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的心态患者应该要有一个好的心态,首先要有一个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是最重要的。不要以为自己是一个肿瘤患者,就觉得每天都是压抑的,担心会不会病情进展或者复发等,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实际上,现在肿瘤并不就是绝症,很多肿瘤患者还是能够治愈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规律进食时间,定时定量进餐,坚持少食多餐,以每天5~6餐为宜;2.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比如放松训练和瑜伽,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3.患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族缺乏,因此可适当食用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绿叶新鲜蔬菜等;4.接受完手术的患者应注意在膳食中补钙,多吃含维生素D的食物。5.开始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戒烟、限制酒精的摄入量、保护自己免受阳光辐射等。定期复查复查的项目主要包括:1.病史、体格检查,每6-12个月一次,持续两年,如果结果正常,此后每年重复一次;2.胸部C±对比度检查,每6-12个月一次,持续两年,如果结果正常,此后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不再需要做对比度;3.血液检查,包括营养指标、肿瘤标志物;4.一般健康检查等。对于肺癌患者,希望手术以后,或者在医院治疗以后,做一个永久性的随访。随访的频率一般是这样的:一般早期肺癌,在3年之内半年复查一次,3年以后可以每年复查一次;一些进展期或者中晚期肺癌患者,在两年之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2—5五年每半年复查一次,5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1.吸烟或长期吸入二手烟者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肺癌的最大风险因素,烟草中有50多种物质会引起癌症。专家指出,70%~80%的肺癌与吸烟(包括被动吸烟)相关。任何形式的吸烟都会增加肺癌的风险,且吸烟越多,风险越大。2.年龄较大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肺癌的概率就会增大。近年来,被诊断为肺癌的患者有一半年龄在70岁以上,年龄小于55岁的仅占12%。3.有癌症病史者曾患有癌症的人,患上肺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4.有癌症家族史者如果某人的父母、兄弟或孩子患有肺癌,那么这个人的肺癌风险会高于无肺癌家族史的人。如果这个人的亲属在年轻时肺癌就发作或有多于一名亲属患有肺癌,那么这个人患肺癌的风险就会更大。5.与致癌剂长期接触者长期与氡气、砷、铍、镉、铬、镍、石棉、煤烟、烟灰、二氧化硅和柴油有重大联系的人,比如铀矿工人、从事粉尘作业者等。6.患有传染性肺部疾病者一些传染性肺疾病患者,比如肺结核患者,患肺癌的风险就会更高。7.其他肺部疾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纤维化患者,患肺癌的风险也会增大。8.饮食不当者饮食不当与肺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上海市对2276例肺癌患者的统计表明,喜欢吃煎、炸食物,特别是路边的煎炸食物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倍。9.运气不佳者2015年元旦,美国权威肿瘤专家在顶尖学术杂志Science上发文章,提出得肿瘤重要的原因就是“运气不好”,并且提供了复杂而严谨的遗传学和生物学解释。
GGO(磨玻璃结节)的一般生长呈惰性表现,长大一倍所用的时间较长,其实,只有20%的纯GGO在随访过程中病灶会变大,或变成混合型GGO,而只有40%的混合型GGO在随访中增大,或实变区增大,而且这个过程相对缓慢。大庆油田总医院胸心外科杨鹏 GGO肯定是从小逐渐长到大的,不会一开始就变成巨无霸,在初期(< 1厘米)往往很纯,密度很低,圆的脸,边界也清晰,这时还不一定是恶性的,可以称为纯GGO,切除后多证实为腺瘤样不典型增生(AAH)或者是原位腺癌(AIS),对周围血管间质没有侵犯,不会转移,5年生存率接近100%,甚至极端情况下也可能是微浸润癌(MIA),对周围血管间质侵犯小于5毫米,也不会转移,切除后5年生存率也接近100%。当GGO逐渐长大变坏时,可能会引起实性成分增加,变得不那么纯了,称为混合性GGO,有时,还会出现分叶,毛刺,空泡,胸膜凹陷,血管密集等改变,这时多数已经是恶性了,称为浸润性腺癌,可以进入人类的血管,发生肺内或全身转移。1. ggo的位置首先我们先通读整个CT片,依次标CT片上的所有可疑结节。2. ggo大小我们看病灶的大小,病灶的大小不是恶性的决定性因素,但对于密度较深的结节,超过1厘米以上,多数有恶性风险,即使GGO的密度值只有-700左右。3. ggo的数量病灶的数量不能决定单个结节的良恶性,但多发的磨玻璃结节反而提示恶性风险升高。4. ggo的密度磨玻璃结节的密度是决定结节良恶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有些结节虽然很小,但密度高,存在恶性风险,有些结节很大,但密度低,恶性风险也低。5. ggo的形态是否有荷包蛋征,胸膜牵拉,是否有牛眼征,是否有小空泡,或小空洞,是否有毛刺征,是否有支气管充气征,是否有实质性成分。6.静止的三维重建有时候有的结节形态不典型,需要从其他冠状位或矢状位评估一下结节,如果结节呈球形,恶性风险高,如果结节是圆盘状,恶性风险低。7. ggo的边界肿瘤性GGO的边界较为光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而炎症性GGO往往周边较为模糊。8.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结节是肿瘤性病变,还是炎症性病变,如果是评估肿瘤性病变,再评估肿瘤性病变的程度,以及是否便于手术,如果手术,需要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建议随访。9。如果是考虑是非肿瘤性病变,可以6 - 12个月左右随访,如果是考虑,也是可以6 - 12个月随访,如果考虑是AIS,同时,患者希望观察随访者,建议3 - 6个月左右复查。
