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什么:一、西医对疼痛的认识:1979国际疼痛学会(IASP)定义疼痛是组织损伤后机体和心理情绪上发生的伤害性感受。疼痛是主观性,既是保护也可以是伤害,既是症状也可以是疾病二、中医对疼痛的认识:《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办公室慢性疼痛有哪些常见疾病:1.头昏头痛、颈肩酸胀、肢体麻木、关节疼痛关节异响、全身疼痛不适2.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肩周炎、肩袖损伤等肩关节疾病;腱鞘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坐骨神经痛、膝骨关节病3.网球肘、鼠标手、腱鞘炎4.骨质疏松综合症办公室疼痛类疾病有哪些:一、颈椎病及头昏头痛:有调查表明每天使用电脑超过4小时者,81.6%的人脊柱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侧弯。经常低头伏案,会使得颈椎正常的生理屈度变直,引起颈椎松动、增生、肌肉紧张等,刺激周围神经或血管,导致颈椎病。①神经根型50-60%发病率最高。由于经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增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②椎动脉型20-25%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上关节突明显增生肥大可直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退变后颈椎的稳定性降低,在颈部时椎间关节产生过度移动而牵拉椎动脉。颈交感兴奋,放射性的引起椎动脉痉挛。二、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腿痛:据统计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总人口的15.2%。长期伏案,腰部缺乏足够支撑,上班身的重量全压到了腰椎上,易导致正常生理曲度改变,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诱发椎间盘突出。坐的时间过久,腰臀部肌肉持续负荷过重,慢性损伤形成引起腰、臀、下肢的酸胀、麻、痛。三、腕管综合征和腱鞘炎:①腕管综合征:多见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使用鼠标会导致腕关节背屈接近最大角度,让肌腱处于高肌张力状态,造成韧带增生,出现双手刺痛、麻痹、无力等症状称为腕管综合征。②腱鞘炎:手指重复、过度敲击鼠标,使肌腱和腱鞘之间经常发生摩擦,以致水肿、纤维性变,引起内腔狭窄,导致腱鞘炎。办公室慢性疼痛病因分析和总结:①客观因素:长时间保持坐姿、伏案姿势固定②环境因素:位置固定,空调,窗户、门口缺乏运动,补偿性锻炼不科学,运动性损伤③生活习惯:低头族、手机、沙发、电视、麻将,开车④缺乏保健意识,不及时预防和治疗,积小成大办公室慢性疼痛疾病的误区和纠正:1."大夫,我的。。病能根治不?"回答:不能,但是经过治疗疼痛可以缓解。2.“我的椎间盘还能复原回去吗?我的骨质增生能消除吗?”回答:不能,已有的影像可以呈现的病理改变都不可逆,治疗的目标也不是消除这些改变,而是消除疼痛,恢复功能。3.有创治疗和手术治疗虽说创伤大,但是能根治椎间盘突出症。。。回答:不对,都不能根治,有创治疗更加应该要权衡利弊。4.跑步、打球、游泳。。。锻炼了,身体就一定会好!回答:不对,很多人因为不恰当的锻炼加重了疼痛疾病。5.我的。。痛这么多年了,到处都治不好,只要给我止住痛就好了,你们为什么不给我止住痛?!回答:有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治疗起来非常困难。继发于局部损伤或全身性疾病之后出现的严重顽固性、多变性疼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常伴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营养不良,常表现为自发痛和诱发痛并存。也往往合并严重的心理焦虑。预防办法主要损伤后早期及时处理,一旦出现,需要中西并重的综合治疗。6.常有患者抱怨“他的。。疼痛怎么好的那么快?我的怎么就是不好呢?!”回答:除了疾病所处阶段的差异,医疗指导和治疗介入的早晚等因素外,不同患者的性格也会造成疗效的不同。办公室慢性疼痛的治疗原则和建议:动静结合、预防为主,中西结合、中医为主快慢结合、养治为主,及时治疗、病因为主中医治痛技术:方法众多,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创伤小的特点,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西医治痛技术:最早的“封闭”发展到近代穿刺技术为基础的微创介入治疗,精确,快速止痛。办公室慢性疼痛的治疗原则和建议:1.电脑桌上的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采取坐姿时肘部的高度,肘不悬空;2.坐姿正确,保持舒适自然的姿势,可不时站起来走动;3.睡觉时不可俯着睡,枕头不可以过高、床垫不能过硬,侧卧位应使枕头与肩同高;4.科学锻炼:适度5.防寒保暖。如何养治结合:中医治病讲究动静结合。静可养神,养元气,安脏腑。动可炼形,舒筋骨,炼形体。①静神养生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稳,可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并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②动形养生古人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说明了适度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可强身延年。人若贪图安逸,运动不足,或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又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一、定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facialpalsy)或Bell麻痹是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中医多属“面瘫”、“口眼歪斜”、“口僻”、“吊线风”等范畴。二、病因及病理中医《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喎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经络为风邪阻滞,气必不上达。气不上达头面,亦能病口眼喎斜。”西医确切病因尚未明确,部分患者在着凉或头面部受冷风吹拂后发病三、临床表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做蹙额、皱眉、闭目、露齿、鼓颊动作。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面神经在神经管内的分支四、诊断1.发病突然,或有面部受凉、风吹病史。2.除部分患者起病后有耳痛、颜面部不适外,多数患者因说话不便或被他人发现患病。3.患侧鼻唇沟变平坦,口角低,额纹消失,鼓气时漏气,齿颊面常有食物存积。4.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口轮匝肌反射,威吓瞬目反射均减退。5.恢复期可见患侧面肌痉挛,偶见“鳄鱼泪”现象,即咀嚼食物时,伴有病侧流泪。损害在茎乳孔以上影响鼓索支时,则有舌前2/3味觉障碍;损害在镫骨神经处,可有听觉障碍;损害在膝状神经节,可有乳突部疼痛,外耳道及耳廓之感觉障碍或出现疱疹样损害;损害在膝状神经节以上,可有泪液、唾液减少。鉴别诊断1.中枢性面瘫 可由大脑半球肿瘤、脑血管意外等导致,表现为病灶对侧眼裂以下的面瘫(嘱患者抬眉,额纹对称),且多伴有肢体的瘫痪与感觉障碍。2.腮腺炎或腮腺肿瘤、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中耳炎并发症等以及麻风、结节病均可累及面神经。根据发病的特点加以鉴别。3.桥小脑角肿瘤、颅底脑膜炎及鼻咽癌颅内转移等所致面神经麻痹,起病较慢,有其他多个脑神经损害与原发病表现。损害脑干时,可有邻近结构与组织损害表现,交叉性损害是典型特征。五、治疗中医治疗(一)辩证论治1、风寒袭络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2、风热袭络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方药:大秦艽汤加减3、风痰阻络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方药:牵正散加减4、气虚血瘀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二)针刺处方:风池、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随证配穴:兼恶寒发热头痛、关节痛楚等表证者,加大椎;睛流泪者,加攒竹或鱼腰;耳后疼痛者,加翳风;口歪难正者,加人中、承浆;味觉减退者,加廉泉。本病发病初期(1周内),面神经炎尚处于发展阶段,治疗取穴宜少,刺激宜轻,且不可使用电针,远端诸穴,如合谷、大椎则可用泻法,强刺激。待急性炎症消退后,面部诸穴刺激可加强,针灸并用再加火罐。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疗程。(三)艾灸疗法处方:牵正、合谷、翳风、风池。用艾条行雀啄灸,每次选用2~4穴,每穴5~10分钟,以局部温润为度,每日一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四)电针疗法取穴:地仓、颊车、阳白、太阳等穴,以断续波刺激10-20分钟,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宜,适用于恢复期及发病时间较长者。每日或隔日1次。面瘫急性期禁用。(五)皮肤针法处方:取患侧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地仓、颊车、牵正。用皮肤针轻叩,使皮肤微红为度,发病一周以后应用,急性期不宜使用。每日一次,2周为1疗程。(六)穴位注射处方:阳白、太阳、颧髎、地仓、颊车、承浆。每次选2穴,选用维B1或维B12注射液,常规消毒后,每穴注射0.5ml,每日或隔日一次,2周为一疗程。(七)拔罐法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髎、地仓、颊车等穴位。采用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拔下约1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1次,每周治疗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根据病情,亦可辨证选取面部以外的穴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西医治疗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1、急性期口服皮质类固醇治疗:强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Qd,口服,连续7-10天。2、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Qd,连续7~10天,亦可加用脱水利尿剂。3、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应用:维生素B150-100mg,维生素B12100μg,胞二磷胆碱250mg,辅酶Q105-10mg等,肌注Qd。4、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物理治疗1、超短波的治疗有穿透效果,有明显消炎作用,可以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消除水肿,减轻面神经受压,加速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还有助于乳突部疼痛缓解。 2、红外线的温热作用,可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消肿、消炎的作用。参考:耿宏,张艳明,胡美华,等.物理疗法应用于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2):923—924.3、通过半导体激光的生物刺激效应,使血管壁通透性降低,减轻炎症的渗出程度和速度,减轻充血及水肿,同时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神经组织营养,促使炎性水肿吸收,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4、蜡敷面部后,患者局部毛细血管明显扩张,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活跃,使侵袭患处的风邪从肌肤毛孔而出;石蜡的机械压迫作用可减轻患侧面部的疼痛,消散水肿,从而改善其功能参考:金涛,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及康复干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2015,36(2):155-156芦玥,贾跃进,吴秋玲,蜡疗法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5,30(2):326-327⑴血管收缩,减轻组织水肿,改善面神经的肿胀,减轻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对面神经的压迫;⑵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迅速改善面神经缺血缺氧状态,使神经组织有氧代谢旺盛,神经纤维的生长速度加快,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⑶迅速使血管收缩,血管床缩小,减轻神经管内压力,缓解面神经脱髓鞘和轴索的变形;⑷加速受损毛细血管再生和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促进神经组织炎性水肿消退,为受损组织提供大量营养物质和氧,促进纤维细胞分裂增生,加速髓鞘形成和轴突修复;⑸促进神经修复和效应器(如肌肉和运动终板)的修复,加速面神经功能恢复,避免效应器官功能损害神经功能无法表达。参考:孙竹萍,高压氧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8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13(7):725、采用牵正散为基方加减中药外敷,TDP神灯照射中药熏药是利用特定电磁波辐射产生的温热效应作用于面部皮肤,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加速了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参考:魏巍,陈英华,孟拓,TDP中药熏药联合针刺治疗面瘫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2):72.6、从被动训练到助动及主动训练,具体运动方法包括:①抬眉毛:尽力将患侧眉毛向上抬起。