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一件事,你会感到放松,减压,全身舒畅,有满足感。如果事情只做了一半,就会随时随吊着你,牵扯你的注意力。这里的做完,包括了此路不通后的失败,自己接受了失败的现实,才算真正完结。很多事情,在时间上看是结束了,在地点上看是过去了,但是在当事人的心里,并没有结束,也就是没能画上心理句号。那么,这种事对你的影响就会一直存在,因为没有“完形”。只有重新回溯这件事,进入彼时彼地,重新唤起这事件,清理引事留下的痛苦的情绪感受和身体记忆,经过合理引导和释放,然后转化对事的认识,在思想上放过了这件事,此事才算真正的过去,这个过程就是心理完形的过程。事情还是那些事,但是初处理过后,不再附着负性能量,平静地存储在记忆区。无论是小孩,还是成人,没有完形的事,就会一直牵扯你的注意,不知不觉中,慢慢地消耗你。
“我如果不生病,我就会怎么样”,“等我的病好了,我就要如何如何”,“如果家人给我足够多的支持,我就可以......“。有不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天天生活在空想之中,从春天熬到夏天,从青春年少到人到中年,离社会越来越远,将自己的一生消耗在这个病上。收容病房里,住着很多这样的患者。即使得了精神分裂症,你仍然拥有很多患者无可比拟的优势,你能吃,能行,能动,有自己的思想,比起那些呆在ICU,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你比他们好X倍。精神分裂症,作为一个“症”,没有被认定为一个确切的病,就是因为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混乱,是很多其它病症也是共有的。即使没有精神分裂症,如果一个人思想错乱,效率低下,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反应迟钝,无法适应社会环境,不能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被社会淘汰的潜在力量。你目前记忆力不好,可能与用药治疗有关,如果药量挺大,那么对记忆力是有影响的,可以咨询你的主诊看看。如果经过长期治疗,病情稳定,已进入了康复期,那么维持治疗的药量,较急性治疗期是有明显减少的,而且经过较长的适应期,对记忆力的影响是有限的。这时如果记忆力较差,主要与注意分配有关,如果我们脑海里考虑的,在意的,穷思苦想的各种念头多多,不断地在各个念头之间,来回切换,一会想这个,一会在意那个,就如一个人想同时抓几个东西,必然手忙脚乱,疲惫不堪,尽管如此,很可能最后什么也没抓着。人的记忆力是需要注意力配合的,而注意的容量有限的,同时聚焦的主要目标只能有一个,所以需要清理自己的杂念,优化自己的目标,活在当下,将对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放在自己的心理C位,其它可有可无的,都放在一边,顺利牵羊,得之我幸,失之不悲。大脑如同停车场,停泊的车辆较少,车辆进出的效率就高,如果停满了大小车,车场内部运转就会非常困难,不是碰撞,就是塞车,谁也动弹不得。我是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从事精神心理科临床诊疗和心理教学工作三十余年,专注精神康复赋能,心理行为建设,人格矫正与重塑,心理咨询师执业赋能。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力减退问题,根据我的工作体会,提出我的看法供你参考:1、重新审视病情,修正自己的人生生病既是理由,也不是理由,也不会有人真正因你生病而同情,别人的同情一文不值,真正对你负责的只有自己。与疾病共处,带病生存,接纳自己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争取活得更丰富一些。不能天天与跑在前面的人比较,而是对自己负责,力所能及地行动起来,心态积极,问题也会跟好处,虽然会有波动,但总体上会向好发展。2、目标降维,立足现实,用行动解决问题长期在精神心理科目一线门诊,经常听到患者抱怨自己命运不好,患者常说的一个主题是:“我如果不生病,我就会怎么样”,“等我的病好了,我就要如何如何奋斗”,“如果家人给我支持,我就可以如何实现梦想“。与其天天生活在空想之中,不如自己主动务实,从现状出发,从离自己最近的目标动手,让家人、别人看到你的进步和变化,别人对你的信任才能增加,才有可能给你提供更多的帮助。放下你的身段,放下所谓的面子,将脑海里与生存无关,与赚钱无关的杂念,统统清理出去,你的世界简单一些,你同时注意的念头少一些,你的心灵自由度大了一些,可能你的记忆力也好跟着好转。3、用正反馈给自己赋能。胡思乱想是耗能耗神的,不能给你带来现实的好处,想法过多反而会自乱阵脚,只有落地地行动是看得见的,持续有效的行动,才能有结果,好的结果才能为你赋能,帮你找回自信心,提升你的实际能力,取得别人的信任,得到更多的帮助,使你更有力量向更高更远处前行,重新打开自己走向社会的大门。行动产生结果,有效行动产生好的结果,好的结果,让你改变对自己的认识,对世界的看法,获得来自自己和外界的赏识,正反馈的力量驱动你,在精神康复的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亮,重新绽放生命的光!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有温度的精神心理科砖家,专注精神心理康复赋能,心理行为建设,人格矫正与重塑,心理咨询师执业赋能。
