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好大夫”四年多,在不刷好评不宣传的情况下,虽然投票不多,但一直保持着100%的满意度。就在近几天,却收到了第一个差评。一位母亲带着牙齿外伤的女儿到门诊咨询正畸,修复,外科相关问题,并要求拆除外伤牙的松动固定。在我解释了正畸相关问题并告知其他不在我的专业范围内无法解决后,患者表示不满,虽然咨询过程将近半小时,仍在数天后给出差评,把我总结为“态度非常差”,“不负责任”。我们先暂且不评价这篇差评的真实性,站在患者的角度,如果一定要把医疗看成服务行业,或者像这位母亲在诊室里说的“我们花钱挂了号,就是要解决问题!”,这次就诊确实不能令她满意。但是,很多情况下一个医生解决不了所有问题,A专业的医生也确实很难对BCDEF专业的问题做出解答。在这篇文章审核期间,好大夫网站通知我患者主动致电取消了差评,原因不得而知。患者花了钱花了时间得到的结果却不满意,这种情况在临床说并不少见。那么,看牙真的有这么难吗?其实并没有。这些矛盾很多时候来自于患者的不了解不理解,当然也有我们的科普宣传做的不到位不全面的原因。在这里我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感受写出来,希望能对大家将来的就诊有所帮助,尽量减少医患的矛盾和摩擦。挂号指南看牙,首选要选对科室挂对号。对于患者朋友来说,看牙无非就两种选择,一是公立医院二是民营诊所。相对公立医院,民营诊所的医生多为全科医师,分科往往并不十分严格,一些中高端诊所还配有客服或咨询师,会提前了解患者情况并推荐相应的医生。在这些诊所就诊,除了收费较高外,体验往往不错。而在公立医院,对于“口腔科”的设置,往往五花八门,令人找不到头绪。先说科室设置相对简单的综合医院。对于大部分的综合医院,一般直接设置“口腔科”,洗牙补牙拔牙镶牙可在这一个科室完成。在一些规模较小的综合医院,不设“口腔科”而将相关治疗归入“耳鼻喉科”。另一些规模较大的综合医院口腔科,还会再细分科室专业。一种分科形式是分为治疗和矫形两大科室。“治疗”一般包括补牙洗牙拔牙,“矫形”包括正畸,修复,种植等;还有一种则直接细分为牙周,牙体,外科,修复,正畸等,与专科医院设置相仿。另外一些医院分科特殊,如北大国际医院参照国外设置,将口腔科分为“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一般处理颌面部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问题,如肿瘤,外伤,先天畸形等;“口腔科”则处理牙体牙周修复正畸等问题。说完综合医院,再来介绍一下分科繁琐的口腔专科医院。北京有两家专科口腔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和北京口腔医院。目前北大口腔的大部分号源可以在“北大口腔医院APP”进行预约,初衷是为了方便患者就诊,但APP上十几个科室的设置往往让第一次使用的患者摸不着头脑,好多朋友都问过:你们医院的APP到底该怎么用啊?注意,以下是使用北大口腔APP的正确姿势!我们以预约总院号源为例,下载北大口腔APP后,选择预约挂号,可以看到总院和下设五个门诊部(图1),我们选择“北大口腔医院总院”,可以看到“预约挂号须知”(图2),请您花一分钟浏览须知,以免出现预约了号无法就诊的情况(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具体介绍)。点击“确定”后,可以看到所有可预约的专业,有12个之多,而且大多数专业下还有数个不同的科室。 图1 图2以“牙体牙髓专业”为例(图3),下设有“牙体牙髓科”、“特诊科牙体牙髓门诊”、“口腔预防保健科牙体牙髓门诊”等5个科室,到底该选哪个呢?其实这5个科室都有专业的牙体牙髓医师,对于患者来说只是这些医生在不同的科室工作,都可以解决相应问题,治疗收费并没有差别,您选择其中任何一个科室都可以。 图3那么“牙体牙髓专业”到底解决什么问题?“牙周科”能做什么治疗?“颞下颌关节”又是指的那个部位呢?我用下面一张图表来解答。除表上列出的各个专业外,北大口腔医院还设有急诊科,主要处理急性牙痛,牙外伤,颌面部外伤等急症。请大家注意,对于需要多次复诊的情况(如根管治疗),急诊科一般只做第一次处理,后续就诊还需要您到门诊挂相应科室号。而且夜间急诊无法拍片,有些情况难以处理仍需门诊检查。所以,对于没有那么“急”的情况,千万不要因为不想耽误白天上班或上学就来急诊就诊,也请把急诊资源留给那些真正需要处理急症的患者朋友。