②皱眉:两侧眉毛向中间集中。③闭眼:让患者用力使眼裂闭合。④耸鼻:向上牵拉鼻部皮肤。⑤示齿:嘱患者做龇牙状,口角向侧方移动。⑥吹口哨:缩唇并吹气,做吹口哨的动作。⑦鼓腮:嘱患者双唇尽力紧闭,使双侧颊部充气呈膨胀状。从上至下逐步进行,每个动作做30~50次,3~5次/d。当面肌主动运动困难时,可用手帮助做被动运动和助力运动。随着肌力的增强,逐渐减少辅助力量。7、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在中枢神经方面能促使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增加,阻断交感神经传出的冲动及其分支所致的正反馈,充分发挥自愈力,维护内环境的稳定和增强机体抵抗力;周围神经方面是阻滞部位的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功能受到抑制,扩张外周血管,增加颈动脉及椎动脉支配区的血流,改善面神经周围的血液循环,防止继发性神经变性损害。六、预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与就诊时间、面神经损伤部位、面瘫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呈正相关,对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及早接受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等治疗,同时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有望减少后遗症。七、预防与调护避免面部吹风受寒,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病后少食生冷腥臊之物,局部防止受寒,必要时带口罩、眼罩防护。眼睑不能闭合者,配合点眼药水,以防感染。保持心情愉快,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概述肩袖损伤是指肩部腱袖、韧带及滑囊等的创伤性炎症。肩袖:是由起自肩胛骨,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和的肌腱组成的扁而宽的共同肌腱。共同肌腱的附着处形如衣袖口,故名肩袖。●病因病理1.创伤2.血供不足3.慢性撞击性损伤●诊断要点1.疼痛与压痛肩部疼痛,急性期疼痛剧烈,呈间歇性,以夜间为甚,不能卧向患侧。慢性期呈持续性钝痛。可向上臂或颈部放射,肩外展或伴有内旋和外旋时疼痛加重。压痛多见于肱骨大结节处或肩峰下间隙部位。2.肌力、活动度降低主要为主动上举(包括外展和屈曲)、外旋和内旋力量的减弱和活动度的降低。但被动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表现为洗脸、梳头、穿衣、拿放高处的物品以及驾驶等日常活动的困难。3.肌肉萎缩肩腱袖断裂2一3周后即可出现冈上、冈下肌萎缩,尤以冈下肌明显。4.继发性软组织挛缩病程超过3个月者,可以继发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挛缩,肩关节活动范围有程度不同的受限以外展外旋及上举受限较明显。5.特殊体征疼痛弧和垂臂试验阳性患肢外展上举60°~120°范围时由于肩袖受到的应力最大而出现肩前方疼痛为疼痛弧综合征阳性。有的患者因不能主动上举或上举90°~120°范围,撤除支持后因疼痛或无力,不能持住患肢而出现垂臂试验阳性。6.lift-off试验(抬离试验)患者将手置于下背部,手心向后。然后嘱患者将手抬离背部,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予阻力。不能完成动作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7.外旋衰减试验(theexternalrotationlagsign)患者肘关节屈曲90度,肩关节在肩胛骨平面外展20度。检查者一只手固定肘关节,另一只手使肩关节外旋达最大程度,然后放松嘱患者自行保持最大外旋。外旋度数逐渐减少者为阳性。提示冈下肌、小圆肌损伤。●辅助检查X线片一般无阳性改变,存在肩袖损伤的间接征象:可表现为肱骨大结节囊性变、肩峰下前1/3骨质硬化、肩锁关节退行性变和肱骨头上移。核磁共振MRI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肩袖损伤的方法。其完全无创、软组织分辨力高,而且能多平面成像,可更为直观地观察肩袖肌腱。分级MRI表现0级正常的检修韧带在MRI上为均匀的低信号,是肌腱的延续1级又称肌腱炎,这时肩袖的连续性是完整的,但是在冈上肌肌腱内见信号的增高。1级的信号改变在质子加权图像中显示最为清晰,为中等信号。这种信号的改变最为可能是由于水肿、炎症反应和出血所引起的。2级T1WI或PDWI上见有信号增高并见肩袖的变细或不规则,滑囊内通常有积液。3级T2WI上信号增高涉及整个肌腱,肌腱连续性中断,滑囊内多有积液。●鉴别诊断 肩周炎:是引起肩关节疼痛及运动障碍的一组疾病的统称,并非单一疾病。“肩周炎”这一名词已逐渐被“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喙突炎”、“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冻结肩”、“肩撞击综合征”等具体定位定性名词所分别替代。冻结肩(狭义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为主要原因)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肩部撞击症:又称肩峰下疼痛综合征,是肩关节外展活动时,肩峰下间隙内结构与喙肩穹之间反复摩擦、撞击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肩部疼痛综合征,是中年以上者常见疾病。本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腱钙化、肩袖断裂、肱二头肌腱长头炎、肱二头肌腱长头断裂。其共同临床特征是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时有一疼痛弧,而被动活动疼痛明显减轻甚至完全不痛。
跟痛症是足跟部周围疼痛疾病的总称,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包括了足跟部多种伤病,如:跟腱滑囊炎、跟下脂肪垫炎、跖腱膜炎、跟骨骨刺、跟骨高压症等。 【病因和病理】①跟腱滑囊炎跟骨后方有全身最粗大的肌腱一一跟腱附着,站立与步行均为承受重力及拉张力的应力集中区。在跟腱周围有三个滑囊:一个位于皮肤与跟腱之间,称跟腱后滑囊;一个位于跟腱与跟骨后上角之间,称跟骨后滑囊;一个位于人体站立时跟骨承重部与足跟纤维脂肪垫之间,称跟下滑囊。上述三组滑囊长期磨损或外伤,均可引起滑囊炎而发生疼痛。②跟下脂肪垫炎多由于足跟部被硬物硌伤或长期受压以致脂肪垫损伤,产生充血、水肿、增生、肥厚性改变而引起跟痛。 ③跖腱膜炎跖腱膜是维持足纵弓的纤维结构,起自跟骨结节,止于拓骨,持续负重,使跖腱膜长时间受牵拉,产生疲劳损伤,引起足部痛感。 ④跟骨刺在足部侧位片上,常见有跟骨结节,即跖腱膜附着部有骨刺出现。跟骨骨刺仅是一个X线的征象,与跟痛并无必然的相关性,应该说大部分骨刺并不引起痛感。但骨刺斜向前下方生长,其尖端在足底承重时,可能承受较大压力而产生痛感。也有人认为骨刺与跖腱膜的交界处长期磨损,可能出现滑囊炎,而成为致痛原因。 ⑤ 跟骨高压症主要是因骨内压力增高而产生的跟部疼痛,常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因为跟骨为海绵样松质骨构成,髓腔内静脉窦很大,且足跟位于身体最低处,受重力影响,静脉回流阻力大,使跟骨内瘀血,压力升高,产生症状。 【诊断】(一)症状1.跟腱后滑囊炎与跟骨后滑囊炎主要症状为足跟部痛及肿胀,跟腱后滑囊炎可见有局部隆起,走路时疼痛加重。2.跟下滑囊炎足部外伤或受寒冷刺激后发病时,足跟着地部位疼痛,以老年人多见。 3.跟下脂肪垫炎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下方疼痛。 4.跖腱膜炎走路时足跟下或足心部疼痛,足底有胀裂感。5.跟骨骨刺步行时疼痛,多发生在足跟部,一般无放射痛。6.跟骨高压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足跟痛影响走路,下肢抬高休息可缓解症状。(二)体征主要是压痛点的位置和疼痛性质的差异。1.跟腱后滑囊炎局部隆起明显,压痛点表浅。2.跟骨后滑囊炎压痛点较跟腱后压痛点位置略高,压痛点较深在。3.跟下滑囊炎跟骨结节下方压痛,有时可触及皮下的脂肪纤维块,犹如滑动结节,压痛深在。 4.跟下脂肪垫炎跟骨下方压痛,按压时有肿胀性硬块感,压痛浅。 5.跖腱膜炎与跟骨骨刺二者压痛点位置相同,但前者摄片无骨刺,后者可见有骨刺。 6.跟骨高压症压痛广泛,跟骨内外侧及跖侧均有压痛。上述各种原因引起的跟痛,大都是单一原因引起,有时亦可能为复合因素引起的。如上文提到跟骨骨刺引起跖腱膜、跟下滑囊的病变。 【鉴别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时亦可引起跟骨滑囊炎,化验血沉、抗类风湿因子、HAL一B27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一)非手术治疗1.急性期需休息,症状好转后仍亦减少步行,足跟负重部压痛者,可应用中空足跟垫,避免足跟痛点负重。2.局部理疗:肿胀明显者中药封包外敷,肿胀轻微可予中频电疗、局部温热治疗、微波、中药浸泡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3.采用痛点封闭,7天一次,2一3次为一疗程,一般效果较好。但足跟部皮肤厚、硬,痛觉敏感,患者难以耐受,可采用细针,自足跟侧方刺人痛点注药。(二)手术治疗疼痛剧烈,影响工作、生活者,上述治疗无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参考书目:《临床骨科诊疗学》
临床上间歇性跛行症状主要有三大类"即神经源性,脊髓源性,血管源性现结合相关文献就其发生机理及临床特点等进行综述:一. 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因外源性压迫因素导致脊神经根或(和)马尾,或下肢周围神经干受到病损"行走时下肢疼痛麻木,休息后上述症状缓解或消失"可称为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分述如下1.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一处或多处管腔狭窄"压迫神经根或(和)马尾引起一系列症状者称为腰椎椎管狭窄症,国内有人将其临床特点归纳为:间歇性跛行,主诉多而体征少,休息后有时很难查到阳性体征,腰部后伸受限及疼痛。几乎所有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行走或站立时出现下肢疼痛麻木"休息或弯腰时症状可缓解或消失,人们将此表现称为神经源性或马尾源性间歇性跛行,结合CT,MRI扫描等影象学检查多可以及时明确诊断。目前对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以下三种因素有关:机械压迫,血液循环障碍, 炎性刺激。2,腰椎间盘突出症 有的患者可出现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发生机理与腰椎管狭窄症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发作时腰椎侧弯-活动受限及神经根性症状和体征等尤为明显,患肢发凉,也有人称为冷性坐骨神经痛,注意到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患肢温度变低以足趾的远端为著,检查时足背动脉搏动仍然正常3.腰椎间盘吸收症 特别是老年人由于椎间盘退变吸收髓核中蛋白多糖和水分大量丢失,髓核干枯,椎间隙狭窄和腰椎不稳,退变狭窄的椎间隙上下椎体终板增生硬化,继发小关节突增生内聚和黄韧带肥厚引发腰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临床上早期腰臀部不适,渐为腰痛和间歇性跛行。4. 腰椎后缘断裂症 腰椎椎体后缘因故断裂突入椎管,压迫刺激神经根或(和)马尾出现类似并重于腰惟管狭窄症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症状*其中以间歇性跛行尤为明显5. 盆腔出口综合征 全称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坐骨神经盆腔出口是由骨盆后壁的多层肌肉-韧带及结缔组织构成的一个骨纤维性管道,此处软组织损伤或病变以及梨状肌变异,可使坐骨神经受到刺激或卡压,产生一系列症状或呈现间歇性跛行。检查时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明显压痛,大腿后方放射痛,被动内旋或抗阻力外旋下肢可诱发症状重现。直腿抬高试验大腿后侧放射痛,很少越过腘窝。6.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腓总神经经过腓骨颈时,受到卡压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由于腓总神经在绕过腓骨颈处比较固定不移动,其深面紧贴在腓骨上端,受到腓骨的对抗,浅面位于皮下无保护,易受压迫和牵张摩擦损伤如骨折,骨病,骨瘤,软组织囊肿,石膏绷带以及皮牵引等均可压迫腓总神经。长时间盘膝,长时间蹲着工作膝关节极度屈曲以及踝关节内翻扭伤等均可牵张腓总神经损伤,根据卡压的程度可出现间歇性跛行,如行走时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疼痛加剧,休息后可缓解;轻度的腓总神经卡压常被形象地描述为坐立不安的小腿,依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X线片和肌电图改变可考虑为本病。7. 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少见的一种,一些病人在早期多被误诊为脉管炎等,国外对此病有过报道,其解剖学基础是腓骨下端骨前嵴的存在及其与小腿深筋膜或伸肌上支持带对腓浅神经的卡压。姜成瑛报道此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行走及站立时小腿、踝前及足背疼痛剧烈,停止站立及行走、抬高患肢后疼痛减经或缓解。体检时小腿中下段外侧有固定压痛点,足背及踝前皮肤感觉过敏踝关节强力内翻时腓浅神经分支在穿出深筋膜部位受到牵拉而引起疼痛。肌电图提示腓浅神经感觉潜伏期的改变。二. 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因脊髓本身的病变或由于脊髓受到外来因素的压迫,在步行一定时间或距离后感到下肢乏力、发沉、麻木、酸胀及束带感加剧,导致不能行走,休息片刻后恢复称为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1. 脊髓内源性病变前已述及的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为大家所熟知,而脊髓本身原因所致的间歇性跛行却较少见,年首次报道脊髓源性间歇性跋行,病因均为脊髓本身病变如:脊髓血管病变/脊髓动静脉瘘等血管畸形.有的文献也称脊髓血管瘤、脊髓蔓状血管瘤、脊髓动静脉血管瘤等。是指脊髓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形成的病变,本质上并非肿瘤。病理和病理生理特点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是脊髓血管畸形大都含有动静脉短路形成动静脉之间的直接分流导致部分病人因脊髓缺血而出现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当病变进行性发展时畸形的血管出血可造成脊髓和神经根损害而引起瘫痪。