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女性,重度慢性牙周炎,经过牙周系列治疗,包括牙周基础治疗,翻瓣清创手术,下半口牙龈呈现大范围退缩,牙根暴露1-4mm。牙周处于稳定相对健康状态。采用自体腭侧角化龈移植技术,增加下颌45--35区域唇颊侧附着龈,随访八年,稳定。31 34 35等部分牙位出现牙龈爬行现象,牙龈萎缩减少了1-2mm。
【近些年才被广泛重视的耳鼻咽喉科疾病】 【4%~10%咽喉不适病因与反流性疾病有关】 【症状为声嘶,喉部阻塞感、异物感,清嗓等】 【质子泵抑制剂和促动力药联合治疗】 1.什么是反流性咽喉炎?它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的咽喉部,反流物刺激咽喉部黏膜引发的一系列炎症性表现。该病虽然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但由于认识水平的欠缺,使其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常被归于普通慢性喉炎。 2.它是一种近些年才被广泛重视的耳鼻咽喉科疾病,患者临床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咽喉部阻塞感、咽喉异物感、咽喉灼痛、频繁清嗓等。反流性咽喉炎常常和反流性胃食管炎并存。 3.反流性咽喉炎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 含患者表现出声音嘶哑,该症状临床出现率最高。患者还可以有咽喉部不适感,咽喉部阻塞感及异物感的出现率可达70%,患者咽喉还可有灼痛感。因为反流现象存在,患者可表现为频繁清嗓,或者干咳。但患者不经常出现烧心、胸痛的症状。 4.病因是什么? 反流性咽喉炎的病因尚无公认的标准,但其发病多与患者胃肠道疾病、服用药物、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基本病因:1.肥胖可造成腹压的增加,进而促进反流的发生。肥胖通常被认为是造成反流性咽喉炎的一项高危因素。2.反流性咽喉炎与反流性胃食管炎、肠易激综合征、食管裂孔疝、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曾在很长时间内,反流性咽喉炎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现。 5.诱发因素是什么? 生活习惯:吸烟,嗜酒,偏好浓茶、咖啡、高脂饮食,以及容易促使胃酸分泌增加的食物,均可加大患本病的风险。耳鼻咽喉科疾病:反流性咽喉炎在鼻窦炎、中耳炎等人群中的患病率较普通人群要高。心理精神因素:生活压力过大及消极负面情绪者易患本病,抑郁症患者中该病的发病率亦高于常人。环境因素:空气中毒性物质的刺激,或其他过敏原的刺激亦可引起本病的发生。药物影响:患者长期服用胆碱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类固醇类激素均有引发本病的可能。 6.电子喉镜检查有何异常? 喉镜检查可见患者咽喉部有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或可见患者是否有后联合增生、肉芽组织增生、假性声带沟、喉部黏性痰液增加。杓状软骨间切迹的黏膜损伤,伴声带水肿,对诊断该病意义重大。部分患者由于声带及喉室黏膜水肿明显可出现喉室阻塞,导致喉室空间缩小或者消失。 如何治疗? 1改变饮食习惯 应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如巧克力、奶酪)、酸性食物(如柑橘类、碳酸饮料、辛辣食物)、薯类食物的摄入;应少喝浓茶、咖啡、苏打水等饮料; 少食多餐,每餐七分饱,餐后保持直立并少量运动,睡前2~3小时禁食。 2.调整生活方式 患者应戒烟戒酒、减肥降脂,睡眠时可将床头抬高10~20cm。还应缓解生活及工作压力,并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药物治疗 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下属的咽喉委员会认为,应采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且至少应连续使用6个月,6~8个月后根据复查结果可酌情减量或维持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该药是反流性咽喉炎的一线治疗用药,美国胃肠病协会研究所建议1次/天或2次/天。具体药物主要包括艾普拉唑、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其多为弱碱性药物,此类药物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弱胃蛋白酶活性、阻滞炎症反应的进展。 2.促胃肠道动力药 此类药物通常和PPls类药物同时使用,其通过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以提高胃的消化速度。随着胃内容物排空,食管下括约肌静止压力增强,患者症状得以缓解。此类药物临床上常见的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甲氧氯普胺等。其长期使用可能引起患者胃肠神经功能异常,或中枢系统的异常,还可能导致严重心律失常。 常用药物说明书用法: 艾普拉唑肠溶片 每日晨起空腹吞服(不可咀嚼),一次10mg(2片),一日一次。疗程为4周,或遵医嘱。 雷贝拉唑:口服:10mg/次,1次/日,根据病情可增至20mg/日,疗程6~8周。 兰索拉唑:口服,不可咀嚼,通常成人口服兰索拉唑片,每日一次,一次1至2片(15-30mg)。十二指肠溃疡,需连续服用4-6周;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需连续服用6-8周;或遵医嘱。 奥美拉唑:每天20~60mg,每天1次。 莫沙必利:口服给药 一次5mg,一日3次,饭前服用。
