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综合症状,经常与腰下部疼痛同时存在,多为单侧发病,其症状及体征如下:疼痛位于腰部,臀部并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可使疼痛加剧,其体征表现为沿坐骨神经有压痛,如臀中央的臀点,臀横纹中央的臀下点,窝部的腘点,腓肠肌中部及外踝后各点常有局部压痛及向下的放射痛。如病人平卧,两下肢伸直,让患者侧下肢主动抬高,使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仍伸直,下肢后侧沿坐骨神经一线有疼痛出现而上抬受限,不能达到70°者,是坐骨神经痛的典型体征,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有少数病例出现小腿肌力减退及小腿外侧皮肤感觉迟钝,由于坐骨神经病变部位不同,症状及体征表现可有差别。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很多,重点介绍如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外伤或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起椎间盘向后方(椎管内)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放射性神经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其特点如下: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或参加剧烈运动者,三分之一有明显的腰部外伤史。腰痛,部分患者既往有慢性腰腿痛症状,另一部分则突出腰痛。下肢放射痛,并有沿坐骨神经压痛点,咳嗽喷嚏,用力排便,可使下肢放射痛加重,小腿后外侧常有麻木感。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甚至变为后凸畸形、腰肌痉挛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踝背屈试验阳性(即直腿抬高试验中,在抬至最高时,推压患者踝关节或其背屈,出现下肢后侧沿坐骨神经一线的疼痛及放射痛称为阳性)。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常见小腿肌力减弱严重者可有萎缩,有的则累及股四头肌等。椎管狭窄、脊椎结核、肿瘤、炎症及脊髓炎、血管畸形可出现坐骨神经痛。另外骨盆炎症、肿瘤、子宫附件炎以及骶髂关节炎症,结核等也可出现坐骨神经痛。总之病因很多,表现不完全一致,重点介绍的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容易做出自我诊断。
头痛极为常见,它可以为一般疲劳、紧张或感冒的表现;也可以是脑肿瘤,脑出血等严重疾病的症状。对于头痛,不能只是对症止痛治疗,特别是头痛反复发作,时间持久,伴有视力障碍及肢体感觉障碍时,应请医生进一步查明病因,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外伤性头痛。包括头部局部外伤、脑震荡、脑挫伤、颅内血肿。以外伤为原因,根据损伤程度不同及受伤部位不同,其症状、体征、治疗结果都有明显的差异。发热性头痛。指其他疾病出现发热而伴随头痛症状,包括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不包括颅内感染、外伤、肿瘤等中枢性高热。中毒性或药物性头痛。包括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铅、苯、硝酸盐等中毒及口服血管扩张药物,如硝酸甘油等。五官科疾病头痛。包括眼病如青光眼、屈光不正、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龋齿、齿槽脓肿等。高血压性头痛及颅内低压性头痛。包括高血压病伴有头痛、颅内低压性头痛以外伤、脑脊液耳漏、鼻漏以及腰椎穿刺后多见。癫痫性头痛。有癫痫病史,呈短暂的发作性头痛,反复出现。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包括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骨关节及韧带的变性等疾病所引起的头痛。神经痛。包括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偏头痛与丛集性头痛。属于血管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常由紧张、疲乏、环境喧闹、光线刺目而引起,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较多。以头痛为主要症状伴枕颈部肌肉痉挛、压痛、活动受限等。颅内压增高性头痛。包括脑瘤、脑脓肿、脑血肿等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脑膜炎症性头痛。