2、脊髓外源性压迫压迫所致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临床上报道极为少。菊地臣等报道了由于退变性疾病导致颈或胸脊髓压迫所致的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并对此组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及分析,提出该病是由压迫产生脊髓的动脉循环血量减少、静脉淤血或静脉充血或上述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脊髓缺血。王少波等报道颈,胸椎退变性疾病压迫脊髓所致的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并应用步行负荷试验-对本组病例步行检查即步行一段时间或距离后出现下肢束带感或无力以致不能行走,休息一定时间后症状消失,此时查体可出现锥体束征,步行前无锥体束征或锥体束征更加明显及出现新的锥体束征,此为步行试验阳性三、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因下肢中小血管的病变!导致下肢末梢缺血,当病人行走一定时间或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等。迫使停步休息片刻后疼痛得到缓解!称为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这是下肢慢性动脉功能不全的典型症状。也是周围动脉病变的早期。常见的病变如下"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简称脉管炎,为血管外科常见疾病,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病变,尤其是以下肢的中小动脉为主"多为青壮年男性。早期主要症状为患肢疼麻痛,发凉,感觉异常,久行后上述症状加重,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这些症状体征与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极其相似"就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认为是多种综合因素引起:吸烟、寒冷、皮肤霉菌感染、激素、前列腺功能紊乱、遗传基因异常或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早期疑有本病者可采用多普勒超声、肢体血流图、动脉造影、红外线热图等项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2、动脉粥样硬化性 闭塞病变位于下肢动脉时也可产生下肢缺血症状如间歇性跛行,本病主要特点:大多是老年人、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等疾病"病变主要侵袭较大或中等动脉。E线摄片可能在动脉部位显示钙化斑"也可用多普勒超声等方法检查明确诊断"3、原发性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本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并发下肢慢性动脉功能不全出现间歇性跛行,值得注意的是脉管炎患者约有半数以上在早,中期可以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表现"4、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本病主要侵犯中小动脉,下肢可出现类似脉管炎的缺血症状,其临床特点:病变广泛,常累及肾,心等内脏!皮下可有循着动脉排列的结节!血液检查呈高球蛋白血症和活检循动脉排列的结节可以明确诊断.5、糖尿病足病 很多人把糖尿病并发足部的血管及神经损害的合并症称为糖尿病足。有人统计糖尿病发病后10年内约有50%病人发生末梢血管病变。糖尿病如何使足部发生血管及神经并发病其机制还不明。6、腘动脉“围困”综合征 也有学者称为腘动脉挤压综合征。并认为是青年人小腿疼痛不适引起间歇性跛行的重要原因,少见且易误诊!间歇性跛行是唯一症状"男性多见!认为可能与肌肉发达有关。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艾灸疗法禁忌及意外处理 1艾灸的特点、禁忌及注意事项 6艾灸养生保健的原理及禁忌说明 7尝试艾灸后的各种反应 7哪些疾病不能用艾灸 8艾灸补益的基本方法及手法 9艾灸疗法之灸法的补法/泻法 10艾灸疗法常用穴位 15九种实用的艾灸养生方法 17艾灸的注意事项施灸过程中如感觉太热,可适当将艾条抬高散热;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凡属实热症,阴虚发热者不宜用艾灸,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亦不宜施灸。中医提倡冬病夏治,虽然艾灸一年四季都适用,但在三伏天做效果最好。艾灸的注意事项1、施灸后当天需避风寒,保持情绪平稳,饮食素淡为宜,切忌生冷厚味。2、大饥大饱、劳累醉酒、情绪不宁时不宜施灸。3、施灸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手或洗澡。4、施灸后,要喝比平常量多的温开水(不能喝冰水),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5、施灸后,会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还会起红疹、水疱,有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穴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施灸,很快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若症状持续,可至医院专科处理。艾灸疗法禁忌及意外处理灸法虽然简便易行,但若不掌握其适应症及其操作方法,有时也会发生意外,故此施灸之前应适当地了解一些灸法的注意事项。一、灸法注意事项灸疗虽然法简方便,但在临床应用时,尚须注意以下各点,以保证其安全有效。1.施灸前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疗之法,并取得患者的合作。2、施灸前根据病情,选准穴位,令患者充分暴露施灸的部位,并采取舒适的、且能长时间维持的体位。3.腰背、腹部施灸,壮数可多:胸部四肢施灸壮数宜少;头颈部更少。青壮年施灸壮数可多,时间宜长;老人、小儿施灸壮数应少,时间宜短,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4.颜面部,心区,大血管部和肌腱处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5.对于昏迷、局部知觉迟钝或知觉消失的患者,注意勿灸过量,避免过分灼伤,引起不良后果。尤其对老人、小儿患者更应如此。6.施艾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灼伤患者或烧坏患者衣服和诊室被褥等物。7.非化脓灸时,灸灼过度如局部出现水泡,如水泡不大,可用龙胆紫药水擦涂,并嘱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数日后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过大,宜用消毒针具,引出水泡内液,外用消毒敷料保护,也可在数日内痊愈。8.凡化脓灸后在化脓期或灸后起泡破溃期,均应忌酒、鱼腥及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能助湿化热、生痰助风,并可刺激皮肤不良反应,从而使创面不易收敛或愈合。9.艾炷或艾条灸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复燃事故发生。二、灸法禁忌灸法适应范围广泛,但和其他的穴位刺激疗法一样也有其禁忌。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禁灸部位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禁灸穴位的记载,但各种书籍之间互有出入,颇不一致。如《针灸甲乙经》仅载禁灸穴24个穴位,《针灸集成》则达49个之多。从临床实践看,其中多数穴位没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疗,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亦禁灸。2.禁忌病证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头痛等症,一般不适宜用灸疗,但并非绝对。.其他禁忌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疗。另外,近年来还发现少数患者对艾叶发生过敏,此类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疗或其他穴位刺激法。三、灸法意外灸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疗法,而且较之针刺疗法也更为安全。我国晋唐时期曾一度风行灸疗,当时的一些著名医家都极力推崇灸法,有的甚至抑针扬灸。实际上,灸法如应用不当,亦可发生意外事故。早在我国晋代就有这方面的记载:“渊液……不可灸,灸之不幸,生肿蚀、马刀伤内,溃者死”。(《针灸甲乙经·卷三》)这是由于古代缺乏消毒概念和条件,加上缺少有效的抗炎措施,容易发生感染和招致严重后果。晕灸,在古人的临床实践中十分多见,所以在清代医家吴亦鼎所著的《神灸经纶》中已提到晕灸的救治之法:“或著火有眩晕者,神气虚也,乃以冷物压灸处,其晕自苏,再停良久,以稀粥或姜汤与之,以壮其神”。现代,灸法意外较为常见的除晕灸、感染外,尚有过敏、中毒等。(一)晕灸晕灸是不多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多为轻症,但也有症候较严重者。应引起注意。其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之法大致与晕针类似。关于晕灸的机理,曾有人将其与休克混为一谈。其实,晕灸与晕针一样都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它是由于强烈的刺灸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床(尤其是周围肌肉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脏的输出量减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性的脑血流量减少,而发为晕厥。1.原因关于晕灸的原因,《标幽赋》曾云:“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其常见者有下列几种。(1)体质原因为最主要的诱因之一。体质虚弱,精神过于紧张、饥饿、疲劳,特别是过敏体质,血管神经机能不稳定者。不少无明显原因的晕灸者,往往可从体质中找到原因。(2)刺激原因穴位刺激过强,可致晕灸。所谓过强,因各人情况不一,很难度量比较。在刺激的种类上,以艾灸多见。(3)体位原因一般来说,正坐位或直立施灸时易发生晕灸。(4)环境原因: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促使晕灸,如气压低之闷热季节,诊室中空气混浊,声浪喧杂等。2.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以下三期。先兆期:头部各种不适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适,眼花,耳鸣,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打呵欠等。有些患者可无先兆期。发作期:轻者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发软凉,摇晃不稳,或伴瞬间意识丧失。重者突然意识丧失,昏扑在地,唇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双眼上翻,二便失禁。少数可伴惊厥发作。后期:经及时处理恢复后,患者可有显著疲乏,面色苍白,嗜睡及汗出。轻症则仅有轻度不适。晕灸大多发生于针灸过程中,但也有少数患者在取针后数分钟乃至更长时间始出现症状,被称为延迟晕灸,应特别注意。3.预防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曾用不少篇幅提及晕针的预防:“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有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素问·刺禁论》)。其实同样适于晕灸。现代主要从心理和生理上进行预防。(1)心理预防主要针对有猜疑、恐惧心理者,或针灸时哭笑、惊叫、战抖、躲避、肌肉痉挛。伴有瞳孔、血压、呼吸、心跳、皮温、面色、出汗等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改变者。均可作预先心理预防,以避免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共分三法:语言诱导:施灸前,先耐心给患者讲解针灸的具体方法,说明可能出现的针灸的感觉、程度和传导途径,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松弛训练:对好静、压抑、注意力易于集中、性格内向的患者,令其凝视某物体,待其完全进入自我冥想(入静)状态后,始行灸刺。转移注意力:对急躁、好动、注意力涣散、性格外向的患者,可令患者作一些简单的快速心算,或向其提出一些小问题,利用其视、听觉功能和思维活动等,转移其注意力,促进局部组织放松。(2)生理预防饥饿患者,灸前宜适当进食;过度疲劳者,应令其休息至体力基本恢复。特别对有晕针或晕灸史者,最好采取侧卧位,简化穴位,减轻刺激量。在施灸过程中,一旦患者有先兆晕灸症状,应立即处理。灸疗结束后,最好能嘱患者在诊室休息5~10min后始可离开,以防延迟晕灸。4.处理方法(1)轻度晕灸应迅速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2)重度晕灸即停灸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据我们多年体会,此类患者在百会穴艾灸有较好的效果。方法是用市售药艾条,点燃后在百会上作雀啄式温灸,不宜离头皮太近,以免烫伤,直至知觉恢复,症状消退。如必要时,配合施行人工呼吸,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5.病案举例谭××,男,14岁,学生,1989年4月8日来诊。患者于1日前因饮食不洁而致腹泻,每日约7、8次,泻下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滑数。给予艾条用固定式熏灸器灸关元。熏灸至60min时,患者感心慌头昏,恶心欲吐,脉搏加快,面色苍白,大汗出。当即停灸,针刺双内关穴,5min后心慌减轻,留针20min,症状消失。(二)灸疗过敏近年来,陆续有报道,采用艾灸、穴位注射等法,可以诱使机体出现程度不等的过敏反应。虽然预后一般良好,但有时也可出现较重的证候,值得注意。最近亦有单纯毫针刺引起过敏性反应的报道。下面重点介绍引起艾灸过敏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处理之法。1.原因常见的有以下二种。