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视手术也在不断改进,现在越来越多的近视朋友选择通过手术摆脱近视,并获得清晰稳定的视力。但是还是有很多近视的人不太了解近视手术具体的方式,存在无从选择的情况。今天,我简单科普一下目前常用的几种安全可靠的角膜屈光手术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做出科学选择。微创全飞秒手术这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激光手术,无瓣、无声、无味,手术过程短,手术时间双眼仅需5分钟,没有激光打磨噪音,也没有激光引起的烧焦味,全程无痛感。因为不需要掀开角膜,所以不用担心眼外伤引起角膜瓣移位或脱落的风险,角膜更稳定,角膜神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干眼反应轻,术后视力预测性好。矫正范围:在角膜形态良好且厚度允许的范围内,可全矫近视50~1000度,散光50~500度。缺点:对医生来说,手术切口微小,对医生技术要求高,经验丰富的医生切口可以小到2毫米,且要求医生术中操作轻柔、熟练、到位。医生经验不同,术后视力恢复快慢差距较大。切除手术透镜需要一个10-20um的基底,对角膜厚度要求较高。从技术上来说,全飞秒没有节省角膜的模式,对术前患者的度数和角膜条件要求严格。患者在术中须主动配合注视40秒,所以术前需要一定的固视训练。半飞秒手术也称飞秒全激光手术,安全、无痛,术中先通过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再通过准分子激光打磨角膜基质层,再复位角膜瓣。手术过程无痛,可以闻到一股焦味,术后角膜瓣会自动愈合。优点:集飞秒激光的术中安全可控和准分子激光的个性化设计于一身,矫正范围更广,是角膜屈光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患者不适合全飞秒手术,但是可以做半飞秒手术,如远视、老视、一定范围内的薄角膜、高度数、高散光等患者。半飞秒可以做更多的个体化方案,包括Q值优化、非球面切削模式、节省角膜组织方案、角膜地形图引导个体化、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老视治疗LBV等。缺点:相比无瓣的全飞秒手术,半飞秒手术需要制作角膜瓣,因此有角膜瓣移位的风险。也就是说,术后万一角膜切口处受到较大力量的撞击(当然这种可能性也是非常小),角膜瓣有裂开的风险,一旦发生则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另外,半飞秒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也相对全飞秒偏高。准分子激光手术(LASIK或LASEK)传统LASIK手术,术后同样可以获得清晰的视力,但因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板层刀制作角膜瓣,可能会有痛感和短暂视物模糊。存在一定的游离瓣风险及术后外伤角膜瓣容易移位等风险,现在选择这种方式的患者也越来越少了。LASEK手术,又称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asek手术解决了Lasik视为禁忌症的一些问题,为部分中低度近视眼,角膜厚度相对较薄的患者带来了矫正的希望。另一个好处是:手术过程中没有实际切开角膜保护层,角膜瓣在术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完全消失并与角膜融为一体。因此,Lasek手术更适合经常进行激烈的运动的人。缺点是:术后病人有疼痛,但较PRK轻;视力恢复较慢;偶有角膜上皮下混浊。对于角膜薄又有摘镜愿望的人士无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一种手术方式都各有优缺点,不存在一种术式能完全颠覆其它所有的术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手术方式供患者选择。对于青少年朋友而言,注重户外运动,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对于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才是根本的方法。左绪宏简介左绪宏,眼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烟台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各种类型角膜屈光手术及斜弱视诊治。师从我国著名眼屈光学及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赵堪兴教授,多次参加国际及国内专业培训及手术。在视觉发育及斜视病理方面有深入研究。多次在国际及全国眼科大会上进行专业演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级基金多项,发表中文核心论文9篇,中华系列杂志3篇。
