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这个“天”显得格外重要,因为饮食控制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病情的发展,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将合理控制饮食作为与疾病作斗争的必要手段,终生坚持。我在调理糖尿病患者饮食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今天我把典型问题整理出来,帮助大家一起分析一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八个饮食误区:误区一:主食吃得越少越好有些患者认为糖尿病饮食治疗是以控制主食摄入量来达到控制血糖升高的目的,饭吃的越少对血糖控制的越好,他们一日三餐只控制主食的摄入,甚至常年每餐只吃半两到1两主食。分析:这种认识不正确。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这表明不仅主食的量要控制,副食的量同样也需要控制,不能因为副食含糖少,就随意多吃。主食(米、面等)固然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但副食(鱼、肉、蛋、奶、各种坚果等等)所含的热量同样不可忽视。1克碳水化合物产4千卡热量,1克蛋白质也产4千卡热量,而1克脂肪可产9千卡热量。如果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可能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人体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从而使体内蛋白质、脂肪过量分解,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二是由于认为自己已经控制了饮食量,从而对副食放松警惕,使每日总热量远远超过控制范围,而且脂肪摄入过多也易引起高脂血症及心脑血管疾病,最终导致饮食控制失败。建议: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主要是指控制摄入食物所产生的总热量与含热量较高的脂肪。对于含较多复合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来说,升血糖速率相对较慢,在总热量范围内适当控制,但不必过分限制。一般来说,每日主食摄入量不应少于150克。误区二:吃馒头比吃米饭血糖升的更高有些患者吃馒头后自测血糖比吃米饭后血糖值要高,就认为馒头升血糖的能力比米饭强,从而只吃米饭不吃馒头,甚至不吃所有面食。分析:这种认识不正确。同等重量的面粉和大米所含碳水化合物、血糖指数非常相似,对血糖的影响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出现上面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测量未在同等情况下进行。除了主食分别为米饭、馒头外,只有当其它诸多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监测血糖,结果才较为可信。第二,未搞清生重熟重。一般情况下我们计算食谱时所说的重量指生重,50克的面粉与50克的大米所提供的热量相近,升血糖的能力也没有大区别。但50克的面粉蒸成馒头重量增加到75克左右,而50克的大米蒸成米饭重量可达130克左右(根据含水分多少重量略有不同)。由此可见,如果同样吃75克的馒头和米饭相比,显然馒头提供的热量更多,升血糖的能力更强。建议:计算主食摄入量时按生重,如果就想用熟重,记住上面简单的换算公式。不要轻易放弃一大类食物,那样会使您的食谱变得单调乏味,影响营养治疗的顺利进行。误区三:不需要限制粗粮有些患者认为膳食纤维对控制血糖有利,因此每天只吃粗粮或吃很多粗粮。分析:这种认识不正确。第一,粗粮也是粮食,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与细粮没有明显差别,如果不加以限制,会导致总热量的摄入超过需要,这对血糖控制极为不利。第二,粗粮含有的膳食纤维确实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通便等功效,但是如果只吃粗粮,就有可能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还会影响微量营养素的吸收,长此下去会造成营养不良。建议:遵循粗细搭配的大原则,在总热量范围内计算好主食量,粗粮可占到主食总量的1/3左右。误区四:不需要限制咸食有些患者认为,糖尿病就是不能吃甜的食物,但咸饼干、咸面包、薯条、薯片等膨化食品不含糖,不需要控制。分析:这种认识不正确。首先,各种饼干、面包也是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含有碳水化合物,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第二,薯条、薯片等膨化食品含有大量的盐分以及脂肪,除提供热量以外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建议:食用饼干、面包等食品应将热量计算入一天总热量范围内,可作为加餐选择,如作为正餐的主食,须减少其他主食用量;薯条、薯片等膨化食品,含有大量饱和脂肪、热能以及盐分,营养价值不高,建议少吃为好。