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良性枕叶癫痫:为特发性部分性癫痫。早发型,较常见(占儿童癫痫的6%),起病年龄在3~6岁,发作频度少,发作持续时间长(数分钟至数小时),预后较好,大多13岁前停止发作。多在夜间发作,表现为呕吐、双眼向一侧凝视、抽搐等症状(“夜间睡眠中发作、强直性眼偏转、发作性呕吐”三联症),发作起始时神志一般清楚,发作过程中逐渐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发作间期脑电图:单侧或双侧枕叶棘慢波发放,闭眼时易诱发。晚发型是指起病年龄在6~17岁,不常见,发作频繁(大多每日或每周数次),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主要表现视觉症状,发作后常有头痛,很少与睡眠相关,有眼强直伴头向一侧歪斜、呕吐以及一侧肢体阵挛抽搐(“白天发作、视幻觉症状、发作性头痛”三联症)。发作间期脑电图表现:单侧或双侧枕叶棘慢波发放,闭眼时易诱发。
儿童失神癫痫(CAE):儿童失神占儿童癫痫的12%,起病多在5~7岁。发作频繁,每日可上百次发作,持续10秒左右,伴有两半球弥漫对称同步发放3Hz的棘慢波或多棘慢波。90%的儿童失神常于进入成年之前消失(预后较好),可伴其他发作类型。典型失神发作:发作时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意识丧失但不摔倒,两眼凝视,持续数秒钟后意识恢复,发作后可继续原来的活动,对发作不能回忆。过度换气往往可以诱导其发作。发作期脑电图全导同步3Hz棘-慢复合波,发作间期背景活动正常。不典型失神发作:与典型失神发作表现类似,但开始及恢复速度均较典型失神发作慢,且伴有肌张力改变,发作期脑电图为1.5~2.5Hz的全导慢-棘慢复合波,发作间期背景活动的异常,多见于伴有广泛性脑损害的患儿。
强直-阵挛性发作:又称大发作,发作包括强直期、阵挛期及发作后状态。开始为全身骨骼肌伸肌或屈肌强直性收缩伴意识丧失、呼吸暂停与发绀,即强直期;继之全身反复、短促的猛烈屈曲性抽动,即阵挛期(强直期及阵挛期同时有意识丧失、口吐白沫、两眼上翻或凝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发作后昏睡,逐渐醒来的过程中可有自动症、头痛、疲乏、呕吐等发作后状态。发作期脑电图:强直期全导10Hz以上的快活动,频率渐慢,波幅增高进入阵挛期的棘慢波,继之可出现电压低平及慢波。
背景 :脊柱硬膜外脓肿,发生于胸段占50%、腰段35%,其它15%。常合并椎体骨髓炎或椎间盘炎。糖尿病、败血症、外伤、酗酒和硬膜外麻醉或镇痛等因素为高危因素!皮肤脓肿和疖是最常见感染来源。金葡菌为常见致病菌。 症状及体征:从背痛到出现神经根症状平均3天,从神经根症状到运动无力平均4.5天。可无发热及白细胞增多。最常表现脊柱部位难以忍受疼痛,神经根疼痛,运动无力和感觉缺失。 血检:急性期反应物,血培养,必要时心超,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 增强MRI是必要的,T1加权出现低信号或等信号团块。 椎间盘炎时,X片出现侵蚀改变。CT有助于诊断骨髓炎。 治疗:硬膜外脓肿累及椎管,应切开减压,静脉使用抗生素2周,然后改为口服,药物治疗无效,早手术比迟手术更能恢复运动功能。糖尿病、白细胞增多大于12.5x10 9.CPR>115mg/L,血培养阳性被认为单用抗生素失败信号。 脊柱硬膜外脓肿常与椎间盘炎和骨髓炎有关,在这些患者中若仅存在非常微小硬膜外病灶,手术干预不是必须的。 老年患者脊柱硬膜外脓肿有1/3死亡率,原发感染灶及神经损害并发症导至死亡。 脊柱感染患者减压后使用内固定物不会增加感染复发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怎么办?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腰椎间盘突出与马尾神经综合征关系,也就是腰椎间盘突出一定会马尾神经综合征吗?其实只有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尤其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导致椎管严重狭窄时,才会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感觉障碍及刮约肌功能障碍。