做一名眼科医生20多年了,每天面对众多因白内障就诊的老人,也成功地为上万名白内障患者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但是在工作中还是会常常遇到一些老人因科普知识缺乏,偏听偏信不实广告,或被传统观念误导而耽误手术时机,酿成终身遗憾。每每碰到这些病例,除了积极地挽救他们的视力外,更多的是想要将白内障的科普知识传播给更多的患者朋友,使他们不再被白内障困扰,早日重见光明。1、什么是白内障?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眼病,是由于人眼晶状体变混浊引起的视力障碍。人的眼睛犹如一部照相机,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如果镜头脏了或磨损了,就会影响光线进入相机,难以得到良好的图像。同样道理如果人眼晶状体变混浊了,人们就会感到视力模糊,看物体变暗、变形、重影,甚至失明。医学上将这类由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下降称之为白内障。 现在社会已进入了老龄化时代,白内障患者越来越多,严重干扰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他们也常常为不能看清这美好的世界而懊恼,叹息,闷闷不乐。但是,庆幸的是,白内障不像青光眼,眼底病等,一旦患上就难以恢复视力,白内障是可以治愈的。 2、药物能根治白内障吗?唯有手术才能使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多年来,医学界对白内障的病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白内障的发生可能与年龄、遗传、紫外线过度照射、眼内某些炎症性疾病等因素有关,但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因此国内外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治疗白内障的有效药物,要彻底治好白内障,唯一的方法只有手术。但是很多白内障的患者由于惧怕手术,寄希望于滴各种广告宣传的所谓神奇眼药水,非但没有任何效果,长期点药还会导致药物性角膜炎,干眼症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滴眼液内含有防腐剂,过多使用就会损伤眼表组织,不但浪费了金钱,往往还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不少就诊的患者常为此后悔不已。 3、白内障手术痛苦吗? 很多白内障患者,谈手术色变,害怕手术失败会留给自己一个漆黑的世界,所以宁肯保留着那一线光亮,生活在一个“混沌”的世界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岂不知,如今的白内障主流手术方式:超声乳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可以让白内障在十几分钟之内消除,手术的原理是将混浊的晶状体核超声乳化吸除,再植入一枚人工晶状体,取代原有晶状体凸透镜的作用。随着眼科显微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已从传统的复明手术时代进入了屈光手术时代。手术的刀口从原来的8-10mm,缩短至2-3mm,无需缝合,无痛苦,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大为提高,所以说,白内障患者大可不必惧怕手术。4、做完白内障手术真的可以不花眼了吗? “我到底适合什么样的人工晶体?” 这是临床上很多患者关注的问题;更有患者说“大夫,我要放最贵的人工晶体!”,那么到底如何选择人工晶体呢?近些年来随着材料科技的进步,人工晶体的种类和功能也越来越多了,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视力需要。从材质上来分,人工晶体分为硬性和软性,硬性人工晶体需要6mm的手术切口才能植入,软性人工晶体 可以折叠后通过3mm的手术切口植入眼内;从功能上分,可以分为单焦点人工晶体和多焦点人工晶体,单焦点人工晶体仅能提供较好的远视力,看近就需要佩戴老花镜,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以获得理想的远、中、近全程视力,术后基本不用戴花镜了,特别适合平素有阅读习惯的患者,现在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很多人上了老年大学,学习书画,弹琴等,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做了白内障真的可以不花眼,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需要。