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复杂疑难先心病及胎儿先心病能得到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同时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方便患者就诊,本人与心脏超声科刘琳主任定于每周四上午一起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会诊,有需要者请事先网上预约(范太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逐渐稳定,各地医院已经陆续开始接诊普通患者,但并非完全放开,而是有序开诊,并且疫情防护仍不能松懈,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胜利。本中心已正式开诊,今天完成了复工以来的首个平诊手术“经皮动脉导管介入封堵术”,对于直径小于5mm的动脉导管,我们通常采取“绿色微创”治疗方案,该方案的主要优点是:①无辐射(无需“X线”辅助,仅需超声引导);②无切口(无需开胸手术,仅需皮肤穿刺);动脉导管未闭常用治疗方案:(1) 开胸结扎术:该术式适合于绝大部分类型的动脉导管,缺点是需要开胸,创伤大,瘢痕明显,术后恢复慢。目前该术式基本可以被介入封堵术替代;(2) 常规经皮封堵术:该术式适合于绝大部分类型的动脉导管,与结扎术相比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缺点是需要X线辅助,有一定的辐射(是安全范围内的);(3) 超声引导下经胸封堵术:该术式的优势是无需X线辅助,但仍需胸部小切口;(4) 超声引导下经皮封堵术(绿色微创):该术式既无辐射也无需切口,是目前比较优选的治疗方案,该术式需要应用特殊封堵器(ADOII); 微创是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本中心常规应用这种绿色微创治疗方案用于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等常见先心病的治疗。图1:动脉导管结扎图2:常规动脉导管封堵(蘑菇型封堵器)图3:“绿色微创”动脉导管封堵(ADOII封堵器)
先心病患者或家属: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儿童心脏中心在2020年2月中旬开始拟救助治疗先心病患者共1000名,年龄1~18岁,国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可申请,救助金额一般不超过2万元,特别困难者最高不超过5万元。咨询预约电话:13676950595(薛大夫),或每周四上午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国际医疗中心2楼九号诊室挂号预约咨询,或通过好大夫在线咨询预约(范太兵)。
偏头痛? 脑中风?原来是“心眼”惹得祸小王是前年毕业的一名年轻的女硕士,凭着天生丽质的外貌和才华横溢的面试表现,很快赢得了一份让人羡慕的外企工作。由于出类拔萃的工作能力很快赢得了上司的青睐,今年被破格提拔成了高管。就在小王春风得意,意气奋发想闯荡一番事业时,天妒英才,发生了一件怪事。原来啊,在有一天上班过程中,小王突然觉得头晕、恶心,紧接着呕吐了一次,这可吓坏了周围的同事,在大家的帮助下将小王赶快送进了附近医院地急诊科,接诊医生急忙安排了头颅CT,就在大家窃窃私语并焦急地等待时,一声沉闷地清嗓声使喧闹地诊室陡然安静了下来,“吭吭,结果出来了,脑中风!”医生很平静地说。“什么?脑中风?这怎么可能?这不是老年人才得的病吗?我今年才29岁,平时身体可好啊,没有高血压,没有糖尿病,没有高血脂,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呢?平时单位体检身体也没发现有任何问题啊!”小王疑惑地问道 。“那你查过心脏彩超没?”医生若有所思地询问。“确实没有查过,好多单位心脏彩超不是必查项目呀”,小王肯定地答道。随后医生安排了心脏彩超及发泡试验检查,结果显示卵圆孔未闭,缺损断距5mm,大量右向左分流!医生解释说,“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也就俗称的“心眼”,这种病发病率很高,每100人中就有25人发病,病症轻者表现为偏头痛,也可能像小王一样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较轻的脑中风症状,重者有发生肢体偏瘫、失明、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的可能。所谓洞在心,病在脑,解决了心脏的问题,头上的问题就自然而然解决啦!”。小王和她的同事们频频点头表示认同。后来在医生的帮助下小王接受了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手术。那么,到底什么是卵圆孔未闭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一探究竟!