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庆云(15952260812)尹文州徐州市中医院介入中心摘要目的:探讨经留置导管持续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糖尿病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43例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行血管造影证实全部患肢的供血动脉显示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性病变。留置造影导管后,经导管泵入尿激酶(30万U)、前列地尔(10ug)、血栓通(500mg)、尿激酶(30万U)为溶栓、扩血管、活血化瘀溶液,用静脉泵2-6天左右。结果:43例43侧患侧肢体下肢动脉受累,其中髂总动脉3支,髂外动脉6支,股动脉21支,腘动脉11支,胫前动脉11支,胫后动脉12支,腓动脉8支,狭窄性病变19支(41.6%),完全闭塞性病变53支(58.4%)。药物灌注对于狭窄性病变的技术成功率为100%(19/19);对于闭塞性病变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75.5%(40/53)。术中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6~36个月。随访期间3例复发,复发率7%,3例接受二次介入置管药物灌注治疗。结论:对于糖尿病足缺血性病变,经留置导管动脉内长时间持续药物灌注对于狭窄、闭塞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近期疗效确切,从而预防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具有很好的扩大应用潜力。关键词留置导管动脉内药物灌注(Intra-arterialinfusion)糖尿病足Viaindwellingcatheterarterialdrugperfusioninthetreatmentofdiabeticfoot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indwellingcatheterforcontinuousarterialdrugperfusioninthetreatmentofdiabeticfootclinicvalue.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of43patientswithdiabeticlowerlimbischemiainpatientswithclinicaldata.On43casesofdiabeticfootoflowerextremityarteryangiographyconfirmedthetotallimbarteryshowedvascularstenosesofvaryingseverity,occlusivelesions.Indwellingcatheter,catheterinfusionwithurokinase(300000U),alprostadil(10ug),thrombolysis(500mg),urokinaseforthrombolysis(300000U),expandingbloodvessel,bloodactivatingandstasisremovingsolutionfor2-6days,venouspump.Results:43casesof43sidelimbarteryoflowerextremityinvolvement,inwhichthecommoniliacarteryin3,internaliliacarteryfemoralartery6,21branches,11branchesofthepoplitealartery,anteriortibialartery,11branches,12branchesofposteriortibialartery,8branchesofperonealartery,stenosisof19(41.6%),totalocclusionin53(58.4%).Drugperfusionforstenoticlesionsofthetechnicalsuccessrateis100%(19/19);forocclusivelesionsofthetechnicalsuccessrateswere75.5%(40/53).Surgerydoesnotappeartheseriouscomplicationsassociatedwiththeoperation.Follow-up6~36months.Duringfollow-upof3casesofrecurrence,relapseratewas7%,3patientsunderwenttwointerventionalcatheterizationdrugperfusioninthetreatmentof.Conclusion:fordiabeticfootischemiclesions,viaindwellingcatheterarterialdrugperfusionforlongtimecontinuousnarrow,occlusivediseasehasahighersuccessrate,nearfuturecurativeeffectisexact,andpreventionandcontroltheoccurrenceofdiabeticfoot,development,hastheverygoodexpandingapplicationpotential.Keywords:indwellingcatheterarterialperfusionofdrug(Intra-arterialinfusion)ofdiabeticfoot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患糖尿病后发生的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常因足部感染和坏疽导致截肢致残,甚至死亡,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我院自2008年采用经留置导管药物灌注治疗糖尿病足,短期随访效果明显,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糖尿病足共43例,男31年,女12例,年龄46-85岁,糖尿病病程5-30年。其中15例存在间歇性跛行(绝对跛行距离<300米),其中24例合并足趾部溃疡,其中13例合并至少一趾端坏疽,均存在趾端疼痛不适、趾端末梢循环减慢。1.2方法1.2.1一般治疗方法入院后积极给予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部分合并足部皮肤破溃者据病变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清理创面及换药处理。术前为改善患肢血液循环,控制感染,减轻患肢疼痛,给以抗生素、活血化瘀、扩血管、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术前完善各项检查,主要了解心、肝、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及凝血状态,完善术前的器材准备及药物准备。1.2.2一般操作所有患者的介入手术均在C臂下施行。操作要点如下:于健侧穿刺股动脉,先行健侧下肢动脉造影,了解健侧下肢动脉血供,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健侧下肢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了解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下一步“健侧”预防或治疗提供方案(本组统计数据未计算在内)。后选择患侧行下肢动脉造影(造影剂均采用等渗造影剂威视派克[1],减少造影剂对血管的刺激,而引起患者不适,甚至引起患肢血管痉挛),判断受累血管狭窄或(和)闭塞的部位、程度,选择穿刺途径及方向。同时采用步进技术减少造影剂的应用[2]。本组病例均采用逆行(对侧)穿刺股动脉[3],穿刺成功,引入造影导管造影,必要时行病变局部的延时造影,以观察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及有无远端流出道显示。造影明确诊断后以超滑导丝成“U”型探查闭塞/狭窄段,成功后留置导管于狭窄段近端/闭塞段上段,后经留置导管微量泵每日泵入尿激酶(30万U)、前列地尔(10ug)、血栓通(500mg)、尿激酶(30万U)为溶栓、扩血管、活血化瘀溶液,100ml/h,同时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隔日经留置导管复查,了解患肢血供恢复情况,一般保持2~6天复查造影示下肢动脉明显改善后撤除留置导管及鞘,全身静脉应用上述药物进一步改善患肢血供,巩固疗效,一般两周一疗程。1.2.3术后随访住院期间观察患肢皮色、皮温、足搏及部分足趾坏死、皮肤破溃变化。出院后1、3、6个月门诊复查,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记录患肢跛行及静息痛的缓解情况,观察溃疡创口的大小及愈合,有无坏疽足趾的脱落及截肢。同时,行血管超声或(和)CTA检查,发现动脉再狭窄或闭塞时,可再行二次介入置管溶栓治疗。出院后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口服氯比格雷75mg/d服用6月;肠溶性阿司匹林长期服用,100mg/d。适度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注意患肢保暖,避免患肢皮肤破溃。1.3疗效判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依据wagner[4]分级下降、创面愈合情况及自觉症状改善状况制定评定标准。