精神分裂症患者进入康复期以后,过渡到工作状态,不仅是谋生的需要,也是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情稳定以后,还是要积极尝试走向工作岗位的,哪怕是摆地摊,开小店,都是值得的,动起来比怎么动更重要。积极投入工作,通过劳动获得回报,比一个月挣多少更加重要。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变化的,经过了数月的药物治疗,虽然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患者的人格发展水平、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行为习惯、压力管理水平、问题应对等综合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提升,那么患者在投身在到原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如果各方面比较顺利,压力在患者能够承担的水平以内,病情不容易波动,问题在于原来的环境、原来的生活方式,原来的人和事都在哪里,并不随着患者的意志而变化,也不受患者所控制。环境是不可控的,当环境出现了患者难以应对的压力事件,不可避免地重新激起患者原来的应对反应模式,出现病情波动,甚至病情复发。对于精神分裂症病史的患者而言,投入到工作、过渡性工作中去,通过劳动获得回报,比一个月挣多少更加重要。一个有只有具备一天挣50的能力,才能可能一个挣3000、5000、10000的可能性。能挣,挣到了,表示能力达标。问题在于很多患者好高骛远,差的工作看不上,好的工作找不到。天天埋怨命运不好,社会不公,没给自己施展抱负的机会,陷入怨天尤人的天坑里,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幻想,只想不行动,结果与社会脱节越来越远,最后彻底躺平,这才是最可怕的。低起点,能胜任,有结果,从开始入手到做完工作,取得回报,就是一个小的闭环。只有实现了闭环的努力,才是真正有效的努力。未实现闭环的努力,就是半拉子工程,属于心理上的烂尾楼,会对患者信心造成严重打击。通过劳动和工作获得了回报,不仅提升了存在感、安全感、价值感,也可以增加自信心和希望感,帮助患者进入上升螺旋,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除了患者自身的努力付出以外,也需要家庭、工作单位和社区,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动力支持,帮助患者搭建自己的上升螺旋,精神康复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相反,一个人掉入下降螺旋是非常容易的,甚至可以呈直线下降。所谓下降螺旋,就是由某一方面的失败,拉动其它方面跟着下滑,进面引起患者整体状态的下降,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上升螺旋,几乎是没有惯性的,不进则退,下降螺旋则是明显惯性的。一旦进入下降螺旋,逆转方向非常困难,首先得通过自己努力,降低下滑的速度,然后才有可能慢慢拐头,进入缓慢上升的通道,获得了成功体验以后,才有可能进入良性循环,变得越来越好。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精神心理科砖家,专注精神康复赋能,心理行为建设,人格矫正与重塑,心理咨询师执业赋能。
心理问题的根本是关系问题,自我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接触了大量个案以后,发现穷家庭富养孩子,后果是严重的。物欲的过度满足,使孩子模糊了自己的生态环境,以为自己想要的唾手可得,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融入社会环境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啥也不是,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严重冲击孩子的原生心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难以应对,被焦虑、迷茫、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淹没。父母可以无条件惯着孩子,但同学、老师、社会没有义务无条件宠着孩子。让孩子更早地学习履行义务,感受社会的游戏规则和生存竞争的残酷性,在环境的土壤里,深深地扎根生须,在规则的框架内,适应关系的彼此交织,学习各种冲突的应对技能,是减少各种心理困惑的重要路径。怨天尤人,会不断削减孩子的心理能量,学习利用和求助现有的资源,积极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才是减少心理困惑最有效的路径。时代不同了,形势变化了。父母还在用祖辈传承的老经验,对教育现在的孩子,你会发现经验失灵。家庭教育的与时俱进,是所有父母无法回避而且不得不正视的人生课题。
很多家长反应现在孩子特別难带。不是现在的孩子复杂了,而是家长抱持的老一套,现在在孩子面前失灵了!物质丰富以后,孩子的底层需要得到了普遍性满足,温饱等底层需要就会退出中心位置,精神需求就成为主要诉求,但是家长没有看见这种变化的趋势,家长的教育方法与教育观念还在原地踏步,还自诩我爹原来就是这么教育我的,加上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孩子获取外部信息的成本降低,家长的权威性显著下降,用原来那个老套的方法去忽悠现在的孩子,彻底失灵。这种代际间的差异和矛盾越来越突出,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和亲子悲剧。父母的家庭教育模式和方法,迫切需要升级换代,才能缩小和化解代际间的矛盾和冲突!
