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宝爸、宝妈、宝宝们好,我是小儿外科医生 贾晋荣:在半夜里“玉璧月华明”的医院大院里面“微步縠纹生”了一番后,说书人总算是能够坐到椅子上思考一下人生——从病房到急诊的步数有没有满一万?书接上回,感觉肚子里存货逐渐告罄的俺深觉不安呐——接下来还能说点啥?To be or not to be …… 是个问题啊。噼里啪啦把自己脑壳拍了个翻天覆地之后——脑壳里空旷的回声里似乎传来七个字——“卵黄管发育异常”哈哈哈,今天就说它了,卵黄管发育异常——说书人心态大好,忍不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保安打成狗,555~~~OK,ok,大家看我舌头还在不在?还在呢,在就好。咳咳,咱们这就开讲:敢问列位客官,知道卵黄管是何方神圣吗?……啊咧?您还真知道啊?!大哥,给小弟留口饭吃,您还是回火星去吧!在胚胎时期,原肠与卵黄囊是相通的,这个通道随着胚胎的发育慢慢变细,被称为“卵黄管”,顾名思义,就是“连接卵黄囊的管”啦……您问“原肠”、“卵黄囊”是啥?emmm……这不是重点,咱还是看看卵黄囊……啊不,卵黄管……您就把卵黄管理解成:连接肚脐和肠管之间的管道吧。卵黄管在胚胎第5~6周的时候会慢慢萎缩、闭锁,到了宝宝出生后不久就退化至完全消失了——可说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了……但是!但是了啊!如果这厮恋栈不去,那就会导致各种异常,可说是流毒无穷了首先,如果卵黄管大部分闭锁,但是在宝宝肚脐外边有残留,就形成了脐茸。不是鹿茸啦,是脐茸!又叫做脐息肉,就是宝宝肚脐上似乎长了一个鲜红色的小肉团,表面湿漉漉的,时不时分泌点红红的稀薄液体,让宝爸、宝妈们心疼不已。脐茸处理起来倒也简单,电灼或者切除就OK了。其次,如果卵黄管在宝宝脐部残留稍多一点,深部还留了个“小坑”,那就形成了脐窦。脐窦长相跟脐茸大差不差,看上去也是个圆形黏膜凸起,不过中央有个小孔,里面有几毫米的盲管,往外分泌黏液,常常把宝宝的小肚脐搞得糜烂、感染,比“脐茸”还要可恨。需要大夫控制感染后再手起刀落——把它完整切除。再次,如果卵黄管压根就没有闭合,那就等于是在宝宝的肚脐和肠管之间连通了,成为“脐肠瘘”。在宝宝的肚脐可看到鲜红色黏膜,中央也有小孔,与脐窦不同的是,小孔里面能排出黏液和气体,甚至还会有粪便排出。这种情况下就比较麻烦了,需要把肚脐、瘘管(也就是连接肚脐与肠管之间的管道)与连接的部分小肠一起切除,再把切除部分的小肠两端吻合起来,最后还得做脐环重建术。看看,这个脐肠瘘是不是恶贯满盈?快让我们医生把它除之而后快!第四,卵黄管囊肿,比较少见了,它是因为卵黄管两端都闭合,偏偏中间一段没长住,保持原来卵黄管的内腔,内腔里分泌的液体聚集起来,“憋”成一个囊肿。卵黄管囊肿一般倒是比较“安分守己”,对宝宝没啥影响,往往是体检时无意中发现——宝宝肚脐下方有个边界清楚的囊块,可以活动。卵黄管囊肿的治疗相对简单,切除即可。第五,梅克尔憩室。即卵黄管靠肠道的一部分没有闭合,在回肠壁上遗留一个“小凸起”,称之为“憩室”(话说,您确定知道这个“憩”字怎么念吧?休憩的憩,呵呵……)梅克尔憩室也够让人头大的:憩室内膜上可能残留有胃黏膜组织,能分泌胃酸的哪种,分泌着分泌着,就把附近的肠粘膜给“分泌”成溃疡了。这一“溃疡”,就难免出血了,于是孩子就会出现贫血、血便等症状,个别情况下,出血比较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出血性休克!除了出血之外,梅克尔憩室这厮还有可能导致肠梗阻(肠子扭转导致不通了)、憩室炎(也就是梅克尔憩室自己发炎了)、憩室穿孔(也就是“溃疡”严重把肠管壁给腐蚀破了),造孽啊,说书人又快说不下去了,赶紧的,快快让大夫们把它切除了事……第六,脐肠索带。这卵黄管“挥一挥衣袖”还是留下了一片云彩——卵黄管闭锁形成一条索带,遗留在脐部与肠管或肝门之间。一般不会引起不适症状,少数情况下,肠管围绕索带旋转,可能形成肠梗阻,这时就会出现症状了。脐肠索带一经发现,也应该尽早切除,以绝后患。呼,一口气说了6个病呐,整个一“桃谷六仙”嘛,说书人我容易吗??哎呀,我这老腰快受不了啦,得了,该出去“舒活舒活筋骨”去了,咱们下回再见吧您内!对了,大家注意我在里面用了多少金庸的梗吗?70后的回忆满满呐~~
