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敏:适当加入一两味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药,成为干老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色方剂。本案中选用的乌梅、干地龙、石榴皮等即是。茜草、紫草、墨旱莲三味组成专治过敏性病证的“脱敏汤”,又具有活血凉血之药性,在此既泻热又脱敏,可谓一箭双雕。2、清涕用清热发的来源:唐宋以前,鼻流清涕总是以虚寒论之,至金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说“肺热甚则出涕”,“或言鼽为肺寒者,误也”,从而提出清热法。3、缩泉丸见于《魏氏家藏方》,原用于治疗“下元虚冷,小便频数或白浊、遗尿”。《医学启源》曾谓益智仁能“治人多唾”,干老取来用于敛涕,有“楚才晋用”之意;鼻涕属“五液”之一,清涕滂沱者,竟别出心裁,取用缩泉丸获效。——————————干祖望治过敏性鼻炎经验诀窍,字字玑珠!2016-04-21 中医智库 zk120导读:目前,过敏性鼻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将本病归于“鼻鼽”范畴,治疗效果优劣,取决于医师的辨病辨证和选方用药水平。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具有独特的选方用药思路。此选择三则医案,并对其临证思辨选方用药方法作粗浅的探讨。一、“楚才晋用”之法王某,男,62岁, 1998年4月14日初诊。近年来常作狂嚏,清涕奇多,遇风冷则诸症倍增。检查:鼻黏膜色淡,两下鼻甲肿胀。舌质胖嫩,舌苔薄白,脉弱。辨证论治:花甲之年,虚寒之体;脾肾不足,土不制水。取缩泉法。处方:益智仁10g,乌药10g,山药10g,肉桂(后下)3g,太子参10g,诃子10g,乌梅10g,覆盆子10g,甘草3g。二诊1998年4月21日:服药7剂,涕量明显减少。检查:鼻甲肿胀已减轻。舌质略胖,舌苔薄白,脉细弱。辨证论治:坤土得充,五液乃治。原方稍事增损。处方:益智仁10g,乌药10g,太子参10g,山药10g,诃子10g,覆盆子10g,茯苓10g,甘草3g。7剂。[按语]缩泉丸见于《魏氏家藏方》,原用于治疗“下元虚冷,小便频数或白浊、遗尿”。方中以益智仁温补脾肾、固精涩尿为君药。《医学启源》曾谓益智仁能“治人多唾”,干老取来用于敛涕,有“楚才晋用”之意;乌药行气散寒,山药、太子参健脾补肾,均有益助肾气温煦以化寒水之功;另用肉桂、诃子、覆盆子旨在加强益火温阳、收涩敛涕作用。 识别上方二维码,开始阅读易水学派代表作《医学启源》《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是说尿频责之肾阳不足,膀胱不约。肾为水脏,主一身之水液代谢。鼻涕属“五液”之一,肾阳虚衰,气化失职,五液皆可为病。因此干老认为,凡见有耳鼻咽喉分泌物清稀、量多者,常须考虑阳气固摄作用,或补脾气,或温肾阳,或脾肾同补。此案中见清涕滂沱者,竟别出心裁,取用缩泉丸获效。缩泉丸治疗过敏性鼻炎乃变法而非常法。脾肾不足,宜先取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类,唯遇正治不效时,须另辟蹊径。干老认为,使用本方的辨证要点,除了具备常见脾肾不足证候外,关键点在鼻涕的“质”须较稀,“量”必甚多。二、“宽以济猛”之策马某,男,20岁,1992年10月5日初诊。鼻塞、流清涕两年,每年秋冬两季最显著,今年发作比过去严重。平时鼻塞,运动及得暖可缓解。嗅觉迟钝,在暖和的环境下比较舒服,平时也有清涕,常自淋而下,常因鼻塞、鼻痒而妨碍正常睡眠。检查:鼻黏膜不红,右下鼻甲水肿,运动后收缩至正常。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实。辨证论治:血气方刚,弱冠之年,当从实治,清肺泄热为主。处方:桑白皮10g,马兜铃6g,黄芩3g,山栀10g,甜葶苈3g,干地龙10g,蝉衣3g,桃仁10g,当归尾10g,辛夷6g。10月19日二诊:药进14剂,多处之痒减轻,嚏亦相应而少,口腔之干已接近消失,但对寒冷很敏感。检查:咽峡充血艳红。右下鼻甲肥大,皮肤划痕试验(-)。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实。方取脱敏,已有成效,不妨深入。处方:黄芩炭3g,荆芥炭6g,蝉衣3g,乌梅10g,苍耳子10g,干地龙10g,紫草10g,茜草10g,旱莲草10g,石榴皮10g。7剂,水煎服。10月26日三诊:药后鼻中奇痒有缓解,但作痒部位不在前庭而在鼻中道之区。口腔之痒已轻,喷嚏亦少。干燥及烧灼感严重,通气改善,嗅觉仍然失敏。检查:右下鼻甲稍有水肿,咽峡充血已淡。舌尖红,苔薄黄,脉实。采取刘河间清火一法,殊感合适,但多少有些嫌轻之感,故原方药加重。