另外,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和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以满足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需要,做白内障手术的同时植入散光人工晶体可以矫正原有的角膜散光,获得良好的视力。这些都属于高端的屈光性人工晶体,价格较普通的人工晶体贵,但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一定要在精确地测算以后才能个性化的选择最适合的一种人工晶体,因此人工晶体不是越贵越好,适合才是最好的。 5、白内障非得熟了才能做手术吗? 临床上常有患者完全看不见了才由家人搀扶着到医院来手术,我们就问他为什么才来啊,他们大多的反应就是:“白内障不熟不能做啊!”,的确,多年以来“白内障要等到成熟才能做手术”这个观念已根深蒂固地印在人们的心中了,但现在看来,这个观念显然已过时了,以前是由于技术和设备的落后,白内障手术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所以为了降低手术风险在完全成熟时才去冒险去做,而现在,白内障手术技术非常成熟和完美了,通过先进的超声乳化机器即可将白内障乳化吸出,患者完全不必在黑暗中煎熬,现代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是只要影响了生活质量就可以选择手术。白内障做晚了除了影响生活自理外还有什么风险吗?是的,白内障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晶状体膨胀可以导致前房变浅,影响房水循环导致继发性青光眼,眼压升高,引起眼疼,头疼,严重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很多患者不堪其扰而半夜挂急诊找医生,有的虽经手术摘除了白内障,但由于高眼压引起的视神经损害使得视力恢复不佳;还有的患者白内障到了过熟期,大量晶状体皮质外溢堵塞房角也会导致青光眼发作,不但承受了痛苦,还造成视力不可逆的损害而遗憾终生。6、白内障手术不住院安全吗?由于大部分白内障患者都是老年人,七八十岁的很常见,临床上时常也会碰到九十多岁甚至百岁老人,这部分人群多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甚至肿瘤等慢性病,即便没有这些器质性病变,那么他们的器官功能也几乎都处于老化状态,真的是“不堪一击”,白内障手术对其生理和心理方面其实是一个考验,所以术前详细的全身查体,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术中持续心肺功能监护,以及术后细致的观察和护理都是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关键要素。因此不能一概而论的说不住院手术就是好,相反为了老人的安全,选择技术设施条件好的医院,术后适当住院观察才是明智的选择。另外,术前清洁点眼3天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一旦发生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则后悔晚矣。林林总总想到这些常见的问题,分享给大家,希望更多 的老年朋友对白内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要继续在黑暗中等待,把握最佳手术时机,早日重见光明,享受美好晚年生活!(原文刊载于杂志[烟台老年]-2015)
周一上午7:30,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李元彬主任医师早早地来到了诊室,准备迎接周一这不可开交的门诊高峰,刚一进屋,就被一个矮小的佝偻老人拦住了,老人在孙女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挪动着脚步,但始终不肯松开紧攥着李主任的手,嘴里说着“求求医生了,求求医生了,让我这瞎老婆子看见吧”,边说着就要下跪了,李主任赶紧扶住老人,说“老人家,别着急,坐下慢慢说”。原来这位老人叫张秀娟,今年86岁,一辈子没少吃苦。挨过了旧社会,也迎来了新时代,如今人已到风烛残年, 膝下儿孙满堂,个个都工作满意、家庭幸福,本是该享天伦之乐、颐养天年的时候,可张大妈这几年,却过得越来越不舒心了。几十年的强直性脊椎炎,背驼的越来越厉害,原本一米六多的个子已缩的不足一米四了,这且不说,如今最让张大妈闹心的,就是这白内障。尤其是最近这三年多的时间,视力下降到连路也看不清的地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儿孙们孝顺,早就想给张大妈做做手术,花多少钱不在乎,可这几乎弯成了九十度的驼背,去了无数家医院,没有一家敢接手。 