对于这些科室,挂号难度存在差异。一般,牙周科,儿科,黏膜科和关节科挂号相对困难。北大口腔APP每天中午12:00开始放号,如果总院预约已满也可考虑分支机构,具体挂号方式见下图(图4)。 图4医患沟通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即使同一症状(比如“牙疼”),也可能需要到不同的科室就诊。这时如果拿不准可以先打电话或到导医台询问,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沟通”的问题。其实,不管是在挂号还是在看牙就医的过程中,都需要医患双方良好的沟通。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位老大爷跟导医台说自己想“补牙”,导医的护士告诉老大爷补牙要挂“牙体牙髓科”,但牙体科看了却说应该要去修复科,为什么?原来老大爷要“补牙”的意思是“这颗牙掉了要补上”,其实是大多数患者理解的“镶牙”,当然要看修复科了。如果医患双方再多说一句,这场误会就能避免了。有个朋友给我讲过他拔智齿的经历。这位朋友听说智齿一般是长歪的牙齿,会疼,还可能会把其他牙齿顶坏,正好自己有一颗“长歪的牙”,自然就是智齿了!既然智齿危害这么大,就挂了口腔外科的号拔智齿。医生说这颗智齿长得还不错,反复跟他确认是否要拔“智齿”,他十分坚决要求拔除,医生手起牙落,“智齿”很快拔掉了。可是等麻药劲儿过去,他再张嘴一看,不对啊,“智齿”还在!这又是为什么?我检查了一下,发现这颗所谓的“智齿”其实一颗长歪的尖牙,俗称“虎牙”。因为缺乏沟通,又产生了误会。当然,不是所有的智齿都会长歪,自然也不是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除。对于长歪的牙齿,不要想当然地将其拔除,通过正畸治疗让它“改邪归正”才是正确的选择。了解正畸的朋友都知道,牙齿矫正的疗程比较长,往往要2年以上,且要多次复诊,在这个过程中,医患双方的沟通交流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正畸初诊咨询患者,医生一般开始会问“您觉得牙齿有什么问题”或者“您有什么想要改善的”,大部分患者会说自己觉得牙齿不齐,龅牙,有牙缝,嘴巴突,下巴小或者“地包天”等等,这样一个愉快的咨询过程就开始了。而极少数患者会怼医生“我有什么问题你看不出来吗?!”或者“我是医生还是你是医生?!”。难道医生真的看不出患者牙齿存在什么问题吗?当然不是。询问患者自我认为牙齿有何问题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患者关注的重点,而是了解患者对正畸效果的预期以及这种预期是否可以通过正畸治疗实现。比如有位患者拿着某女明星照片到门诊,说这位明星称自己只做了正畸治疗就达到整容般的效果,要求戴牙套达到相同的疗效,这显然是难以完成的。如果不经沟通,医生想当然地认为只解决牙列拥挤问题就可以,患者是难以满意的。再比如骨性下颌后缩的患者,希望通过正畸治疗把下巴“做出来”,这种情况单则会推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正畸门诊另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患者咨询过一个医生后觉得不满意,又去问其他医生,结果发现咨询的医生越多,得到的方案越多,更加拿不定主意了。这又是为什么?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中讲解。
双颌前突面型是中国人群中较为常见的面型,这种错颌包括两种类型:单纯的双牙弓前突,即牙性双颌前突,此类较为多见;上下颌骨前突为主而牙弓的前突并不明显,称为骨性双颌前突,此类相对少见。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牙性双颌前突的表现。 从面部外观来看: 首先,从正面看,双颌前突患者在唇部放松时往往表现为开唇露齿,在闭嘴时可能表现为颏部肌肉紧张,部分患者还可能表现为露龈微笑。 其次,从侧面观,双颌前突患者表现为上下唇的前突及外翻。中国人往往颏部发育并不发达,后缩的颏部在视觉效果上加重了这种前突。 从口内的牙齿状况来看,牙性双颌前突患者牙齿的拥挤情况往往并不严重,而更多地表现为前突,也就是“唇倾”。 牙性双颌前突可以通过正畸治疗得到很好的矫治,明显改善患者的正面及侧貌美观。