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骨折。尤其是对于七八十岁的女性,因为女性老了绝经以后,它的内分泌改变导致骨质非常疏松,更容易骨折。病人往往没有明显的外伤就会骨折。骨质疏松严重的病人甚至有些日常动作比如扭腰、咳嗽、打喷嚏就会导致骨折。 这种骨折的表现就是局部疼痛,最常见的是腰背痛、下腰痛。这种疼痛在翻身、起床时最明显。往往拍X光片和做CT都不能确诊骨折,需要进行核磁共振(MRI)才能明确骨折。 二十多年前,大家对于这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往往采取保守治疗,就是让病人卧床。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容易产生一些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肺因扩张不足而积水炎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就是腿上的血管堵住了;还有褥疮等。这三个并发症一旦发生了,往往会影响病人的生命。 目前有一种微创的技术来处理,就是骨水泥充填成形术。这个操作是在局麻下进行的,也就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做完这个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局部疼痛可以立马获得比较好的缓解,而且过几个小时就可以戴着腰围下床了。极大的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同时也让病人家属就脱离了伺候、照顾卧床的病人的苦恼和巨大负担。 这个手术花费来讲也不是很高,如果病人有医保的话,病人可能只需要花费1万块钱左右就可以,所以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虽然这是一个非常小的一个手术,是脊柱外科最小的一个微创手术。但是,不同的医生之间的认识和技术还是存在区别的。目前主要争议是骨水泥填充量点多少。我们研究认为填充量不够的话,病人可能术后疼痛缓解得不好,后期会出现骨折部位进一步塌陷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应当尽可能的多进行骨水泥填塞。
临床上遇到难缠的咽痛,除扁桃体炎以外,应警惕扁桃体周脓肿,早发现,早排脓。 一、概 述 扁桃体周脓肿为扁桃体周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早期发生蜂窝织炎(称为扁桃体周围炎) 继之形成脓肿。多见于青壮年,平均年龄20-35岁,儿童和老人少见,国外报道年龄最小患者为4个月婴儿。 本病多单侧发病,两侧同时发病者极少。按其发生部位,临床上可分为前上型和后上型两种。前者脓肿位于扁桃体上极与舌腭弓之间,此型最常见;后者位于扁桃体与咽腭弓之间,较少见。 二、临床表现 1.在扁桃体急性发炎3~4天后,发热仍持续不退或又加重,体温上升达39℃以上,咽痛加剧,吞咽时尤甚。常限于患侧,可放射至同侧耳部及牙齿。 2.病情严重时患者头偏向患侧,不易转动(假性僵直)。讲话时似口中含物不清,张口受限,口内有多量粘稠唾液沿口角外流。同侧下颌角淋巴结常肿大。身体衰弱。 三、体 征 1.患者呈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因剧烈咽痛和张口困难,检查常不合作。 2.早期周围炎时,可见一侧舌腭弓显著充血。若局部明显隆起,甚至张口困难,提示脓肿已形成。 3.前上型者,患侧腭舌弓及软腭红肿突出,悬雍垂水肿,偏向对侧,舌腭弓上方隆起,扁桃体被遮盖且推向内下方。病程7~10天者,有的脓肿可自行破溃排脓。 4.属后上型者,患侧咽腭弓红肿呈圆柱状,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方,软腭与悬雍垂可无水肿,常无张口困难。但是,炎症可向下扩散至喉咽部及喉入口等处,可引起喉水肿等并发症。 四、诊 断 1.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检查,诊断不难。2.咽痛逾4-5天,局部隆起明显及剧烈咽痛,即可判定脓肿已形成,穿刺抽脓可确定诊断。3.超声诊断显示扁桃体周脓肿的敏感度为90.9%,其鉴别扁桃体周围炎和扁桃体周脓肿的准确率可达88.9%,特异性为80%。扁桃体增大或均匀的脓肿可通过口外超声检查证实,但当扁桃体周脓肿为不均匀的囊腔时,经口内超声检查准确率更高。 五、鉴别诊断 1.