听完老人的故事,李主任仔细打量: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一头银发,满脸的皱纹诉说着她的饱经风霜,一双粗糙的手不时地擦着眼角的泪,看到这里,她的心被刺疼了,她一面耐心地安慰着老人,一面开始给老人详细地检查眼睛:双眼视力已下降至光感,白内障成熟期,晶体核硬达五级 ,眼底看不清。只有手术才能使老人家复明,可眼前这位佝偻的老人确实让她内心打起了鼓:白内障手术是个细致活儿,对显微手术技巧的要求极高。要在直径12mm的角膜上,做一个2.6mm的切口,然后把晶体的前囊,撕出一个5mm直径的洞,用超声乳化仪器,把晶体完全打碎,吸净,再植入一枚折叠式人工晶体,每一步,每一秒,都需要绝对的稳定,而张大妈连躺不能躺平,何谈完成手术呢?显微镜上百万,就为了看得更清,超声乳化仪上百万,就为了操作更稳定,手术时病人躺的床,大夫坐的凳子,都不允许有任何的不平。可就是在对手术条件要求如此苛刻的情况下,要对完全躺不下的孙老太实施如此精细的操作,难度可想而知。做了二十年白内障的李元彬主任虽然以善打硬仗、专治各种复杂白内障闻名,不做?张大妈就彻底失去了恢复光明的机会,烟台毓璜顶医院是张大妈诊治的最后一站,连日来奔走各个医院求医均被拒绝的张大妈内心已经濒临绝望,我们再不给她做,她就只能认命,回家摸黑度过余生。做?几乎站着做白内障,全世界恐怕也没有几例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当前医患矛盾不断加剧,万一有什么闪失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看着家属热切盼望的样子,看着张大妈空洞的眼神里散发的无助的微弱的光,李主任沉思了片刻,容不得纠结,紧紧握住张大妈的手说:“大妈,您放心吧,您来到了毓璜顶医院,就像来到了家,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让您重见光明”,并为她办理了住院手续。 下午6点多了,李主任坐在办公室里,脑海了不断闪现着张大妈手术方案:手术的难点一是患者是否能舒适的平卧,难点二是手术者能否有一个舒适稳定的坐位。既然老人不能平卧,那就要想方设法将他的头颈部和臀部垫上厚厚的棉垫,以达到和背部一个水平,李主任亲自到张大妈床前,模拟手术的状态,给老人铺垫上两床厚被子,让老人平卧了整整20分钟,老人也非常配合,躺着一动也不动,第二天上午又让张大妈试躺了一次才放心。来到手术室,巡回的程护士是一位很有经验的眼科专科护士,她为老人准备了舒适的超软海绵枕,垫在老人身下,1个,2个,3个,还不够,足足垫了5个枕头,老人舒服的平躺在手术床上,可还是不出李主任所料:由于老人头颈部枕了五个枕头,头位太高了,医生所做的手术凳升至最高处李主任双眼还不能够到显微镜,只有实施最后一个方案了:站着做手术,白内障手术需要手脚配合,左脚要控制手术显微镜的微调,右脚还要操控超声乳化仪,这可难为了她了,虽说以前遇到的复杂病例也不少,半站半坐的手术也做过 ,但是完全站着手术还是第一次。于是李主任屏住呼吸,将手术节奏放慢了,为的是确保万无一失,15分钟后,手术终于顺利完成,她也长长地松了口气。当第二天张大妈揭开纱布的瞬间,老人高兴地哭了,视力0.8,她终于看见了,也第一次看见了她3岁的重孙子的模样,看见了为她手术的李元彬医生,徐医生,还有为她护理的马护士,丁护士,看到了窗外格外蓝的天空。。。。老人笑了,笑的是那么的开心和幸福。。。。。。 手术完美无缺、大获成功的兴奋,如今都已成过眼云烟。张大妈重获光明,感激的老泪纵横的一瞬间,让一切付出和努力,都得到了最好的肯定和回报。 李主任说,生命的乐趣和意义,就在于不断的探索未知,在风险和机遇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的一名医生,就要担负起使烟台市广大眼疾患者重见光明的责任。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医院。 昨天的,已经过去,今天还要继续努力,迎接明天更大的挑战。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些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才知道斜视这个病是能治的,也有患者是亲戚朋友治愈后,经介绍才来接受治疗,以前虽一直知道自己有斜视,但因为对这个疾病了解甚少,不敢于医治。成人斜视患者常见的问题有:成人斜视(斜眼)可以治疗吗? 是的。治疗儿童斜视的一些方法也可以治疗成人斜视。治疗方法可包括三棱镜和手术。大多成人斜视可以获得成功的手术矫正。成人为什么会发生斜视? 成人的斜视既可以是儿童期斜视残余而来,也可以在成年后获得斜视。一名成人新发生的斜视可以是由全身疾病导致例如中风或肿瘤,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明确的原因。成人斜视矫正都是美容吗? 不是的。成人眼位矫正手术是基于几个原因。成人经常因为斜视发生复视致残。三棱镜或手术会改善复视和立体视。还有,斜视影响成年人的情绪,社交,和经济状况。矫正眼位可以“重建”眼位外观,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保险报销手术的费用吗? 成人眼外肌手术是重建手术(不是美容)。