处方:甜葶苈6g,川黄连3g,生地10g,荆芥炭6g,豨莶草10g,山栀10g,丹皮6g,干地龙10g,冬桑叶6g,大枣7枚。14剂,水煎服。11月9日四诊:共进药35剂。近两天鼻痒晨作已缓解,嚏也因之而辍歇,口腔上腭之痒亦消失,通气改变而难言畅,干燥及烧灼感已轻。嗅觉似乎稍提高而总难敏感。检查:右侧鼻腔下甲肥大,不充血,左侧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实。治法:改用抚安。处方:太子参10g,白术6g,茯苓10g,山药10g,干地龙10g,百合10g,蝉衣3g,桃仁10g,乌梅10g,石菖蒲3g,甘草3g。12月21日五诊:上方服42剂,共经治两个月,痒、息、嚏均无,早告有效而且殊感稳定,唯遗鼻塞未解。刻下左侧已通畅,右侧尚有一些。嗅觉稍有恢复。检查:鼻腔左侧正常,右下甲尚肥大,奔跑后鼻甲收缩迟钝。舌质淡红,苔薄白,实脉。辨证论治:鼻甲留瘀,事无异议,治取化瘀,亦以常规处理,唯运动后收缩迟钝,则不能不考虑帅血之气失其充沛所致。纵然年仅弱冠,仍然重在益气。处方:黄芪10g,升麻3g,红花6g,益母草10g,桃仁10g,当归尾10g,赤芍6g,干地龙10g,石菖蒲3g,路路通10g。[作者按]《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名言:“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意思是提倡将宽与猛两手互为补充,使宽猛有度,则政治和谐,管理有序。干老把这一招用于治病。此例患者,历经五诊,跨时两月余(11周),是一份难得的疾病治疗演变完整记录。11周中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诊到三诊,患者实证为主,治以“峻剂一清一泻”,服药35剂;第二阶段从四诊开始,采用“宽以济猛”策略,主基调由祛邪改为扶正,最终收效。过敏性鼻炎是否“言必称虚寒”?非也。从本案患者来看,虽鼻涕清稀、得暖缓解,似为虚寒证,却同时有舌质偏红、年少气盛之实证因素。在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相矛盾时如何取舍?干老认为,一是要看矛盾双方何者分量重,二是要看何者反映病情本质。该患者鼻涕清稀,这是过敏性鼻炎必备条件。也就是说,在此条件上还应进一步辨别寒热虚实。患者舌质偏红、血气方刚、弱冠之年,恰恰综合反映了“实”、“热”是其本质。因此干老选择清泻肺热、活血通窍法。清热法治疗鼻鼽发端于刘河间。唐宋以前,鼻流清涕总是以虚寒论之,至金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说“肺热甚则出涕”,“或言鼽为肺寒者,误也”,从而提出清热法。干老运用此法,三诊三步,各有不同。 识别上方二维码,开始阅读寒凉派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初诊以舌红、鼻甲肿大为主,清热活血并进,用桑白皮、马兜铃、黄芩、山栀、甜葶苈等清泄肺热,干地龙、桃仁、当归尾养血活血。二诊时,患者鼻塞减轻,舌质仍红,此时选用凉血活血之茜草、紫草、旱莲草,此三味既作为血分凉药,又具有“脱敏”之药理功能。选用此类药的意图,干老谓之“步迹深入”。三诊经过前两次治疗亦有疗效,但感药效尚轻,于是选用葶苈子、黄连、山栀泻肺、泻心、泻肝三者并施,干老谓之“峻剂搏浪”,大有“弄潮儿向涛头立”之势。峻剂应中病即止。四诊清泻之法既效,则“宽以济猛”,改用抚安。此时一般医者最易采用取“乘胜追击”之法,然而干老却停止了攻伐。这是最具有辨证艺术的一个转折。“纵然年仅弱冠,仍然重在益气”一句,充分体现了当攻则攻、当补则补的辨证之法。三、夙疾新恙之辨吴某,男,54岁。1995年4月4日初诊。罹患过敏性鼻炎10年,每年4月起发作。刻下又应时而作,鼻痒、狂嚏,多清涕。检查:鼻腔黏膜色淡。舌薄苔。辨证论治:夙疾按时而作,桂枝汤化裁。处方:桂枝3g,白芍6g,乌梅10g,干地龙10g,蝉衣3g,石榴皮10g,诃子肉10g,细辛3g,甘草3g。7剂,水煎服。4月11日二诊:药后诸症稍安。因受凉感冒,刻下诸症发作益甚。鼻痒狂嚏,清涕潮涌而溢。检查:鼻黏膜充血。舌薄苔,中央有染黑苔,脉弦。感冒新邪,惹激夙恙。先清浮邪,兼攻夙疾。处方:荆芥炭6g,茜草10g,紫草10g,墨旱莲10g,蝉衣3g,干地龙10g,诃子肉10g,桑白皮10g。14剂,水煎服。4月25日三诊:诸恙告退。鼻之痒、嚏、涕已基本缓解。检查:鼻腔(-)。舌薄苔,脉平。顽疾制服,力求巩固。处方:黄芪10g,白术6g,防风6g,太子参10g,茯苓10g,干地龙10g,蝉衣3g,诃子肉10g,石榴皮10g,甘草3g。[作者按]过敏性鼻炎症状十分顽固,用药必须“稳”、“准”、“狠”。“准”则需抓要领,“狠”则要有力度,“稳”则不可过度。根据过敏性鼻炎鼻涕清稀、遇寒而作的特点,此病多属虚寒证。