扁桃体脓肿:为扁桃体本身的脓肿,可在扁桃体内抽出脓液,患者扁桃体肿大,扁桃体上隐窝中可见脓液流出,患者多无张口困难。2.扁桃体恶性肿瘤:一般无发热,一侧扁桃体迅速增大或扁桃体肿大而有溃疡,均应考虑肿瘤的可能,活检可确诊。3.脓性颌下炎:为口底的急性炎症,形成弥漫性蜂窝织炎。在口底及颏下有痛性硬块,舌被抬高。压舌或伸舌时感到疼痛和困难,张口受限但非牙关紧闭。感染可扩散至喉部,引起呼吸困难。软腭及舌腭弓无充血隆起。 六、治 疗 经及时合理的治疗,病情可迅速控制,预后良好。 1. 脓肿形成前的处理:其治疗与急性扁桃体炎相同。给予足量的抗生素类药物及适量的类固醇激素,并给予输液、对症治疗。 2. 脓肿形成后的处理 (1)穿刺抽脓:可明确脓肿是否形成及脓腔部位。2%丁卡因表面麻醉后,用16~18号粗针头于脓肿最隆起处刺入;穿刺时,应注意方位,不可刺入太深,以免误伤咽旁隙内大血管,针进入脓腔,即有脓液抽出。 (2)切开排脓:前上型者可在穿刺获脓处、或在选择最隆起或最软化处,常规定位是:从悬雍椎根部作一假想的水平线,从腭舌弓游离缘下端(与舌根交界处)作一假想的垂直线。二线交点稍外即为适宜切口之处,切开粘膜及浅层组织后(不宜过深,避免损伤大血管)用长弯血管钳向后外方顺肌纤维走向撑开软组织,直达脓腔,充分排脓。术后不置引流。对后上型者则在腭咽弓处切开排脓,次日复查,必要时可再次分开排脓。 (3)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适宜病程较长,多次切开排脓仍未治愈者。 患侧扁桃体切除后,具有排脓彻底,恢复快,且无复发的优点。术后疼痛较轻,发生出血、脓毒血症或其他并发症者极少,比缓解期施行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 缺点是张口受限,操作不便。l3.脓肿消退后的处理:应在脓肿消退2周后,将扁桃体切除,以预防复发。
最新一届牙周专业委员会会议刚刚召开,掌握最新牙周诊疗专业技能的青年一代牙周病学专家名单已经出炉,由于牙周病需要终生治疗,建议患者跟定这些在全国各地的牙周青年专家,以确保自己的牙齿能够获得长期稳定和健康。
声带息肉的预防: 1.少说话,避免过度疲劳,长时间畅谈; 2.一旦出现声哑,绝对禁止发声说话,尽量不咳嗽或少咳嗽,即使咳也应轻微咳; 3.尽量不要大声喊叫、吼叫、避免出现“声嘶力竭”的情况,避免争吵和高声谈话; 4.多饮白开水,饮食不宜过烫或过冷; 5.注意居室的通风通气,避免潮湿和空气污浊; 6.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7.避免粉尘、烟草及有害气体。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 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 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AH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 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本病最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病因 儿童时期易患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及流行性感冒等,若反复发作,腺样体可迅速增生肥大,致加重鼻阻塞,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 检查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于腺样体肥大常用的检查方式是经口腔间接鼻咽镜检查和鼻内镜检查。但由于小儿咽腔狭小,咽部刺激重等原因,患儿难于配合,检查相对困难。 故鼻咽部侧位X片可作为首选方法。采用鼻咽部侧位投照,摄片时嘱患者吸气,下颌略抬高,以减少下颌支与鼻咽腔重叠。鼻咽部侧位X线摄片要求:拍摄鼻咽部侧位片一定要在吸气时曝光,由于吸气时软腭位置最低,鼻咽腔前后径达到最大,此时的鼻咽腔狭窄才为真正狭窄,而呼气时软腭抬高会造成鼻咽腔变窄之假象。 X线表现: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不同程度增厚,向鼻咽腔突出,呈圆弧形或山丘状,边界清晰,鼻咽腔不同程度受压变窄。 症状 1、局部症状 “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 耳部: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有时会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鼻部: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夜间阵咳,易并发气管炎。 2、全身症状 常有全身营养及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反射性神经症状,如表情迟钝、胸闷不安、肺扩张不好,日久致鸡胸或扁平胸。