在我们当前国情条件下,社保不会覆盖成人斜视手术,一些商业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可以覆盖部分医疗费用。具体的报销政策要与相应保险的工作人员联系确定。成人眼肌手术有风险吗? 每个手术都有一定风险。对于斜视手术,最常见的风险是残余斜视和复视。大多斜视术后的复视是暂时的;然而,个别复视也可能持久不退。幸运的是,更严重的风险极为罕见。全身健康风险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而不同,我们常规采用监护麻醉联合局麻下手术,而不做全麻手术,避免了全身意外的风险。眼外肌手术的成功率如何? 大多数患者一次手术之后,眼位会有显著改善。偶尔的,手术只是部分成功,或者可能在斜视手术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眼位才发生改变。极少数患者可能需要二次手术或者佩戴三棱镜。我们临床采用的监护麻醉联合局部麻醉下的斜视矫正手术,可以做术中调整缝线,大大提高了一次手术的成功率。这类手术有多疼? 我们曾经为斜视患者做过疼痛评分的比较,发现斜视手术中的疼痛评分在1-3分居多(总分10分),均在能配合手术的范围内,很多病人反映,手术中是有一些眼胀,压眼球的感觉,并没有其它特殊的疼痛感。眼肌手术后的不适通常不严重。头痛,眼球转动时牵拉感和眼内异物感是最常见的主诉。这些症状通常仅持续一两天,即自行缓解。因为监护麻醉,静脉会给一些镇静和止痛药物,术后可能引起一些头晕,恶心等不适,一般持续几个小时后逐渐缓解。敏感的患者可以口服止痛药,通常可减轻不适。大多数患者几天后完全恢复。一些术者限制游泳和重体力活动至术后几周。我们一般只要求患者术后短期内,注意眼内不要进水即可。多大年龄做斜视手术就“太老了”? 任何年龄眼位都可以矫正,如果矫正眼位可能改善症状或提高生活质量,就应该将手术考虑为一个治疗方法。我们70,80岁以上的患者都有过,有些高龄的患者更多是为了了却一个多年的心愿。我因为眼位偏斜而觉得尴尬,不敢直视对面的人。对我而言,人们总被我飘忽不定的眼睛迷惑,(这给我)带来社会交往的问题,并很难得到一份我想要的工作。这真的是因为斜视吗? 是的。最近的研究证实了这些观察。眼位偏斜可以妨碍社会交往,自信和就业机会。如果可能,所有人都理应获得眼位正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斜视逐渐被患者和家属意识到,也将治疗提上日程。
总有朋友问我,做白内障,放什么晶体好啊,国产的不说(这位看客问了,为什么“不说”?国货当自强,我大中华如今蒸蒸日上,很多方面全球领先、举世瞩目,连小米手机也有赶超缺口苹果的趋势,这人工晶体还赶不上进口的?对于国产人工晶体,以及几乎所有的跟医疗有关的国产药品也好,器械也好,我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呵呵!),进口的,那么多品牌,从2000到一万多,有什么大区别吗?是不是放哪一种都差不多啊,有没有性价比高一点的推荐啊,很多东西都是不一定贵的就好,反而便宜的更实用。。。 不瞒您说,不怕您骂,我对性价比这个词,本身就嗤之以鼻的。所谓性价比,不过是屌丝们(我也是其中之一)没钱买好东西,没钱穷开心,自我安慰、自我欺骗而硬造出来的一个词汇而已。有多少价就有多少“性”,无价就无“性”。就像买车,什么性价比之王,什么神车,都是浮云,瞎扯,10万块钱,就只能买10万块的车,再怎么性价比,也不可能买出比15万更好的车。15万的车,降价到10万,丝毫不用怀疑,一定不只是成本降低所致,指不定这儿那儿就给您减配了。 说着说着就跑题儿。继续回来说人工晶体的事儿。 一般来讲,厂家不同,相同功能和档次的晶体价格会有少许差别,但在市场经济的杠杆调节作用下,这种差别越来越小。 2000左右的晶体,是最普通的折叠晶体(现在都已进入超乳时代,硬性晶体,以及外伤导致囊袋不完整只能植入的悬吊晶体等不在讨论之列)。所谓普通,是指没有其他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就是简简单单完全透明的人工晶体。有一个概念很重要,必须搞清楚,普通,不是指质量不好。2000的晶体也好,一万多的晶体也好,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都完全可靠并使用寿命相同,都可以伴随终生而无需更换。不会因为价钱区别,一万多的晶体能用100年,2000的晶体只能用50年。便宜,不是质量不好,贵,只是因为附加了更多功能。 3000-4000之间的晶体,有的是加了一种黄色素,简称黄折晶体,有资料显示可以过滤太阳光中有害的蓝光(不是把所有蓝光都过滤掉,七色光只剩六色,而是把蓝光中据说可导致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一部分有害的蓝光过滤掉),保护眼底;有的是非球面人工晶体。所谓非球面,就像我们家里看的电视,以前的老电视,弧形的荧光屏,只有中央部分看起来是好的,周边部会因圆弧而变形,如今的彩电毫无例外都变成了平面的,也就是非球面的了,任何角度看上去都不会有任何变形。这非球面人工晶体也是依据这个原理设计的,虽然晶体外观看上去还是弧形的,但视觉质量会有很大提高,周边视野最大程度不变形。 5000多的晶体,是散光晶体。