(1)体质原因导致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过敏体质,多有哮喘,荨麻疹史或对多种药物,花粉过敏史。(2)药物原因一般指艾灸致敏:可能因为艾叶中含有某些致敏物质,有人曾将温灸盒盖的烟油取下,敷于曾因艾灸导致急性荨麻疹的患者的前臂内侧,结果10小时后,被敷处发痒难受,并出现过敏性皮疹,证实可引起过敏。2.临床表现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表现为:局限性(穴位周围区域)的红色小疹,或全身性的风团样丘疹,往往浑身发热,瘙痒难忍,重者可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甚至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象细微。过敏反应出现的时间:穴位注射常发生于即刻或不久,艾灸则须一至数小时,文献报道最长者达10小时。有因艾灸引起过敏者,以后往往可以在艾灸治疗时反覆出现。3.预防方法(1)询问病史针灸前,应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过敏史,特别对艾灸有无过敏史。如原有穴位注射过敏者,亦应慎用艾灸疗法。(2)慎察先兆艾灸或穴位注射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先兆时,应立即停止艾灸疗法或注射。4.处理方法有局部或全身过敏性皮疹者,一般于停止艾灸后几天内自然消退。在此期间宜应用抗组织胺,维生素C等药物,多饮水。如兼发烧,奇痒,口干,烦燥不安等症状时,可适当应用皮质类激素,如强的松,每日服20~30毫g。中药凉血消风方剂也有效果。当表现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象细微时,除肌肉注射抗组织胺药物外,可肌注或静注肾上腺素,必要时,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5.病案举例例一李××,女,30岁。1975年3月18日初诊。患者妊娠8个月,于3月17日经某医院产科检查胎位为臀位,嘱患者回家每日早晚取膝胸卧位20min。翌日晚,患者自用市售艾条,灸至阴穴20min,约一小时后,觉胸背,四肢瘙痒。第三日晨,眼睑,口唇及面部浮肿且痒,背胸、腰及四肢发生风团样丘疹,瘙痒难忍。拟诊为急性荨麻疹,予中药三剂服用,停用艾灸后,诸症状消失。夜间,她自拿艾条灸至阴穴,上述症状复现,且较前严重,并伴胸闷,呼吸困难。自述外阴亦肿,排尿困难。既住无过敏史。予服中药六剂后,症状消失例二巩××,女,28岁,1998年12月19日初诊。右侧口眼歪斜1日。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西医诊断: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颅外段)。治则:疏风散寒,化痰通络。治法:1.背部膀胱经走罐。2.面部常用穴浅刺,留针30min,每日1次。3.艾条温和灸右侧翳风、耳垂前下方,各20min,每日1次。操作:患者仰卧,取右侧翳风、耳垂前下方,艾火距皮肤约3cm,局部觉温热为度,每穴各灸20min。12月22日,针灸已2日。右侧耳郭水肿,以耳轮为甚,微红,非凹陷性,无疼痛及瘙痒。考虑为艾烟过敏,停灸,余治同前,次日耳郭水肿消失。12月28日,取下关、地仓、颧*s,每穴各灸20min,一日2次,艾火距皮肤约8~10cm,局都觉微热。1999年1月4日,右侧面颊部水肿,不红,不热,左侧无异常,四肢无水肿,查尿常现无异常。嘱停灸,余治同前,未再出现水肿及其他异常反应。患者对青霉素、鱼类食物均有过敏史。(三)灸疗中毒灸疗中毒,多见于用药灸条施灸。1.原因因药灸条中大多含有雄黄,点燃后可形成砷的烟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慢性甚至急性砷中毒。2.临床表现一般于灸疗过程中或灸疗之后,出现流泪、咽痒、呛咳等症状,随之发生流涎、头晕头痛,乏力、心悸、胸闷、气急。严重者可有恶心,腹部阵发性绞痛,冷汗淋漓、吐泻交作等症。3.预防方法砷中毒问题应引起医患人员重视,应用时要做好防护工作,限制用量(每次不超过半支),对孕妇、过敏体质者禁用;对长期应用药艾条的医患人员做砷的常规检查。为了彻底防止砷中毒,应研制开发不含砷的药灸条。4.处理方法停有药灸条治疗,症状轻微者,一般予可采用绿豆汤送黄连素。以200g绿豆煮成500g汤剂,黄连素6片,每日分3次送服。症情重者应送医院治疗。艾灸的特点、禁忌及注意事项【艾灸的特点】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认真按照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艾灸的禁忌】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艾灸的注意事项】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艾灸养生保健的原理及禁忌说明艾灸通常是用易燃的艾绒、艾条(推荐使用3年以上陈年艾条)在人体重要穴位及患病部位皮肤约距2~3厘米的地方进行烧灼、熏烤。或者采用艾灸器,比如中华神穴随身灸器施灸。借助艾火的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治病保健,进而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目的。很多人把艾灸与针灸混为一谈,其实艾灸比针灸的历史更久远,是一种自然古朴、绿色无创的调理保健方法。中医认为,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具有通畅经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的作用。施灸中一般以熏烤后皮肤有温热感且无痛为宜,每处灸5~10分钟,皮肤呈微红色。艾灸对治疗疲劳综合征、失眠、身体乏力、精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恶寒身痛、关节冷痛、肩周炎、颈椎病、风湿病、痛经等虚弱偏寒性疾病有良好效果,故通过做艾灸可改善亚健康状况。艾灸治疗属于典型的绿色疗法,在人体多处穴位做艾灸是不会出现不良反应的,但在头面部、重要脏器官、大动脉血管处施艾灸就要格外谨慎了。孕期妇女应尽量避免做艾灸,尤其是腹部应禁灸,以免怀孕早期其温通作用造成流产,怀孕后期影响胎儿发育。有发烧、中风、偏瘫的患者及情绪易激动、饮食过饱、过饥、酗酒或过度疲劳者都应慎用艾灸治疗,以防诱发相关疾病。此外,做艾灸也应有度,做10次后应休息几天再灸。尝试艾灸后的各种反应由于每人的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有的艾灸后感觉很好,基本没有什么反应和副作用,而有的则反应明显,且不断有各种反应出现。1、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2、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还会很快改善脾的功能。3、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这些都会起来工作。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4、艾灸的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5、艾灸后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6、艾灸后的精神反应:有很多人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这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到狂野处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郁闷在心,免得徒增新疾。哪些疾病不能用艾灸灸法适应范围广泛,但和其他的穴位刺激疗法一样也有其禁忌。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禁灸部位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禁灸穴位的记载,但各种书籍之间互有出入,颇不一致。如《针灸甲乙经》仅载禁灸穴24个穴位,《针灸集成》则达49个之多。从临床实践看,其中多数穴位没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疗,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亦禁灸。2.禁忌病证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头痛等症,一般不适宜用灸疗,但并非绝对。3.其他禁忌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疗。另外,近年来还发现少数患者对艾叶发生过敏,此类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疗或其他穴位刺激法。艾灸疗法的治疗范围、禁忌症和操作注意事项艾灸的适应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中医认为其主要作用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补气益血,温经通络、协调脏腑,从而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关节炎、颈椎病、高血压、慢性胃炎、神经衰弱、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中老年人多阳气衰退,应宜施艾灸起到补火助阳,振奋精神的作用。艾灸的禁忌证临床上哪些疾病不能艾灸,首先要明确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作灸疗。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3.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施灸。艾灸的注意事项:1.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2.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幼儿患者。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3、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4.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化的艾灸治疗仪是传统艾灸材料与光电仪器的结合,在现代新型热源的作用下(如红外线、磁疗)充分发挥艾的药物效用,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艾灸在临床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艾灸补益的基本方法及手法【基本方法】艾灸方法很多,但用于补益则比较简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艾灸补益的基本操作方法:1.艾条灸艾条灸是以艾绒制成文条(一般叫做清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烫的方法。若用在艾绒中加入性温芳香药物制成的艾条进行熏灸,则叫做“药条灸”(普通的艾条和药艾条中药店均有售)。艾条灸的方法主要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2.间接灸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其方法是施灸时,艾炷不直接置于皮肤上,而是在皮肤与艾炷之间加上药物,根据所隔药物的不同,又分为多种灸法:中间以生姜衬隔的,叫隔姜灸;中间以蒜作衬隔的叫隔蒜灸;中间以盐作衬隔的叫隔盐灸等等。间接灸火力温和,同时具有艾灸和所加药物的双重作用。其机理主要看其中所添加的垫物的性质而决定补泻,如隔姜灸、附子饼隔物灸可以加强其温阳补益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鼓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一般认为是泻法。间接灸中我们着重介绍一下隔姜灸,取新鲜的老生姜,切成比一元硬币略厚的薄片置于选定的穴位上,上置艾炷,以火柴等从艾炷尖点燃,感到灼痛时,可以将姜片稍稍提起,等灼痛消失后,即刻再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直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助阳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施灸手法】施灸手法,是补是泻也是很有讲究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点,在《灵枢·背腧》中对艾炷灸补泻就已有了记载:“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人,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针灸大成·艾灸补泻》篇则对古人的补泻方法作了更详细的说明和补充,指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艾灸补益就是将艾点燃以后使其所产生的热缓慢地传人体内,施灸后又立即、快速地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气聚而不散,从而达到补其不足的目的,这就是艾灸的补法。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艾灸的泻法是在艾点燃之后,不断地进行吹火,以使艾火迅即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很快传人体内。在艾灸以后不去按压施灸的部位,其目的是使机体内所藏之热邪能随艾火之热发散到体外,达到驱邪外出,起到泻热泻实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的补泻对机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艾灸补泻小鼠大椎穴的实验结果显示:穴区的温度变化随方法之不同而变化。虽然补法艾灸和泻法艾灸两种术式皮肤温度的峰植无明显差异;但补法艾灸皮下温度的升高较泻法艾灸明显,且补法艾灸所致的温度升高的持续时间比泻法艾灸要长。艾灸的补泻在隔物灸当中根据所隔物品的性味、功用等不同决定其补泻。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如甘遂、豆豉饼等进行隔物灸所起的是泻的作用,多用于散泻毒邪;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进行隔物灸,如生姜、附子饼等,则起到补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艾灸疗法之灸法的补法/泻法灸法治病,既可补虚又可泻实;既可温寒又可散热;既可扶阳,又可养阴。但是自《伤寒论》提出“火逆”、“火劫”之说,针法属泻,灸法属补的传统观念已被奉行了1000多年,直至1985年6月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法灸法学》还在“灸治注意事项”中指出“凡是实证、热证及阳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实际上,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确实值得进一步商榷。