Hi,各位宝爸宝妈、宝宝们,大家好,我是小儿外科医生 贾晋荣:如果说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是什么,那应该就是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了吧,当然可能还有包茎……。但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最“有名”大概还是“阑尾炎”——名头响彻几十年,江湖上一直有这位“大佬”的传说。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盘点这位大佬的身世吧:临床上,我们诊断一名孩子患有阑尾炎的时候,家长往往会反问一句:“大夫,小孩子也得阑尾炎吗?”——是滴,小孩子也有可能会得阑尾炎的,之所以大家觉得小孩不得阑尾炎,归根结蒂是因为儿童患阑尾炎的比率确实小于成人:新生儿罕见,婴幼儿少见。直到6岁以后儿童患阑尾炎的比率才逐渐上升,12岁之后达到成年人的发病几率。但也恰恰因为越小的孩子发生阑尾炎的几率越低,加上很多孩子因为年幼还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的症状(小婴儿压根就不会说话,这也是过去儿科又被医学圈里称为“哑科”的由来),所以诊断的难度也越大。同时儿童阑尾炎一旦发作,病情往往进展迅速,短时间就可能发生坏死、穿孔、腹膜炎,因此,别小看这个“阑尾炎”,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是真的很大呢!闲言少叙,首先,咱们来说说阑尾炎的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通俗点说就是阑尾被“堵住了”——阑尾是从盲肠上突出的一小段肠管,是个“孤零零”的盲管——不像别的肠管是“双向路”,阑尾可是“单行道”,只有一个开口——来来来,大家给我点个赞,竖个大拇指,对喽——想象一下,你攥住的拳头就是盲肠,翘起来的那根指头就是阑尾了——我知道你翘起来的是小指头——阑尾就是那么又细又长的一条“小蚯蚓”了,所以阑尾又被称为“蚓突”——小宝宝的阑尾真的不比一条蚯蚓粗哦。当阑尾管腔被食物残渣、粪石、蛔虫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堵住,里面分泌的粘液不好往出排,慢慢压力越憋越高,最终导致阑尾炎发作。2)周围疾病蔓延:阑尾周围不是还有一大堆肠管吗——什么空肠、回肠、盲肠、升结肠、乙状结肠……等等,不一而足,如果发生疾病——也就是肠炎了(相信“肠炎”这位“大佬”更是威风八面吧,在座的各位同学,活这么大,从没被他骚扰过的举个手,我佩服你!)——肠炎可能蔓延至阑尾,导致阑尾发炎。3)其他的一些情况:比如腹泻、便秘的时候,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血管痉挛——也就是俗话说的“抽抽”了——也有可能引起阑尾腔狭窄、出现炎症。接下来,说说阑尾炎的症状:这个症状可算是“大名鼎鼎”了,很多不搞医的朋友也会说——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您看,说出来就是这么霸气、这么一气呵成,想当年俺在课堂上听教授讲这一节的时候……(咳咳,打住打住,跑题了,跑题了)啥叫“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捏?就是说,得病的患者刚一开始的时候是肚脐周围疼,而且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啥地方疼——反正就是肚子这一块。过了几个小时之后,慢慢疼痛就固定到右下腹去了——别的地方不咋疼了,就是右下腹这一个点疼。您瞧,这肚子疼的,还带“转移阵地”的——刚才还在肚脐周围,这会子又跑到右下腹去了。其实,发病的地方一直就没变过,一直是阑尾的问题。不过早期阶段,阑尾发病的地方还比较浅,只有黏膜面不舒服,这时候属于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而“内脏神经”这位同志,属于底层“搬砖干饭人”,和咱们大多数人一个德行,干最多的活,那最少的工资(别跑,说的就是你!)一个人负责一大片区域,所以不管是肠子痉挛了还是轻度阑尾炎了,消息传到他这里,他一概对上级(也就是大脑)(嘿嘿嘿,兄弟,别找了,别找了,还在你头里面呢,没丢!!)说:报告,肚子疼!至于是哪里疼?不好意思,兄弟我能力有限,定不了位,只知道是肚子这一片……之后,过了几个小时,阑尾炎症逐渐加重了,变深了,慢慢波及到浆膜层了(也就是阑尾靠外面的一层了),有的时候炎症比较重,他“破圈”了,把阑尾外面盖着的肚皮——也就是腹膜也给牵扯到了。这时候事态严重了,对于疼痛信息的处理可就不是“内脏神经”这“社畜”来管了,——当当当当!“躯体神经”登场——这位可是狠角色,社会精英啊,工资拿的高,办事效率也是杠杠的——“报告老板,右下腹麦氏点疼痛,请指示!”