适合那些本来就有散光度数的眼球。比如你年轻时候有300度散光,如果你放普通晶体呢,那做完手术以后,这300度的散光还是会一直存在并伴随你终生的(手术切口的选择可以矫正一小部分散光)。如今有了散光晶体,可以在术前就根据你原来的散光度数,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让你术后眼球的散光最大程度的降低甚至消失。 那位看客说了,你不是说,越贵越好吗?那问题来了,学挖掘机到底哪家强,是不是非要到济南的蓝翔。。。开个玩笑,真正的问题是,你不是说越贵越好吗?那我没有散光,本来放个2000的晶体就可以了,那我放5000多的散光晶体,没有散光变成了散光,这不是越贵越差了吗? 好吧,能问出这种问题的人,我不得不承认你真是一朵奇葩。。。事实上,有史以来,还没有人真的这么问过,只是我凭空想象出来的问题。。。好吧,我承认,我是奇葩。。。。 不管谁想出来的,既然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咱们还是要来认真的面对它。是这样的。任何事物的比较,必须在同一个平面或者平台上来比较,要有一定的客观规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不能像中国的散打对泰拳一样,今年规则这么制定,对散打有利,我十秒钟KO了你,明年规则那么制定,对泰拳有利,你十秒钟KO了我。这样是没法一起愉快的玩耍的。这叫胡闹。 没有散光的人非要放散光晶体,来跟普通晶体对比,就好像说用拖拉机跟布加迪·威龙赛车,你说赛车就好好赛吧,上海嘉定的F1赛道去不了,你随便找个高速公路赛赛也行,你非要把车拉到莫言家的红高粱地里比速度,那拖拉机肯定完胜,不只是拉几条街的问题,是有几块高粱地就拉布加迪·威龙几块地。 最贵的,也一定是最好的,咱们就放在最后说。说说这一万多的“高端”晶体,有的叫多焦晶体,有的叫衍射晶体,不一而足,道理都一样,就是放了这种晶体,既可以看近,也可以看远。年轻时候,我们的晶体是透明的,软的,是可以调节的。看近的时候,晶体在睫状体悬韧带的拉扯下,变凸,从近处来的发散光线,经过更凸的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看远的时候,晶体会变的平一些,从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相对来说平一些的晶体折射后,也可以清晰的成像在视网膜上。这是我们年轻时候的眼睛既可以看近,又可以看远的原理。人老珠黄,这珠黄,就是指的晶体老化、变混浊,也就是变黄。人老了以后,晶体不仅变混,而且变硬,失去了调节功能,晶体只能固定在一种状态,无法再变的更凸,于是看近就变得吃力,就要戴老花镜了。我们做白内障手术,植入的人工晶体,都不再具有年轻时候的晶体的那种调节功能,无法随着我们人眼看近看远的需求而变凸和变平(目前已经生产出据说具有部分调节功能可变形的人工晶体,但技术远远达不到成熟的地步),就只能看远清楚,看近就模糊,就必须戴花镜。反之亦然,要想保留良好的看近视力,看书看手机不戴花镜,留一部分近视,那必然就要牺牲看远,走路就要戴近视镜。说了这么多,这最后要隆重推出和介绍的,就是这一万多的,即可以看远、又可以看近的“高端”晶体。前面说了,真正的可调节晶体,技术并不成熟,但技术不成熟,不代表一片空白。在材料科技还没发展到完美的地步之前,人民还是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发明了衍射晶体和多焦晶体,具体原理和细节限于篇幅,我就不长篇累牍的详述了,一个是太复杂,讲了你也听不明白,另一个,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也不是太明白。总之,这一万多的晶体,就部分实现了,既可以看近,又可以看远的功能。尤其适合需要做白内障手术置换人工晶体的年轻人,或者不服老、有大量看近需求的类年轻人。 补充说明,没有最贵,只有更贵,就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祖宗告诫我们,做事要做全,说话不能说满。前面刚说了,最贵的晶体一万多,有一位看官立刻就发现了问题,说,这散光晶体5000多,看近又看远的“好晶体”10000多,那既带散光,又可以看近看远的晶体有木有呢,是不是更贵呢?哥可以负责任的给你说,这个可以有,这个还真有。全称是:非球面多焦散光三合一晶体,目前,我说的是目前吭,最贵最高端,一万五千块钱一片儿。。。
