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忠 张伯勋 梁雨田 郭义柱 陶笙 唐佩福[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随着人口老龄化,老龄髋部骨折也逐渐增多,髋部骨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手术治疗髋部骨折成为主流,但老年人骨折前常有一些内科疾病,且术后容易发生影响康复的一些并发症,如何对合并疾病和并发症进行恰当的治疗,成为关系髋部骨折治疗与康复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自2001年6月至2005年2月,我们对217例75岁以上髋部骨折的高龄患者进行了手术,现对围手术期的合并疾病和并发症的处理作一总结分析。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17例髋部骨折,219髋(两例双侧先后发生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男86例,女131例。年龄75~99岁,平均年龄82.3岁。①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21髋,股骨粗隆间骨折98髋。②受伤原因:平地行走时跌伤95髋,洗澡等滑倒跌伤63髋,上下楼梯跌伤27髋,上下车跌倒22髋,车祸12髋。③入院时间:伤后2h~5d,平均27h。手术时间一般为伤后48~72h时。④手术方法: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107例,内固定治疗14例。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治疗3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63例。⑤麻醉方法:局部麻醉16例,硬膜外麻醉47例,全麻156例。1.2合并疾病和术后并发症统计分析:骨折前合并有脑、心、肺、肝及肾等内科慢性疾病137例(占63.1%),同时有2种合并疾病47例(21.7%),3种26例(12.0%),4种以上合并疾病10例(4.6%)。心血管疾病多为高血压、各种类型的冠心病、心律失常,呼吸系统疾病为老慢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矽肺、肺结核,内分泌疾病为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消化系统疾病多为胆囊炎、胰腺炎、肝功能不全,泌尿系统疾病为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不全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以高血压、糖尿病、老慢支及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为多见。部分病人髋部外伤骨折的同时并发腕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肋骨骨折。本组病例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共30例,发生率为13.7%。与感染相关性并发症占4.6%,其中关节感染1例(0.5%)、肺部感染4例(1.8%)、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5例(2.3%);消化道应急性溃疡2例,占0.9%。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占1.4%,术后脑血栓复发2例,占0.9%,术后短暂老年性精神障碍7例,占3.2%,术后早期死亡6例,占2.7%。1.3 围手术期措施:1.3.1术前一般准备:详细询问病史,向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受伤前的生活能力和精神状态;了解有无内科疾病;完善术前常规检查:血、尿常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肝肾功能、血糖、胸片、心电图等检查。如怀疑病人存在呼吸功能不全,行呼吸功能检查,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结合患者病情特点选择麻醉和手术方法。1.3.2 合并疾病的处理:请相关科室会诊,积极处理合并疾病,尽快调整病人的状况到适应手术。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根据三餐前后血糖及睡前血糖,应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调整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5.6~9.4mmol/L之间,以略高于正常(6.4mmol/L)为宜[1];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在21.3/13.3KPa(160/100mmHg)左右为合适;合并呼吸道、泌尿系感染,肝脏肾脏功能不良患者,积极控制感染,改善肺部通气功能、肝肾功能。对于冠心病等心脏疾患病人,术前评估心功能,根据不同病情,调整心率,改善心功能。但强调应尽快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尽量缩短手术前准备时间,使患者各项检查指标到达或接近正常的水平,能够耐受麻醉和手术,不应为达到完全正常的水平而延长手术前准备时间,错过治疗时机。手术后合并疾病处理一般参照术前方案进行,同时根据复查的各项化验指标调整治疗方案。老年病人手术后应密切观察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和血氧饱合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复查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以指导治疗。1.3.3手术中处理:术中麻醉医生注意观察病人的一般状况和生命体征变化,对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肺部疾患等疾病的患者,密切检测血糖和观察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手术应微创熟练,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对机体的生理干扰降低到最小,利于手术后康复;应注意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如人工关节置换术骨水泥置入过程中或内固定髓腔扩髓过程中肺栓塞、低血压、心脑血管意外等;注意因体位不当所致的压疮和神经损伤;手术中应用抗生素,保证有效的抗生素血药浓度;手术完成后,彻底止血、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管以防组织碎屑、积血、术中细菌污染导致手术后切口内感染。1.3.4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常见并发症有血管栓塞性疾病主要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其次脑血栓;各种感染;应急性溃疡;褥疮等。血管栓塞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对于血液呈高凝状态或既往有血栓病史的患者,术后不用凝血药物,鼓励患者行肢体功能锻炼、足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等促进肢体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和血栓形成。术后注意观察下肢、足踝部肿胀疼痛情况,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明确,积极采取措施如患肢制动预防栓子脱落,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液粘度,低分子量肝素溶栓等。感染的防治:应用抗生素同时,应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的感染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①切口感染:术中微创操作,彻底止血,缝合前冲洗等措施是预防感染的基础;术前术中应用抗生素;术后切口负压引流,引流量低于50ml/24h时拔除引流管。及时换药,观察伤口情况。血常规、血沉与C-反应蛋白是反映术后感染早期指标,一般术后1、3、7天复查,观察其动态变化。②肺部感染:为术后常见并发症。应鼓励患者变换体位或半坐卧位,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协助叩背排痰,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肺炎发生后,根据痰细菌药敏实验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③泌尿系感染:术后及时拔除导尿管,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感染多发生于既往有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排尿不畅的患者。