中国的孩子,很多时候是充当一件容器,被家长填塞入各种好的东西——好的食物、好的玩具、好的用品、好的教育、好的环境,以为这样就能幸福健康快乐。于是,正畸也就遗憾的被当成一种填塞物。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正畸治疗完全是医生的事,每个月只需要在各种补习班的间隙抽空带孩子看一次,就像交水电费一样的例行公事,剩下的事情就可以完全不管了。我深深的怀疑这样做下来能获得怎样的矫治效果。 正畸决不是一个被动灌输式的东西。在漫长的矫治及保持过程中,只有孩子主动参与其中、积极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即使孩子由于年纪小、不能明白正畸的重要意义,至少家长应该有足够的重视。诚然,正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为了牙齿、颜面外表美观的需要,但是外表美观难道不重要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由人的外表所传达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已是毋庸置疑。而对于孩子来说,在其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青春岁月中,由牙齿、颜面的协调美观而表现出的整洁、健康、自信、阳光的精神面貌,是其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本,远非上几节课就能收获到的。 而在正畸的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孩子踏踏实实的配合,否则就一定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孩子连每月一次的复诊时间都不能保证,矫治过程又怎能顺利呢?有的孩子不认真刷牙,导致牙齿出现脱矿斑块、甚至发生龋齿;有的孩子吃饭时不注意保护粘在牙面上的托槽、使矫治器频繁损坏,矫治进度受阻;有的孩子不按要求佩戴矫治辅助装置,使疗程大为延长、疗效大打折扣;有的孩子不认真戴保持器,使得本已矫正好的牙齿又再复发、前功尽弃……而这些都不是医生或者其他人能代替孩子去做的。 当然,这对孩子来说是一项负担,但绝不多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在各种生活事件中完成性格的培养。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守时、规律的生活,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不急于求成,要学会担当责任,要知道未来的收获来自于今天的点滴积累、而未来的失败是由于今天的懈怠,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听取有益的建议……不敢说正畸过程能够培养这些品质,但至少对此是个检验。因此,如果您的孩子正在接受正畸,请不要让他成为正畸的局外人,请和他一起做正畸的参与者。
睡眠打鼾和憋气是由于睡眠时软腭和舌后坠造成的。目前,主要有三大治疗方法:1、呼吸机(CPAP);2、腭咽部手术(适用于软腭肥大的患者);3、口腔矫治器(适用于下颌后缩且为轻、中度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 目前,尚无一种能“彻底根治”该疾病的方法。从经济、实用且风险小的角度。全世界均首选口腔矫治器。全军口腔疾病诊治中心现开展针对这类疾病的诊治工作。 我中心采用个体化的阻鼾器,患者戴用这种阻鼾器后,下颌被动固定于适当的前伸位置,带动颌骨和舌根前移,扩大了狭窄的腭咽,舌咽部气道,从而提高了通气量,改善供氧,消除或将低鼾症,提高了睡眠质量。患者戴用这种阻鼾器后,下颌仍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运动,但不会返回原位。治疗简单、无创,戴用舒适,价格低廉,疗效良好,是一种新型软垫式口腔阻鼾器。 欢迎广大患者来中心诊治,我们将以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诚挚热情的服务为您开启的高效、美好生活的大门!