卵圆孔是胚胎时期心脏房间隔的一个生理性通道, 呈单向活瓣结构,允许右心房的血液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给胎儿提供全身的血液养分。出生后随着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孔出现功能性关闭。一般在1岁以内,大多数人的原发隔和继发隔相互靠近、粘连、融合, 逐渐形成永久性房间隔,达到解剖闭合,若到3岁时仍未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 (patent foramen ovale, PFO)。此病发病率极高,据可靠资料显示,PFO约占正常人群的1/4,即4个人中就有1人患病!以前认为PFO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PFO与不明原因脑卒中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项Meta分析总结了1988~2008年的29项队列研究, 其中27项显示PFO与不明原因脑卒中有明显相关性, 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PFO发生率是已知原因脑卒中的3.32倍。但并非所有的PFO都具有致病性,即并非所有的隐源性卒中都与PFO有关。可能有人会问,心脏在胸部,和大脑相距甚远,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它是怎么样引起脑部疾病的呢?别心急,我们慢慢聊!心脏的结构分为左心和右心两部分,左心负责将动脉血注入全身,右心负责回收静脉血并注入肺脏。当您患有PFO且合并有右心系统的疾病(如静脉血栓、手术后脂肪栓塞、潜水病等等)时,栓子脱落后会沿着静脉进入右心房,再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从而导致左心系统的栓塞,根据栓子的大小及栓塞位置的不同,可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如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反常栓塞的由来。而PFO导致偏头痛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在屏气、咳嗽等右心压力增高状态下,某些本应在肺循环代谢及降解的神经体液物质(如5-羟色胺等),未经降解直接经由未闭合的卵圆孔进入体循环而引起偏头痛症状。当怀疑自己患有PFO时,该做什么检查呢?通常检查PFO的方法有三种:经胸超声、经食道超声、以及发泡实验。经胸超声简单无创,配合声学造影,有经验的超声医生才能使检出率达到80%。而经食道超声可清楚观察房间隔的解剖结构,是检测卵圆孔未闭的金标准,但检查过程要承受一定的痛苦,患者不易配合,限制了其应用。而TCD发泡实验克服了以上缺点,有报道发泡实验检出率达99%,是目前最流行的检测卵圆孔未闭的方法。当明确诊断患有PFO,什么样的情况才需要治疗呢?(1)发泡试验阳性,且证实存在明显右向左分流者;(2)经胸超声(TTE)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证实卵圆孔瓣与房间隔之间存在小的分流束;(3)患者有脑卒中病史、短暂性脑缺血病史,或合并有偏头痛、头晕等症状者,且经过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明确诊断;(4)PFO 相关的脑梗死或TIA 病史,经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后仍有复发。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PFO的治疗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经皮介入封堵,无需开胸手术。根据介入引导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射线引导和单纯超声引导。相比射线引导,单纯超声引导下的PFO封堵术具有一下优点:无需放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无需造影剂,避免了过敏风险及肾功能损伤,尤其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DSA设备,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传统的封堵器是金属制成的,封堵器残留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近期以来,有可降解PFO封堵器在临床试验阶段,相信不久将上市应用,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如果您常年头痛,甚至发生过脑中风,辗转多地而找不到病因时,您愿不愿意做个发泡试验排除一下PFO呢?我中心常年开展单纯超声引导下的经皮介入手术,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有需求者欢迎咨询!