对于新病者,干老常用桂枝汤、小青龙汤;久病者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在辨证选方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两味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药,成为干老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色方剂。本案中选用的乌梅、干地龙、石榴皮等即是。辨证要分寒热,观察鼻黏膜颜色是关键。初诊见鼻黏膜色淡,夙疾按时而作,属过敏性鼻炎常见之虚寒证,选择“桂枝汤化裁”亦属常法,患者药后常桴鼓而效。若患者不慎感冒风寒,入里化热,引动肺胃内热,表现为二诊时见鼻黏膜充血。此时如何变法治疗就显得十分棘手。面临三种选择:一是效方不更,坚守原方。其后果,较大的可能性是温药助火,犯古人“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戒,较小的可能性是患者经休息后,感冒自愈而恢复原来虚寒证。二是更改治法,从“感冒”论治,用桑菊饮、银翘散法。如此可保眼前之证无虞。三是综合分析病情,患者兼有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双重病证,治疗应以兼顾。显然,第一种选择是错误的,第二种选择比较安全,第三种选择对医师是考验。干老选择的是后者。因干老是名医,患者能得其一次诊治机会殊为不易,若令患者待二、三日后感冒痊愈再治过敏性鼻炎,必令患者失望。于是因人、因时、因证,拟出一方:先清浮邪,兼攻夙疾。鼻黏膜充血、舌薄苔,中央有染黑苔、脉弦,皆热也。鼻为肺窍,故用桑白皮泻肺,蝉衣祛风,除其内热,治其感冒;茜草、紫草、墨旱莲三味组成专治过敏性病证的“脱敏汤”,又具有活血凉血之药性,在此既泻热又脱敏,可谓一箭双雕。荆芥亦祛风散邪要药,取炭之目的在于冀其入血分,可从血分中将风邪搜出,这也是兼治感冒与过敏双重病证之法。三诊时狂嚏、多涕等症均已缓解,为求“天街小雨润如酥”之境,安抚善后,继续用益气温阳法,这里干老亮出的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基本方。
病因病因分先天性和后天性。1.先天性会厌先天性发育畸形,黏膜下形成小囊。出生后,随着发育,小囊也逐渐扩大。里面充满黏液,逐渐形成囊肿,即为先天性会厌囊肿。2.后天性喉慢性炎症、机械刺激和创伤,引起会厌黏膜内的黏液腺出现腺管阻塞,腺体内分泌物堆积,而形成后天性会厌囊肿。常见的有潴留囊肿和表皮样囊肿。潴留囊肿多见于会厌舌面,表皮样囊肿多见于会厌谷中。临床表现一般多无症状,常在喉部检查时发现。少数可有喉部不适感、异物感。对新生儿婴幼儿来说,由于不能主动表达身体的不适,先天性会厌囊肿往往长到很大,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喉梗阻,才被发现,存在生命危险。检查间接喉镜检查可见,囊肿位于会厌舌面,大者充满整个会厌谷。囊肿呈半球型,蒂部广,表面光滑,灰白、浅黄或淡红色,间有细小血管纵横其上。囊壁一般很薄,触之有波动感用注射器可抽吸出黏稠内容物,色乳白或褐色。如有继发感染,则为脓液。诊断由于病史和症状没有特异性,与慢性咽炎、咽部早期肿瘤难以鉴别,诊断主要靠临床检查。因此对于存在咽喉不适的患者,应该定期前往医院检查。治疗对于微小的囊肿,可暂不做处理,密切观察即可。较大的囊肿宜手术切除。单纯穿刺抽吸,必将复发。推荐的手术方式是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切除,也可用激光、微波、低温等离子等切除。预后术后1~2周内进食冷流食或半流食。若有明显出血,需尽快前往医院检查。术后一般不易复发。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锻炼,避免劳累和感冒,保持口腔卫生,戒除烟酒。有咽喉部不适时,定期门诊检查,针对性治疗。中药治疗 消结痰 四海软坚汤
前些日子,张大爷早上起来突然觉得左手不得劲,起床一叫,老伴发现他嘴角也有些歪,赶快去了医院,一大堆检查下来,诊断脑梗死,医生说是“腔梗”,得住院,2星期住下来,好了,现在在家康复修养。 听说这事,他的老朋友,李大爷来看他,说非来不可,因为他自己什么症状都没有,儿子单位体检,把名额让给了他,结果做了个头部CT,说他有“腔梗”,本来不以为然,让神经内科大夫看了后,说千真万确,就是有,“腔梗”,得用药,得治疗。回到家,马不停蹄,就来了,想和老张好好交流交流腔梗的事。 ”就不明白了,你都住院了,还差点瘫了,诊断腔梗。我这什么症状都没有,也是腔梗,还得马上用药,马上治疗”。 其实,张大爷和李大爷的病,都是“腔梗”,这没问题,但表现差异很大。 ”腔梗”,是这些年人们一种口头叫法,标准名称是“腔隙性脑梗死”。脑梗死,是新兴影像检查问世之后才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以前叫脑梗塞或叫脑血栓形成,在影像上不易区分这两种情况,二者影像表现相似,所以,就统称为脑梗死。