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生活得没有意义”、订了计划又“说了不做”。也有很多青少年会说自己“无聊”,在一次咨询中,有一位青少年重点和我讨论了她的“无聊感”,经过她的同意,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追求意义”的家长和青少年有所借鉴。这个一个曾经抑郁的女孩,现在她的抑郁情绪没有了,她也把自己的生活安排了很多活动,比如游泳,弹琴,拼拼图,做作业等等。这个看上去很丰富多彩的计划,她每天都坚持完成。但是,她依然觉得自己很“无聊”。那么,对于这个女孩来说,为什么“无聊感”会充斥她的整个生活呢?在咨询中,她经过思考,认为伴随着“无聊”感,是有一些想法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是不对的,她应该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她感受不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感受不到自己生活的价值。”她在给自己安排的活动中寻找价值,或者更准确地说,她在这些活动的结果中寻找价值。因此,她去游泳不是为了寻找乐趣,而是关注自己的速度、减肥的斤数;弹琴不是为了享受一个个音符在手指间跳动,而是寻求自己学习几天才能学会一首曲子,一个月学会几首曲子;拼拼图也很着急,急着完成这个“任务”。换句话说,她从来没有享受这些活动,而是把这些活动按照任务来完成。所以,她每天不是开心的开始这些事情,而是要很困难地开始这些“艰难的任务”,一旦开始,她希望“快点做完这些事”,感觉这些事“无聊透顶”。是啊,别人看上去丰富多彩的生活,却让这个女孩拼尽全力才能去启动、完成,并没有获得一丝乐趣,没有收获任何意义。那么,我感觉我能理解她的无聊了,此外,我还感受到她很自律,因为这么折磨她的很无聊又有规律的生活,她已经坚持了2个月了,尽管每天她启动并坚持完成这些活动需要付出很多的心力,需要消耗她很多能量,可是她依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接下来,不需要我给出任何指导,她自己就领悟到,她不能只追求结果,应该放慢速度,体会这些活动的快乐,享受过程,比如身体泡在水中的感觉,耳朵听到琴弦的美妙的声音,在寻找拼图过程和拼好一小块拼图的成就感。只有享受过程,才能收获快乐,“挤走”无聊感。所以,我也给大家一点建议:希望各位家长和青少年,放慢自己的速度,享受过程,享受慢生活,收获小快乐!
今天想和一位小友anny一起带大家了解一下“双相障碍”,这位小友是一位罹患双相障碍10多年的天才少女,她很有天赋,智商很高,艺术创作,文学创作,朗诵表演……有很高的境界。她生病很长时间,虽然不认为双相情感障碍对自己有有太大的影响,虽然在她过去的成长的过程中经常的住院而且不断波动复发。也曾因为药物副反应太大影响到生活而想减药。但是,一直和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疾病共同相处的她并没有停止对这个疾病的思考。来,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她写的关于她对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疾病如何认识认知和思考的文章吧。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精神科张炜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精神科张炜面对疾病的态度比治疗疾病本身更重要,童年生病的我依然精彩的活着——2020年6月17日anny于兔子岛童年起病的我今年26岁,开始准备考研了。看着小时候写的日记,回顾一下我走过的人生,我很难想象我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严谨理性的分析了一下我的病史,重新审视我的人生经历,对疾病有了很多的反思……我的疾病和我的家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双方父母家族中都带有情感疾病的遗传,虽然家族中没人去医院诊断过。父亲的家族艺术才华横溢,我的爷爷画画的特别棒,他还会杨琴,毋庸置疑,这个家族是智商都很高。母亲的家族人人都很聪明,我的姥爷是满清贵族的后代,他很浪漫,文学和音乐都很厉害。我的父母当时双双为一个小城市的高中教师。他们都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接受了当时精英的高等教育。这是我父母的两个家族。我从这两个家族而来。我传承了这两个家族的血脉。在我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注定了我先天的基因。这,真的很重要!想要了解你自己,想要明白你自己,必须先弄明白分析透你父母亲的的家族,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在这里。我的疾病和我的成长环境也密不可分。小时候我是一个活蹦乱跳的非常可爱的小孩,我父母寄予我了很大的希望,他们对我的教育尽心尽责,我会说话就会张嘴背古诗说英语了,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小学初中的孩子在英语课上不知所云的念英语了。我父母那时候感情很好,我是父亲家族里最小的一个女孩,是姥姥家迎来的第一个小宝贝,在我的记忆中那时两个家族都很富裕,我的衣服几乎都是名牌,懵懵懂懂的我地生活在一个蜜罐里,根本没有可能预料到十几年后发生的一切。后来妈妈考上了研究生,来到了另一个城市上学。她把刚上小学的我带到了身边。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妈妈毕业来到一所大学工作,我转到附近的小学上学。在我四年级的暑假,我父母开始长达数年的情感纠葛。