由上海形状记忆公司研制的可降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作为全国七大临床研究中心之一,从即日起启动临床应用研究,有需要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可报名登记,符合条件者将可兔费(指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应用研究治疗。(联系电话:15038078538)
传统介入手术在放射线下进行,通过血管将封堵器放进去。它的缺点是:孩子和医生要接受放射线的辐射;体重小的孩子血管条件不好,无法通过外周血管把它输送进去;造影剂要通过肝脏和肾脏排泄,如果肝肾功能不好,孩子可能不能够接受这种治疗。超声引导下的先心病手术,是近几年新兴的方式。相比之下,超声引导的手术是没有辐射的;手术在外科做(传统介入是内科手术),如果手术过程中发现有问题,需要转为外科开放手术,那么直接在这次手术中就能做;假如医生经验不够,一次性没放好,也可以重复操作。孩子做手术,伤口有多大,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如果做右腋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切口在右侧腋下,长4~6厘米。如果做经胸做微创的超声介入手术,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切口也在右侧腋下,大概2~3厘米。经胸的切口不会损伤孩子的肋骨,术后恢复快,一般住院一天。术后一个月复查,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可以从事一些日常的活动了。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说,封堵器放上之后再掉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因为封堵器有各种的型号大小,根据手术前的评估选择最合适的封堵器。而且,采取超声下介入封堵,具有可重复的优点,即便选的封堵器不合适,可以马上收回换更合适的封堵器。另外,封堵器上有个保险绳,手术中会把保险绳固定到心房壁或肺动脉壁上,即便真的发生封堵器松动,也不会一下跑到别的地方造成危险。封堵器理论上是可以用一辈子的,封堵器的技术已经开展了二三十年,根据随访近二三十年的患者的数据,基本没有问题。关于封堵手术后需要磁共振检查的问题,目前常用的封堵器材质主要为镍钛合金,术后早期是不能做磁共振检查的,随着封堵器完全内皮化,如有必要也是可以做的;最新的专家共识指出:封堵手术1年以后做1.0T和1.5T磁共振检查是安全可行的,其它高强度的磁共振由于出现时间较晚,其安全性需要一定时间的临床观察。
新型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已研制成功,近日即将进行临床试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儿童心脏中心作为全国十大先心病临床研究中心之一,近日将启动该项工作,第一批参与治疗者,限30名,年龄不限,符合先心病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标准,均可报名申请参加,报满为止。主要研究者:范太兵。报名电话:15038078538。2019年1月16日
摘要 目的 分析完全性肺静脉移位引流患儿在新生儿期实施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实施肺静脉移位引流纠治手术的新生儿36例;其中男22例(61.1%),女14例(38.9%),年龄中位数为18d,体重中位数为3.7kg,其中心上19例,心内型11例,心下型4例,混合型2例;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导致手术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死亡5例(13.9%),心上型2例,心内型1例,心下型2例;3例死于低心排,2例死于肺部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肺部感染、解剖分型、主动脉阻断时间、体重分级为影响手术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论 完全性肺静脉移位引流患儿在新生儿期实施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术前肺部感染、解剖分型、主动脉阻断时间、体重分级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新生儿;外科手术;危险因素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3%[1 2],出生之后早期就会出现出紫绀及心力衰竭的表现,如不治疗80%左右可在一岁之内死亡[3];一经确诊,即需手术治疗;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进步以及新生儿筛查的普及,目前大部分TAPVC患儿都可以在新生儿期明确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本文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新生儿期接受手术治疗的TAPVC患儿进行总结,并对影响近期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于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心脏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TAPVC新生儿共36例,诊断上排除单心室、法洛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以及心内膜垫缺损等复杂畸形,所有患儿均行双心室纠治手术;其中男22例(61.1%),女14例(38.9%),年龄3~28(17.8± 6.5)d,其中一例为孕36周早产儿,体重2.5~5.5(3.45±0.42)kg,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绀,末梢血氧饱和度为75%~94%(83%± 10%);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完善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18例行心脏CT造影明确诊断,了解肺静脉发育情况,评估有无血流梗阻以及有无合并其它畸形,肺静脉梗阻的定义为血流速度大于2m/s;根据Darling分型[4],其中心上19例(52.8%),心内型11例(30.6%),心下型4例(11.1%),混合型2例(5.6%)。