有效:病变下降1~2级,刨面愈合40%~80%,自觉症状(如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下肢发凉或麻木)消失或不明显,创面缩小,组织坏死范围局限,或创面减愈合;无效:治疗前后病变无改善或上升1级,创面扩大,组织坏死严重,或创面愈合<40%,自觉症状无改善或较前加重。1.4结果本组病例经留置导管溶栓、活血化瘀、扩血管等治疗后狭窄/闭塞段均明显改善,闭塞段经治疗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段狭窄,其周围侧支血管网明显丰富,血流动力学基本正常,狭窄段较闭塞段改善更加明显,狭窄程度减轻。不论是狭窄还是闭塞性病变经留管治疗后膝下原未见显示的三支或其中一支、两支血管,随侧支血管网丰富,血流动力学恢复,本组病例膝下病变血管至少能一支恢复,且足背动脉、足底动脉至少能恢复一支,足部溃疡面多于出院时已明显缩小,部分已完全愈合,坏死组织范围均已局限。讨论糖尿病足的治疗一直是个医疗难题,传统内、外科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病变总体不理想,后期多需采取不同平面截肢手术。随着介入球囊扩张成型治疗及支架置入治疗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截肢,但同时也均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甚至严重并发症[5]。有文献报道,下肢动脉PTA短期内再狭窄率较高,6个月可高达50%[6]。下肢动脉支架短期内再狭窄率较高,也有应用覆膜支架1年通畅率仅为49%的报道[7]。而我院采用留置导管药物灌注未发生一例严重并发症。我们认为不论是狭窄还是闭塞均存在继发血栓存在。目前资料表明,血管病变后,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存在继发的血栓形成,而膝下动脉直径小,血流缓慢,更容易形成血栓。而导致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理论认为,患肢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慢性炎症或溃疡,均可栓塞或促成局部微血管的血栓形成[8]。本组病例不论是狭窄或是闭塞,均不同程度的合并血栓形成,特别是侧支血管网血栓形成,亦证明此观点。为溶栓治疗提供了又一理论依据。固置管溶栓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多开通闭塞的动脉,及增加狭窄段周围侧支血管网。而溶栓成功的基础是将导管留置于狭窄段开口处或者闭塞血栓段内,使药物充分与血栓接触,提高疗效[5]。术中置管根据我们的经验,需先行探查狭窄段/闭塞段,当导丝或者导管通过真正病变段血管时,操作要格外小心,以防止血栓脱落和血管破裂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多采用“导丝头端U形攀”探查闭塞段,技术成功率高,本组病例膝上动脉均成功,膝下动脉部分成功,但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另外,造影显示>10cm的闭塞并不预示着整个节段血管全程闭塞。真正的病变闭塞段血管可能仅有2~3cm,甚至仅局部重度狭窄,其余未显影血管节段,一是可能是由于闭塞后缺乏血流而管壁塌陷,二是继发血栓形成,本组病例闭塞者均合并闭塞段血栓形成,三是其远端肢体因侧支循环血容量不足而未见显示,一旦闭塞段开通或狭窄程度改善后,其远端未见显示动脉随血容灌注量增加而显示,本组病例均是这种表现。这亦为溶栓提供一理论依据。溶栓是血管再通的措施,而扩血管、活血化瘀可改善微循环、增加血容量,抗凝则是维持溶栓疗效的保障。研究证明,应用扩血管、活血化瘀、抗凝、溶栓药物,可减轻静息痛并使其他疗法不理想的肢体溃疡愈合。前瞻性研究显示,经导管持续溶栓治疗3天,血栓溶通率可达64%~79%[9]。本组病例53支完全闭塞的血管先行导丝探查开通后,接受经导管持续动脉内灌注,特别膝上动脉全部开通,而膝下动脉未能全部开通,但至少有一支血管存在,且侧支血管网明显丰富,足部血流灌注量未见减少,显示充分有效的溶栓可使完全闭塞的病变直接开通或转变为狭窄性病变,也可大大改善患肢的末梢循环状态,从而有效地改善下肢缺血症状,提高保肢率,降低截肢平面,减少重大截肢的出现。究其原因考虑膝上动脉血管内径相对较粗,且血流速度较快,血流灌注量大,不易再形成血栓而继发血管闭塞。研究表明,连续应用前列地尔能够显著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跛行、静息痛等症状[10]。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1],血栓通注射液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新生,加强侧支循环的建立。总之,介入置管治疗技术操作并不复杂,即使不能将血管完全溶通,但可以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有效减小截肢风险、降低截肢平面,可使狭窄性、闭塞性病变的保肢成功率大大提高,降低患肢远端血管阻力,从而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大、中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并维持末梢循环状态,而且较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治疗更经济实惠、可反复操作性强,具有很好的扩大应用潜力。参考文献1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M].许樟荣,敬华,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6.2任重阳,狄镇海,等.DSA步进技术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737-740.3血管介入放射学[M].李龙,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7.4许樟荣.糖尿病足病变诊断和治疗[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3):180-183.5李麟荪,滕皋军主编.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3-557.6ScheinertD,UlrichM,ScheinertS,etal.Comparisonofsirolimuselutingvsbare-metalstentsforthetreatmentofinfrapoplitealobstructions[J].Eurointervention,2006,2:169-174.7DeutschmannHA,SchedlbauerP,BércziV,etal.Place-mentofHemobahnstent-graftsinfemoropoplitealarteries:earlyexperienceandmidtermresultsin18patients[J].JVascIntervRadiol,2001;12(8):943-950.8樊庆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糖尿病性下肢重症缺血[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02-106.9RazaviMK,LeeDS,HofmannLV.Catheter-directedthrombolytictherapyforlimbischemia;currentstatusandcontroversies(Review)[J].JVascIntervRadiol,2003,14:1491-150.10张瑜,王兵等,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4-6.11朱绍民.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4(15):105-106.
KMG加庆大霉素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评价卜庆云徐州市中医院放射介入中心[摘要] 目的:运用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kMG)加庆大霉素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病,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材料和方法:对36例根椐临床症状、超声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KMG子宫动脉栓塞(UAE)术。应用Cordis 4F Cobra导管完成双侧子宫动脉的插管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观察病人痛经程度,月经量及子宫病灶体积变化不少于3个月。结果:36例病人,24例弥漫型腺肌病,12例局灶性腺肌病,3例合并子宫肌瘤。36例中33例(91.7%)术后2月内痛经症状完全消失,3例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四月痛经消失。36例月经量均较术前明显减少。26例平均6.8月后超声复查显示子宫体积及病灶显著缩小分别达39%和53%。结论: KMG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创伤小,安全性好,临床疗效显著,既保留了病人子宫及其功能又完全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关键词]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kMG) 庆大霉素 子宫动脉 栓塞 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异位生长的子宫内膜腺体和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引起子宫弥漫性增大的一种良性病变。