如果机械地认为针法属泻,灸法属补,就会无形中否定了针和灸法补泻的实际意义。灸和针是两种各不相同的治疗方法,由于针和灸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以经穴为刺灸点,在临床上有着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中医基本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使之平衡。阴与阳是相对而言的,补与泻也是相对而言。因此,灸法本身应该是既能补虚又能泻实,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因此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既不附合中医基本理论,更不符合中医实践。一、灸法补泻的渊源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指出灸疗补泻。如《灵枢·背腧》篇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太素》谓“传”字作“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日泻也。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朱氏发挥了《黄帝内经》灸疗补泻的要领。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李氏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清《神灸经纶》言:“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作了进一步补充。综观以上记载可见,灸疗补泻起源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发挥,内容更加完备。古代医家不仅从理论上进行阐述,而且也积累了这方面相当的经验。例举如下。补法:《类经图翼》介绍灸中脘,气海以治“脱血色白,脉濡细,手足厥冷其效如神。”《古今医统大全》中言:“中寒,阴寒厥冷脉绝欲死者,宜灸之.气海、神门、丹田、关元,宜灸百壮。”《针灸易学》:“血崩漏下,中极、子宫灸”。泻法:《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丹溪心法》灸治热病可令“火以畅达,拔引热毒。”为“从治之意也”,根据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或灸以引火化气,发达透泄,引热外解,是灸治实热闭郁之急重症的关键。《医学人门》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寿世保元》治腹中有积,大便闭塞,心痛诸痛“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等。对于灸泻的机理,历代医学家亦作了不少阐述,如金·刘河间阐发火热病机,创火热论,他对外科阳证认为“疮疡者,火之属”,治之“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外科证略》中说:“凡疮疡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疗,大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效胜于药力”。这都说明外科阳证可用灸疗,灸后可引毒外出,移深就浅,破结化坚,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故疮病可愈。在热证方面用灸疗,朱丹溪认为此灸可使“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也。他用灸治阴虚证,认为“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他已把灸治热证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王石山认为“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以上这些理论对我们的临床仍然有一定指导意义。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以艾叶为原料的灸治疗法,其灸治效应与灸术补泻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泻法灸百会穴治疗急性神经血管性头痛,效果显著:用灸补法治疗遗尿疗效甚佳。对高血压患者使用艾灸泻法.结果灸后80%以上患者血压下降,对低血压患者采用艾灸补法,结果灸后全部患者血压均上升。用灸泻法治疗带状疱疹,炎后即可控制症状。可见艾灸补泻已被应用于寒热虚实各种病证中。现代许多学者对灸法的补泻机理也作了某些探讨,一般认为灸行泻法其机理有五:1①以热引热:使邪外出达到以热引热,使邪热泄之散之。并认为此灸火力猛峻,不能深入,很难循经深透远达,故无入里助热之弊,此同气相求之理,以热引热之法也。②开辟门户,引邪外出:认为灸后的起泡发疮,皆为给邪以出路。③温通行散、消瘀散结:因气血得热则行,行则通,通则散,故郁滞可通,火源可清,瘀毒可散。④灸法扶阳、阳生阴长:灸后可扶阳养阴,益气生津。⑤热因热用:用于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具有救急之意。有学者认为灸法可用于一切发热的急性传染病,不论是病毒或是细菌感染的均宜,它属于《黄帝内经》中的“从治法”及“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总之,灸法产生补泻的机理可归纳为“双重调节”作用,即当机体虚弱时灸之可补,邪实时灸之可泻。现代有关灸疗补泻的作用机理实验研究的资料尚不多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艾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份,能扩张血管,加速血细胞流速.有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氧供应.促进炎症吸收和局限化,有利于消炎,增强新陈代谢而达到祛瘀生新之效。二、灸法补泻的作用灸法是借助灸火(或类似的其他剌激)特定剌激作用,剌激因子从腧穴这个“神气游行出人”的门户进入体内,再沿相应经脉通道内达脏腑,直驱病所。有寒则温热而消之,郁热则引泄而散之,血气凝滞则温通而行之,阳气虚弱则温阳益气而补之,从而达到气血流畅,经脉疏通。扶正祛邪,除病止痛的目的。这里面包含了补和泻。灸法补泻,即时虚者灸之,则正气得扶;实者灸之,则邪气得除。从施灸的种类而言,又有热灸、冷灸、冰灸之分。热灸,多具有扶阳济阴、补中益气、温经散寒之以补为主的作用;而冷灸、冰灸,则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退热止痛的泻的功效。从灸法的材料而言,目前,灸材主要是艾叶。艾叶的药用,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肝、脾、肾),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以之灸疗,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具有苦辛二味,辛能宣通,有温补之力,故能温经散寒,回阳救逆,如《丹溪心法》所说:“大病虚脱,本是阳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也。”:苦味清下,有泻热之能,合之辛味宣散,故能泄热拔毒,消瘀散结,一如《医学入门》所云:“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而且灸火之热,气血得热则行,郁结壅滞可散,化火之源已去,其热可归于平复。外科痈、疽、疮、疡、丹毒等症,均由外感邪毒,内有蕴热、热毒壅滞经脉而成。均可用灸法治疗,则“肿内热气被火导之,随火而出也。”(《圣济总录》)因此,以艾叶为基本材料的灸法也具有温补和泻热的双重调节作用。三、灸法补泻的方法临床中要使灸法在治疗过程中产生预定的补泻效应,必须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合理选穴,按照治疗需要选择适宜的施灸材料和方法,并通过补泻操作来保证补泻效应的产生。(一)辨证施治是灸法补泻的基础中医思想体系与治疗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辨证作为理法方药的施治基础。灸法是中医治疗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辨证对于艾灸临床自然具有密切关系。辨证的第一步就是辨发病之症,求致病之源。其次就是根据病变的性质及其发生和发展的各种规律,而制定出各种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方法是治疗方案,处方是治疗措施。方随法处,法不离方。艾灸辨证的目的即是为了立法,法则定则措施明。临床中欲使灸疗产生补泻效应而达到治疗目的,必须根据病情辨证施治。1、辨证选病证应用补泻之法有助于提高灸疗的效果,而要准确使用灸疗补泻。补法:此法多用直接灸或隔物灸治疗慢性病。如: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胃下垂等气虚证、气脱证、气不摄血证、血虚证、精髓之虚证、心阳暴脱证、中气下陷证、中医虚寒证、脾肾阳虚证、肾不纳气证、肾阳之虚证、冲任虚损证等。泻法:直接灸多见于治疗疔疮痈疽,犬蛇咬伤之类,而艾条温和灸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发热、风湿病、外伤瘀血等;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等急性炎症多采用灯火灸。神经性皮炎、带状宽大疱疹、鸡眼等多采用局部灸治。2、辨证选灸穴腧穴比喻人体的门户,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反应病证,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预防疾病两方面,其治疗作用有区域性、整体性、双向调节性、相对特异性、协同性与指抗性等特性,也就是说每个穴位,一般都有其主治的特异性。选用不同的腧穴灸治,也常能收到不同的补泻治疗效果。如气海穴为补气穴,对于气虚患者可予气海穴处行灸补法,则补益之效倍增、肺俞穴为解表散寒穴,对于风寒表证者可在肺俞穴处化脓灸或一般灸泻法则可达疏风解表,宣肺散寒的作用。又如温和灸百会,可治胃下垂、子宫脱垂及脱肛等病,而起到补气升提之功效;而用蒜泥敷灸或雀啄灸涌泉穴治疗咯血、鼻衄等症,则能泻火止血。阳气暴脱,用大艾盒灸神阙,虽火力峻猛,其功效为峻补回阳救脱;而阴寒凝结的腹痛,用缓灸疗,亦能达到逐寒外出泻法之能。这又是同一穴位产生不同的补泻作用。所以我们在临床中应用灸疗补泻时可根据腧穴的特性合理选穴施灸即可提高灸治疗效。3、辨证选灸材即根据不同疾病的性质,在治疗时选择相应功效的施灸药物加入艾中(药艾),或是隔于艾下(隔物灸),或施灸材料(如桃枝、桑枝、硫磺、黄蜡等),产生不同的补泻效应。如隔蒜灸解毒杀虫,隔附子灸可回阳固脱,隔姜灸可祛寒温中。此三种隔物灸就寓有补泻之意。另如桃枝灸,可温经散寒,治“心腹冷痛、风寒湿痹”(《本草纲目》),而桑枝灸对疮伤已溃者可“补接阳气,去腐生肌”(《本草纲目》),其补泻作用显然与前者有别。总之,在加用灸药时,应充分考虑其性味、功能、主治,以产生不同的补泻效果。4、辨证选灸法在临床中只有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适当的施灸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补泻作用。如化脓灸,发泡灸可以达到开辟门户,引邪外出之效;灯火灸疗则可以疏风解表、引气利痰、解郁开胸。醒昏定搐(《幼幼集成》):温针灸或艾炷直接灸行补法,则可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如欲行气活血,则可用艾条温和灸;急性实热证则多用着肤灸,雀啄灸等等。另外,艾灸补泻的艾炷大小与壮数多少是一致的。一般虚证、寒证用艾补法,艾炷宜大,壮数宜多(其艾炷大小与壮数多少视具体病情而定),对于实证,热证用艾泻法,艾炷宜小,壮数宜少。不同灸疗其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临床中宜辨证施治,选用适宜的灸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益。总之,要提高灸治疗效,必须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合理选穴.选择适宜的施灸材料和方法。并通过补泻操作来保证补泻效应的产生。(二)、灸法补泻的具体操作灸法治病同针法一样,手技是关键。灸疗补泻与操作中的除疾和艾火的大小及壮数的多少密切相关。灸疗的补泻的具体操作方法,分为两个方面。1、灸法补泻系指根据不同症情,合理选择不同的灸治之法,以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灸法的种类繁多,虽均为灸法,但作用上有一定区别,可以根椐不同的作用特点决定选用具有补的或泻的性质的灸疗。补法多采用刺激性较弱的灸疗,泻法则采用刺激性较强的灸疗,使患者产生强烈的温热刺激。前者灸至皮肤略红即可,后者则以灸后发泡或形成灸疮为宜。临床与实验均证实,灸疗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代偿能力,从而强壮人体正气。故一般来讲,灸疗多为补法。如温针灸、直接灸中的无瘢痕灸、电热灸、日光灸、艾条灸的温和灸、回旋灸、铝灸及各种代灸膏等,使患者产生温和舒适感。更为典型的是某些隔药物灸与敷灸的补泻。须根据隔物灸与敷灸时所用的药物,按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等予以选用。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进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泻的作用。如甘遂敷灸则多用于逐水泻水;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进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补的作用。如附子饼隔物灸则多用于补虚助阳。治厥逆、阳痿、遗精;隔姜灸温经散寒;丁香敷灸温中降逆、温肾助阳而治虚寒腹泻、阳痿、阴冷。五倍子敷灸固精敛汗而治遗精、遗尿、自汗、盗汗;由胡椒温中散寒而治心腹冷痛等。但也有一些旨在软坚散结、消瘀止痛、祛腐排脓的灸疗可列为泻法,如化脓灸、艾条灸中的雀啄灸、灯火灸。还有隔蒜灸解毒消肿杀虫而治痈疽疖肿癣疮,斑蝥敷灸攻毒蚀疮、破血散结而治痈疽、咽喉肿痛、瘰疬;毛茛敷灸利湿消肿止痛而治鹤膝风、恶疮痈疽、胃痛,石龙芮敷灸解毒消肿而治痈肿疮毒、蛇虫咬伤;威灵仙敷灸祛风除湿、通经止痛而治风湿痹痛,板兰根敷灸清热解毒而治腮腺炎;甘遂敷灸泻水逐饮而治水肿,簿荷敷灸疏散风热而治流感等。2、灸术补泻系指用不同的操作技术进行补泻之法。(1)艾炷灸补泻:此法首见于《黄帝内经》:“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灵枢·背俞》)。《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也说:“若补火,艾火芮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千金要方》灸例亦云:“灸之生熟法,腰以上为上部,腰以下为下部,外为阳部荣,内为阴部卫,故脏腑周流,名曰经络。”