双下肢及会阴区麻木,感觉减弱或消失为感觉障碍表现;排尿,排便乏力,尿潴留,大小便失禁为括约肌功能障碍)。轻度腰椎间盘突出不会对神经产生压迫,多表现腰痛。侧方腰椎间盘突出首先压迫腰椎神经根,表现为患侧下肢放射痛及麻木。 对于怀疑有马尾综合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尽快行腰椎MRI检查,一旦确诊,应该立即采取急诊减压手术治疗,解除对马尾神经的压迫,尽可能挽救马尾神经功能。否则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出现大小便失禁或者阳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马尾综合征的手术方式主要是椎管切开减压,去除脱出的髓核组织,解除其对马尾神经的压迫。 如果椎间盘脱出较多,腰椎间隙高度下降或腰椎不稳,可联合椎弓根固定和脊柱融合。 术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大部分患者医从性好,能很好配合医护人员的要求: 在床休息,防感染,防血栓,防肌萎缩,积极在床下肢活动练习,神经营养药使用等。 切口很好的愈合出院。 回去仍在床休息2~3月。 神经营养药及促进椎间融合药物使用。 复查X片或CT确认椎间融合,渐进性下地行走练习至全愈或达到较为满意疗效。 亦有极个别患者,把医护人员的要求当作耳旁风,我行我素,缺乏自律,术后第二天即下地行走或二便。马尾综合征患者大小便困难,术后卧床排二便更加困难,想办法促进排便可以理解,但术后自行下床万万不可,这样会增加切口裂开、切口出血、感染风险增加、内固定松动断裂、移位,椎间融合器移位需再手术处理等风险。 加强术后管控,多方措施齐下确保术后患者服从管理,以期获得好的疗效!
据报道腰椎术后初次感染率为8.5%,翻修手术感染率12.2%。 感染相关因素:大于60岁,吸烟,酗酒,皮下脂肪厚度大于5cm,白蛋白小于35,高血压,糖尿病等。 另外,手术时间超过5小时,出血量大于1000ml,术中冲洗不足,术后引流管留置长达5天,亦是腰椎术后感染重要因素。 腰椎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 发热,寒战,切口局部红肿热痛,有时伴脓性渗出等;切口分泌物,外周血或切口引流管内引流物样本培养出细菌。 2 、如血检白细胞升高,血沉及CRP持续升高而细菌培养阴性。符合下面情况之一可考虑切口感染: (1)从深部切口引出或穿刺抽到脓液; (2)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发热T大于38度,局部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感染分型: 浅表感染:皮下深筋膜以上组织。 深度感染:肌层,椎管硬膜外,椎间隙及内 植物周围。 组织器官感染:指椎管内感染引起腹腔感染。 处理策略 如下:腰椎术后浅表感染处理(单纯抗生素治疗6-8周,MRI检查, 排除深部感染后彻底清创,防止感染进展)。 腰椎术后深层感染处理(彻底清创,局部多裂肌皮瓣来充分覆盖创面,两侧皮瓣充分闭合,可不取内固定,及时,规范应用抗生素)。 单纯椎间隙感染处理:局麻下椎间孔镜下清创,放置三腔引流管进行局部抗生素应用,冲水及排水,效果较好。
病理性黄疸: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3.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1、什么是吸附性义齿。 从外观上看,吸附性义齿和我们普通的全口义齿好像没有多大区别。实际上吸附性义齿通常是由专业的牙科医生,尤其是口腔修复科的医生通过特殊的印模技术,更加准确的获取到口腔牙槽粘膜的模型,使得制作出来的假牙更加适合每个牙齿全部缺失的患者。这个义齿会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吸盘一样紧紧的吸附在牙槽粘膜上面,吸附面积和传统义齿相比稍大一些,和黏膜更密合。 制作良好的吸附性义齿,吃饭讲话时通常都很稳固,取下时要用到一定力气使空气进到义齿和粘膜之间才能取出来。2、吸附性义齿是如何制作的? 1998日本的Dr. Jiro Abe 首先发明了该义齿. 