——OK,作为老板的你就反应过来了——哦,闹了半天,我不是肚子吃坏了,而是右下腹疼啊,哎呦哎呦,疼疼疼,别是阑尾炎吧,快快,扶着我去挂号……当然,上面说的是典型症状,七、八成的患者都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也有时候症状不典型的,一开始腹痛就局限在右下腹。对于我们儿科来说,就更麻烦,因为孩子比较小,很多小宝贝还没有准确描述不适症状的能力,所以给医师的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阑尾炎的症状除了“转移性右下腹痛”之外,还有恶心、呕吐等(医生圈的神棍们把这些症状叫做“胃肠道症状”)、发热(这个大家应该好理解,阑尾发炎了,化脓了,自然就发烧了——和扁桃体化脓的意思差不多)。不过,这几种症状比较“大众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舒服的时候总会时不时冒出来刷个存在感,反而容易被大家忽视,不如“转移性右下腹痛”那么特立独行——这位仁兄走的路线是“一招鲜,吃遍天”——我就傍上阑尾炎了,但凡我出现就意味着阑尾炎要来了——所以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患者们来到医院让大夫看过之后,大夫免不了还要“视、触、叩、听”一番,也就是体格检查了。对于外科大夫来说,考虑阑尾炎时最主要手法检查就是腹部触诊了,估计也是广大患者们最闻风丧胆的煎熬时刻——大夫,我肚子疼——哦,躺倒检查床上,让我按一按——哎呦,我疼得不行,能不能别按,呶呶,就是这里……——别废话,躺下吧您呐!是不是这里?是不是这里?(医师腹部触诊一般都是有一定顺序的,往往最疼的地方要放在最后触诊)……是不是这里?——哎呦哎呦,就是这里,您别按了……——别动别动,我再按按……如果患者出现腹膜炎症状(就是阑尾炎症比较重,波及到腹膜了,这时候腹痛会更加刺激,出现所谓的“反跳痛”)……嗯,哪种触诊的感觉我就不描述了,大家从“反跳痛”的字面意思去想吧……其实,反跳痛的意思是,大夫按压腹部的时候会出现疼痛,在大夫快速松手之后,腹部局部的疼痛会突然加重——病人往往在大夫按肚子的时候还没什么反应,在大夫松手的那一刹那反而疼得“哎呦”叫出来,同时还往往伴有“虎躯一震”的表现。不过,严肃的讲,怀疑患者患有阑尾炎时,腹部的触诊时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压痛、反跳痛症状的检查,对于疾病的判断意义重大,所以医生也不是非要折磨看病的患者,而是不得不这么做。那么,大夫通过简单检查,初步考虑阑尾炎的患者,还需要做些什么检查吗?常见的辅助检查有——1)血常规:也叫做“血细胞分析”,就是让护士小姐姐从孩子小嫩胳膊上抽一管子血送去化验,通过化验结果来辅助判断:如果各项指标中的“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同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不同程度上升,那么患有阑尾炎的可能性就大了,而且白细胞计数越高,阑尾炎感染程度也越重;2)腹部彩超:是一种无创检查,尤其在小儿外科应用广泛。如果腹部彩超中发现右下腹(也即所谓的“阑尾区”)有肿大的条索状影,或者明确阑尾炎直径大约0.6cm,都要考虑阑尾炎的诊断;3)腹部CT、MRI等:一般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运用得多一些,尤其在成人科室,普遍运用。阑尾炎的诊断明确了,那么治疗呢?阑尾炎无论急性、慢性与否,都建议及时手术(除非病程超过3天,右下腹已经形成炎性包块,有阑尾脓肿形成。这个时候,冒然手术反而可能导致脓肿破溃、感染蔓延,所以首选治疗就成了保守治疗了——也就是静脉输液抗感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还得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有:1)传统的阑尾切除术;2)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一般及时手术,均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好啦,杂七杂八的,又啰嗦了半天,这次讲的是小儿阑尾炎,希望能给各位客官老爷带来些许收获!