“灸之生熟,亦宜撙而节之,法当随病迁变,大法补气务生;内气务熟,其余随宜耳。”由此可见,古代艾灸的补泻操作方法很早就有区别。操作方法:艾炷灸补法.即点燃艾炷后,不吹艾火,待其徐燃自灭,火力微而温和,且时间宜长,作灸壮数较多,艾炷大.灸治完毕后用手按压施灸穴位,谓之真气聚而不散,可使火力徐之缓进,发挥温通经脉,驱散寒邪,扶阳益气,行气活血.强壮机能的温补作用。艾炷灸泻法即点燃艾炷后,速吹旺其火,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感觉局部烧灼发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艾炷小,施灸完毕后不按其穴,则谓开其穴而邪气可散。可使火毒邪热由肌表而散,从而达到以热引热的目的。一般而言,虚证可以用灸的补法,而实证即可用灸的泻法,艾炷灸的“疾徐”内寓补泻二法,即疾能行泻,徐可达补。艾炷灸的补泻关键在于操作上的徐疾和艾火的大小及艾炷的多少。(2)艾条灸的补泻:艾条灸的补泻,关键在操作技术上。用艾条温和灸或回旋灸,每穴每次3~5min左右,可起到促进生理机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的作用,即为补法,而用艾条雀啄灸,每穴每次5~7min,约60~100下;并可根椐病情适当延长时间或增加灸的强度。可起到镇静、缓解、制止、促进正常的抑制等作用即为泻法。另外,施补法时,艾条宜小而细;泻法时,艾条宜大而粗。上面仅是粗略的分类,灸疗的补泻作用与穴位功能、临床证候、灸疗刺激量的大小(包括:灸治方法、艾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灸疗时间的长短)、病变的部位及患者的体质等密切相关。临床上无论运用何种补泻,都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灵活运用,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艾灸疗法常用穴位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xxx。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20~3O壮。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千金要方》载:内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疵气、痔血……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眼科锦囊》载:上睑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九种实用的艾灸养生方法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③独灸关元养生方【施灸方穴】关元。【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大椎、身柱、肾俞、足三里。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⑨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此法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补肾益气。施治方法:(一)内服方药1.基本方药:金匮肾气丸:干地黄240克、淮山药120克、山茱萸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牡丹皮90克、肉桂30克、制附片30克。以上药研细炼蜜为丸,每服10~15克,每日2~3次,早晚空服。或按原方比例,药物减量,水煎服,每日一剂。2.加减变化:腰膝酸痛无力者,可加杜仲10克、菟丝子10克、牛膝10克、破故纸10克,以补肾通脉;眩晕耳鸣甚者,加龟板胶15克、鹿角胶15克填精补髓;遗精甚者加煅龙骨15克、煅壮蛎15克、芡实15克收涩固精;小便频数或不禁淋沥者,加乌药10克、桑螵蛸10克、金樱子10克、莲子15克固摄缩泉,月经失调而周期紊乱者,加菟丝子10克、枸杞10克、龟板胶15克、鹿角胶15克等补肾而固冲任。(二)外敷药物:用麝香3克、蟾酥、桂枝、麻黄、雄黄、没药、乳香各5克,共研细末,加入适量白酒,调成膏状,贴敷穴位。主穴有内关(双)、气海、中极、三阴交(双),配穴有肾俞、膀胱俞、复溜等。病证轻者只用主穴,重者加用配穴,每3~4天换药一次。(三)饮食疗法::(1)肉苁蓉羊肉粥:肉苁蓉30克、羊肉150~200克,洗净切片,加大米适量煮粥,加食盐、味精少许调味服食。(2)刀豆煲猪腰:刀豆10粒、猪腰一个切成小块,加水二碗煎成一碗,加食盐少许调味,食猪腰饮汤。(3)当归牛尾巴汤:当归30克、牛尾巴1条,去皮洗净,切成效段,加水适量煲汤,加食盐少许,饮汤食牛尾。施治要点:(一)肾气乃由肾精所化生,若肾精不足,化气乏源,即“阴虚阳无以化”,便可形成肾气不足之证;另外,阴精化生肾气,其原动力乃是命门元阳,若元阳不足,命门火衰,化气乏力,亦可导致肾气不足之证,故而肾气、肾精、肾阳三者关系密切。在临证治疗肾气不足之证,就应该注意平补阴阳、同理气血、填补精髓王法的使用,只有配合得当,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二)据《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应加以辛润补益肾气之品,如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等,此则补中有通,通中有补,能使补肾药物更好地发挥补益的效果。(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滋后天,后天养先天。脾虚不足,不能运化水谷精气以充养于肾,则肾精亏损,肾气虚弱,因此,还要注意补肾的同时,滋补脾胃,以助运化,从而二者互相资生,互相促进。金匮肾气丸:每服10~15克,每日2~3次,早晚空服。取穴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等。手法以补为主,或加用艾灸上述穴位。
中药煎服法中药的煎法十分重要。明代医家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可见,方法不可忽视。煎药用具: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陶瓷罐,不得使用铁锅。煎药用水:1.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纯净水、蒸馏水圴可。2.加水量应根据药量的多少,吸水程度及需要煎煮时间的长短而定。一般头煎加水量多一些,以浸没药材超过药2—3厘米为度,第二煎加水量可酌减。煎药火候:煎药火候分“武火”、“文火”。1.武火指火势急,火力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化多的一种煎法。23.文火指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的一种煎法。一般煎煎药方法:首先将药物置于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盖放火上加热煎煮。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钟即可。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搅拌,以免糊锅,同时也能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但不宜过于频繁打开锅盖子,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丧失。文火煎煮10-15分钟后,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适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依医嘱服用。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都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但有些方剂如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为主的方剂只用武火,不宜文火久煎。而厚味滋补类方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味尽出。此外附子、狼毒、乌头等有毒药宜慢火久煎,以减低其毒性。服药时间:要掌握服药时间的规律性,通过选择最佳服药时间,以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疗效。一般药物宜在饭后1个小时服用。驱虫药在晨起空腹时服;安神药在睡前服;截疟药宜在发病前2个小时服;滋补药宜空腹服。服药方法:1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病性危重的,可1次顿服;呕吐的患者可取少量频服。一般汤剂多用温服。解表药宜热服,并可喝热粥以助汗出。热证服寒药,宜凉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但在病重邪甚,拒药不纳,出现呕吐时,可采用热药凉服或寒药热服。一般服药呕吐的患者,宜加入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用凉服,少量频服的方法。如遇患者昏迷,吞咽困难时,宜鼻饲给药。对于使用峻猛或毒性药,应审慎从事,宜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有效即止,慎勿过量,以免中毒。特殊药物的煎法:1.先煎 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药物的煎煮时间。一般来说,需先煎的饮片,经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10一20分钟后再与用水浸泡过的其他药物合并煎煮。有些药物因临床治疗需要可适当延长煎煮时间,如: (1)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20分钟,方可与其他药物同煎。如生蛤壳、生龙骨、生龙齿、生紫石英、生寒水石、生石决明、生珍珠母、生瓦楞子、鳖甲、龟甲、鹿龟霜、生磁石、生牡蛎、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铜等。 (2)某些有毒饮片可经过先煎1—2小时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含有毒成分乌头碱的生川乌、生草乌或制附子,经1~2小时的煎煮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次碱,进而分解为乌头原碱,使毒性大为降低。 2.后下 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药物因煎煮时间过久所造成的成分散失。一般来说,在其他群药文火煎煮15~20分钟后放入需后下的饮片再煎煮5~10分钟即可。 (1)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其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如降香、沉香、薄荷、砂仁、豆蔻、鱼腥草等。 (2)含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也需后下,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l0—l5分钟入煎即可。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等。 3.包煎 包煎即是把需包煎的饮片装在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后与群药共同煎煮。需要包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宜包煎,以免在煎煮过程中粘煳锅底。如车前子、葶苈子。 (2)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枇杷叶等。 (3)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故也宜包煎,以免因其漂浮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蛤粉、蒲黄、海金沙、六一散等。 4.烊化(溶化) 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粘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结底煳化。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一起服用。也可将此类药置于容器内,加适量水,加热溶化或隔水炖化后,再对人群药煎液中混匀分服,如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等。 5.另煎 一些贵重中药,为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在另器单独煎煮取汁,再将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服。一般饮片通常需另煎30~40分钟。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质地坚硬的贵重药,如羚羊角、水牛角应单独煎煮2~3小时。 6.兑服 对于液体中药,放置其他药中煎煮,往往会影响其成分,故应待其他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再行对入服用,如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等。 7.冲服 一些用量少,贵细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群药的煎液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钱白花蛇等。 8.煎汤代水 对于质地泡松、用量较大,或泥土类不易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葫芦壳、灶心土等。