这是位成人牙周病患者,伴有中度牙周炎,来诊时左侧乳尖牙滞留(可惜未照相记录),同侧恒尖牙、双尖牙易位。患者要求解决牙隙及进食塞牙问题。经过我们一年多的牙周综合治疗及正畸治疗,牙周状况得到了控制,牙隙和塞牙问题也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患者对治疗结果感到很满意。
正畸最合适的年龄是什么时候?我这个年龄还能正畸吗?其他医生说我们孩子正畸晚了?临床上丛医生经常能听到这些问题,这篇科普文章就来帮您确定什么年龄正畸最合适。0-4岁:真的不太适合正畸,主要原因在于孩子根本不能有效配合,请不要让孩子、家长、医生遭罪了。4-5岁:乳牙期矫治的黄金时期,如果检查存在前牙兜齿、后牙咬合等问题,在孩子能配合的情况下,这个阶段是乳牙期矫治的最佳时间。6-7岁:上下前牙开始替换,绝大多数情况下观察即可,不需要干预。8-10岁:牙齿替换阶段矫治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一定要找正畸专业医生看一下,如果存在影响咬合功能或面部发育或牙齿替换的问题,是可以在这个时期及时有效进行干预的。11-13岁:全口正畸治疗的开始年龄段。一般这个年龄段牙齿替换完成,孩子小学快毕业或刚上初中,有合适的时间进行正畸治疗,比较适合开始全口正畸治疗。14-25岁:14岁的孩子和20多岁的成年人牙齿位置、形态区别不大,但是在矫治时长、费用上会有明显的区别,可以参考自身的时间安排和正畸医生意见选择开始正畸时间。26-45岁:存在牙周炎、牙体问题的概率变大,在正畸之前需要进行牙周、牙体检查,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牙周检查,这一年龄段的女性患者,面型矫治结果因为生理性变化多了一些不确定性。46-60岁: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美观需求进行矫治,矫治前提是没有牙周炎或牙周炎经过治疗后稳定。60岁以上:矫治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修复或种植治疗,矫治方法倾向于局部矫治。正畸是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所以每个人的最佳正畸年龄需要专业正畸医生结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判断。4-5岁、8-10岁、11-13岁这几个黄金阶段应该及时面诊确保不错过最佳的矫治时机。
无论正畸医生们如何努力的科普,很多患者在听说矫正牙齿要拔牙的时候,仍然是一脸懵。尽管反应相同,但是大家的纠结点往往各异,归结起来主要有这三类:1、拔牙的必要性;2、拔牙这项操作的可接受性;3、拔牙的远期影响。要想正畸顺利走下去,我们得试着解开这些精神内耗。1、为什么要拔牙?拔牙的必要性其实不难理解,本质上就是解决间隙问题。颌骨/牙弓的空间有限,容纳不下所有牙齿,于是便产生各种牙颌畸形,最常见的是拥挤(牙列不齐)和前突(龅牙)。而要解决,首要的就是去掉几颗牙齿,使剩下的牙可以正常排列。拔牙矫治占多数按是否拔牙来说,正畸方案无非两类:拔牙矫治和非拔牙矫治。有些患者牙齿拥挤的程度不大、甚至本身就有很多间隙(牙缝大),那当然是不需要拔牙的;但事实上我们在正畸门诊中遇到的,大多数都是拔牙矫治病例。其原因一方面是人类进化的趋势:现代人食物日趋精细、咀嚼力减弱,因此相对于原始人,咀嚼器官整体上处在一个退化进程,颌骨逐渐变小、而牙齿的数量没有减少,于是产生牙量-骨量不调,牙齿排列拥挤或前突的情况非常常见。另一方面就是人种的差异:西方人普遍颌骨宽大、脸型比较平直,拔牙病例相对少;而东方人颌骨窄小、下巴短、嘴突的比例高,因此拔牙病例占比也高。拔牙以外的选择除去拔牙矫治以外,有时也可以采取其它措施来解决间隙不足的问题,常用的例如扩弓(向两侧增加牙弓的宽度)或者后推磨牙(向后增加牙弓的长度)等,但由于颌骨解剖结构的限制,其可获得的间隙量有限,因此多用于程度较轻的病例,或者有明确的适应症(例如本身牙弓狭窄、或某些原因造成的磨牙前移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像扩弓或后推磨牙等方案,操作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轻松愉快;因此即使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但从操作难度、效果的确定性、疗程、患者体验、风险和并发症等方面综合考虑,拔牙矫治也往往都是更好的选择,除非确实存在某些不适合拔牙的情况。