包括乙型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自我诊断头痛属于哪一种原因,首先要结合病史。包括有无头部外伤史,有无食物、药物及环境引起头痛的因素。有无高血压病史,头痛伴有发热的要区分发热是否为其他疾病还是中枢性发热,也就是说头痛是发热的症状,还是颅脑本身病变的症状,这种区别有时不易。其次要结合起病快慢、头痛部位、头痛性质、头痛时间有无规律、以及伴随症状,诱发疼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全面分析,更要了解各种原因头痛的特点。简要介绍如下,以助于区别。外伤性头痛,外伤史明确,容易诊断。发热性头痛以发热及其他疾病症状明显、起病急、头痛部位不明确,为痛随发热程度改变而变化。中毒性或药物性头痛。有毒物或含有毒物物质服用或接触史,服用血管扩张药物更容易理解,一氧化碳中毒需分析其环境因素,离开原环境或经通风等措施改善环境,头痛症状即可消失。五官科疾病引起的头痛。如眼病所引起的头痛,常以眼眶、前额及颞部疼痛为主。屈光不正、远视及散光、长时间阅读、凝视亮点或看电视、由于眼肌过度疲劳,可引起额部、颞部,甚至枕部疼痛,休息或戴眼镜矫正后,头痛减轻或消失。青光眼发作时常表现为剧烈的头疼、眼痛、视力障碍并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鼻窦炎头痛主要在额部、鼻翼部,常伴有鼻塞及鼻腔脓性分泌物。疼痛于晨起时较重,起床后缓解。弯腰低头时头痛加重,抬头时好转。中耳炎、乳突炎常有耳道反复流脓病史,疼痛以耳周及枕部为主。龋齿、齿槽脓肿常以病侧面颌部疼痛为主,波及同侧头痛。高血压性头疼,见于严重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舒张压超过100mmHg(13.3Kpa)时,疼痛为全头痛,额颞部常较明显,以晕疼钝疼多见,治疗后血压下降、头痛减轻。颅内低压头痛常以额枕部疼痛为主,伴有眩晕及恶心,直立时疼痛明显,平卧后缓解。癫痫性头痛。多位于额部、呈短暂的发作性头痛。发作时常伴有头晕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亦可伴有手足抽搐凝视等症。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常以枕部疼痛为主,有时扩散到额颞部。为紧箍样、收缩样钝疼,疲劳、紧张、颈部活动可加重头痛,多伴有肩臂部疼痛及麻木。神经痛。其特点是发作性疼痛可呈针刺样、抽搐样疼痛,每日可发作数次,疼痛局限于神经分布区域,如三叉神经痛根据神经分枝不同,可分别发生一侧眼周围额部或面颊部或下颌部疼痛。枕神经疼位于枕部及上颈部。偏头痛,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主要症状,常由疲劳、情绪紧张诱发,发作前常有精神错乱,四肢无力及幻觉等先兆。发作时常以一侧搏动性头痛为主,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睡眠可缓解偏头痛。丛集性头痛为剧烈灼痛。常自夜眠中痛醒,伴有流泪、流涕、鼻塞等,每日一次或数日发作。每次发作数十分钟,可持续数日,饮酒可加重发作,麦角胺可缓解疼痛。肌收缩性头痛,是常见的慢性头痛,也称紧张性头痛。可为头部紧箍感、重压感、牵扯痛、胀痛等表现不一的全头痛或单侧,双侧枕及额、顶、颞单独或混合区域的疼痛。常伴有头晕、失眠、健忘等症。常有枕颈部肌肉痉挛及压痛,下午和傍晚头痛加重,休息睡眠可减轻。颅内压增高性头痛,为深在的钝痛。咳嗽及用力可使头痛增剧。常伴有喷射样呕吐和意识障碍,为严重性疾病的表现。脑膜炎症性头痛,一般起病急,呈持续性深部头痛,伴有发热及呕吐。结核性脑膜炎为慢性头痛。结合病史及发病特点,不难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最后诊断需经过特殊检查,才能做出。
有很多家长说小孩打呼噜是不是病,要不要就诊?这个问题很重要,小孩打呼噜一定要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小孩打呼有一直接的副作用是影响睡眠,导致休息不好,引起缺氧,严重影响小孩的发育,如小儿长不高,夜尿,神情呆滞,注意力不聚中影响学习等。 小儿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部结构畸形,这三个方面是小儿打呼的主要原因。 腺样体肥大是一个易忽视的问题,有时临床医师都会忽视,由于小儿检查的不配合,很难发现腺样体肥大,通常要行鼻咽部X片或CT片才能发现。现在有小儿鼻咽镜可快速而方便的发现腺样体的情况,肥大超过鼻咽间距的一半,引起的了打呼,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须手术治疗。扁桃体肥大由于反复扁桃体感染引起,除会引起打呼,反复感染还会引起心肌炎和肾炎等,扁桃体超过2度肿大或每个月发炎1—2次以上,可手术治疗切除扁桃体。 小儿鼻部畸形过去认为要18岁以后才能治疗,现在在小儿鼻内镜下可大大提前,如畸形严重影响鼻腔的通气引流,则认为手术要早做,否则会引起很多病变,甚至会引起鼻颌面骨的发育畸形。 