上小学到了新环境,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一切都需要适应。而我四年级的暑假家庭发生了变故,对我来说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应激障碍。后来父母带我到北京看病,我住在了北医六院的儿童病房。那个时候我只有14岁。为什么妈妈下那么大决心要让我吃药和住院。妈妈学过心理学,当医生和她讲如果不吃药的话,慢慢的会变成人格障碍,就没办法治疗了。后来随着我慢慢长大,问题就越来越显现,从十岁以后,我就找不到自己是谁了。小的时候我误认为那个躁的小孩就是是自己。十岁,那么小,我就把真实的自己给丢了。从十四岁到二十二岁,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我几乎是混乱的,我既自卑又自信。但在这期间我也不断的向外尝试,也有了很多成就。但是我始终有没有找到自己是谁,我一直不知道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我今年二十六岁了,在做心理治疗的过程当中,我不断地在寻找自己是谁。对于我来说找的真实的自己,这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啊!上小学后,我的很多问题暴露了出来。我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和小朋友打架,早上起不来床,晚上入睡困难。老师找到我妈妈建议我妈妈带我去北医六院儿科。后来我被诊断ADHD,做了一段时间的感统训练。慢慢的,到了三四年级后就自动好了。我到五六年级的时候,每天非常非常开心,完全和我家庭每天发生的状况不相吻合。没有人知道我每天回家面对的是什么,我的闺蜜、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我的同学,我对他们守口如瓶。那个时候我没有伤心难过过。我每天在学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周六日课外班排满,不用妈妈接送。那时学习非常好,求知欲旺盛。在运动会上我竟然拿了第一名。那时我每天开心的像一个小鸟一样,走路都要飞了起来。然后慢慢的这种开心越来越加深,当时我们四个人一个小组。我带动这个小组的其他三个人,每天笑的都合不拢嘴。我们老师说我们四个人笑的比花还灿烂。可以说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是一种轻躁的状态,但是到初中一年级和初二就变成了躁的状态。初一的时候,我的情绪比小学高年级的情绪更高了。也做出了很多让同学和老师感到幼稚和不可理解的事情。但是因为当时太小缺乏自我认知所以我那时认为这就是真实的自己。比如我在我爸爸他们学校的初中部上学,我会和其他同学炫耀我爸爸是这个学校的老师。我从来不是个爱炫耀的孩子,其实我是个很深沉而且很有教养的孩子。所以我判定我那会儿一定是病了,我炫耀的这个行为是由于我那时情绪太躁而导致的。再回过头来看我一二年级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早上起不来,晚上难以入睡,眼神忧郁,这些难以解释的状况似乎是儿童情绪偏低的表现,因为ADHD和双相情感障碍可以共病也同属一个脑区。这个病也会引起躯体的反应,我有时会无缘无故的眼泪往上涌,鼻子发酸,然后开始理解不了任何东西,根本没有办法学习。我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情绪的波动。但是我大致感觉应该是情绪突然稍微低了一点的症状。可是我并没有感觉不开心……所以说这个病很可怕,我真的不骗大家!我以前对这个病还有很多浪漫的遐想,什么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我和大家说这些都是在玩文字游戏。这个疾病会导致人们认知上的问题,会导致人们偏执,看待问题和事物很偏激。不只是情绪的高低起伏,情绪不稳定的背后隐藏着很多细小的东西,比如偏执固执的大脑,比如说注意力集中困难的问题等等。没有海水和火焰的浪漫,高涨情绪的背后就是同样深度的抑郁。如果你的家人或亲人患了这个疾病,一定要送医院治疗,因为这个人肯定会把你的生活搞乱。所以不要害怕治疗,一定要坚持吃药。疾病本身很可怕,可以剥夺一个人的意志。但是经过治疗你开始和疾病比赛看谁生命力最强,那个时候的你真的很可爱很勇敢!那是你绚烂的生命力在绽放。所以和疾病在一起共处的你我他,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生命力绽放的更加绚烂!曾经在心理治疗的中,我画过一幅画。一个月亮和一个星星,月亮是我,星星是这个病,星星挡住了月亮。现在的月亮会努力的离开星星,星星也会努力的回到自己的轨道上去。这也就是说把自己和病分开,这个层面上的分开是说疾病和自己真正的分开,也就是康复。还有一个层面,是你被症状困扰着,但是你分得清自己是自己疾病是疾病!这点尤为重要!到目前为止我通过心理治疗,慢慢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可以说是找到本质的自己是谁,也可以说是重新建立自己的那个核心形象。我是个深沉的、传统的女孩,完全不是病时的样子。我也认识到药物对于疾病多么重要,因为我这几年来状况变得越来越好,而且维持吃药和平稳的时间也长。现在正在以较慢的速度减药,为了保持稳定,我忍受着强烈的药物副作用,手抖的厉害都拿不好不好手机,口水流的很多。但是我知道,不能因小失大,要抓住主要矛盾,其余的泪水都不值得一提!因为我知道以后有更大的事等着我去做,所以,这是上苍在磨练我的心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修行且是如此!每个患有这类疾病的人,都有和这个疾病一起修行的机会。愿自己每天规律生活,安心学习。碧梧何荫郁,绿满庭宇。羽毛犹未丰,飞向何处?乘车戴笠,求无愧于生。清歌一曲,行色匆匆。乘车戴笠,求无愧于生。送给自己,也送给看到此文的每一个人!