目前来说,尚未明确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发病机制。多项研究认为,导致非吸烟女性肺癌风险升高的可能因素包括以下方面:肺癌的家庭史:年龄小于60岁和/或多个家庭成员的病史既往肺病史: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肺结核、肺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病史环境暴露:二手烟、在通风不良的地区加热食用油、燃烧煤炭而产生的烟尘、氡、石棉亚洲女性基因变异:6、10号染色体3个位点基因变异激素因素:绝经后激素治疗(雌激素/孕激素联合用药)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乳腺癌放疗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其实也是一种放射治疗肿瘤的方法。不过,它是在CT和超声引导下,将发出低能量γ射线的碘125粒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对肿瘤组织进行持续性的、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常规治疗肿瘤的方式有3种:手术切除、化疗和放射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等,而这几种疗法并非对所有肿瘤都适宜,常规放射性治疗由于辐射面积较大、放射性射线剂量大和贯穿人体,对人体的正常组织结构损伤很大。与常规外照射治疗相比,在CT和超声引导下植入碘125粒子优势显著:内照射射线剂量小,作用时间更长,治疗定位更准确,对肿瘤局部作用均匀,辐射半径小(两厘米左右),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是一种非常好的局部治疗措施。 与化疗配合,治疗肿瘤的效果更加明显(可以杀灭远处的微转移病灶)。 该技术对肿瘤的局部治疗可以达到或接近手术和其他毁损病灶疗法的效果。对于某些经手术后,出现复发或者局限转移的肿瘤,碘125粒子植入具有明显优势。此外,还可作为常规放射治疗的补充和协同治疗的手段,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很多人眼中,碘125粒子植入只是治疗肿瘤的辅助方式。其实不然,它不但可以作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而且对部分肿瘤可以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对常规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如前列腺癌,过去常用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其效果并不理想。如今,可以不用手术,直接植入碘125粒子,抑制肿瘤生长,达到常规治疗一样或更好的效果,而且保留了它的生理功能。另外,对于不愿行根治性手术以及一些无法手术的子宫颈癌、鼻咽癌患者,碘125粒子植入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对于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选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达到有效控制转移灶生长,保持器官功能、减轻疼痛的目的;由于身体状况、肿瘤位置等因素影响,无法用手术切除的肿瘤,也选用植入碘125粒子治疗。 然而令人遗憾是很多人都因不知这种方法,或对这种方法不甚了解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因为适合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局灶性肿瘤,越早放置,效果越好 什么是125碘粒子植入治疗?125碘粒子植入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技术,属于近距离内放射治疗的一种。该方法经微创(经皮穿刺)方式或手术将放射性125碘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可能受肿瘤侵犯的组织内,也可以植入到肿瘤转移的淋巴信道或淋巴结内。125碘粒子衰变过程中发射出低剂量的伽玛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照射,能够杀死不同时期裂变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周围乏氧细胞,因此,可以有效地治疗肿瘤,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125碘粒子植入治疗具有如下特点:1.125I粒子辐射直径仅1.7cm,能量绝大部分被组织吸收,无需特别的屏蔽防护; 2.125I粒子植入对肿瘤组织直接照射,局部照射剂量远比正常组织高得多;能最大限度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和敏感组织损伤小; 3.持续性、低剂量反复照射,对肿瘤组织的生物效应明显提高,对DNA双链破坏完全; 4.放射源始终存放在专用的容器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不直接接触粒子,操作安全,易于防护; 5.125I粒子属于放射性药品,需要核医学科才能订购和专有的场所存放;125I粒子植入又需要放射科、B超、肿瘤科、脑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和普外科等临床科室的合作才能共同完成; 6.125碘粒子植入后根据植入部位不同也有一定的并发症。125碘粒子植入治疗的适应症: 1.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如前列腺癌、肺癌等) 2.需要保留重要功能性组织或手术将累积重要器官的肿瘤,如脑深部肿瘤 3.