各位家长要认真对待,如发现上述问题要带孩子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急性脑梗塞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左右 [1] ,其致死、致残率很高。因此,对脑缺血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在治疗领域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已成为最紧迫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情况作一综述。1 急性期治疗1.1 急救原则 (1)脑缺血的治疗应尽早去除动脉内的血栓,解除阻塞,迅速改善或增加缺血区的供血。“时间就是大脑”,在时间窗内有效采取溶栓复流控制脑水肿,防治脑疝;降低脑代谢,保护脑细胞;稀释血液,降低血粘度,改善循环;减少并发症;使死亡率、致残率减少。(2)急救方案的评估步骤 [2] :①证实并图解脑缺血;②预测不经治疗脑缺血的预后;③评估缺血组织的生存能力和可能的可逆性;④预测治疗结果;⑤选择治疗方案。1.2 “时间窗”治疗 溶解血栓、恢复血供是目前国际上认可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措施。超早期“时间窗”是溶栓治疗的关键,而在临床实践中CT、MRI在发病6~12h之内尚不能充分显示梗塞灶的大小,往往延误了溶栓的最佳时机。1991年,英国的Bamford [3] 等人提出了OCSP分型法以指导临床治疗。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于CT、MRI的检查结果,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根据病人的全脑症状和局灶脑损害症状迅速分出4个亚型,提示闭塞血管和梗塞灶的大小和部位,为溶栓争取了时间。溶栓的时机: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应在3~6h内,超过6h后恢复血流,可引起再灌注损伤,继发出血、脑水肿。NINDS报告,6h内有效率为51.4%,24h有效率为8%。Wise认为24~72h内,半暗带区仍有被救活的希望。1.3 溶栓制剂1.3.1 尿激酶(Urokinase,UK) 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疗效确切。100~150万U(最大量345万U)其中10%首次静推,其余置入GS中静滴。在6h内经动脉或动脉导管血栓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及主要分支、椎动脉、基底动脉堵塞,可使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动脉再通,从而迅速改善病情 [4] 。动脉给药18~120万U。1.3.2 链激酶(Stteptokinase,SK) 近年经欧、美、澳大利亚多中心试验结果,认为该药会增加死亡率,已停用 [1] 。尿激酶、链激酶出血并发症,根据文献报道实质出血占9.3%~32.5% [5] 。1.3.3 第2代溶栓制剂阿特普酶(TPA) 是一种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丝氨酸蛋白酶,又称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削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促进纤溶酶生成而溶解血栓。常用量t-PA≤0.85mg/kg,动脉给药t-PA20~100mg/次。第3代常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可直接催化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而溶解血栓,常用量10~100mg,动脉给药20~200mg。病情严重者慎用。1.4 降纤治疗 常用东菱精纯克栓酶、降纤酶等,能降解纤维蛋白原,抑制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的血管通透性和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粘附力,抑制血栓形成。应在发病6h内应用,初次用量降纤酶10BU,以后隔天静脉滴注5BU,共用3次。东菱精纯克栓酶首次10BU加入NS100ml中静滴(30min以上),第2天、第3天分别再给1次东菱精纯克栓酶5BU,共3次。1.5 抗凝治疗 (1)抗血小板凝集药:主要代表有:①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作用已被证实。②血栓素A 2 (TXA 2 )合成酶抑制剂,Ridogrel(利多格雷),Ozagrel(OKY-046,奥扎格雷),Isbogrel(CV-4151)等。具有特异性的抑制体内TXA 2 合成酶,降低TXA 2 浓度,对抗血小板凝聚及脑血管痉挛,并具有促进前列环素(PGI 2 )的生成,通过改善TXA 2 和PGI 2 的平衡关系而起到抑制血小板凝聚,阻滞血栓形成作用。