夜间呼吸不畅,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导致患生长发育障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遗尿等现象。 治疗 腺样体切除术目前是有症状的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腺样体切除术同样具有很多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出血、鼻咽狭窄、疼痛、感染以及术后复发等。此外,切除腺样体是否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以及麻醉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也都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早期切除腺样体对儿童的免疫功能具有负面影响,因此在手术之前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不仅可以保留具有免疫功能的组织,还可避免腺样体切除术的并发症。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过敏性鼻炎与腺样体肥大关系密切,前者是腺样体肥大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减少过敏原与腺样体的接触,可有效减少腺样体肥大的发生,减小腺样体肥大的程度。 什么情况适合非手术治疗? 注意,重度的鼾症伴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扁桃体腺样体切除仍然是“绝对适应症”。也就是说,只要确诊为重度睡眠呼吸暂停,必须及时手术。 根据2020中国儿童OSA诊疗指南:因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导致的中重度OSA患儿,强烈推荐手术治疗。即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如因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炎症导致症状加重的,或轻度OSA患儿可以先用药物治疗观察。指南推荐意见:确诊为OSA且临床检查符合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的患儿,无手术禁忌时,推荐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作为中、重度OSA患儿的首选治疗。 对于轻度和中度的打鼾,如果家长对于全麻手术犹豫,那么以下非治疗手段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01、孟鲁司特 孟鲁司特是一种口服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作为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炎症成分的预防性治疗。有学者在小范围的临床试验中将其用于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主要是因为发现在睡眠障碍的儿童扁桃体组织中半朓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增加。24例睡眠呼吸障碍患儿接受孟鲁司特(6岁以下儿童4mg/天,超过6岁儿童5mg/天)的治疗16周,对照组儿童16名诊断标准相同。研究表明,实验组儿童的腺样体/鼻咽部的比例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和睡眠压力评分明显改善。在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对照性临床试验研究中,6个月~14岁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已经被评估。 02、气雾性皮质类固醇激素 气雾性皮质类固醇激素目前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方式,可以降低上皮细胞的通透性、提高交感神经的血管紧张度、降低黏液腺对胆碱刺激的反应性及鼻腔黏膜的高反应性。研究表明,此类鼻喷激素对腺样体肥大也有治疗作用。Goldbart等认为肥大的腺样体组织内含有丰富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及mRNA,鼻内激素与局部受体结合可以抑制淋巴细胞的活性,降低鼻腔及鼻咽部的炎症反应,改变腺样体表面的菌落状态,从而使得腺样体组织缩小。目前常用的气雾性皮质类固醇激素包括倍氯米松、氟尼缩松、丙酸氟替卡松以及糠酸莫米松等。 (一)二丙酸倍氯米松二丙酸倍氯米松也称为倍氯米松或丙酸倍氯米松,是一种局部作用强大而全身生物利用度极低的激素,具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Dermain等应用倍氯米松对20例5~11岁的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治疗,根据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患儿合并过敏性疾病。