生长发育并不能解除牙齿拥挤对于青少年患者,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在生长期,牙齿拥挤的问题会随着颌骨的生长而自行缓解,所以不需要拔牙。愿望很好,但事实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牙槽骨及牙弓主要是随着上下颌骨的生长、整体向前向下移位,牙槽骨内部空间的增长有限,而且其增长的部位位于牙弓后部(可以认为是给智齿预留空间),因此对于牙列内部的拥挤问题并没有很大帮助。但生长发育对拔牙方案的制定也不是毫无影响的。比如某些下颌发育不足(下巴短)、嘴突的孩子,随着下颌的向前生长,有可能面型的突度会逐渐减小;如果采取拔牙矫治,则会面临前牙回收过多、面型过于凹陷的风险。因此专业的正畸医生都会综合考虑孩子的生长发育趋势,而不是盲目决定拔不拔牙。拔牙矫治作为一种正畸手段,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改进与完善而逐渐成熟,有大量的理论及实践依据;就好像用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一样,并不是哪个医生自己心血来潮想出的点子。对于具体方案固然需要仔细斟酌讨论,但对于拔牙矫治这一概念,完全不必反应过度。2、无法自拔的痛?所谓知易行难。很多人就算理解正畸拔牙的意义,心理上还是抵触的。为什么呢?怕疼!影视文艺作品里常对拔牙有不着边际的渲染、借以营造恐怖气氛。而更为切近的心理阴影多数来源于自己或周围熟人的拔牙体验。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拔乳牙的经历;而对成人来说则往往是拔智齿。它们殊途同归的指向一个字——疼!但这些场景,跟正畸拔牙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拔乳牙,因为牙根基本都吸收掉了、牙齿已很松动,所以很多时候不打麻药、而只用表面麻醉,麻醉效果有限,因此拔的时候难免还有些疼。多数孩子其实是三分疼痛、七分惊吓。而各人耐受力不同,不排除有的孩子确实感到很疼,从此留下心理阴影。但正畸拔牙一定是局麻下操作,足够让孩子在无痛状态下拔牙,跟拔乳牙是不一样的,不用提心吊胆。而成年人智齿的拔除确实属于一项复杂操作。有些患者智齿难度大,不仅拔的时候备受折磨,拔完之后还要经历肿痛、发烧等的煎熬。拔智齿拔到怀疑人生的不在少数,这时再听说正畸拔牙,难免要打退堂鼓。但事实上,正畸拔牙和拔智齿在难度、创伤范围、风险和并发症等方面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正畸减数牙一般是前磨牙,通常是正位、萌出完全、牙根相对较细,比拔智齿要容易很多(从收费标准上也可见一斑)。用面对拔智齿的敬畏之心来面对正畸拔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还有很多人被一些极端案例、比如“拔牙后死亡”等吓到,这就需要仔细分析。首先这是极小概率事件,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比如即使看到熬夜刷手机猝死的新闻,你也未必会立刻放下手机去关灯睡觉。其次,医学上的因果关系是非常严谨的概念,并不是两件事先后发生,就一定存在因果关系。在所谓“拔牙致死”的案例当中,拔牙往往只是一个背景事件,真正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基础疾病、感染、药物过敏、窒息、血栓等等,笼统的说因拔牙而致死是不负责任的,由此而盲目的恐惧拔牙也是不科学的。那么是否有纯粹因为拔牙而死亡的病例呢?我想大约也是有的,就好像我也相信有外星人存在一样。因此,对于拔牙这项具体操作,去找专业的口腔外科医生就诊、听取专业意见才是明智的做法;万一确有某些特殊问题不适合拔牙,也可以再回来跟正畸医生沟通,寻求非拔牙矫治的可能。3、那些拔过牙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很多人担心正畸拔牙会有远期的负面影响,这类高瞻远瞩的声音往往来自家里的长辈,比如——拔牙之后,其它牙齿会不会松?