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中山三院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能够引起关节畸形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的治疗目标是:1)控制临床症状;2)减缓病情进展;3)恢复关节功能;4)提高生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对疾病的认识、锻炼、康复、药物和晚期的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最重要的内容。很多患者听信“偏方”,朋友的介绍,走了很多弯路。到正规的医院风湿科就诊是最正确有效的做法。那么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有哪些呢? (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标不治本非甾体类抗炎药,俗称止痛药,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症状,消除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但不能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和进展。因此是关节炎急性发作时需要用到的药物。如果病情稳定后可逐步减停。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依托考昔、塞来昔布、艾瑞昔布、醋氯芬酸等,这些药物排名不分先后。 (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本”的关键这类药物能抑制关节组织的进行性损伤,延缓或阻止病情的发展,并持久的改善关节功能。因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目前包括三大类:1.传统合成DMARDs传统合成DMARDs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是非靶向的抗炎及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由于起效时间慢,通常为1-3个月起效,故称为“慢作用药”。这几个月等待起效的时间通常需要非甾体抗炎药或者糖皮质激素来辅助改善症状。这类药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王牌—甲氨蝶呤,以及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艾拉莫德、环磷酰胺等药物。为什么王牌是甲氨蝶呤呢?因为它的疗效得到了历史的认可,很多新药的临床试验都是以甲氨蝶呤为对照或者联合甲氨蝶呤进行研究的。但如果服用甲氨蝶呤出现了不良反应,没法继续使用也没关系,我们还有很多药物可以替代。 2.生物制剂DMARDs生物制剂DMARDs靶向作用于细胞外的单个细胞因子或者分子,发挥抗炎作用。简单理解为针剂的生物制剂都属于这类。细胞因子是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物质,比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6等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目前常用的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培赛丽珠单抗等),白介素(IL)-6拮抗剂(雅美罗),还有较晚进入我国的阿巴西普等。优点有很多,包括起效快、减少未来的关节破坏等,缺点是价格贵,需要先做感染、肿瘤的筛查才可以使用。 3.靶向合成DMARDs靶向合成DMARDs,仅指Janus激酶(JAK)抑制剂。Janus,是双面神的名字,一副面孔看着过去,一副面孔看着未来,象征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启。JAK抑制剂靶向作用于JAK-STAT通路。JAK-STAT通路影响多种RA相关的细胞因子。经传统合成DMARDs治疗未达标的RA患者,可以联合JAK抑制剂进行治疗。目前国内上市的JAK抑制剂仅有巴瑞替尼和托法替布,最新国内批准了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这类口服药物比打针有独特的优势,而且目前观察到的疗效是很好的。优缺点与生物制剂DMARDs相似。 (三)糖皮质激素—快速抗炎的“桥梁”药物 糖皮质激素,听起来是可怕的药物,但对风湿科医生来说,它有着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不是必须使用的。它的优势是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症状和全身炎症。