在为期8周的双盲、安慰剂做对照的研究中,接受336g/d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患儿,4周后鼻塞程度明显改善;再经过24周168g/d的持续治疗后,82%患者的鼻塞症状得到改善。Criscuoli等研究表明使用2周的倍氯米松鼻喷雾剂(400ug/d)后,45%患者在临床症状上有改善。与基线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倍氯米松喷雾剂能显著降低鼻塞指数,而生理盐水组和治疗前相比没有明显改善;最初2周使用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改善鼻塞指数后再使用生理盐水,2周后评估患者的鼻塞指数与2周前无显著改善。Criscuoli等的研究还表明了持续应用倍氯米松的有限性,在开始使用400ug/d的倍氯米松鼻喷雾剂,随后的24周使用低剂量200g/d,100周后仍有54%的患者需行腺样体切除术。这意味着尽管在连续使用24周的治疗中改善患儿鼻塞及腺样体体积,2年后腺样体肥大有可能再发。 (ニ)氟尼缩松( flunisolide)氟尼缩松是地塞米松的衍生物,能抑制支气管炎症、水肿,缓解支气管哮喘。在一项评估鼻内应用氟尼缩松治疗Ⅲ度或Ⅳ度腺样体肥大治疔效果的随机对照单盲平行试验中,作者指出经过8周的1天2次应用氟尼缩松0.5滴/kg的治疗,腺样体体积明显缩小。 (三)丙酸氟替卡松( fluticasone propionate,FP)Brouillette等应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25例1~10岁儿童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第一周200μg/d,第2~5周100μg/d。经过6周的治疗,实验组13例的混合性/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降低,而安慰剂对照组的12例均增加。实验组中,SaO2、呼吸动度/觉醒、终末暂停和低通气也明显降低。治疗组之间,扁桃体大小、腺样体大小和睡眠呼吸障碍症状评分没有明显改善。随访结果表明实验组接受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46%:75%)。Scadding等的一项双盲、安慰剂作对照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可以改善鼻塞症状,减少反复感染。手术后对腺样体和扁桃体组织的分析显示实验组腺样体中的天然T细胞数量增加,而活化T细胞数量减少,但是在扁桃体组织中没有看到这一现象,提示鼻用激素可以渗入腺样体,而不能渗入扁桃体。 (四)糠酸莫米松( mometasone furoate)1995年, Cengel等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的前瞻性临床实验,将122例3~15岁腺样体肥大患儿分为实验组(67例)和对照组(55例),分别接受6周的糠酸莫米松(100ug/d)治疗或安慰剂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的腺样体体积明显减小,阻塞的症状(张口呼吸、打鼾、鼻塞、流涕和呼吸暂停)及中耳炎的症状明显改善,而同时伴有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对鼻用激素的治疗效果更好。Berlucchi等将60例3~7岁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糠酸莫米松组【50μg/(d?鼻孔),A组】们和安慰剂组(B组),除外过敏性鼻炎或过敏症患儿。治疗40天后,A组中有27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77%(21/27)的患儿腺样体明显缩小、鼻塞症状明显改善,而B组没有明显变化对治疗有反应的A组患儿(21例)继续进行3个月的糠酸莫米松维持治疗,或者每月的前2周隔天1次用药(A1组),或者每月的前2周每天1次用药(A2组)。3个月后,A2组患儿比A1组患儿的腺样体缩小得更多,但症状评分二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作者对这一组患儿随访了28个月,12例总体症状评分和后鼻孔阻塞程度评分明显改善,未手术;3例症状评分和后鼻孔阻塞程度评分没有变化,最终因为耳部疾病进行手术治疗;6例自愿终止维持治疗而行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肥大与过敏性鼻炎之间的病理生理相关性提示气雾性皮质类固醇激素在治疗腺样体肥大中的作用。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鼻用激素能有效缓解腺样体肥大患儿的鼻塞症状、减小腺样体的大小,可以为某些腺样体肥大的患儿提供了一种新的非手术治疗选择,但是还需要进行大范围、长期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评估鼻用激素在治疗腺样体肥大中的作用。 