发生后根据尿细菌培养选择敏感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术后7天内预防性应用头孢类抗生素,以患者体温、伤口情况、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作为判断有无感染和停用抗生素的指征。对于感染性并发症的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停药指征除以上指标,还应根据胸片、伤口分泌物和排除物(痰、尿)的细菌培养结果判断。总之抗生素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继发菌群失调,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应急性溃疡:术后3~7d应用雷尼替啶类药物预防。溃疡发生后积极补液、输血扩充血容量;应用止血类药物止血;应用H受体或钠钾泵抑制剂来抑制胃酸分泌;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本组应急性溃疡病人经以上措施治疗治愈。术后短暂老年性精神障碍可能与手术和外伤刺激有关,应用镇静类药物对症处理,症状逐步缓解。褥疮:加强手术后皮肤护理、鼓励患者变换体位、早下地活动是预防的关键,对于难于早期活动的病人,应用气垫床。2 结果本组病例术前有63.1%病人有内科合并症,38.2%病人合并二种或以上的合并症,ASA评分:I级:80例,II级:108例,III级:27例,IV级2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共30例,发生率为13.7%。住院期间死亡6例,发生率2.7%,其中股骨颈骨折病人2例,股骨粗隆骨折4例,患者手术前合并肺气肿1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2例,冠心病3例。死亡原因为术后肺部感染诱发脑、心、肾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除死亡病例,其他并发症治愈。不同手术方式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和输血量见表1。表1 不同手术方法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和输血量手术方式平均手术时间(min)平均失血量(ml)平均输血量(ml)人工股骨头置换60250300动力髋螺钉固定100400600股骨近段髓内钉固定110200300外固定架固定60500术后随访6~24月,平均13月。骨折行内固定者除1例不愈合行关节置换外,均获骨性愈合,随访中死亡2例,原因与手术无关。失访3例。以Harris评分标准判断疗效,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见表2。二者的优良率分别为86.3%和78%,总体优良率为82.7%。表2 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优良可差合计股骨颈骨折6041142117股骨粗隆骨折2942173913 讨论:髋部骨折我国尚无明确的统计数字,据美国统计美国现在每年有250,000人发生髋部骨折,到2050年,估计将达到现在的2倍[2]。其中高龄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大。尽管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多并存有心、肺、脑、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手术风险较高,但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国外文献报道髋部骨折保守治疗死亡率34%,手术治疗死亡率17.5%,北京医院股骨转子骨折保守治疗死亡率3.6%,手术组死亡率0.83%,因此有必要早期手术[3]。与其它骨折病人相比,髋部骨折人群具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大,骨质疏松严重;合并慢性疾病的比例较高,有些慢性病本身即为骨折的危险因素如脑血栓病人肢体活动不灵活,易于摔倒;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机体抵抗力弱;血液粘滞性高,外伤及手术的应激反应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外伤及术后肢体活动减少,血流缓慢;不同类型合并疾病的患者有相应的检查指标异常,如高血糖、心电图异常等。因此容易发生术后感染、血栓形成、合并疾病加重等并发症。围手术期治疗是关系老龄髋部骨折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应注意几方面:注重调整一般状况,积极治疗术前合并疾病,尽早手术。早期手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Zuckerman研究表明老年髋部骨折延迟手术3d或3d以上,手术后1年死亡率大约升高1倍[4]。早期手术,患者早日下地负重活动,可显著减少肺部并发症、减少深静脉和褥疮的发生,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康复[5,6]对于高龄髋部骨折病人是否胜任手术,年龄因素并不是决定因素,术前评估和改善患者全身健康状况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心肺功能。并发症防治以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有效治疗,并重视基础支持疗法。手术后注意观察病情,治疗骨折与合并疾病的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病例中,术前合并心、肺、脑疾病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较高。Seymour等报道肺部疾患占老年术后并发症40%,占术后可预防死亡的20%[7],肺炎是术后主要致死因素。本组病例与之相符。手术应本着最小的创伤,最短的手术时间,对机体干扰最小,最佳的治疗效果为原则,根据骨折类型和病人ASA评分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ASA分级I、II级病人,股骨颈骨折,75岁以上老年人一般采用股骨头置换,部分骨质情况好的基底部移位不严重的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以往多以动力髋螺钉(DHS)或股骨近侧髓内钉内(PFN)固定治疗,近2年我们对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骨折,应用“股骨距重建”技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较好,该方法相对于DHS或PFN创伤小,失血少,手术时间短[8]。对于一般情况差,内科疾患多,ASA分级III级及以上的患者,保守或局麻下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高龄髋部骨折中,由于股骨粗隆部骨折病人的平均发病年龄高于股骨颈骨折,往往合并疾病多,身体状况差,而且骨折粉碎程度重,因而手术优良率相对较股骨颈骨折低。因气管插管全麻,具有能够有效的保证血氧浓度,维持血压平稳,便于抢救等优点,因此如ASA评分病人能耐受全麻,选择全麻下手术。但对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插管刺激可使气管分泌物增多,麻醉后呼吸抑制,排痰不畅等因素易导致肺部并发症,不宜选用气管插管全麻,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康复治疗是老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恢复术前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作用。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康复与心理康复。一方面应用相应的功能锻炼措施使患者早日下地负重活动,恢复关节功能,后期恢复生活自理。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应协同家人作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帮助患者调整精神状态。总之对于老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前积极准备,缩短手术前卧床时间;术中微创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后辅助以积极的康复措施并注意合并疾病、并发症的防治,早期下地活动等措施,可以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Babineau TJ, Bothe AJ. General surgery considerations in the diabetic patient.Infect Dis Clin North Am, 1995,9:183-193.2.Cummings SR, Melton LJ.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Lancet, 2002,359:1761–1767.3.