常见句式如:“我(或某某)当年就是因为拔了颗牙,连带好多牙都松了,最后只好都拔掉……”看似无法反驳,但其实是颠倒了因果关系。请问您最初为什么要拔那颗牙呢?肯定不是因为做正畸吧,想必是它本身就病变严重无法保留了。所以真正的事实应该是:某颗牙齿病变严重(往往是龋病或牙周炎)以至必须拔除,而此类疾病通常不只是累及单颗牙;在拔牙之后仍未吸取教训、不注意口腔健康维护,以至于病变范围进一步扩大、最终致使多颗牙齿拔除。拔牙本身并不是罪魁祸首,而是口腔基础疾病发展的结果。从另一方面讲,牙齿能够坚固而不松动,是依靠牙槽骨的支持作用,而不是靠相邻牙齿的支撑。有些老年患者口腔里只剩零星几颗牙,但其牙周健康维护得好、牙槽骨强健,剩余的这些牙齿也依然能够坚固。相反,有些患有侵袭性牙周炎的年轻患者,牙齿排列紧密、一个不缺,但牙周组织大面积受损,发展下去,牙齿往往整批的松动脱落。所以说,牙齿是否松动,与剩余多少颗牙、牙齿之间是否紧靠是没有关系的。况且,即使拔牙矫治,正畸过程中也是要通过牙齿移动、逐渐关闭拔牙间隙,最终相邻牙齿也是紧密接触没有空隙的。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可能拔牙的间隙关不上呢?不能说绝对没有,但肯定是很小概率的事件。生活中有很多更值得担心的事情,就别为这个胡思乱想了吧。牙齿数量少了,吃东西会不会困难?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首先,牙齿数量够不够用,这要看背景。好比孩子学英语,多少词汇量才够呢?要看孩子所在的区、所在的学校有多卷,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在茹毛饮血的原始人时期,由于食物粗糙坚韧,需要全部32颗牙齿来发挥最大的咀嚼效力,牙齿数量的减少确实可能影响进食能力,甚至进一步导致个体被自然选择所淘汰。而现代社会食物已经相当精细,完成进食功能并不需要那么多牙齿参与,进食的快慢更多是由于个人习惯或个性。如果硬要纠结牙齿数量,那正常人一生当中也不是固定的。在6岁以前的乳牙期是20颗牙;6岁左右第一恒磨牙(六龄齿)萌出、成为24颗牙;接下来的几年里乳牙依次替换、至12岁左右乳牙全部换成恒牙,这期间除了短时期的新老交替、青黄不接以外,牙列始终保持在24颗牙;紧接着第二恒磨牙萌出,成为完整的恒牙列28颗牙;在20岁左右如果智齿顺利萌出,那就是32颗牙,但很多人智齿已拔除,或者完全埋伏于牙槽骨内,所以一般认为除智齿外的28颗牙就是正常的恒牙数量。而拔牙矫治后剩余24颗牙(除外智齿),相当于从6岁(六龄齿萌出)到12岁(第二恒磨牙萌出前)这段时期的牙齿数量,比6岁前的乳牙期还多4颗。回顾你前半生的吃饭史,有没有觉得从五六岁到十二三岁期间,随着牙齿数量的增加、进食能力不断提升、不断解锁新的吃饭技能和食物种类?相信是不会的。就算在20颗牙或24颗牙的年纪,该吃的东西也一样都不会落下。再进一步说,影响咀嚼效率的根本因素,是上下牙齿的咬合接触关系,而不是牙齿的数量。很多时候,牙齿排列错位会使上下牙齿无法达到理想的咬合接触,而通过拔牙正畸使牙齿排齐、咬合关系改善,反而会提高咀嚼效率。因此担心拔牙后咬合功能会不好,那是本末倒置了。总之,牙齿的数量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牙齿是否排列在理想位置、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如何,才对美观和功能影响最大。拔牙矫治也许免不了一时的痛,但换来的是长久的健康和美。因此与其整天纠结拔牙的苦痛,不如憧憬一下正畸将要带给你的焕然一新的改变吧!(文中病例图片均来自陈桦医生临床病例资料,未经允许请勿转发)