临床表现一般为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子宫增大和不孕,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该病的传统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但手术切除子宫不易被患者,特别是要求生育的患者和年青患者所接受,而药物治疗易复发且副反应大故效果欠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人类对生活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将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即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应用于该病的治疗,是目前最新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满意,有望成为替代传统的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理想方法[1]。我们在子宫动脉自2004年1月起运用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kMG)加庆大霉素经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应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并术前临床、超声诊断,术后超声复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对36例经临床诊断,药物治疗无效,多次经妇科腹部和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不愿外科子宫切除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1例年龄30-43岁,平均36岁,痛经史1-10年,月经量增多1-6年,其中1例合并子宫肌瘤,8例合并轻度贫血,35例均有生育史,1例尚未生育,6例有过人流史。选右侧股动脉为穿刺处,常规术野消毒,铺单,用2%利多卡因局麻,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穿刺成功后,用Cordis 4F Cobra导管在0.035min超滑导丝引导下先行对侧髂内动脉造影,再超选择插管至子宫动脉,造影证实后,运用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kMG)+庆大霉素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最后造影证实栓塞完全后,运用成襻技术,同法栓塞同侧子宫动脉结果全部病例栓塞后随访至少3个月,36例中33例(91.7%)痛经在术后2月完全消失.疼痛分级由5-6级降至1-2级(P<0.01).3例治疗后痛经明显缓解,伴腰部酸痛,疼痛分级由5-6级降至3-4级,术后第4个月痛经基本消失。36例患者月经量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经期缩短。36例中弥漫型子宫腺肌病24例,局灶型12例,全部病例均经腹部及阴道超声复查(平均3-22月)显示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1%。病灶体积平均缩小58%.(P<0.05),8例贫血恢复.全部病例运用Cordis 4F Cobra导管及0.035min超滑导丝各一根,一次完成双侧子宫动脉的超选择插管造影+栓塞,技术成功率100%。DSA造影表现为动脉期子宫动脉增粗,扭曲,螺旋动脉进入子宫肌层,局部可见血管显影密集,但无明显血管网形成及血管受压,包绕表现。实质期显示子宫体积明显增大,染色不均,部份血管密集区呈局灶性浓染,周边不规则,边界不清,其内可见小缺损区,KMG+庆大霉素栓塞后,可见子宫血供完全停止(如下图)。36例患者在术后当天即出现不同程度的阵发性下腹疼痛,33例对症处理后2-4天疼痛明显缓解,2月后痛经症状消失。3例术后下腹疼痛持续2周伴腰部酸痛,对症处理缓解不理想,第3周疼痛明显缓解,4个(a)(b)术中造影(a)显示子宫动脉增粗,扭曲,螺旋动脉进入子宫肌层,栓塞后(b)可见子宫血供完全停止。月后痛经症状消失。9例患者术中栓塞过程中即出现下腹疼痛并逐渐加剧,肌注度冷丁50mg、腹部芬太尼贴后缓解,3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肌注恩丹西酮8mg后缓解。讨论子宫腺肌病所致的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子宫增大和不孕等临床症状,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对不愿接受子宫切除手术和激素治疗无效的病人,运用子宫动脉栓塞的方法治疗是种全新的尝试。在大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肯定的基础上,国外Siskin GP等报道用PVA栓塞子宫动治疗腺肌病[2]。国内陈春林等报道用明胶海绵条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均取得了较好疗效[3]。我们采用KMG+庆大霉素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病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子宫腺肌病所致的临床症状并非其特有,确诊需病理检查,国内郭文波等报道3例经腹病灶穿刺活检证实为子宫腺肌病后再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4],但此法患者较难接受,虽然B超对此病的诊断率仅有52.9%[5]。彩超对此病的诊断率在70-90%[6]。但国外研究MR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几乎为100%[7]。国内学者报道灵敏度94.5%.特异度100%[8]。我们采用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多次检查,部份病例结合MR扫描来诊断此病,我们认为是可行的方法。超声检查,典型声像图为(1)子宫均匀增大呈球形,周边毛糙,子宫肌层呈不同程度增厚尤以后壁增厚显著,典型的子宫腺肌病后壁的厚度是前壁的3~4倍;(2)子宫粘膜厚度变化不大,多数粘膜线前移;(3)子宫切面多呈不均质低回声暗区或小结节,局灶型的表现为不均质强回声,边界模糊不清无包膜;(4)肌层内可见多发散在的小积血囊;(5)月经前后子宫大小和内部回声有变化;(6)彩超声像图示子宫内血流明显增多,病灶内出现星点状、条状散在分布的彩色血流信号,可探及低流速的动静脉血流,CDE显示基底层血管纹理紊乱和管径增粗[9]。MR影像主要表现为弥漫和局限性结合带增宽,T2WI子宫肌层线状,点状高信号灶[10]。当异位内膜腺体与周围的平滑肌结合在一起时,T2WI表现为子宫肌层局部低信号肿块,其内多梅点状高信号[11]。我们认为,由于子宫腺肌病使子宫内膜毛细血管表面区域和其绝对数量增加,导致子宫收缩不全和低阻抗,引起痛经和月经过多。而在子宫内膜炎症感染的刺激下,使子宫内膜肌层防御能力下降,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直接向肌层浸润。鉴于此,我们把KMG+庆大霉素作为栓塞剂,因为KMG300~500um可以完全阻塞子宫动脉的小分支而不阻塞更细微的毛细血管,致侧支循环建立,保留了子宫。而庆大霉素作为一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亚状态感染和治疗、预防感染,使破损的子宫内膜生长,关闭子宫基底层至肌层的微小通道,使正常子宫内膜基底层不能再由此进入肌层,大大地减低了复发率。栓塞后子宫肌层缺血、缺氧,使侵入肌层的异位内膜坏死,增生的肌细胞和结缔组织也相应发生坏死、溶解、吸收,使肌层病灶缩小甚至消失,同时病灶释放的使子宫收缩引起痛经的前列腺素类物质减少,从而使痛经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12]。而UAE后子宫体积及宫腔面积的缩小也有效地减少了月经量。异位内膜和包绕的肌层部分坏死使子宫收缩,体积缩小压迫关闭微小通道,或通道本身的坏死闭合使正常子宫浓密基底层不能再进入肌层,大大减低了复发率。异位内膜的坏死使局部雌激素水平和雌激素受体等的数量下降,打断了子宫腺肌病蔓延的恶性循环,消灭了子宫腺肌病的可能病因从而防止复发,也使子宫内膜过长的情况得到改善,出现月经量减少。正常内膜功能层虽然也出现轻度的坏死,但在血管复通或侧支循环建立后可由基底层逐渐移行生长恢复正常功能,而异位内膜的坏死后由于缺乏基底层的支持,这种坏死是不可逆的,所以当栓塞的血管复通或侧支循环建立,缺血、缺氧状态改善后,已坏死的病灶不能再重新生长,这就保证了治疗后疗效的稳定性[13]。KMG+庆大霉素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个全新的方法,彩超术前诊断和术后评价为治疗增加了更多客观指标,运用的栓塞材料虽然和国内外学者不同,但均获得了良好效果。由于病例尚少,中.远期疗效仍在观察中。