王福权. 谈髋部骨折.中华骨科杂志,1994,14:131.4.Zuckerman JD, Skovron ML, Koval KJ, et 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operative delay in older patients who have a fracture of the hip. J Bone Joint Surg(Am)1995,77:1551-1556.5.Koval KJ, Sala DA, Kummer FJ, et al. Postoperative weight bearing after a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 or a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J Bone Joint Surg(Am), 1998,80:352–356.6. Koval KJ.A Clinical Pathway for Hip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J] Techn in orthop. 2004,19:181-186.7 Seymour DG, Pringle 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elderly surgical patient. Gerontology, 1983,29:262-270.8.梁雨田 唐佩福,郭义柱等.90岁以上非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华创伤杂志,2004,20,654-656.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老年腰椎退变性疾患的手术也逐年增多,腰椎管狭窄症是老年腰椎退变性疾患中的常见疾病,合适的手术策略包括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和周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自2003年2月—2009年2月,我们对67例65岁以上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针对不同病变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收到了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7例患者,男42例,女25例,年龄65—78岁,平均68.4岁。病程2--15年,平均5.5年。患者主要表现为腰痛不适伴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无力,以行走及劳累后明显,休息后减轻。单纯椎管狭窄症患者查体大都无明显阳性体征,部分伴随其他椎间盘疾患的患者查体如合并椎间盘突出者可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下肢肌力及神经反射的改变。引起椎管狭窄的因素主要有骨性因素如关节突增生退变或椎板增厚,黄韧带增生肥厚,腰椎滑移及腰椎术后椎管内粘连,椎间盘术后再突出等。关节突增生退变或椎板增厚导致骨性中央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狭窄。其中骨性因素或骨性因素伴黄韧带肥厚导致的椎管狭窄34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12例,骨性椎管狭窄合并退变性滑脱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脱出椎间盘组织遗漏合并椎管狭窄6例,椎管狭窄合并退变性侧弯6例。手术节段:单节段手术45例,腰2-3节段2例, 腰3-4节段13例,腰4-5节段26例, 腰5骶1节段4例,双节段17例,三节段病变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曾经药物、牵引、按摩及局部封闭或骶管封闭等保守治疗,疗效不佳。1.2 术前准备术前完善常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以了解肝、肾、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对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进行评估。心肺功能的评估尤为重要。影像学检查包括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片检查,必要时行腰椎双斜位片检查,CT、MRI检查详细了解椎间盘及椎管内情况,确定手术方案。对于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患的患者,术前给予相应的内科治疗,尽量调整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1.3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俯卧位手术。根据术前制定的手术方案行手术治疗,其中腰椎后路椎板开窗或半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术11例,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术37例,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钉棒内固定术19例。未行内固定者手术中注意行椎管的潜行减压,椎板自内侧潜行切除,扩大椎管,注意关节突关节的潜行切除及切除范围,保护关节突关节的稳定性。术中注意探查保护神经根和神经根管的减压。合并椎间盘突出者,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如术前考虑椎间盘突出,但术中突出并不明显,且经透视定位无误,可不处理椎间隙以维持椎间稳定性。再手术病人,应注意自正常范围减压,显露硬膜囊后逐步松解切除硬膜外疤痕,松解神经根,粘连明显难以松解者,粘连带不必完整松解切除,尽量松解游离神经根周围。对于合并腰椎不稳及手术减压范围较大影响脊柱稳定性者,同时行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注意植骨床处理和充分植骨。1.4 术后处理术后注意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注意引流血量,必要时补充红细胞悬液。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适当卧床,卧床时间根据手术方式及病人的身体素质决定。对于单纯椎板开窗或半椎板、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摘除的患者,一般术后卧床3-4周。而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病例,应用椎间融合器者卧床适当缩短至1-2周,应用自体骨植入者卧床6-8周左右。卧床期间鼓励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及下肢直腿抬高和踝关节足趾的主动伸屈活动,以预防卧床并发症。2 结 果6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和度过围手术期,手术时间60-150分钟,失血量100-750ml。术中术后的并发症:1例术中硬膜撕裂,予以缝合修补,2例出现拇趾背伸和踝背伸肌力较术前下降,肌力III级,考虑为术中神经根牵拉所致,予以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术后1年复查恢复正常。1例住院期间尿路感染,予以膀胱冲洗及抗感染药物治疗治愈。无肺部感染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4例术后随访13月—2年,平均18月。术后疗效判断参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标准进行疗效评定[1],优23例,良35例,差6例。优良率90.63%。3 讨 论3.1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特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具有以下特点:①患者年龄大,合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比例较高;②导致椎管狭窄的因素较多,既有骨性椎管狭窄因素如先天性中央性椎管狭窄,也可有软组织如黄韧带肥厚所致的椎管狭窄,且部分患者有既往腰椎手术史,椎管粘连等因素。处理相对较为复杂;③老年人合并骨质疏松,且由于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血管脆性大,术中出血量相对大,对于由于减压范围较大,需实施内固定手术者,对于内固定的牢固性也是一挑战。3.2 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适应证【2】:一般认为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者;间歇性跛行,进行性行走距离受限;大部分或进行性神经功能缺失,出现马尾神经症状;合并腰椎不稳或椎间盘突出;经正规保守治疗4-6周无效;无明显手术禁忌证且经影像学证实者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选择主要涉及两方面:手术节段的选择和手术方式的选择。