Imura和Terashital [6,7] 等学者研究发现,TXA 2 合成酶抑制剂Isbogrel和Ozagrel的抗栓作用较阿司匹林和Ticlopidine更强,Isbogrel的抗栓作用是Ozagrel的10倍,且能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和脑组织的损伤。Lijima [8] 等学者在脑缺血的研究中发现TXA 2 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发生有关,合成酶抑制剂能改善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作用。Itoh [9] 在3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比较了Ozagrel和尿激酶的临床疗效,发现Ozagrel组在3周内运动功能完全恢复者186例(62.0%),明显高于UK组120例(40.0%),P<0.001;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性脑梗塞者Ozagrel组占14例(4.6%)明显低于UK组31例(10.3%),P0.001;认为Ozagrel在治疗急性脑梗塞较UK更安全有效。Ozagrel常用量120~160mg静推,每日1次,连用10~14天为1个疗程。(2)目前应用肝素配合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已较普遍。但由于普通肝素副作用大,常易诱发出血及止血困难,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低分子肝素(LMWH速避凝)制剂克服了这一缺点,其优点为与血浆蛋白非特异性结合力较低,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接近100%;具有高比例的抗因子Xa和抗因子Ⅱa活性,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还具有临床疗效显著、稳定,不须实验室监测(Aptt),且无严重出血的副作用,与Gurfimkel等 [10] 的研究一致。据文献提示急性脑梗塞是否应用抗凝剂治疗意见不一,通常认为抗凝剂治疗仅对进展性中风及脑梗塞的预防有一定的疗效,但易诱发出血性并发症,须谨慎使用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 [1] 。1.6 脑神经细胞保护剂 (1)钙离子拮抗剂:具有选择性扩张脑血管作用,特别是对70~100μm的微血管和穿支动脉能增加血流量,改善脑缺血区的低代谢状态,抑制缺血“瀑布效应”启动,改善再灌注损伤。明确减少ATP的消耗,降低血液粘度,阻止脑梗塞的发展,对脑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1] 。常用尼莫地平8mg加入NS500ml静脉点滴,14天1个疗程。或尼莫通10mg加入NS500ml静点,每日1次连用7天后改口服。(2)文献报道 [12] ,应用健脑素治疗脑梗塞,主要成分是盐酸甲氯芬酯(Meclofenoxate Hydrochloride),1957年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合成,在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治疗脑缺血伴智能障碍。常用量脑健素0.2g每日3次口服,结果总有效率为86.7%,显效率66.7%;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NDS)平均分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25)。提示健脑素为今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的药物。(3)细胞稳定剂:常用胞二磷胆碱,有神经元保护作用,每日500mg~2000mg。(4)兴奋型氨基酸拮抗剂:迄今综合评价最好的氨基酸受体损坏拮抗剂Mg 2+ 是其中之一。硫酸镁1.0~2.5g稀释成1%浓度静滴1次/日,连用3日,应尽早应用。要避免低血压。(5)阿片受体拮抗剂:有学者发现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能改善脑缺血后的神经损伤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而纳洛酮主要拮抗β-内啡肽(β-EP)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增加缺血区的血流 量,促使脑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 [13] 。