因为害怕家长、老师批评,孩子就离家出走;因为考试作弊被发现,学生就做出极端行为;因为缺少严加管教,熊孩子就高空抛物……其实,这些负面行为的产生都是因为家长、老师不注重孩子的心理造成的。心理弹性别把成绩当衡量孩子的标尺连日来,某大学一名大二学生作弊被抓后坠亡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有人说老师没有做好心理辅导,有人说学生有错在先,没有抵抗压力的能力。“孩子的心理弹性是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受到同样的刺激,心理弹性好的人可能消沉一段时间,就能恢复到原来的生活,但心理弹性不好的人可能就会被压垮了。”石家庄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中心主任、青少年心理卫生首席医师张炜说,其实,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抗逆力需要从出生后就开始。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依恋”,也就是说,家长要从孩子一出生就跟他有互动,关注孩子的需求,比如理解孩子哭的意思是饿了,还是哪里不舒服了,然后赶紧满足他、与他多些互动,这样孩子就会建立一个“安全性的依恋”,他们才会把父母当做一个“安全基地”。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弹性也会更好一些。而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老师不能仅把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主要量尺,如果无限放大学业成绩,会使孩子很难建立真正的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无法得到提升。因为一旦学业上出现失败,孩子们就容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苛责、同学们的嘲笑,从而使他们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理,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重度抑郁情绪甚至悲惨的自杀事件。其次,老师、家长不要经常把不同孩子进行比较,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循循善诱,多关注孩子遇到的困难,助其不断成长。此外,学校则应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权益,以降低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水平,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定期开设心理相关科普讲座和小组活动,释放压力,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责任感最有效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近日,一个7岁男孩将一瓶墨水从高楼上泼下,妈妈立刻带着孩子挨家挨户道歉,和孩子一起手洗染色衣物;爸爸还请了专业人员清洗楼外墙,让孩子陪在太阳底下。熊孩子高空抛物的事件屡见不鲜,但家长应对的方法却相差很大,有的家长替孩子隐瞒,逃避责罚;有的家长不但不把高空抛物当回事,而且振振有词“护赎”;还有家长会带孩子挨家挨户道歉,用行动责罚孩子,让他谨记这一教训。其实,熊孩子肆无忌惮的破坏性行为背后,究其根源是责任感的匮乏、规则意识的淡漠。然而熊孩子不是生来就没规矩,反映的正是父母责任教育的欠缺。因为如果家长总是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和错误“买单”,甚至包庇、祖护、帮孩子逃避责任,势必会养出是非观念模糊、行为缺乏界限的熊孩子。这样的孩子除了在外“惹是生非”,在个人成长方面也有缺陷,比如不懂得自我负责、内在软弱、喜欢推卸责任等等,而且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婴”。“一个成熟、独立的个体一定具备两种人格特质,一是善于倾听,二是具有责任意识。其中,家长必须重视教育孩子自我负责、敢于承担责任”,张炜说,“而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家长首先要言传身教,这是最有效的教育。就像新闻里的那对父母,带着孩子诚恳地低头道歉,并让孩子用行动弥补过错、做出赔偿。让孩子明白自己犯的错,自己必须要主动承担后果。”其次,家长要学会信任孩子,当孩子有能力了就要去放手让他们做他们该做的事,给孩子自主权,学会自我负责。张炜谈到,培养孩子责任感除了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也要对个人的成长负责。“当然,给孩子自主权不是撒手不管,也不是给无限制自由。在安全性问题、原则问题上,还要给孩子明确的界限,尽量多让孩子自己选择、决定事情。比如学习上的计划安排、兴趣爱好的选择等等。”安全感批评不要侵略性,时长要控制近日,浙江两名小学生在上学途中失联了,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急寻找,终于在12公里外找到了她们。而她们“离家出走”的原因竟是迟到了几分钟,怕被大人批评。“孩子撒谎、离家出走,其实,都是因为他们对于家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不足。”张炜医生说。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会保护他们不受到任何伤害,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家长很有可能就变成了孩子的对立方。“比如,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了,他可能会很委屈,但是,给家长说了这件事,家长会告诉孩子‘老师都是为了你好’,虽然家长说的不错,但孩子会在此时觉得家长和他不是一伙的,家长是对方的支持者,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很孤单。”张炜解释。还有一些家长会加入到批评的队伍,对孩子各种贬低,这时,孩子的自尊就会受挫。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对家长不信任、对家庭没有安全感。既然会被老师、家长骂,那孩子想当然地就会选择回避,所以,就出现了孩子离家出走,或者把不良情绪转移到身体上,出现头痛、失眠、胃痛、抑郁、焦虑等等。“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是为了把自己的观点传递给对方,要达到某种效果。因此,批评也要讲技巧,首先,老师、家长在批评的时候,要注意语音语调、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不要搞得特别有侵略性,也就是说,不要让孩子一想到你,就不愿意看你,这样的话就达不到一个好的批评效果。”张炜医生建议。其次,批评的内容要简短。很多家长批评起孩子就不管不顾,一说说半个小时,孩子不仅听不下去,也会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因此,“家长在批评的时候要适当控制,并且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听进去,他听到的是什么,他有没有作出反馈等等。”