正畸拔牙有后遗症吗?为什么我需要拔牙?拔牙之后其他牙齿会松动吗?拔牙疼吗?拔牙的间隙能都关闭吗?这是正畸治疗中经常被问到的几个问题,今天我就来科普正畸拔牙的两三事。首先要明确的是正畸治疗中拔牙矫治是一种常规的方法,大概60%-70%的患者都是需要配合拔牙矫治的。为什么我需要拔牙?决定拔牙矫治的原因主要有:【牙齿拥挤程度】、【牙齿或唇部前突的情况】、【个别牙缺牙导致的咬合问题】等,这些问题越严重拔牙矫治可能性越大。拔牙之后其他牙齿会松动吗?每颗牙齿是由周围的骨组织和软组织支撑的,牙齿的空间位置和周围组织都是相互独立的,所以拔除的牙齿对周围牙齿的稳定性是没有影响的。正畸拔牙有后遗症吗?我能想到的也只是牙齿拔除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不舒服,矫治开始阶段大笑时会暴露缺牙的位置而已。至于“牙套脸”、“黑三角间隙”这些问题简单来说不是因为拔牙矫治造成的,具体原因之后科普中还会提到。拔牙的间隙能都关闭吗?拔牙矫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供矫治的空间,既然要用到这些空间,我们正畸医生一般担心的是空间不够用,而不担心空间太多关不上。只是在拔牙间隙关闭的后期由于牙龈或者骨组织的堆积可能出现关闭变慢的情况。总之,专业正畸医生的矫治原则是能不拔牙就不拔牙,但是如果要拔牙,肯定是有必要的。
正畸咨询是正畸最开始的一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这么重要,第一次咨询的要点是什么呢?这篇科普中,丛医生作为一名给上万名患者咨询过,治疗完成患者上千例的拥有10年正畸经验的专业正畸医生,将自己从患者咨询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咨询宝典分享给大家。正畸咨询您能得到的信息正畸大体方案、治疗时间、费用、流程:这些问题医生肯定会主动答复您,但是绝大部分都会加上“可能”、“左右”这些不确定的字眼。10分钟不到的检查,就说您这种情况100%怎样怎样,换谁也不会相信。当然如果一名医生咨询时对您的大体方案需要的考虑时间都比较长,是有必要怀疑他存在经验不足的可能。正畸咨询您需要提醒的问题专业正畸医生,在咨询的时候很可能会忽视一些龋齿或单一牙齿形态畸形的问题,一方面因为有些龋齿本来部位比较隐匿,另一方面正畸医生的想法更全面而容易忽视细节,所以您可以提醒正畸医生为您看一下有没有龋齿等牙齿问题。正畸咨询之前的准备工作必要:洗牙+牙周检查(特别是30岁以上的患者,儿童青少年洗牙即可):牙周组织健康是正畸治疗的基础,咨询前牙周状况的检查治疗可以为您节省正畸正式开始前的准备时间。颞下颌关节的诊断:特别是存在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正畸咨询时颞下颌关节医生的诊断可以作为参考。耳鼻喉专业医生的诊断:对于有口呼吸习惯的青少年患者这一诊断结果可以给正畸医生作为参考。面部美观的主观感觉:对于自己面部美观的要求越具体正畸咨询越有效率。非必要:X线片、模型、照片:除非有缺失牙、阻生牙等特殊情况,绝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提前准备这些资料补牙、拔智齿或其他除牙周治疗以外的的牙齿治疗:正畸医生后续会根据您的具体正畸方案指导您哪些牙需要拔除、哪些牙需要治疗其他正畸医生的方案:不同的正畸医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咨询的目的之一也是您对医生的选择,更信任哪个医生就从哪里确定最终方案。希望这篇宝典能让您的正畸咨询更有效率更有收获!
首先来看一下真实的牙齿面型的变化看到牙齿这样的变化,很多患者会感叹正畸医生是魔术师吗?牙齿怎么在正畸医生的手中发生这样的变化呢?现在由我来为您揭秘这一过程。正畸的治疗一般来说分为牙齿排齐阶段(6-12个月)——间隙关闭阶段(12-18个月)——精细调整阶段(3-12个月)牙齿排齐阶段顾名思义就是牙齿由不整齐变为整齐的阶段,牙齿在托槽+弓丝或隐形矫治器的作用下受力发生移动,这一阶段的正畸弓丝一般是由镍钛合金制作的,这种合金具有形状记忆,所以可以持久对牙齿加力,而隐形矫治则通过每副矫治器的微小形变对牙齿加力。间隙关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于拔牙患者或者有牙间隙需要关闭的患者进行的,在这一阶段牙齿间隙慢慢在力量作用下变小直至关闭。精细调整阶段牙齿排齐或拔牙间隙关闭之后不是正畸治疗就接近结束了,但是可能某些牙齿的位置或咬合还有小的瑕疵,就需要在精细调整阶段做进一步调整,这样正畸治疗结果才趋于完美。 每个阶段的治疗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正畸治疗是一个与时间共舞的连续治疗过程,请您耐心等待,牙齿变化会经常给您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