①手术节段的选择:因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往往累计多节段且部分病例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等疾病,因此确定引起症状的责任节段或间隙进行手术处理非常重要。对于尽管影像学显示为多节段狭窄,临床症状和体征却表现为单一节段或平面者,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相吻合的节段或间隙为责任节段或责任间隙【3】。仅处理该责任节段或间隙。否则多节段减压创伤大,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影响手术疗效。②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老年人椎管狭窄,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如是否必需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或者行减压后内固定,尚无定论。作者认为应针对导致狭窄的原因进行手术,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如患者仅仅一侧肢体疼痛麻木不适,且影像学证实单侧神经根管的狭窄,就没有必要行全椎板切除,可仅行单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减压。如患者表现为双侧下肢无力麻木不适且椎管狭窄为中央型或双侧神经根管狭窄,就有必要行全椎板切除减压。至于椎板切除减压后是否必需固定融合,也有不同意见。张伯勋【4】认为对于术前无明显脊柱不稳的病例,行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疾病时,只要术中注意腰背部肌肉的剥离范围,关节突关节的切除范围小于50%,注意维持小关节的稳定性,术后注意腰背肌和腹肌的功能锻炼,手术疗效肯定,对脊柱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腰椎椎间关节活动度和腰骶关节活动度的保留对于腰椎活动已经受限的老年人十分可贵,因此应尽量保留。作者认为减压后融合的指征为:①术前腰椎动力位片提示腰椎不稳且患者有腰椎不稳的临床表现;②合并腰椎滑脱且腰椎动力位片提示腰椎不稳者,对于退行性滑脱,动力位片无明显脊柱不稳加重者,也不必行固定融合;③需行广泛性椎板切除椎管减压,累及双侧关节突关节,术后可能产生脊柱不稳者;④对于术后活动要求较高,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在减压同时考虑一期固定融合。⑤腰椎二次手术减压范围大者。⑥有明显腰椎侧后凸畸形者。对于老年性椎管狭窄手术治疗应注意几个问题:①行内固定手术时,应注意椎间植骨面的处理,保证术后脊柱融合的确切性,切忌仅行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而忽视植骨床的处理。②手术中必需注意脊柱稳定性和减压彻底性的统一,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注意脊柱稳定性的维持,手术减压范围应同影像学相结合,避免盲目扩大减压,影响脊柱稳定,同时避免减压不彻底,影响手术疗效。③对于合并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应注意避免定位错误和椎间盘遗漏。术前应仔细研究影像学检查资料,术中发现如与之不相符合时,不应存有侥幸心理以为减压好了手术就没问题,轻易结束手术,而应找到导致症状的因素。本组病例中遇到1例腰椎间盘脱出行手术治疗12年后腰腿痛复发病例,术前MRI检查发现上次脱出椎间盘仍位于椎体后方,患者第一次术后症状缓解估计与椎管减压有关。④应注意有无合并其他引起腰腿痛的疾病。本组病例中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减压椎间盘切除术后6年腰腿痛复发病例,患者表现为双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腰椎MRI检查表现为同间隙及下一间隙突出椎管狭窄,术前患者双髋后方疼痛较重,进一步查体双侧髋关节4字征阳性,行MRI检查示双侧股骨头坏死。⑤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处理:部分作者对于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行内固定手术时,椎弓根钉植入时钉道同时行骨水泥强化【5,6】,我们仅对1例患者因术中螺钉把持力差,进行了钉道骨水泥强化,术后常规注意预防骨质疏松药物的应用。3.3 应重视围手术期治疗围手术期治疗是关系老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术前检查及准备要充分,围手术期慢性疾病的治疗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影响,应积极处理合并疾病,调整病人的状况到适应手术。如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在由于其年龄段的生理特点1.3/13.3KPa(160/100mmHg)左右为合适;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及应用降糖药物治疗,调整空腹血糖在5.6~9.4mmol/L之间,以略高于正常(6.4mmol/L)为宜[7,8]。对于心功能3 级以上,严重心衰,新发心肌梗死3个月以内,本已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者,严重骨质疏松,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无法缓解者视为禁忌证[9]。术中应用气管插管全麻,有利于调整血压,维持正常心肺功能,稳定生命体征,同时术中应注意手术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反复减压,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期间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扩胸运动深呼吸、直腿抬高、踝关节主动伸屈锻炼、协助下翻身以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如肺部感染、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褥疮等。鼓励患者多饮水以预防泌尿系感染等。参考文献:[1] 杨惠林, 唐天驷.腰椎不稳与腰椎管狭窄症专题研讨会纪要[J].中华骨科杂志, 1994, 14: 60.[2] 海涌,马宏,孟祥龙.全国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专题座谈会会议纪要[J].中华骨科杂志, 2008, 28(11):964-965.[3] 金格勒,吴超,哈巴西.卡肯,等.有限椎板减压内固定治疗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8(12):905-909.[4] 张伯勋. 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疾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10):581-582.[5] 邑晓东,卢海霖. 医用骨水泥在骨质疏松症患者行椎弓根钉固定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2):95-97.[6] Yerby SA, Toh E, McLain RF, et al. Revision of failed pedicle screws using hydroxyapatite cement:a biomechanical analysis[J].Spine,1998,23(15):1657-1661.[7] 于学忠, 张伯勋, 梁雨田,等,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合并疾病和并发症分析和处理[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6,5(4):261-264.[8] Babineau TJ, Bothe AJ. General surgery considerations in the diabetic patient[J].Infect Dis Clin North Am, 1995,9:183-193.[9] 陈施展,张聪,姚一民,等.腰椎间盘镜有限减压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J].颈腰痛杂志,2011 ,32(6) 427-43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人们对此疾病的发生、临床表现和诊治认识不足,门诊诊治时常常遇到一些问题。