高考对人生有重大影响,从高考生本人,到高考生家长,甚至到路人、交警,都全力为高考护航。所以,如此重大的事情,考生和家长高度重视,非常紧张,都是人之常情。但是,越是重要的事情,越要有条理,不能忙中出错。马上面临高考了,想说说临考前的三点禁忌:1.忌关注过度;2.忌睡眠不足;3.忌准备不足。一、忌关注过度。关注过度其实是家长过于焦虑。在理性层面,家长们知道,孩子们都非常紧张,内心都想着“就这么几天了,不能给孩子压力,要给孩子一个轻松的迎考环境”。但是,在做法上,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度关注,结果适得其反,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更强烈的紧张情绪。有一个调查,高考生最讨厌听到的话包括:“你肯定能考进XX学校,至少能考进XX学校。” “你一定能考到XXX分的。”“别紧张,反正到这个时候也成定局了。”很多家长请假陪考,给孩子准备各种补品和吃食,让孩子“多吃点,再多吃点”,不厌其烦地询问孩子“XX物品准备好了吗?”当家长这样说话的时候,不自觉得暴露了自己的紧张和重视,这种紧张会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孩子,给孩子原本的紧张“雪上加霜”。同时,一味给孩子增加补品也和孩子日常的生活习惯不符,有可能引起孩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孩子身体状况不好。所以,家长一定要尽力保证自己的“平常心”,保持日常生活状态,不要提前请假在家和孩子腻在一起,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己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二、忌睡眠不足过度紧张就成为“焦虑”,焦虑情绪很容易导致一些身体反应,如食欲不好、入睡困难等,睡眠不好会导致第二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降低考试效率,甚至导致考生更加紧张,本来会做的题都不会做了,甚至开始胡思乱想,这些都会影响高考成绩。甚至有报道,考生第二天午睡睡过头,导致错过一门考试。所以,临考前一定要保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不要做“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事,用牺牲睡眠时间为代价来付出更大的代价。也不要在床上看书,或半夜醒来看书,把书放在书桌上,要分清界限:书桌是看书的地方,床是睡觉的地方,在床上唯一要做的,就是睡前把脑子放空,好好睡觉。失眠问题严重的考生,可以到精神专科医院看门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少量副作用小的助眠药物。三、忌准备不足准备不足主要与过度焦虑、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有关,家长反反复复问“今天考什么啊,明天考什么啊,考什么的时候你要注意什么啊……”或者多次提醒,“要带的准考证啊笔啊橡皮啊一定要带好,不要忘记。”这样的“信息轰炸”也会导致考生心烦、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真的忘记带准考证出门、准考证等信息错填(漏填)等重大失误。可以和孩子一起列一个物品清单,保证物品携带齐全。希望各位家长以平常心照顾好孩子,祝愿各位考生轻装上阵,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我们医院的心理热线(0311-68052995)开通了1个半月多的时间,接到了很多家长的求助——孩子不去上学了,怎么办?这些家长都非常焦虑,有些家长朋友凌晨三四点打来电话,问我们的热线志愿者:“怎么让孩子回去上学?快告诉我方法!”今天我想带着这些家长来看看,是什么让我们的厌学孩子的家长在凌晨三四点放弃睡眠,起床打电话的?我想,那是一种非常非常难以承受的情绪,焦虑、抑郁,或者崩溃,孩子不上学了对我来讲好像是天塌下来了!对于这些家长,我想说的是:请您先看看您自己的情绪,先照顾好自己,然后才能帮到孩子。谁还不是个宝宝?虽然我们家长朋友在职场如鱼得水,在家身负养育神兽的重任,但是养育孩子实在不是家长的专长,很多时候,亲子沟通比朋友间的沟通要难得多。当“更年期遇上青春期”是时候,家长感到备受煎熬。其实,家长的内心也都有个宝宝,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也会伤心哭泣,束手无策,对心理专业人员倾诉并不是难以启齿或证明自己能力不够,而是勇敢寻求解决问题的行为表现。所以,请各位家长看看下面的一些问题,并问一问自己,给自己一个回答:如果您对下面的问题有2项以上回答“是”,您要先关注您的心理健康,预约心理咨询师,1.我的孩子不上学了,这是不是证明我作为爸爸/妈妈很失败?2.每当看到或想到孩子不上学,我的情绪是不是马上低落下去?甚至食不下咽,夜不能寐?3.自从孩子不上学,我是不是自觉低人一等,也不愿意去参加原来愿意参加的聚会了?4.自从孩子不上学,我是不是比以前明显更容易因为小事发脾气,出现很多身体不舒服的感受?家长朋友一定要知道,孩子不能去上学,是他们遇到困难了,这些困难是他们克服不了的,他们需要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但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家长要先稳定住自己,保养好自己,才能做好孩子坚强的后盾和前进的保护伞,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砥砺前行!
满溢给爱,适时说不——6岁前儿童养育与心理现在很多专家在研究胎儿心理学,从孕妈妈开始,母亲就应以轻松、愉快、舒畅的心情迎接孩子的到来,给予胎儿满满的爱。科研人员发现,在足月儿出生2个月前,他们的行为和新生儿几乎是一样的,妊娠末期的胎儿能看见东西,6个月的胎儿能听到声音,23周的胎儿开始做梦,研究人员推断,胎儿的梦境是它在母胎中感觉到的情形,也是他愉快与不快的表达,是胎儿自发的思维活动。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胎儿期就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性格,而胎儿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生活环境和他的母亲。调查表明:不合睦的夫妇所生的孩子出现神经质的可能性比生活美满的夫妇所生的孩子神经质的发生率要高4倍。 还有科学家研究表明:孕妇的精神状态,如孕妇的情感、行为、思维等均可引起激素分泌量的改变,从而对胎儿的性格形成,起着间接的作用。厌弃胎儿的母亲生产的婴儿,情绪不稳定、精神异常比较多。新妈妈也要对新生儿也要给予满满的爱。这里介绍两个理论的解释。精神分析家认为,新生儿与妈妈“共生”了九个月离开母体,出生后他也仍然认为他与母亲是“共生”的,在婴儿原始的认知和情绪水平上,婴儿有一种与母亲融合的体验以及与母亲统一的意向。他不能将母亲感觉为外部的客体,比如,婴儿在母亲的脸上所看到的,会当成他自己的。当母亲看到孩子,她的脸上呈现出笑脸,婴儿看到了快乐,就感到自己是快乐的孩子,是好孩子。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婴儿出生后最初的6-12小时是亲子情感纽带建立的敏感期。如果在这个时段母婴情感建立良好,1年后,母亲与婴儿的关系更紧密,这些孩子在生理和智力测试中的得分也超过母婴情感建立不好的孩子。父亲如果在医院里就开始逗弄和帮助照料婴儿,以后在家里父亲与婴儿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也可以使父亲感觉到与妻子的关系更紧密,家庭归属感更强。父母对婴儿关照不足会使婴儿不能完成整合,导致儿童陷入一系列焦虑中。而父母早期关照的缺失会让儿童整合失败,人格破碎,身体和心理间不能联结。导致一些心身疾病或精神病。在新生儿初期,父母要都要给予孩子满溢的爱和照料,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建立一种重要的、强烈的情感联结——情感依恋。父母-婴儿依恋是一种相互的关系——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父母对婴儿也产生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来讲,建立安全型依恋非常重要。对主要看护者的安全型依恋是影响人类自我意识的最早的社会经验。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母亲在时,他们会独自探索,母亲离开,会出现明显的不安。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有温暖的回应,如果他们感到压抑,常常会寻求身体接触来缓解压力。有母亲在场时,这类婴儿对陌生人很随和大方。安全型依恋可以促进婴儿的探索行为的发展。依恋对象起到了婴儿探索的安全基地的作用。从这个安全基地出发,婴儿可以自由自在地大胆探索。