患者拒绝进行根治手术的病例,如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肺癌等 4.预防肿瘤局部区域性扩散,增强根治效果的预防性植入 5.转移性肿瘤病灶或术后孤立性肿瘤转移灶,如肺的多发转移肿瘤 6.无法手术的原发病例,如巨型肝癌、鼻咽癌 7.外照射效果不佳或失败的病例 8.外照射治疗剂量不足,作为局部剂量的补充 9.中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如肺癌、胰腺癌) 125碘粒子植入治疗的禁忌症:1.有明显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 2.估计生存期不超过半年者 3.有广泛远处转移 4.肿瘤处于溃疡恶化期 为什么说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先进? 实体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属于核素内照射治疗的一种,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继承了核素内照射靶向治疗的特性。 该方法微创,可以采用影像引导经皮穿刺、术中或腔镜方式将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瘤体内,植入瘤中的碘125粒子不间断的发出射线杀肿瘤细胞,从而有效地治疗肿瘤。 对早期前列腺癌,采用该法可以达到手术治疗效果,副作用却低于手术治疗。在发达国家,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一肿瘤,已经有60%的患者首选该治疗方法治疗。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优点有哪些? 1.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先进,疗效好,副作用小; 2.化疗的同时可以碘125粒子植入,化疗覆盖“面”, 碘125粒子植入突出“点”,“点、面”结合进行综合治疗; 3.CT、MRI或彩超引导,经皮穿刺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以达到无刀手术效果,但创伤小, 术后2天即可出院; 4.术中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以扩大手术治疗范围,获得更好治疗疗效; 5.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是放化疗等治疗无效患者的最佳选择; 6.虽然碘125粒子有放射性,但,碘125粒子射程1.7cm,无需考虑环境污染和防护问题; 7.该技术复杂,需要核医学科分别与介入科(放射科)、外科、磁共振、超声和内镜等学科联合开展
食管裂孔疝(hiatalhernia)是指除食管以外的任何腹腔组织结构通过扩大的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形成的疝。 食管裂孔疝患者的典型症状可以包括胃食管反流症状(反酸和烧心,尤其是夜间平卧位或头低位时加重)。以及压迫和消化道梗阻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胸痛等),;急性胃扭转者可引起消化道穿孔、缺血坏死,出现呕血、黑便、贫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经过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停药后短期复发者,应考虑及时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旨在将疝入胸腔的腹腔内容物还纳、切除疝囊、缩小食管裂孔,恢复胃食管交界处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并防止腹腔内容物再次疝入胸腔,长久地改善症状。现在手术设备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加上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加持,手术效果好,更加微创,恢复快,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可明显缓解或治愈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现在,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这类患者长期服用药物。为了提高患者在术中对麻醉药物和手术创伤的耐受力,保障手术前后的安全性,对这些长期服药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应该停用哪些药?停用多久?为什么?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在实际围手术期管理工作中还是经常会感到困惑,尤其是我们这些实习生、规培生和低年资医生,以下做简要总结。一、 心血管系统用药 1. β受体阻滞剂 (1) 常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索他洛尔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会出现撤药综合征,并可伴随高肾腺素能状态,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但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效应与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有叠加效应,因此需要给予大剂量的血管收缩药和抗胆碱能药物才可升高血压和心率。2. ACEI 和 ARB 类(1) 常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及其他(2) 处理:§ 全麻:应在手术当日早晨停用§ 监护性麻醉: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麻醉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受抑制,如同时合并低血容量并于术前持续使用 ACEI 则调节血压的几个因素均被抑制,机体易发生顽固性低血压, 尤其接受心脏和大血管手术的患者更是如此。