问题1:门诊上经常碰到患者来就诊,说“医生,我腰痛,腿疼,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固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但并不是所有的腰腿痛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导致症状的原因还有腰椎的炎症、结核、腰椎滑脱、肿瘤,尤其是转移瘤近年来多见。另外腰背部劳损、椎间盘源性腰痛、腰骶部肌筋膜炎等也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需要医师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和做相应的检查来确定。问题2:有时患者带着CT或MRI片报告来咨询,“医生,报告说我是腰椎间盘突出,厉害吗?”实际上,影像学上表现为椎间盘突出,患者不一定有症状,那样只是影像学上的椎间盘突出,如无腰腿痛的症状,也不能称作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有有腰腿痛的典型症状并有相应的体征和影像学上的表现,才称作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说影像学上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问题3: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做手术或者做手术会瘫吗?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瘫痪的概念,老百姓认为瘫痪就是不会动了。实际上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主要压迫单侧的腰骶神经根,因此表现为单侧下肢疼痛与麻木,如压迫时间长,可出现神经根支配的下肢肌肉肌力下降,甚至活动不能,表现为足趾或踝关节的背伸跖屈不能,通俗地讲就是支配足趾或踝关节活动的某一肌肉部分瘫痪或全瘫。部分患者椎间盘突出巨大,呈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如不积极治疗或经不恰当的治疗,可出现下肢部分瘫痪伴大小便功能障碍。目前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方法手段较多,技术也很成熟,一般不会出现神经根的损伤,导致肢体瘫痪的情况。问题4:腰椎间盘突出可以手法复位,不需要手术。部分患者惧怕手术,因而有些“医生”利用患者的心理,进行手术复位。孰不知,突出的椎间盘难以复位,甚至有时候错误的手法或者暴力复位或牵引甚至导致病情加重。我的导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张伯勋教授曾讲过,301医院70年代曾手术中试行突出椎间盘复位以验证手法复位是否可行,结果证明术中即使显露椎间盘,也难以使之复位。另外,椎间盘的突出是因椎间盘退变,包绕髓核的纤维环也发生断裂,椎间盘结构完整性丧失导致,因此试想即使手法复位也容易发生再突出。部分患者经推拿后症状缓解,原因在于可能其原发病本身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者是由于行推拿等手法治疗后突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发生改变,突出的髓核组织不直接压迫神经根,所以疼痛减轻,但并不是将椎间盘复位。问题5:椎间盘突出症一定要手术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是一定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其适应证,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正规的保守治疗可以缓解。只有保守治疗无效(一般3-6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出现下肢肌力减弱的患者经专科医师评估后决定是否手术及手术方案。另外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果出现了马尾综合征则需积极手术。问题6:椎间盘突出会自己吸收吗?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表明,少部分椎间盘突出确实从影像上可以表现为减少和吸收,患者症状也明显缓解。椎间盘吸收的机制国内外专家认为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血管化因素、炎性反应、资质脱水、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等有关。问题7:我不做大手术,要做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式之一,并且微创治疗的方法也较多,至于是否手术或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需要由专科医师根据患者年龄大小、身体状况、病情轻重、影像学表现等来决定。并不是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都可以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问题8:我腰腿痛又犯了,是不是手术没做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较多,对于年轻患者,初次发病者,没用明显的椎管狭窄者,一般采取椎间孔镜手术或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或通道下的微创手术治疗。这些手术方法只是摘除了变性的髓核组织,不能完全摘除椎间盘组织,因此如果术后过早下地,不注意腰背肌功能锻炼,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手术节段内残留的椎间盘组织会发生再突出现象。手术后椎间盘再突出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一般在5-10%左右。另外部分病人可发生其他节段的椎间盘突出。问题9:手术做完了,腿怎么还有点疼,还麻木?手术后肢体残留麻木或轻微疼痛的现象的确常见,这与疾病本身的特点有关。手术前因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根缺血、水肿,发生炎性反应,因此疼痛明显,压迫时间较久的患者由于神经缺血变性,会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手术只是解除了突出髓核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神经根内在的变性等病变需要时间和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来促进其恢复。另外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神经根的牵拉保护也会造成术后神经根的水肿,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问题10:做了手术就好了吗?往往患者所认为手术后“好了”的概念同医生的认识有所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目的解除突出髓核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或消除症状,并不能恢复原椎间盘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所谓的“好”,只是症状的缓解。因此术后患者仍应注意用腰卫生,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早期避免过早过重的体力劳动,本文系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措施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几率也随之增加。恶性肿瘤的骨转移最常累及脊柱,以胸椎最多见,腰椎和颈椎次之。脊柱转移瘤可破坏椎骨、压迫脊髓和神经,引起胸腰背部疼痛和/或不同程度的瘫痪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脊柱转移瘤的治疗目的:(1)减轻疼痛,(2)维持或重建脊柱稳定性,预防或处理病理性骨折(3)改善和保护神经功能预防和减少瘫痪,(4)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一般情况、合并症情况、原发肿瘤的类型、转移灶的情况、生存期的预测和肿瘤解剖的分型,综合考虑,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常用的生存期预测评估系统有Tokuhashi修正评分系统和Tomita评分系统。Tokuhashi修正评分总分大于等于9分者平均存活12个月以上,可进行手术治疗;总分6~8分者平均存活3~12个月;总分小于等于5分者平均存活3个月以下,宜行保守治疗。Tomita评分总分2~7分者可行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而总分8~10者宜行非手术治疗。治疗措施:一般分为:(1)外科治疗:如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生存期长,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如肿瘤椎体切除后椎体重建并联合内固定术,以达到切除瘤体,重建脊柱稳定性和避免脊髓或神经压迫的目的。