因此,一个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和妈妈一起去邻居家时,只需偶尔回头确认一下母亲还坐在沙发上,就可以无忧无虑地继续在客厅的某个角落玩耍,要是妈妈去了洗手间,他就变得焦虑并并停止玩耍。一个抚养态度积极、外向、对人友善、会花很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而且比较敏感的父亲也非常重要。如果婚姻幸福、妻子希望他们成为子女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会更经常的和子女呆在一起,也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子女。大约在6个月后,很多婴儿也和他们的父亲形成了安全型依恋,爸爸往往是孩子更喜欢的玩伴,爸爸愿意给宝宝有趣的身体刺激,玩那些受婴儿欢迎的不同寻常的游戏。一旦婴儿爱上了父亲,他们也会将父亲作为自己自由探索的安全基地。研究表明,和父母双方都形成安全型依恋对儿童的发展最有利,这些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少表现出焦虑和社会性退缩,面临入学挑战时适应得也更好。与父亲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童年期和青少年期也都表现出更好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和更强的与同伴交往的社会能力,问题行为和犯罪行为较少。和父亲形成安全型依恋有助于缓冲非安全型的母婴依恋所产生的潜在的负面影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2岁时问题解决能力更强,好奇心也更强,更加自立;对自己的名字、性别的知觉和自我识别都要强于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进入小学后,对解决问题更感兴趣,更自信,学习成绩也更好。以上都是父母要给孩子满溢的爱的理由。下面说说适时对孩子说“不”的理由。很明显,儿童不仅需要关爱而且还需要限制——一套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行为并对之进行评价的规则,若没有这样的引导,儿童也许不能学会自我控制,也许变的相当自私、任性,缺乏明确的成就目标。随着婴儿成长,6个月到2岁,婴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整个的人,妈妈是另外一个人,自己需要母亲。18-36个月,母亲要注重使儿童的自主性尽可能的发挥,婴儿独立做一些事,应该鼓励和认可孩子的努力,发展孩子真正的独立,不用父母实际的关照。可是,一些母亲无法面对孩子逐渐分离,儿童不能从母亲的融合和吞噬中逃脱出来,这会使儿童在尝试独立和分离时要消耗更多的努力和自我能量。如果儿童独立的尝试失败,母子之间不能建立清晰的界限,孩子就不能正常分化,出现很多心理行为问题。最早出现的常见心理问题是分离焦虑:许多婴儿形成基本依恋后也会在母亲或其他依恋对象离开时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分离焦虑一般在6-8个月时出现,14-18个月时达到顶峰,然后其频率和强度在婴儿期和童年期都会逐渐下降。通常,6个月以后,母亲要逐渐回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一旦婴儿学会了走路,能把他们的依恋对象作为探索的安全基地,他们即会主动地创造分离,而且越来越能够忍受这种分离。四种类型的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型、放任型、不作为(不介入)型权威型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是将温暖与适度合理的父母控制相结合,是一种有控制但又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这类父母会对孩子提出很多合理的要求,并且注意说明要求孩子遵守规则的原因,确保孩子遵从这些规则。与专制型父母相比,权威型父母会更多地接纳孩子的观点并做出回应,会征求孩子对家庭事务的意见。因此权威型父母能够认识到并尊重孩子的观点,以合理、民主的方式来控制孩子。权威型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和智力发展。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权威型父母是温暖而接纳的,他们对孩子表达了关爱,这可以促使孩子遵从父母的指导,而更为冷漠和有更多要求的(专制型)父母就做不到这一点。权威型的父母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实施控制,他们会谨慎解释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考虑孩子的观点。来自温暖而接纳的父母的要求似乎是公平合理的,而不是专横独裁的,这样可能会使孩子资源付出而不是抱怨或发起挑战。最后,权威型父母会根据孩子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调整要求,也就是说,他们会设定孩子实际能够达到的标准,并给予孩子一些自由或自主来决定如何最好地顺应这些期望。这种对待儿童的方式传达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我相信你能够自立,并完成重要的目标。”这种反馈可以培育儿童的自立能力、成就动机和高自尊,可以支持青少年放心大胆地探索各种角色和意识形态以发展良好的个人认同。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能够更为自由地表达与父母不一致的观点,拥有独立地立场,变得更为自主,而不必担心失去父母的温暖和关爱。这些适应良好的青少年即使准备离开家庭,也能保持着与父母的亲密依恋。行为控制与心理控制父母实施控制中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父母在行为控制上和心理控制是不同的。行为控制是通过严格而合理的纪律调控儿童的行为,并监控儿童的活动(例如,因为儿童的不良行为而收回其特权,令其停止玩耍或拿走玩具)。心理控制指试图通过心理手段(例如,收回爱或者引发羞耻或罪恶感)而影响儿童或青少年的行为。采用心理控制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你是令人讨厌的,应该为忽视我或行为不适当而感到羞愧。在学前期,那些依靠严格的行为控制而不是经常引发孩子的心理负罪感的父母会培养出行为表现好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不会卷入越轨的同伴活动,通常能远离麻烦。大量被使用心理控制(或高水平的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的孩子通常会产生焦虑和抑郁、学业成绩差、与不良同伴联系,以及青少年时期的反社会行为。大量的心理控制被认为会干扰儿童的自我和自我价值感。学前儿童假装游戏也起到了说“不”的作用假装游戏给儿童提供了学习妥协的机会,协商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和游戏规则时都需要妥协;再者,假装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情境,运行他们表达那些可能会困扰他们的感受,这样就使得儿童有机会更好地理解自己(或搭档)的情绪危机,从伙伴那里得到社会支持(或提供社会支持的伙伴),培养信任感和与伙伴之间亲密的情感关系。擅长假装游戏的学前儿童往往会更受同伴欢迎。总之,不管是前期满溢的爱,还是随着孩子成长适时说“不”都是为了培养出心身健康的孩子,各位家长都有必要学习,并努力去实践。