纳洛酮脂溶性极高,能快速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神经细胞,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稳定细胞膜,抑制Ca 2+ 跨膜内流拮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可有效保护缺血半暗带,延长治疗时间窗。可选用纳洛酮2mg加入NS250ml,每日1次静滴,14天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0% [14] 。(6)神经节苷脂制剂(GM):美国S-BASSL神经科学家首先发现GM能促使受损神经细胞再生树突的功能,1995年我国中科院成功提取神经节甙脂制剂,脑力健常用量2.5mg~10mg,每日1次口服。(7)GABA增强剂:具有保护和修复脑细胞的作用,可提高大脑中ATP/ADP比值,促进氨基酸和磷酯的吸收。常用吡拉西坦4~8g用NS250ml静滴,每日1次,7~0天为1个疗程。(8)其它: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素调节剂、脑蛋白水解物、自由基清除剂、转运抑制剂、脑通、都可喜、卡兰片、脑力宝、脑活素等。2 恢复期治疗2.1 高压氧 脑缺血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灌注不足、断流和脑水肿等原因使脑血循环障碍,脑局部血流量下降,使脑神经细胞缺氧 [15] 。高压氧可增加血氧含量、弥散力,提高脑组织氧张力,阻断因脑缺氧引起的Ca 2+ 向细胞内过量流入及兴奋氨基酸释放引发自由基连锁反应,所导致脑组织变性坏死的恶性循环,效果明显。2.2 血液平衡疗法 血液通过磁光效应、氧磁效应、光氧效应后,提高了纤维蛋白的溶解度,改变血粘度的因素包括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变形能力和血小板聚集与纤维蛋白原升高等。血液平衡疗法对脑梗塞患者可以调整或改善上述因素,所以血液粘度下降,改善微循环,达到治疗目的。
肠道息肉的发生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肠息肉切除术后,相信大家会有不少的疑问,我应该禁食多久呢?是否可以喝点米粥呢?相信大部分患者明确了息肉切除以后需要复查之外,对于息肉切除术后,并不是那么清晰明了。今天就说说息肉切除以后的注意事项吧休息与活动1、内镜治疗后应卧床3天,因为肠管仅几毫厘米厚度,电凝电灼切除息肉,卧床有利于粘膜创面修复,防止出血、避免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2、息肉治疗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在1个月内宜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提举重物、长余外出等,以防范息肉创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3、患者应注意出院是否有便血、腹痛、发热等情况,以免发生肠道穿孔的发生。少量的便血则为正常情况,大量便血及腹痛应及时就医。4、应关注切除息肉的病理性质,一般病理报告在切除息肉三天后即可获知。根据病理性质,由医生告知下次复查肠镜的时间。5、不能忽视的还是保持心情的舒畅,心情的好坏也会作用于我们的肠道哦!排便问题1、治疗后大小便问题:治疗后1-3天如较长时间平卧在床,要注意起床后不要急于下地,要先在床边坐上片刻,无头晕不适再下地,再站立一阵,无头晕反应才去厕所,完厕后慢慢起立,站隐,无头晕再回床休息。以防发生起立性昏厥,跌倒。2、大便时要注意顺其自然,不要用力排便。以防擦伤息肉创面,引发出血。3、治疗后2周左右,宜酌情服用一些抗溃疡、止血、生肌药物。定期复查1、超过直径1cm的息肉有一定要恶变倾向,应在术后半年内复查。2、一般息肉电凝电灼术后4年内,每年至少应作肠镜1次,若无息肉发现,可每隔2年复查1次。3、随访期间,应常作大便潜血试验以及癌胚抗原检查。4、随访中一旦发现息肉,应行内镜下电凝电切或氩气术治疗。5、术后随访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局部结肠粘膜息肉有无复发;早期发现异型性增生病变。以便及时处理,预防肠癌的发生。自我护理1、术后卧床休息3天,进流食或少渣饮食1周,半月内避免剧烈活动。2、术后1月内注意观察粪便颜色、有无血便情况。如有不适,请随时到医院检查。3.保持稳定情绪应尽量避免精神激动,保持心情愉快,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以便尽快康复。4、原有慢结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者应予积极治疗。有利于减少大肠息肉的发生。预防的饮食建议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多样化;进食要尽量定时定量。2、保持食物清洁卫生,防止致癌物的污染,改变不良的烹调方法如,不食或少食煎、炸、烘、烤食物。3、发挥食物中抗癌要素的作用。