对于难以完整切除肿瘤的患者,可后路姑息性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体成形并内固定术。(2)介入手术:对于难以耐受手术的晚期患者,应用射频消融技术或椎体成形术治疗。(3)内科治疗:对于不适合以上措施的患者应用营养支持/化疗或放疗治疗,或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措施。近年来,我们应用经皮射频消融并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收到较好的疗效。射频消融术(RFA)是一种微创性原位灭活肿瘤靶向物理治疗技术,通过实时影像技术引导经皮向肿瘤组织内植入射频电极,通过电极针上裸露的电极丝使其周围组织产生高速离子振动和摩擦,由此产生的热量逐渐向外周传导,使局部肿瘤细胞发生变性和热凝固坏死,以最小创伤达到最大限度的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其作用机理:(1)肿瘤细胞坏死可产生白介素和TNF-α,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2)热毁损直接作用肿瘤细胞、使其周围血管组织凝固成反应带,进而阻断肿瘤血供使其坏死,防止其增大或转移。而椎体成形术用于转移瘤的治疗在于行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PMMA)可有效增强病椎强度和刚度,防止椎体塌陷和预防脊髓神经压迫,预防瘫痪;PMMA固化过程中热损伤可进一步杀伤骨肿瘤细胞;PMMA具有组织毒性,对神经末梢的直接损失导致痛觉减弱;PMMA改变病椎血供,导致肿瘤血供减少。二者结合可有效破坏局部肿瘤组织,损伤病椎内神经末梢,改变了病椎的血供,增强椎体强度,预防椎体骨折和塌陷,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技术的适应证:椎体溶骨性转移瘤,且Tomita评分7-8分,不适合手术切除,患者生存期在3-6月以上的患者。禁忌证:患者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肿瘤多发转移,生存期短于3月的患者。具体操作方法为:在C臂透视下或CT扫描定位病变椎体,经皮穿刺,同时可行病变椎体活检以明确病理类型,置入射频消融针进行肿瘤病灶射频消融后行椎体成形术。该治疗手段局部麻醉下操作,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同时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防止肿瘤转移椎体塌陷,预防瘫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措施的增加,患者生存期延长,大部分恶性肿瘤科转移至其他部位,转移瘤患者也呈增加趋势,其中约一半患者可发生脊柱转移,脊柱转移瘤常见于胸腰椎,颈椎少。转移瘤患者表现为疼痛难忍的胸腰椎疼痛,尤以夜间明显,如椎体破坏导致脊髓或神经受累,可出现肢体瘫痪或神经受累的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造成很大负担。那么脊柱转移瘤患者治疗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哪些患者适合手术治疗,哪些患者适合肿瘤切除术,哪些行姑息性治疗呢?一般而言,转移瘤患者的治疗目的为:减轻疼痛;维持或重建脊柱稳定性;预防或处理病理性骨折;改善和保护神经功能预防和减少瘫痪;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诊疗过程中一般遵循以下治疗原则: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一般情况、合并症情况、原发肿瘤的类型、转移灶的情况、生存期的预测和肿瘤解剖的分型,综合考虑,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目前国内外对于外科治疗指征的选择大致如下:骨转移瘤外科治疗的适应证:1.预计生存期大于6月,2.发生或即将发生病理性骨折,脊柱不稳压迫神经,神经功能进行性减退,3.非手术无法缓解的顽固性疼痛,4.放疗化疗失败,无法控制肿瘤生长,5.手术可使患者受益(早期活动,便于护理,延长生命)。骨转移瘤一般性姑息性手术,仅少数情况下行切除术:1.全身情况好,2.原发肿瘤的类型:预后较好的甲状腺癌乳癌等,3.原发肿瘤可彻底切除,4.无其他脏器的转移,5.孤立性骨转移瘤(经ECT或PET-CT检查确定),6.脊柱转移瘤:Tomita评分2-4分,Tokuhashi≥9分。外科治疗方案大致如下:对于脊柱转移瘤患者,首先应行CT或影像设备导引下的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类型,为后续规范、合理的治疗提供依据。对于单发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如原发肿瘤恶性程度较低,当肿瘤侵犯一侧椎弓根是,Tomita评分2-3分,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可考虑行全脊椎整块切除术(TES),用整块切除的技术进行全脊椎切除,可以达到肿瘤的边缘切除或广泛切除。对于Tomita评分4-5分的患者,理论上可行肿瘤病灶内切除术,以获得对肿瘤的中期控制。对于技术上无法做到整块切除的患者,也可以对肿瘤进行大块全切除,重建脊柱稳定性,缓解患者疼痛及神经压迫症状。对于Tomita评分6分。以上的患者,治疗参照多发脊柱转移。对于多发脊柱转移瘤,进行Tokuhashi评分和Tomita评分,以判断患者生存期和预后。Tokuhashi评分0-8分的患者,预期生存期小于6个月,建议非手术治疗,或应用微创椎体成形术以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对于预期生存期大于6月,符合以上外科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参考脊柱的稳定性,有无发生病理性骨折,椎体后壁是否完整,肿瘤组织有无累及脊髓或神经组织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如如脊柱稳定性可,可行微创的椎体成形术,或肿瘤组织射频消融并椎体成形术;如脊柱不稳或潜在不稳定,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同时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如椎体后壁破裂,肿瘤组织压迫脊髓或神经,,可行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时病椎强化治疗。Tomita评分对治疗的指导意义:Tomita评分2-3分者,行广泛切除或边缘切除,4-5分者行边缘切除或者病灶内切除,6-7分者行姑息性手术治疗,8-10分者行非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是一需要多学科协作参与的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一般状况、肿瘤类型评估、生存期评估等措施,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根据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对放化疗敏感性辅助以合适的放疗、化疗方案等综合治疗措施,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其生理状况的变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难以避免,而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部位为腕部、髋部及胸腰椎。发生于脊柱的骨折,多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什么是椎体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哪些特点,其治疗方法又有那些呢?OVCF是由于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质进行性脱钙和骨小梁结构异常,患者脊柱在轻微外力下即可发生的压缩性骨折。其特点为老年人常见,发生率高,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患者多合并其它系统的慢性疾病,胸腰背疼痛明显,如不治疗后期可形成驼背畸形,且易发生长期卧床并发症,如褥疮、肺炎等,影响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脊柱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目前主要有保守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为卧床休息,一般6-8周,同时辅助以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和镇痛等对症治疗,优点为无手术风险,但卧床时间长,可加重骨质疏松,同时有长期卧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微创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我们目前采用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什么是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呢?