误区五:不需要限制植物油有些患者认为,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动物油好,因此不需要限制植物油的摄入,只要不吃或少吃动物油,就不会有问题。分析:这种认识不正确。植物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从营养健康角度来讲确实要明显好于动物油。但这不代表植物油可以不限量。因为,无论是植物油还是动物油,它们的本质都是脂肪,是脂肪就会产生高热量。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超出每日规定的总热量范围,致使体重增加,影响血糖的控制。建议:动物油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对植物油来说,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每日不超过25克,如果合并有高血脂或脂肪肝,每日植物油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0克以内。误区六:吃了降糖药/用了胰岛素就不需要控制饮食了有些患者认为,降糖药或胰岛素的作用是降血糖,吃药或打胰岛素可以抵消摄入食物引起的血糖升高,因此不用再费神去控制饮食了。分析:这种认识不正确。第一,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血糖控制平稳,使用量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如果不控制饮食,每天的每顿饭吃的食物种类和数量都不一样,血糖势必会更加不稳定。第二,胰岛素按作用峰值和起效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效、中效、长效以及混合剂型,注射胰岛素必须与进餐时间密切配合,否则容易导致更为严重的低血糖。因此,定时定量进餐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很重要。建议:糖尿病患者无论处于哪一个阶段,无论您用的是降糖药还是胰岛素,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都需要建立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因此请专业的营养师给您定制个性化的饮食控制方案,这一点非常必要。误区七:水果含糖高,从此不再问津有些患者认为水果是甜的,吃了会引起血糖升高,因此患糖尿病后对任何水果从此不再问津。分析:这种认识不正确。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素,直接放弃这一大类食物,从营养的角度实在可惜。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以果糖为主,果糖的代谢是不依赖胰岛素的,而且水果所含的膳食纤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延缓血糖的吸收。建议:只要血糖控制良好而且稳定(空腹血糖低于6.1毫摩/升,餐后血糖低于8.0毫摩/升),在合适的时间吃适量的水果是完全可以的。合适的时间是指在两顿正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而不要和正餐一块吃。适量是指一天水果总量不超过200克,可以分到2顿加餐中,并根据食物交换份法,减少25克的主食,从而保证全天饮食的热量平衡。最后提醒一点,水果首选低血糖指数的,如猕猴桃、火龙果、西瓜等。误区八:某某食物为降糖食物有些患者认为,某某食物可以降血糖,并在糖尿病病友中口口相传。分析:这种认识不正确。首先,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热量,有的含有碳水化合物、有的含有脂肪、有的含有蛋白质,只要含有热量,摄入体内后就会升高血糖,只不过有些食物能量密度较低,或含有膳食纤维,因而升血糖的速度不快、力度不大,但总趋势一定是使血糖升高的,而不会是降低。因此,不会有某种天然的食物可以降血糖,除非含有降糖药物,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建议:可以适当选用能量密度低或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对延缓血糖吸收,减小血糖的波动是有好处的。例如:苦瓜、南瓜等食物。