酝酿了1年多的时间,终于下决心开了这个专栏,除了同事的催促,也是因为有很多信任我的家长朋友的鼓励和渴求。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扰——做青少年的家长,太难了。也有很多家长朋友问我诀窍,怎么才能做好爸爸妈妈?这个问题可真是太为难我了,因为这些答案足够写一个专栏,所以,我想“好吧!开专栏吧!”。在这个专栏里,我想请各位家长理解的,也想请各位青少年朋友了解的是,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的孩子,每天看上去都是自己的孩子,可是,在孩子青少年期,孩子每年甚至每个月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岁岁年年都会变成“不同的人”。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所以,开这个专栏,就是想通过一篇篇小文章,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家有青少年的家长,了解自己青少年期的孩子,相知,知心。今天想先聊一聊抑郁青少年的家长对于孩子“不运动”的顾虑。很多家长都在发愁,自己的孩子抑郁了,明明很多科学杂志上介绍的都是“运动疗法”很有效,怎样才能让孩子去运动呢?还有的青少年自己也很痛苦:情绪不好就会使劲吃东西,但是“吃东西”这种行为又让自己很苦恼,因为会长胖,因此,青少年陷入另一个苦恼:想通过节食来减少体重,又需要吃东西缓解痛苦;想运动来减少体重,又因为抑郁不愿意动;因此对自己的评价更低:“我不好,我什么都做不到”;因此情绪更低;并因此更需要吃东西。如此恶性循环。重要提醒:这个循环是“自动发生的”。介绍一个心理学的理论,叫做“认知行为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化思考”(automaticthinking)机制的影响。所谓自动化思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行动发出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是按照既有的模式发出。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认知三角”。首先我们看第一个认知三角(恶性循环):(图1)经过一段时间的服药和心理治疗后,这位来访者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上都发生了改变,让我们来看第二个认知三角(良性循环):(图2)每当来访的抑郁的孩子进入良性循环的认知三角后,孩子、家长和我都由衷地感到欣喜,我也会有一种“松口气”的感觉。总之,青少年有很多行为是不被家长理解和认可的,但是,这些行为都是有心理学的原因——认知的解释+情绪的引导。只有认知、情绪、行为三者同时改变,才能进入正向的循环。最后,希望通过我们的心理科普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孩子和家长!
致家长:抓住时机,播种信仰——为什么而读书?当年,12岁的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终生为此而奋斗,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为我们国家的强大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今年,疫情来袭,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逆行挂帅,如同一道金光撕裂了漫天的乌云,很多老百姓都信奉“钟南山说不动,我们就不动。”我们也要了解,钟南山也是少年立志,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由此可见,少年强,则中国强。儿童青少年有积极向上的志向,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强大有多么的重要。家长朋友们都应该学习起来,怎样让孩子不厌学、好好学习?要抓住时机,给孩子播种信仰,正确指导孩子,为什么而读书?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知道,他们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长大后就有可能成为社会的骨干力量,为社会,为家庭奉献力量。比如,可以对孩子说,“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好医生或者好军人或者······,就可以帮助很多很多人了。”但是,不要给孩子过高的期待,家长们要知道,自己的期待对于孩子来说,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孩子会把家长的话作为一面旗帜,永生追逐,所以,不要对孩子说“孩子,你好好学习,将来超过钟南山。”当孩子发现,可能毕生也追逐不到的时候,孩子就会感觉自己非常无能,无助,甚至抑郁。要注意!!在培养孩子责任感的过程中,要从小处抓起,一步一步做扎实,循序渐进。比如,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的责任,他要想办法做好,可以和他讨论他的方法,哪里是高效的、有用的,哪里是低效的、无用的,并帮助他改进。家庭中也有他要承担的责任,比如,哪些家务是他要做的;哪些对家人的照顾行为是他要做的;哪些对外的联络是他要做的。在他完成后要和他讨论他做的好的地方,及时做出表扬,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赏识教育”;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错误,不需要批评他哪里做的不好。当孩子把学习当成自己的责任,是完成他们信仰的必须的步骤,每完成一点责任,就进一步接近信仰,他们自然就会关注当下,认真完成,自然也就不会有“厌学”这种包袱了。
背景:2019年,我市成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国卫办疾控函【2019】539号),试点市的重点工作任务是大量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和开展社会心理服务。随着这股春风,很多企事业单位迅速反映,我们单位也承接了很多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员工心理辅导工作。现实:在很多次对员工心理辅导中,我发现了一个共性,就是参与女性员工比较多。女性员工比较一致的困扰,就是“如何成为好妈妈。”在亲子关系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中,我通常会让妈妈陈述一下自己的困扰。大部分妈妈就会罗列很多孩子的缺点,以致于我还没开口的时候,旁边的妈妈就会忍不住插话,说“你家孩子没有优点吗?”当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那个妈妈就笑了,说,“他也有优点,就是没有缺点这么多。”还有的妈妈特别苦恼,说:“我对别人家的孩子特别有耐心,就是对我自己的孩子没耐心。”这时也会有其他的妈妈回应:“那是因为你太了解你家孩子的缺点了,上眼一看,就是他的缺点。如果你天天和别人家的孩子在一起,也会了解他们的缺点,你也会不耐烦的。”还有的妈妈说:“孩子没教育好,都是我的错。”所以,妈妈们都是大同小异,天天捧着各种“育儿经”,对育儿越来越没有信心。并且,妈妈们最大的困扰是,认为没有把孩子教养好,是自己无能,自己不是个好妈妈。关于这句话的标准,就是,孩子要完美,自己作为妈妈也要完美。这个信念,造就了大批量的“焦虑的妈妈”。知识点: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的妈妈”(good-enough mother)的理论,我也希望大家学会这个理论,把自己从焦虑中解放出来,也把孩子们从焦虑的妈妈的束缚中解救出来。“足够好的妈妈”是说,足够好的妈妈要学习在被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在不被需要的时候及时撤离。在新生儿时期,妈妈要完全适应婴儿的需要。随着时间推移,婴儿能力逐渐增强,妈妈的适应也逐渐减少甚至犯错,婴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适应妈妈的失败。而这种对妈妈失败的适应对于婴儿的成长是必需的。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不需要100分的妈妈,他们需要意识到,要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要用言语表达,也需要与他人合作、妥协,因为别人也有别人的计划和欲望。