昨天心理门诊来了五家孩子初诊,其中初三的3个,还有一个被骗百万的成人。要想你的孩子未来健康,适应社会,从小就要训练他的四种心理能力:1.感知能力,对周围环境,他人的刺激信号及自我内部信号及时准确反应。2.区分能力。己与非己,想象与现实,合法与违法,圈内与圈外等,能与不能,界线淸楚。3.选择能力。面对期待和诱惑,能有效取舍目标,什么都想要的人,最终会庸人自扰。抓主要,抓主流,抓关键,盯能得到的。大脑如机场跑道,容纳数量有限,被琐事占了,正事就失去位置。4.坚持能力。很多事情,很多任务都是长途,不象游戏短视频可以及满足。分析阻碍,自我赋能,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到达终点,实现目标。上述4种能力是一个孩子未来适应社会变化,实现人生愿景,回报社会和人民的关键能力,从小就要通过预设各种生活场景,来有意识训练,小时候多费心,长大以后,父母会少费力。一定要在生活场景中进行,不是唠叨和说教。
很多精神障碍患者家属还存在这样的认识,认为患者的管理治疗都是医院、医生的事,与自己无关,只要把患者送到医院就行了。其实不然,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家庭的全力配合支持也同样重要,能有效促进患者尽快稳定病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01就诊篇——如实介绍患者病情就诊时,家属要如实、详细的向医生介绍患者病情。可能很多人会疑惑,这不是最基本的问题吗?还有谁会不如实介绍?在临床实际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是夸大病情,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疾病原因,缺乏自理能力,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日常生活方面,所以有些家庭不堪重负,带患者就诊时,家属就会有意无意夸大病情,希望能早日把患者送到医院住院治疗;二是隐瞒病情,一些家属想把患者留在身边照顾,不希望患者住院,就会隐瞒或弱化患者病情。虽然医生最终都会通过检查、观察了解等方式,掌握患者实际情况,但如果家属一开始就如实、详细的介绍病情,更利于医生尽早做出正确诊断,尽早给予干预。02住院篇——积极配合病区管理封闭管理:很多家属不理解精神科病区为什么要封闭管理,这是因为患者疾病发作时基本无自知力,会出现幻听、妄想,甚至暴躁易怒等精神症状,存在走失、自伤或伤人等风险,严重者甚至会自杀或威胁到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封闭管理是出于安全考虑。陪护管理:目前医院在陪护管理方面,实行的是非必要不陪护,特殊情况确需陪护的,单人陪护,且不得随意更换陪护人员。很多家属也不理解,为什么对陪护管理这么严格。一是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封闭式管理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降低感控风险;二是长期观察发现,很多时候家属在场,患者反抗情绪往往更强烈,不配合治疗。还有些家属因为心疼患者,对患者纵容溺爱,不让其做一点事,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反倒不利于患者社会功能和自理能力恢复。所以建议确需陪护的,请一名长期陪护或固定一名家属陪护,频繁更换陪护也不利于患者情绪稳定,同时陪护要遵从医嘱,鼓励患者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参加康复活动。安全管理:很多家属不太理解,精神科区不仅入院时要安全检查,每次出入病区,甚至给患者送的一些物品也要检查,且不仅刀、打火机等危险物品不能带入,连筷子、勺子、碗等日常用品也要病区统一管理,为患者买的一些饮料、食物也管得很严格。一是因为患者基本无自知力,除了刀具、打火机等危险物品外,筷子、勺子、碗这种硬物,不仅能伤人伤己,有些患者还会用来撬门撬窗出走;二是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除了要禁酒外,还有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也不能吃,容易刺激神经,不利于康复。03家庭篇——做好“管、看、听、说”有些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家属会选择带回家养病,那么回家后,家属要注意些什么?总的来说,可概括为“谨遵医嘱,做好‘管、看、听、说’”。管:管吃药。患者受病情影响不自制,服药依从性较差,所以家属一定要遵从医嘱,按时督促患者吃药,擅自停药、减量都容易引起疾病复发;管生活。一方面要督促患者规律作息、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做到营养均衡、适度适量、避免刺激,有利于保持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另一方面要鼓励患者积极运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促进身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恢复。看:要留心观察患者平时有无性格改变、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以及服药后的反应,有无便秘、肌肉紧张、无故跌倒等,记录下来,有助于复诊时医生评估病情,调整用药。若患者出现性格突变、暴躁易怒、有自伤伤人倾向等较为严重症状时,要及时带到医院就诊。听:要注意倾听患者的声音,不要觉得是病人,说的是胡话,即便受疾病影响,患者的想法可能会有一些不合理,但也不要随意批评责备,因为精神障碍患者往往很敏感,有时一句稍重的话都会引起情绪波澜,不利于疾病康复。所以要正向引导,倾听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同时获得病情方面的反馈。说:主要包括交流、安慰和开导。平时与患者交流要像朋友一样,不要让患者感觉是在和权威对话,以免增加自卑感。当患者情绪不好或遇上困难时,要积极安慰开导,不要冷眼旁观,家庭的温暖、鼓励和支持有助于增强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和战胜疾病的勇气。