“女为悦已者容”,似乎可以与时俱进地改为“女为悦己者减”,在以“瘦”为美的大众审美取向下,肥胖不仅不能取悦大众审美 ,还是引发多种疾病的诱因,因此,减肥不再是女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男人也加入到减肥大军中。运动减肥、节食减肥、针灸减肥、药物减肥,在五花八门的减肥方法中,你用什么方法减肥呢? 你的减肥方法健康吗?是否肥胖有标淮 所谓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组织异常堆积使体重超出正常范围。有人自认为肥胖,需要减肥,并不一定是“真胖”。判定是否肥胖,有两种常用方法,一种是国际上公认的体重指数法(BMI):即体重(公斤)/身高2(米2),计算结果为BMI值。BMI值在18.5-23.99之间,属正常体重,BMI值在24-27.99之间,属超重,BMI值在28-35之间,属I度肥胖,BMI值在35-40之间,属II度肥胖,BMI值大于40,属III度肥胖。 还有一种判定方法是标准体重法,计算方法为身高(厘米)-105,计算结果为标准体重(公斤)值。例如,身高170厘米的人标准体重为65公斤(计算方法为170-105)。以标准体重为基数,如果上下波动幅度在10%以内,被定义为理想体重的范围。标准体重上幅20%以上算肥胖,上幅10%--20%为超重。如果只考虑到形象,单纯肥胖并不可怕。减胖者的担忧在于,肥胖是很多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典型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胆结石、胆囊炎、脂肪肝、肿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骨关节病等。减肥方法与肥胖程度挂钩 很多人在肥胖引发疾病后才意识到减肥的重要性。殊不知,疾病来临前,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减肥才符合健康理念。运动+饮食、药物减肥、手术吸脂减肥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减肥方法。根据肥胖程度和个体体质差异,选择的减肥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果没有肥胖并发症,超重以及I度肥胖人群,最佳的减肥方法是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排除遗传性肥胖,通常情况下,经过一个周期(2个月-3个月)的运动+饮食减肥,体形会有明显改观。如果肥胖系遗传因素,体重不一定会减轻,还有增加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人体内有负责储存脂肪的白色脂肪细胞,也有负责燃烧脂肪的棕色脂肪细胞,两种细胞分工明确。如果从父母那里遗传的白色脂肪细胞数量多,棕色脂肪细胞少,一般的减肥手段效果都不会太明显,这是遗传性肥胖的一个可能因素,再有我们体内脂肪酶的活性高低也是可遗传的。由于遗传因素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对于此类人群,我们更要严格调控生活方式即合理的饮食及适宜的体力活动,来控制体重的上升。同时运用正确营养原则积极预防肥胖可能引发的各种慢性疾病,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肥胖程度在II度以上的人群或伴有肥胖并发症,通过3-6个月的运动+饮食的减肥效果不明显,可考虑药物辅助治疗或者外科手术减肥。药物减肥和手术减肥的副作用 药物减肥和手术减肥都有副作用。按照减肥原理划分,目前的减肥药物有两种,一种药物通过抑制中枢对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从而增加摄食者的饱腹感,进而达到减肥目的;另外一种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肠道胰脂肪酶,从而减少肠道脂肪的吸收。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如同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目前临床常见的局部减肥手术以吸脂为主,有一定效果,但需要手术者承担手术所带来的风险,吸脂手术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血肿、过敏、感觉迟钝、皮肤坏死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可以致命的脂肪栓塞,关键是吸脂手术对内脏脂肪效果不好。 不管是合理的饮食+适宜的运动减肥方法,还是“杀伤力”较大的药物减肥和手术减肥,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过快都是不安全的,也是不健康的。健康的减肥标准是,每周体重下降不超过0.5公斤,每个月体重下降不超过2公斤。如果您自行减肥有困难或者困惑,可以到正规医院的营养门诊咨询专业营养师,营养师能够帮助您提供个性化饮食和运动指导,量身订做减肥方案。早日、安全地实现减肥目标。 (备注:如果肥胖程度过于严重,或有严重的合并症者也可以考虑相对成熟的胃旁路手术,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需要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等多科室的协作)
