,因此切除听神经瘤而保护面神经成为听神经瘤切除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巨大听神经瘤(最大径达4cm)术后面瘫是手术最常见并发症。同时由于重度面瘫眼脸不能闭合,泪液减少,常导致暴露性角膜炎,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我们遵循精准微创的理念,应用显微镜和术中电生理检测,面神经保留率得到较大的提高,术后无永久性面瘫发生。 患者术后照片 面神经恢复良好
第一 出院小结非常重要,一定要带着 出院小结是对本次住院诊断检查治疗的总结,上面很多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什么症状、做了什么检查、什么时候手术的、切除程度怎么样、病理结果是什么、后续做什么治疗,都会有记录,所以一定要带着。很多地方报销的时候需要提供出院小结,所以拿到出院小结后自己多复印几份备着,别都被医保部门收走了,来复诊的时候找不到了哈。 第二 出院医嘱要仔细看 出院医嘱也在出院小结的最下方。上面有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是否需要后续治疗,要吃什么药,什么时候来复查。有的患者出院了就觉得治疗结束了,天天享受美好生活去了。同志们哪,可长点心,仔细看看出院医嘱,一定要按照要求做,都是有血泪教训的!该活动活动,该休息休息,该吃药吃药,该放疗放疗,不然你不找我们,肿瘤就会再去找你哈! 第三 哪天来门诊最好? 我们的出院小结会有手术医生的门诊时间,请按照这个门诊时间来。因为医学专业繁杂,亚专业划分也越来越细,比如我们神经外科,可以分为神经肿瘤、颅底肿瘤、血管介入、血管手术、功能神外、脊柱脊髓、内镜外科、神经重症等很多亚专业方向。各个亚方向的擅长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方向的主任,没给你手术的,也会对你的病情不太了解。 所以,尽量按照出院小结上提供的门诊时间来。不用担心挂不到号,现在网络预约、平台预约都很方便。实在不会这些操作,来了之后又挂不到号,到诊室找一下主刀的医生,一般也会给你安排的。所以最好按照出院小结给你的门诊时间来哦。 第四 复查做哪些检查? 以神经肿瘤为例,我们需要的影像资料是磁共振平扫加增强。对于胶质瘤来说,可能还需要一些特殊的磁共振序列来进一步明确复发还是坏死,比如波谱分析、灌注等等,必要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做PET。所以,如果可能,尽量把检查做全了拿过来看。 此外,对于服用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的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生化等,以排除药物毒副作用。对于癫痫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脑电图、血药浓度等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