该手术方式有哪些优点呢?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即通过影像导引下,经椎弓根穿刺,建立工作通道,通过工作通道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是在PVP的基础上,在塌陷的椎体内置入可扩张球囊,通过扩张球囊抬升终板,对压缩的椎体高度复位,恢复椎体正常的生理曲度,矫正后凸畸形。其主要目的为镇痛,减轻患者胸腰背痛的症状,同时强化椎体强度。二种手术方式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明显缓解疼痛,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了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主要适用于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包括多发性骨髓瘤、脊柱转移瘤或椎体血管瘤,以及创伤性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的操作要点及优点又有哪些呢?手术操作根据操作者的习惯一般采用全麻或局部麻醉,患者取俯卧位,行体位复位,手术在C臂透视机监视下进行,首先行骨折椎体及椎弓根定位,以正侧位透视确定穿刺椎体及椎弓根,以穿刺针自体表定位处穿刺至椎弓根表面,再次透视确定穿刺位置正确,然后将穿刺针穿刺进入椎体,更换工作套管,透视下注射骨水泥。后凸成形术是穿刺成功后,置入可扩张球囊,透视下复位塌陷的终板。该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准确定位穿刺点,透视确定穿刺针方向机位置,注射骨水泥时要随时行X线透视监控,预防骨水泥外渗进入椎管或椎体静脉。该手术操作多数医师采用局部麻醉,在C臂实时监视下进行,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可随时询问患者感觉,安全,且手术镇痛效果好,术后可早期下床,可避免老年人长期卧床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我院脊柱外科开展此项手术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及骨水泥材料的更新换代,手术技术日臻完善,手术量逐年增多,现年治疗患者300余例,临床效果良好,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实践证明该微创手术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外伤或退变导致椎间盘纤维环撕裂而出现的髓核膨出、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出现腰腿痛,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椎间盘突出导致腰腿痛的原因,一是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二是突出髓核作为生物化学和免疫学刺激物,引起周围组织及神经根的炎性反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非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有卧床休息、局部理疗、应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或神经营养药物。手术治疗目前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椎间融合和非融合手术。介入治疗是介于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之间的治疗措施,方法也较多,臭氧注射治疗是其中的一种措施。医用臭氧(O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主要可分为三方面:①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O3能够氧化分解髓核内的蛋白多糖,使髓核渗透压降低、脱水,髓核变性、坏死,逐渐固缩,从而减轻对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压迫。②抗炎作用:O3具有拘抗炎症过程中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等作用。③镇痛作用:O3直接作用于广泛分布于椎间盘表面、韧带、小关节突及腰肌内的神经末梢,抑制对致炎因子等物质的作用,起到镇痛作用。可见,O3可从不同方面对椎间盘突出所致的腰腿疼进行干预治疗。哪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适合臭氧治疗,哪些又不适合呢?该技术的优缺点是什么呢?适应证:主要适用于诊断明确,经保守治疗3月以上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MRI示椎间盘膨出及椎间盘中度突出者。禁忌证:有下列情形者不适于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脱出和游离者;椎间盘严重退变,椎间盘突出并钙化、骨化,突出物压迫硬膜囊大于50%者;合并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及腰椎滑脱者;合并重要器官严重疾患,手术有风险者;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与其他介入微创技术相比,臭氧消融术的主要优势在于:①是现有微创技术中,创伤最小的、最安全的。选用21~23G细针即可,未见有穿刺相关神经血管等损伤并发症发生。②操作技术简便,影像导引,准确穿刺,整个手术过程大多在半小时完成。③术后反应少,偶有术后近期疼痛加重,大多数患者症状逐渐减轻。即使臭氧注入硬膜下腔,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O3具有抗炎作用,所以严格无菌操作,椎间盘感染可能性很低。④效果满意。⑤费用低廉,治疗程序简便等。臭氧消融术的不足:①禁忌证:除了以上禁忌外,对于严重甲亢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患者,不建议此项治疗。②影响疗效的因素:比较复杂,除了适应证的选择外,椎间盘突出的程度、病程的长短、椎间盘退变的程度等对疗效均有影响。病史长,椎间盘退变严重,突出物大的,臭氧消融效果有限。③副作用:椎间盘内大量注射高浓度的臭氧可导致终板的氧化,晚期出现严重的腰椎退变,椎间隙狭窄。所以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浓度不应高于60%,用量不大于30ml。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较多,其适应证也不同,每种方法也均有其优缺点。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该到相应的专科门诊,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从地上搬起重物时,正确的姿势是将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即下蹲去搬重物。2.长期从事坐立工作的人,容易引起腰部疲劳,预防的方法是工作一段时间后站起做一些腰部的活动或工作中经常变换一下姿势,避免某些肌群长时间处于固定收缩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取坐位时,最好是靠背椅。3.从事站立工作的人,也应预防腰痛的发生,工作时可将一只脚踩在前方的柜台杠或小板凳上,使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以减少腰部的负荷,减轻腰部劳损。4.剧烈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不应立即进行冷水浴,锻炼的强度要循序渐进,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应辅以必要的保护措施。5.一般认为热水浴辅以按摩可以迅速解除重度腰部疲劳,增进肌肉耐力。6.睡觉的姿势以侧卧、保持髋关节/膝关节适当屈曲为对防止腰部劳损有利,一般慢性腰腿痛的病人不宜睡弹簧床。7.穿高跟鞋的人会加速腰部的劳损,如能在侧卧位时将双膝抱于胸前的锻炼有利于防止腰痛的发生。8.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防止腰腿痛的重要措施,如各种体操、球类、太极拳、游泳等均可使肌肉强健,增加耐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问答东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1.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等而表现的一种综合症。是最常见的腰腿痛病因。