痛风其实是机体蛋白质代谢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尿酸由嘌呤代谢而来,正常人从饮食中摄取的嘌呤仅占20%左右,其余的嘌呤是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从食物摄取的嘌呤虽少,但极少被机体利用,大部分分解转化为尿酸,所以从饮食中获取的嘌呤对尿酸水平影响不容忽视。合理的饮食有利于痛风患者的康复,不合理的饮食则会使痛风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以下是痛风患者常见的几个饮食误区:误区一:不需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有些患者认为痛风的饮食原则就是要尽量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对每日总能量的摄入没有特别要求。分析:这种认识不正确。体重指数是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的,因此对于肥胖或超重的痛风患者除了限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以外,更应控制每日总能量的摄入。可在原每日摄入能量基础上减少10%~15%,每月体重减少0.5~1公斤左右,逐渐使体重降至理想范围。在此期间,切忌减体重过快,否则易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建议:对于肥胖或超重的痛风患者,每日膳食摄入总能量可按每公斤标准体重20~25千卡计算,适当减少蛋白质与脂肪的供能比例。误区二:将动物性食物等同于高嘌呤食物 有些患者认为动物性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因而在自己的食谱中对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敬而远之。分析:这种认识不正确。动物性食物是指鱼、肉、蛋、奶等一大类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此类食物中的不少食物确实含有大量嘌呤,如动物内脏、肉汤各种肉类以及大多数鱼类等,但是牛奶、蛋类却是低嘌呤食物,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痛风患者完全可以吃。建议:痛风患者应遵循低嘌呤饮食原则,尽量限制动物内脏、海鲜、鱼类、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对于牛奶、蛋类来说,痛风患者完全可以食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需注意蛋黄不要过量。此外,由于嘌呤易溶于汤中,各种肉汤嘌呤含量极高,病情较轻的痛风患者也不能喝肉汤,但可以将瘦肉经煮沸后弃汤限量食用。误区三:将蔬菜等同于低嘌呤食物 有些患者认为蔬菜嘌呤含量低,不会激发痛风,因而不需要特别限制。分析:这种认识不正确。蔬菜的嘌呤含量与动物肝脏、海鲜、肉汤等动物性食物相比,总体来说确实要低一些,但有些蔬菜并不属于低嘌呤食物。豆类及其制品、芦笋、香菇、紫菜、豆苗等嘌呤含量就比较高。因而,痛风患者将蔬菜等同于低嘌呤食物,坚持“宜素不宜荤”的说法是片面的。建议: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除限制嘌呤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外,也要尽量避免食用豆类、芦笋、香菇、紫菜等含嘌呤较高的蔬菜,缓解期减少进食次数和进食量即可。误区四:啤酒、茶水、咖啡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有些患者认为嘌呤易溶于水,多喝水、啤酒、茶水或咖啡等对尿酸患者有好处。分析: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嘌呤易溶于水,痛风患者多喝水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尿酸的排出,预防尿酸肾结石,延缓肾脏进行性损害。但多喝啤酒不好,因为酒精代谢可使血乳酸浓度升高,乳酸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使肾排泄尿酸降低;而且啤酒本身也含有嘌呤,使血尿酸浓度增高,容易诱发痛风。浓茶水、咖啡等饮料有兴奋自主神经的作用,也可能会诱使痛风急性发作,痛风患者应避免饮用。建议:痛风患者应多饮水,一般每天至少要达到2000毫升,伴肾结石者最好能达到3000毫升,但肾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异常者要根据病情限制水的摄入量。饮水宜选用白开水、矿泉水、果汁或淡茶水,啤酒、咖啡、浓茶水等应尽量少用。误区五:急性期与缓解期的饮食原则一样分析:这种认识不正确。一般人正常膳食每日摄入嘌呤为600~1000毫克,急性发作期嘌呤摄入量每天应控制在150毫克以内,这对于尽快终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加强药物的疗效均是有利的。缓解期也应遵循低嘌呤的饮食原则,但可稍稍放宽限制。为了使用上的方便,一般将食物按嘌呤含量分为三类:第一类:含嘌呤较少,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于50毫克大米、糯米、米粉、小米、玉米、富强粉、鸡蛋、牛奶、南瓜、冬瓜、黄瓜、茄子、丝瓜、苦瓜、芥菜、白菜、萝卜、胡萝卜、番茄、莴苣、甘蓝、芹菜、卷心菜、山芋、土豆、洋葱、空心菜、木耳、海蜇皮、海参、海带、红枣、苹果、梨、桃、香蕉、葡萄第二类:含嘌呤较高,每100克食物含嘌呤50~150毫克麦片、麦麸、黑芝麻、红豆、绿豆、黑豆、菜花、茼蒿菜、枸杞、四季豆、韭菜、菠菜、蘑菇、芦笋、芸豆、豌豆、青豆、鸡肉、羊肉、火腿、猪肉、牛肉、扁豆第三类:含嘌呤高,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1000毫克动物内脏、脑、黄豆、浓肉汁、牡蛎、酵母粉、白带鱼、鲤鱼、鳕鱼、鲈鱼、鳝鱼、贝类、沙丁鱼、凤尾鱼、啤酒、紫菜、香菇、豆苗。建议:痛风患者在急性期,宜选用第一类含嘌呤较少的食物,以牛奶及其制品,蛋类、细粮、蔬菜、水果为主。在缓解期,可增加选择含嘌呤中等量的第二类食物,但应适量,如肉类每日不超过150克,尤其不要在一餐进食过多,将肉煮沸弃汤食用会减少嘌呤的摄入。不论急性期或缓解期,均应避免含嘌呤高的第三类食物。