学会了这个理论,妈妈们就应该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不要逼自己作一个“100分的妈妈”,而是控制自己作一个“60分-80分的妈妈”。当然,也不要期待养一个100分完美的孩子,而是允许孩子自己发力,适应环境,获得自己想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和孩子都要多次试错。这样,才能把妈妈从焦虑中解放出来,也才能把孩子从焦虑的妈妈的束缚中解救出来,让孩子放松地全力发展,而不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应付父母的束缚。请记住:足够好的妈妈帮助孩子有序,100分好的妈妈帮助孩子混乱。足够好的妈妈跟完美妈妈的区别在于:完美妈妈总是努力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忽视了孩子的个性自由和能力发展;足够好的妈妈能够明白自己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能够满足孩子不同阶段的基本需要(身体上需要和精神上需要),同时也能给孩子自我成长和发展留出空间,这就叫做“抱持”。足够好的妈妈能够提供足够的但不会太多的抱持,不能忽略孩子,也不应对孩子过多干涉。在这个空间里,要允许孩子自由探索;允许孩子在这个空间里整理自己的认知和情绪,容纳孩子负性情绪和想法。只要这样,孩子才能拥有自己的力量,拥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只不过,让人伤心的是,通常孩子的规划都是——离妈妈越来越远。对此,妈妈也要做好准备,欣然接纳,转身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和快乐。祝愿大家做个足够好的妈妈,给孩子一个“沟通好,氛围好,感情好,规矩好,规划好”的五好家庭!
你想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好?你想不想让自己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你想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两耳不闻游戏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你担心不担心你的孩子玩游戏就是“玩物丧志”?请大家思考一分钟,你的孩子,除了学习,还有什么任务?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游戏?《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既包括通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获得知识技能,也包括在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积累知识经验。所以,家长想让孩子“学习好”,不只包括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所包括的知识,还应该安排孩子参加日常生活实践,所以,你给孩子安排做家务、手工这种对于孩子来讲很重要的任务了吗?游戏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学习生存的第一步。它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种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追求精神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游戏是人遵守规则必不可少的训练。那么,如何分配孩子的学习和游戏,让孩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成功的融入社会呢?当然,家长需要了解相关的知识。一、儿童的注意力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只有先注意到一个事物,才可能进一步去记忆和思考。所以,注意力集中,才能有高效的学习。注意包括被动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和主动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是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枢神经系统逐渐成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为了适应孩子的注意力,学校的课程安排是,四十分钟上课时间,十分钟下课时间。并且,学校的课程安排通常都是一节课语文,下一节课数学,下一节课又变了,并且大家知道,学校是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上课的时候都上课,教室外也不会有很大的无关噪声。家庭也要保持尽量安静、纯净的学习环境,看到孩子在做作业,最好保持安静,把无关的东西都拿走,自己也尽量不要守在孩子身边,这些都可能会让孩子的注意力被动转移。影响注意力的因素:许多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此外,孩子的学习环境混乱、嘈杂、干扰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有的家长一会儿给送杯水,一会儿给拿点水果,一会儿叫孩子吃饭,一会儿跟孩子说句话,这些都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不能自主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二、儿童的学习动机父母要帮助孩子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他们只有对学习有真正的热情,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对潜在的回报感兴趣,才会取得创造性成就(Amabile)。如果父母对儿童施加过分的压力,或驱使儿童一心为了获得某些奖励的话,他们所追求的只是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这会让丧失对学习的内在兴趣,失去学习的自主性。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就不学习了,就是这个原因,他们对学习的自主动机早就被成年人剥夺了。父母还应该保护儿童的成就动机——他们通过努力克服困难、达到较高成就标准的意愿。2岁的孩子开始寻求别人的赞誉,也知道失败后要接受批评。例如,2岁儿童成功完成任务后会微信着仰起头,展现出一种“是我做的”姿态以获取注意。3岁时,儿童更独立地对其成败做出反应。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标准好像更为客观,并且无须别人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们在成功时好像能体验到骄傲(而非单纯的快乐),失败后会感到羞耻(而非单纯的失望)。所以,家长需要培养三种品质:(1)温情、接纳、及时表扬孩子的成就;(2)给孩子设定一定的标准并加以指导,对进程进行监督并确保其完成任务;(3)给予儿童一定的独立和自主空间,给予孩子发言权,让他们决定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达到目标。Diana Baumrind将这种温情、坚定而又民主的教养方式称为“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种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积极追求成就和学业成功。这并不是说完全不需要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只是要注意惩罚在程度上、措施上、方式上的适当性,达到警示作用即可。父母对孩子必须有规矩,有管教。如果儿童遇到学习困难,父母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帮助,。如果父母漠然视之,或过度控制,对功课总是吹毛求疵,考好了就予以物质奖励,考差了就喋喋不休,就会妨碍儿童的学业动机和获取成功的动机。