所谓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大小在10mm以内的脑梗死病灶。 临床症状有没有,主要和脑梗死病灶发生的部位有关,脑梗死可以发生在大脑皮层下、深部神经核团、神经纤维束行走的路径上,也可以发生在脑干或小脑。如果发生在重要功能区,就会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肢体活动障碍、口眼歪斜、发音不清、视野缺损、饮水反呛等,如果发生在非功能区或是不重要的功能区,症状不重不明显,或是病人察觉不到就过去了,所以,一般人认为没症状。 腔梗发生的基础是脑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闭塞,血栓形成,或是远处的栓子漂浮过来阻塞血管。再根本的原因,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变。 腔梗发病后,在超早期(发病6个小时以内),神经细胞的缺血损伤是可逆的,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所以目前最火热的口号是“时间就是大脑”。这个阶段,用磁共振的特殊成像,弥散加权检查,就可以发现病变,如果超过了6个小时,在磁共振普通成像上就可以显示,此时,将出现不可逆的神经细胞损伤,也就是可能留下后遗症。CT一般要在发病24小时以后才能显示出来。 那些没有症状的病人,医生让马上用药开始治疗,也是建立在一系列检查的基础上,治疗主要是针对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目的是预防再次发病。 建议老年人经常体检,控制血压、监测血脂血糖等,生活规律,一般可以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本文系郭兴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处方如下:柴胡 10 白芍12 茯苓15 白术12 海藻15昆布 15 郁金15 浙贝母15 夏枯草15当归 10 薄荷5 香附 10 牡蛎15 地鳖虫10 三棱12 莪术12山慈姑30
一平素畏风怕冷,自汗,咳嗽痰稀,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肺虚寒证玉屏风散颗粒 二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回肢困倦,舌质淡,舌体肨,也有齿痕,脾气虚弱证,补中益气丸, 三形寒肢冷,夜尿请长,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肾阳不足金匮肾气丸 四,咽痒,咳嗽,口干烦热,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数,肺经伏热证,豆夷鼻炎丸
曾经有这样一篇文章,说:“全身检查一次PET-CT,相当于一个正常人30年的辐射,一小时内全部接受。 相当于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第二天站了一天”。 这纯属危言耸听!不知吓倒了多少人! PET-CT对人体的影响应客观评价: 一、优点: 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的分期和、分级和分化程度;肿瘤复发的鉴别;肿瘤的治疗方案的指导;肿瘤治疗疗效评价;肿瘤预后的评估;血肿瘤标志物持续增高、肿瘤家族等肿瘤高危者的肿瘤原发和转移灶的寻找等方面,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评估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PET-CT的辐射问题: 大家对于PET/CT检查最为担心的是辐射问题 患者,PET/CT检查过程中的辐射来源于放射性核素(示踪剂γ射线)和CT(X射线)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放射性核素多用氟-18(18F-FDG),18F发射正电子,产生高能γ射线,按0.1 mCi/公斤体重的注射计量来算,70kg /标准人,注射18F-FDG,390MBq(10.5mci),全身PET扫描有效剂量当是约10.5mSv,只是《辐射防护规定》中一次应急照射限值(100mSv)的十分之一,远低于发生非随机辐射损害的域值。 第二部分,主要来源于CT扫描,高端PET/CT多配置智能低剂量CT,智能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大大降低。全身剂量大约为2.5-20 mSv。 