甲状腺是颈部一个十分重要且特殊的器官,它分泌的甲状腺素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加速新陈代谢。甲状腺功能减退,如果长期不治疗,不仅会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导致内分泌紊乱,还会对“心脏”这一重要靶器官造成伤害,甚至是诱发心脏病的出现。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车,心脏就是这辆车的“发动机”,那么甲状腺素就是心脏的“兴奋剂”,甲状腺素的缺乏会导致心脏危害,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素不足使机体各器官和组织代谢率降低,导致水钠潴留、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造成心肌水肿和心包积液,那么甲减患者可能存在的心脏危害有哪些? 1.心包积液:甲减引起的积液潴留于心包腔,压迫心脏,导致心脏充盈、射血功能减退。 2.心律失常:甲减可导致心肌细胞对电信号反应出故障,或引起低血钾从而影响心脏电信号传导,从而导致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发生房颤、室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心律失常。 3.心肌病变及心力衰竭:甲状腺激素是心脏的“兴奋剂”,它的缺乏会使许多心肌酶活性被抑制,从而发生非特异性心肌病变,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射血能力降低,严重时会出现心力衰竭。 4.冠心病:甲减时脂肪代谢发生变化,出现“高胆固醇血症”加重冠状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引起冠心病。 对于甲减心脏病的发生,对广大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防治,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治呢? 1.一定要早发现,所以定期(半年至1年)体检十分重要,尤其对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及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服用胺碘酮等药物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行甲状腺功能测定; 2.对于诊断明确的人群,予以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以减少或预防甲减性心脏病的发生,老年性甲减患者,如病程较长,则心脏危害的发生率可达75%~85%,除窦性心动过缓外,尚有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动脉粥样硬化等,所以一旦确诊甲减性心脏病,应及时治疗; 甲状腺疾病引发的心血管病变不仅可以预防,早期还可逆转。当患者甲减好转后,心血管病也会有所好转。所以,在出现甲状腺疾病后,千万不要放松警惕,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随着甲减患者的逐渐增加,需要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甲减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很多患者对左甲状腺素钠认识不足,没有掌握正确的服用方法,使药效大打折扣,那么本文为患者朋友们解答一些关于左甲状腺素钠的常见问题。 一、左甲状腺素钠是什么?甲状腺激素包括四碘甲状原氨酸(T4)和三碘甲状原氨酸(T3)两种,与体内的甲状腺球蛋白结合(TBG),贮存在甲状腺的滤泡中。当其需要发挥功能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而血液中T3的含量是T4的1/10,但是它的生理活性却是T4的5倍左右,也就是说T3含量少,但活性高,代谢快,发挥主要作用;T4活性低,但含量高,代谢慢,起到补充作用。T3 和T4 都可通过负反馈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左甲状腺素钠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优甲乐,为人工合成的四碘甲状原氨酸,服用优甲乐也就相当于补充T4,它与内源性激素一样,在外周器官中被转化为T3,然后发挥特定生理作用。 二、左甲状腺素钠的适应范围是什么?