缺点是长时间应用,尤其是大剂量时,可引起多种严重不良反应,如向心性肥胖、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因此,我们会关心激素使用的时机和减停的时机。使用糖皮质激素必须同时应用DMARDs,不要私自服用激素,不要随意调整剂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偏方”里有激素,所以医生看到很多患者的面容和体型,就知道Ta是否不知不觉中已经服用了大量的激素,虽然关节不痛了,但是关节畸形已经达到了晚期的状态。 (四)植物药—祖国瑰宝有多种中成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如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青藤碱等。对缓解关节症状有较好的作用。上述所有的药物在使用期间可能存在骨髓抑制、肝损伤等不良反应。所以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并定期复查。
最近门诊复查的一对母女鼾症女患者,她们欣喜的告诉我,我给她们做完鼾症手术以后,已经不再憋气,更加不会打鼾了。女儿是一年前因为家人和自己诉打鼾,读书时就因为打鼾影响了别人,觉得特别尴尬,工作后体重没增加,但是打鼾症状加重,倍感苦恼和尴尬。通过鼾症患友找到我,在门诊经过认真询问病史和体查,患者24岁,157cm,45公斤。完善了睡眠监测和纤维喉镜检查(Muller实验),睡眠监测显示:AHI:16.83,平均血氧饱和度:97%,纤维喉镜检查:软腭层面塌陷大于75%,舌根层面塌陷15%,患者缺氧不算严重,主要问题是因为软腭层面堵塞出现鼾声和憋醒。通过认真评估她的咽腔,打鼾的主要原因:堵塞层面就在软腭层面。我给患者设计了改良型H-UPPP手术,应该可以解决憋气和打鼾问题。经过围手术期的准备,住院后继续抗生素和激素、PPI的规范治疗,所谓的改良型H-UPPP手术,就是在保留悬雍垂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的扩大软腭层面的左右间距和前后间距,软腭整体扩宽,处理好腭帆间隙的脂肪要非常精准和到位,成为“W”的形状,改良型H-UPPP就应该到位了。该患者的手术非常顺利和成功,低温等离子手术术腔零出血,手术当天晚上,陪护的家人就发现她完全不打鼾了,更加不会憋醒。手术后1月门诊复查,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真正告别了打鼾的尴尬。母亲之所以今年来找我手术,是因为她女儿发现她打鼾严重,所以一定要求来找我手术,检查发现母亲的堵塞层面也是在软腭层面,同时她的腺样体有残留,同样做了改良型H-UPPP和腺样体切除手术。面对这一对母女过来门诊复查,看到她们完全康复,最为主刀医生很是欣慰和满足!经过10多年治疗OSAHS的临床经验,我们提出规范治疗鼾症的观点: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手术治疗(特别是改良型H-UPPP手术)应该成为治疗OSAHS的首选,而不是指南推荐的戴呼吸机(CPAP)为首选。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鼾症患者,改良型H-UPPP手术是手术成功的标准术式,通过精准的手术,造福鼾症患者,告别鼾症。
疫情期间,自己有了较多闲暇时间,好好的整理了之前做了鼾症的患者资料,重点发现了这一例双平面堵塞的汕头鼾症患者,和大家分享一下。2021年12月份门诊复查的一位手术治疗的鼾症患者,欣喜的告诉我,我给他做完鼾症手术1个月以后,就已经不再憋气,更加不会打鼾了,已经不需要戴呼吸机了。患者诉打鼾8年,当地医生建议戴呼吸机治疗,5年前已经买了一台双水平全自动的呼吸机,症状改善不明显,戴上呼吸机很不适应和比较痛苦,依然有打鼾,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倍感苦恼和自卑。通过亲戚找到我,在门诊经过认真询问病史和体查,患者52岁,160cm,59公斤。完善了睡眠监测和纤维喉镜检查(Muller实验),睡眠监测显示:AHI:24.1,平均血氧饱和度:92%,最低血氧饱和度:85%,纤维喉镜检查:软腭层面塌陷大于75%,舌根层面塌陷25%,会厌舌面可见一乳头状瘤,会厌较长,成卷曲状,这正是在睡眠过程中加重舌根平面的堵塞的主要原因。所以患者戴呼吸机解决不了这一层面堵塞的问题,此外双声带外展受限,闭合尚可。患者缺氧不算严重,主要问题是因为软腭层面和会厌层面堵塞,出现鼾声如雷和憋醒。通过认真评估他的咽腔和喉腔,打鼾的主要原因:堵塞层面就在软腭层面及会厌过长和卷曲。我给患者设计手术方案:1.改良型H-UPPP手术;2.会厌部分消融切除;3.会厌乳头状瘤切除,这样应该可以解决憋气和打鼾问题。经过围手术期的准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很好,住院后继续抗生素和激素、PPI的规范治疗,所谓的改良型H-UPPP手术,就是在保留悬雍垂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的扩大软腭层面的左右间距和前后间距,软腭整体扩宽,处理好腭帆间隙的脂肪要非常精准和到位,成为“W”的形状,改良型H-UPPP就应该到位了。