全身PET/CT检查的总辐射剂量一般在15mSv左右。 客观来讲,准确把握适应症,PET/CT检查的受益明显大于极低概率的辐射风险。但各国专家普遍认为,PET-CT不宜用来做健康体检! 三、对周围人群的影响: 除了病人以外,医护人员、陪同家属,也同样会受到辐射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是核素示踪剂的辐射,而CT部分一般不会发生。 放射性核素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受照时间成正比。 PET-CT所用放射核素是一种超短半衰期药物,一般注射药物后需要等待1小时才开始检查,加上其他准备时间及延迟显像,患者离开核医学科时一般需要2小时以上,2小时后患者体内放射性核素大多已衰变和排泄,对周围1米人群的辐射剂量已下降到0.01mSv/h以下,我们知道10km高空的天然辐射剂量大概为 5μSv/h,接受0.01mSv/h的辐射剂量相当于您坐2小时飞机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基本可忽略不计。 但是,刚做完PET-CT检查的人,作为潜在的放射源,在短时间内应避免与孕妇和儿童有过多接触。大约20个小时后,经历10个半衰期,加上大量饮水,患者体内的辐射几乎全部排出,对周围的影响也基本消失。 三、人体对放射损害的修复: 辐射所引起的伤害,在一定剂量下,可以依靠人体自身的再生和一些生化反应和活动来修复和消除。 修复的周期,目前大家比较统一的看法是最长3个月。其实就是全身血液全部代谢换成新血细胞一次的时间。 对生殖系统,那就是在受到辐射以后才产生卵子或精子才是正常的。女性是两个卵巢每个月经周期轮流排卵,也就是每个卵巢2个周期排一次。你等两个周期后,应该就没事了。男性精子的周期比女性短多了,所以无论男女,3个月的修复期是安全的。 这也就回答了很多朋友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做完PET-CT(或CT或X线检查或血管造影等辐射性检查)多久才可以怀孩子。 2016-9-19
补肾 左归丸右归丸的功效及注意事项: 左归丸与右归丸的区别: 左归丸与右归丸是两种常用的补肾药,而功效却各有不同,主要区别为: 1、组方区别: 左归丸由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怀牛膝、龟板胶等八味药物组成。 右归丸由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当归、川附子、肉桂、杜仲炭等十味药物组成。 这两种药的前6味均相同,实际上右归丸是将左归丸去掉部分滋阴药再增加若干种辛温补阳药而成。 2、功效不同: 左归丸功能为:滋肾补阴,填精益髓;常用于真阴不足之症; 右归丸功能为:温肾壮阳,填精止遗。常用于肾阳不足之症。 3、治疗疾病不同: 1)左归丸: 常用于真阴不足、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神疲口燥等症。 治疗:症见头晕耳鸣,精神萎靡,记忆减退,两眼昏花,腰膝酸软,遗精阳痿,舌体瘦而色淡红,脉象沉细而尺部细弱等。又可治疗腰痛绵绵不休,且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无力,遗精盗汗,骨蒸潮热,舌红,脉细数等症。 现代研究表明: 左归丸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提高血清睾丸酮的水平,对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和女子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症。凡肾阴虚而性功能较低弱者可服之。 2)右归丸: 常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等症。 治疗:症见形体瘦弱,短气乏力,头晕目眩,面色无华,阳痿精冷,腰膝酸软,耳鸣脱发,牙齿松动,畏寒肢冷,舌质淡胖润或有齿痕,脉沉细而尺弱等。又可治疗浮肿,腰膝酸软沉重;阴囊冷湿,畏寒肢冷,小便量少而色清,舌质淡而舌体胖,舌苔薄白,脉沉细弱等。 现代研究表明,右归丸对肾阳虚者的脏腑有保护和功能调节作用;能调节人体性激素的含量,对改善男女性机能都很有帮助;能降低脑内单胺氧化酶的活力,因而可以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凡肾阳虚之中老年人及性功能低下者服之颇有益。 中医认为,肾有二脏,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左属水主阴,右属火主阳。左归丸能补肾阴,使阴精得归其原,所以名左归丸;右归丸能补肾阳,使元阳(命火)得归其原,所以名右归丸。