合用 ACEI/ARB 及其他两种或两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且收缩压在正常偏低范围的患者,麻醉诱导时极易发生低,因此术前应停用 ACE。3. 钙通道阻滞剂类 (1) 常用:二羟吡啶类和非二羟吡啶类,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及其他,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心肌缺血者突然停用 CCB 可发生撤药综合征,出现心率及血压的上升,继发急性冠脉综合征;虽然 CCB 类药与吸入麻醉药和其他术中用药有相互作用,但术前无须停药,麻醉及手术中注意调整吸入麻醉药和肌松剂的剂量即可。4. 硝酸酯类 (1) 常用:硝酸甘油、异山梨酯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该类药物多用于冠心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术前停药可导致病情加重的风险,因此不主张术前停药过早。5. 利尿药 (1) 常用: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及其他(2) 处理:应在手术当日的早晨停用(注:慢性心衰患者术晨服用一次)这类药物排尿、排钠、排钾,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导致术中尿量增多,膀胱充盈过度。术中尿量过多加之麻醉作用还会引起术中的有效循环不能稳定,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除了慢性心衰患者,手术当天应该停用。6. 复方制剂 1. 常用:复方利血平、利血平2. 处理:术前停药 1 周,改用其他抗血压药物利血平为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药,可阻止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内介质的储存,将囊泡中有升压作用的介质耗竭。此外复方利血平中还有硫酸双肼屈嗪和氢氯噻嗪等成分,前者为血管扩张药,可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氢氯噻嗪为利尿剂,三药的联合具有显著的协同降压作用。如果术中出现大出血或低血压,血压会很难用药物提升,导致严重后果。7. 抗心律失常药 (1) 常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奎尼丁、胺碘酮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除胺碘酮外,一般抗心律失常药发生心脏抑制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延长的程度均较轻,且较容易处理,因此术前不主张停药过早;胺碘酮具有非竞争性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同时还产生一种与受体阻滞无关的进行性心动过缓的症状。虽然这些效应在某些患者可能产生麻醉状态下心血管功能减弱,但胺碘酮多用于治疗严重心律失常,根据目前研究不主张术前停用。8. 抗血小板药 (1) 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噻氯匹定及其他(2) 处理:除血管手术者外,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术前应停用 1 周由于抗血小板不可逆地持续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停药后 5-7d 待新生的血小板足够多时才能发挥正常的凝血功能。GPIIb/IIIa 拮抗剂如替罗非班快速起效,快速失活,停药 24 h 后,血小板活性恢复至 50% 水平,可用于围手术期替代波立维,术前停药。9. 抗凝血药 (1) 常用:华法林、香豆素、利伐沙班及其他(2) 处理:术前应至少停用 5 天华法令半衰期为 40-60 h,作用维持 2-5d,故手术前 4~5d 停用;但对于发生血栓的高危患者,停止华法令治疗时,术前常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预防深静脉血栓和心肌梗死等;利伐沙班是一种高选择性直接移植 Xa 因子的药物,半衰期为 5~13 h,可增加硬膜外麻醉或腰椎穿刺以及手术出血风险,至少术前停药 24 h。10. 他汀类药物 (1) 常用:阿托伐他丁、辛伐他丁、普伐他丁及其他(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11. 降甘油三酯类药 (1) 常用:贝特类、烟酸及其他(2) 处理:应在手术当日早晨停用贝特类药物可将其他药物从血浆蛋白结合位点替换下来,导致麻醉药物作用加强的风险;烟酸具有扩张血管作用,麻醉期间有诱发低血压的风险。二、 中枢神经系统用药 1. 抗癫痫用药 (1) 常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均是重要的酶诱导剂,且长期服用对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术中易发生全麻药蓄积,有些还能影响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术前如果停药过早,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因此麻醉前需适当调整用量,用至术晨;术后应尽快恢复用药,新型抗癫痫药物如加巴喷丁和托吡酯所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较小,术前可继续原药量至手术当日晨。2. 抗抑郁用药 (1) 常用:丙咪嗪、舍曲林、氟西汀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此类药长期应用可减少儿茶酚胺的储存,因此术前不应停药,否则可引起高热和昏迷的风险。3. 抗焦虑用药 (1) 常用:地西泮、劳拉西泮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此类药物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会造成疾病反跳和戒断症状,如失眠、焦虑、激动、震颤等,如需停药,必须减量逐渐停药。