主要适应证是各种原因造成甲状腺切除术后的甲减,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个别患者甲亢药物治疗后或者I131治疗后出现的甲减。 三、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1)什么时候服用比较好? 早上空腹将一日剂量一次性送服,吃药后半小时以后再进食,这样吸收比较好。每天固定时间服药,这样血药浓度才稳定。 (2)漏服怎么办? 漏服之后,可在睡前补服,但要注意睡前服药不宜进食,晚餐与睡觉至少间隔4小时以上;也可以在第二天服用两倍剂量。但在甲状腺功能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可不必补服,因为左甲状腺钠片的半衰期为7天,作用慢而且持久,长期服药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达标,偶尔漏服一次,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漏服次数过多。 (3)口服过量怎么办? 口服过量可引起甲亢,表现有心悸、多汗、失眠、震颤、腹泻、呕吐、体重减轻、兴奋、头痛、不安、甚至出现心绞痛、心率失常,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复查甲功,调整用药,通常在减量或停药数日后,上述表现可消失。 (4)剂量怎么控制? 医生会根据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基础浓度上给予一个最低起始量25ug~50ug(老年人开始剂量推荐25ug,或者更少的剂量),随后会根据甲功结果进行药量调整,所以患者要做到遵医嘱定期复查甲功以便监测治疗效果及调药。 (5)服药时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为了不影响药物吸收,服药时注意与其他药物或食物间隔一段时间 与高血压药物、维生素、滋补品间隔1小时; 与含铝药物(一般是胃药)、含铁药物和碳酸钙间隔2小时; 与豆制品、奶制品最好间隔4小时; 如果您服用其他药物,请咨询医生,看是否需要在本药物以外的其他时间服用。
“老李又在活动了?看你微信运动步数老是第一,哈哈。” “得了糖尿病就要管住嘴、迈开腿呀,我要多多运动。” 大家都知道患糖尿病后要管住嘴、迈出腿,但是如何做到迈出腿呢?仅仅是追求微信步数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也是很重要的,运动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手段,运动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对健康以及血糖控制效果非常好。 什么时间运动最好呢?糖尿病患者是否能够运动应首先到医院进行评估,如检查患者在运动时是否存在一些危险因素,比如患有严重的慢性肾病、心脏疾病、关节疾病等,若评估之后证明患者可进行适量运动,建议患者在餐后1-2小时之间运动。饥饿时应避免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此外,患者需注意,外出运动时应准备一些糖果,以备低血糖时服用。 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糖尿病患者运动需要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年轻人可以骑自行车、游泳,快走、慢跑,老年人可以多做一些散步、练瑜伽、打太极拳的运动。 运动的频率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平时运动习惯综合考虑,比如说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可以参加30分钟或60分钟以上轻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对于成年患者,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以上的轻中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步行、快走等温和的方式,那么建议至少每天都应该进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周可以进行2~3次温和低强度的运动,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比如选择瑜伽或者太极拳等。 