过长的会厌用低温等离子消融1/3,这样不会影响会厌的正常功能,同时解决了舌根平面的堵塞问题。该患者的手术非常顺利和成功,低温等离子手术术腔零出血,手术当天晚上,陪护的家人就发现他完全不打鼾了,更加不会憋醒。手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看到患者完全康复,最为主刀医生很是欣慰和满足!经过10多年治疗OSAHS的临床经验,我们提出规范治疗鼾症的观点: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手术治疗(特别是改良型H-UPPP手术)应该成为治疗OSAHS的首选,而不是指南推荐的戴呼吸机(CPAP)为首选。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鼾症患者,改良型H-UPPP手术是手术成功的标准术式,通过精准的手术,造福鼾症患者,告别鼾症。
这位患者是一位广州的专业歌手,平常因为工作时间的用嗓过度和过度劳累,造成了声音沙哑3年多,经过自己购买药物和江湖偏方治疗无效,声音沙哑严重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多处寻医问药,始终解决不了。曾到外院完善纤维喉镜检查,检查发现双声带稍肥厚,右声带前中1/3可见一比较大的出血性息肉,声带的前1/5粘连。诊断:1.右声带出血性息肉;2.双声带前段粘连;3.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多方打听到我对声带手术有着丰富经验,慕名而来,结合患者作为一名歌手的身份,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重返歌坛,继续从事歌手工作。我给他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粘连,PPI药物治疗反流性咽喉炎。手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让他们深入了解了手术前后和手术的情况和注意事项。手术过程还是比较顺利,手术中充分切除病变的息肉和分离了声带粘连带,进行了规范的双声带注射术(注射得宝松)。手术后规范的进行了PPI药物治疗,患者声音慢慢恢复。手术后1个月的纤维喉镜检查结果显示声带完全恢复正常,前方1/7少许粘连,但是不影响歌唱。患者的声音也基本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状态了,可以再展歌喉,安心从事歌唱事业,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作为一名医生,看到患者的康复,心里由衷的高兴!
作者:王健艳住院医师审校:李鹏主任医师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助听器主要是用于提高听障患者的声音感知能力,根据传导方式,可分为气传导和骨传导助听器。被大家熟知的助听器以耳背式和耳道式气传导助听器多见。如果患者外耳道因各种原因放不进助听器,或者耳廓畸形戴不了助听器,又或者单侧耳聋,可以有何种选择呢?牙骨传导助听器不失为一种更佳的选择。贝多芬失聪后用牙齿咬住小木棍的一端,让小木棍的另外一端在钢琴上,弹奏钢琴时,利用小木棍的振动来“听”音乐的旋律,从而创作出来多部流传至今的伟大作品。下面为大家介绍根据“贝多芬的小木棍”原理发明的,一种助听器的新选择——牙骨传导助听器。牙骨传导听力系统适用于单侧耳聋、传导性耳聋、混合性耳聋,想寻求一种非手术植入式的、声音还原基本准确的助听系统的患者。其不需要任何外科手术植入、完全无创。改善嘈杂环境下的聆听能力,隐形,美观,易穿戴,不影响正常饮食。牙骨传导听力系统主要由耳背机(图一)、口内机(图二)和充电系统(图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图四):耳背机收集声音→口内机→振动牙齿→健侧耳蜗。对于小耳畸形的患者,为了解决佩戴时的尬尴,耳背机可选择佩戴至耳后或者衣领处(图五),也可起到隐形,美观的效果。口内机佩戴于上颌牙齿(图六),可将高质量振动信号几乎无损耗地通过颅骨传导到健侧耳蜗,保证了音质和细微声音信息不损失。牙导助听器在保证了音质和细微声音信息不损失的前提下,还具有完全无创、可穿戴、隐形、美观的效果。其缺点主要是不适用牙周炎、牙齿松动或脱落的患者。如您正在备受听力下降带来的困扰,可至耳鼻喉科门诊找相应的耳科医生咨询,愿您拥有一个良好的听力,享受美好生活。