综合治疗、中西结合、养治并重对于新鲜和比较小的肩袖断裂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极为有效。一般应以非手术方法治疗3~4周,肩部肌力和外展活动程度均可有增加,可不必手术,应再继续治疗2个月。若4~6周严格非手术治疗,肌力和主动外展均不满意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完全性断裂的急性期,经4~6周的非手术治疗,肩袖急性炎症及水肿消退,未能愈合的肌腱残端形成了较坚硬的瘢痕组织,也有利于进行肌腱修复和止点重建。肩袖损伤的两个主要问题即疼痛和功能障碍。因而保守治疗的内容也是针对这两个环节。①首先针对疼痛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活血化瘀中药。②早期应注意休息、三角巾悬吊、制动2~3周。③冰敷:在疼痛急性期或每次活动后冰敷15分钟。④物理疗法:肿胀疼痛加剧时鲜药外敷或中药封包。48小时后改微波、中频药透及温热治疗如中药热烘、中药蜡疗、中药熏蒸等。⑤针灸推拿:舒筋通络、改善血循防止肌肉萎缩,恢复肩关节功能(急性期忌用)。⑥对疼痛剧烈者可采用1%利多卡因加皮质激素做肩峰下滑囊或痛点注射以及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⑦疼痛缓解之后即开始做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针法:毫针刺法、电针、三菱针、火针灸法:温灸器灸、温针灸、艾条灸、艾柱灸推拿:中医推拿、中药精油、中药热奄包中草药外治:鲜药外敷、中药封包、中药热烘、中医定向透药、中药熏蒸、中药蜡疗、中药浸浴物理治疗:微波、超短波、半导体激光、红外光治疗注射治疗:痛点注射、臭氧注射治疗、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中医外科治法:小针刀松解、银质针导热痛点阻滞是临床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可缓解患者疼痛,减轻局部软组织炎症,以利患者的功能锻炼。然而肩关节活动受限的恢复时间较长,一般治疗2-4周后开始好转,1-3个月的功能锻炼才有明显进步。临床上观察到单纯痛点阻滞不能解决肩关节活动度问题。并且影响一部分患者治疗和锻炼的信心。玻璃酸钠注射液应用于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已获证实。玻璃酸钠可覆盖和保护关节组织,改善关节润滑功能。注射后在关节腔内起润滑、屏障、缓冲压力作用,可改善关节活动度。治疗过程中可观察到,同时接受痛点阻滞和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的患者,疼痛缓解效率更高,肩关节运动障碍的恢复较单纯使用痛点阻滞的患者迅速。推荐疗程:痛点阻滞联合肩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1周1次,共3次。(一)前方进针法:上肢轻度外展外旋,肘关节屈区位。自肱骨小结节与肩胛喙突的中点,或喙突顶端外下方1~50px处垂直进针,进针约75px即进入关节腔。回抽无积液、回血即可注入药液。如果回抽有积液则应将关节积液抽净,然后再注药。(二)外侧进针法(肩髃穴)令患者肩关节外展,使上肢与躯干成90度,在肩关节上由于三角肌外侧部分收缩,形成两个窝,前方的一个位于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相当于肩髃穴处为进针点,定点后,令患者上肢自然下垂,皮肤常规消毒,用5号针头与穴位皮肤呈约60度夹角,刺入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滑囊、冈上肌,穿过关节囊,进入关节腔,抽吸无积液、回血即可注药。(三)后方进针法(臑俞穴)患者取端坐位,上臂内收,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用手按压有凹陷处为进针点,皮肤常规消毒。用5号针头直刺,进针2~75px即进入关节腔:针头向前刺入皮肤、皮下组织、冈下肌。针头前方布有肩胛上神经、动脉。继续进针可进入肩关节腔。回抽无血无积液即可注药。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一般说来是较容易的。诊断的依据是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辅助检查,当怀疑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诊断要点如下:1.发痛部位为三叉神经或其某分支的分布区。此种剧痛出现部位,一般在第1支为前额、上睑、眼球及鼻部;第2支为上唇、下睑、鼻旁、上颌、上牙及牙龈;第3支为下唇、耳前、额部、下牙及其牙龈与舌。少数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枕大神经区和下颌角下方,也有同样的阵发性剧痛,国外有人报道,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耳后75px处有阵发性剧痛,这些患者皆经半月神经节注射后达到完全镇痛。诊断时必须加以注意。2.多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不发作时绝大部分患者完全不痛,仅极少数患者仍有轻度疼痛。剧痛发作突然而来,突然停止。有些患者第1次发作即为很严重的剧痛;有些患者开始发作较轻,以后逐渐加重。本病发作时,患者多半诉说是“霍霍”地跳着痛,有的说象刀割一样,火烧一样灼痛,迫使患者猛搓面部,往往将皮肤搓肿搓破,有的将眉毛胡子搓光,有的则频频呼喊,或则紧压痛处,或大张嘴不敢闭合。同时患侧流泪、流涎及鼻液。疼痛可昼夜发作数十次至数百次。有的患者发作时猛然从坐上站起来,或躺在地上滚来滚去,几分钟后疼痛突然停止,再安然就坐。一般镇痛药物完全无效,少数患者无此种剧痛,而是发作性“麻”,经半月神经节注射后同样可以治愈。3.大多数患者有“扳机点”,即触发点,刺激这些点可引起疼痛发作,但发作刚过去,再刺激“扳机点”则不引起发作。常见的扳机点部位如下:眉毛处、眼球、鼻旁、口角上下方、牙周及舌等处。触及这些地方即可引起发作;但发作刚结束,虽然触动这些点,也不再引起发作,这是本病的另一个诊断特点。“扳机点”大部分是在同一个神经分支。在一些罕见病例报道中,一些较远的“扳机点”发生在同侧拇指,同侧足母趾,另有1例在活动其右侧上肢时,则引起右侧面部剧痛发作。有的发生在背部。4.95%以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为一侧性。5.疼痛发作时不合并有恶心、呕吐。6.对此病一般镇痛药物完全无效,7.病程冗长。发作性剧痛可持续多年不愈,有些患者的病程可长达数十年。少数患者可有大间歇期,可数月或数年不发作。另有人发作十数年或数十年后见轻,到老时疼痛自止。8.不合并头面部感觉丧失,肌肉麻痹或其他脑神经麻痹症状,如复视、面瘫等。个别患者患侧痛觉减退或过敏,或咀嚼力弱。国际头面痛学会分类委员会确定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为:1.阵发性发作的面部疼痛,持续数秒。2.疼痛至少包含以下4种标准:①疼痛只限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分布区;②疼痛为突然的、强烈的、尖锐的、皮肤表面的刺痛或烧灼痛;③疼痛程度严重;④刺激扳机点可诱发疼痛;⑤具有痉挛发作间歇期。3.无神经系统损害表现。4.每次发作形式刻板。5.排除其他引起面部疼痛的疾患。对于疑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时行头颅平片、CT及/或MRI检查。
第五部分 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有手术和非手术之分。 大部分颈椎病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优良,仅一小部分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而需要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目前报道90-95%的颈椎病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或缓解。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以及康复治疗等综合疗法,中医药治疗手段结合西药消炎镇痛、扩张血管、利尿脱水、营养神经等类药物。 (一)中医中药治疗 1.中医药辨证治疗: 中医药辩证治疗:应以分型辩证用药为基本方法。 (1)颈型颈椎病:宜疏风解表、散寒通络,常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葛根)或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伴有咽喉炎症者加大元参、板兰根、金银花等。 (2)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 以痛为主,偏瘀阻寒凝,宜祛瘀通络,常用身痛逐瘀汤(当归、川芎、没药、桃仁、羌活、红花、五灵脂、秦艽、香附、牛膝、地龙、炙草);如偏湿热,宜清热利湿,用当归拈痛汤(当归、党参、苦参、苍朮、白朮、升麻、防己、羌活、葛根、知母、猪苓、茵陈、黄芩、泽泻、甘草、大枣),如伴有麻木,在上述方中加止痉散(蜈蚣、全蝎)。 以麻木为主,伴有肌肉萎缩,取益气化瘀通络法,常用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川芎、芍药、桃仁、红花、地龙)加蜈蚣、全蝎等。 (3)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 头晕伴头痛者,偏瘀血宜祛瘀通络、化湿平肝,常用血府逐瘀汤(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壳、桔梗、甘草);偏痰湿,宜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大枣)等。 头晕头胀如裹,胁痛、口苦、失眠者,属胆胃不和,痰热内扰,宜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常用温胆汤(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甘草)。 头晕神疲乏力、面少华色者,取益气和营化湿法,常用益气聪明汤(黄芪、党参、白芍、黄柏、升麻、葛根、蔓荆子、甘草)。 (4)脊髓型颈椎病:肌张力增高,胸腹有束带感者取祛瘀通腑法,用复元活血汤(大黄、柴胡、红花、桃仁、当归、天花粉、穿山甲、炙甘草)。如下肢无力、肌肉萎缩者,取补中益气,调养脾肾法,地黄饮子(附子、桂枝、肉苁蓉、山茱萸、熟地、巴戟天、石菖蒲、远志、石斛、茯苓、麦冬、五味子)合圣愈汤(黄芪、党参、当归、赤芍、川芎、熟地、柴胡)。 交感型颈椎病症状较多,宜根据病情辨证施治。 2.中药外治疗法:有行气散瘀、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或清热解毒等不同作用的中药制成不同的剂型,应用在颈椎病患者的有关部位。颈椎病中药外治的常用治法有腾药、敷贴药、喷药等。 3.推拿和正骨手法:具有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促进气血生成、活血祛瘀、促进组织代谢、解除肌肉紧张、理筋复位的作用。基本手法有摩法、揉法、点法、按法与扳法。 特别强调的是,推拿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颈椎病手法治疗宜柔和,切忌暴力。椎动脉型、脊髓型患者不宜施用后关节整复手法。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椎管发育性狭窄者、有脊髓受压症状者、椎体及附件有骨性破坏者、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咽,喉,颈,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有明显神经官能症者,以及诊断不明的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 4.针灸疗法:包括针法与灸法。针法就是用精制的金属针刺入人体的一定部位中,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刺激,而灸法则是用艾条或艾炷点燃后熏烤穴位进行刺激,通过刺激来达到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康复治疗 1.物理因子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神经根、脊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减轻粘连,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常用治疗方法: (1)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常用用各种西药(冰醋酸、VitB1、VitB12、碘化钾、奴佛卡因等)或中药(乌头、威灵仙、红花等)置于颈背,按药物性能接阳极或阴极,与另一电极对置或斜对置,每次通电20分钟,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2)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 一般用2000Hz-8000Hz的中频电为载频,用1-500Hz的不同波形(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的低频电为调制波,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调制并编成不同的处方。使用时按不同病情选择处方,电极放置方法同直流电,每次治疗一般20-30分钟,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3)超短波疗法 用波长7m左右的超短波进行治疗。一般用中号电极板两块,分别置于颈后与患肢前臂伸侧,或颈后单极放置。急性期无热量,每日一次,每次12至15分钟,慢性期用微热量,每次15-20分钟。10-15次为—疗程。适用于神经根型(急性期)和脊髓型(脊髓水肿期)。 (4)超声波疗法 频率800kHz或1000kHz的超声波治疗机,声头与颈部皮肤密切接触,沿椎间隙与椎旁移动,强度用08~1W/cm2,可用氢化可的松霜做接触剂,每日一次,每次8min,15-20次一疗程。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超声频率同上,声头沿颈两侧与两岗上窝移动,强度08~1.5W/cm2,每次8—12min,余同上,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5)超声电导靶向透皮给药治疗 采用超声电导仪及超声电导凝胶贴片,透入药物选择2%利多卡因注射液。将贴片先固定在仪器的治疗发射头内,取配制好的利多卡因注射液1ml分别加入到两个耦合凝胶片上,再将贴片连同治疗发射头一起固定到患者颈前。治疗参数选择电导强度6,超声强度4,频率3,治疗时间30分钟,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用于治疗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6)高电位疗法 使用高电位治疗仪,患者坐于板状电极或治疗座椅上,脚踏绝缘垫,每次治疗30-50分钟。可同时用滚动电极在颈后领区或患区滚动5-8分钟,每日一次,每12-15天为一疗程,可用于各型颈椎病,其中以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效果为佳。 (7)光疗 紫外线疗法:颈后上平发际下至第二胸椎,红斑量(3~4生物量),隔日一次,3次一疗程,配合超短波治疗神经根型急性期。 红外线疗法:各种红外线仪器均可,颈后照射.20~30min/次。用于软组织型颈椎病,或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牵前先做红外线治疗)。 (8)其它疗法: 如磁疗、电兴奋疗法、音频电疗、干扰电疗、蜡疗、激光照射等治疗也是颈椎病物理治疗经常选用的方法,选择得当均能取得一定效果。 2.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颈椎牵引有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拉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调整小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 颈椎牵引治疗时必须掌握牵引力的方向(角度)、重量和牵引时间三大要素,才能取得牵引的最佳治疗效果。 (1)牵引方式:常用枕颌布带牵引法,通常采用坐位牵引,但病情较重或不能坐位牵引时可用卧式牵引。可以采用连续牵引,也可用间歇牵引或两者相结合。 (2)牵引角度:一般按病变部位而定,如病变主要在上颈段,牵引角度宜采用0-10°,如病变主要在下颈段(颈5-7),牵引角度应稍前倾,可在15-30°之间,同时注意结合患者舒适来调整角度。 (3)牵引重量:间歇牵引的重量可以其自身体重的10%-20%确定,持续牵引则应适当减轻。一般初始重量较轻,如6kg开始,以后逐渐增加。 (4)牵引时间:牵引时间以连续牵引20分钟,间歇牵引则20-30分钟为宜,每天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 (5)注意事项: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年老体弱者宜牵引重量轻些,牵引时间短些,年轻力壮则可牵重些长些;牵引过程要注意观察询问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止牵引,查找原因并调整、更改治疗方案。 (6)牵引禁忌症:牵引后有明显不适或症状加重,经调整牵引参数后仍无改善者;脊髓受压明显、节段不稳严重者;年迈椎骨关节退行性变严重、椎管明显狭窄、韧带及关节囊钙化骨化严重者。 3.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是颈椎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根据颈椎骨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的原理为治疗基础,针对其病理改变,对脊椎及脊椎小关节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手法进行被动活动治疗,以调整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关系,同时对脊椎相关肌肉、软组织进行松解、理顺,达到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痉挛、减轻疼痛的目的。 常用的方法有中式手法及西式手法。中式手法指中国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一般包括骨关节复位手法及软组织按摩手法。西式手法在我国常用的有麦肯基(Mckenzie)方法、关节松动手法(Maitland手法),脊椎矫正术(chiropractic)等。 应特别强调的是,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手法治疗宜根据个体情况适当控制力度,尽量柔和,切忌暴力。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椎管发育性狭窄者、有脊髓受压症状者、椎体及附件有骨性破坏者、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咽,喉,颈,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有明显神经官能症者,以及诊断不明的情况下,慎用或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 4.运动治疗 颈椎的运动治疗是指采用合适的运动方式对颈部等相关部位以至于全身进行锻炼。运动治疗可增强颈肩背肌的肌力,使颈椎稳定,改善椎间各关节功能,增加颈椎活动范围,减少神经刺激,减轻肌肉痉挛,消除疼痛等不适,矫正颈椎排列异常或畸形,纠正不良姿势。长期坚持运动疗法可促进机体的适应代偿过程,从而达到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的目的。 颈椎运动疗法常用的方式有徒手操、棍操、哑铃操等,有条件也可用机械训练。类型通常包括颈椎柔韧性练习、颈肌肌力训练、颈椎矫正训练等。此外,还有全身性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球类等也是颈椎疾患常用的治疗性运动方式。可以指导颈椎病患者采用“颈肩疾病运动处方”。 运动疗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症状缓解期及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具体的方式方法因不同类型颈椎病及不同个体体质而异,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5.矫形支具应用 颈椎的矫形支具主要用于固定和保护颈椎,矫正颈椎的异常力学关系,减轻颈部疼痛,防止颈椎过伸、过屈、过度转动,避免造成脊髓、神经的进一步受损,减轻脊髓水肿,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症状的缓解,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同时进行,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最常用的有颈围、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急性期或症状严重的患者。颈托也多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经早期治疗仍有椎间不稳定或半脱位的患者。乘坐高速汽车等交通工具时,无论有还是没有颈椎病,戴颈围保护都很有必要。但应避免不合理长期使用,以免导致颈肌无力及颈椎活动度不良。 无论那一型颈椎病,其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先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再手术这一基本原则。这不仅是由于手术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易引起损伤及并发症,更为重要的是颈椎病本身,绝大多数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是其停止发展、好转甚至痊愈。除非具有明确手术适应症的少数病例,一般均应先从正规的非手术疗法开始,并持续3~4周,一般均可显效。对个别呈进行性发展者(多为脊髓型颈椎病),则需当机立断,及早进行手术。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是解除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或韧带钙化所致的对脊髓或血管的严重压迫,以及重建颈椎的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日益加重者应当积极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或者出现了肌肉运动障碍者;保守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巩固、反复发作的其他各型颈椎病,应考虑行手术治疗。 必须严格掌握微创治疗(髓核溶解、经皮切吸、PLDD、射频消融等)的适应证。 手术术式分颈前路和颈后路。 1.前路手术:经颈前入路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和后骨刺并行椎体间植骨。其优点是脊髓获得直接减压、植骨块融合后颈椎获得永久性稳定。在植骨同时采用钛质钢板内固定,可以提高植骨融合率、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适应证:1-2个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或骨赘所致神经根或脊髓腹侧受压者;节段性不稳定者。植骨材料可以采用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如羟基磷灰石、磷酸钙、硫酸钙、珊瑚陶瓷等。椎间融合器(Cage)具有维持椎体间高度、增强局部稳定性、提高融合率等作用,同时由于其低切迹的优点,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咽部异物感和吞咽困难,专用的髂骨取骨装置可以做到微创取骨。对于孤立型OPLL;局限性椎管狭窄等可以采用椎体次全切除术、椎体间大块植骨、钛板内固定的方法。如果采用钛笼内填自体骨(切除的椎体)、钛板内固定则可以避免取骨。对于椎间关节退变较轻、椎间隙未出现明显狭窄的患者可以在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后进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2.后路手术:经颈后入路将颈椎管扩大,使脊髓获得减压。常用的术式是单开门和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适应证: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或多节段退变性椎管狭窄者;多节段OPLL;颈椎黄韧带肥厚或骨化所致脊髓腹背受压者。有节段性不稳定者可以同时行侧块钛板螺钉或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3.康复治疗 颈椎病“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巩固手术疗效,弥补手术之不足,以及缓解手术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创伤,从而达到恢复患者心身健康的目的。 围手术期治疗的基本方法既离不开有关颈椎病的康复医疗(如中药、理疗、体育疗法、高压氧等),又不能忽视一些新的病理因素,如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忧虑恐慌等精神负担,又如手术的创伤以及术后体质虚弱。 “颈椎病康复保健功”用于颈椎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可以有计划推广到社区,体现出康复预防的学术思想。 4.疗效评定 日本骨科学会制定了对颈脊髓病患者的脊髓功能评定标准(简称17分法)(表一),并已经为国际学者所接受。根据我国国情也制定了适合相应的标准(简称40分法)(表二),并已经在国内推广应用。 第六部分 颈椎病的预防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避免促进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一些因素,则有助于防止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与发展。 一.正确认识颈椎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颈椎病病程比较长,椎间盘的退变、骨刺的生长、韧带钙化等与年龄增长、机体老化有关。病情常有反复,发作时症状可能比较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因此,一方面要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另一方面要防止得过且过的心态,放弃积极治疗。 二.关于休息: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适当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更要卧床休息2-3周。从颈椎病的预防角度说,应该选择有利于病情稳定,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为佳。枕头的位置、形状与选料要有所选择,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做到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患者感到舒适,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 三.关于保健: 1.医疗体育保健操的锻炼:无任何颈椎病的症状者,可以每日早、晚各数次进行缓慢屈、伸、左右侧屈及旋转颈部的运动。加强颈背肌肉等长抗阻收缩锻炼。 颈椎病人戒烟或减少吸烟对其缓解症状,逐步康复,意义重大。避免过度劳累而致咽喉部的反复感染炎症,避免过度负重和人体震动进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冲击。 2.避免长期低头姿势:要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银行与财会专业人士、办公室伏案工作、电脑操作等人员,这种体位使颈部肌肉、韧带长时间受到牵拉而劳损,促使颈椎椎间盘发生退变。工作1小时左右后改变一下体位。改变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如卧在床上阅读、看电视等。 3.颈部放置在生理状态下休息:一般成年人颈部垫高约10公分较好,高枕使颈部处于屈曲状态,其结果与低头姿势相同。侧卧时,枕头要加高至头部不出现侧屈的高度。 4.避免颈部外伤:乘车外出应系好安全带并避免在车上睡觉,以免急刹车时因颈部肌肉松弛而损伤颈椎。出现颈肩臂痛时,在明确诊断并除外颈椎管狭窄后,可行轻柔按摩,避免过重的旋转手法,以免损伤椎间盘。 5.避免风寒、潮湿:夏天注意避免风扇、空调直接吹向颈部,出汗后不要直接吹冷风,或用冷水冲洗头颈部,或在凉枕上睡觉。 6.重视青少年颈椎健康:随着青少年学业竞争压力的加剧,长时间的看书学习对广大青少年的颈椎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从而出现颈椎病发病低龄化的趋势。建议在中小学乃至大学中,大力宣传有关颈椎的保健知识,教育学生们树立颈椎的保健意识,重视颈椎健康,树立科学学习、健康学习的理念,从源头上堵截颈椎病。 一.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17分法) I. 上肢运动功能(4分) 自己不能持筷或勺进餐(0分) 能持勺,但是不能持筷(1分) 虽然手不灵活,但是能持筷(2分) 能持筷及做一般家务劳动,但手笨(3分) 正常(4分) II.下肢运动功能(4分) 不能行走(0分) 即使在平地行走也需用支持物(1分) 在平地行走可不用支持物,但上楼时需用(2分) 平地或上楼行走不用支持物,但下肢不灵活(3分) 正常(4分) III.感觉(6分) 明显感觉障碍(0分) 有轻度感觉障碍(1分) 正常(2分) VI.膀胱功能(3分) 尿潴留(0分) 高度排尿困难,尿费力,尿失禁或淋漓(1分) 轻度排尿困难,尿频,尿潴留(2分) 正常(3分) 二.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40分法) I. 上肢功能(左右分查,共16分) 无使用功能(0分) 勉强握食品进餐,不能系扣写字(2分) 能持勺子进餐,勉强系扣,写字扭曲(4分) 能持筷子进餐,能系扣,但不灵活(6分) 基本正常(8分) II.下肢功能(左右不分,共12分) 不能端坐,站立(0分) 能端坐,但不能站立(2分) 能站立,但不能行走(4分) 扶双拐或需人费力搀扶勉强行走(6分) 扶单拐或扶梯上下楼行走(8分) 能独立行走,跛行步态(10分) 基本正常(12分) III.括约肌功能(共6分) 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0分) 大小便困难或其它障碍(3分) 基本正常(6分) VI.四肢感觉(上下肢分查,共4分) 麻、痛、紧、沉或痛觉减退(0分) 基本正常(2分) V.束带感觉(躯干部,共2分) 有紧束感觉(0分) 基本正常(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