由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不需切除子宫,所于对栓塞后异位腺体的病理改变仍不十分明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KMG+庆大霉素子宫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初步经验是成功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是显著的,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8例的临床治疗体会卜庆云(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介入科 江苏徐州 221003)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治疗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58例。采用介入治疗法,在患侧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直接注药,并进行血管造影,以对照比较治疗前后股骨头血循环变化。结果本组58例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相比,治疗后疼痛消失21例,明显减轻30例,缓解5例,无明显疗效2例,总有效率达96.6%。术后血管造影显示明显改善的有51例,占87.9%,P<0.05。髋关节活动度比术前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方便、高效、创伤小、安全无副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血管造影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d its therapeutic effect.MethodsBack in 2010 September to 2013 September in our hospital in patients with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the choice conformed to the diagnosis and the inclusion criteria in 58 cases patients.Interventional therapy, direct injection in the sick for vascular femoral head,and compared with angiograph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femoral head blood circulation changes.ResultsThe intervention of the group of 58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 the pain was disappeared in 21 cases, 30 cases were markedly relieved, relieved in 5 cases, no significant effect for 2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6%. Postoperative angiography showed obvious improvement in 51 cases, accounting for 87.9%,P< 0.05. The activity of the hip than preoperative was obviously improv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span="">),and no complication occurred.Conclusions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s convenient, efficient, less trauma, safety and no sideeffect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Keywords: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intervention;angiographyANFH可归为创伤性和费创伤性两大类[1],创伤性是股骨头供血处由于受外界压力而被阻断,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最常见于股骨颈囊内骨折、髋关节脱位、挫伤等,是髂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后遗症。非创伤性ANFH与很多因素有关,激素治疗酗酒、镰刀状细胞贫血、类脂质增生、放射线照射、动脉疾患凝血异常、结缔组织病变、感染等,其中激素和酗酒是两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ANFH的治疗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防止股骨头塌陷,依然能保存患者关节功能。近年随着解剖学、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取得较大提高。本文重点探讨了介入治疗法对股骨头缺血性性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症状较为突出,均经X线、CT或MRI确诊,且按照Ficovt和Arlet对ANFH的诊断标准,筛选临床符合其分期法的患者共58例70髋,其中I期25髂,II期28髂,III期8髂,IV期9髂。男性38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9岁,女性20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1岁。单髋44例,双髋13例,病变髂侧别:左28髂,右16髂,双侧13髂。有大量激素应用史者17例19髂,有长期大量酗酒史者21例25髂,有外伤史者12例16髂,无明显诱因者8例10髂。1.2纳入标准参照Ficovt和Arlet对股骨头缺血坏死在平片诊断标准分期,I期:患者出现轻微髂痛,负重时加重,标准X线下正常或存在散在稀疏区或骨小梁界限模糊;II期:股骨头的外形轮廓及关节间隙正常,标准X线显示骨质疏松,散在性囊变或骨硬化;III期:股骨头轮廓有塌陷,头变扁,有新月征,有死骨形成,但关节间隙正常;IV期:有继发性髋关节炎性改变,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变窄,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1.3介入治疗方法局麻下,对患者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对侧股动脉穿刺,穿刺针喷血后,退出穿刺针,插入4F或5FCobra导管,插至患侧髂总动脉,应用高压注射器以5ml/s的速度注射造影剂进行髂部血管造影,观察了解患肢股骨头的供血情况,然后,将导管分别超选择至患侧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和闭孔动脉、臀上下动脉等股骨头供血血管内[2],首先进行血管造影,然后,经导管缓慢匀速先后注入罂粟碱30mg、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尿激酶30万U。注完药后,需要再次进行造影,观察股骨头部位血供情况,在此过程中,要间断性的通过导管注入肝素生理盐水抗凝。拔管后,在穿刺点轻微压迫止血。术后均常规给予3个月抗生素,预防感染。介入次数与频率要依据患者病情而定,一般间隔10d ~15 d后再次进行介入灌注术治疗。介入次数1~7次不等,平均1.8次/髂。注意嘱咐患者注意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3],术后24h内要保持平卧,防止过度压力造成局部出血。24h后患者可做适当的髂部不负重功能锻炼,在床上锻炼完成不负重的屈伸及旋转锻炼,如髂关节内旋、外旋、后伸、直腿抬高等动作。适当锻炼会加快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股骨头部位的供血情况,以利于功能恢复。72h后患者可拄双拐下地锻炼。术后要求患者拄双拐6~12个月,避免患髂负重,同时要求患者坚持进行适当的髂部不负重功能锻炼。1.4评级标准髋关节活动能力评断标准:髋关节活动参照标准[4]:0 级:髋关节屈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度数总和为260°~320°为正常。1级:关节活动度为190°~260°功能稍受限,生活基本自理。2 级:关节活动度为160°~190°,功能部分受限。3 级:关节活动度为130°~160°,活动功能明显受限。4 级:关节活动度小于130°,活动功能严重受限,丧失行动与劳动能力。1.4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x2检查,检验水平a=0.05,P<0.05< span="">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变化介入治疗前的血管造影显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病变的股骨头主要供血动脉与正常股骨头血供相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主要变化为:⑴供血动脉稀少,旋骨内外动脉主干变细、变形、粗细不均或完全不显影,吻合支少,头上支中断,边缘毛糙。⑵股骨头、颈部出现不同范围的、密度、形状的血管实质期染色,部分染色不均,即血液回流受阻有瘀滞现象。经介入治疗后DSA显示:⑴股骨头血管变粗、延伸,数目增加。