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的微小GIST(直径小于1cm的胃肠间质瘤)可能会伴随终生不会长大,因此没有进行积极外科手术干预的指征。而对于小GIST(直径小于2cm的胃肠间质瘤),大多数在外科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提示的危险度分级多为极低度或低度危险,术后复发概率也很低(一般小于5%),因此绝大多数也并不需要进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定期复查即可。GIST的术后复发转移主要出现在中危或高危的患者中,因此根据GIST原发切除后改良NIH危险度分级,对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危险度分级为中危或者高危的患者,术后需要给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来降低复发风险。
外科手术加伊马替尼靶向治疗已成为胃肠间质瘤治疗的标准模式。胃肠间质瘤患者有可能会认为一发现并确诊了GIST应该立即行外科手术切除,以解除心头大患,但是对以下几种特殊情况,专业医师却往往会建议患者先服用伊马替尼,再行外科手术。j 术前难以达到完整切除。k 肿瘤体积巨大(>10cm),预估术中易破裂、出血,造成医源性播散者。l 一些特殊部位的肿瘤(如胃食管结合部、十二指肠降部、低位直肠等),手术易损害重要脏器的功能。m 虽然肿瘤可以切除,但是估计手术风险大,术后复发率、死亡率均较高者。n 估计需要实施多脏器联合切除手术者。
胃肠间质瘤的预后与肿瘤部位、大小、核分裂像、肿瘤术中是否完整切除、有无破裂以及基因突变类型等多种因素相关,但总体上预后较好。在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用于治疗GIST之前,所有的可切除GIST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6个月,5年生存率为54%。在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用于辅助治疗手术切除后的中高危GIST后,根据一项包括欧洲4个国家24家医院近400位接受手术切除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SSGVXIII/AIO)表明,其总体5年生存率高达92%(术后服用伊马替尼3年)和81.7%(术后服用伊马替尼1年)。而且上述患者绝大多数都是肿瘤较大、核分裂像较多、术中肿瘤破裂的高复发风险的患者,而如果可切除的胃肠间质瘤患者根据病理结果被判断为术后复发风险极低或低度,则预后更好,基本可以认为是被治愈。即使是晚期发现的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也较晚期胃癌或肠癌患者要好。根据美国和芬兰的一项随机、多中心的临床研究(B2222)表明,晚期胃肠间质瘤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7个月,9年生存率达到35%。所以对于胃肠间质瘤的患者来讲,即使是晚期发现较大肿瘤,也应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争取获得最佳疗效。
对于接受了胃切除(胃部分切除或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出院后饮食上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坚持少食多餐,每天5-6餐为宜。膳食既要营养丰富又要易于消化,不可暴饮暴食。食物尽量选择蒸煮炖等方式烹饪,尽量避免油煎炸等方式烹饪。2. 由于胃切除,术后更应该重视牙齿的咀嚼功能,细嚼慢咽,以利于食物的吸收。3. 术后初期应按照清流、流食、半流、软食、普食顺序进食。流质饮食以米汤、菜汤、鱼汤、蛋汤等为宜。半流质饮食应选择高蛋白、低脂肪、新鲜易消化的食物。动物性蛋白最好的来源是鱼类,如黄花鱼、鲫鱼等。进普通饮食后,应注意荤素搭配以保持大便通畅。术后忌吃辛辣刺激、坚硬及粗纤维多的食物。4. 预防贫血:全胃切除后,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可适当食用瘦肉、动物血、鱼肉、红枣、黑木耳、芝麻酱等富含蛋白质与铁质的食品,防止贫血。
SDH缺陷型GIST比较少见,也是近两年研究的热点。我们对我院2014-2016间的335例患者进行了相关检测,共有12名患者诊断为SDH缺陷型GIST,该类型GIST均发生于胃,占同期诊断胃GIST的7.4%。临床上多表现为多病灶,组织学上常呈多结节状,瘤细胞多呈上皮样,常见淋巴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初次诊断时伴发远处转移比例高。免疫组化标记可表达CD117和DOG1,但 SDHB 表达缺失,分子检测无 c-kit 或 PDGFRA基因突变。该类型相对较懒惰,疾病进展相对缓慢。伊马替尼对SDH缺乏的GIST获益不大,可能对舒尼替尼有更高的反应率。与经典型GIST不同的是,SDH缺陷型GIST的危险度分级不能依据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等来进行评估。
早在2009年就有欧美学者研究发现如果伊马替尼血药浓度低于1100 ng/mL,胃肠间质瘤进展更快进而导致临床获益率降低,这提示我们伊马替尼血药浓度与胃肠间质瘤预后紧密相关。因此检测伊马替尼血浆浓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的专家指南中均有推荐伊马替尼治疗剂量的制定主要依赖于欧美的数据,东西方人群在人种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服药期间疾病进展或者基因突变类型为c-kit外显子9的复发转移患者,欧美指南中推荐剂量为每天800mg,而考虑到中国人普遍体型较小无法耐受高剂量,中国专家共识中推荐这两种情况每天剂量为600mg。即便如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较多患者因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无法耐受。国内北京大学沈琳、李健教授等最早报道随着服用伊马替尼剂量的增加,伊马替尼血药浓度显著增加。我们中心于2015-16年间对81例每日规律服用伊马替尼400mg的患者进行了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发现伊马替尼稳态血药浓度在546-3874ng/mL之间波动,平均血药浓度为1525ng/mL。