结膜炎是眼科最常见的疾病,就像内科的感冒一样。但也像感冒一样,不是得了,随便吃点药都行的,最好呢,先分清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对症用药,才能疗效更佳。细菌性,你吃抗病毒的药,当然是徒劳无功。病毒性,你吃抗生素,也一样南辕北辙。感冒区分细菌性还是病毒性,很简单,二十块钱,扎个指尖,看看白细胞高不高。高的呢,就考虑有感染,有炎症,吃或者打抗生素,消炎治疗。不高呢,考虑病毒性,发热再厉害,你用抗生素是没用的。。。这些是内科范畴,我十年前学的那点内科知识,可能早就过时了,如今的诊治理念,可能已经日新月异到我所不知道的境界,所以,咱还是别误导观众,回到眼科范畴。 感冒呢,只是用来举个例子而已。但各种疾病都是相通的。回到结膜炎的话题。结膜炎,也是分细菌性和病毒性的。如今各种疾病混杂在一起,有时你会看到,大夫给你同时开了抗细菌和抗病毒的眼药水。因为有时,有些炎症,的确既有病毒性,又有细菌性因素存在。但二者通常会有一个为主的。比如眼屎特别多的时候,特别是像脓一样的黄白色稠厚的眼屎,甚至早晨起床后,上下眼皮都被眼屎糊住了,眼都睁不开,这通常是细菌性感染为主。要点抗生素眼药水,比如托百士,左氧氟沙星之类的。如果是继发于感冒发烧之后的眼红,眼屎不多,通常是病毒性结膜炎,需要以抗病毒眼药水或者眼用凝胶比如更昔洛韦为主。 这里尤其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每个行业呢,有每个行业的规矩。用药界,有用药的规矩。那就是,要规律用药。点眼药水,也跟吃口服药一样,用呢,就要按照大夫的建议,该用三次用三次,该用两次用两次,不能想当然,想起来就点一滴,今天点两次,明天点四次,这样不仅治不好炎症,还可能适得其反。用药杀细菌,就好像是跟细菌战斗一样,要一鼓作气,彻底把它杀死才行。你今天用药把它熏晕了,明天又没坚持用药,让它活过来了,后天想起来,又给它洒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细菌不仅没杀死,反而慢慢适应了这种药,变得更加强大,也就是耐药,那以后要想杀死它,就更难了。就像吃消炎药,今天吃一片,明天吃一片,不规律用药,血液里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只会产生副作用,产生不了治疗作用。细菌性结膜炎如果症状严重,眼药水最多可以一小时点一次。点到好了,也可以再巩固几天再停。 结膜炎除了细菌性和病毒性呢,如今越来越多的,是过敏性。如今的孩子,过敏体质的,十有八九。以前没听说有谁家孩子过敏性鼻炎,哮喘,可能也是因为以前住农村,大自然的环境还是更清新一些,如今来就诊的孩子,不管是看近视眼,还是看结膜炎,随便一问,很多都有过敏性鼻炎的。据说跟现在的环境污染,蔬菜农药残留等等都有关系。就像现在的癌症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都是人类的自我灭亡的节奏。这过敏性结膜炎,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痒。有时候痒的让人难受到想伸手抓眼球。痒也是所有过敏性疾病的最突出的症状。很多“挤眉弄眼”的孩子,看起来像多动症的,其实也是过敏性结膜炎的原因。孩子没法准确描述自己的不舒服,家长又不准孩子老揉眼,孩子们就自己想办法让自己的眼睛舒服一些,就会频繁眨眼,或者翻白眼,或者“挤眉弄眼”。这种情况下,家长一看孩子,眼也不红,眼屎也不多,不像炎症的样子,就以为是孩子跟别人学的坏毛病,或者多动症,一顿怒斥甚至“竹签炒肉”,其实完全是冤枉了孩子。只有排除眼球本身的疾病,没有任何病因的情况下,孩子还是“挤眉弄眼”,才考虑多动症,才需要全身治疗。如果孩子正好伴随着打喷嚏的症状,不用检查,就几乎可以确诊为过敏性结膜炎。经常会有家长问,是过敏性鼻炎导致的过敏性结膜炎吗?我每次都这样解释:不是鼻炎导致的结膜炎,也不是结膜炎导致的鼻炎,是过敏性疾病,在两个器官上的表现。过敏在眼上,就表现为过敏性结膜炎,过敏在鼻子里,就表现为过敏性鼻炎,过敏表现在气管上,就是哮喘。 治疗上呢,只要确诊了病因,治疗就简单了。点抗过敏的眼药水,通常都会有一定的疗效。比如埃美丁等。为什么说会有“一定的疗效”,而不是说很容易治愈呢?因为过敏性疾病,从本质上来说,是无法治愈的。就像吃螃蟹过敏了,怎么治疗?吃扑尔敏等抗过敏的药片,身上的红疙瘩消下去了,过敏就算好了。但扑尔敏,不可能吃下去以后,从此吃螃蟹就不过敏了。以后再吃螃蟹,还会身上起疙瘩,还会过敏。怎么样才能不过敏呢?只有不吃螃蟹。用眼药水治过敏性结膜炎,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缓解症状而已,而不是彻底治愈。因为引起过敏性结膜炎的过敏源,一个是不容易寻找到,一个是,就算找到了,也不容易完全摆脱接触。因为可能的过敏源太多太多,最常见的包括季节性花粉,螨虫,宠物的皮毛等等等等。有时候更换了居住环境,过敏也不治而愈。很多人从小过敏,到了另一个城市上大学,就再也不过敏了。有的老人一辈子过敏,老了,去另一个城市给儿女当保姆看孩子,过敏也不出现了。如果埃美丁等专门抗过敏的眼药水效果不佳,我们还可以使出杀手锏,就是包治百病的激素。立竿见影,药到即使不能病除,也是立刻症状消。但万能的激素众所周知,副作用很多也很大,不能常用。激素滴眼滴多了,会导致青光眼。短时间内,比如一个周内应用,应该问题不大,没必要谈激素色变。