合并畸形为房间隔缺损29例,卵圆孔未闭7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室间隔缺损3例; 肺静脉梗阻6例。1.2方法1.2.1术前准备 所有患儿明确诊断后均入住心脏外科监护室,予以新生儿辐射台保暖,心电监护,静脉使用多巴胺及利尿剂改善心脏功能;7例出现新生儿黄疸的予以辐照蓝光同时口服茵栀黄祛黄,6例血凝分析异常的患儿肌肉注射维生素K1改善凝血功能。3例术前出现呼吸道感染,使用静脉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目前监测呼吸状况,5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需机械通气;6例肺静脉梗阻患儿术前肺动脉高压重、心脏功能差、内环境紊乱,积极改善心功能及内环境后行急诊及亚急诊手术,其余患儿完善检查后行手术治疗。1.2.2手术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在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预充加大胶体用量,对预充库存血先经过洗涤;采用含血心肌保护液或HTK心肌保护液,根据手术视野的显露情况采用浅低温或深低温,3例体重小于3Kg的低体重患儿采用深低温停体外循环手术;心内型将冠状动静脉窦的顶部切开至肺静脉共汇处,切口边缘用6-0 Prolene线连续缝合防治出血及血栓形成,用心包补片将肺静脉共汇隔入左房,冠状静脉窦隔入右房侧;心上型采用主动脉-上腔静脉路径,平行切开肺静脉共汇前壁及左房后壁,7-0Prolene线将左房后壁与肺静脉共汇吻合,房间隔缺损予以关闭,垂直静脉予以套带,停体外循环之后如循环稳定予以常规结扎;对于肺静脉分支及共汇狭窄的采用Sutureless手术技术;心下型手术方法与心上型基本相同,垂直静脉一般予以保留。混合型2例,肺静脉有两支汇入右房,两支在上腔静脉接近右房处汇入上腔静脉,用心包补片将肺静脉开口均隔入左房,上腔静脉近端缝闭,远端与右心耳吻合(Warden手术)。1.2.3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住院治疗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死亡情况与年龄、体重、是否合并肺部感染、是否机械通气、解剖分型、是否有肺静脉梗阻、是否急诊手术、手术时间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二项分类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结果2.1 临床结果体外循环时间45~125(85.5±27.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5~75(54.3 ±25.1)min,住院期间共死亡5例,死亡率13.9%,其中心上型2例,心内型1例,心下型2例,3例为术后严重低心排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出现术后多重耐药菌的肺部感染,低氧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气胸2例,1例切口愈合不良需清创缝合;3例需放置临时起搏器。术后常规复查床旁心脏超声吻合口流速0.6~1.2m/s,无吻合口梗阻;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33~302(65.2±35.3)h,监护室时间4~20(10.2±6.5)d,住院时间15~34(21.3±9.2)d。术后随访2~74月,1例出现频发房性早搏需用药控制;1例出现肺部感染再次入院治疗;复查心脏超声提示心脏功能均良好,房间隔水平无残余分流,3例吻合口血流速度1.5m/s左右,一直门诊随访观察,其余患儿吻合口均血流通畅。2.2 统计结果对可能导致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手术死亡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经过初步筛选,发现术前肺部感染、术前体重、解剖分型、阻断时间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影响新生儿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近期死亡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参数参数bSE(b)WaldORP95%CILowerUpper性别0.1750.7850.0921.1910.7610.3843.690年龄0.0181.2372.7331.0180.0980.9971.040早产1.1571.2396.3600.3140.0680.1280.773机械通气1.0680.9855.1332.9100.0751.1557.353肺部感染2.6770.1977.80214.5410.0012.22290.909体重4.4860.69323.31388.7660.00214.286498.257肌钙蛋白0.4900.8920.0511.6320.8820.6243.453乳酸0.3520.5393.6991.4220.0580.9882.049肺静脉梗阻0.5682.3179.0531.7650.0522.55812.195解剖分型3.4091.9378.6244.0920.0001.59710.526急诊手术1.6000.3988.2544.9530.0631.66414.706阻断时间2.7680.83510.5993.1550.0231.3575.425体外循环时间0.5280.1572.2161.6960.1370.8463.4003讨论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提高,TAPVC的手术死亡率逐渐下降[5 6],文献报道早期死亡率在20%以内[6-9 