结论 儿童腺样体肥大在耳鼻喉科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病情反复迁延,容易造成并发症。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手术治疗容易引起反复性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加上小儿的耐受性差,对于手术治疗存在恐惧心理,增加了麻醉的风险性,在临床使用中受到限制。参与人体免疫和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物质就是微量元素, 儿童体内缺乏或者过多的微量元素都会对其免疫功能以及生长发育造成影响,降低了患儿的免疫力。非手术治疗方法能够在保留免疫功能的同时, 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成为了临床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患者:医生啊,种的牙啥时候能长出来~~~ 种植医生:呃…… 患者:种植牙是不是像木工一样在骨头上钉两钉子就好? 种植医生:呃…… 看来种植牙知识的普及量不够呀! 其实种植牙没那么简单…… 这样,我们的数字化种植设计就完成了! 种植牙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但是,也没有那么简单! 需要手术医生在术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为种植手术以及将来修复的成功保驾护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名医 > 脑子长瘤为什么不痛?神经外科专家冯东福与你说源由 2020-05-07 浏览量:6650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典型的脑肿瘤有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症状。但也有一些脑肿瘤患者没有这些症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由冯东福主任医师接诊。经诊断,她的右侧额叶长了一个较大的脑膜瘤。经过手术治疗现在已经完整切除,术后没有任何残留,随访一段时间后也没有复发迹象,并恢复了正常工作、生活,总体来说预后情况不错。 那么为什么说她特殊呢?原来,长了脑肿瘤的她并没有脑肿瘤的典型症状,例如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只是行为有点异常,家人都以为她是老年痴呆。除了行为,情绪方面也有点不一样,大家都以为她有抑郁症,吃了抗抑郁药好像也有所缓解,但一直迁延不愈。她和家人都没往脑肿瘤那块儿去想,这一拖肿瘤就越来越大,直到一次体检时才偶然发现。 虽然最后治疗效果不错,但冯主任仍觉得可惜,他说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通过微创手段把肿瘤完整取出,预后会更好。 有些脑肿瘤是“哑的” 众所周知,典型的脑肿瘤有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症状,医学上把这一组症状称为颅内压增高综合征。因为脑肿瘤会占据颅腔一定的空间,但颅骨很硬,缓冲小,因此脑肿瘤就会压迫脑组织,出现颅内压增高综合征的表现。 但也有一些症状不典型的脑肿瘤,并不引发颅内压增高综合征。冯主任介绍说,这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有关。 如果肿瘤长在非功能区,且体积较小,其症状往往不典型,甚至没有特殊症状。还有一些年龄较大的病人脑组织萎缩,给肿瘤留下了生长空间,这种情况下往往也容易没有症状。除此之外,一些所谓的无症状脑肿瘤其实是被患者和家属忽略了,因为老年痴呆、更年期也会有与脑肿瘤发生后相似的症状出现,所以很容易被混淆。 “哑”肿瘤也会露出“马脚” 无症状肿瘤并非没有任何蛛丝马迹,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与患者的亲人或朋友了解患者情况,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冯主任有一个病人,平常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他经常会撞在门上,有时候走在路上也会撞到别人身上,后来一检查才发现他生了垂体肿瘤,造成视野缺损。正常人的视野接近180度,而他只有90度左右,所有看不到旁边的人和物。 此外,脑肿瘤还会造成一些病人幻嗅,例如总是在厨房里闻到一些怪味,好像什么东西烧糊了,但实际上没有东西烧糊,甚至没有烧东西,这往往是与嗅神经有关的肿瘤引起的;有的人会有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下降,以及情感障碍,身边的人会感觉患者的脾气、性格改变了、变怪了;男性也会有性功能障碍表现,这在垂体肿瘤、生殖细胞瘤患者身上很常见;大部分女性如果不孕会去妇科诊治,但很多垂体肿瘤也可以引起不孕症。 