这提示中国患者伊马替尼稳态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非常有必要进行血药浓度检测来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2日17:57主讲人:张鹏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普通外科问题及答案:问题:血液浓度1630正常么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吃格列卫如果只出现下肢水肿,继续吃药没关系吧?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直肠术后需要用靶向药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张教授:怎么判断胃间质瘤恶性程度高不高呢?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怎么判断是胃间质瘤还是平滑肌瘤?做了超声胃镜,医生说可能是胃间质瘤,不能确定,要切下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基因突变可否靠自身与药物修复?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张教授:你好!我吃格列卫三个月了,现在2只大腿痒的很厉害,需要去看皮肤科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胃间质瘤手术后吃多久伊马替尼的药?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小肠间质瘤7x8cm高危外显子11突变,要吃几年格列卫,吃药期间会不会复发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张教授:你好!我8月底做了小肠间质瘤手术,现在服用格列卫三个月。现在口腔溃疡与吃格列卫有关吧?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张主任,66块的盒饭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张医生,请问二线的这个舒尼替的副作用多不多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皮疹持续半年怎么办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张教授:间质瘤高危是不是恶性程度就高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张教授:我是SDHB缺陷型胃间质瘤,术后,中危,我在网上问诊的,请张主任帮我看看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小肠间质瘤高危,已在吃格列卫辅助治疗。中山病理一教授说高危里面也有低度恶性,需要病理来确定,有必要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张教授,您好!基固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确定吃什么什么药效果更好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小肠间质瘤术后一年多吻合口增厚增强少许强化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胃间质瘤手术后怎么知道转移或复发呢?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胃癌术后可以靶向治疗吗?在等基因检测报告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张教授,手术一年多,这次复查说吻合口增厚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瘤破了,复发机率是不是更大细胞分裂2是属于什么程度?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医生,肺结节局灶腺泡状什么意思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要吃多久的药,肿瘤能缩小呀?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您好医生,我是甲状腺癌,分类6类,医生让我全部切除,有没有其他方案啊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长期以来,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由于手术的进步,虽然大大提高了肿瘤局部控制率,但许多病人最终死于远处转移。随着对乳腺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乳腺癌早期即有隐性转移,乳腺癌可能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这一发现推动了现代全身辅助化疗的兴起和进步。无论是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 CMF 方案、80 年代的蒽环类为主方案,还是 90 年代含紫杉类药物的方案,研究结果均表明,对大多数乳腺癌,特别是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而言,术后辅助化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均需要化疗,特别是对淋巴结阴性、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只有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才能从化疗中受益; 而对低危患者,给予内分泌治疗即可。
临床中部分病友胰腺炎反复发作,对患者身体、心里、家庭都造成严重的影响,部分患者甚至发展为重症胰腺炎,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得了胰腺炎一定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应的检查,明确导致胰腺炎的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胰腺炎的再次发生率。 1. 胆道和胆囊的结石,部分患者为胆管微结石,常规检查难以发现,需要特殊的检查。 2. 高脂血症 3. 暴饮暴食,酗酒, 4. 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 5. 胰腺肿瘤,胆道肿瘤,壶腹部肿瘤 6.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7. 药物 8. 病毒感染 9. 精神和心理因素 10. 吸烟 11. 一些先天因素导致的胆汁、胰液排出异常,如胰腺分裂, 12. 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