4. 抗精神病药 (1) 常用:氟哌啶醇、利培酮、奥氮平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此类药物长期应用者停药时需逐渐减量,骤然停药可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恶心、呕吐、头痛、心率加快以及促使抑郁复发的风险,因此术前不主张停药。5. 抗帕金森用药 (1) 常用:左旋多巴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帕金森病的治疗用药应持续至术晨,以减轻震颤并减少口腔分泌物术前如停用可引起症状显著加重,甚至诱发神经安定药恶性综合征。因此,术前不宜突然停药,术后也应尽快恢复用药。6.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药 (1) 常用:苯乙肼、溴法罗明、托洛沙酮、异唑肼、苯环丙胺等(2) 处理:术前至少停用 2 周单胺氧化酶是与儿茶酚胺类代谢有关的细胞内酶,通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这些细胞内酶而可导致儿茶酚胺类递质在释放池的蓄积;此外,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在麻醉中可能出现多种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且与阿片类合用可能发生呼吸抑制、嗜睡、低血压和昏迷。因此,麻醉及手术前应停用。三、 呼吸系统用药 1. 平喘药 (1) 常用:类茶碱、吸入用激素、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平喘药可扩张支气管,降低呼吸道阻力,稳定肥大细胞膜,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炎性细胞释放过敏反应介质等多种作用,有利于术中及术后的呼吸道管理和肺保护,因此不主张术前停药。2. 止咳祛痰药 (1) 常用:复方甘草口服液、复方可待因、氨溴索、桃金娘油及其他(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3. 肺动脉高压用药 (1) 常用:西地那非、前列环素及其他(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四、 消化系统用药 1. 抑酸、抗返流用药 (1) 常用: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胃内低 PH 胃液,在麻醉诱导及术中可造成误吸致肺炎和应激性溃疡风险增大,因此术前可不停用该类药物,尤其是 3 级、4 级大手术和误吸风险高的患者。2. 止吐药 (1) 常用:格拉司琼、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恶心、呕吐的患者在麻醉诱导及术中可造成误吸致肺炎的风险增加,因此术前可不停用该类药物,尤其是误吸风险高的患者。五、 内分泌系统用药 1. 口服降糖药 (1) 常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格列本脲、罗格列酮及其他(2) 处理:应在手术当日的早晨停用磺脲类药物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患者进食可能导致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因此术前应停药。半衰期长(36 h)的第一代药物,如氯磺丙脲,应从术前 1d 早晨开始停药,半衰期短(6~12 h)的第二代磺脲类药物在手术当日停药即可。二甲双胍由于其较长的作用时间及乳酸中毒的风险,尤其是低血容量或心力衰竭者组织缺氧则出现乳酸酸中毒的风险更大。因此需要在术前至少 8 h 停用该类药,对术前无法停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围手术期应检测乳酸。α-糖苷酶抑制剂能减少葡萄糖或脂肪的吸收,只有进食才起效,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因此手术当日禁食需要停用。2. 胰岛素 (1) 常用: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具体处理如下A. 术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者,手术当日晨:§ 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诺和平:给予常规上午剂量的一半§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给予常规上午剂量的 80%§ 混合胰岛素:给予常规上午剂量的三分之一B. 术前注射短效胰岛素者,手术当日晨:继续注射全量短效胰岛素C. 术前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继续基础频率使用,术中及术后泵的应用必须根据个人情况重新设定围术期血糖控制与术后转归直接相关,因此术前依靠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在术日晨应监测血糖并根据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原则是维持术晨最佳血糖。六、 妇科/泌尿系统用药 1. 肾脏用药 (1) 常用: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肾脏维生素、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2. 前列腺用药 (1) 常用:特拉唑嗪、坦索罗辛及其他(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3. 激素类药 (1) 常用: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黄体酮、雌二醇及其他(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七、 中草药 术前停用所有的中草药至少 1 周这些草药的药效学或药动学直接或间接作用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直接作用如紫锥花可引起免疫抑制,大蒜、银杏和人参易引起出血,麻黄、鹿茸引起心血管不稳定,人参引起低血糖;间接作用通过与西药相互作用而产生影响,如卡瓦胡椒和撷草使麻醉药镇静作用增强,麻醉时间延长, 圣约翰草使用于围手术期的多种药物代谢增加。八、 镇痛药 1. 阿片类镇痛药 (1) 常用:曲马多、盐酸羟考酮、对乙酰氨基酚胶囊剂、美沙酮及其他(2) 处理:应毫无例外的继续使用至手术当日晨2. 非甾体类抗炎药 (1) 常用:布洛芬、萘普生及其他(2) 处理:在择期手术前应至少停用 5 天3. 丁丙诺啡 (1) 处理:在任何择期手术前,都应尽早停用术前 5 日内使用该药会导致阿片类药品镇痛无效九、维生素/营养用药 非处方类维生素除了含有维生素 E 的制剂,其他应在术前 1 周停药