12];但是在新生儿期实施手术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新生儿期需实施手术的患儿往往一般状况较差,缺氧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抑制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组织脆嫩,手术视野狭小,手术时间较长,低体重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经过对本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肺部感染、解剖分型、主动脉阻断时间、体重分级为影响新生儿期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近期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本组数据提示术前肺部感染为影响术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本组病例中有2例术后因肺部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难以控制,低氧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均为术前需机械通气同时合并肺部感染的患儿,其中1例为孕36周的早产儿,出生后因新生儿窒息行气管插管,肺发育较差又合并肺部感染,呼吸机撤离困难,遂转入我科急诊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广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肺部感染难以控制,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对于术前肺部感染的患儿应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充分改善肺部情况,尽可能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多个研究结果表明,TAPVC的解剖分型是手术死亡的明确危险因素[3 9 10],与本组病例数据的统计结果一致;在本组病例中,心下型死亡率高达50%,远远高于心上型、心内型及混合型。分析原因可能与心下型的解剖及病理特点有关,心下型由于肺静脉通道较长导致肺静脉阻力较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静脉梗阻,肺动脉高压重,出现症状早,往往需急诊手术治疗;共同静脉干位置较深,游离难度大,手术时需将心脏抬起,手术暴露困难,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肺静脉共汇呈垂直状,肺静脉切口与左房切口容易不匹配,导致吻合口扭曲引起术后吻合口狭窄。Nayakama等[11]提出,混合型TAPVC是术前患儿在院死亡的明确危险因素,由于混合型TAPVC的解剖变异较大,加之发生率较低,其相关性仍需更多病例进一步随访才能确定。体外循环过程中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特别是主动脉阻断之后心肌完全处于无血、缺氧状态,虽然采取了灌注含血心肌保护液和物理降温等措施,仍然避免不了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炎症反应,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导致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炎症反应也可以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部并发症的出现,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增加手术的风险。本组数据提示主动脉阻断时间是影响新生儿TAPVC近期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与Yong等[12]及Shi等[13]的报道一致。多数文献报道低体重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5 6 9 10],李晓华等[14]报道体重小于3Kg的患儿手术后死亡率增加近3倍;低体重往往意味着患儿生长发育受限,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全,手术视野小暴露难度增加,共同肺静脉腔小操作困难,易出现吻合口梗阻,同时延长了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大,监护室的停留时间长,增加了术后死亡率。新生儿期TAPVC手术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术前尽可能的改善患儿的一般状况,控制肺部感染,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术中简化手术步骤,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尽可能的扩大吻合口,低体重患儿在新生儿期实施手术风险依然较高。
什么是小孩心肌酶高 健康的儿童在检测心肌酶谱时,检验结果也会经常出现向上的箭头,意思是比检测指标参考值要偏高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据专家介绍,由于目前儿童心肌酶检测的正常值范围,参考的是成人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心肌酶检测中某些指标轻度升高没有临床意义。国内外文献也有明确结论: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 一般来说,心肌酶谱中各项数值显著升高,超出上述允许范围,才有临床价值。遇到儿童心肌酶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体检结果正常,无其他特殊症状、体征,医生都会认为某些心肌酶谱偏高是正常的。如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波动范围较大,影响因素多,有轻度升高意义不大。 