症状不典型的脑肿瘤还会出现如不明原因的精神兴奋或忧郁、改变以往正常神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等;听力下降,或有耳鸣;面部有时麻木、感觉迟钝、饮水呛咳、舌齿运动不协调,有时误咬舌、咬腮;儿童可有发育迟缓、多尿;有的病人出现四肢粗大、外貌变丑;不明原因的短暂小癫痫发作或肢体抽搐等等。 以上症状可以轻重程度不一,出现的时间有长有短,间歇期也无明显规律,有的只是偶尔出现轻微症状,也有可能几种症状先后出现或一齐发生。 因此,当这些症状没有其他原因能作出解释时,就应该想到是否有脑肿瘤存在的可能,及时检查。 可以将CT、MRI作为常规检查来预防脑肿瘤吗? 既然有的脑肿瘤这么狡猾,那么我们可以将CT、MRI作为常规体检项目来筛查肿瘤么?冯主任表示,这也是很多朋友会问他的问题,他觉得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一方面,要早期发现这些病人,特别是所谓的无症状脑肿瘤患者;另一方面要避免医源性损害。例如PET是将放射性元素注入到体内,虽然它的影响比较小也比较安全,但如果作为常规体检反复去做还有待商榷。而CT尽管辐射剂量并不大,也很安全,但是否体检时做全身CT也有疑问。 因此,如果一定要做体检,或有这方面的顾虑,或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建议可以选择做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没有辐射,应该来说作为常规体检更为安全,价格也比CT贵不了多少。 说到治疗方法,冯主任介绍到,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放疗有普通放疗,还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中代表治疗方法是伽马刀治疗。伽马刀实际上并不是一把刀,它是一束集中聚焦在肿瘤部位的射线,可以使其他部位受到损害的几率大大下降。其他还包括射波刀、X刀、速锋刀等等,根据病人肿瘤的性质、大小选择不同的放疗。 冯主任提醒观众,当肿瘤很大,一般是大于三公分以上,这时做放疗一定要慎重,因为肿瘤过大时做放疗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水肿,使病人的症状会加重。 遇到肿瘤过大的情况,大部分性质的肿瘤都需要综合治疗。首先通过手术切除巨大肿瘤,如果有剩余或残留部分,再做放疗,而有一部分恶性肿瘤还要做化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需要营养等各方面支持,这样的综合治疗方案可能对病人更有利。尤其是对于恶性脑肿瘤患者和肿瘤位于颅底的患者来说,更需要综合治疗。 专家简介 冯东福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创伤医学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脑肿瘤、脑血管病、重型颅脑创伤的治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5项授权专利。 专家门诊:每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本文作者:张狮驼 本文摄影:徐智伟 执行主编:尹学兵
牙龈萎缩的标准名称是牙龈退缩,专业的牙周专科医生会使用“牙龈退缩”这个词而不是“牙龈萎缩”来写作文献,如果患友您想查询更多相关信息,可以用 “牙龈退缩” 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牙龈退缩与牙槽骨破坏的关系:牙龈覆盖在牙槽骨的表面,牙龈与牙槽骨共同支持着牙齿。牙龈与牙槽骨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牙龈为牙槽骨提供血管输送营养。厚实的牙龈可以保护牙槽骨免受细菌的侵袭。另一方面,牙槽骨支撑着牙齿,而牙齿又支撑着牙龈的形态。牙槽骨与牙龈是难兄难弟,两者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希望牙齿能够牢固稳定,一定不能忽略保持好牙龈和牙槽骨的支撑。如果任由牙龈退缩不断发展,其后果不仅仅是美学缺陷,更将导致牙齿松动乃至脱落和局部软硬组织的塌陷缺损。牙龈退缩可以通过牙龈移植、牙龈冠向移位等方法进行修复,部分严重的牙龈退缩会累及牙龈乳头,形成难看的“黑三角”,微创注射、硬组织增量、软组织增量等方法是解决牙龈乳头退缩的方案,但疗效因人而异,需要全面整合医患条件后谨慎选择,所以即使是在国内顶级的口腔医疗机构牙周专科和牙周专家这里,也不会轻易承诺能够完全恢复退缩的牙龈或牙龈乳头。牙龈萎缩往往意味着其下方的牙槽骨也发生了严重的缺失,临床医生在预判评估患者的种植难易程度时,可以将患者的牙龈情况作为预估手术难度、费用和骨整合所需的时间所需的信息之一。许多患者在种植牙时被牙医发现牙槽骨不足,需要植骨。植骨以后又发现牙龈不足,需要再做牙龈的移植修补。这样完成种植牙就可能需要2-3次手术,医生需要事先有预估,对患友有提前交代。只有牙龈和牙槽骨都充足了,此时种植的牙齿才能获得长久的稳定,减少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获得一个良好的美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