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可能会遇到突然的身体功能障碍,包括一侧身体瘫痪、一侧身体感觉异常,一只眼睛突然一片黑,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好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不管有什么没什么,一定要上医院检查,千万不要以为自行恢复了就没什么,可能一颗定时炸弹已安静的开启,等待着随时的引爆。在神经外科,这个被称为:短暂缺血发作,就是经常可以在医生口中听到的TIA。 TIA是大脑暂时性缺血,引起脑、视网膜、耳蜗等功能障碍,少有意识改变(这就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原因)。症状持续数分钟,少数可持续数小时,但均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常见的可以分为两类: 1、颈内动脉系统TIA:突发短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以单侧手部、面部受累常见,也可出现单眼短暂失明或黑朦。主侧半球受累者,有言语功能障碍,可出现短暂失读、失写和失语。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眩晕、同向偏盲为最常见症状。面瘫、耳鸣和吞咽困难也可以出现。头痛、复视、共济失调也可以是主诉症状。可以有口周感觉障碍、记忆障碍。9%-20%的TIA患者最终演变成脑梗死,其中20%发生在1个月内,50%发生在1年内。本文系杨鹏飞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快速识别脑卒中并及时送到医院就诊,是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关键,也是提高康复质量的关键。所以说,时间就是大脑,脑血管病的治疗必须争分夺秒。一、辛辛那提脑卒中评分量该方法1分钟内即可判断,有助患者和家属最快时间内识别脑卒中。包括三个症状:症状一:微笑或示齿;正常:双侧面部运动对称;异常:一侧口角歪斜或下垂症状二:闭眼、双上肢向前伸直维持10秒;正常:双上肢动作一致或无下垂;异常:一侧上肢无力或下垂症状三:重复短语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正常:用词正确,发音清晰;异常:用词错误,发音含糊或言语不能出现以上任何一个症状,卒中发生的可能性非常高。二、脑卒中的一些常见表现症状突然发生一次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一、定义: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向大脑输送血液的血管(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脑卒中会对大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通常发生在脑血管破裂或阻塞之时。如果神经细胞缺乏足够的氧气供给,几分钟内就会死亡。接着,受这些神经细胞控制的身体机能也会随之失去作用。由于死亡的大脑细胞无法再生,因此脑卒中造成的后果通常是永久的。二、病因: 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等。其他一些因素包括: 动脉粥样硬化、胶原性疾病或动脉炎引起的动脉内膜增生和肥厚、颈动脉外伤、肿瘤压迫颈动脉、小儿颈部淋巴结炎和扁桃体炎伴发的颈动脉血栓、以及颈椎病骨质增生或颅底陷入压迫椎动脉等都可以引起脑卒中 。三、分类: 脑卒中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1、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 (2)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和脑栓塞。 ① 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②脑栓塞,可有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临床上以心脏疾病为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伤后脂肪入血;虫卵或细菌感染;气胸等空气入血,静脉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脑血管所致。2、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 (1)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 (2)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四、预防1、预防脑卒中从什么时间开始 预防脑卒中要从幼年开始。因为,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往往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主要与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过高、高糖饮食导致幼年肥胖有关。 高脂血症和肥胖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从幼年开始,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养成不偏食、不过量饮食的习惯;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极为有益。2、如何预防 (1)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针对那些有卒中危险因素但还没有发生卒中的人而言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方法降低他们发生卒中的危险性。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应该首先判断患者有无高血压,并且通过恰当的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果需要的话,还应该通过控制饮食和药物治疗来控制糖尿病。密切监测血脂包括胆固醇水平,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使血脂正常。戒烟和避免过度饮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患者曾经有过TIA发作,则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来判断TIA的病因,并通过对病因的治疗来预防将来可能发生的卒中。 对于有心律不齐(如房颤)以及其他的心脏病(如人工瓣膜和心肌病)的患者也应该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来预防卒中。 (2)二级预防 如果患者有TIA或卒中病史,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性非常高。二级预防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使那些卒中患者避免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对于这些患者,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来判断病因。虽然对每一位患者都应该进行个体化的评估,但是制订治疗策略的总体原则是相同的。有些患者因为可能出现潜在的副作用或其他的医学问题不适合进行某些特殊的治疗。因此在治疗之前首先应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诊断性试验来确定患者是否能够接受治疗。也应该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告诉他们有关卒中和TIA的症状和体征,并让他们说出曾经有关哪些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