⑵股骨头坏死区域周围及髂部各组织的吻合支明显增多。⑶在供血动脉显示造影后,更快的伴随有回流静脉的显影情况,即回流障碍明显得到改善。⑷闭塞、中断或狭窄的血管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舒通。⑸股骨头实质区染色变浓,持续时间变长,至静脉期不消失。治疗前后DSA显示明显改善的有51例,占87.9%,P<0.05。2.2 疼痛改变本组58例患者中,经介入治疗后疼痛消失21例,明显减轻30例,缓解5例,无明显疗效2例,总有效率达96.6%。2.3 关节活动能力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活动度改变情况见表1。表1 治疗前后患者关节活动能力分级情况时间患者总数(例)0级(例)1级(例)2级(例)3级(例)4级(例)治疗前580624217治疗后583113950本组58例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比术前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安全性检查术后58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随访过程中也未发现有任何异常现象。3.讨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从根本上是由于股骨头滋养动脉血管阻塞或变细,血供减少,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内压力增高,血管床受压、狭小或闭塞,从而引起微循环障碍。正常髋关节和股骨上段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闭孔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等[5]。股骨头最主要的供血是旋股内侧动脉发出的上支持带动脉,其主干上升为骺外侧动脉,在软骨与骨骺之间进入股骨头中央,供应股骨头至少2/ 3体积的血液,其紧贴骨面,血管张力较高,移动度小,股骨颈骨折时,极易伤及此血管,因此为避免患此病,要尽量避免髂关节的创伤。本文采用的介入治疗法,根据患者病理和生理情况,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至旋股内外侧动脉等股骨头供血动脉内,并注入高浓度的溶栓、解痉、扩血管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重建坏死骨的微环境,为临床骨缺血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一方面它为微创手术,安全、无毒副反应,病人痛苦小,手术时间短,病人易于接受;另一方面,可将药物大剂量、准确直接到位,迅速缓解病人疼痛,改善髓关节功能,最大限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重点改善患股血供和局部微循环障碍问题。药物通过患处直接注入,可以更加有效的疏通股骨头的营养血管,降低骨内压,增加患髋、股骨头血液供应,有效促进股骨头周围侧支循环,促进坏死骨逐渐吸收,新生骨逐渐形成,防止股骨头塌陷和关节退变,并使其能更快的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马在山. 当代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100.[2] 徐霖,陈平有. 现代介入放射学基础与临床应用[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93-395.[3] 王学志,张静,于怀君. 非创伤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治疗[J]. 中国疗养医学,2001,10(1):25-26.[4] 张现嵩,王志刚,于春玲,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J].中国介入放射学,2009,3(3):334-335.[5] 徐霖,陈平有. 现代介入放射学基础与临床应用[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93-395.
[摘要]目的 探讨超选择碘化油动脉化疗栓塞对支气管肺癌的疗效。方法:搜集中晚期支气管肺癌57例,均经病理证实。确认肿瘤供血动脉后,超选择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碘化油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减轻,部分消失,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发生缺血坏死,瘤体缩小,总有效率为84.21%。结论:超选择碘化油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支气管肺癌有效方法,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关键词] 超选择 碘化油 化疗栓塞 支气管肺癌The choice of iodine oil tace lung cancer treatment[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es the choice of iodine oil tac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ung cancer. Methods collecting middle-late 57 cases of lung cancer, both by pathology. Confirm tumor blood artery, super choose bronchial arterial chemotherapy embolization. Result all cases wer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iodine oil artery embolization chemotherapy treatment, the postoperative clinical symptom is reduced, part of the disappeared, tumor blood artery blocking, cancerous tumors ischemia necrosis, shrink tumors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4.21%. Conclusion the choice of iodine oil tace for lung cancer is an effective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ease symptom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Super choice Iodine of oil Chemotherapy embolization Lung cancer支气管动脉灌注术是支气管肺癌资料的常用方法,但因其灌注时间较短,疗效欠佳。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ronchical arterial embolization BAE)因其阻断瘤体供血,且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持久,疗效肯定。但因虑及脊髓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多家单位多未采用,而我院自2002年来对57例支气管肺癌患者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疗效满意,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7例患者,男44例,女13例,年龄44~83,平均62岁。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和胸痛等。中央型肺癌39例,周围型肺癌18例。左侧支气管肺癌19例,右侧支气管肺癌38例。全部病人均经影像学、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经术前筛选后做超选择支气管动脉碘化油动脉化疗栓塞术。1.2 药物与器材本组治疗采用的普通导管为Cook公司生产的4Fcobra导管,微导管为日本公司生产的2.7F progreat导管;化疗药物常用顺铂(CDDP)60mg,丝裂霉素(MMC)8mg,5-氟尿嘧啶1000mg;对比剂为威视派克;栓塞物质为超液态碘化油(Lipiodol)。1.3 方法采用seldinger改良法穿刺股动脉,将4F导管送至主动脉弓处,然后旋转导管在T5-6水平寻找肿瘤供血的支气管动脉,选择进入其开口后手推造影剂证实,然后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其分支及肿瘤血管情况,密切观察有无脊髓、食管分支,是否与肋间动脉、对侧支气管动脉共干。如无上述情况,介入治疗可超选择尽量靠近肿瘤后进行介入治疗;若有上述情况,则必须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后进行介入治疗。术中亦选择同侧肋间动脉造影,了解有无脊髓动脉分支及瘤体供血动脉分支。超选时利用C型臂Road Map功能可以使导管进入靶血管较顺利。经导管先注入抗癌药物,接着以10mg阿霉素,丝裂霉素2mg,碘化油10ml充分混合后透视下缓慢灌入至出现轻微反流为止,后缓慢注入肝素生理盐水冲洗,造影证实瘤体供血明显减少或停止后退出导管。