随着材料和技术方法的提高和改进,义齿的稳固,强度及吸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常我们会在患者第一次就诊时先取初次印模,确定初步的上下颌咬合关系和牙齿应该咬合时的面下1/3的距离,印模灌注石膏模型硬固后制作个性化取模托盘,称之为个性化托盘,这个托盘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的复制口腔内的原有形状。 患者二次复诊时再次取模后得到精确的复制模型,交给技工中心根据患者面型,肤色甚至原有的年轻时的照片制作义齿,尽可能恢复到患者牙齿最完整,最漂亮时的状态。3、个性化的治疗过程 吸附性义齿是必须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口腔情况量身定做, 这样才能使得每位患者都拥有最适合自己的义齿。通常义齿的成功与否除取决于口腔修复医生,技师的精细操作外,还依赖于患者的口腔颌面部整个系统的状态。即便全口种植义齿的逐渐流行起来,但是吸附性义齿对于一些条件有限制的患者还是非常实用的。
“无症状颈脊髓压迫”患者可能有多向转归。Bednarid et al经长达2~12年连续对199 例患者追踪观察,发现45例患者最终出现临床症状,其中约1/3患者在1年内临床发病。国内尚未见长期随访报告。但一个基本转归事实,相当多中老年人遇到轻微颈损伤出现严重颈脊髓压迫症状。另一个转归事实是由于自身活动量较小的中老年人群长期维持无临床表现的影像学颈脊髓压迫而不发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三要素:临床表现、阳性体征、颈脊髓受压的影像信息。临床没有发病,仅凭影像学表现即手术,无疑有扩大手术指征之嫌,违背医学道德又增加风险及财政负担。研究脊髓型颈椎病自然史的相关专家报道,约有10.6%患者早期仅有轻微颈局部症状,经7~10年观察未再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或许提示人们亚临床患者注意防范和加强自我保护,最大化延缓至临床症状的到来时间。需要指出的是:已有颈椎局部症状或肢体躯干一过性麻木疼痛,出现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或动态锥体束征,影像上致压物大并对颈脊髓压迫严重,建议尽早手术。更多轻微症状者,应该加入好大夫在线平台,获得专业医生的密切观察指导,如症状有所进展,尽管无锥体束征,考虑手术为妥。颈椎活动后发现局部症状加重,或一过性肢体麻木不适及电生理异常等,及时手术是上策。
双下肢无力原因很多,但临床医生常常忽视POEMS病。POEMS病是一种与浆细胞有关的多系统病变,临床上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障碍(endocrinopathy),M蛋白(monoclonal protein)血症,皮肤变化(skin changes)为特征,各首字母组合命名为POEMS病。POEMS病是由浆细胞肿瘤,浆细胞增生致多系统损害的罕见综合征,多少性周围神经病。 特点:膝以下受损乏力为主,肝脾肿大,内分泌紊乱,M蛋白增高。一般来讲,中位发病年龄51岁,男多于女,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多为首发症状,进行性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障碍,从足端开始,逐渐为四肢针刺样,袜套样感觉异常伴肌无力!中位发病到诊断需要18个月。 诊断标准:强制性指标是多发性神经病变和单克隆浆细胞增殖性异常;主要性指标:硬化性骨病,Castleman病,血VEGF水平升高;次要性指标:肝脾或淋巴结肿大,水肿(肢体水肿,胸腔积水或腹水),内分泌病变,皮肤病变,视乳头水肿,血小板增多症。诊断符合2.1.1即2强制,1主要,1次要指标。病史询问,详细查体,注意细微之处结合辅助检查尤其正确肌电图检查,才能不漏诊。 有报道诊断明确POEMS的患者,血液科会诊,进行来那度胺化疗2个月,体温正常,肤色变浅,乳房变小,肌力恢复。一般POEMS患者治疗3~6周症状可能改善,但需要3~6 个月的康复,一般2~3年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