“耳蜗调试是康复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人工耳蜗用户获得更好的听声效果。”想要了解人工耳蜗调试,请继续往下看哦!1.什么是调试?调试的英文原文是mapping,可以译为调机或编程。听力师通过调试软件和调试设备与用户耳蜗连接,根据耳蜗用户对电刺激声音大小的反馈,设定最小值和最大值,让用户小声也能听得见,大声不会感到难受。2.为什么需要调试?人工耳蜗的声音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新的声音,开机后需要大脑去适合和接受这个声音。手术后第一年是用户心理响度变化是最明显的时候(当下感觉这个声音大小合适,多一段时间感觉声音变小了,其实就是心理响度在变化,已经适应了),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适应和调整适合用户的程序。但是调试也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一年后,用户的听声状况也都趋于稳定,这个时候一年调试1-2次就可以了。因此我们应该准寻听力师告知的调试周期来进行耳蜗的调试,这是对我们用户更好适应耳蜗是有帮助的。3.人工耳蜗开机和调试的一般流程基本流程是听力师将体外机和调试设备通过调试线连接上,将体外线圈吸附在患者体内线圈对应的头皮位置,通过调试软件编程,设定当下适合用户的声音程序,在开机和调试过程中,用户本人或其家属可以反馈听声感受,听力师可以根据反馈做些微调,并将程序保存到言语处理器中。4.成人和儿童调试的区别成人和儿童调试的步骤基本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与配合度。成人能自主反馈或表达出听声状况,并在调试中和听力师可以很好的配合。对于儿童,特别是幼儿,语前聋孩子,很难能够给予信息的反馈和配合,因此对于儿童调试,需要听力师具备小儿行为测听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结合一些客观测听(比如神经反应测试等)辅助调试。平时我们家长需多关注孩子的听声反应,也可以多给孩子进行一些游戏互动(比如听声放物,建立孩子听见声音,要做一个指定的动作),这样在调试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更好融入到调试中。5. 人工耳蜗术后听力评估 一般常用评估有林氏六音(即,u,m,a,i,s,sh)、助听听阈(带上助听设备后,各频率声音最小可以听见多少分贝)、听觉效果分类(CAP)、言语清晰度指数(SIR)、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或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TMAIS)、以及与植入者生理年龄相符的言语测试等;
这位患者是一位东莞的一家企业的老总,平常因为工作时间的用嗓过度和日常的应酬,造成了声音沙哑,经过自己购买药物治疗无效,来到医院完善纤维喉镜检查,检查发现双声带水肿明显,特别是左声带,并可见一巨大的出血性的息肉,基底部不清楚,大概位于声带的前3/5。诊断:1.左声带出血性息肉(巨大型);2.双声带任克氏水肿;3.反流性咽喉炎。我们给他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和任克氏水肿,PPI药物治疗反流性咽喉炎。手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让他们深入了解了手术前后和手术的情况和注意事项。手术过程还是比较顺利,手术中充分切除病变的息肉和处理好双声带任克氏水肿的病变黏膜。手术后规范的进行了PPI药物治疗,患者也慢慢掌握了腹腔发音,手术后2周的纤维喉镜检查结果显示声带完全恢复正常,患者的声音也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状态了,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作为一名医生,看到患者的康复,心里由衷的高兴!
最近从珠海过来门诊复查的一位手术治疗的重度鼾症女患者,欣喜的告诉我,我给她做完鼾症手术1个月以后,就已经不再憋气,更加不会打鼾了,已经不需要戴呼吸机了。患者的家人和自己诉打鼾10年,当地医生建议戴呼吸机治疗,可是她这几年已经买了两台双水平全自动的呼吸机,症状改善不明显,戴上呼吸机很不适应,依然有打鼾,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倍感苦恼和自卑。通过鼾症患友找到我,在门诊经过认真询问病史和体查,患者49岁,158cm,120斤。完善了睡眠监测和纤维喉镜检查(Muller实验),睡眠监测显示:AHI:55,平均血氧饱和度:90%,最低血氧饱和度:75%,纤维喉镜检查:软腭层面塌陷大于100%,舌根层面塌陷25%,患者缺氧不算严重,主要问题是因为软腭层面堵塞出现鼾声如雷和憋醒。通过认真评估她的咽腔,打鼾的主要原因:堵塞层面就在软腭层面。我给患者设计了改良型H-UPPP手术,应该可以解决憋气和打鼾问题。经过围手术期的准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很好,住院后继续抗生素和激素、PPI的规范治疗,所谓的改良型H-UPPP手术,就是在保留悬雍垂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的扩大软腭层面的左右间距和前后间距,软腭整体扩宽,处理好腭帆间隙的脂肪要非常精准和到位,成为“W”的形状,改良型H-UPPP就应该到位了。该患者的手术非常顺利和成功,低温等离子手术术腔零出血,手术当天晚上,陪护的家人就发现她完全不打鼾了,更加不会憋醒。手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看到患者完全康复,作为主刀医生的自己很是欣慰和满足!经过10多年治疗OSAHS的临床经验,我们提出规范治疗鼾症的观点: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手术治疗(特别是改良型H-UPPP手术)应该成为治疗OSAHS的首选,而不是指南推荐的戴呼吸机(CPAP)为首选。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鼾症患者,改良型H-UPPP手术是手术成功的标准术式,通过精准的手术,造福鼾症患者,告别鼾症。