病人多表现为腰痛,同时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即平常我们所说的坐骨神经痛。2.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区别?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盘突出不是一回事。正常人查体可能也存在腰椎间盘突出,但如无腰痛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就不能称作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只是影像学如CT或MRI检查上的发现。只有发生腰痛伴下肢疼痛不适等症状,才能称作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影像学上的椎间盘突出,不需要治疗。3.腰椎间盘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节椎体之间,为连接相邻椎体的结构,由上下软骨终板、中间的髓核和外层的纤维环组织构成。椎间盘突出即是由于纤维环破裂或变薄,中间变性的髓核组织自纤维环薄弱处突出,压迫相邻的神经根导致腰腿痛的发生。4.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怎样引起的?常见于哪些人?随着年龄增大,腰椎间盘和身体的其他骨骼一样,也会发生退变,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由反复累积性劳损引起,如反复弯腰或扭转腰部。另外遗传和妊娠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由于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在坐位或坐位前屈、站立位前屈时最大,因此从事长期坐位或坐位前屈工作或站立前屈工作的人群容易得椎间盘突出症。如司机或护士。5.怀疑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该怎么办?如反复发生腰痛或伴下肢放射性疼痛不适,就可能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骨科或脊柱外科就诊,由医生根据查体情况,开具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进一步检查确诊。6.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一定需要手术吗?如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初次发病的患者,一般首先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卧床休息、牵引等。对于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由医生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7.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有哪些?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手术方式有:微创手术治疗,如椎间盘镜或椎间孔镜下的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如臭氧或椎间盘的冷凝气化治疗等措施,需要相应的设备。椎板开窗或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等手术方式,一般由医生根据病变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8.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受到积累伤力所致,而积累伤又是加速退变的重要因素,故减少积累伤非常重要。对于.长期坐位者、长弯腰劳动者、治疗后病人尤应注意工作姿势,腰背肌锻炼,避免腰部损伤。 9.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方法?俯卧位背伸肌功能锻炼(1):抬头挺胸,双臂后伸,使胸部离开床面(2):两下肢过伸,向上翘起离开床面(3):头、胸及下肢同时抬起,仅腹部与床面接触,全身几乎成半圆形。本文系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腰椎间盘突出能治好吗?一般而言,腰椎间盘突出是不能完全治好的。因为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也就是老化),简单来说,就是椎间盘使用了二三十年后用坏了,就像汽车的轮胎磨薄了漏气一样,包裹髓核的纤维环破了,髓核就跑出来了,压到了神经根,就产生了腰痛、腿麻等症状。(如图一)(图一:腰椎间盘突出过程)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无法治愈,但是做了适当的保守治疗或者外科手术,可以让疾病带来的症状消失,或者很长一段时间保持平稳不发作。这才是治疗这个疾病的最终目标。腰脱的保守治疗效果如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大多数都希望通过比较缓和的保守治疗,来改善症状。从疾病的发展来讲,也确实如此,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保守治疗,症状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改善,没有必要做手术。保守治疗能够将突出的椎间盘推回去吗?许多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询问医生,用中医的方法,例如推拿复位,能够把突出的椎间盘推回到原来的位置吗?答案是否定的。腰椎间盘突出,是髓核从两节椎体的中间(椎间隙)突出来了,占了后面椎管的地盘。椎间盘承担着上半身的重量,重压之下,夹着它的上下两节椎体就会把它往外挤。除了上身重量的压力,椎间盘周围还附着的肌肉、韧带,也会把两节椎体紧紧固定到一起。这种椎体间的压力甚至可能达到200帕斯卡。因此,髓核从压力那么大的椎间隙里面突出来,想要通过推拿推回去,根本就不可能。可以说,任何保守治疗都无法让突出来的髓核再回到原来的位置。(如图二、三)(图二:椎间隙受到的压力) (图三:突出的椎间盘)可以推拿、按摩吗?效果如何?虽然推拿、按摩不能让突出来的髓核回去,但可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比如腰椎间盘突出后刺激腰椎神经,产生腰背部的肌肉痉挛,从而出现腰背疼痛。这些疼痛通过轻柔的推拿、按摩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但千万不要让没有经验的推拿师对你的腰椎进行力量非常大的推拿,或者以复位为目的的暴力扭转。因为这种暴力扭转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椎间盘的纤维环撕裂,反而导致更大的髓核组织突出。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马尾综合征,也就是压迫到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突然失控,或者足下垂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这种帮倒忙的现象,我们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也经常遇到。能够打封闭吗?是否会留下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造成神经刺激症状,也就是神经根出现炎症导致坐骨神经痛。而典型的坐骨神经痛,就是疼痛沿着臀部后面的外侧、大腿后面外侧传到小腿。对于这种疼痛,在吃药不能缓解的情况下,可以打封闭针。需要明确的是,正规的封闭治疗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而常用的封闭注射药物包括麻药、激素类的药物等,这些药物能够帮神经根消肿,加速神经的自行恢复。腰痛时可以服用哪些止疼药?腰痛时最常用的镇痛药物是一些非甾体消炎药。需要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经常把消炎药与抗生素相混淆。其实,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的,比如肺炎这类感染性疾病,它并不是消炎药。所谓的消炎药分为甾体类消炎药和非甾体消炎药。常用的非甾体消炎药包括阿司匹林、扶他林、芬必得等,它们能够缓解神经根周围的炎症反应。很多患者认为这些非甾体消炎药就是止疼药,其实不尽然。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神经根炎症是一种炎症反应,这类非甾体消炎药主要用于消退或者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镇痛的作用。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其他相关文章目录1. 腰椎间盘突出能治好吗?2. 腰突患者要多练还是多养?3. 腰椎间盘突出都可以保守治疗吗?4. 要不要手术,看看腰突检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