小儿斜视,什么年龄治疗好这是一个让广大家长困惑的问题。一般而言婴幼儿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现的先天性内斜视,手术应在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之前的1~2岁进行。6个月后发生的内斜视,切不可马上手术,一定要先散瞳验光,如有远视,先戴足量矫正眼镜3~6个月。 如果内斜完全矫正,则不必手术,继续戴镜即可治愈。如戴镜6个月以上,内斜仅是减轻,残存斜视尽早手术。戴镜后斜视无变化者,更应早做手术。 单眼性恒定性内斜视 针对此种情况,专家建议可先采用遮盖疗法,促使变成交替性斜视,然后再行手术。这样对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更有利。如遮盖半年以上仍无效,也可手术治疗。外斜视 应尽早手术,尤其是间歇性外斜视虽可用保守治疗,但往往仅能减轻斜视度数,多数达不到治愈目的。该病首选手术治疗,并应在未形成显性外斜,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全部丧失之前尽早手术矫正,在4~6岁时手术佳。 斜视合并弱视 原则上先治疗弱视,后治疗斜视。只有视力提高,手术效果才能巩固,但对于大度数的斜视要先矫正斜视,否则斜视眼不能很好地注视,弱视眼也无法很好地治疗。对于合并有眼内疾患视力无法恢复的内、外斜视,手术宜在12岁以后进行
正常眼睛每分钟可以更替16%的泪水。而眼药水之排泄大部份是靠眨眼和泪水,所以点完药水后四分钟,大约只剩50%的药水停留在泪液中,而十分钟后大约只剩17%。为了增加眼药水与眼睛接触时间,提高药效,所以在点眼药水后最好能闭眼五分钟,或是用手指压迫眼内角近鼻端处,防止药水进入鼻泪管排泄掉。 而要使用两种以上眼药水时,必须间隔五到十分钟以上,以免第二种药水会将先点的药水冲洗掉
据美国《纽约每日新闻》日前报道,调查显示,在20名学龄前儿童和4名学龄儿童中就有一人患有眼科疾病,其中儿童斜视和弱视的发病率分别为1/25和1/30。 美国眼科专家布鲁斯·摩尔表示,弱视症状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有时家长并不能及时发现。因此他建议,在3岁到3岁半之间,要带孩子做一次全面的眼睛检查,以排除弱视、斜视隐患。 此外,困扰绝大多数孩子的近视问题,也可以通过一些小的迹象及时发现。如果孩子在读书时经常串行,需要用手指着书看;眼睛距离书本太近,漏字、混淆小字;或者经常觉得头痛,家长就要注意了。如果孩子早产或者父母在10岁以前就戴眼镜,也要特别注意带孩子检查眼睛。美国眼科学会建议,孩子上学后,要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生命时报》▲
中年在世界各国尚无统一标准。依我国国情,普通人40岁-55岁作为中年阶段较为符合实际。 此类人往往伴随着知识仍在积累增长,经验日益丰富,成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然而人体生理机能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等的特点。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随着年龄增长,眼调节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引起患者视近困难以致在近距离工作中,必须在其静态屈光矫正之外另加凸透镜才能有清晰的近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老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年龄直接相关大多出现在45岁以后,其发生迟早和严重程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原先的屈光不正状况、身高阅读习惯、照明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等。老视主要表现首先是视近困难,患者会逐渐发现在往常习惯的工作距离阅读看不清楚小字体,会不自觉地将头后仰或者把书报拿到更远的地方才能把字看清,而且所需的阅读距离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也易于疲劳,双眼干涩不适。视近不能持久,调节不足就是近点逐渐变远,经过努力还可看清楚近处物体。如果这种努力超过限度引起睫状体的紧张,再看远处物体时,由于睫状体的紧张不能马上放松,因而形成暂时近视。再看近处物体时又有短时间的模糊此即调节反应迟钝的表现。当睫状肌的作用接近其功能极限,并且不能坚持工作时,就产生疲劳。因为调节力减退,患者要在接近双眼调节极限的状态下近距离工作,所以不能持久。同时由于调节集合的联动效应,过度调节会引起过度的集合,这也是产生不舒适的一个因素,故看报易串行字迹成双,最后无法阅读。出现眼酸、眼胀痛、眼皮抽搐、眼干涩、畏光流泪、头痛、头晕、恶心、烦躁等一系列症状,老视是中老年产生视疲劳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使用人工泪液,比如滴用海露,主要成分是玻璃酸钠,进行保湿润滑,因其不含防腐剂、不含磷酸盐,可以有效的改善泪膜的状态,可补充眼表的水液层及脂质层,维护眼表环境。改善老视引起的眼酸、眼胀痛、眼皮抽搐、眼干涩、畏光流泪等一系列症状。中年老视与海露结缘,海露可以为双眼保驾护航,带来润滑舒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