是不是运动时间越长越好?在运动前要进行血糖监测,建议在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运动时间尽量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运动以身体微微出汗、心率达到110次/分,不要过于劳累;不可剧烈运动,更不可大汗淋漓,以免出现出汗过多或者能量消耗过多,出现低血糖等危急症状。 运动过程要循序渐进,先从低等强度的运动进行,再慢慢增加强度,如果身体没有不适症状,可以慢慢增加运动量,加速对体内多余糖分、脂肪物质的消耗,对于维持正常体重,控制体内血糖有一定的效果。 运动注意事项:1、注意活动量与使用药物的配合,不能运动过度使血糖过低,也不能不规律运动,使血糖波动大。 2、运动时应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饼干、以便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有所防备。若运动中出现心悸、手抖、出汗、强烈饥饿感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时,应警惕是否低血糖发作,需要立即停止运动,自行或在他人协助下喝糖水、吃糖或饼干,然后及时就医。 3、随身携带一个信息卡,记录姓名、用药情况、所患疾病、家人的联系方式等,以便发生意外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在卡上写明糖尿病很重要,万一真有紧急情况送医院,医生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判断,更快做出正确的处理。 4、运动开始前先进行热身,结束后做一些整理动作。
患者:“唉,自从得了糖尿病,就管住嘴啥也不敢吃了,就怕血糖高。” 医生:“管住嘴不是限制饮食,而是要求均衡搭配。”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顾虑呢? 1、定时定量:首先一定要定时定量,患者应根据用药定好进餐时间,注意饮食与使用药物配合,定时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主食定量且按需摄入,主食包括大米、面粉及各种杂粮等,比如玉米面、荞麦面、燕麦面。烹调注意少油、少盐,尤其伴发高血压的人,注意限制酱油、鸡精、味精、咸菜等含盐量高的调味品或食物。 2、蔬菜: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所有的叶子蔬菜,但是要注意有些块茎类菜中含有淀粉,所以要注意进食的量,如:土豆、莲藕、山药、南瓜等等,进食这些块茎类菜时,要计算到碳水化合物中去,以防止进食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另外,建议多吃多品种的绿叶蔬菜,可以选择升糖指数低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芹菜等。 3、水果:血糖平稳的患者朋友们,可以吃水果,但是要注意吃水果的时间及量,不要餐后立即进食水果,建议吃水果时间在两餐之间;水果的量方面,建议每次只吃少量的水果,这样会对血糖的影响降到最低。两餐之间可适量选择低血糖指数的水果,如柚子、猕猴桃等。 4、蛋白:蛋白应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每天鸡蛋可以吃一个。如果诊断有糖尿病肾病或自己发现尿液有泡沫时,应限制饮食中蛋白质摄入并及时就医。 5、牛奶:每日300ml左右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如选择酸奶,宜选择不含蔗糖和蜂蜜的原味酸奶。 6、零食加餐,可适量选择坚果,如开心果、扁桃仁等,每日摄入量约为30-50g,不能过量。 7、含糖的食物,如糖果、汽水、可乐、蜜饯,及蜂蜜、加糖饮料,以及各种中西式的甜点都应该少吃或者不吃,以免出现血糖过高。 8、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产品。 9、足量饮用白开水,可适量饮用淡茶或咖啡,不喝含糖饮料。 10、避免饮酒,由于过多酒精可诱发低血糖,需注意不要空腹饮酒。 11、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血糖监测,遵医嘱调整降糖药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