2 结果2.1影像表现本组病例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动脉主干DSA的主要表现:肋间-支气管动脉共干(支-肋共干),其中右侧支-肋共干占14%(8/57);双侧支气管动脉供血5.3%(3/57);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共干占5.3%(3/57);肋间动脉参与供血7%(4/57);胸廓内动脉参与供血1.8%(1/57)。2.2 疗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T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2]:完全缓解(CR)38例,部分缓解(PR)10例,无变化(NC)6例,进展(PD)3例;完全缓解率为66.67%,总有效率(CR+PR)84.21%,无变化为10.53%,进展为5.26%。3 讨论国内肖湘生等[3]1994年首次报道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加栓塞治疗支气管肺癌,在瘤体内栓塞材料与抗癌药物缓慢分离,局部药物高,作用持久,疗效肯定。但由栓塞引起的脊髓损伤等并发症也时有发生[4,5]。汝复明等[6]提出用同轴导管技术将微导管超选择性地插入瘤体供血动脉(支气管动脉)深部,以避开参与脊髓等脏器供血的重要血管分支或交通支,通过微导管行碘化油化疗栓塞,提高化疗栓塞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疗效。本组病例我们采用同轴导管微导管超选择插管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无一例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如何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是化疗栓塞成功的基础。我们采用:①同轴导管法:因胸主动脉内径较宽,即使采用CobraⅢ型导管选择支气管动脉,成功率亦不高。此时我们采用微导管露出外导管5mm左右,内外导管一起推进探查支气管动脉,常可获得成功。本组病例100%成功;②在超选择支气管动脉微导丝穿出外导管时,外导管易从支气管动脉开口处弹出,我们利用C型臂Road Map功能可以同步了解导丝走向及导丝需旋转角度,可避免强行推进导丝致支气管动脉痉挛,瘤体供血明显减少,而影响动脉化疗栓塞疗效,甚至无法完成化疗栓塞治疗;③而在推送微导管时,每次只能将导管轻微地向前推送,避免暴力推送,否则即使微导管已进入相当深度,仍有弹回主动脉的可能;④微导管到位后,外导管应缓慢退至主动脉内,以使细小的支气管动脉在术中不被完全堵塞而能获得一定量的血供,使碘化油抗癌乳剂能顺利进入瘤体内。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导致脊髓损伤的发生率约为1.5%~5%[7],如何避免栓塞脊髓动脉吻合支等非靶血管,造成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是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可行性的基础。本组病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出现。我们认为:①支气管动脉合并脊髓动脉分支,需用微导管超越脊髓动脉后,造影证实无返流且导管不弹出支气管动脉,即可行动脉化疗及动脉化疗栓塞治疗[8]。可以避免局部高浓度化疗药物直接损伤脊髓神经细胞[9]。本组病例未见1例合并脊髓动脉分支;②术中需造影明确支气管动脉是否与同侧肋间动脉公干,因后者有脊髓供血动脉分支[3],本组病例中有8例与肋间动脉公干,但无脊髓动脉供血分支,术中亦需超选择超越肋间动脉,避免引起术后皮肤发红、疼痛甚至坏死[3];③ Hellekant[10]报告110例支气管肺癌血管造影时发现4例肋间动脉参与供血。本组病例中亦有4例参与供血。故术中需探查同侧肋间动脉,一是可明确是否合并瘤体供血动脉分支血管,二是明确是肋间动脉否合并脊髓动脉,如肋间动脉合并脊髓动脉,我们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时可放心脊髓动脉等非靶血管损伤;④术中支气管动脉造影,各单位多采用碘海醇、碘比醇等高渗造影剂,一是其如合并脊髓动脉分支,可造成脊髓动脉内膜损伤,甚至可造成神经的毒副作用[11],而我们使用等渗造影剂,可以血管内膜损伤减少及神经的毒副作用。综上所述,超选择碘化油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支气管肺癌疗效明确,可避免脊髓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使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参考文献1 顾建平,何旭等,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支气管肺癌.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10:908.2孙燕等.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吕维富.现代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第一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 Mesurolle B, Lacombe P, Qanadlis,et al. Angiographic identication of spinal cord arteries before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Radiology,1997, 78:3775 Mesurolle B, Lacombe P, Barre O,et al. Failures and complications of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Rev Mal Respir, 1996, 13:2176汝复明等,同轴导管超选择支气管动脉碘化油化疗栓塞治疗肺癌的初步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7:5617虞希祥,李阳,黄林芬,等·支气管动脉插管致脊髓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2,9(5):56-58·8 李麟荪等.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杨熙章等,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导致脊髓损伤的原因与对策.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8,6:42910 Hellekant C,Jonsson K.1981.Doubie blood supply of bronchogenic carcinoma from multiple arteries.Acta Radiol Diagn 12(Suppl3):403~40611 吴沛宏等.肿瘤介入诊疗学,第一版. 北京:科学版社,2005.如下图(男性患者经支气管镜病理证实为右下支气管肺癌。a,栓塞前胸部CT;b,术中支气管造影,右下肺瘤体染色;c,同轴导管技术栓塞后造影,右下肺瘤体大部分碘化油沉积,瘤体供血明显减少;d,一月后复查,胸部CT示瘤体内碘化油沉积满意。)(a)(b) (c)(d)
2015年3月26日在天津召开的第6届中国肿瘤介入与微创治疗大会专题讲座中,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所介绍的《中国癌症现状和趋势》,对我国肿瘤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去年曾经在网上流传过的中国癌症地图,不过陈万青副主任确定了那是2009年所采集的数据,相对不够准确,因为当时登记的只是全国不到100个试点区域,数据不具代表性。现在全国肿瘤登记点已经有300多家,此次会议所采用的数据更新,更具有代表性。首先明确一下概念问题,为了更方便广大非医学人士理解,这里的癌症泛指恶性肿瘤,请各位医学专业人士不要纠结这个问题。根据陈万青副主任介绍,2012年全球恶性肿瘤发病人数为1409万,其中男性743万,女性666万人;肿瘤死亡820万人,男性465万,女性355万人。其中肺癌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全部肿瘤的13%,其次是乳腺癌,约占11.9%,接着是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等等。在2012年癌症死亡病人中,肺癌同样占据首位,约占19.4%,其次是肝癌,约占9.4%,接着是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等。上图所示全球癌症发病率的对比,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癌症的发病约占全球22%,当然,这么高的比例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从发病率上看,中国癌症发病率处于中间偏下水平,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但比一些欠发达国家要稍高一些。这里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从全球范围上看,发达国家的癌症发病率要高于欠发达国家,当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不要高兴的太早,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欠发达国家医疗水平较差未能检测出或是没有登记,而发达国家医疗水平较高,设施完善...