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称为食物防癌“三要素”,平时要注意多“三要素”食物;少吃或不吃熏、硝(红色肉)、腌、泡和过烫、过碱、过冷、过硬等易诱发肠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患者:“医生,我刚做的胃镜报告单上建议进一步完善精查胃镜?那我这次做的胃镜是粗查胃镜吗?” 张医生:“不不不,您误会了。” 近年来,随着胃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新名词“精查胃镜”逐渐走进百姓生活中,那么什么是精查胃镜?精查胃镜与普通胃镜有什么区别?哪些人需要做胃镜精查呢? 一、什么是精查胃镜? 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精查胃镜是相较于以往的普通白光胃镜的一个概念,这并不意味着以往的普通白光胃镜检查就是“粗查胃镜”检查。精查胃镜是胃镜下精细放大染色检查的简称。精查胃镜是最近几年提出的概念,目的是为了提高早期胃、食管癌的诊断率。精查胃镜使得早癌的检出率取得重大突破,既有益于早癌的发现,又能指导早癌的治疗。 二、为何要进行胃镜精查?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2015年中国癌症数据报告我国每年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高居第二位,胃癌诊断和治疗时机与预后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患者即使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仍小于30%,然而早期胃癌患者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胃癌患者至关重要。 常规的胃镜检查一般应用的是普通白光胃镜,检查时间通常5-10分钟,这对于发现普通的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及中晚期胃癌等“显而易见”的疾病已足够,但对于早癌这类“扑朔迷离”的病变的诊断就显得力不从心。其中一个原因是早癌的黏膜变化细微,与普通的黏膜糜烂、炎症很难区别,难免造成部分早癌在普通白光胃镜检查时很难辨别清楚,甚至被遗漏。 精查胃镜通过胃镜检查同时进行电子放大、电子染色或化学染色等方法,使在普通白光胃镜下难以发现的黏膜的细微变化进行高倍放大,有利于早癌和普通的黏膜糜烂、炎症进行区别,以避免早癌的漏检,还可指导靶向活检,使活检病理更加准确。有时需要在胃镜下对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进行“地毯式搜索”,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再针对性地进行染色、放大、精准活检等手段,使消化道内的各种组织看得清清楚楚(如微血管网结构、微腺管结构等)。因此,“精查胃镜”的检查的时间会延长些,一般约15-30分钟。 在费用方面,精查胃镜的费用相较于普通白光胃镜的检查费用明显增高,因此,临床上依然是建议对患者进行普通白光胃镜筛查,对有需要的患者再进一步完善精查胃镜检查,才符合经济效益。 三、常见的精查胃镜技术包含哪些? 1、色素胃镜 色素胃镜是在普通白光胃镜检查的基础上,将色素染料喷洒至需观察的黏膜表面,使病灶与正常黏膜对比更明显,从而有助于病变的辨认和活检的准确性,提高活检阳性率;并可对早癌的边缘和范围进行较准确的判断,以提高胃镜下黏膜切除的完整性。色素胃镜使用的染料很多,主要包括靛胭脂、亚甲蓝、乙酸和肾上腺素,必要时可混合使用。 2、电子染色胃镜 电子染色胃镜可不喷洒染色剂就能显示黏膜腺管形态的改变,从而避免了染料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对病变的错误判断,与色素胃镜相比,电子染色胃镜还可清晰观察黏膜浅表微血管形态,并能在普通白光胃镜和电子染色胃镜之间反复切换对比观察,操作更为简便。常见的电子染色胃镜包括窄带成像胃镜(NBI)、蓝激光成像胃镜(BLI)以及联动成像胃镜(LCI)等。 3、放大胃镜 放大胃镜可将黏膜放大几十甚至上百倍,可观察黏膜腺体表面小凹结构和黏膜微血管网形态特征的细微变化,尤其是与电子染色胃镜相结合,黏膜特征显示更为清楚,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电子染色胃镜结合放大胃镜检查,不仅可鉴别黏膜病变的良、恶性,还可判断恶性病变的边界和范围,有助于指导胃镜下早癌切除范围的评估。 四、精查胃镜检查前有哪些需要准备? 1.检查前应禁食≥6h, 禁水>2h,有梗阻或不全梗阻症状的患者应延长禁食、禁水时间, 必要时应洗胃。 2.检查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患者的恐惧感, 嘱其平静呼吸、不要吞咽口水, 避免不必要的恶心反应。 3.检查前10min给予患者口服祛黏液剂 (如链霉蛋白酶) 和祛泡剂 (如二甲基硅油、西甲硅油) , 以清除胃内黏液和气泡, 可改善胃部视野, 有利于提高微小病变的检出率。 4.