减重不能少了蛋白和矿维,您知道吗? 众所周知,减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 首先,从严格意义来讲,减重这个说法本身并不完全科学。我们知道,体重至少包括五个部分:脂肪,肌肉,骨骼,器官,还有水分。而这其中,我们最关心的一定是体内的脂肪(也就是体脂),毕竟没有多少人是为了去减少肌肉、骨骼、或是内脏器官而达到减重的目的。因此,与其说是减重,不如减脂更恰当。 第二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对于减脂,有个总原则:营养(膳食模式)是基础,运动(体力活动)来辅助,心理因素很重要,药物减脂不可取(生活方式改变没有明显效果时才考虑)。营养是基础,是指不同的膳食模式的改变具有减脂的效果;运动来辅助,是指通过增加体力活动对能量的消耗可以起到一定的减脂效果;心理因素很重要,顾名思义,在减脂的过程中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增强减脂效果,相反消极悲观的情绪会减弱效果,甚至带来健康隐患;药物减脂不可取,是指对于一般非病理因素导致的超重肥胖,我们首选生活方式的改变来进行调节,在一个疗程后,一般1-3个月,如果坚持良好但效果不佳,我们才考虑药物甚或手术方案。 我们再看第三个问题,既然营养是基础,那我们看看什么样的膳食模式有助于减脂呢?目前而言,常用的减脂膳食模式有以下几种:限能量平衡膳食,轻断食,高蛋白膳食。这几种膳食模式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在专业领域内达成了专家共识,其他还有几种,我们在此不再赘述。先看限能量平衡膳食,这是最经典的一种减脂膳食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节食减肥,不过它在节食(限能量)的基础上,强调要关注营养素的平衡。再看轻断食,这种膳食模式也称为间歇性断食或5+2膳食。之所以称为5+2膳食,是指一周7天,5天正常进食,2天断食;之所以称为间歇性断食,是指断食的这两天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断的,比如周一周四断或周二周五断都可以;之所以称为轻断食,是指断食的这两天不是什么都不吃,是可以吃一定能量的膳食,当然是严格限制的。最后我们说高蛋白膳食,这种膳食模式和普通膳食相比,典型的特点就是蛋白质的比例明显提高,同时一般还伴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的增加。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这几种膳食模式的实际应用不在此展开,以后有机会再唠叨。 接下来我们看今天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不很了解的。这就是,对于渴望减脂的各位达人,应该关注体内蛋白和矿维的补充。刚才提到的膳食纤维,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可以增加饱腹感以及改善代谢,我们不再多说。那增加蛋白质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蛋白质有助于增加肠道多肽,降低食欲,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进而控制体重。那减脂为什么要增加矿维的摄入,以保证体内的充足呢?这要从能量的消耗说起,机体能量的消耗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这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没有任何体力活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维持血压、呼吸、脉搏、心跳等生命体征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它可以占到总能量消耗的百分之七十,远远高于我们运动和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以及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可大家知道吗?基础代谢是需要充足的微量营养素参与的,也就是我们机体要保证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的原因了。 因此,在减脂过程中,切记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以及维生素,可以增强减脂效果,有效控制体重。