在死亡率方面,我国的死亡率要高于全球的一般水平,从上图可以看出,除了蒙古和俄罗斯,就中国的死亡率比较高了。在我国,根据2011年的数据显示,全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37万人,其中男性191万,女性145万人,不管是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都是男性发病率更高。发病前10位的恶性肿瘤中,男性排前三位的是:肺癌、胃癌、肝癌,而女性则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下图为详解:在癌症发病特点上,有几个值得让我们警惕的地方,在我国70年代,胃癌和食管癌位居前列,90年代胃癌和肝癌排前列,而到了2000年以后,以发达国家高发癌为特点的肺癌和结直肠癌迅速上升,肺癌位居首位,在70年代发病率极低的结直肠癌现在也上升到了前几名。下图是详细介绍各种类型肿瘤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其中,代表性的是肺癌、结直肠癌以及女性中的乳腺癌。根据各种数据,我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对未来1年内肿瘤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2015年全国病况发病人数约有390万人,如果全国人口为13亿,那么相当于千分之三的概率,意味着1000个人里面有三个人得癌症,这个概念感觉比较抽象哦,想像下你自己所在公司或单位的人数,就更好理解了。其中男性约为215万人,女性约为178万人。肺癌约59万人,食管癌约17万人,肺部约38万人。幸庆的是,尽管我们国家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尽管我们国家的医疗环境无比恶劣,但是仍有不少肿瘤的治疗方面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关不大。当然,我们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看看下图的比较: 有不少肿瘤,如结直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白血病等等,我们国家与美国还是存在着很大差距。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如果医患关系能够不这么紧张,医患之间能够互相体谅理解,相信我国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能够有较大的提高。不要以为癌症离我们很远,尽管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但是癌症发病率却居高不下!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癌症还没有办法治愈,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健康地生活,定期体检,即使有问题,也可以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人选择到医院体检了,其中,有种疾病频繁地出现在体检报告中,那就是肝囊肿。有的朋友说肝囊肿“不要紧”,是良性的,不用管它。也有的朋友说有人得了肝囊肿,身体都变差了,最后还开了刀...那肝囊肿到底要不要紧呢?其实没有这么绝对,“不要紧”的肝囊肿可能也会变成“要紧”,让我们来看看具体什么情况“要紧”,什么情况“不要紧”吧!什么样的肝囊肿不要紧?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绝大部分肝囊肿都“不要紧”!因为肝囊肿不是肿瘤。其次,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肝囊肿都没有任何症状,而且绝大部分都比较小。所以,对于小而没有症状的肝囊肿,是不需要特别处理的,可以说不要紧,但是得定期随访,每年做1-2次B超就好了,经济实惠,又没有辐射。什么样的肝囊肿要紧?所谓“要紧”意味着需要重视和积极处理,不能听之任之。以下几种情况的肝囊肿要考虑积极治疗。1、肝囊肿较大或引起压迫症状。现在没有绝对的数据说明大于多少必须治疗,一般直径超过5厘米即推荐治疗。当然也不局限于这个大小,如果它引起了压迫症状,如压迫胃、十二指肠和结肠时,可引起餐后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在肝边缘可能会引起上腹膨胀不适、隐痛或轻度钝痛,甚至肝门邻近的肝囊肿压迫肝管或胆总管可引起轻度黄疸。出现以上症状的肝囊肿,不论大小,推荐积极治疗。2、肝囊肿继发感染:在某些情况下,肝囊肿会继发感染,会导致肝区疼痛、发烧、血白细胞升高等,这需进行治疗。3、囊肿继发出血:少数肝囊肿的囊壁血管可自发破裂,导致囊内出血。有的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但也有的患者感到肝区剧烈疼痛。对这些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4、囊肿扭转:边缘带蒂的肝囊肿如果扭转会产生剧烈疼痛,这时候要紧急治疗。那肝囊肿如何治疗呢?以前肝囊肿需要外科开刀治疗,创伤大,风险也大,为了肝囊肿而付出这么多代价实在不值,所以有些人即使有些症状,也不愿意去治疗。现在治疗肝囊肿就非常简单了!完全没有必要开刀,只要不发生扭转,就可以进行微创治疗:用一根非常细的针或是管子,穿到肝囊肿里,把囊液引流出来,再通过针或管子往囊肿里打一种药,药可以破坏肝囊肿的壁,肝囊肿就会慢慢萎缩变小甚至消失。至于伤口,手术结束后在穿刺口贴个创口贴...这是一项比较简单而成熟的小手术,无需开刀,绝大部分医院的介入科都可以完成,而且创伤极小,费用极低,效果极佳,有“要紧”肝囊肿的朋友可以放心积极去治疗了。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又到了外出踏青,举家出游的时节,在幸福的旅游同时,要警惕背后可能存在的杀手:深静脉血栓。介入家园提醒您:交通工具空间有限,长时间乘坐,可能会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乃至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曾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连续长途飞行后,引发了左腿深静脉血栓。从那时起,人们认识到长途飞行可能会造成深静脉血栓,因则称之为“经济舱综合征”。当然,这只是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形象称法。深静脉血栓还可能发生在空间同样狭小的火车和客车车厢内。所以,不少学者主张称其为“旅游综合征”。那么什么是深静脉血栓?人体的静脉分浅静脉和深静脉两个系统,平常我们能看到的“青筋”即是浅静脉,而深静脉位置较深,肉眼是看不到的。深静脉血栓就是深静脉内的血液形成血凝块堵塞血管。在所有的静脉中,人体双腿的深静脉最容易形成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有什么后果?血栓形成后,血液不能有效回流,就像下水道堵塞,污水不能排出,造成堵塞远处血液淤积、肢体肿胀;不通则痛,肿胀的肢体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下地行走时则更加明显,但更可怕的是血栓脱落。血栓一旦脱落,就会沿血液循环最终进入肺动脉,造成肺动脉栓塞。而肺栓塞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急症,很可能会导致死亡,抢救成功率较低。为何长途旅行就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呢?造成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三大元凶是:血液高凝、血液流速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在长途旅行中,车厢或是机舱内中缺氧、反复循环的空气、疲劳时又忘了饮水……这些因素都使得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很多朋友一上车或飞机,就习惯于在座位上静坐休息或者睡觉,缺乏运动使得血液流动减慢。以上种种因素相互作用,血液就非常容易形成血栓。有一项调查发现:对普通人而言,3至4小时以上的座位久坐就有可能发生肺栓塞;时间越长,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危险性就越高。而孕妇、口服避孕药者、高血粘度者等旅客血液本身就处于一种高凝状态,更容易受到病魔的青睐。旅行中应该如何避免血栓发生?1. 旅行时衣着及鞋袜要宽松,这样有助于血液循环。2. 座位下不要塞满行李,让腿部有充足的活动空间。3. 每隔一段时间要起来走一走,经常做腿部及全身活动。4. 旅行时,不要抽烟;不要引用酒精饮料,烟和酒精都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5. 睡眠要保持一个舒适的状态,不要两腿交叉,不要身体紧缩,因为这样会对血液系统形成挤压。6. 多喝水,因为飞机上的环境非常干燥,水能使血液稀释,有效避免血栓形成。7. 本身处于高凝状态的旅客,旅行前应向医生咨询是否适合旅行,或应采取什么特殊预防措施,如穿长弹力袜、口服抗凝药等。如果在旅行中突然出现了下肢肿胀疼痛,很有可能深静脉形成了血栓,这时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应尽快到介入科或血管外科就诊,以免耽误病情,造成后遗症或危及生命!