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左归丸、右归丸可以改善大脑对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抑制性调控作用,以延缓机体衰老。左归丸和右归丸分别是补肾阴和肾阳的。而且补而不泻。药性相当于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加强版。 右归丸 【药物组成】大熟地240克,山药(炒)、枸杞(微炒)、鹿角胶(炒)、菟丝子(制)、杜仲姜汁(炒)各120克,山茱萸(微炒)、当归各90克,肉桂、制附子各60克。 【用法用量】遵医嘱应用。一般用法是:将上药共研成末,水泛为丸,每服15克,日服2次,早、晚空腹各1次;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药量在30克左右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 【功能】补肾阳,益精血。 【主治】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表现为舌淡,苔薄白,脉沉迟。临床常见症状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衰无子,大便不实,小便自遗,下肢浮肿。 现代研究表明,右归丸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免疫机能作用,同时能促进造血机能。 临床报道用本方加减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如性功能障碍、慢性浅表性胃炎、坐骨神经痛、乳腺增生、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腰肌劳损、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注意事项】肾虚而有湿浊者不宜应用。 左归丸 【药物组成】大熟地240克,山药(炒)、枸杞、鹿角胶(炒)、菟丝子(制)、龟板(炒)各120克,山茱萸、川牛膝(酒洗蒸熟)各90克。 【用法用量】遵医嘱应用。一般用法是:上药共研成末,水泛为丸,每次15克,日服2次,早、晚空腹各1次;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药量在30克左右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 【功能】滋阴补肾。 【主治】主治肾精不足证。常见症状有腰酸腿软,遗精滑泻,自汗盗汗,口燥咽干,舌光少苔,脉细或数。 现代研究表明,用本方加减也可治疗多种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干燥综合征、习惯性便秘、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腰肌劳损、神经衰弱、疲劳综合征、性功能障碍、中风后遗症、2型糖尿病。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者慎用。 右归丸与左归丸都是治疗肾虚的常用中成药,只是二者主治证候不同。因此,治疗选药时并不是 “男服左归丸,女服右归丸”,而是前者适用于肾阳虚,后者宜于肾阴虚。同样,此二方虽是流传已久的“经典名方”,但在使用时最好是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山茱萸,右归丸
龙胆泻肝丸 急性外耳道炎、中耳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耳灵散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用于肉芽息肉者,因为方中有硵砂有腐蚀作用,外用。耳净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有敛液燥湿作用,适用于外耳道炎、中耳炎渗出较多者。硃砂不能长时间用。耳底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铅丹四氧化三铅,明矾碱性硫酸铅钾收敛作用。青黛散:湿疹、外耳道炎。柏合散:清热除湿收敛止痒。湿疹渗液较多者。青蛤散:外耳道炎、中耳炎伴有息肉、肉芽者。