土砖家聊双相情感障碍这个大问题,小医生谈双相障碍发病原因,不如大三甲专家权威,也有人可能嗤之以鼻,我分享的不是大师口中的权威科学,而是我长期临床工作的思考和总结。我是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从事精神心理科临床诊疗和心理教学工作三十余年,专注精神康复赋能,心理行为建设,人格矫正与重塑,心理咨询师执业赋能。今天探讨一个正常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双向情感障碍的。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前因后果、发病逻辑,目前尚无公认和统一的说法,各种猜想、假说和学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缺乏足够的实证支持。尽管如此,我们仍有必要去探寻双相情绪障碍的发病路径和发病逻辑,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对其发病的来龙去脉及病情的最终走向与预防,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生物学层面的原因,比如家族遗传、基因缺陷、神经递质、神经类型等,这方面研究要求和研究条件较高,即使你发现自己的遗传基因问题,但对患者而言,你也无法改变基因,实用意义有限。作为基层精神心理科医生,我更倾向于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我更关注知识对患者的实用性,理论再先进,成果再超前,只有为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水平服务,对患者而言才有实际意义。这里主要从离患者切身利益最近的社会心理层面来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我在一线工作30年余年,从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总结来看(非双盲对照性学术研究),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发展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当然还可能包括这里未涉及的其它若干因素:1、易感特质双相患者神经系统灵活性往往较差,对刺激反应敏感,刺激阈值较低,平衡性弱,个性固执甚至有些偏激,处理问题时心理弹性不足,难以审时度势灵活进退。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可以发现多数人性格阴郁,自我封闭,不喜与人交流沟通,平素知心朋友少,思想复杂多思多虑,情商不高,常被人欺负,生活没有规律。这种特质或这种状态,很容易出现情感性精神障碍,但是不一定就会发生,只是代表了一种倾向性,也可以称为双相情感易感者。2、诱发因素患者内向敏感,情感沟通少,情绪管理能力弱,遇到打击和委屈自己扛,不擅长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个体在环境掌控方面,往往是处于弱势的,每天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不如意的大小烦心事,没有一定的情绪管理和排解能力,负性情绪就会不断蓄积,到达一定强度时,个体就会处于水满自溢的高风险状态,这时可能一件并不起眼的小事,就会引发患者情绪行为的彻底崩溃。3、症状维持经受挫败和打击后,情绪跌入低谷,如果不良刺激持续存在,抑郁、无助、矛盾,悲哀等负性情感就会扩散,并且产生身心的交互影响,导致精神状态和生理状况进一步恶化,抑郁加重,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一个人是不会甘心被环境轻易左右的,必然会反复挣扎和斗争,甚至会采用反向心理防御,从抑郁状态转向亢奋,幻想自己变得强大,无所不能,情绪高昂,精力充沛,信心爆棚,甚至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呈现出“躁狂”表现。4、循环往复。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而言,抑郁与躁狂交替发生,有些患者交替发作现象比较明显,但也有患者交替现象并不显著,有的以抑郁为主要表现,躁狂症状不突出,有的患者则相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掌控命运,实际情况往往相反,个人可掌控的部分非常有限,很多时候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患者经过虚幻的无效折腾后,发现自己仍然还是原来的深坑里难以自拨,什么都没有改变得了,自然不可避免地重新坠入抑郁状态之中。在漫长的时间里,随着生存环境的波动,患者在努力挣扎扑腾与无望无助躺平之间循环往复,构成了双相障碍周而复始地波动。尽管双相情感障碍成因复杂,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和路径,去探索对双相障碍的前因后果,即使没有来自实验室的研究数据,也没有艰深难懂的新潮概念,但是我们以人为本,以人的思想情感、人性需求、自我价值、发展需要等着眼点,去探索双相情感障碍这个问题,就会离双相患者深邃的心灵更近一些,比高深复杂的抽象理论更接地气,让社会大众看得见、看得懂,双相情感障碍这个“重性精神障碍”背后的故事!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精神心理科砖家,专注精神康复赋能,心理行为建设,人格矫正与重塑,心理咨询师执业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