小孩心肌酶的标准范围 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孩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的通透性。临床上在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和骨骼肌损伤的情况下,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那么,小孩心肌酶的正常值到低是多少呢? 心肌酶谱是指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一组酶,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检查的心肌酶包括LDH、CK一MB、a一HBDH,GOT,这组相关酶对诊断小孩心肌损伤有一定辅助作用。 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小孩心肌酶谱参考值分别为: 1、肌酸激酶:(115±82)U/L; 2、肌酸激酶同功酶(19士13)U/L;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2±15)U/L; 4、乳酸脱氢酶(263士113)U/L; 5、a-羟丁酸脱氢酶(246士114)U/L。 小孩心肌酶高的症状 虽然说小孩的心肌酶数值会比成年人高,但是也是有范围的。如果超出范围,这时便是家长们需提高警惕了。那么,如果小孩的心肌酶偏高,会有什么症状呢? 心肌酶升高常见于心肌炎和急性心梗,心肌炎是心肌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的炎症,症状和心肌损伤的程度与面积等相关,轻重不一,轻者几无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常是前驱症状,心肌炎的症状是: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昏厥等;重者可猝死,或者转化为心肌病,心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诊断心肌炎也不是只根据心肌酶一项,还要有相应的临床症状,比如胸痛,心慌,呼吸困难等,而且医生还要有相关的体检体征,除了这些还需要心电图的检查证据,比如心肌损伤的表现和心律失常等,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作心脏超声检查心脏大小和心功能。如果现在有症状最好马上进行对症治疗,病情可不能耽误。 新生儿心肌酶高的后遗症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心肌酶都会高于正常成年人,所以,这点是在检测新生儿的心肌酶时候需要注意的。然而,对于新生儿心肌酶高的情况下,大家都会关心会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什么后遗症。下面,就由小编简单为大家介绍下,新生儿心肌酶高是否会有后遗症吧! 目前,心肌酶谱是评价“心肌损伤”的一个指标之一。新生儿心肌酶高,一般提示心肌受损,在心电图、心脏超声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危险,也不会有后遗症,建议定期复查即可,必要时可以口服或静点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 我们需了解的是,一般情况下,在缺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阻等情况下,就会出现心肌酶谱增高。而医院检查心肌酶谱是想了解,新生儿出生缺氧时,是否存在心肌损伤的情况。 但是,新生儿本身正常的心肌是会略高于成年人的,因此,如果只是轻微偏高;那么不必担心;如果超过1倍以上,则应该有心肌损伤的问题。而关于后遗症,如果高出两倍,那么只要及时治疗,并什么不良后遗症,而且恢复也非常好。 小孩心肌酶高吃什么药 小孩心肌酶高一般常见于心肌炎或心肌损伤等心肌疾病。那么,小孩心肌酶高应该怎么办?可以吃些什么药? 现在临床常见的有轮状病毒腹泻引起的心肌受损或心肌炎。是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病变。如果心电图正常一般问题不大,可以用1,6-二磷酸果糖静脉点滴及配合其他营养心肌治疗,一般治疗1周后复查心肌酶。临床上1周治愈的占多数,而且对将来没影响。 大多数小孩心肌酶高,发生在病毒感染之后,可能是感冒或发烧造成的心脏功能异常,多见于病毒感染侵犯心肌有关的。这种情况,应注意最近有无病毒感染,感冒等症状,体温如何,平时可注意休息,多喝水,均衡营养,营养心肌治疗,一般可用果糖,VC,辅酶Q10等治疗的,预防感冒,定期复查心肌酶谱。 心肌酶高一般是由心肌损害,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缺血缺氧造成的,建议尽快做治疗。 除此之外,在平时,小孩也应多吃水果,比如苹果、香蕉、山楂等。苹果可生津止渴、和脾止泻;香蕉清热润肠、降压防痔出血;山楂可扩张血管、降低血脂、增强和调解心肌,有防止冠状动脉硬化的作用。
虽然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为了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1)应注意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在妊娠早期保健,如积极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及一些有害物质。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服用对胎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如抗癌药、甲糖宁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注意膳食合理,避免营养缺乏。防止胎儿周围局部的机械性压迫。总之,为预防先天性心脏病, 就应避免与发病有关的一切因素。 (2)在怀孕早期(3个月之前)尽量别在电脑前微波炉等磁场强的地方坐太长时间因这时的胎儿还不稳定各个器官还正在成形阶段很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 (3)不要接触宠物因宠物身上的细菌及微生物也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