1、结直肠癌治疗效果好吗?结直肠癌整体治疗效果,在所有肿瘤中,属于中上水平。2、得了结直肠癌能生存多久?结直肠癌的分期显著影响生存率,分期越早,效果越好,生存率及生存期越高。结直肠癌可分为1-4期(1最早期,4为晚期)。我科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1期92%,2期88%,3期70%,4期26%)。3、怎么预防结直肠癌?定期肠镜检查,粗纤维饮食,低蛋白饮食,避免进食不新鲜食物。4、结直肠癌怎么治疗?正规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进行结直肠癌分期。手术+围手术期化疗(或联合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早发现、早治疗、正规治疗效果好。
今天门诊遇到两件喜事:一是获得好大夫在线华南地区林经理送来的奖杯和荣誉证书;二是收到了鼾症手术后的患者欧女士送来的一面锦旗。吾需继续努力。现在鼾症患者越来越多,只要完善相关检查:纤维喉镜检查(Muller实验)和睡眠监测(PSG或者睡眠监测初筛),符合OSAHS的患者完全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术式的设计和围手术期的治疗非常重要!手术根据每个患者的堵塞层面和严重程度实行个体化治疗,通过手术,大部分患者可以告别打鼾和憋醒,以全新面貌回归正常生活!
现在门诊慢性咽炎的患者,特别是反流性咽喉炎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的主诉症状各有不同,痛苦指数也高低不一。但是只要医生详细的询问病情,完善纤维喉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咽喉炎后,规范药物治疗四到六周,患者的症状会改善,甚至消失。今天下午门诊的时候,一位从事视频主播的患者,兴高采烈的送来了一面迷你型锦旗,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困扰她几个月的咳嗽、咽痒、咽异物感和讲话一多就痛苦难受的症状,经过我的规范治疗2周后,完全消失,现在又可以开始工作了,她也慢慢的学会了腹式发音。希望患者再规范药物治疗2周,一定会痊愈。也感谢患者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有了患者的认可和信任,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工作,更好的服务患者!
久坐+姿势不良,腰病找上门 调查显示,因久坐不动导致腰椎病的患者,占骨科患者总数的一半,其中大多数为15~35岁的年轻人。 为什么会“坐”出腰椎病? 打形象的比方,我们的椎间盘就像是个扁扁的包子,纤维环就是包子皮,髓核就是包子馅。由于年龄的增长或是外伤,纤维环可能会变形破损,里面的髓核就会突出。就像包子皮破了,里面的馅儿会漏出来。 长期都保持这种不良姿势,我们的腰椎部位就会不堪重负。 而纵观我们的周围,腰、颈疼痛就像感冒一样常见:办公族们,长期久坐,颈背僵硬;自由职业者,喜欢熬夜,周末在家一躺就是一整天;抱娃的妈妈们,长期保持同一种姿势,脊柱也容易弯曲变形; 很多腰突患者吃药,打针,艾灸都尝试遍了,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源打破病症,缓解疼痛。 那应该如何护腰呢? 1.久坐后隔1小时运动 2.床垫硬一点 3.游泳,游泳时腿要打水,腰背肌要工作,浮力减轻了身体的重量,身体各部分关节负担变小,是非常理想的运动方法。 4.五点支撑运动 5.小燕飞锻炼
喉癌,是头颈癌的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并且发病年龄有降低趋势。 4个坏习惯,让喉癌找上你 喉癌的发生,跟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果有这些坏习惯,尽快改! 1、长期抽烟 90%以上喉癌患者有长期吸烟史,据统计,抽烟者喉癌的发病率是不抽烟者的6.35倍,而重度抽烟者喉癌的死亡率是不抽烟者的20倍。 2、长期酗酒 酒精会对喉部黏膜造成直接刺激,并且酒精和烟草对于喉癌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有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同时大量喝酒的人患喉癌的风险会更高。 