2004年,美国国务卿赖斯在美国乔治敦大学医院局麻下接受了子宫肌瘤栓塞手术,住院观察一晚后出院情况良好。主治医师斯皮斯术后接受采访时说:到目前为止一切正常,这是一个常规手术,技术都已经成熟。现年50岁的赖斯所患的子宫平滑肌瘤简称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被称为“妇女第一瘤”,好发于30-50岁的生育期妇女。其治疗方法有多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而医生为赖斯女士所选择的手术全称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血管性介入治疗的一种。其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在一侧大腿的根部用针扎一米粒大小的小口,应用特制的导管将子宫肌瘤的供血动脉栓塞使肌瘤缺血缺氧坏死吸收,从而达到治疗肌瘤的目的,这是一个全新而成熟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法,赖斯之所以接受该种方法是有其原因的:(1)爱美的天性使然 赖斯现为布什总统的国务卿,代表美国的形象,在形象上必然有较高的要求,更不用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现代研究发现子宫作为女性最重要的器官除具有众所周知的生育功能和月经功能外,尚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盆底结构支持功能和免疫功能等。1987年英国的研究资料发现切除子宫但保留双侧卵巢的妇女较同龄未切除子宫的妇女早衰老4年,其原因是子宫和卵巢之间有血管相连,而且子宫向卵巢提供50%-70%的血供,切除子宫会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同时研究发现子宫本身也分泌部分女性激素。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在使肌瘤死亡消失的同时,保留了子宫及其正常的子宫功能,这是与传统手术的最大区别。(2)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 子宫在解剖上位于盆底的中央,通过韧带与盆壁相连,起到固定盆底结构的作用。而良好的盆底结构是保证盆腔脏器固定在原位的重要因素。当盆底结构受到破坏时会出现内脏的脱垂,在女性最常见是阴道的松弛和因膀胱脱垂导致尿失禁。(3)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相比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无切口、恢复快、复发率低、可保留子宫的优点。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检成为了很多人们每年必备的事情,而随之而来的各种不容易导致不适症状的疾病也随之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肝血管瘤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女性较为多见。肝血管瘤通常发生在儿童期,而在成人体检时发现,一般为单发,少数人也可多发。肝血管瘤一般没有什么症状,尤其是较小的时候。部位肝血管瘤较大或生长到肝脏边缘时,可能会出现腹部持续隐痛、餐后饱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自发破裂出血或外力撞击导致出血,则会危及生命。在日常生活中,肝血管瘤应该是让人又爱又恨的疾病。为什么说爱呢,因为在一般常规体检中,肝血管瘤和肝癌很难鉴别,可能超声只能发现有肝脏有肿瘤,但是良性还是恶性不好鉴别,让人揪心不已;而经过进一步检查,拿到结果的那一瞬间,报告单上显示是肝血管瘤,不是肝癌,此时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能恢复正常了!此时想来应该爱死了它吧!而随之而来麻烦是:要不要治疗?如何治疗?医生可能会告诉你,良性的,放心,但是小心不要撞破了或是跌倒时要小心哦,破了出血会要人命的...治疗?可以,可是开刀也是有风险的哦,比如...等等一系列,想来此时的心情又瞬间跌落到了谷底,应该恨死它了吧!的确,肝血管瘤通过药物治疗几乎无效,传统的方法是外科手术,但因手术风险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对身体创伤比较大,成为了患有肝血管瘤患者的最大心病:手术风险这么大,现在还没有什么不舒服,万一手术出现什么并发症,那不是亏大了?其实,近年来,肝血管瘤的微创治疗发展的非常迅速,具有代表性的肝血管瘤介入治疗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在我国很多三级医院都能够熟练开展,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之一。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择性肝动脉栓塞,还有一种是直接经皮穿刺硬化剂、药物注射治疗。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指在股动脉用针穿一个米粒大小的口子,然后通过它操作一根导管送至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然后通过导管往肝血管瘤注药的同时把供血血管栓塞,因药物可以抑制和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再栓塞后供血动脉后,可以使肝血管瘤的异常血窦血栓形成机化,从而瘤体缩小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直接经皮穿刺经皮穿刺硬化剂、药物注射治疗则是在B超或CT引导下的将针直接插入肝血管瘤内,再用硬化剂直接注入肿瘤,使肿瘤组织脱水固定,细胞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导致肿瘤坏死,发生纤维化而慢慢缩小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两种介入微创治疗肝血管瘤的最大特点就是:创伤小:小小的穿刺口只要消消毒,然后用一个创口贴贴上就行了,不用换药不用消炎药;对肝功能影响小:现在随着微导管等介入材料的发展,肝功能有时基本上不会受到损害,或只有一点点损伤,几天就恢复了;住院天数短:想来谁也不愿意在医院多住几天吧,而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这个目标,术后一般用几天护肝药就可以了,很快就能出院。风险低:这两种技术都比较成熟,很多三级医院都能常规开展,风险非常低。说通俗一点,如果肝血管瘤你要开刀治疗,可能你得找到一个高年资,经验相当丰富的外科主任来做;而如果是介入治疗,那你找一个一般的负责任的主治医师就好了!当然,肝血管瘤是良性的肿瘤,不是都要必须治疗的。符合以下情况可以考虑治疗:1、肝血管瘤大于5cm,有明显压迫症状或疼痛者;2、肝血管瘤邻近肝包膜,有破裂风险者;3、肝血管瘤已经破裂出血者(这个必须做,介入栓塞止血效果非常好);4、不能开刀切除或不愿接受开刀治疗者;5、定期复查时发现肝血管瘤短时间迅速增大者。
痛经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一种妇科症状,很少需要治疗,所以,绝大部分女性对痛经比较忽视,认为是女人就会,没有关系。但是,要警惕其中隐藏着一种继发性的痛经,如果不积极治疗将会导致严重后果!它就是子宫腺肌症。什么是子宫腺肌症呢?它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子宫内膜长错了位置,跑到子宫肌层去了。子宫腺肌病一般发生在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但偶尔也可见于年轻未生育的女性。子宫腺肌症有什么危害呢?首先,最最痛苦当然是痛经了。长错位置的子宫内膜在来例假时,会出血,但是因为它的位置在子宫肌层内部,所以会造成子宫张力增高,刺激子宫肌层收缩,就会引起痛经。因此,子宫腺肌症的患者,每次月经前及月经期,都会出现痛经,而且程度较重,严重影响休息和工作,经常得吃强效止痛药才能缓解。病变严重的话,即使不在月经期间也会有疼痛...其次,子宫肌腺症患者的子宫比会正常人更大,子宫内膜的面积也更大,从而导致经期出血过多,经期延长。长时间的话就会导致贫血。对于没有生育过的女性来说,异位的内膜组织可造成盆腔广泛粘连,导致输卵管不通造成不孕。子宫腺肌症过去治疗比较麻烦,药物疗效欠佳,而外科手术治疗则一般要切除子宫才能根治。众所周知,切除子宫对女性来说有不小的危害,不仅失去了女性标志性的器官,不能再生育,而且有些患者因子宫切除脏器下移致压迫到直肠和膀胱,导致便秘和尿失禁等,此外切除子宫后女性衰老也很快。在现在小三小四横行的年代,想想都觉得可怕吧....那怎么办?其实非常简单,和子宫肌瘤一样,一个并不复杂的“子宫动脉栓塞术”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的子宫肌腺症都是富血管性疾病,病灶的生长需要血液的供应和血液中雌激素、孕激素及其它生长因子的刺激。介入栓塞治疗需要做的就是在一侧大腿的根部,切米粒大小的小孔,将特制的导管插到子宫的供血动脉,用药物堵住它的血管,达到饿死它的目的。因子宫肌层耐缺氧,而长错位置的内膜则不行,所以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做完后拔出导管,腿上只有一个小小的穿刺口,不用特别处理,过12小时就可以自由活动了。此类手术相对简单,只要开展了介入治疗的医院,一般都可以做。所以,饱受痛经之苦的女性朋友,千万不要忽视了自身的健康,要警惕子宫腺肌症。万一是的话,也不用着急,介入治疗可以帮你轻松战胜它!建议参考我子宫肌腺症治疗的文章: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buqingyun1977_709041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