三、记忆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一般人在学习了13个无意义的音节后,经过1小时后能保持44.2%,经过24小时能保持33.7%,经过48小时后保持27.8%,6天后还记得住25.4%,31天后还记得住21.1%。所以,记忆是需要策略的。记忆策略:复述:即不断的重复,直到我们认为已经记住了。这种策略简单而有效,但是3岁儿童还不会使用复述策略。7岁前的儿童还不知道复述能够帮助他们记忆。组织:为便于记忆而把刺激分组或分类以形成有意义的“聚类”的记忆策略。直到9-10岁才能形成。11岁才知道组织化策略比复述策略更有效。知识库:知识就是力量,一个人在某一领域中知道的越多,他在该领域中的学习和记忆的能力越好,因为大脑中信息储备的越完备,就越容易被激活或进入意识之中。知识库越丰富,记忆越快。因为在遇到新信息的时候,可以花费较少的意志努力来激活知识库,而把精力放到编码、归类等其他记忆活动上。因此,老师们都讲“要把基础知识打牢”,就是扩充孩子的知识库,让他们能够快速的从知识库中提取获得新知识所需要的知识储备。提取:从知识库中提取信息的策略。年幼儿童提取信息的能力很差,他们虽然知道大量信息,但是只有给他们提供具体线索,他们才能将信息提取出来。指导儿童使用复述、组织等记忆策略,他们的记忆成绩会显著提高。四、睡眠艾宾浩斯发现,睡眠过程中大脑并没有停止工作,大脑仍然会持续消化白天的学习内容,增强记忆,让学习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所以睡前学习的内容反而记得更清楚。睡眠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对少年儿童的智力、体力发育和情绪成长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前半夜的深睡眠状态,主要用于体力、免疫力恢复和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软骨组织和肌肉组织生长;清晨的睡眠有助于情绪稳定、记忆力和智力发育。2008年教育部曾印发《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小学生睡眠时间10小时,中学生不少于9小时。我国中小学生学习日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的“00后”高达57%,周末也有34.5%的“00后”睡眠不足9小时。因此青少年儿童应该在10点以前睡觉,并且不要起的太早,否则会影响青少年身体、智力发育和情绪稳定。但是,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有个误解,就是睡眠只是单纯的休息,睡多了耽误“正事儿”,所以大部分家长用作业、课外班强占孩子的睡眠时间。我想对广大家长强调一下,学龄期是睡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规律的睡眠习惯,养成规律的生物钟,可以为孩子将来的睡眠健康奠定基础,甚至提高孩子成功的几率!五、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的质量能决定孩子的学业成就。家长尊重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学会自我负责。在个体自尊的形成中,父母民主的抚养方式对孩子自尊的形成非常重要,父母要学会说“你是个好孩子,我相信你会守规矩并做出正确决定。”到了青少年期,友谊的质量成为自尊的最强有力的决定因素,有大量来自同伴的社会支持,并且这种支持和父母的社会支持较为均衡时,青少年往往会有较高的自尊,而且也会较少的问题行为。因此,父母要支持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合理的安排时间可以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任务完成地更好。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而不是一言堂)一天的时间安排,包括放学回家后各科作业的完成时间,间隔的休息时间,拓展看书看报的时间,娱乐交际的时间。当孩子们遇到不懂的题目时,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讲解,可以以引导的方式,提示孩子,让孩子学会自主思考和解题。让孩子知道,做作业,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但是父母会给孩子提供所有他/她需要的帮助。六、游戏的好处合理适度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开发智力、锻炼思维和反应能力、训练技能、培养规则意识等,大型网络游戏还可以培养战略战术意识和团队精神。美国东北大学教授马吉赛义夫纳斯尔一直在研究游戏对玩家的影响。他说,一些人玩游戏是为了寻找一种满足感,另一些人玩游戏是为了和朋友联系,一些游戏可以促进思考,提高记忆力。一些射击类游戏,有助于提高人的视力,尤其是动态能力。还有研究表明孩子每天花一点时间来玩电子游戏,会变得更加快乐,更乐于助于和善待他人,更容易适应社会。视频游戏能挑战玩家解决问题并克服问题,这让孩子们在对待学习问题的时候,也能有挑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毅力。英国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实验心理学首席专家Andrew Przybylski说,尽管适当玩电子游戏对孩子有好处,但父母不要指望通过电子游戏来改善青少年的情绪。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其他因素可能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包括稳定的家庭生活,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是否贫穷或缺乏教育等。传统的棋牌,体育类游戏也让人非常沉迷。家长们会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和小伙伴出去玩,总也玩不够,天黑了妈妈喊回家吃饭也不愿意回去吃饭。这和现在孩子玩游戏的情况一模一样,只是玩的对象不同。很多的公司和人员为了开发电子游戏,用漂亮的画面、音乐、互动、交友、竞争、日常任务(阶段性目标)、即刻满足、不确定的奖励等等技术,吸引更多的人来玩。而这些技术都是家长在教育管理孩子中所不懂得运用的。作为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扩大孩子的娱乐项目,使网络变成有益的学习工具。七、游戏的危害如果每天玩电子游戏超过三个小时,孩子会变得更加情绪化,且对自己的生活非常不满意,并经常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国际疾病分类》中,专门为"游戏成瘾"设立条目,并明确"游戏成瘾"的多项诊断标准。现行标准中一共列出了9种症状,一般要满足其中5项,才可考虑后续判断。1.完全专注游戏;2.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3.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4.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5.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6.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游戏;7.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8.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9.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因此,建议家长朋友们要客观的看待游戏,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来帮助孩子科学学习,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