3、不洁性行为 目前已证实,部分喉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而不洁性行为,如频繁不洁口交,会增加HPV传染的概率,进而增加患喉癌的风险。 4、不良饮食习惯 有研究结果显示,超过2/3的喉癌组织中能够检测出胃蛋白酶的成分或胃蛋白酶的基因遗传物质编码片段。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喉癌与胃酸的喉咽反流相关。也就是说,胃食管反流及喉咽反流的刺激是引起喉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而饮食不规律,饮食过分甜、辣和油腻、过饱,或者摄入过多咖啡、浓茶等食物,极容易引发胃食管反流病。 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注意规律饮食、定点定量用餐、避免过度紧张、戒烟、戒酒、少熬夜、健康生活! 喉癌的4个信号,千万别忽视 喉癌,常被人当成“喉炎、感冒”而忽视,进而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这些身体报警信号别错过。 1、顽固的声音嘶哑 这是声门型喉癌早期症状的第一症状,从开始感觉到声带疲劳,然后有持续声音嘶哑,并逐渐增加甚至失声,且药物治疗改善不明显。 有时容易被误诊为声带炎,尤其是从事演讲、歌唱、主持、讲课等需要声音交流的职业人士,出现上述表现时,往往认为只是声带疲劳,休息几天就好了。这类人群更容易延误诊断和处置,从而酿成祸根。 对于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和/或酗酒史的男性患者,声嘶1月以上不缓解,应及时到当地三级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 2、 咽喉感觉异常 喉癌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紧迫感甚至疼痛感,极容易被误诊为咽炎。 因此,当感到咽喉异常时,不要忽视,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 3、咳嗽、咯血 咳嗽的情况多为刺激性的干咳,如痰中带血,应警惕喉癌的可能。 4、颈部出现无痛性肿块 声门上型喉癌或声门型喉癌晚期,可能会出现肿瘤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颈部出现肿块,触摸较硬,但没有疼痛,这时应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 最后提醒大家:喉癌早期通常以做微创手术为主,一般能够保留喉功能,预后较好;而晚期,常常需要喉部分切除或喉全切除手术加放疗,预后差。如果有以上不良习惯,或者上述不适症状,一定要尽早检查排查,并定期筛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一、适应症 1.大小隐静脉曲张; 2.治疗后残留或复发性静脉曲张; 3.静脉曲张引起的溃疡。 二、术后处理 术后应鼓励病人行走,穿长统弹力袜(或弹力绷带)需持续12周。如某段静脉硬化不好或有遗留,一个月后可再次硬化。 三、穿着弹力袜注意事项 1.弹力袜的大小必须合乎个人腿部的周径,应在腿部消肿及躺在床上测量。 2.为了保证硬化效果及有效预防复发,硬化治疗3周内白天晚上持续穿戴弹力袜(建议1周内不可可脱掉袜子),4-12周可于白天及晚上下地直立时穿戴弹力袜,3个月后建议长期白天穿袜保健。 3.保证弹力袜平直无皱褶,短筒袜应在膝下1寸处长筒袜应在腹股沟下1寸处。 四、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1.色素沉着 色素沉着是沿治疗的静脉行程出现黄褐色改变,硬化疗法最常见的并发症(约10%—30%),通常于3~6个内自行消失,个别情况下会持续一年。 2.水肿 小腿的曲张静脉硬化治疗后容易出现水肿。水肿通常是自限的,几天至几个月后会消失。 3.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 常发生于粗大的静脉曲张治疗后,表现为肿胀的静脉区域红、热和压痛,累及注射治疗部位的静脉。 4.皮肤坏死 硬化治疗后部分病人的真皮内小动脉闭塞引起皮肤溃疡。当皮肤发生瓷器样白色改变,涂抹激素或者喜辽妥软膏能预防溃疡。 5.预防和治疗 治疗后穿戴弹力袜或加压包扎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减少血肿,疼痛,复发及促进溃疡愈合。
今天吃柚子,又想起一个事:风湿免疫科的病号,如果正在吃环孢素、他克莫司等药物,请尽量不要吃柚子,西柚等。因为各人体质差异,有些人服用此类食物可能干扰药物代谢,增加药性和毒性,相当于“药物加量”,扰乱医生的治疗计划。 吃了柚子的,也不要太过紧张,偶尔吃吃,影响不大,主要怕有些病号情况特殊:家里种柚子的,家里卖柚子的,特别喜欢吃柚子的——容易吃得太多太频繁。 平时门诊我一般会提这个事,但很难做到每个病人都面面俱到地重复一遍。特此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