在我国,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女性发病率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死亡率居首位。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被动吸烟对非吸烟者的危害也已受到高度重视。另外,职业致癌因子的暴露如氡、石棉、铬、镉、砷、辐射等,空气污染如pm2.5、厨房油烟等也是公认的肺癌危险因素。肺部慢性疾病及个体遗传等也与肺癌发生有关。 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靠体检 肺癌恶性程度高,且一般早期无特殊症状,因此肺癌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一般建议40岁以上肺癌高危人群每年接受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早期发现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 微创手术成治疗首选 一旦发现肺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微创手术在肺癌手术中有着显著的优势,由于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低,已经逐渐成为肺癌的首选外科治疗方式。微创手术又包括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vats)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兴起于20 世纪90 年代初,随着胸腔镜器械及影像系统的不断改进,适应证正不断扩大。目前胸腔镜手术已经成为i期和ii期肺癌的首选手术方式。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创新运用人机合一的理念,大幅度提升了微创手术的整体水平,在胸外科等领域已经普遍运用。该系统由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制造,2000年7月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后,成为世界上首套可以正式在手术室中使用的机器人手术系统。 机器人手术的优势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主要在以下方面优于传统胸腔镜手术。 手术更精准 机器人系统配有高分辨率三维内镜,视觉可放大10~15倍,并且机器手的大小也仅为5或8毫米,比人的手指更为精细,手术的精确度实现质的飞跃。 患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术中,机器人的机械手臂在患者体表留下的创口更小,出血更少,术中的组织创伤和炎性反应减少,术后患者疼痛感更少,住院时间缩短,生命质量改善。 医生操作更灵活和便捷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增加医生视野角度;机器手在患者体内可实现灵巧的转腕,能以不同角度操作;还可减少医生手部颤动,同时可以减少医生的疲劳,使其可以更集中精力为患者手术。这是传统胸腔镜所不具备的重要突破。 第三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以进行单孔机器人手术,并在近日通过美国fda批准。通过一个特制的套管,一条镜头臂和两条交叉弯曲的器械臂进入体腔内进行手术,从而只需要在胸壁开一个小孔就可以完成肺癌手术所有的操作。
年龄在50-75岁之间,并且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包括:1.吸烟≥20包/年,其中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2.被动吸烟者;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5.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的就属于高危人群,就应该进行早期肺癌筛查。
1.手术治疗普通肺手术的名称和切除的肺部如下:①楔形切除术——切除一小部分肺叶;②肺段切除术——切除一大块肺叶;③肺叶切除术——切除整个肺叶;④袖状肺叶切除术——切除整个肺叶和部分支气管;⑤全肺切除术——切除整个肺脏。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通常是从大型放射机器中放射出高能量射线,射线穿过皮肤,抵达肿瘤,杀死癌细胞或者阻止新的癌细胞产生。3.药物治疗①化学疗法,即化疗:采用化疗药物,比如紫杉醇、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顺铂、长春瑞滨、放射菌素D、博来霉素、巯嘌呤等来损伤或破坏癌细胞的基因,从而杀死癌细胞。②靶向治疗:通过靶向药物,比如阿法替尼、艾乐替尼、贝伐珠单抗、卡博替尼、克唑替尼、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等来抑制可帮助癌细胞生长的分子。与化疗相比,其伤害正常细胞的可能性降低了。③免疫疗法:通过纳武单抗等免疫制剂,增强免疫系统的活性,恢复人体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监控功能,减少肿瘤的免疫逃逸,最终通过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