检查前5min给予1%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或1%利多卡因胶浆5~10 mL含服, 或咽部喷雾麻醉。有条件的医院在麻醉师配合下使用静脉镇静或麻醉, 可提高患者对内镜检查的接受度。 五、精查胃镜的适用人群 凡普通白光胃镜下疑癌的病灶,如食管红斑、食管白斑、食管黏膜粗糙、食管糜烂、血管纹理消失等;胃黏膜糜烂或隆起、色调改变,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不伴肠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以及食道早癌、胃早癌ESD术后复查等,都需要进一步进行精查。 总之,“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精查胃镜技术的发展,使早癌的检出率大大提升,医生会根据普通胃镜检查结果,综合评估并合理提出是否需要进一步行精查胃镜的建议,早癌的早诊早治意义重大。
胃镜检查在消化科是一种常用明确诊断的辅助检查,也是目前临床工作中重要的一项检查,其次就是在体检机构使用频率比较高,重点是为了及时发现潜在肿瘤,及时给予治疗,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一:关于胃镜分类 1、普通胃镜:对应有痛胃镜,就是普通胃镜,做的过程中患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 2、无痛胃镜:无痛胃镜就是没有痛苦的胃镜,主要是在麻醉师的帮助下,通过静脉麻醉,让患者睡着了,做胃镜时完全没有痛苦,没有感觉。 二:胃镜检查的适应症 1、存在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吞咽困难、上腹痛、呕吐等),怀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临床需要确诊者。 2、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治疗后需要随访或观察疗效者。 3、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不明者。 4、影像学检查发现上消化道病变,需要明确性质者。 5、上消化道异物者。 6、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者,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剂治疗,胃早癌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 7、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 8、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明确是否有胃黏膜病变者,或者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治疗者。 三:胃镜检查 胃镜是一根长度1~1.5米,直径约1厘米的软管,管子前端是一个灯泡和高清摄像头。检查把内镜从嘴伸入到胃部,医生可通过摄像头观察食道→胃→十二指肠有没有异常,尤其是有没有癌症的征象。 四:胃镜检查后注意事项 1、检查后由于咽部麻醉作用未消失,仍需禁食、禁水2小时,2小时后可先试饮水,若无吞咽困难及呛咳,再逐渐过渡到温软食物,如米汤、菜汤等 2、检查后:1-2日应避免刺激性饮食,禁止吸烟饮酒,喝浓茶,以减少对胃黏膜创伤面的刺激 3、检查后眼部可能会有疼痛及异物感或出现声音嘶哑,一般3-5天内会好转 4、结合身体情况适当休息,不宜做剧烈运动 5、检查后三天内可留意大便颜色是否正常,如果出现柏油样黑便,要及时就医。 6、无痛胃镜的患者术后不能驾车,不能从事高空、精细作业以防意外。 五:关于胃镜你所关注的问题 Q1:胃镜是否是一次性的? 答:胃镜一根最便宜的都要十几万,贵的染色激光放大胃镜要上百万,不可能是一次性使用的。除非超级土豪任性,买一根专门给自己做,那另当别论。 Q2:胃镜这么粗,有没有细一点的胃镜?答:有比较细的胃镜,跟筷子差不多粗,小孩子大部分用这种胃镜检查。但超细胃镜很细很小,做活检、做胃镜下息肉切除、做胃镜下肿瘤切除不是很方便,所以大部分成人还都是用普通胃镜做检查,有发现问题也可以直接处理,只有老人家不能耐受或者小孩才用小的超细胃镜检查。 Q3:胃镜只能从嘴巴插进去吗?答:现在大部分胃镜是从嘴巴进去,再从喉咙到食管里面,然后再把胃360度看一遍。当然超细胃镜可以从鼻腔进去经过喉咙到胃里面去。但从鼻腔进去如果是清醒做的话也是不舒服的。麻醉状态下做那是一样的。 Q4:有没有做起来不难受的胃镜?答:有的。现在很多医院都开展麻醉无痛胃镜,就是麻醉医生帮忙用一点镇静、镇痛药后去睡觉,睡一觉就做好了,中间不会有任何难受。当然如果做胃肠镜下息肉切除手术等还是要在麻醉下做,单纯体检胃镜或者肠镜可以做普通的就可以了。 Q5:胃肠镜可不可以一起做?答:麻醉状态下可以一起做。做完胃镜接着做肠镜,而且麻醉胃肠镜一起做只要花一次麻醉的钱,换句话说一起比分开做可以省500~600块钱。 Q6:哪些健康人群需要做胃肠镜?