不少怀疑冠心病的朋友,近年来听到最多的话恐怕就是冠造放支架。冠造,也就是冠状动脉造影,长期以来被视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也是严重冠脉狭窄放置支架的前凑。所以,冠造和支架,似乎成了冠心病的独木桥和诊治神话。冠脉CTA,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是多排螺旋CT问世以来,临床广泛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它是无创检查,可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初步判断冠脉的狭窄程度。CTA和冠造相比,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如可同步做冠脉钙化积分,评价冠心病的风险;可明显显示斑块的性质,硬斑块还是易损斑块临床意义是不一样的;另外,CTA还可以评价植入的支架腔内状态;还可以同时显示心脏改变,如房室扩大、陈旧心梗、室壁瘤等;另一方面,对于冠脉走行变异、开口处狭窄等冠造有一定的局限性;最为重要的一点,冠造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有一定的手术风险。这么一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症状较轻的、作为诊断目的的检查,还是首选CTA,可对冠心病作出初步诊断,对冠脉狭窄程度作出判断。然而,对于急性发作,临床明确诊断为心肌梗死的病人,急诊进行冠造及支架植入,是抢救生命的重要手段。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国际上、国内有很多诊治指南,具体到每一个病人,还是应该多听听医生的意见,而不应盲目去做任何一种检查。本文系郭兴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黄褐斑俗称“蝴蝶斑”、“肝斑”或者“妊娠斑”。主要表现为面部对称性分布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轻者为淡黄色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似面罩般散布于整个面部。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少数男性也患此病。 黄褐斑的病因比较复杂,现代医学普遍认为与内分泌密切相关,尤其与女性的激素水平有关。妇女妊娠期的黄褐斑,开始于妊娠的前3~5个月,部分患者分娩后皮损可渐渐消失。面部色素沉着可能是由于雌激素与黄体酮联合作用,刺激黑素细胞产生黑色素,而孕激素促使黑色素的转运和扩散。黄褐斑也见于多种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各种妇科病、糖尿病、慢性胃肠疾病、甲状腺疾病、结核、肿瘤和慢性酒精中毒等。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苯妥英钠、冬眠灵、安体舒通等均可诱发黄褐斑。同时强烈的日晒、化妆品、护肤品的滥用也可引发黄褐斑。此外遗传、情志不畅、睡眠不佳也在黄褐斑的发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预防: 1、要调理好内分泌环境,积极预防治疗妇科疾病、肠胃疾病、慢性肝肾疾病、月经不调等是预防黄褐斑的有效手段; 2、生活中应注意皮肤的保湿和防晒,特别是夏季时,比如搽防晒霜、带太阳镜、太阳帽、遮阳伞等; 3、多吃新鲜水果时令蔬菜,饮食清淡为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乐观平和,适量参加运动; 5、选用美容化妆品时,应选用正规厂家产品,不要盲目轻信广告宣传,应根据自己皮肤的特点,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治疗: 1、首先应该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以排除内脏系统、内分泌方面的问题,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2、日常生活中注意补充一些维生素。比如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黄瓜、胡萝卜、薏米、牛奶、豆类等,水果类如柑橘、草莓、鲜桃、山楂等; 3、避免刺激性食物。比如辛辣类食物、咖啡、可乐、浓茶等,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 4、必要时可配合药物治疗。外用氢醌霜或维甲酸类乳膏,同时可配合一些舒肝、补肾、活血、益气的中药调理; 5、激光治疗。原理是利用激光的光热效应原理,特定波长的激光被皮肤中色素或组织所吸收,激光在纳秒级的时间里将沉积于皮肤的色素物质击碎使其分解,当色素颗粒被身体吸收代谢,皮肤颜色也随之变淡。值得注意的是激光治疗的同时,辅以药物调理,效果会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