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好大夫网站上进行了一次直播,主题是儿童哮喘的防治,分为5个方面。 这里整理出文字供大家参考。1、 儿童哮喘为什么要查过敏原?哮喘主要表现是咳嗽、喘息、胸闷,儿童哮喘80%是由于过敏引起来的。也就是绝大部分哮喘是患儿吸入过敏原所促发的,如果能有效规避过敏原,则可减少哮喘发作。所以哮喘患儿家长一定要清楚患儿对什么过敏,哪些过敏原是采取措施进行回避的。那么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螨虫、花粉、真菌、动物皮毛,比如猫毛、狗毛。中部及南部地区螨虫最多,北方地区花粉最多。春季的时候主要是树花粉,比如柏树、柳杉、梧桐花粉。秋季主要是草花粉,比如葎草、豚草、蒿草。另外,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儿,如果能查到明确的吸入性过敏原,可以进行脱敏治疗。脱敏治疗既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包括预防鼻炎哮喘发作,预防新发过敏原。还有治疗作用,减少症状发作,减少对症缓解症状药物的使用,尤其是减少吸入激素的使用。2、 冬季孩子哮喘易复发,该如何做好防护?冬季哮喘容易复发,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是上呼吸道感染,另外一个是冷空气刺激,所以要预防冬季哮喘发作,需要从以上两个方面出发。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措施,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每年冬季来临前,大约是10月底打一次流感疫苗。因为流感疫苗的保护力只能维持一年,所以需要每年都接种。另外,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打肺炎球菌疫苗。冬春季节因为流感好发,除了打疫苗,还有就是要勤洗手、减少去人多的地方。我建议随手携带一瓶消毒液,随时给小朋友的手部消毒。还有就是带口罩,去人多的地方,带好口罩,如果是2岁以下的小婴儿,我们是不建议戴口罩的,因为有引起窒息的危险。保暖也很重要,但是小孩子穿衣服不要过多,因为儿童活动后很容易出汗,如果穿得太多不利于散热。而汗液一蒸发,带走大量的热量,儿童就很容易受凉。所以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冷暖情况,随时增减衣物。3、 儿童哮喘如何合理用药?长期吸入激素安全吗?儿童哮喘合理用药最关键的是要规范诊断和治疗。一旦哮喘诊断确定,就应当接受哮喘的治疗,尤其是吸入激素治疗。这是目前治疗哮喘最好的药物。一般来说哮喘需要长期用药,所以不能随便的减药、停药,通过规范治疗,最终使用最少的维持药物控制症状。激素的副作用问题,全身使用激素的副作用确实比较大,包括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血压、血糖、神经精神等等多方面,但局部吸入激素因为剂量很小,而且绝大部分是局部起作用,极小量进入血液循环,所以总体来说是安全的。但是也要注意不规范的用药,比如长期大剂量吸入激素、药物吸入方法不对,也可能会对身体有损害。有一点需要明确,切不可因为害怕吸入激素的副作用,而停止吸入激素治疗,因为很可能导致哮喘发作,而哮喘发作对身体的损害显然更大。4、 孩子哮喘急性发作,如何紧急救治?哮喘一旦发作,需要紧急救治,因为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的时候可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大家所熟悉的歌星邓丽君,就是因为哮喘发作而去世的。我们首先要识别哮喘发作的表现,当患儿存在于哮喘诱因的时候,可能会发作哮喘。常见的儿童哮喘诱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运动、过敏原刺激等情况,这些诱因可导致哮喘突然发作。哮喘发作的时候需要紧急给予平喘的药物,一般我们都会建议哮喘患儿随身携带沙丁胺醇气雾剂,赶紧喷2喷,停止活动,安静下来休息。若果5分钟之内还不缓解,则可再喷2喷,并且需要紧急送医急诊。5、 孩子哮喘什么情况可以停药?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也是患儿家长门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毕竟没有人想一辈子用药,何况还是个孩子呢?我们从本质上来认识下哮喘,那么,支气管哮喘从本质上来看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病变,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患儿气道敏感性增高,当碰到过敏原、冷空气、病毒细菌感染等因素刺激的时候就会发生气道痉挛,产生哮喘症状,比如咳嗽、喘息、胸闷、气促。因此,要控制哮喘症状,必须进行抗炎治疗,那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目前针对哮喘最好的抗炎药物。通过规范化治疗,哮喘患儿可长期达到哮喘控制状态,几乎和正常患儿无任何区别,可以正常的学习、运动。同时,哮喘达到控制后,可以考虑逐渐减少药物使用的剂量和频次,一般每3个月可以做一次评估,直到使用最少的吸入药物维持治疗。我有一个14岁的老病人,哮喘控制的很好,现在只需要每周吸入一次药物,已经很久没有发作哮喘了。但是谨慎起见,我还是让他继续维持治疗。当然,有些其他的治疗方法可以更快的减少吸入激素的使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脱敏治疗。那么对于伴过敏性鼻炎的患儿,我们建议尽早进行脱敏治疗。当然前提条件是能查到明确的吸入性过敏原,像螨虫、花粉之类的,现在都可以进行脱敏。另外,患儿家长也要知道有哮喘、有过敏的情况,家中是不能养宠物的。实际上宠物的过敏原是导致慢性哮喘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对于轻度支气管哮喘,按需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激素是一种新的选择,那么患儿只需要备一支药即可,有症状的时候就用药,没有症状的时候就可以不用药。但这种疗法现在在国内还不十分成熟,需要谨慎采用。总体来说,哮喘一旦确诊需要做好长期用药的准备,但是通过规范治疗逐渐减量使用最少的药物来控制症状是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