没有症状的,建议45岁以上一定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如果有家族史,建议提前至40甚至35岁。检查出来有癌前疾病的,建议治疗后定期复查。 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会制定适合你的治疗和随访方案,防止癌变的发生,或减缓癌症的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但随着污染等因素的加重,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国现在也变成了一个肿瘤大国,而消化道肿瘤在其中名列全茅........ 于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经常有人问我们如何能发现肿瘤?在这里我们可以负责的说凡有病人或者亲戚朋友咨询胃肠道方面的问题,我们都是强调到了一定年纪,体检建议都要查一查胃镜和肠镜 胃肠道肿瘤只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从大肠息肉发展成为大肠癌大约需要10余年,人们完全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去阻断息肉的癌变,为什么一定要拖到癌变肿瘤很大有症状了再去治疗呢。“早发现三个月,多活三十年”“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家庭” 想法很丰富,现实很骨感,很多情况下,我们建议患者去做胃肠镜往往都是拒绝的,并自信的说:“我怎么可能有癌,我能吃能喝!”,殊不知很多胃肠道肿瘤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有时可能就是胃炎、肠炎的症状而已,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那往往都不是早期了,在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基本上40岁以上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胃肠镜体检。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重视胃肠镜的检查,让肿瘤君滚得远远的! 特别提醒: 以下人群需要尽快做胃肠镜诊治: 5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无论男女,均应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如有阳性发现(溃疡、息肉等),在做完治疗后均应定期复查。 有食管癌、胃癌、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将初检年龄提前到40岁甚至35岁 有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或大鱼大肉,喜吃腌制食品和烧烤,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 出现消化道不适的人群,比如胃部不适,可表现为上腹痛、下腹痛、反酸、嗳气、饱胀等;肠道不适,可表现为下腹痛,大便习惯与性状的改变,比如每天排便一次变为排便多次,或者便秘、便稀、便血、鼻涕状黏液血便等。 正常体检时发现CEA、CA199等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升高,需要尽快做胃肠镜以进一步排查。
在多起被杀的医生案中,耳鼻喉科医生所占的比例最高,为什么会导致这么多的医生被害?是多么的令人痛心!作为一个耳鼻喉科医生,感觉非常震惊和后怕,仔细分析几起案中,发现因鼻中隔偏曲手术被杀的就有2起。那么鼻中隔手术后为什么会让患者如此疯狂?到底是个什么原因? 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长期因为鼻塞,睡眠质量不佳,对手术的期望值太高了,总以为手术后就能有一个好的睡眠,可手术后改变了鼻腔的通气引流、鼻腔变得宽畅、空气的直接刺激导致患者不能立马接受这种感觉,会感觉非常不适,也就无法达到患者术前的期望,因而对手术医生产生很多的不满。这就是引起患者的疯狂的动机。并不是因为手术医生手术失败。微信上所传的“空鼻综合症”是导致患者的疯狂的原因。所谓的空鼻综合症就是手术后鼻腔过于宽畅、鼻腔气流路径的改变、鼻黏膜的功能减退导致鼻、咽喉的不适的一系列症状。所以手术要求术者要时刻注意保护好鼻腔的黏膜,特别是中、下鼻甲的处理必须慎重,下鼻甲的过分切除是导致空鼻综合症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流行的等离子消融术、微波、激光等手术使下鼻甲黏膜过度失除,引起鼻黏膜的功能减退。因此,为了预防空鼻综合症,术中要保护鼻黏膜,除了手术方式正确选择,术中有效防止过多的出血,术毕填塞材料要尽量选用可吸收、保湿性好的,术后鼻腔的清理不要过于频繁,都可有效地防止这种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